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鲍(Haliotis asinina)核糖体小亚基(18S rRNA)编码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勃 方再光 +2 位作者 刘均玲 周智 王小兵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216,共5页
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南海不同海区的两个地理群体耳鲍(Haliotis asinina)18S rRNA基因全长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并将耳鲍18S rRNA基因的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已收录鲍的18SrRNA基因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南海耳鲍核糖体18S rRNA基因... 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南海不同海区的两个地理群体耳鲍(Haliotis asinina)18S rRNA基因全长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并将耳鲍18S rRNA基因的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已收录鲍的18SrRNA基因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南海耳鲍核糖体18S rRNA基因与耳鲍H.asinina isolate H11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的相同率高达98%;同一地理群体内耳鲍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不同地理群体间耳鲍核糖体18S rRNA基因在碱基组成上的相似率为99%,仅在某些位点处发生了碱基替换,即腺嘌呤(T)被鸟嘌呤(G)替换;同时,将这两个不同群体中耳鲍的18S rRNA基因与泰国耳鲍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它们之间也只是发生了碱基替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群体 耳鲍 18S RRNA基因
下载PDF
羊鲍(Haliotis ovina)和耳鲍(H.asinina)MtDNA COⅠ和COⅡ基因片段序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黎中宝 Appleyard Sharon A. Elliott Nicholas G.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8-173,共6页
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对我国海南产的羊鲍和耳鲍两个自然种群的COⅠ和COⅡ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羊鲍和耳鲍COⅠ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均为193bp,4种碱基组成非常相似,且其A+T的含量也非常相似,分别为45.08%和45.60%。... 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对我国海南产的羊鲍和耳鲍两个自然种群的COⅠ和COⅡ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羊鲍和耳鲍COⅠ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均为193bp,4种碱基组成非常相似,且其A+T的含量也非常相似,分别为45.08%和45.60%。羊鲍和耳鲍COⅠ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之间有29bp的差异,其中有8处发生碱基颠换,21处发生碱基转换,差异为15.03%,同源性为84.97%;羊鲍和耳鲍COⅡ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均为157bp,羊鲍和耳鲍4种碱基组成差异较大,且其A+T的含量也不同,分别为59.24%和55.41%。羊鲍和耳鲍COⅡ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之间有19bp的差异,其中3处发生碱基颠换,16处发生碱基转换,达到12.10%的差异,同源性为87.90%。分子变异分析表明羊鲍和耳鲍物种间的变异组成为0.50,变异百分数为100.00,羊鲍和耳鲍物种间的遗传分化显著(FST=1,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鲍 耳鲍 MtCOⅠ基因 MtCOⅡ基因 序列 Touch Down PCR
下载PDF
耳鲍消化酶活力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林桂 王小兵 黄勃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83,共6页
对人工养殖条件下体长0.52~7.05cm耳鲍(Haliotis asinina)的消化酶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酶活力随体长的增加而减小,纤维素酶活力随体长的增加而递增,脂肪酶活力随体长的增加无明显变化,不同部位酶活力依次为:胃﹥消化腺﹥肠... 对人工养殖条件下体长0.52~7.05cm耳鲍(Haliotis asinina)的消化酶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酶活力随体长的增加而减小,纤维素酶活力随体长的增加而递增,脂肪酶活力随体长的增加无明显变化,不同部位酶活力依次为:胃﹥消化腺﹥肠。方差分析表明:同体长组别,淀粉酶活力在胃、肠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消化腺与肠间,胃与消化腺间无显著差异(P>0.05);纤维素酶活力在胃与消化腺、肠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消化腺与肠间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鲍(Haliotis asinina) 消化酶活力:消化腺
下载PDF
耳鲍血淋巴抗菌活性的研究
4
作者 张英霞 满初日嘎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1-254,共4页
用溶藻弧菌诱导后,收集耳鲍血淋巴,利用微量测定法进行抗菌活性分析。结果发现,耳鲍血淋巴具有抗革兰氏阴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的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活性较低。利用胰蛋白酶对耳鲍... 用溶藻弧菌诱导后,收集耳鲍血淋巴,利用微量测定法进行抗菌活性分析。结果发现,耳鲍血淋巴具有抗革兰氏阴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的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活性较低。利用胰蛋白酶对耳鲍血淋巴水解后.其抗菌活性消失,表明其中抗菌成分为蛋白质。将耳鲍血淋巴在不同温度(37-95℃)和不同pH(2.5~5.0)下保温,发现其抗菌活性成分对热及酸耐受性较强。耳鲍血淋巴在低浓度无溶血活性。该抗菌组分在耳鲍的免疫防御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鲍 血淋巴 抗菌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