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规格绿鳍马面鲀耗氧率、排氨率与窒息点研究
1
作者 杨哲 李欣阳 +5 位作者 孟艳莎 杨祯 王淑慧 高铭鸿 曹新宇 姜晨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4期224-228,共5页
为研究鱼体大小对绿鳍马面鲀耗氧率、排氨率以及窒息点的影响,利用静水封闭式呼吸室法,在水温22℃、盐度30条件下,测定了4种规格[体质量分别为(21.51±4.78)、(44.55±3.18)、(76.98±7.33)、(153.79±4.99)g]绿鳍马面... 为研究鱼体大小对绿鳍马面鲀耗氧率、排氨率以及窒息点的影响,利用静水封闭式呼吸室法,在水温22℃、盐度30条件下,测定了4种规格[体质量分别为(21.51±4.78)、(44.55±3.18)、(76.98±7.33)、(153.79±4.99)g]绿鳍马面鲀的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结果显示,绿鳍马面鲀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着鱼体规格的增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各组间的耗氧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绿鳍马面鲀的窒息点随着鱼体规格的增大而提高,规格最小的试验鱼,其窒息点最低,且与规格较大的2个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3组之间则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测得的氧氮比为6.27~18.53,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绿鳍马面鲀主要的供能物质为蛋白质。试验结果表明,鱼体大小对绿鳍马面鲀的耗氧率、排氨率均有显著影响,但对其窒息点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规格 耗氧率 排氨率 窒息点
下载PDF
4个温度下绿鳍马面鲀幼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2
作者 党保成 边力 +7 位作者 李雪梅 孙以康 李美帅 常青 葛建龙 曲江波 严俊丽 陈四清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5-1031,共7页
为探明绿鳍马面鲀幼鱼在不同温度下随水体溶解氧量下降过程中的耗氧和活动变化规律,于5.4 L圆桶状呼吸室中采用封闭式呼吸室的方法,在12、16、20、24℃4个温度条件下,测定平均体长为(9.5±0.08)cm、体质量为(15.34±0.15)g的绿... 为探明绿鳍马面鲀幼鱼在不同温度下随水体溶解氧量下降过程中的耗氧和活动变化规律,于5.4 L圆桶状呼吸室中采用封闭式呼吸室的方法,在12、16、20、24℃4个温度条件下,测定平均体长为(9.5±0.08)cm、体质量为(15.34±0.15)g的绿鳍马面鲀幼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试验结果显示:绿鳍马面鲀幼鱼在12、16、20、24℃的窒息点分别为(0.85±0.06)mg/L、(0.97±0.04)mg/L、(1.10±0.05)mg/L、(1.40±0.07)mg/L,窒息点随温度升高而升高;4个温度下溶解氧质量浓度分别为2.14、2.37、2.40 mg/L和3.06 mg/L时,幼鱼出现不适行为、开始死亡至全部死亡,各温度组的溶解氧质量浓度下降幅度均接近0.3 mg/L,温度越高幼鱼全部死亡时间越短;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溶解氧质量浓度的降低,4个温度组的耗氧率从开始的0.104、0.131、0.187 mg/(g·h)和0.318 mg/(g·h)降低到结束时的0.02~0.03 mg/(g·h),温度越高下降越快。将各温度组溶解氧含量下降过程的耗氧率变化分为适宜期(Ⅰ)、窒息期(Ⅱ)、死亡期(Ⅲ),结果表明:3个时期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各组3个时期的耗氧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各期之间差异显著(P<0.05);Ⅰ、Ⅱ期各温度组的耗氧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且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Ⅲ期相邻的温度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相邻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因此,绿鳍马面鲀幼鱼耗氧率随溶解氧质量浓度和温度的变化有明显的变化规律,耗氧量较大,耐低氧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温度 耗氧率 窒息点
下载PDF
金鳟和道氏虹鳟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牟振波 徐革锋 +1 位作者 黄金善 范兆廷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45-349,共5页
在4个温度梯度条件下,对道氏虹鳟(Don'sstrain)和美国金鳟(Redstrain)稚鱼、幼鱼和成鱼进行了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在13,18,22和25℃水温时,道氏虹鳟稚鱼的耗氧率分别为332.82,488.07,571.25,642.59mg·h-·1kg-1;幼鱼分... 在4个温度梯度条件下,对道氏虹鳟(Don'sstrain)和美国金鳟(Redstrain)稚鱼、幼鱼和成鱼进行了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在13,18,22和25℃水温时,道氏虹鳟稚鱼的耗氧率分别为332.82,488.07,571.25,642.59mg·h-·1kg-1;幼鱼分别为88.91,108.37,168.59,209.81mg·h-·1kg-1;在13,18,22,25℃成鱼的耗氧率为111.37和152.62,168.59和209.81mg·h-·1kg-1。道氏虹鳟稚鱼的窒息点在13,18,22,25℃时分别为1.55,1.68,1.95,2.62mg·L-1;幼鱼分别为1.20,1.63,2.08和2.82mg·L-1;在13,18,22,25℃时,成鱼的窒息点分别为1.72,1.95,2.08,2.82mg·L-1。在同等温度下,金鳟稚鱼的耗氧率分别为420.30,499.14,633.40,976.92mg·h-·1kg-1;幼鱼耗氧率分别为157.89,259.57,230.26,261.75mg·h-·1kg-1;成鱼分别为94.87,84.48,109.87和144.64mg·h-1·kg-1;稚鱼的窒息点分别为1.22,1.55,2.12,2.80mg·L-1;幼鱼的窒息点分别为1.55,1.72,2.55,3.06mg·L-1;成鱼的窒息点分别为1.40,2.02,2.52,2.84mg·L-1。结果表明,在同一水温条件和相同年龄组(体重)之间两个品系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均无明显差异;耗氧量和耗氧率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提高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点 耗氧率 虹鳟 品系
下载PDF
麦穗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坤 祝东梅 王卫民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6-260,共5页
为研究麦穗鱼的基础代谢水平和特点,将暂养7d的麦穗鱼停食24h后,放入自行设计的封闭流水式呼吸室内,调节水位及进出口流量,测定两种规格麦穗鱼的耗氧率、耗氧量和窒息点。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体长(9.24±3.06)cm、体质量(12.32±1... 为研究麦穗鱼的基础代谢水平和特点,将暂养7d的麦穗鱼停食24h后,放入自行设计的封闭流水式呼吸室内,调节水位及进出口流量,测定两种规格麦穗鱼的耗氧率、耗氧量和窒息点。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体长(9.24±3.06)cm、体质量(12.32±1.44)g的麦穗鱼在水温为(24.0±0.1)℃时的耗氧率和耗氧量分别为(0.16±0.01)mg/(g·h)、(1.54±0.83)mg/(尾·h);平均体长(4.10±0.06)cm、体质量(0.53±0.09)g的麦穗鱼在温度为(16.5±0.5)℃时耗氧率和耗氧量分别为(0.59±0.24)mg/(g·h)、(0.31±2.01)mg/(尾·h),平均体质量(12.32±1.44)g,平均体长(9.24±3.06)cm的麦穗鱼在水温(24.0±0.1)℃,pH 7.4的条件下,窒息点为0.58mg/L。麦穗鱼的耗氧率夜间略高于白天,但差异不显著;麦穗鱼的耐低氧能力属中等偏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鱼 耗氧量 耗氧率 窒息点
下载PDF
温度和盐度对近亲真宽水蚤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青 宋莹莹 +2 位作者 邢勇 张长新 雷衍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5-209,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下近亲真宽水蚤Eurytemora affinis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对近亲真宽水蚤的个体耗氧量和耗氧率影响显著。当水温为5~25℃时,近亲真宽水蚤的个体耗氧量和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呈缓...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下近亲真宽水蚤Eurytemora affinis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对近亲真宽水蚤的个体耗氧量和耗氧率影响显著。当水温为5~25℃时,近亲真宽水蚤的个体耗氧量和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呈缓慢上升,当水温为25~33℃时,个体耗氧量和耗氧率则骤然升高,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0.1354e0.0573x(R2=0.9582)和y=0.7746e0.0574x(R2=0.9584);当温度为5~33℃时,窒息点为(0.96±0.04)~(3.94±0.17)mg/L。盐度为5~15时,蚤体的个体耗氧量和耗氧率随盐度的升高而升高,当盐度为15~35时,个体耗氧量和耗氧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03x2+0.0061x+0.4549(R2=0.9047)和y=-0.002x2+0.0352x+2.6059(R2=0.9047);盐度为5~40时,窒息点为(0.46±0.05)~(0.98±0.03)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亲真宽水蚤 温度 盐度 个体耗氧量 耗氧率 窒息点
下载PDF
不同光照、温度及不同规格海蜇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测定 被引量:8
6
作者 宋晶 李晓东 +1 位作者 吴垠 刘胥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7-151,共5页
试验在密闭(盐度25.1,pH 7.9~8.1)条件下进行,溶氧量和氨氮量分别采用Winkler法和纳氏试剂法测定。分析不同规格海蜇耗氧率和排氨率时,得出体质量(m)与伞径(D)的关系式为:m=0.0003D2-0.0007D+0.0427,r2=0.9913。幼蜇伞径从7 mm... 试验在密闭(盐度25.1,pH 7.9~8.1)条件下进行,溶氧量和氨氮量分别采用Winkler法和纳氏试剂法测定。分析不同规格海蜇耗氧率和排氨率时,得出体质量(m)与伞径(D)的关系式为:m=0.0003D2-0.0007D+0.0427,r2=0.9913。幼蜇伞径从7 mm到35 mm,其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均随着伞径的增大而不断降低,分别经回归分析得到曲线:OCR=0.0063D2-0.3531D+6.1533,r2=0.9751和AER=0.4221D2-26.585D+518.83,r2=0.9587。光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别光照下的耗氧率、排氨率均显著大于黑暗条件(P〈0.01)。分析结果表明,只有20℃和25℃耗氧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余各温度间的耗氧率差异均显著(P〈0.05);15℃与25℃,20℃与25℃之间排氨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升温至30℃时,幼蜇代谢明显加快,尤其是排氨率上升较快,与其余各温度间的排氨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对幼蜇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发现溶氧小于0.45 mg/L时,试验所采用的伞径为15 mm的幼蜇半数窒息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蜇 耗氧率 排氨率 光照 温度 规格 窒息点
下载PDF
岩原鲤耗氧率和窒息点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刁晓明 苏胜齐 +2 位作者 李华 周洪高 樊声容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3期208-211,共4页
在开放静止水体中测定岩原鲤Procyprisrabandi(Tchang)耗氧率(QO_2)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温度从19℃升到32℃时,QO_2变化范围为0.0913-0.1768mg/g.h ̄(-1)。QO_2在... 在开放静止水体中测定岩原鲤Procyprisrabandi(Tchang)耗氧率(QO_2)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温度从19℃升到32℃时,QO_2变化范围为0.0913-0.1768mg/g.h ̄(-1)。QO_2在溶解氧浓度(DO)大于临界氧浓度时,基本恒定,小于临界氧浓度时,QO_2随DO降低而降低。窒息点与温度呈正相关,并探讨了岩鲤人工驯化养殖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科 窒息点 岩原鲤 耗氧率
下载PDF
温度和体长对红小丑鱼(Amphiprion frenatus)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邵鑫斌 单乐州 蔡景波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16-1921,共6页
采用静态呼吸室法,研究了体长2~7 cm红小丑鱼(Amphiprion frenatus)的单位体长耗氧率、单位体重耗氧率和窒息点,及其与体长(体重)和温度的关系。结果显示,红小丑鱼单位体长耗氧率与体长正相关,在26~30℃时,可用方程ORL=0.074L1.11... 采用静态呼吸室法,研究了体长2~7 cm红小丑鱼(Amphiprion frenatus)的单位体长耗氧率、单位体重耗氧率和窒息点,及其与体长(体重)和温度的关系。结果显示,红小丑鱼单位体长耗氧率与体长正相关,在26~30℃时,可用方程ORL=0.074L1.111表示,而在22℃时,方程为ORL=0.044L1.127。温度对单位体长耗氧率的影响因鱼体长不同而有差异,2 cm组和7 cm组红小丑鱼单位体长耗氧率随温度升高先升高后下降,3.5cm组和5 cm组红小丑鱼单位体长耗氧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但同体长组26℃和30℃时单位体长耗氧率无显著差异,26~30℃为红小丑鱼的最适水温。温度和体长对红小丑鱼的窒息点没有显著影响,其平均值为(1.268±0.219)mg·L-1。单位体重耗氧率为0.387~2.217 mg·h-1·g-1,与温度呈正相关,与体重呈负相关。各组红小丑鱼的Q10值在22~26℃时均大于2,26~30℃时2 cm组和7 cm组Q10值分别为0.85和1.30,均小于2。总体而言,红小丑鱼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在养殖过程中应保持水温的稳定或小幅升降,特别是当水温在26℃以下时更应如此;红小丑鱼可根据体长不同进行分段养殖,并可根据体长及对应的单位体长耗氧率来确定合理的养殖与装运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小丑鱼 耗氧率 窒息点 体长 水温
下载PDF
花䱻、唇䱻及其杂交F1代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健 杨壮志 +8 位作者 陈霞 杨淞 李良玉 魏文燕 杨马 唐洪 张小丽 刘家星 陶丽竹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89-92,98,共5页
本试验利用封闭呼吸室对全长、体长规格基本一致的花䱻、唇䱻和花䱻(♀)×唇䱻(♂)杂交F1代幼鱼进行耗氧率和临界窒息点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温20℃时,平均全长(11.726±0.2522)cm、体长(9.544±0.2769)cm、体质量(13.087... 本试验利用封闭呼吸室对全长、体长规格基本一致的花䱻、唇䱻和花䱻(♀)×唇䱻(♂)杂交F1代幼鱼进行耗氧率和临界窒息点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温20℃时,平均全长(11.726±0.2522)cm、体长(9.544±0.2769)cm、体质量(13.087±0.6959)g的花䱻耗氧率平均值为0.1254 mg/(g·h);平均全长(13.939±0.2420)cm、体长(11.527±0.2069)cm、体质量(21.933±0.9952)g的唇䱻耗氧率平均值为0.1099 mg/(g·h);平均全长(11.091±0.3510)cm、体长(9.046±0.3106)cm、体质量(11.182±1.0452)g的杂交F1代耗氧率平均值为0.1503 mg/(g·h)。亲本花䱻、唇䱻与杂交F1代耗氧率昼夜变化节律不一,花䱻、唇䱻白天耗氧率低于夜间,杂交F1代白天耗氧率高于夜间。花䱻、唇䱻及杂交F1代其临界窒息点随温度变化均符合2次曲线关系(R2=1),在温度为15~25℃时,其临界窒息点随温度上升而升高;同一温度下,3种鱼类窒息点相比较,花䱻>唇䱻>杂交F1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䱻 唇䱻骨 杂交子代 耗氧率 窒息点
下载PDF
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及其杂交F_1幼鱼耗氧率与窒息点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万玉美 赵海涛 张福崇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25,共5页
利用封闭呼吸室对同一日龄、不同规格的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和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杂交F1代幼鱼进行耗氧率和临界窒息点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温14.8~15.6℃时,体质量(37.24±3.64)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耗氧率为(... 利用封闭呼吸室对同一日龄、不同规格的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和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杂交F1代幼鱼进行耗氧率和临界窒息点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温14.8~15.6℃时,体质量(37.24±3.64)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耗氧率为(0.3385±0.0161)mg/(g.h),体质量(14.45±1.08)g的菊黄东方鲀幼鱼耗氧率为(0.2327±0.0241)mg/(g.h),体质量(27.96±1.38)g的杂交F1代东方鲀幼鱼耗氧率为(0.2282±0.0219)mg/(g.h);同一日龄不同规格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和杂交东方鲀幼鱼的耗氧量分别为(12.5243±0.6720)、(3.3544±0.2975)、(5.8469±0.9537)mg/(h.尾);3种东方鲀的耗氧率呈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平均耗氧率显著高于夜晚。水温为14.8~15.6℃时,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及杂交东方鲀幼鱼的临界窒息点分别为0.665、0.882mg/L和0.774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菊黄东方鲀 杂交子代 耗氧率 临界窒息点
下载PDF
水温和光照强度对乌原鲤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育森 雷建军 +4 位作者 韩耀全 施军 吴伟军 王大鹏 何安尤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8-423,共6页
【目的】探索水温和光照对乌原鲤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的影响,为其人工繁育及规模化苗种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密闭流水环境中,设3个水温梯度(14、19和24℃)和3个光照强度(<10、500~600和1200~1300 lx),通过测定进、出水样溶... 【目的】探索水温和光照对乌原鲤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的影响,为其人工繁育及规模化苗种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密闭流水环境中,设3个水温梯度(14、19和24℃)和3个光照强度(<10、500~600和1200~1300 lx),通过测定进、出水样溶解氧含量而计算乌原鲤鱼种耗氧率和临界窒息点。【结果】乌原鲤鱼种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在14~19℃范围内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对应的平均耗氧率分别为0.19±0.07、0.22±0.06和0.29±0.07 mg/(g·h),临界窒息点则表现为24℃(1.5023 mg/L)>19℃(1.4887 mg/L)>14℃(1.2180 mg/L);乌原鲤鱼种耗氧率昼夜节律表现为:14℃水温条件下白天>晚上,19℃水温条件下晚上>白天,24℃水温条件下白天>晚上。在冬季水温(13℃)条件下,光照强度<10 lx时的乌原鲤鱼种平均耗氧率为0.15±0.06 mg/(g·h),光照强度为500~600 lx时的平均耗氧率为0.16±0.08 mg/(g·h),光照强度为1200~1300 lx时的平均耗氧率为0.16±0.07 mg/(g·h);对应的乌原鲤鱼种临界窒息点分别为1.7729、1.2316和1.1639 mg/L,乌原鲤临界窒息点与光照强度呈负相关,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适宜生长水温范围内,乌原鲤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适当提高水温有利于促进其新陈代谢,提高生长速度;光照强度的变化对乌原鲤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无明显影响,但黑暗条件下其临界窒息点较高。乌原鲤的高耗氧率和高临界窒息点直接限制其自然种群分布,也是造成其种群急剧减少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原鲤 耗氧率 临界窒息点 水温梯度 光照强度
下载PDF
梭鱼幼鱼时期耗氧规律、氧阈及呼吸频率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周海涛 王建华 +1 位作者 周彦恒 岳保生 《河北渔业》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4-19,共6页
本文报导了三种不同规格梭鱼幼鱼(6.34g,26.06g,70.17g)在水温15℃,20℃,25℃,30℃条件下的耗氧率和耗氧量,并讨论了耗氧率与体重、耗氧率与水温,耗氧量与体重,呼吸频率与水温,呼吸频率与水中含氧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浮头”窒息点。
关键词 梭鱼 幼鱼 耗氧率 氧阈 呼吸
全文增补中
河鲈鱼苗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 被引量:20
13
作者 范镇明 赵新红 钱龙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9-132,共4页
水温20~28℃,测定河鲈(Percafluviatilus)鱼苗(全长7.25cm,平均体重5.294g)的耗氧率、耗氧量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河鲈鱼苗的耐低氧能力较弱,其平均窒息点为1.332mg/L;耗氧率呈明显的昼夜变化,平均耗氧率为0.622mg/g.h。耗氧率高峰出现... 水温20~28℃,测定河鲈(Percafluviatilus)鱼苗(全长7.25cm,平均体重5.294g)的耗氧率、耗氧量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河鲈鱼苗的耐低氧能力较弱,其平均窒息点为1.332mg/L;耗氧率呈明显的昼夜变化,平均耗氧率为0.622mg/g.h。耗氧率高峰出现在5∶00和23∶00。水温对河鲈鱼苗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鲈 耗氧率 耗氧量 窒息点
下载PDF
导乐分娩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对初产妇产痛及新生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吕晓静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4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初产妇采用导乐分娩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对产妇产痛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13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68例的对照组和68例的观察组,2组产妇均给予导乐分娩,观察组在导乐分娩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对比2组产妇产程、产后出... 目的:探讨初产妇采用导乐分娩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对产妇产痛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13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68例的对照组和68例的观察组,2组产妇均给予导乐分娩,观察组在导乐分娩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对比2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1、第2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产后出血量明显较少,阿氏评分(Apgar)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0级或1级例数与对照组比较,镇痛分娩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宫口开2 cm、6 cm、10 cm时产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实施导乐分娩配合穴位按摩的护理模式,可以减轻产妇疼痛程度、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状况,提高自然分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痛 初产妇 穴位按摩 导乐分娩 产程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抢救及处理要点的分析
15
作者 黄吉可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2期291-292,共2页
目的分析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一般原因,探讨基本的抢救措施,掌握复苏要点,为根本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120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对窒息原因开展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抢救和复苏措施。结... 目的分析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一般原因,探讨基本的抢救措施,掌握复苏要点,为根本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120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对窒息原因开展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抢救和复苏措施。结果胎儿宫内拥挤、脐带因素、第二产程过长是导致新生儿高窒息率的第一位因素,而胎位和羊水偏少则是第二位因素。针对以上原因采取及时的抢救处理,成功率达到了94.1%。结论新生儿窒息率的出现与分娩方式和各种产科因素密切相关,做好产前孕妇的保育指导,加强对高危因素的孕妇产程干预以及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抢救 复苏 要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