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gnaling transduction pathways involved in basophil adhesion and histamine release 被引量:8
1
作者 SHA Quan Lars K. Poulsen +2 位作者 Jens Gerwien NielsФdum Per Stahl Skov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2-130,共9页
Backgrou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basophil with respect to the different signaling transduction pathways involved in spontaneous, cytokine or anti-IgE induced adhesion and how this compares to IgE-dependent and IgE-ind... Backgrou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basophil with respect to the different signaling transduction pathways involved in spontaneous, cytokine or anti-IgE induced adhesion and how this compares to IgE-dependent and IgE-independent mediator secretion.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s of β1 and β2 integrins in basophil adhesion as well as 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 src-kinases and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ERK)1/2 in basophil adhesion and histamine release (HR). Methods Basophils (purity of 10%-50%) were preincubated with anti-CD29 or anti-CD 18 blocking antibodies before used for adhesion study. Basophils were preincubated with the pharmacological inhibitors wortmannin, PP1, PD98059 before used for adhesion and HR study. Cell adherence to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or fibronectin (Fn) was monitored using cell associated histamine as a basophil marker and the histamine was measured by the glass fiber assay. Results Basophil spontaneous adhesion to Fn was inhibited by anti-CD29. Interleukin (IL)-3,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M-CSF) induced adhesion to BSA was inhibited by anti-CD18. Wortmannin at 1 μmol/L and PP1 at 20 μmol/L strongly interfered with, whereas PD98059 at 50μmol/L weakly inhibited basophil spontaneous adhesion to Fn. One μmol/L wortmannin strongly inhibited IL-3, IL-5, GM-CSF and anti-IgE induced adhesion to BSA. PP1 at 20 μmol/L partly inhibited anti-IgE induced adhesion. Fifty μmol/L PD98059 marginally inhibited IL-5, weakly inhibited anti-IgE, partly inhibited GM-CSF induced adhesion. Wortmannin, PP1 and PD98059 inhibited anti-IgE (1:100 or 1:1000) induced basophil HR in a dose dependent manner. They inhibited calcium ionophore A23187 (10 μmol/L, 5 μmol/L) induced basophil HR in a dose dependent manner, but to different extend with PP1 being the most efficient. Conclusions Basophil spontaneous adhesion to Fn is mediated by β 1-integrins whereas cytokine induced adhesion to BSA is mediated by β 2-integrins. PI3K, src-kinases and ERK1/2 play distinct signaling roles in basophil adhesion and HR. PI3K is the key player while ERK1/2 is the weakest particip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ophil signaling transduction ADHESION histamine release
原文传递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与茶碱缓释片治疗急诊老年哮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雪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目的 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与茶碱缓释片治疗急诊老年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急诊老年哮喘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40例。常规组患者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硫酸沙... 目的 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与茶碱缓释片治疗急诊老年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急诊老年哮喘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40例。常规组患者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联合茶碱缓释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13、γ-干扰素(IFN-γ)]水平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4、8周,两组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均高于治疗前,联合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分别为(2.47±0.21)、(2.62±0.17)L,均高于常规组的(2.03±0.23)、(2.16±0.11)L(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高于常规组的67.50%(P<0.05)。治疗2、8周,两组患者IL-4、IL-13、IFN-γ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患者IL-4分别为(12.03±1.52)、(10.47±1.61)pg/ml,低于常规组的(15.98±1.47)、(12.69±1.63)pg/ml, IL-13分别为(195.26±21.69)、(182.36±27.98)pg/ml,低于常规组的(213.98±21.66)、(200.48±26.39)pg/ml, IFN-γ分别为(8.36±0.62)、(5.17±0.32)pg/ml,低于常规组的(10.47±0.69)、(7.69±0.36)pg/ml(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0%与常规组的1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茶碱缓释片用于治疗急诊老年哮喘既有较好的安全性,还能提升抑制炎症反应、提升呼吸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 茶碱缓释片 急诊 老年 哮喘
下载PDF
甘氨酸茶碱钠缓释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许为钊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3期29-31,共3页
目的了解甘氨酸茶碱钠缓释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哮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采用系统分配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甘氨酸茶碱钠缓释片,对照组应用常规治... 目的了解甘氨酸茶碱钠缓释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哮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采用系统分配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甘氨酸茶碱钠缓释片,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对比了解甘氨酸茶碱钠缓释片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00%)比对照组(82.00%)更高(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干预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干预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比对照组更优(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甘氨酸茶碱钠缓释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显著,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改善肺功能,优化氧化应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茶碱钠缓释片 支气管哮喘 氧化应激指标
下载PDF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赖盈辉 陈骞 丁小相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4期74-77,共4页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7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茶碱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在对...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7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茶碱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气道重塑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疾病严重程度[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胸部哮鸣音、气促、喘息、胸闷、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F-β1、ERK、MMP-9、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C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_(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可提高ACT评分和肺功能指标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降低气道重塑指标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茶碱缓释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急性发作 苏黄止咳胶囊 茶碱缓释片 呼吸道重塑 肺功能
下载PDF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患儿自然杀伤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瑜 陈伟 +2 位作者 谭永强 卢燕鸣 曹兰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哮喘患)LNK细胞活性和嗜碱性细胞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将60例轻、中度哮喘患儿(均对屋尘螨过敏)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哮喘防治方案;对照组30例,仅...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哮喘患)LNK细胞活性和嗜碱性细胞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将60例轻、中度哮喘患儿(均对屋尘螨过敏)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哮喘防治方案;对照组30例,仅采用吸入激素为主的哮喘防治方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NK细胞活性和嗜碱性粒细胞表达以及血清,总IgE、屋尘螨特异性IgE(DP-IgE)、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哮喘急胜发作次数,比较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和最大用力呼气峰流速(PEF)测试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NK细胞活性(12.01±1.41)%,明显高于对照组(10.11±2.49)%(t=3.83,P=0.00)。治疗组治疗后嗜碱性粒细胞含量、血清总IgE及DP.IgE水平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z=2.23-3.57,P均〈0.05);治疗后两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C-ACT评分和PEF结果较治疗前均有提高,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4.02,P均〈0.01)。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规范化防治使哮喘患儿病情更趋稳定,哮喘控制效果更理想。特异性免疫治疗能显著提高机体NK细胞活性、减少嗜碱性粒细胞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免疫治疗 哮喘 NK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儿童
下载PDF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组胺释放活性的检测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仁山 刘荣卿 +4 位作者 叶庆佾 刁庆春 向明明 张黎 黄秀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9-350,共2页
目的检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中组胺释放活性。方法自身血清皮肤试验和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试验。结果自身血清皮肤试验和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37.5 %和43.75 %。结论部分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中组胺释放活性增... 目的检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中组胺释放活性。方法自身血清皮肤试验和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试验。结果自身血清皮肤试验和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37.5 %和43.75 %。结论部分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中组胺释放活性增高 ,提示该类病人具有特殊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激活机制 ,很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荨麻疹 组胺释放活性 血清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章如新 周卫东 李兆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127-1129,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变应性鼻炎豚鼠的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能力的测定 ,从细胞水平探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 ,并期望为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指标提供一种客观手段。 方法 :健康豚鼠随机分组后 ,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 ,刀豆球蛋白 A(Con A)作刺激... 目的 :通过对变应性鼻炎豚鼠的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能力的测定 ,从细胞水平探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 ,并期望为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指标提供一种客观手段。 方法 :健康豚鼠随机分组后 ,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 ,刀豆球蛋白 A(Con A)作刺激物 ,应用荧光测定法 ,比较豚鼠实验组和正常组之间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的能力。结果 :在 3种浓度 Con A的刺激诱导下 ,变应性鼻炎组嗜碱粒细胞组胺释放率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 (P<0 .0 1)。 结论 :变应性鼻炎的豚鼠存在着嗜碱粒细胞组胺释放能力的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嗜碱粒细胞 组胺 释放能力
下载PDF
硫酸沙丁胺醇在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2
8
作者 陈德晖 翟莺莺 +3 位作者 林育能 郑菊映 叶志英 卢成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67-970,共4页
目的评估高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硫酸沙丁胺醇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门诊诊断为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的5~13岁患儿104例,随机分为硫酸沙丁胺醇缓释胶囊组(A组,52例)和丙卡特罗组(B组,52例)。观察2... 目的评估高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硫酸沙丁胺醇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门诊诊断为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的5~13岁患儿104例,随机分为硫酸沙丁胺醇缓释胶囊组(A组,52例)和丙卡特罗组(B组,52例)。观察2周,记录患儿哮喘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及清晨峰流速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PEFam%),在治疗前及治疗第7、14天检查肺功能,记录1 s用力呼气量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评估临床疗效评分及有效率,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A组在治疗后第7、14天的哮喘日间症状、夜间症状、FEV1%、PEFam%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与B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041、0.343,P均>0.05)。结论硫酸沙丁胺醇缓释胶囊在治疗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中能较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缓解喘息,维持症状稳定,有较好的安全性。[临床儿科杂志,2011,29(10):967-9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硫酸沙丁胺醇 Β2受体激动剂 儿童
下载PDF
不同浓度肽聚糖、脂多糖、聚肌胞苷酸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释放能力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杨玲 许以平 +1 位作者 曹玲仙 王群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53-855,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肽聚糖(PGN)、脂多糖(LPS)、聚肌胞苷酸(Poly I:C)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释放能力的作用,进而了解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上Toll样受体(TLR)的活性。方法分别应用不同质量浓度PGN、LPS、Poly I:...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肽聚糖(PGN)、脂多糖(LPS)、聚肌胞苷酸(Poly I:C)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释放能力的作用,进而了解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上Toll样受体(TLR)的活性。方法分别应用不同质量浓度PGN、LPS、Poly I:C刺激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观察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情况,并与正常人作比较。同时检测尘螨刺激后嗜碱性粒细胞的脱颗粒程度,以分析嗜碱性粒细胞释放能力的改变与其表面IgE受体的关系。结果100 mg/L PGN刺激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的脱颗粒指数为(40.73±10.88)%,显著高于其刺激正常人嗜碱性粒细胞的(15.23±8.96)%(P>0.01),亦显著高于50μg/L LPS刺激的(19.63±8.92)%和50 mg/L Poly I:C刺激的(22.50±7.89)%(P值均<0.01)。PGN刺激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指数与粉尘螨刺激脱颗粒指数不相关(P>0.05)。结论PGN可增强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嗜碱性粒细胞的释放能力,嗜碱性粒细胞上存在相应的TLR活性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支气管哮喘 嗜碱性粒细胞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不同刺激物对过敏性哮喘产妇脐血中嗜碱性粒细胞分泌IL-4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玲 许以平 +3 位作者 姚苏杭 熊瑛 祝捷 王克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62-966,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物干预对过敏性哮喘产妇新生儿脐血中嗜碱性粒细胞分泌白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将源自过敏性哮喘产妇和健康产妇的新生儿脐血分为哮喘组(n=12)和正常对照组(n=16),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提纯嗜碱性粒细胞,锥虫蓝染色鉴...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物干预对过敏性哮喘产妇新生儿脐血中嗜碱性粒细胞分泌白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将源自过敏性哮喘产妇和健康产妇的新生儿脐血分为哮喘组(n=12)和正常对照组(n=16),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提纯嗜碱性粒细胞,锥虫蓝染色鉴定细胞活性。在两组提纯后的嗜碱性粒细胞中分别加入ACM缓冲液(阴性对照)、肽聚糖(PGN)、粉尘螨浸液及甘露醇,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的质量浓度。结果细胞分选结果显示:嗜碱性粒细胞纯度为(95.64±3.15)%,回收率为(60.22±7.18)%;锥虫蓝染色显示细胞活性为(99.4±0.89)%。与阴性对照比较,经PGN、粉尘螨浸液和甘露醇刺激后的哮喘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质量浓度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经PGN和甘露醇刺激后,哮喘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质量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 PGN、粉尘螨及甘露醇可刺激过敏性哮喘产妇新生儿脐血中嗜碱性粒细胞IL-4的分泌增加,通过诱导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2细胞的分化,参与哮喘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嗜碱性粒细胞 脐血 白介素4
下载PDF
嗜碱粒细胞组胺释放试验检测抗高亲和力IgE抗体及其受体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荣卿 孙仁山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的发生机制。方法 用嗜碱粒细胞组胺释放试验 ,检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组胺释放活性。结果  32例中 ,有 15例 (4 6 9% )患者血清组胺释放活性增高 ,提示抗FcεR1或抗IgE自身抗体的存在。
关键词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嗜碱粒细胞组胺释放试验 自身抗体 IGE抗体 受体
下载PDF
沙丁胺醇控释片对成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劲平 陈荣昌 +2 位作者 罗定芬 莫红英 钟南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58-160,共3页
采用随机公开交叉试验比较沙丁胺醇控释片(Volmax)和茶碱缓释片(Theedur)对2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作用及副作用。结果:Vofmax及Theedur均能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FVC,FEV1,PEF... 采用随机公开交叉试验比较沙丁胺醇控释片(Volmax)和茶碱缓释片(Theedur)对2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作用及副作用。结果:Vofmax及Theedur均能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FVC,FEV1,PEF),降低24hPEFR,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二组之晨、夜PEFR,症状计分,无症状天数及气雾剂用量亦无显著差异。而Volmax的副反应远较Theedur少而轻,且无需测定血药浓度,更易被患者接受,因此临床治疗中沙丁胺醇控释片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控释片 茶碱 哮喘
下载PDF
吸入丙酸倍氯米PLGA纳米缓释微囊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肖琅 孙铭 +4 位作者 林芳 于美丽 方淑昌 高立芳 杜智 《中国临床医学》 2002年第4期334-336,342,共4页
目的 :本文对比研究丙酸倍氯米松PLGA纳米缓释微囊在哮喘发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聚乳酸 -聚羟基乙酸共聚物 (PLGA)作为微囊。健康豚鼠随机分组 ,利用卵蛋白致敏诱发哮喘模型。随后测定各组血及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的数目及分类 ,... 目的 :本文对比研究丙酸倍氯米松PLGA纳米缓释微囊在哮喘发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聚乳酸 -聚羟基乙酸共聚物 (PLGA)作为微囊。健康豚鼠随机分组 ,利用卵蛋白致敏诱发哮喘模型。随后测定各组血及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的数目及分类 ,并取肺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 :(1)丙酸倍氯米松PLGA纳米缓释微囊为表面光滑的球形微囊 ,粒径平均质 12 6 .4mm ,呈正态分布。 (2 )治疗后纳米控释与普通药物治疗组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与对照组相比血及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进行F检验 ,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纳米控释组表现出良好的药物控释性。 (3)病理显示试验组气道炎症明显减轻。结论 :PLGA纳米粒子可以作为抗哮喘药物丙酸倍氯米松的有效载体 ,更适合吸入的药物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 治疗 丙酸倍氯米松 缓释微囊 哮喘
下载PDF
滨蒿内酯对哮喘豚鼠气管平滑肌细胞RyR2 mRNA表达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柳春 王艳杰 +2 位作者 藤赞 于秀华 李智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56-59,共4页
研究哮喘豚鼠气管平滑肌细胞Ryanodine受体亚型的变化及滨蒿内酯对其的影响。将动物分为3组:正常组、哮喘组和滨蒿内酯组,采用卵蛋白致敏复制豚鼠哮喘模型,滨蒿内酯组雾化吸入滨蒿内酯。应用RT-PCR鉴定豚鼠气管平滑肌细胞(TSMC)中RyR亚... 研究哮喘豚鼠气管平滑肌细胞Ryanodine受体亚型的变化及滨蒿内酯对其的影响。将动物分为3组:正常组、哮喘组和滨蒿内酯组,采用卵蛋白致敏复制豚鼠哮喘模型,滨蒿内酯组雾化吸入滨蒿内酯。应用RT-PCR鉴定豚鼠气管平滑肌细胞(TSMC)中RyR亚型分布并观察各组豚鼠气管平滑肌细胞RyR2 mRNA表达的变化。豚鼠TSMC表达RyR2和RyR3两个亚型;哮喘时豚鼠TSMC中RyR2 mRNA表达量(以RyR2区带与-βactin区带的密度百分比表示)为47.15%±15.30%,明显低于对照组(77.12%±6.16%)(P<0.01);滨蒿内酯组豚鼠TSMC中RyR2 mRNA量为63.77%±9.09%,较哮喘组增强(P<0.05)。豚鼠TSMC表达RyR2和RyR3两个亚型;哮喘时TSMC RyR2 mRNA表达下调;滨蒿内酯可使哮喘豚鼠TSMC RyR2表达水平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篙内酯 哮喘 动物模型 内钙释放 RYR
下载PDF
PGN、LPS、Poly I:C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嗜碱粒细胞释放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玲 许以平 +1 位作者 曹玲仙 王群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8年第6期368-370,共3页
为探讨PGN、LPS和Poly I:C刺激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嗜碱粒细胞释放能力的比较,并了解患者嗜碱粒细胞上Toll样受体(TLR)的活性,分别用PGN、LPS和Poly I:C刺激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观察其脱颗粒指数(DI)、特异性IgE以及与嗜碱粒细胞表面IgE... 为探讨PGN、LPS和Poly I:C刺激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嗜碱粒细胞释放能力的比较,并了解患者嗜碱粒细胞上Toll样受体(TLR)的活性,分别用PGN、LPS和Poly I:C刺激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观察其脱颗粒指数(DI)、特异性IgE以及与嗜碱粒细胞表面IgE受体的关系,同时检测了患者过敏原皮试、特异性IgE和尘螨刺激的嗜碱粒细胞DI。结果表明:PGN对患者嗜碱粒细胞的脱颗粒作用强于LPS和Poly I:C[DI分别为(40.7±10.9)%对(19.6±8.9)%、(22.5±7.9)%,P<0.01],同时对患者嗜碱粒细胞的脱颗粒作用也强于正常对照组[(40.7±10.9%)对(15.2±9.0%,P<0.01)]。PGN刺激与粉尘螨刺激DI不相关(P>0.05)。PGN可增强过敏性哮喘患者嗜碱粒细胞的释放能力,其嗜碱粒细胞上存在着相应的T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嗜碱粒细胞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国产缓释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长征 王顺朝 +2 位作者 王建春 周泽云 钱桂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 比较缓释沙丁胺醇 (沙博特 )和全特宁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使用沙博特和全特宁分别治疗 2 0例哮喘患者 2周 ,观察在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FEV1%、PEF ,自我症状评分及喘乐宁用量的变化。结果... 目的 比较缓释沙丁胺醇 (沙博特 )和全特宁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使用沙博特和全特宁分别治疗 2 0例哮喘患者 2周 ,观察在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FEV1%、PEF ,自我症状评分及喘乐宁用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 %、PEF和自我症状评分均有显著改善 (P <0 .0 5 ) ,喘乐宁用量明显减少 (P <0 .0 5 ) ,沙博特和全特宁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沙博特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与全特宁相似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沙丁胺醇 哮喘 药物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n Inhibitory Effect of Huoxiang Zhengqi Liquid (藿香正气水) on Histamine Release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传星 朱玲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3年第4期276-280,共5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blocking effect of Huoxiang Zhengqi liqu id (HXZQL) on histamine release of basophils. Method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HXZQL to neutralize and b lock IgE and antagonize the effect of I...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blocking effect of Huoxiang Zhengqi liqu id (HXZQL) on histamine release of basophils. Method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HXZQL to neutralize and b lock IgE and antagonize the effect of IL 3 induced enhancing histamine relea se of bosaphils. Concentration and percentage of histamine release of bosaphils were tested by the basophil histamine release test. Results: The HXZQL drug serum had obvious inhibitive effect on degranulation of bosaphils induced by IgE antigen antibody complex ( P <0.0 5) and can successfully weaken the histamine release of basophils stimulated by IL 3.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untreated group, it showed P <0.01. Conclusion: HXZQL drug serum may neutralize and block IgE and has inhibitive effects on degranulation of cells when resensitized by antigens. It can also block allergic response type Ⅰ by antagonizing the effect of IL 3 induced enhancing histamine rel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oxiang Zhengqi liquid basophilS hist amine release immunoglobulin E interleukin 3
下载PDF
邵氏“五针法”治疗急性发作期哮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邵素菊 权春分 +3 位作者 邵素霞 周淼 孔丽 任重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584-1586,共3页
目的:对邵氏"五针法"治疗急性发作期哮病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将70例哮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试验组采用邵氏"五针法"联合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茶碱缓释片加联合治疗。两组均每日治... 目的:对邵氏"五针法"治疗急性发作期哮病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将70例哮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试验组采用邵氏"五针法"联合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茶碱缓释片加联合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周。结果:①试验组临床控制24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临床控制13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②组间比较,试验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邵氏"五针法"治疗急性发作期哮病,临床疗效优于茶碱缓释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经明 急性发作期哮病 邵氏"五针法" 茶碱缓释片
下载PDF
噻托溴胺与缓释茶碱对夜间哮喘的控制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颖新 周红 杜春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561-563,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噻托溴胺与缓释茶碱在控制夜间哮喘方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夜间哮喘病例及呼吸内科病房出院的哮喘病例(病情已稳定但仍有夜间哮喘症状的患者)共54例,... 目的对比观察噻托溴胺与缓释茶碱在控制夜间哮喘方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夜间哮喘病例及呼吸内科病房出院的哮喘病例(病情已稳定但仍有夜间哮喘症状的患者)共54例,随机分为噻托溴胺粉吸入剂组27例,茶碱缓释片组27例,分别采取相应药物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夜间血氧饱和度情况、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夜间憋醒次数及吸入沙丁胺醇的次数、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两组夜间血氧饱和度平均值、FEV1、FVC、FEV1%、ACT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粉吸入剂组在夜间血氧饱和度平均值、夜间憋醒次数及吸入沙丁胺醇的次数、ACT评分均较茶碱缓释片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FEV1、FVC、FEV1%变化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胺在控制夜间哮喘方面较缓释茶碱效果更佳,并可减少沙丁胺醇吸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哮喘 噻托溴胺 缓释茶碱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复方茶酮缓释片与茶碱缓释片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治疗支气管哮喘多中心临床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志豪 刘富光 +5 位作者 王选锭 卞如濂 哈培蓉 严浩 李荣生 沈根宝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3-86,共4页
本研究以茶碱缓释片为对照,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评价复方茶酮缓释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药品按双盲双模拟要求制备,两组病人均服用3片试验药,复方茶碱缓释片每片含茶碱 200mg... 本研究以茶碱缓释片为对照,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评价复方茶酮缓释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药品按双盲双模拟要求制备,两组病人均服用3片试验药,复方茶碱缓释片每片含茶碱 200mg,酮替芬1mg;对照药茶碱缓释片每片含茶碱 100mg(双百双模拟片一大二小),q12h,轻度病人1周,中度病人6周。试验组103例,对照组100例,分别有50例和41例观察单剂量顿服的即刻平喘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1周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0.9%和 75.7%,肺功能改善率分别为 87.9%和 72.4%; 6周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9%和74.6%,肺功能改善率分别为90.8%和82.1%。即刻平喘试验表明两组均具有缓慢释放的特点。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7%和9.0%。结论为复方茶酮缓释片是一有效而且安全的平喘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碱缓释片 多中心临床试验 复方茶酮缓释片 茶碱 酮替芬 哮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