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y or Jain Nyay 2: Logic of Atheism of Jain Dharm
1
作者 Mahendra Kumar Jain Agam Jai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6年第2期69-87,共19页
关键词 JAIN NAY 逻辑 行为准则 信息丢失 社会道德 营养生长 伊斯兰教
下载PDF
无神论思想底色是中国各宗教和谐共生的传统文化基础
2
作者 戎川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4-39,共6页
无神论思想是中华文化本有的思想底色,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与中华文化相融通的重要思想基础。历史证明,我国各宗教均为中华文化的无神论思想底色所影响、所涵养、所引领,表现为核心理念与心性修养相融通,外在层面与忠孝伦理相融通。因此可... 无神论思想是中华文化本有的思想底色,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与中华文化相融通的重要思想基础。历史证明,我国各宗教均为中华文化的无神论思想底色所影响、所涵养、所引领,表现为核心理念与心性修养相融通,外在层面与忠孝伦理相融通。因此可以说无神论思想是我国各宗教能够和谐共生的重要思想基础,成为当前我国宗教中国化健康传承的重要思想理论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神论 中华文化 宗教中国化
下载PDF
论皮埃尔·贝尔的中国观——以《历史和批判词典》为例
3
作者 严晓磊 《西部学刊》 2024年第3期112-115,共4页
皮埃尔·贝尔在《历史和批判词典》中以中国传统思想为借鉴,倡导在欧洲建立无神论社会。他以中国人的信仰、基督教在华传播及斯宾诺莎三个主题展开论证,以德拉卢贝尔的间接描述为主要依据,构建其批判天主教和宗教蒙昧的论据。该词... 皮埃尔·贝尔在《历史和批判词典》中以中国传统思想为借鉴,倡导在欧洲建立无神论社会。他以中国人的信仰、基督教在华传播及斯宾诺莎三个主题展开论证,以德拉卢贝尔的间接描述为主要依据,构建其批判天主教和宗教蒙昧的论据。该词典所体现的中国观是贝尔中国观变化发展的一环,从批判中国占星术,到确认中国传统思想的无神论因素,再到专注论证中国的无神论信仰及社会,中国作为其宣扬自身理念的参照物价值逐渐凸显,这一视角为后世关注中国的欧洲思想家建立了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埃尔·贝尔 启蒙 词典 法国 中国 无神论
下载PDF
新时代弘扬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实践路径探析
4
作者 任新丽 《昌吉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3-28,共6页
针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我们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坚持内外结合,对外敢于发声亮剑,阐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对内加强自身建设,筑牢思想防线;坚持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并举,以党员、干部为重点,以群众为基础,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针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我们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坚持内外结合,对外敢于发声亮剑,阐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对内加强自身建设,筑牢思想防线;坚持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并举,以党员、干部为重点,以群众为基础,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坚持制度建设和广泛的宣传教育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 无神论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中理性精神培育研究
5
作者 周煜宸 周普元 《语言与教育研究》 2023年第4期68-73,共6页
现代文明社会需要倡导理性、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其中“理性”占居首位。文本以理性思维的内涵、特征和作用为切入点,立足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方法,分析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的难点,提出培养高校大学生理性精神;理直气... 现代文明社会需要倡导理性、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其中“理性”占居首位。文本以理性思维的内涵、特征和作用为切入点,立足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方法,分析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的难点,提出培养高校大学生理性精神;理直气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发挥校园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融入课程思政中,做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建立彻底的科学的无神论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 现代文明 理性思维
下载PDF
精神交往视阈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路径探析
6
作者 魏潇枫 《语言与教育研究》 2023年第4期74-80,共7页
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力军,未来的中坚力量,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精神交往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经典传播观,为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文本运用精神交往的延... 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力军,未来的中坚力量,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精神交往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经典传播观,为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文本运用精神交往的延续性、社会需要性两个重要理论,力图通过宣传形态、舆论形态、文艺形态三种交往形态,勾勒我国高校开展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路径,让高校大学生对宗教形成科学理性认知,构建彻底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思想,使高校大学生成为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力行者、引领者、推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交往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宣传教育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探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丽杰 姜艳华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1-62,共2页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的问卷调查,总结出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宗教信仰 无神论
下载PDF
祛魅、复魅与社会秩序的重建 被引量:23
8
作者 任剑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按照马克斯.韦伯对现代精神特质的概括,现代就是"理性祛除巫魅"。祛魅作为现代处置神性信仰与公共秩序二元化方略的准确反映,长期以来被人们解读为一种反对宗教介入公共生活的现代姿态。其实,这种偏狭的"现代"忽略... 按照马克斯.韦伯对现代精神特质的概括,现代就是"理性祛除巫魅"。祛魅作为现代处置神性信仰与公共秩序二元化方略的准确反映,长期以来被人们解读为一种反对宗教介入公共生活的现代姿态。其实,这种偏狭的"现代"忽略了信仰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并因此无法完整理解现代生活公私两个世界的互动关系。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宗教的复兴运动促使人们在祛魅之外看到由复魅象征着的人类另一种生活模式。由此人们可以认识到宗教之于人心秩序、理性之于社会秩序的高度相关性。宗教的价值就此再获肯定。而掌握世俗权力的人们,也就不再具有以无神论的方式处置有神论问题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魅 复魅 社会秩序 无神论 有神论
下载PDF
青年恩格斯宗教思想的变化——从《乌培河谷来信》到《谢林和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士菊 乌云娜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63,共6页
青年恩格斯宗教思想的变化首先是在德国北部的商港——不来梅开始。在这里 ,恩格斯经历了由宗教信仰者—对宗教虔诚主义批判者—无神论者的转变过程。 1 841年恩格斯来到柏林 ,成为黑格尔哲学的拥护者。在《谢林和启示》等文章中 ,恩格... 青年恩格斯宗教思想的变化首先是在德国北部的商港——不来梅开始。在这里 ,恩格斯经历了由宗教信仰者—对宗教虔诚主义批判者—无神论者的转变过程。 1 841年恩格斯来到柏林 ,成为黑格尔哲学的拥护者。在《谢林和启示》等文章中 ,恩格斯站在无神论立场上对宗教和封建主义的斗争 ,表明了他无神论思想的形成和革命民主主义立场的确立。促使这一转变的有两个决定性的环节 ,一是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出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恩格斯 宗教思想 无神论 发展 《乌培河谷来信》 《谢林和启示》
下载PDF
科学无神论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爱莲 彭恩胜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要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必须确立科学的领导机制、强化先进文化的导引机制、实施长效的宣传教育机制、构筑行为诱导归化的激励机制等,使建立在科学无神论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 要发挥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必须确立科学的领导机制、强化先进文化的导引机制、实施长效的宣传教育机制、构筑行为诱导归化的激励机制等,使建立在科学无神论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成为全民族团结凝聚和发展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无神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机制
下载PDF
雪莱的基督教情结 被引量:2
11
作者 龙瑞翠 李增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4,共4页
由于雪莱自身言行的迷惑性以及特殊的时代需要,雪莱宗教思想一直是国内外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但一般而言,人们或者认为他是坚定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或者只看见了他的自然神论思想,而忽略了他身上所隐含的基督教情结,事实上雪莱其人其作都... 由于雪莱自身言行的迷惑性以及特殊的时代需要,雪莱宗教思想一直是国内外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但一般而言,人们或者认为他是坚定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或者只看见了他的自然神论思想,而忽略了他身上所隐含的基督教情结,事实上雪莱其人其作都具有着浓厚的基督教思想,他的言行思动间忽明忽暗地显示着基督教对其的深厚影响。因此,本文将以雪莱其人其作所体现出来的基督教情结为出发点探究这一情结的由来,以拓展国内外对雪莱基督教思想的认识,加深对雪莱诗歌的理解与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基督教情结 无神论 浪漫主义
下载PDF
科学无神论及其社会职责 被引量:9
12
作者 杜继文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75-84,共10页
科学无神论不是反宗教的,而是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的;科学无神论不但是一种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而且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科学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世界观的基石和起点,与科学社会主义有血肉联系。它服从和服务于工人党的历史使命... 科学无神论不是反宗教的,而是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的;科学无神论不但是一种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而且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科学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世界观的基石和起点,与科学社会主义有血肉联系。它服从和服务于工人党的历史使命和国家的整体任务,着重为"科教兴国"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神论 有神论 劳动与人性 思维方式 生活方式
下载PDF
“宗教鸦片论”,还是“宗教社会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新论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向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5-8,共4页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为当代中国人理解宗教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方法。如果我们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宗教鸦片论"进行一番重新的认识与讨论,我们则可以发现,马克思提出的"宗教是鸦片"的观点,其真实的意义则是在于强调宗...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为当代中国人理解宗教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方法。如果我们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宗教鸦片论"进行一番重新的认识与讨论,我们则可以发现,马克思提出的"宗教是鸦片"的观点,其真实的意义则是在于强调宗教问题就是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宗教社会论"。它说明,宗教问题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迁,随着社会问题的改变而改变。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当代中国得以科学实践的基本主题,其目的应是把宗教信仰转换为宗教的社会服务和信仰的社会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鸦片论 宗教社会论 执政党 无神论 有神论
下载PDF
让科学无神论进驻学生心灵——对当代大学生科学无神论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林 刘爱莲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年第11期1-3,8,共4页
当前,各种有神论思想日益泛起,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望教者"、"宗教文化追逐者",部分学生信仰宗教。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应从转变教育理念、增加课程比重、完善校园文化、注重实践教学等多维... 当前,各种有神论思想日益泛起,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望教者"、"宗教文化追逐者",部分学生信仰宗教。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应从转变教育理念、增加课程比重、完善校园文化、注重实践教学等多维度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无神论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有效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有神论 科学无神论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下载PDF
马克思科学无神论思想的真理之维 被引量:4
15
作者 叔贵峰 张笑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50,共7页
无神论思想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理论研究上可以将马克思对宗教的理论态度定位为科学的无神论,但不能将其“科学”视为自然科学或数学意义上的科学,而应把握为超越科学的真理性维度。因为在马克思的无神论思想中蕴... 无神论思想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理论研究上可以将马克思对宗教的理论态度定位为科学的无神论,但不能将其“科学”视为自然科学或数学意义上的科学,而应把握为超越科学的真理性维度。因为在马克思的无神论思想中蕴含着理性对于知性、辩证法对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上的超越与变革,这就决定了它的内涵已超出了“科学”而达到了“真理”无神论的理论层次。自西方近代以来,18世纪的法国无神论是仅就宗教表象进行批判的,应隶属于知性的科学无神论;马克思的无神论立足于宗教的实践“内容”,是辩证思维层次上的真理无神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无神论思想 科学与真理 知性与理性
下载PDF
从有神论至科学无神论的演进——基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层面的剖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雒新艳 徐全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9,共4页
立足西方哲学视域,从世界观和价值观层面入手剖析相关概念。有神论主张世界二分,认为外在于世界的逻辑的、永恒的、人格化的精神实体乃世界本原;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限无限之矛盾,给予个体终极生命关怀,却导致价值目标外化。无神论... 立足西方哲学视域,从世界观和价值观层面入手剖析相关概念。有神论主张世界二分,认为外在于世界的逻辑的、永恒的、人格化的精神实体乃世界本原;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限无限之矛盾,给予个体终极生命关怀,却导致价值目标外化。无神论超越有神论,在世界之中寻找构成它的统一基石,由此分化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流派:前者以自然的、生物的要素为基石,后者以个人意识或其逻辑外化为基石。两者均采取静止的、非历史的或者纯逻辑的推演方法,注定无法将自然与人真正融为一体,最终未能在合理的世界观之上建构起相应的价值观信仰。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彻底超越以往一切理论,把实践引入历史,并借助辩证法将自然、人与社会有机统一:一方面,世界一体化为一个主体与客体互化的有机过程,规律不断生成为客观且能被人认识的"在";另一方面,这些规律在历史活动中经过逻辑提升必然成为具有永恒意义的价值原则,即共产主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观 价值观 有神论 无神论 科学无神论 共产主义原则
下载PDF
春秋“无神论”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海英 张松辉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5,共5页
整个春秋时期,从贵族统治者到一般士庶,仍然虔诚地相信鬼神和天命,并没有出现真正的无神论思想,也不存在无神论思想家,即使被认为是先进思想家的子产、季梁等,其实并没有否定鬼神,也没有否认天命。怀疑天命和鬼神的思想是存在,但这种思... 整个春秋时期,从贵族统治者到一般士庶,仍然虔诚地相信鬼神和天命,并没有出现真正的无神论思想,也不存在无神论思想家,即使被认为是先进思想家的子产、季梁等,其实并没有否定鬼神,也没有否认天命。怀疑天命和鬼神的思想是存在,但这种思想早在商朝时期就屡见不鲜,并非春秋时期发生的思想上的突变,也不具有无神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天命 鬼神 无神论
下载PDF
消灭与扬弃: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宗教和无神论的态度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拥军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9-34,128,共6页
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者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宗教的功能表现在"宗教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和"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两个方面。在马克思看来,对宗教和无神论都应当抱一种扬弃、而不是消灭的态度... 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者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宗教的功能表现在"宗教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和"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两个方面。在马克思看来,对宗教和无神论都应当抱一种扬弃、而不是消灭的态度。恩格斯在马克思之后又继续阐发了这一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无神论 扬弃
下载PDF
西方价值判断现代模式的成因中中国文化因素之考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敦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30,共7页
17至19世纪,是西方人的价值观发生新旧交替的时期,其结果形成了价值判断的现代模式。在此过程中,中国文化被当作西方文化的参照系,它既参与了这一新的价值判断模式的形成,又成为这一模式的一个主要判断对象。这一跨文化的互动过程既比... 17至19世纪,是西方人的价值观发生新旧交替的时期,其结果形成了价值判断的现代模式。在此过程中,中国文化被当作西方文化的参照系,它既参与了这一新的价值判断模式的形成,又成为这一模式的一个主要判断对象。这一跨文化的互动过程既比较全面地解释了西方价值判断模式转换的原因,也解释了中国文化在西方所遭遇的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判断 现代模式 有神论 无神论 理性 非理性 先进 落后
下载PDF
神话与“反神化”的大众——李锐《人间》中的大众形象与社会转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翟永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2,共6页
李锐的小说《人间》是对神话的重述,其中的大众形象构成了情节的主要动力和意义的基本支撑点。小说中大众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对"异类"的排斥和攻击,并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悲剧。法海是《人间》中一个重要的人物,由于他身份... 李锐的小说《人间》是对神话的重述,其中的大众形象构成了情节的主要动力和意义的基本支撑点。小说中大众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对"异类"的排斥和攻击,并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悲剧。法海是《人间》中一个重要的人物,由于他身份的不断游移,不仅使大众群体的形象特征更为立体,而且也反映了知识分子与大众群体微妙的关系。《人间》是李锐向传统神话的致敬,但其中更融入了李锐的个人体验、关于文革的反思以及对当下市场消费为主潮的大众社会的警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大众形象 “反神化” 社会转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