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tlantoaxial joint fusion using anterior transarticular screw fixation and bone grafting for atlantoaxial joint instability
1
作者 王文军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1年第2期85-85,共1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tlantoaxial joint fusion using anterior transarticular screw fixation and bone grafting for atlantoaxial joint instability. Methods Twenty-three cases of atlantoaxial...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tlantoaxial joint fusion using anterior transarticular screw fixation and bone grafting for atlantoaxial joint instability. Methods Twenty-three cases of atlantoaxial joint instability w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atlantoaxial joint fusion using anterior transarticular screw fixation and bone grafting for atlantoaxial joint instability
下载PDF
Atlantoaxi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for old odontoid fracture combined with atlantoaxial instability
2
作者 郝定均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1年第2期86-86,共1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ans-atlantoaxial pedicle screw-rod internal fixation and fusion in treatment of old odontoid fracture combined with atlantoaxial instability. Methods The study involve...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ans-atlantoaxial pedicle screw-rod internal fixation and fusion in treatment of old odontoid fracture combined with atlantoaxial instability. Methods The study involved 48 patients wi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lantoaxi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for old odontoid fracture combined with atlantoaxial instability
下载PDF
Mid-term follow-up of one-stage posterior debridement, intertransverse process bone grafting and screw-rod system fixation for Brucella spondylitis of the lumbar spine
3
作者 Pei-Nan Zhang Xin-Ming Yang Guang Xue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0年第9期19-23,共5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hort-term and medium-term efficacy of one-stage posterior debridement,intertransverse process bone grafting and screw-rod system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rucella spondylitis of the l...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hort-term and medium-term efficacy of one-stage posterior debridement,intertransverse process bone grafting and screw-rod system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rucella spondylitis of the lumbar spine.Method:156 cases of Brucella spondylitis of lumbar spine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n=80)and combined group(n=76)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ne-stage posterior debridement,intertransverse process bone grafting and screw-rod system fixation.The combined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ne-stage anterior debridement and intertransverse process bone grafting combined with posterior internal fixation.The operative indexes and 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nd time of landing after oper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mbined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VAS score,ODI index,Cobb angle and Frankel grade of nervous fun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3 months and 36 months of treatment(P<0.05),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same time(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3 and 36 months of treatment(P>0.05).There was no recurrence of the lesion in both groups.The intertransverse process bone graft healed and the screw-rod system was well fixed.Conclusion:One-stage posterior debridement,intertransverse process bone grafting and screw-rod system fixation for treatment of Brucella spondylitis of lumbar spine are effective,with short operation time and less trauma,which are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cella spondylitis of lumbar spine Posterior debridement Intertransverse process bone grafting screw-rod system fixation Curative effect
下载PDF
Atlantoaxial rotatory displacement in children 被引量:3
4
作者 David Spiegel Shikshya Shrestha +2 位作者 Prakash Sitoula Norma Rendon John Dormans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7年第11期836-845,共10页
AIM To correlate the Pang and Lee class with the clinical course in a consecutive series of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painful torticollis.METHODS Forty-seven dynamic rotat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CT) scans in 35 patie... AIM To correlate the Pang and Lee class with the clinical course in a consecutive series of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painful torticollis.METHODS Forty-seven dynamic rotat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CT) scans in 35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one of the five types defined by Pang and Li, including types Ⅰ(atlantoaxial rotatopry fixation), Ⅱ("pathologic stickiness" without crossover of C1 on C2), Ⅲ("pathologic stickiness" with crossover of C1 on C2), Ⅳ(normal or muscular torticollis), and Ⅴ(diagnostic grey zone). The Pang and Li class was then compared with the radiologist's report, which was graded abnormal, diagnosis of rotatory subluxation or fixation, or non-diagnostic. Medical records were reviewed and the clinical course was compared among the five subtypes.RESULTS We reviewed 47 CT scans in 35 patients, and the majority were performed without sedation. The average age was 7.7 years(4-14 years old) and associated conditions included minor trauma(20%), surgical procedures around the head and neck(29%), and Grisels syndrome(20%). Twenty-six percent of our studies fell within the pathologic spectrum(5% type 1 or rotatory fixation, 21% types 2 and 3 or rotatory subluxation), while 45% were classified as muscular torticollis(45%) and 28% fell within the diagnostic grey zone. Seven radiologists interpreted these studi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was discordant in 45% of cases. Clinical resolution occurred in 27 of 29 cases for which follow-up was available. One of two patients with fixed rotatory subluxation required a C1-C2 arthrodesis.CONCLUSION The Pang and Li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zes a spectrum of abnormalities in rotation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although the indications for dynamic CT scan should be further def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lanto-axial rotatory SUBLUXATION atlantoaxial rotatory fixation Dynamic rotat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Atlanto-axial rotatory DISPLACEMENT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间松解与后路螺钉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
5
作者 申庆丰 李凌博 +1 位作者 夏英鹏 马诗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364-5369,共6页
背景:寰枢椎脱位常通过椎板间植骨促进融合,但针对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间松解与融合治疗复杂寰枢椎脱位的研究报道相对匮乏。目的:探讨单纯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间松解与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 背景:寰枢椎脱位常通过椎板间植骨促进融合,但针对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间松解与融合治疗复杂寰枢椎脱位的研究报道相对匮乏。目的:探讨单纯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间松解与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入组的30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均行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间松解与融合术治疗,术中应用专利器械松解寰枢侧块关节,应用后路螺钉复位固定并在侧块关节间隙植骨。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0±5.4)个月,随访期间复查颈椎MRI观察上颈椎减压情况,复查X射线片及CT观察上颈椎复位情况以及内固定有无松动、断裂,同时评估侧块间植骨融合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脊髓功能的改善情况,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估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情况,测量寰齿前间隙、寰椎平面脊髓有效空间评估寰枢椎复位及减压情况。结果与结论:①3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未发生脊髓神经、椎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颈椎MRI显示脊髓压迫解除,X射线片及CT显示寰齿前间隙明显减小,寰椎平面脊髓有效空间明显增加,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明显减轻;②随访期间X射线片及CT显示内固定坚固,未出现断钉断棒,寰枢椎脱位无复发;③末次随访时患者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73.1%,平均颈椎功能受损指数为8.80%,所有患者寰枢椎侧块关节间均有连续骨痂连接,达到骨性融合;④结果表明:采用单纯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间松解与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可以显著提高融合率,缩短融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寰枢侧块关节 松解 减压 固定 融合
下载PDF
术中CT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疗效分析
6
作者 高利峰 刘雅普 +4 位作者 李鹏 侯秀伟 徐永辉 郑笑臣 吴广良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术中CT扫描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15年7月~2019年11月采用术中CT辅助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术治疗的25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2例为寰枢椎不稳或脱位,3例为新鲜...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术中CT扫描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15年7月~2019年11月采用术中CT辅助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术治疗的25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2例为寰枢椎不稳或脱位,3例为新鲜的齿状突骨折、脱位;16例患者合并颈脊髓受压症状。22例术中行寰枢椎固定后植骨融合术,3例仅行内固定而未植骨融合。结果2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寰枢椎各50枚螺钉,术中CT扫描后修正定位针10枚,调整后植入螺钉,术中CT扫描、术后CT重建示螺钉位置均良好;术中、术后均未发现椎动脉、脊髓、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复查示植骨融合满意,未植骨融合的3例患者均于术后10个月确认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术后CT重建显示,螺钉位置Gertzbein分级为0级96枚、1级4枚;经Kappa一致性检验,术中CT扫描和术后CT重建显示的螺钉位置Gertzbein分级结果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Kappa=1)。16例合并颈脊髓症状患者的术前JOA评分为(11.3±0.9)分,术后6个月改善为(14.6±0.8)分,术后1年为(15.3±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CT辅助椎弓根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可以提高置钉的精准性和手术安全性,可以更好地判断寰枢椎复位,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 椎弓根螺钉 术中CT 内固定 植骨
下载PDF
新型钉尾横连在后路寰枢椎固定中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欧阳北平 马向阳 +3 位作者 罗春山 邹小宝 陆廷盛 陈啟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7-1841,共5页
背景: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方法,横连接在内固定系统抗旋转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新型寰椎钉尾横连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横连安装不便、影响植骨床和脊髓损伤可能等缺点,但不同安装模式的新型钉尾横连的生物力... 背景: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方法,横连接在内固定系统抗旋转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新型寰椎钉尾横连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横连安装不便、影响植骨床和脊髓损伤可能等缺点,但不同安装模式的新型钉尾横连的生物力学性能尚不清楚。目的:测试不同安装模式的新型寰椎钉尾横连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中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选择最佳安装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具新鲜人体枕颈标本作为完整组(A组),在完整组基础上建立Ⅱ型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失稳模型(B组),在失稳组基础上对每具标本先后进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C组),在C组上依次安装不同模式新型寰椎钉尾横连,其中包括上水平横连(两寰椎螺钉钉尾)为D组,下水平横连(两枢椎螺钉钉尾)为E组,斜形横连(左上右下为F组,左下右上为G组),交叉横连为H组。在三维运动机上将标本模型按顺序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测试,获取各个内固定状态下的寰枢椎活动度。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价各组模型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与结论:①在6种工况下,A、C、D、E、F、G、H组寰枢椎活动度小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在前屈、后伸状态下,5种横连内固定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在左右旋转方向上,D、E组与F、G、H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D与E组,F与G组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F、G与H组对比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提示在前屈、后伸状态下,5种钉尾横连组生物力学稳定性相当;但在左右旋转状态下,斜形钉尾横连和交叉钉尾横连的稳定性明显优于上下钉尾横连组;而斜形钉尾横连具备和交叉横连同等的抗旋转稳定性,故值得临床优先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尾横连 后路 寰枢椎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枢椎支点螺钉在寰枢椎钉棒固定中复位能力的生物力学测试
8
作者 陈树金 马向阳 +4 位作者 邹小宝 廖英强 漆海如 刘宝 曾宪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116-3120,共5页
背景:目前,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主要采取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系统进行提拉复位,术中常通过增大连接棒的弯曲度进而增加寰椎和枢椎间的落差来提升复位效果,但增加了手术难度及风险。枢椎支点螺钉直接增加了寰椎和枢椎间的复位落差,但... 背景:目前,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主要采取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系统进行提拉复位,术中常通过增大连接棒的弯曲度进而增加寰椎和枢椎间的落差来提升复位效果,但增加了手术难度及风险。枢椎支点螺钉直接增加了寰椎和枢椎间的复位落差,但其增加复位能力的程度尚不清楚。目的:测试枢椎支点螺钉的复位能力,并与普通螺钉进行对比。方法:选取6具新鲜人体颅颈标本,切除双侧侧块关节囊、寰齿关节囊及横韧带制成寰枢椎失稳模型,每具标本枢椎双侧均依次进行3种内固定:植入单轴枢椎支点螺钉(A组)、多轴枢椎支点螺钉(B组)及普通螺钉(C组),将柔性超薄式薄膜压力传感器置于寰齿前间隙,置入2根相同曲度连接棒,模拟提拉复位,获取寰齿前间隙压力,3组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①A-C组标本寰齿前间隙压力分别为(97.59±8.58),(60.43±5.09),(22.74±0.81)N,3组间寰齿前间隙压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51.603,P=0.000),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②结果显示相较于普通颈椎后路螺钉,枢椎支点螺钉应用于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系统可提升复位能力,且单轴枢椎支点螺钉相较于多轴枢椎支点螺钉提升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系统的复位能力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支点螺钉 寰枢椎钉棒内固定系统 寰枢椎脱位 复位能力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Magerl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上颈椎疾病
9
作者 郎昭 袁强 +3 位作者 范明星 张琦 何达 刘亚军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280-284,313,共6页
目的经寰枢关节螺钉(Magerl螺钉)内固定技术是上颈椎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传统方法技术要求高,学习曲线陡峭,由于螺钉错位造成的神经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的不断开展,机器人技术的高精确性为Magerl螺钉安全... 目的经寰枢关节螺钉(Magerl螺钉)内固定技术是上颈椎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传统方法技术要求高,学习曲线陡峭,由于螺钉错位造成的神经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的不断开展,机器人技术的高精确性为Magerl螺钉安全精确置入带来了新的希望。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机器人辅助Magerl螺钉内固定手术的安全性及螺钉置入精确性。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22年7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行TiRobot机器人辅助Magerl螺钉内固定手术的上颈椎疾病患者18例。记录螺钉安全性及精确性指标。安全性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螺钉相关神经血管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1年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颈部疼痛变化及植骨融合情况。精确性指标包括使用术中C臂锥形束CT图像的叠加技术计算螺钉置入精确性,并根据术后CT对螺钉是否侵犯骨皮质的情况进行分级。结果18例患者共置入Magerl螺钉36枚。平均手术时间为(186.1±61.9)min,平均失血量为(352.8±133.4)mL,无螺钉相关神经血管并发症。术后1年随访时,所有存在脊髓压迫症状的患者神经功能均有改善,患者颈部疼痛症状好转,所有患者均实现植骨融合。螺钉置入的平均平移和角度误差分别为(1.47±0.30)mm和2.30°±0.47°。术后CT判断Ⅰ类螺钉占88.9%(32/36),Ⅱ类螺钉占11.1%(4/36),无Ⅲ类螺钉。结论机器人辅助Magerl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上颈椎疾病是安全和精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寰枢椎 Magerl螺钉 安全性 精确性
下载PDF
先天性寰枢椎脱位的CT影像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刘国强 王建华 +8 位作者 杨浩志 马向阳 夏虹 章凯 涂强 易红蕾 付索超 张双 黄显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7-247,共11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CT影像特征的先天性寰枢椎脱位分型方法,探讨其对寰枢椎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2月,共纳入61例先天性寰枢椎脱位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35例;年龄32±12岁(6~61岁)。对61例患者的术前CT...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CT影像特征的先天性寰枢椎脱位分型方法,探讨其对寰枢椎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2月,共纳入61例先天性寰枢椎脱位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35例;年龄32±12岁(6~61岁)。对61例患者的术前CT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寰枢侧块关节及寰齿关节的畸形程度分为三种类型:A型(23例,侧块关节轻度畸形,不伴寰齿关节畸形);B型(20例,侧块关节中度畸形,不伴寰齿关节畸形);C型(18例,侧块关节重度畸形或伴寰齿关节畸形)。根据不同分型采用不同手术策略:A型或B型患者先行全麻下寰枢椎后路器械撑开复位内固定术,对复位效果不佳的患者增加寰枢椎后路侧块关节松解术;C型患者行经口咽前路寰枢椎截骨改造、松解复位内固定手术(transoral osteotomy,releasing,reduction and fixation with plate,TORP)。随访时间为10~18个月。记录并比较各分型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1周复查颈椎CT及MRI,观察并测量寰枢椎脱位复位指标,计算寰枢椎脱位的整体复位率;术后3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通过CT检查评价术后骨融合情况。结果:共实施全麻牵引下寰枢椎后路器械撑开复位内固定术22例(A型20例,B型2例),全麻牵引下寰枢椎后路侧块关节松解并后路器械撑开复位内固定术21例(A型3例,B型18例),实施TORP术18例(均C型)。61例患者术后1周的CT及MRI显示寰枢椎复位良好,脊髓压迫解除。术后所有患者的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型JOA评分由术前9.8±2.7分改善为术后3个月的13.9±2.8分(P<0.05);B型JOA评分由术前9.5±2.4分改善为术后3个月的13.7±3.1分(P<0.05);C型JOA评分由术前9.1±2.9分改善为术后3个月的13.3±2.5分(P<0.05)。A型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寰齿间隙(atlas-dens interval,ADI)为5.8±2.5mm、0.8±0.4mm,齿状突顶点距Chamberlain线的垂直距离(vertical distance from dens to Chamberlain line,VDI)为5.7±3.6mm、1.0±0.8mm,脑干延髓角(cervical medullary angle,CMA)为138.4°±12.4°、156.5°±13.3°,斜坡枢椎角(clivus axis angle,CAA)为131.6°±11.5°、149.5°±14.4°;B型术前及术后1周ADI为6.9±3.8mm、1.1±0.9mm,VDI为5.9±4.3mm、1.1±1.0mm,CMA为135.1°±15.2°、157.3°±13.2°,CAA为128.4°±13.5°、152.5°±13.4°;C型术前及术后1周ADI为7.2±3.9mm、1.2±1.5mm,VDI为8.8±5.1mm、1.5±1.8mm,CMA为132.7°±10.9°、158.2°±15.3°,CAA为124.5°±17.8°、153.8°±11.2°;各分型术后ADI、VDI、CMA和CAA值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A型整体复位率84.30%,B型整体复位率82.68%,C型整体复位率81.53%,各组之间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B型患者因骨融合不佳,发生螺钉松动,后实施经口咽前路翻修手术外,其余60例患者均在术后10~12个月得到了稳定的骨性融合。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关于先天性寰枢椎脱位的CT影像学分型方法,可为寰枢椎手术方式选择提出精准、可靠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寰枢椎脱位 寰枢椎脱位CT影像分型 手术策略 经口咽截骨改造、松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不同后路内固定治疗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梅 赵改平 +4 位作者 段婉茹 陈赞 夏小淇 李富超 张文韬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4,共8页
目的 探讨两种后路内固定治疗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basilar invagination with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BI-AAD)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 基于BI-AAD患者枕颈CT数据和临床手术方案,建立寰枢椎关节间融合器+后路枕骨板+C2椎弓根螺钉(Cage+C... 目的 探讨两种后路内固定治疗颅底凹陷寰枢椎脱位(basilar invagination with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BI-AAD)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 基于BI-AAD患者枕颈CT数据和临床手术方案,建立寰枢椎关节间融合器+后路枕骨板+C2椎弓根螺钉(Cage+C2PS+OP)和Cage+C1侧块螺钉+C2PS(Cage+C1LMS+C2PS)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运动工况下寰枢关节稳定性、C2终板和植入器械应力分布特征。结果 与Cage+C1LMS+C2PS模型相比,Cage+C2PS+OP模型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工况下寰枢关节活动度分别降低了5.26%、33.33%、43.75%、-5.56%,钉棒系统应力峰值分别降低了47.81%、60.90%、48.45%、39.14%。两种内固定方式下C2终板和融合器应力均主要分布于运动受压侧,螺钉与椎体接触处和螺钉尾部都承受较大的载荷。结论 两种内固定方法都能提供相似的稳定性,但Cage+C1LMS+C2PS中钉棒系统应力集中较明显,螺钉松动和断裂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凹陷 寰枢椎脱位 关节间融合器 钉棒系统
下载PDF
经口咽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1例
12
作者 祁玉辉 孔鹏 +4 位作者 汲长蛟 张旺 樊春阳 孙昌宇 张建新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2期275-275,共1页
患者,女,53岁,因颈部及右侧肢体疼痛、麻木、无力12年于2021年6月20日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无外伤、结核、肿瘤等病史。入院症状:颈部疼痛,右侧肢体疼痛、麻木、无力,双足底踩棉花感,行走不稳易跌倒。查体:颈部活动受限,双手... 患者,女,53岁,因颈部及右侧肢体疼痛、麻木、无力12年于2021年6月20日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无外伤、结核、肿瘤等病史。入院症状:颈部疼痛,右侧肢体疼痛、麻木、无力,双足底踩棉花感,行走不稳易跌倒。查体:颈部活动受限,双手握力减退,右上肢肌力3级,右趾长伸肌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4级,不能快步及大步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难复性 前路寰枢椎松解 后路寰枢椎融合固定
下载PDF
Goel技术在颅颈交界区畸形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余跃 李国强 +1 位作者 许彦龙 张祎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07,共7页
颅颈交界区畸形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枕骨、寰枢椎骨质、小脑扁桃体、周围软组织及神经系统异常病理性改变的一类疾病。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是颅颈交界区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传统手术治疗方法以枕骨大孔减压术为主,目前... 颅颈交界区畸形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枕骨、寰枢椎骨质、小脑扁桃体、周围软组织及神经系统异常病理性改变的一类疾病。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是颅颈交界区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传统手术治疗方法以枕骨大孔减压术为主,目前以Goel为代表的学者,基于后入路寰枢椎复位内固定技术(即Goel技术),就Chiari畸形的分型、发病机制、治疗理念提出新的理论,并对传统手术方法提出挑战。本文对该问题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颈交界区畸形 CHIARI畸形 枕骨大孔减压术 寰枢椎复位内固定术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远期疗效观察
14
作者 张双 马飞 +2 位作者 王清 徐世财 钟德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64-1072,共9页
目的:观察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7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采用经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治疗且随访5年及以上的22例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9例... 目的:观察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7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采用经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治疗且随访5年及以上的22例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9例,女性3例,骨折时年龄19~58岁(40.9±10.5岁);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移位≤2mm)17例,明显移位(移位>2mm)5例。比较患者寰枢椎固定手术前、取出内固定前及末次随访时的颈部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分级;根据Landells等的方法评估患者取出内固定前与末次随访时颈部僵硬程度。末次随访时采用X线片、多平面重建CT及功能位CT评估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寰枢关节稳定性、寰齿和寰枢侧块关节退变分级及寰枢关节活动度,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影响患者末次随访时寰枢关节旋转活动度的相关因素。结果:22例患者取出内固定时间为内固定术后11.0±2.7个月,随访7.9±2.0年。患者术前、取出内固定前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6.5(6.0,7.0)分、1.0(1.0,2.0)分及1.0(1.0,1.0)分,取出内固定前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与末次随访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术前、取出内固定前及末次随访时的NDI分别为28.5(26.5,32.0)、3.5(3.0,5.0)及2.0(2.0,3.0);取出内固定前NDI较术前显著性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进一步降低(P<0.05)。3例术前存在脊髓损伤患者ASIA分级取出内固定前及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改善1级,术前、取出内固定前及末次随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严重颈部僵硬不适患者占比显著性低于取出内固定前(36.4%vs.77.3%,P<0.05)。所有患者取出内固定前骨折均愈合,未见钉棒断裂与内固定移位;末次随访时未见寰枢椎不稳,寰齿关节退变较取出内固定前加重(P<0.05),侧块关节退变分级与取出内固定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寰枢关节屈伸和旋转活动度分别为2.0°(0.93°,3.0°)和5.4°(3.7°,9.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移位程度和寰齿关节退变分级与患者远期随访时寰枢关节旋转活动度均呈负相关(r=-0.381,P=0.038;r=-0.584,P=0.001)。结论: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可获得满意的远期临床疗效,但寰枢关节活动度保留不佳,与骨折严重移位及随访中进行性加重的寰齿关节退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寰枢椎固定 非融合 远期疗效 寰枢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技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加元 乔梁 刘猛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4期2829-2834,共6页
寰椎(C_(1))和枢椎(C_(2))的生理学特性特殊而复杂,行内固定置入的手术操作难度远高于下颈椎。目前,后路内固定技术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方法,经典的手术方式包括后路线缆固定技术、椎板夹/钩固定技术、螺钉固定技术。其中螺钉固定技... 寰椎(C_(1))和枢椎(C_(2))的生理学特性特殊而复杂,行内固定置入的手术操作难度远高于下颈椎。目前,后路内固定技术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方法,经典的手术方式包括后路线缆固定技术、椎板夹/钩固定技术、螺钉固定技术。其中螺钉固定技术还包括C_(1)侧块螺钉固定技术、C_(1)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C_(2)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C_(2)峡部螺钉固定技术、C_(2)椎板钉固定技术。C_(1)和C_(2)虽然各有一些不同的固定技术,但一般都是以钉板固定系统或钉棒固定系统两种方式进行组合。现已经形成以钉棒固定系统为主,尤其是C_(1)椎弓根螺钉与C_(2)椎弓根/峡部螺钉固定相结合的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后路内固定术 寰枢关节
下载PDF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在幼儿上颈椎疾患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陈源权 莫少东 +3 位作者 徐敬 付索超 张宇 艾福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84-591,共8页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在1~5岁幼儿上颈椎疾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本团队2013年5月~2022年3月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治疗的上颈椎疾患幼儿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15~68个月,平均43.85±17.56...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在1~5岁幼儿上颈椎疾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本团队2013年5月~2022年3月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治疗的上颈椎疾患幼儿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15~68个月,平均43.85±17.56个月;体重9~22.5kg,平均16.32±3.23kg。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其中2例患儿伴有四肢乏力,1例患儿颈部偏斜为主要表现;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C级2例,D级1例,E级10例。术前常规行张口位正侧位以及动力位X线片、CT骨三维重建、椎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MRI平扫或增强检查。常规行床边枕颌带或颅骨牵引,麻醉下颅骨牵引,13例患儿皆可获得完全或大部分复位,遂行后路寰枢椎复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所有椎弓根螺钉直径为3.5mm;除外4例新鲜单纯Ⅱ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患儿,其他病例皆行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对3例因颅颈交界畸形或寰枢椎发育异常无法行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患儿采用枕颈固定融合方式治疗。结果:所有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硬脊膜、脊髓、椎动脉或神经根损伤。共置入颈椎后路螺钉50枚,枕骨钢板3个;其中寰枢椎椎弓根螺钉41枚,枢椎椎板螺钉3枚,C3、C4侧块螺钉6枚。手术时长100~180min,平均136.92±30.38min;术中出血30~150ml,平均73.33±35.43ml,均未输血。住院时间5~31d,平均15.58±8.37d。所有患儿皆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09个月,平均47.46±36.26个月。术后寰枢间距减小,椎管最小矢状径增大,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1.19±0.19cm vs 1.81±0.34cm,1.42±0.30cm vs 1.08±0.43cm,P<0.05)。术后3个月随访时,所有患儿均无颈部疼痛,除枕颈固定融合病例颈部活动受影响明显外,其余患儿仅轻微颈部旋转受限;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00±0.00 vs 16.23±0.48,P>0.05);术前1例脊髓功能ASIA C级,2例ASIA D级患儿末次随访时恢复至E级。所有行融合手术患儿骨性融合时间为2.5~6个月,平均4.15±1.60个月。4例行单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患儿,齿状突骨折愈合后返院拆除内固定,在后续随访中,寰枢椎无不稳并恢复正常功能。结论:直径3.5mm成人椎弓根螺钉能够安全有效应用于大部分上颈椎疾患幼儿,长期随访疗效满意。对于部分寰枢椎发育不良或颅颈交界畸形患儿,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枢椎椎板螺钉或枕颈固定融合是有效的补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1~5岁) 上颈椎疾患 颅颈交界畸形 寰枢椎脱位 颅底凹陷症 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
下载PDF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86
17
作者 马向阳 钟世镇 +4 位作者 刘景发 尹庆水 徐达传 赵卫东 黄文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35-738,共4页
目的:评价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6具新鲜颈椎标本,按随机顺序,对每一标本先后行C1-C2椎弓根螺钉、Magerl螺钉、Brooks钢丝以及螺钉联合钢丝固定,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测量其三维运动范围。结果:Magerl螺钉... 目的:评价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6具新鲜颈椎标本,按随机顺序,对每一标本先后行C1-C2椎弓根螺钉、Magerl螺钉、Brooks钢丝以及螺钉联合钢丝固定,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测量其三维运动范围。结果:Magerl螺钉或C1-C2椎弓根螺钉联合Brooks钢丝组成的固定系统的三维运动范围最小。C1-C2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前后屈伸运动范围与Brooks钢丝固定无差异,但大于Magerl螺钉;其左右侧屈运动范围小于Brooks钢丝固定,大于Magerl螺钉;其轴向旋转角度明显小于Brooks钢丝固定,但与Magerl螺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1-C2椎弓根螺钉的三维稳定性与Magerl螺钉相当,联合Brooks钢丝固定可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生物力学 Brooks钢丝
下载PDF
寰枢椎后路四种钉棒固定方法的三维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54
18
作者 马向阳 尹庆水 +4 位作者 吴增晖 夏虹 刘景发 赵卫东 麦小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64-468,共5页
目的:评价寰枢椎后路四种不同钉棒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6具人体新鲜颈椎标本,切除齿状突及寰枢间韧带等结构制造寰枢椎失稳模型,对每具标本先后进行5种方式固定:A组(双侧C1椎弓根螺钉+C2/3经关节螺钉)、B组(C1椎弓根螺钉+C2... 目的:评价寰枢椎后路四种不同钉棒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6具人体新鲜颈椎标本,切除齿状突及寰枢间韧带等结构制造寰枢椎失稳模型,对每具标本先后进行5种方式固定:A组(双侧C1椎弓根螺钉+C2/3经关节螺钉)、B组(C1椎弓根螺钉+C2侧块螺钉)、C组(C1椎弓根螺钉+C2椎弓根螺钉)、D组(C1椎弓根螺钉+C2椎板螺钉);与对照组E组(Magerl螺钉,即经C1/2侧块关节螺钉)进行对比,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测量比较其寰枢椎间的屈伸、侧屈、旋转三维稳定性。结果:在前屈稳定性上,四种钉棒固定方法(A、B、C、D组)间无差异(P>0.05),且均优于单纯Magerl螺钉固定(E组)(P<0.05)。在后伸稳定性上,D组与E组两种固定方法间无差异(P>0.05),其抗后伸的稳定性较A、B、C组略差(P<0.05);A、B、C组三种钉棒固定方法间无差异(P>0.05)。在侧屈运动稳定性上,D组的稳定性略差,其他四种固定方式间无差异(P>0.05)。在旋转稳定性上,所有固定方式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种钉棒固定方法都具有可靠的三维稳定性,临床应用时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解剖结构情况和术者对不同手术技术的熟悉程度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螺钉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前路松解复位后路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 被引量:49
19
作者 王超 闫明 +1 位作者 周海涛 党耕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583-586,共4页
目的:探讨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难复性寰椎前脱位的病例经口咽入路切断颈长肌、头长肌、前纵韧带和寰枢侧块关节囊,施行松解复位术,同期行后方固定植骨融合术。后方固定方法包括:经寰枢侧块关节螺钉固定、寰枢... 目的:探讨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难复性寰椎前脱位的病例经口咽入路切断颈长肌、头长肌、前纵韧带和寰枢侧块关节囊,施行松解复位术,同期行后方固定植骨融合术。后方固定方法包括:经寰枢侧块关节螺钉固定、寰枢侧块钉板固定和借助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枕颈固定。结果:3例均获得了解剖复位和植骨融合。结论:经口咽入路的寰枢关节松解复位术可使难复性脱位的寰枢关节获得充分复位,松解复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关节脱位 内固定器 前路松解复位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术的临床初探 被引量:158
20
作者 党耕町 王超 +1 位作者 阎明 周海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初步报告后路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近期疗效。方法:用特制螺钉经寰椎后弓根部沿寰椎侧块纵轴置入,固定枢椎的螺钉沿枢椎椎弓峡部进入椎弓根,用连接板将寰枢椎固定螺钉的尾端相连接,用螺母锁定,使寰枢椎... 目的:初步报告后路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近期疗效。方法:用特制螺钉经寰椎后弓根部沿寰椎侧块纵轴置入,固定枢椎的螺钉沿枢椎椎弓峡部进入椎弓根,用连接板将寰枢椎固定螺钉的尾端相连接,用螺母锁定,使寰枢椎得到稳定。在寰枢椎后弓间植入松质骨颗粒。结果:治疗10例因齿状突不连而寰枢不稳的患者,平均随访19.4个月,1例固定失败而改用枕颈固定,其余9例均获得了骨性融合。1例术后8个月出现了连接板断裂。6例脊髓功能明显改善,3例略有改善,1例无变化。结论:利用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螺钉通过连接板锁定可以使寰枢椎得到坚强的三维固定。此方法更适用于因鹅颈畸形而难以施行Magerl术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 寰枢椎侧块钉板固定 植骨融合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