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多波长切换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白术土炒前后成分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磊 任榕霞 +2 位作者 丁宁 崔伟亮 李慧芬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 建立测定白术、土白术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多波长切换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白术土炒前后成分变化规律。方法 建立白术、土白术水溶性及脂溶性成分的HPLC-DAD多波长切换指纹图谱测... 目的 建立测定白术、土白术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多波长切换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白术土炒前后成分变化规律。方法 建立白术、土白术水溶性及脂溶性成分的HPLC-DAD多波长切换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测定17批白术和17批土白术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OPLS-DA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白术指纹图谱中共标定9个共有峰,土白术指纹图谱中共标定10个共有峰。指认了新绿原酸、绿原酸、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及苍术酮6个成分,土炒后1号峰、4号峰(白术内酯Ⅲ)、8号峰(白术内酯Ⅱ)峰面积增加,2号峰(新绿原酸)、3号峰(绿原酸)、5号峰、6号峰、7号峰、9号峰(白术内酯Ⅰ)、10号峰(苍术酮)土炒后峰面积均降低。结论 所建立指纹图谱方法能够系统地分析白术土炒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可为进一步规范白术土炒工艺,制定土白术专属性质量标准,研究土白术炮制原理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土白术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指纹图谱 多波长切换 化学计量学 成分变化
下载PDF
扶元和中膏单味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及网络药理学分析
2
作者 魏家艳 仲楠 +3 位作者 张国玉 熊继东 胡芳弟 李芸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0,共11页
【目的】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挖掘扶元和中膏君药党参、麸炒白术等各单味药物及复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的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方法】对扶元和中膏中各单味药物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 【目的】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挖掘扶元和中膏君药党参、麸炒白术等各单味药物及复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的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方法】对扶元和中膏中各单味药物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构建“FD-靶点-有效成分-扶元和中膏”网络,筛选出的交集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相关通路富集,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扶元和中膏14味药中有10味药具有改善FD的作用,其机制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发挥作用;网络药理学共获得扶元和中膏有效成分149个,与FD相关靶点2641个,扶元和中膏与FD的交集靶点281个,PPI网络筛选获得前5个核心靶点,从构建的“FD-作用靶点-有效成分-扶元和中膏”网络筛选获得扶元和中膏前25个有效成分,对281个交集靶点的GO分析和KEGG分析表明,扶元和中膏可能通过癌症通路、PI3K-Akt、MAPK等途径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2个主要成分(槲皮素和山奈酚)和3个关键靶点(AKT1、TNF、IL-6)均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扶元和中膏的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和山奈酚可能通过癌症通路、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作用于AKT1、TNF、IL-6等关键靶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元和中膏 党参 麸炒白术 功能性消化不良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多成分化学计量学的建昌帮蜜糠炒白术质量评价研究
3
作者 柯瑞 张江山 +8 位作者 甘春梅 肖小林 曾鹏辉 张金莲 叶明磊 刘明贵 徐葱茏 杨焕林 刘英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7期50-56,共7页
目的:建立蜜糠炒白术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检... 目的:建立蜜糠炒白术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40 nm,建立15批蜜糠炒白术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建立白术内酯Ⅰ、Ⅱ、Ⅲ及苍术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15批蜜糠炒白术的指纹图谱呈现24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891;对其中4个共有峰进行指认,分别是白术内酯Ⅲ(11号峰)、白术内酯Ⅱ(16号峰)、白术内酯Ⅰ(20号峰)、苍术酮(24号峰)。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结果均显示,不同产地、同产地不同批次药材制备的蜜糠炒白术质量有着明显的区分;变量重要投影系数(VIP)值>1的共有峰有7个,从大到小分别为1号、14号、4号、24号(苍术酮)、15号、16号(白术内酯Ⅱ)及2号峰。15批蜜糠炒白术的白术内酯Ⅰ、Ⅱ、Ⅲ及苍术酮的含量依次为144.84~642.59μg·g^(-1)、57.67~1086.15μg·g^(-1)、142.45~707.19μg·g^(-1)、968.73~2887.70μg·g^(-1)。结论:建立的蜜糠炒白术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稳定可靠,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实现对蜜糠炒白术的质量分析,为蜜糠炒白术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糠炒白术 质量评价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建昌帮 产地
下载PDF
土炒对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鸿平 张杰红 +1 位作者 王晓宇 陈林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土炒对白术有效成分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的影响,并通过与清炒白术的比较,研究辅料土对白术成分变化是否具有实质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样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采用ODS C18柱(200 mm×4.6 mm,5... 目的:探讨土炒对白术有效成分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的影响,并通过与清炒白术的比较,研究辅料土对白术成分变化是否具有实质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样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采用ODS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白术内酯Ⅰ、Ⅲ为220 nm;白术内酯Ⅱ为276 nm。结果:白术内酯Ⅰ、Ⅱ、Ⅲ测定方法学考察符合液相色谱法的要求;生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分别为0.4365、0.2878、0.4140 mg/g,10批土炒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平均含量分别为0.5503、0.3013、0.8403 mg/g,10批清炒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平均含量分别为0.5386、0.2958、0.7399 mg/g。结论:白术经炮制后白术内酯Ⅱ含量不变,白术内酯Ⅰ、Ⅲ显著升高,清炒和土炒对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影响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炮制 白术 土炒 白术内酯Ⅰ、Ⅱ、Ⅲ
下载PDF
麸炒白术中试炮制工艺优选 被引量:6
5
作者 蔡银燕 黄巧玲 +2 位作者 石婷婷 曹岗 张晓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2期278-280,共3页
目的:确定麸炒白术的最佳中试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以白术饮片外观性状、白术内酯(Ⅰ+Ⅲ)含量和醇溶性浸出物为考察指标,对影响白术炮制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中试最佳工艺为:炒制温度240℃,加热时间21... 目的:确定麸炒白术的最佳中试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以白术饮片外观性状、白术内酯(Ⅰ+Ⅲ)含量和醇溶性浸出物为考察指标,对影响白术炮制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中试最佳工艺为:炒制温度240℃,加热时间21min,辅料用量10%,炒制转数25r/min。结论:该工艺运用现代饮片工业,为进一步制定白术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麸炒 炮制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土炒对白术挥发油含量及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琦 陈鸿平 +1 位作者 刘友平 陈林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14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土炒对白术中挥发油成分的含量及组成的影响。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ⅩD挥发油测定甲法测定挥发油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比较白术、清炒白术和土炒白术中挥发油组成,并进一步采用薄层色谱(TLC)... 目的研究土炒对白术中挥发油成分的含量及组成的影响。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ⅩD挥发油测定甲法测定挥发油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比较白术、清炒白术和土炒白术中挥发油组成,并进一步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辅料土对挥发油成分的吸附作用。结果白术经土炒炮制后挥发油含量有所降低,但清炒后含量却增高;GC-MS分析结果表明,白术生品和清炒白术的挥发油组成成分和相对含量差异不大,而土炒品和生品、清炒品相比虽组成成分无差异,但各成分相对含量有较大差异;TLC和HPLC分析表明,辅料土对挥发油成分有吸附作用。结论辅料土对白术挥发油成分有吸附作用,会使白术土炒后挥发油含量降低,挥发油组成成分相对含量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土炒 炮制
下载PDF
基于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的不同产地土炒白术质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小平 杨丽珠 +3 位作者 夏玉苹 陈育青 王琼珺 谢伟容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7期855-859,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白术土炒品中所含化学成分差异,为评价土炒白术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不同产地10批白术土炒品HPLC图谱,运用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分析其差异性。结果:土炒白术HPLC图谱共有峰特征明显;系...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白术土炒品中所含化学成分差异,为评价土炒白术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不同产地10批白术土炒品HPLC图谱,运用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分析其差异性。结果:土炒白术HPLC图谱共有峰特征明显;系统聚类将不同产地10批白术土炒品分为3类;经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发现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等5个成分是造成不同产地白术土炒品之间成分差异的主要标记物。结论:不同产地白术土炒品中化学成分存有差异,该法可为白术土炒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土炒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质量评价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麸炒白术工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龙全江 吴平安 +2 位作者 刘峰林 宋昌兴 邢金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麸炒白术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为指标,选择辅料用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3个因素,用L9(34)正交设计表,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对上述三因素进行炮制工艺的优选。结果麸炒白术最... 目的探讨麸炒白术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为指标,选择辅料用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3个因素,用L9(34)正交设计表,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对上述三因素进行炮制工艺的优选。结果麸炒白术最佳炮制工艺为:辅料用量10%,加热温度150℃,加热时间5min。结论为进一步制定麸炒白术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炒白术 炮制工艺 正交法
下载PDF
麸炒白术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滢 杨秀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9期1074-1079,共6页
目的:研究麸炒白术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麸炒白术70%乙醇水提取物中鉴定了20个化合物,分别为苍术酮(1)、蒲公英萜醇乙酯(2)、白术内酯Ⅶ(3)、白术内酯... 目的:研究麸炒白术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麸炒白术70%乙醇水提取物中鉴定了20个化合物,分别为苍术酮(1)、蒲公英萜醇乙酯(2)、白术内酯Ⅶ(3)、白术内酯Ⅰ(4)、双白术内酯(5)、双表白术内酯(6)、杜松脑(7)、白术内酯Ⅱ(8)、白术醚(9)、8-表白术内酯Ⅱ(10)、8-表白术内酯Ⅲ(11)、白术内酯Ⅲ(12)、4R,15-环氧白术内酯Ⅱ(13)、4R,15-环氧-8β-羟基白术内酯Ⅱ(14)、桉叶-4(15)、7-二烯-9α,11-二醇(15)、β-谷甾醇(16)、白术内酯Ⅳ(17)、豆甾醇(18)、葡萄糖(19)、蔗糖(20)。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中药白术中分离鉴定。本文首次报道麸炒白术的系统性化学成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炒白术 桉叶-4(15) 7-二烯-9α 11-二醇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麸炒白术中苍术酮、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 被引量:13
10
作者 高红宁 潘雨柔 +1 位作者 殷奕 严国俊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4-7,12,共5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麸炒白术中苍术酮、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对不同产地麸炒白术进行质量评价。方法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麸炒白术中苍术酮、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对不同产地麸炒白术进行质量评价。方法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和27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苍术酮、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浓度分别在47.600~142.800、1.304~3.912、1.126~3.378、1.740~5.220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8%、99.63%、99.15%、99.79%,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03%、1.70%、1.57%、1.10%。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简单易行,可作为不同产地麸炒白术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测定结果表明,浙江磐安产麸炒白术饮片中4种成分含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麸炒白术 苍术酮、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麸炒苍术不同提取物对小鼠脾虚泄泻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马潇 康安 +2 位作者 徐珊 狄留庆 汪受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2-297,共6页
目的探究麸炒苍术水提物、醇提物、二氯甲烷部位对脾虚泄泻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番泻叶水煎液灌胃制备大鼠脾虚模型。考察麸炒苍术水提物、醇提物、二氯甲烷萃取物对脾虚小鼠体质量、腹泻等级、粪便含水率、血清淀粉酶、D-木糖... 目的探究麸炒苍术水提物、醇提物、二氯甲烷部位对脾虚泄泻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番泻叶水煎液灌胃制备大鼠脾虚模型。考察麸炒苍术水提物、醇提物、二氯甲烷萃取物对脾虚小鼠体质量、腹泻等级、粪便含水率、血清淀粉酶、D-木糖水平及肠内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的影响,并做肠道病理学进行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麸炒苍术水提物、醇提物、二氯甲烷部位均可显著减轻腹泻等级、缓解脾虚泻引起的体质量增长迟缓,降低粪便含水率,增加血清D-木糖及肠内短链脂肪酸含量,减轻肠黏膜损伤,此外麸炒苍术二氯甲烷部位组血清淀粉酶水平较模型组显著提高。结论麸炒苍术水提物、醇提物、二氯甲烷部位均能明显拮抗番泻叶所致小鼠脾虚泻,麸炒苍术二氯甲烷部位对于脾虚泻引起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能起到最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炒苍术 脾虚泄泻 血清淀粉酶 D-木糖 短链脂肪酸
下载PDF
HS-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探讨白术麸炒过程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凡一 高如汐 +4 位作者 郑威 刘想 袁楚 单国顺 贾天柱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12期2877-2886,共10页
目的对白术和麦麸在麸炒前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解析辅料麦麸对麸炒白术化学成分的影响,并探讨白术麸炒过程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静态顶空进样-气质联用(HS-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对白术和麦麸在麸炒前后的挥发... 目的对白术和麦麸在麸炒前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解析辅料麦麸对麸炒白术化学成分的影响,并探讨白术麸炒过程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静态顶空进样-气质联用(HS-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对白术和麦麸在麸炒前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再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发现白术和麦麸在炮制前后差异性化学成分。结果从生白术、清炒白术、麸炒白术、生麦麸、清炒麦麸和麸炒白术后的麦麸中分别鉴定出37、43、37、49、16、44种,共116种挥发性化学成分,涵盖烷烃类、烯烃类、醇类、醛酮类、酯类、含杂原子类、酸类以及其他类成分。麸炒后麦麸与麸炒白术共有成分12种;麸炒白术后麦麸的成分有8种源自白术,共新增32种成分。结论麦麸可通过吸附作用降低白术的挥发油含量,从而降低其燥性。麦麸与白术间可发生美拉德反应,其产物可能增强麸炒白术的健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麸炒 麦麸 挥发性成分 HS-GC-MS 保留指数
下载PDF
不同产地麸炒白术指纹图谱及同时测定3种白术内酯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诚光 孙冬梅 +4 位作者 毕晓黎 廖小芳 胥爱丽 李养学 香志豪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58-363,共6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41批不同产地麸炒白术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在指纹图谱条件下,同时测定3种白术内酯成分的质量分数。方法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XB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 L/min,...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41批不同产地麸炒白术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在指纹图谱条件下,同时测定3种白术内酯成分的质量分数。方法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XB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 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20、242、278 nm。结果建立了41批不同产地麸炒白术药材的HPLC-DAD指纹图谱,并确立了指纹图谱的23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的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在131.38~394.13 ng、白术内酯Ⅱ在122.65~367.95 ng、白术内酯Ⅲ在181.38~545.5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2%、100.67%、99.51%,RSD分别为1.45%、1.97%、1.54%。结论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可靠,为评价和控制不同产地的麸炒白术药材质量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炒白术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白术内酯Ⅰ 白术内酯Ⅱ 白术内酯Ⅲ
下载PDF
苍术药材及其饮片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苏星 丁建兰 +3 位作者 黄宁 陈剑平 曹琰 黄恩堂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82-87,共6页
目的:从性状、薄层色谱、含量测定几个方面对苍术药材及其饮片的真伪进行鉴别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对不同产地的苍术药材、饮片和麸炒苍术饮片进行检验。结果:72批苍术药材和饮片中有14批不合格,其中2批掺伪,1... 目的:从性状、薄层色谱、含量测定几个方面对苍术药材及其饮片的真伪进行鉴别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对不同产地的苍术药材、饮片和麸炒苍术饮片进行检验。结果:72批苍术药材和饮片中有14批不合格,其中2批掺伪,12批伪品,合格率仅为80.6%,不合格率高达19.4%。所检验的不合格品均为麸炒苍术饮片,不合格原因主要是真伪掺杂。结论:本文着重对不同产地苍术药材和饮片进行质量评价,为监管部门严格苍术药材和饮片管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麸炒苍术 关苍术 苍术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
下载PDF
“五位一体”教学法在中药炮制学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占一 王红妹 +3 位作者 张立华 王飞 王京龙 尹志成 《药学教育》 2019年第1期28-31,共4页
以土炒白术为例,从教材知识文字理解、教师语言文字讲解、多媒体课件图片展示及微课教学、中药材的传统炮制实践、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改进传统炮制工艺等五个教学过程探讨"五位一体"教学法在中药炮制学中的应用。"... 以土炒白术为例,从教材知识文字理解、教师语言文字讲解、多媒体课件图片展示及微课教学、中药材的传统炮制实践、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改进传统炮制工艺等五个教学过程探讨"五位一体"教学法在中药炮制学中的应用。"五位一体"教学法能够很好解决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脱节、课程创新程度不高等问题,在教与学的转化过程中,令学生认知课程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术,传统中医药理论传承与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并举,充分体现中药炮制学课程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位一体”教学法 中药炮制学 土炒白术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小儿汗停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超 严常开 +1 位作者 朱丽玲 吴宁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11期2074-2077,共4页
目的:建立小儿汗停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黄芪、白术(炒)、防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进行测定,Cosmosil C_(18)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乙腈-0.2%甲酸溶液(16∶84)为流... 目的:建立小儿汗停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黄芪、白术(炒)、防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进行测定,Cosmosil C_(18)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乙腈-0.2%甲酸溶液(16∶84)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TLC色谱分别检出黄芪中的黄芪甲苷,与白术、防风对照药材有相同清晰斑点且阴性无干扰。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对照品在0.061~0.61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结果为99.4%,RSD为1.29%(n=6)。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汗停颗粒的质量控制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汗停颗粒 质量标准 黄芪 白术(炒) 防风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土炒白术的炮制工艺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楚 刘想 +6 位作者 高如汐 王凡一 张可 吴昊 刘思奇 赵启苗 单国顺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56-1964,共9页
目的 对土炒白术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技术对土炒白术中多糖含量以及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等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色差仪对土炒... 目的 对土炒白术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QqQ-MS/MS)技术对土炒白术中多糖含量以及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等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色差仪对土炒白术粉末色度值进行分析;将上述化学成分的含量以及饮片的色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土炒白术过程中的辅料用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进行考察;通过层次分析-赋值(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土炒白术炮制工艺的优化研究。结果 优化土炒白术的最佳炮制工艺为每50 g药材用灶心土28.4 g,在204℃下炒制5.30 min。结论 本实验确定的土炒白术工艺切实可行,可为该炮制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土炒 混合加权法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基于UFLC/Q-TOF-MS分析麸炒白术的物质基础 被引量:12
18
作者 崔小兵 单晨啸 +2 位作者 文红梅 李伟 吴皓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29-1933,共5页
该文基于UFLC/Q-TOF-MS建立麸炒白术的化学成分图谱,应用Markeview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以生麦麸为空白,比较白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PCA分析,可以很好地区分白术麸炒前后活性成分... 该文基于UFLC/Q-TOF-MS建立麸炒白术的化学成分图谱,应用Markeview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以生麦麸为空白,比较白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PCA分析,可以很好地区分白术麸炒前后活性成分的变化,并鉴定了包括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白术三醇,苍术酮以及1个未知成分在内的6种麸炒前后质量分数变化较大的化合物。白术内酯-Ⅲ脱水、脱氢形成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可能是麸炒白术药材健脾作用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FLC Q—Tof—MS 白术 麸炒
原文传递
HPLC-MS/MS法同时测定更年宁中11个成分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芦荻 王晓燕 +3 位作者 刘亚楠 王海波 杨琰 李海燕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7-834,共8页
目的: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更年宁中哈巴苷、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党参炔苷、蟛蜞菊内酯、哈巴俄苷、王不留行黄酮苷、6-姜辣素、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共11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100 mm×2.1 mm,1.9... 目的: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更年宁中哈巴苷、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党参炔苷、蟛蜞菊内酯、哈巴俄苷、王不留行黄酮苷、6-姜辣素、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共11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100 mm×2.1 mm,1.9μm),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25℃,进样量为1μL;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电离模式为ESI-(哈巴苷、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党参炔苷、蟛蜞菊内酯、哈巴俄苷)和ESI+(王不留行黄酮苷、6-姜辣素、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1个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485~29.71、1.620~32.40、7.801~156.0、0.518~10.35、0.167~3.333、0.359~7.179、1.455~29.10、1.520~30.40、0.160~3.205、0.143~2.864、0.157~3.136μg·mL^(-1),r均≥0.9980;平均回收率(n=6)在95.9%~102.6%,RSD在0.90%~3.0%。5个企业生产的10批更年宁样品中上述11个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4.8~104.5、37.6~288.5、335.8~1332.8、6.2~10.1、6.6~61.8、13.7~75.1、57.4~132.8、16.9~70.6、11.8~33.9、3.4~15.4、6.5~12.9μg·g^(-1)。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更年宁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宁 玄参 酒女贞子 党参 墨旱莲 炒王不留行 干姜 麸炒白术 哈巴苷 红景天苷 特女贞苷 党参炔苷 蟛蜞菊内酯 哈巴俄苷 王不留行黄酮苷 6-姜辣素 白术内酯 中成药质量控制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原文传递
小儿健脾颗粒质量标准建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鼎 王佳 +4 位作者 胡军华 章晨峰 王振中 林夏 肖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5933-5940,共8页
目的建立小儿健脾颗粒(Xiao’er Jianpi Granules,XJG)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TLC法,以“整体鉴别”新模式为基础,建立了一样多测(炒莱菔子、甘草及陈皮)及一板多鉴(炒莱菔子、甘草)的鉴别方法。采用HPLC法,采用Kromasil C18色... 目的建立小儿健脾颗粒(Xiao’er Jianpi Granules,XJG)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TLC法,以“整体鉴别”新模式为基础,建立了一样多测(炒莱菔子、甘草及陈皮)及一板多鉴(炒莱菔子、甘草)的鉴别方法。采用HPLC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150 mm×4.6 mm,3.5μm),以0.1%三氟乙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进样量5μL,柱温30℃,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52 nm(甘草酸)、275 nm(甘草苷)、283 nm(芸香柚皮苷、橙皮苷)、326 nm(3,6′-二芥子酰基蔗糖、芥子碱硫氰酸盐)。结果建立的TLC鉴别方法,斑点清晰,能专属的鉴别处方中白术、陈皮、山药、炒莱菔子、焦山楂、甘草;建立了芥子碱硫氰酸盐、3,6′-二芥子酰基蔗糖、橙皮苷、芸香柚皮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测定方法,6个成分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精密度、稳定性及重复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8%~101.6%;4批样品中芥子碱硫氰酸盐、3,6′-二芥子酰基蔗糖、橙皮苷、芸香柚皮苷、甘草苷、甘草酸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57~0.80、0.44~0.64、3.81~4.93、1.45~2.72、0.56~1.14、1.20~1.58 mg/mL。结论建立了6个药味的TLC鉴别方法,斑点清晰且专属性强。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的6个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为其质量标准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健脾颗粒 HPLC TLC 一板多鉴法 质量控制 整体鉴别 一样多测 甘草酸 甘草苷 芸香柚皮苷 橙皮苷 3 6′-二芥子酰基蔗糖 芥子碱硫氰酸盐 白术 陈皮 山药 炒莱菔子 山楂 甘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