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的发现及某些分子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爱平 陈建辉 +3 位作者 杨劲松 林杰 郑金凤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 2010年10月从一名死婴粪便标本中分离到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为福建省首次鉴定该病原菌。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该病原菌的特征,为进一步开展aEPEC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包括常规的系统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药敏... 目的 2010年10月从一名死婴粪便标本中分离到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为福建省首次鉴定该病原菌。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该病原菌的特征,为进一步开展aEPEC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包括常规的系统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药敏试验、PCR检测毒力基因分布、eaeA基因的测序分析。结果该菌株生化表现符合大肠埃希氏菌特征;现有的典型的EPEC血清型不能凝集;药敏实验结果提示对大部分的药物均敏感;毒力基因检测为eaeA+、bfp-、stx1-s、tx2-、ehxA-、paa-;eaeA序列在NCBI上比对的结果均提示为大肠埃希氏菌(EHEC/EPEC)紧密素(intimin)的eaeA基因。结论根据常规实验、分子诊断及测序结果证实该病原菌为福建省首次鉴定的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同时我们需要进一步检测其它的毒力相关基因,探讨这些基因和该菌株致病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 分子特征
下载PDF
一株新现食源性多重耐药非典型肠致病大肠杆菌特征分析
2
作者 黄远斌 张淑红 +7 位作者 杨广珠 吴清平 张菊梅 吴诗 古其会 叶青华 张友雄 韦献虎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8-278,共11页
探究一株新现食源性多重耐药非典型肠致病大肠杆菌(aEPEC)表型、生化及遗传特征。从市售食品中分离到一株产ESBL且携带质粒介导多粘菌耐药基因mcr-1的aEPEC菌株E2892A1,利用API 20E对其生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常... 探究一株新现食源性多重耐药非典型肠致病大肠杆菌(aEPEC)表型、生化及遗传特征。从市售食品中分离到一株产ESBL且携带质粒介导多粘菌耐药基因mcr-1的aEPEC菌株E2892A1,利用API 20E对其生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常见抗生素MICs,通过基因组测序分析了遗传特征(耐药基因、质粒类型、毒力基因),并基于cgSNP对其遗传进化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如头孢他定,头孢曲松,四环素、氨苄西林等耐药,且属于ESBL菌株。测序结果显示,该菌株为aEPEC,其携带17种耐药基因和EPEC特征毒力基因eae,具有4种复制子类型。这是国内外首次发现多种耐药基因(特别是CTX-123和mcr-1)共存于同一株多重耐药aEPEC ST752菌株中。接合实验证实mcr-1基因可水平传播至大肠杆菌C600。这类菌株存在于食品中对人体健康构成了重要威胁,需特别关注其扩散情况。该研究为食品中高毒力多重耐药菌风险监测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可为畜牧养殖中抗生素合理使用和食源性疾病用药方案制定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肠致病大肠杆菌 mcr-1基因 ESBL 生化特征 遗传特征
下载PDF
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临床病例的病理学观察
3
作者 刘朋 程子龙 +1 位作者 陈萌 刘思当 《中国牛业科学》 2017年第4期42-44,共3页
2016年6月,山东泰安市一家牛场发生犊牛持续性腹泻,并引起很快死亡。[目的]:为了弄清致病原因。[方法]: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了病理剖检,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组织病理学观察过程发现。[结果]:犊牛起病排黄色水样腹泻物,随后血便,并很快死亡,... 2016年6月,山东泰安市一家牛场发生犊牛持续性腹泻,并引起很快死亡。[目的]:为了弄清致病原因。[方法]: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了病理剖检,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组织病理学观察过程发现。[结果]:犊牛起病排黄色水样腹泻物,随后血便,并很快死亡,剖检病变为肝脏与腹膜粘连,脾脏肿大,呈暗紫色,小肠浆膜出血,腹腔内有积液;镜检病变为间质性肺炎、出血性变质性肾炎、败血脾、浆液性淋巴结炎和变质性心肌炎。根据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中的BLAST检索结果显示,这株大肠杆菌血清型与O157:H16菌株血清型非常接近。[结论]:最终确定为非典型性大肠菌感染所致。因此,通过注射头孢噻呋钠,口服新霉素等综合防治措施,使病情得以迅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犊牛 出血性腹膜炎 病理学观察
下载PDF
福建省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PFGE分子分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杰 陈爱平 +3 位作者 杨劲松 陈建辉 王灵岚 严延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521-3523,共3页
目的调查福建省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情况,分析菌株间的遗传关联度和基因组的多态性。方法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技术,对2010年-2012年鉴定为aEPEC的29株细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29株aEPEC按... 目的调查福建省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情况,分析菌株间的遗传关联度和基因组的多态性。方法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技术,对2010年-2012年鉴定为aEPEC的29株细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29株aEPEC按照100%的相似度分为15个PFGE基因型别,其中P1型有11株、P2型2株、P5型2株、P11型3株、其余型别各只有1株。结合流行病学背景,P1、P5和P11基因型的病例在发病的时间和地区上有聚集性。结论福建省aEPEC存在基因组的多态性;运用PFGE分子分型技术进行回顾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在福建省内首次报道了由aEPEC新发病原菌引起的聚集性病例;同时说明PFGE技术能够在疫情暴发或者流行时对共同暴露者进行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福建省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紧密黏附素基因分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曲文 陈爱平 +2 位作者 郑恩惠 林杰 陈建辉 《预防医学论坛》 2014年第3期183-185,188,共4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分离株紧密黏附素基因(eaeA)型别的分布情况。方法根据eaeA基因3′端的不同,采用18对引物用PCR基因扩增方法,对30株aEPEC分离株的进行紧密黏附素(intimin)基因的扩增。结果分离的30株检出了... 目的了解福建省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分离株紧密黏附素基因(eaeA)型别的分布情况。方法根据eaeA基因3′端的不同,采用18对引物用PCR基因扩增方法,对30株aEPEC分离株的进行紧密黏附素(intimin)基因的扩增。结果分离的30株检出了6个紧密黏附素基因型别(eae-α1、β1、δ/κ/β20、η、ε1、θ/γ2),阳检率分别为eae-α13.3%(1)、eae-β1 20%(6)、eae-δ/κ/β20 36.7%(11)、eae-η13.3%(4)、eae-ε1 3.3%(1)、eae-θ/γ2 10%(3)、未分型16.7%(5)。结论福建省aEPEC分离株的紧密黏附素基因型别表现为多态性;eae-δ/κ/β20和eae-β1型别是福建省aEPEC菌株紧密黏附素基因的主要的型别;intimin基因分型在aEPEC暴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紧密黏附素 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