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ctonic evolution and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iferous shale gas in Yadu-Ziyun-Luodian aulacogen, Guizhou Province, South China
1
作者 Kun Yuan Wen-hui Huang +5 位作者 Ting Wang Shi-zhen Li Xiang-can Sun Xin-xin Fang Jun-ping Xiao Jun Guo 《China Geology》 CAS CSCD 2023年第4期646-659,共14页
The Yadu-Ziyun-Luodian aulacogen(YZLA) developed into being NW-trending in the Late Paleozoic,and was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aulacogen in Guizhou Province, South China. This tectonic zon... The Yadu-Ziyun-Luodian aulacogen(YZLA) developed into being NW-trending in the Late Paleozoic,and was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aulacogen in Guizhou Province, South China. This tectonic zone is considered a large intracontinental thrust-slip tectonic unit, which has undergone a long period of development. It was ultimately determined in the Yanshanian, where the typical Upper Paleozoic marine shales were deposited. In 2021, Well QSD-1 was deployed in the Liupanshui area at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aulacogen, and obtained a daily shale gas flow of 11011 m3in the Carboniferous Dawuba Formation. It thus achieved a breakthrough in the invesgation of shale gas in the Lower Carboniferous in South China, revealing relatively good gas-bearing properties and broad exploration prospects of the aulacogen. Being different from the Lower Paleozoic strata in the Sichuan Basin and the Yichang area of the Middle Yangt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rboniferous Dawuba Formation in the aulacogen exhibit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1) The Lower Carboniferous shale is thick and widely distributed, with interbedded shale and marlstone of virous thickness;(2)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content of the shale in the Dawuba Formation ranges from 1% to 5%, with an average of 2%, and the thermal maturity of organic matter(Ro) varies from 1% to 4%, with an average of2.5%, indicating goo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capacity;(3) The main shale in the aulacogen was formed during the fault subsidence stage from the Middle Devonian to the Early Permian. Although the strong compression and deformation during the late Indosinian-Himalayan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destroying the formed shale gas reservoirs, comparativ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area covered by the current Triassic strata has a low degree of destruction. It therefore provides good conditions for shale gas preservation,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a favorable area for the next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gas aulacogen CARBONIFEROUS Shale and marlstone Organic carbon Organic matte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capacity Tectonic evolution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博格达山晚古生代坳拉谷(Aulacogen)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方国庆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33-141,共9页
博格达地区在晚古生代不是与哈尔里克相联的岛弧,而是坳拉谷.它发育较完整的滨浅海→陆棚→陆坡→坡角→盆地平原相的沉积相序.建造类型和充填序列与国内外坳拉谷很相似,而与岛弧建造相差甚远.早期具多旋回的火山喷发,中期发育多种重力... 博格达地区在晚古生代不是与哈尔里克相联的岛弧,而是坳拉谷.它发育较完整的滨浅海→陆棚→陆坡→坡角→盆地平原相的沉积相序.建造类型和充填序列与国内外坳拉谷很相似,而与岛弧建造相差甚远.早期具多旋回的火山喷发,中期发育多种重力流沉积组分,晚期出现复理石和磨拉石建造.东与兴蒙大洋相联,西端伸入准噶尔小板块内部.从中泥盆世开始由巴里坤一带逐渐向乌鲁木齐地区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 晚古生代 坳拉谷 沉积建造 板块构造
下载PDF
Seismicity of Kirov-Kazhim Aulacogen
3
作者 Noskova Natalia Udoratin Valeriy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57-57,共1页
In the last 200 years within the East-European platform more than 120 notable earthquakes occurred. One of the strongest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the south of Komi Republic in 1939.Since 1996 in territory of Komi Repub... In the last 200 years within the East-European platform more than 120 notable earthquakes occurred. One of the strongest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the south of Komi Republic in 1939.Since 1996 in territory of Komi Republic continuous seismic survey are conducted by station Syktyvkar(SYK).In the period of continuous survey,14 close seismic events were registered;eight of them occurred in the Kirov-Kazhim aulacog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 epicenter aulacogen MAGNITUDE
下载PDF
Mechanism of Zhongtiao Aulacogen Related to Breakup of Columbia Supercontinent
4
作者 SUN Shuai HOU Guit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S1期165-,共1页
The mechanism of the breakup of supercontinent is a scientific frontier in the field of supercontinent study.The rifting and breakup of supercontinent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to be related to mantle plume.Paleo-
关键词 NCC Mechanism of Zhongtiao aulacogen Related to Breakup of Columbia Supercontinent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Kunyang Aulacogen
5
作者 Hua Renmin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Jiangsu Province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31-144,共14页
The Kunyang Aulacogen is a continental rift which initia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iddle Proterozoic. Itwas generated on the rigid continental crust represented by the crystalline Kangding Complex, and is boundedby ... The Kunyang Aulacogen is a continental rift which initia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iddle Proterozoic. Itwas generated on the rigid continental crust represented by the crystalline Kangding Complex, and is boundedby two N-S-trending deep faults--Anninghe-Luzhijiang Fault and Xiaojiang Fault. Its early stage of rupturewas characterized by alkalinc mafic igneous activities in the Dahongshan Group and Hekou Group. Duringthe later tensile-depression stage the aulacogen evolved into a graben where scdimentation of the KunyangGroup took place. The sedimentary sequence comprises terrestrial red beds, algal dolomite, marine black shaleand carbonate rocks which are quite typical of rift sedimentary association, and contains stratabound copperdeposits of the well-known Dongchuan 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Study on the Kunyang aulacogen
下载PDF
四川盆地“槽-隆”控制下的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差异性成因
6
作者 何骁 郑马嘉 +8 位作者 刘勇 赵群 石学文 姜振学 吴伟 伍亚 宁诗坦 唐相路 刘达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0-439,共20页
四川盆地寒武系筇竹寺组是继五峰组-龙马溪组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层位,目前在德阳-安岳裂陷槽中心和槽缘部署的Z201井和WY1井页岩气勘探取得良好效果,但裂陷槽内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发育特征仍不清楚。以槽内中心Z201井和槽缘WY1井... 四川盆地寒武系筇竹寺组是继五峰组-龙马溪组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层位,目前在德阳-安岳裂陷槽中心和槽缘部署的Z201井和WY1井页岩气勘探取得良好效果,但裂陷槽内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发育特征仍不清楚。以槽内中心Z201井和槽缘WY1井为重点,结合其他页岩气勘探开发资料,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各小层矿物特征、有机地化特征、储层及储集空间特征、含气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筇竹寺组可划分为8个小层,页岩整体以脆性矿物为主,总有机碳含量(TOC)普遍大于1%,为优质烃源岩,且槽内TOC高于槽缘,具备良好的生气条件。②筇竹寺组页岩有机孔与无机孔均发育,槽内孔隙发育更好,具有极高的含气量。1,3,5和7小层黑色页岩储层品质较好,5小层储层品质最优。③德阳-安岳裂陷槽控制了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发育,槽内Z201井钻遇的筇竹寺组页岩储层优于槽缘WY1井。④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控制筇竹寺组页岩有机质演化程度,古隆起内筇竹寺组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普遍低于古隆起外,隆起区适中的热演化程度具备大规模富气的条件。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各项条件较好,是未来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接替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阳-安岳裂陷槽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 储层特征 页岩气 筇竹寺组 寒武系 四川盆地
下载PDF
贵州西部打屋坝组页岩储层发育特征及孔隙结构控制因素
7
作者 苑坤 冯冰 +5 位作者 于继良 李龙 王胜 何新兵 刘松 王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36-238,共3页
垭都—紫云—罗甸裂陷槽位于贵州西南部地区,是在早古生代褶皱基底上经晚古生代再次裂陷形成的大陆边缘盆地,以台盆—斜坡—台地相沿北西方向间或狭长分布为特征。早石炭世时期,贵州西部威宁地区位于裂陷槽的西北端点,自此向东,打屋坝... 垭都—紫云—罗甸裂陷槽位于贵州西南部地区,是在早古生代褶皱基底上经晚古生代再次裂陷形成的大陆边缘盆地,以台盆—斜坡—台地相沿北西方向间或狭长分布为特征。早石炭世时期,贵州西部威宁地区位于裂陷槽的西北端点,自此向东,打屋坝组页岩沉积向东南方向呈伞状散开(苑坤等,2022)。特殊的沉积环境导致该地区的岩性组合与裂陷槽内其他地区显著不同。黔宁地1井作为研究区的典型页岩气钻井(图1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垭紫罗裂陷槽 下石炭统 页岩 孔隙结构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冀北康保芦家营巨斑状花岗岩: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1.3~1.2 Ga B.P.伸展-裂解事件的地质记录 被引量:2
8
作者 牛腾 倪志耀 +3 位作者 孟宝航 潘登 胡军亮 田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6-503,共18页
以冀北康保芦家营巨斑状花岗岩为对象,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其构造属性、形成时代,进而为华北克拉通北缘1.3~1.2 Ga B.P.伸展-裂解事件研究提供新的证据。巨斑状花岗岩体主要出露在康保芦家营、小英图及永... 以冀北康保芦家营巨斑状花岗岩为对象,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其构造属性、形成时代,进而为华北克拉通北缘1.3~1.2 Ga B.P.伸展-裂解事件研究提供新的证据。巨斑状花岗岩体主要出露在康保芦家营、小英图及永德堂一带,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侵位于中元古代化德群之中,而后又被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体所侵入。花岗岩体的岩性单一,为片麻状-弱片麻状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以含有许多不等量且个体粗大(较大者可达5~10 cm,多数在3~5 cm)、呈板柱状或眼球状产出的微斜长石巨斑(可有少量斜长石巨斑)及黑云母成团分布为特征。巨斑状花岗岩具有铝质A型花岗岩(A 2亚类)的地球化学属性,形成于陆缘裂谷(裂陷槽)的构造环境,可能属于中-上地壳钙碱性花岗质岩石部分熔融、冷凝结晶形成的板内花岗岩。巨斑状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235±7.9)Ma,表明其形成于中元古代晚期,应该是华北克拉通北缘1.3~1.2 Ga B.P.伸展-裂解事件的地质记录,可与华北克拉通广泛存在的1.3~1.2 Ga B.P.基性岩墙群相对应。从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1.3~1.2 Ga B.P.伸展-裂解事件来看,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1.3~1.2 Ga B.P.伸展-裂解事件应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最后一次裂解有关,是华北克拉通对哥伦比亚超大陆晚期裂解事件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质A型花岗岩 裂陷槽 中元古代晚期 巨斑状花岗岩 冀北
下载PDF
南盘江北缘郎岱地区泥盆系优质页岩形成环境及发育模式
9
作者 王均杰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9期41-48,共8页
针对南盘江北缘郎岱地区泥盆系罗富组页岩开展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部分进展,但受限于勘探程度和研究手段,优质页岩的形成环境及发育模式还有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采集中泥盆统罗富组页岩典型露头剖面样品,采用有机碳、岩石矿物、元... 针对南盘江北缘郎岱地区泥盆系罗富组页岩开展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部分进展,但受限于勘探程度和研究手段,优质页岩的形成环境及发育模式还有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采集中泥盆统罗富组页岩典型露头剖面样品,采用有机碳、岩石矿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从古盐度、古生产力、古气候、海域封闭性等方面对罗富组页岩形成环境进行重点分析,探讨优质页岩发育的控制因素及模式。研究表明,郎岱地区中泥盆统罗富组优质页岩以硅质页岩为主,主要发育在罗富组顶部,具有高TOC、高硅质、低黏土特征;优质页岩形成于温暖潮湿、相对缺氧、低盐度—正常盐度、中—高等古生产力环境中;裂陷槽断陷活动的强弱是优质页岩形成的根本原因,影响了相对海平面变化和优质页岩内硅质含量的高低以及不同成因硅质的占比,具有“裂陷槽控优质页岩”的发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页岩 形成环境 发育模式 裂陷槽 硅质成因 泥盆系
下载PDF
早古生代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地块之间的关系:来自阿拉善东缘中奥陶统碎屑锆石的信息 被引量:96
10
作者 张进 李锦轶 +3 位作者 刘建峰 李岩峰 曲军峰 冯乾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912-2934,共23页
阿拉善东缘奥陶纪地层位于鄂尔多斯(华北地块)与北祁连早古生代造山带之间的过渡地区,该区的构造背景一直是长期争论的问题,它涉及到阿拉善地块是否与华北地块相连、奥陶系的物源以及"贺兰拗拉槽"是否存在等问题。分布于阿拉... 阿拉善东缘奥陶纪地层位于鄂尔多斯(华北地块)与北祁连早古生代造山带之间的过渡地区,该区的构造背景一直是长期争论的问题,它涉及到阿拉善地块是否与华北地块相连、奥陶系的物源以及"贺兰拗拉槽"是否存在等问题。分布于阿拉善地块东缘的中奥陶统米钵山组的碎屑锆石LA-ICP-MSU-Pb年龄测试表明,样品中数量最多的锆石年龄为900~950Ma,Alxa-1的峰值年龄为916Ma,Alxa-2的峰值年龄为953Ma,次者在494~623Ma之间,这个区间内存在多个峰值,如Alxa-1存在505Ma和588Ma两个主要峰值,Alxa-2则存在494Ma、517Ma、623Ma等几个峰值。在2.5Ga左右两个样品都存在一个弱的峰值,Alxa-1峰值为2517Ma,而Alxa-2峰值为2552Ma和2670Ma。除此之外,两个样品都有个别大于3.0Ga的成分,Alxa-1样品中最年轻的锆石为451±8Ma,Alxa-2样品则为483±4Ma。这些年龄以及沉积特征表明:(1)传统认为的奥陶纪"贺兰拗拉槽"并不存在,鄂尔多斯西南缘地区以及阿拉善东部地区当时属于北祁连早古生代周缘前陆盆地系统;(2)早古生代主要物源来自北祁连造山带,新元古代物源来自阿拉善地块;(3)鄂尔多斯西缘整个米钵山组的锆石年龄分布及其变化,指示出北祁连造山带(岛弧)逐渐靠近阿拉善地块,其间洋盆逐渐消失的过程;(4)阿拉善地块基底与华北有明显差别,阿拉善地块明显受到新元古代和古生代构造热事件的影响,两者可能是在中奥陶世或之后才拼贴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奥陶世 阿拉善地块 碎屑锆石 米钵山组 贺兰拗拉槽
下载PDF
中国西部的大陆构造格架 被引量:27
11
作者 葛肖虹 任收麦 +2 位作者 刘永江 刘俊来 潘宏勋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5,共5页
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 ,对中国西部大陆构造格架的正确认识至关重要 ,作者在近十余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三点新认识 :1.根据近年对阿尔金断裂带内同变形期新生矿物的激光微区 40 Ar/39Ar测年结果 ,阿尔金断裂走滑变形可... 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 ,对中国西部大陆构造格架的正确认识至关重要 ,作者在近十余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三点新认识 :1.根据近年对阿尔金断裂带内同变形期新生矿物的激光微区 40 Ar/39Ar测年结果 ,阿尔金断裂走滑变形可能起始于 97~ 89Ma,它与喜马拉雅“西构造结”的形成 (10 2~ 85 Ma)近于同步 ,其累积错距达 35 0~ 40 0 km左右 ,晚白垩世—新生代同步错移了两侧原有的构造带和原型盆地。因此 ,在讨论中国西部大陆构造格架的形成时 ,首先考虑新生代由于喜马拉雅运动所引起的大尺度构造位移 ;2 .组成中国西部大陆的地块分属于北亚型、扬子型和冈瓦纳型。其中塔里木、柴达木、阿拉善地块 ,古生代期间是一个统一的扬子型非稳定克拉通——西域板块 ,震旦纪—早古生代它和扬子—华南、印支、澳大利亚板块同样隶属于东风瓦纳大陆 ,而后裂解、漂移 ,晚古生代—印支期构造就位于贺兰山以西 ,喜马拉雅期被肢解、错移成现今被分隔的盆地 (地块 ) ;3.北祁连山早古生代不是大洋盆地 ,而是西域克拉通陆内裂解出现洋壳的拗拉槽—小洋盆 ,它的西延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的满加尔—阿瓦提坳陷 ,新生代被阿尔金断裂左行错移达到现今的位置。北祁连山最终的造山作用 ,发生在上新世到早更新世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运动 阿尔金断裂 西域板块 北祁连拗拉槽 中国西部 大陆构造格架
下载PDF
燕辽地区长城系串岭沟组及团山子组沉积时代的新制约 被引量:65
12
作者 张拴宏 赵越 +2 位作者 叶浩 胡健民 吴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481-2490,共10页
华北克拉通北部燕辽地区是长城系地层出露最全的标准建组地区之一。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长城系地层底界年龄比以往所认为的18亿年明显年轻。新的锆石LA-ICP-MSU-Pb测年结果显示,平谷熊耳寨团山子组上部钾质火山岩的锆石207Pb/206Pb加权... 华北克拉通北部燕辽地区是长城系地层出露最全的标准建组地区之一。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长城系地层底界年龄比以往所认为的18亿年明显年轻。新的锆石LA-ICP-MSU-Pb测年结果显示,平谷熊耳寨团山子组上部钾质火山岩的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1637±15Ma(95%置信度,N=15,MSWD=0.75),一致年龄为1641±4Ma(1σ,N=14,MSWD=0.12),限定了团山子组上部的沉积时代。蓟县青山岭侵位于串岭沟组地层内闪长玢岩脉的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1634±9Ma(95%置信度,N=17,MSWD=0.40),表明串岭沟组地层沉积发生在1634±9Ma之前。结合前人大红峪组火山岩的研究结果还表明,燕辽拗拉槽(裂谷)钾质火山岩的喷发开始于1637±15Ma,在大红峪期(~1625Ma)达到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串岭沟组 团山子组 长城系 燕辽拗拉槽(裂谷)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鄂尔多斯克拉通盆地寒武纪古构造与岩相古地理再认识 被引量:29
13
作者 张春林 张福东 +2 位作者 朱秋影 刘锐娥 辛铭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1-291,共11页
依据野外露头、钻井和地震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古构造和岩相古地理开展研究。厚度图法研究表明,寒武纪的沉积格局与中新元古代的沉积格局具有继承性,古构造整体呈现"三槽二陆一洼"的特征。以此为指导,运用碳酸盐岩沉... 依据野外露头、钻井和地震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古构造和岩相古地理开展研究。厚度图法研究表明,寒武纪的沉积格局与中新元古代的沉积格局具有继承性,古构造整体呈现"三槽二陆一洼"的特征。以此为指导,运用碳酸盐岩沉积学,将鄂尔多斯寒武系划分为滨岸、碳酸盐岩开阔台地、陆棚缓坡和海槽四大沉积体系,编制了5张鄂尔多斯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图。岩相古地理总体特征表现为古陆之外为滨岸,滨岸之外为台地,台地内部有洼地,台地外部为缓坡,缓坡边缘见海槽。鄂尔多斯地区在寒武纪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海进—海退的演化过程。早寒武世表现为广大地区仍为古陆,仅在西南缘环陆发育了一套滨岸和开阔台地相沉积;中寒武世海侵扩大,古陆面积缩小,并被分割成3个独立的古陆,至张夏期吕梁古陆消失,中东部广大地区表现为广阔的开阔台地相沉积,西南缘为陆棚缓坡和海槽相沉积;晚寒武世,海退开始,鄂尔多斯古陆呈南北向条带状分布于鄂尔多斯中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拗拉槽 古构造 寒武纪 克拉通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秦昆结合区两期基性岩墙群^(40)Ar/^(39)Ar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5
14
作者 孙延贵 张国伟 +2 位作者 王瑾 詹发余 张智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71,共7页
秦昆(秦岭-昆仑)结合区在不同地质背景基础上于柴达木东缘次级造山带南东段的拉龙洼和满丈岗地区发育了两期基性岩墙群,^(40)Ar/^(39)Ar定年结果分别为393.5Ma和197.5Ma,它们分别代表着东古特提斯洋北支及其北侧秦昆间共和坳拉谷的初始... 秦昆(秦岭-昆仑)结合区在不同地质背景基础上于柴达木东缘次级造山带南东段的拉龙洼和满丈岗地区发育了两期基性岩墙群,^(40)Ar/^(39)Ar定年结果分别为393.5Ma和197.5Ma,它们分别代表着东古特提斯洋北支及其北侧秦昆间共和坳拉谷的初始伸展离散和这一构造系统封闭碰撞造山后的伸展垮塌构造岩浆事件。结合区域资料进一步分析表明,晚古生代中晚期东昆南-阿尼玛卿和阿尼玛卿-文县-勉略两支裂谷发育成相互沟通的东古特提斯洋北支时,苦海-赛什塘一支发生“夭折”而形成共和坳拉谷,这一构造系统于三叠纪晚期各区段几乎是同时发生收缩、闭合、碰撞造山,东昆南-阿尼玛卿-文县-勉略有限洋盆的向北俯冲碰撞造山形成统一的秦昆造山带,共和坳拉谷的封闭使西秦岭与东昆仑完成了侧向间的衔接。本文的研究给这一秦昆衔接的动力学演化过程提供了时代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 ^40Ar/^39Ar定年 古生代 演化过程
下载PDF
“吕梁运动”新认识 被引量:54
15
作者 李江海 钱祥麟 +2 位作者 侯贵廷 刘树文 陈晶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20,共6页
吕梁运动 (1.90~ 1.70Ga)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华北克拉通最终稳定固结的造山运动 .事实上 ,在古元古代末期华北克拉通以伸展 -裂解构造为主 ,表现为拗拉谷系发育、非造山岩浆活动 (环斑花岗岩、斜长岩、辉长岩、花岗岩类及伟晶岩脉等 )、... 吕梁运动 (1.90~ 1.70Ga)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华北克拉通最终稳定固结的造山运动 .事实上 ,在古元古代末期华北克拉通以伸展 -裂解构造为主 ,表现为拗拉谷系发育、非造山岩浆活动 (环斑花岗岩、斜长岩、辉长岩、花岗岩类及伟晶岩脉等 )、大规模基性岩墙群侵位以及早期变质基底隆升或退变质构造热事件等 .对已有的大量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分析后证明 ,这一时期的岩浆侵位与基底构造 -热事件在时间上的分布具有多峰式特点 ,克拉通基底隆升退变质事件滞后于岩浆侵位 ,明显区别于造山带普遍记录的构造变形 -变质 -岩浆侵位的事件序列 .古元古代末期构造格局的重新认识 ,为我国克拉通在元古代超大陆中的再造模式提供了最基本的制约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拗拉谷 基性岩墙群 吕梁运动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贺兰奥拉槽早古生代深水重力流体系的沉积特征和充填样式 被引量:29
16
作者 林畅松 杨起 +1 位作者 李思田 李祯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52-262,T001,共12页
位于鄂尔多斯西缘的贺兰构造带为一中元古代一古生代的奥拉槽。在区内的中寒武和中奥陶统中识别了一套巨厚的深水重力流沉积,其中包括下斜坡滑塌泥石流复合体、浊积扇以及碳酸盐岩斜坡扇裙等沉积类型。主要的相单元包括充填沟道或进入... 位于鄂尔多斯西缘的贺兰构造带为一中元古代一古生代的奥拉槽。在区内的中寒武和中奥陶统中识别了一套巨厚的深水重力流沉积,其中包括下斜坡滑塌泥石流复合体、浊积扇以及碳酸盐岩斜坡扇裙等沉积类型。主要的相单元包括充填沟道或进入扇面形成的泥石流钙质角砾岩和砾岩、充填辫状水道的多层叠置的砂岩和砂砾岩、上叠扇的砂、泥岩互层以及浊积砂屑或含砾砂屑灰岩等。在中奥陶世该奥拉槽发展成一深水一半深水海槽,沿盆地西侧发育有浊积扇,而东侧仅有碳酸盐岩滑塌扇裙。它们可能是沿深水盆地两侧深大断裂产生的陡坡或水下断崖分布的,代表了早古生代贺兰奥拉槽在强烈沉陷期特定的深水盆地充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 构造带 奥拉槽 重力流 沉积
下载PDF
中朝板块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层柱与构造环境新思考 被引量:83
17
作者 乔秀夫 高林志 张传恒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3-509,共7页
中国北方燕辽裂陷槽位于中朝板块北部,是巨厚中、新元古界的沉积区。中、新元古界包括长城系(1800~1600Ma)、蓟县系(1400~1000Ma)和青白口系(1000~800Ma)。上述划分是中国地质学家长期研究的共识,由全国地层委员会发布,中国地质调查... 中国北方燕辽裂陷槽位于中朝板块北部,是巨厚中、新元古界的沉积区。中、新元古界包括长城系(1800~1600Ma)、蓟县系(1400~1000Ma)和青白口系(1000~800Ma)。上述划分是中国地质学家长期研究的共识,由全国地层委员会发布,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全国地质调查填图中施行[1]。青白口系自下而上包括下马岭组、龙山组、景儿峪组,由于在下马岭组的斑脱岩中获得了锆石SHRIMPU-Pb年龄1368Ma±12Ma,从而对1000Ma作为青白口系底界的年龄乃至中国中、新元古界地质年表提出了挑战。中国地质学家必须面对新的下马岭组年龄值,拼弃传统思维,重新排定北方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层柱中各系、组的界线年龄。本文建议:长城系为1800~1600Ma;蓟县系为1600~1400Ma;新建西山系为1400~1200Ma;1200~1000Ma是一个待命名的系;新的青白口系为1000~800Ma,包括龙山组及景儿峪组。由于下马岭组中的斑脱岩反映了岛弧构造环境,从而可重塑中朝板块北部下马岭组及整个中元古界(指1800~1200Ma)为沟-弧-盆板块体系的弧后扩张盆地,即传统概念中的燕辽裂陷槽是弧后扩张的产物。沟-弧-盆板块体系可以系统地解释燕辽裂陷槽的动力学成因、各种地震灾变事件、火山活动、层控矿床等形成的地质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马岭组 1368Ma 新元古界 沟-弧-盆体系 燕辽裂陷槽 中朝板块
下载PDF
峨眉地幔柱对中上扬子区二叠纪成藏条件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54
18
作者 罗志立 孙玮 +1 位作者 韩建辉 王睿婧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4-154,共11页
峨眉地幔柱与峨眉地裂运动有何关系?它对中上扬子区二叠纪天然气藏有何影响?研究地幔柱和地裂运动对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和开拓新的油气资源有何意义?这些均是复杂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多年研究峨眉地裂运动基础上,利用前人对峨眉地幔柱... 峨眉地幔柱与峨眉地裂运动有何关系?它对中上扬子区二叠纪天然气藏有何影响?研究地幔柱和地裂运动对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和开拓新的油气资源有何意义?这些均是复杂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多年研究峨眉地裂运动基础上,利用前人对峨眉地幔柱的研究成果,探讨扬子板块西北缘拗拉槽群形成与峨眉地幔柱关系,以及峨眉地幔柱产生的热力作用对烃源岩转化和优质储层的影响。对比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构造演化史,建议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加强地幔柱和地裂运动对油气成藏条件影响的研究,同时开展地幔柱对2个盆地无机成因油气资源的探索,争取发现新的油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地幔柱 峨眉地裂运动 成藏条件 拗拉槽群 中上扬子区 二叠系成藏条件
下载PDF
北京昌平地区基底片麻岩和中-新元古代盖层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19
作者 任荣 韩宝福 +3 位作者 张志诚 李建锋 杨岳衡 张艳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21-1745,共25页
本文通过对北京昌平地区燕辽裂陷槽内出露的基底密云群片麻岩及其上覆沉积盖层底部长城系常州沟组和顶部青白口系长龙山组砂岩的锆石LA-ICP-MS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对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元古宙期间的沉积与地壳演化进行探讨... 本文通过对北京昌平地区燕辽裂陷槽内出露的基底密云群片麻岩及其上覆沉积盖层底部长城系常州沟组和顶部青白口系长龙山组砂岩的锆石LA-ICP-MS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对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元古宙期间的沉积与地壳演化进行探讨。锆石的LA-ICP-MS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密云群含辉石角闪斜长片麻岩的原岩形成时代为2500±8.4Ma。常州沟组下部层位的石英砂岩具有单峰式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峰值为2.50Ga),而长龙山组石英砂岩具有双峰式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峰值分别为2.50Ga和1.80Ga),这些锆石大多为岩浆成因锆石,指示~2.50Ga和~1.80Ga是华北克拉通岩浆活动广泛发育的两个时期。结合区域资料,常州沟组开始沉积的时间应在1.68~1.80Ga之间,长龙山组砂岩沉积应在1.36Ga之后。锆石Hf同位素研究表明,密云群片麻岩的锆石εHf(t)值为+1.7~+4.9,介于球粒陨石和亏损地幔生长线之间,指示基底片麻岩可能是古老地壳与新生物质混合的结果。结合砂岩碎屑锆石的Hf同位素显示,新太古代晚期(~2.50Ga)华北克拉通以年轻地壳生长和古老地壳改造的同时存在为特征(εHf(t)=0~+7.9),而古-中元古代(~1.80Ga)主要表现为新太古代地壳物质的循环和改造(εHf(t)<0,tDM2<2.80Ga),并且局部存在古-中太古代地壳物质的循环和改造(εHf(t)min=-15.3,tDM2>3.00Ga)。εHf(t)的这种变化特征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在古-中元古代期间随时间变新而逐渐富集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现有资料进一步指示,中-新元古代盖层碎屑锆石的年龄分布及沉积演化与裂谷作用紧密相关。常州沟组下部地层沉积于初始裂谷阶段,仅简单地以~2.50Ga的基底岩石为源区。但随着裂谷作用的发展,在常州沟组上部地层沉积时,物源已经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具有显著的古-中元古代组分(~1.80Ga)的加入,而长龙山组则含有更多的古-中元古代物质。整体上,在中-新元古代地层中,~1.80Ga的年轻物质所占比例具有随着地层变新而逐渐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前寒武纪 燕辽裂陷槽 碎屑锆石 沉积与地壳演化
下载PDF
再论贺兰山地区新生代之前拉张活动的性质 被引量:39
20
作者 张进 马宗晋 任文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1,17,共5页
贺兰山地区在新生代之前经历了几次区域性的伸展活动 ,表现出显著的“多旋回”构造特点。而导致这些伸展活动的机制并不一样 ,更不是简单的重复。分析结果表明 ,该地区在早古生代不是拗拉槽 ,而更可能是北祁连岛弧靠大陆一侧的弧后盆地 ... 贺兰山地区在新生代之前经历了几次区域性的伸展活动 ,表现出显著的“多旋回”构造特点。而导致这些伸展活动的机制并不一样 ,更不是简单的重复。分析结果表明 ,该地区在早古生代不是拗拉槽 ,而更可能是北祁连岛弧靠大陆一侧的弧后盆地 ,在晚期演变为弧后前陆盆地。在此期间 ,其沉积表现出较典型的非补偿型前陆盆地的特征。在晚古生代 ,由于伸展的时间晚于造山期 ,因此该地区也不是所谓的碰撞谷 ,而是北祁连造山带及临近地区后期伸展跨塌的结果 ,伸展开始的时间发生在晚泥盆世晚期 ;在中生代早期 ,贺兰山地区北段由于受南侧的挤压发生伸展 ,因此不是前陆前渊而是碰撞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地区 拉张活动 前陆盆地 新生代 裂谷 拗拉槽 碰撞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