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穴埋豆联合定眩颗粒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黄昊 王兆民 +7 位作者 程小娟 胡高文 魏伟 熊振开 胡志刚 孙军 谢强龙 张荣珍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6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定眩颗粒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周围性眩晕患者,使用计算机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止晕止吐、改善循环等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定眩颗粒口服,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定眩颗粒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周围性眩晕患者,使用计算机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止晕止吐、改善循环等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定眩颗粒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耳穴埋豆辨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阻力指数(RI)、血一氧化氮(NO)、神经肽Y(NPY)、血管内皮素1(ET-1)以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DHI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ADL评分较对照组回升明显(P<0.05);治疗组基底动脉VM较对照组增快明显(P<0.05),治疗组基底动脉RI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NP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NO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ET-1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随访半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定眩颗粒治疗周围性眩晕疗效显著,可调节NO和ET-1水平,提高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血管阻力指数,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眩晕 耳穴埋豆 定眩颗粒
下载PDF
针刺联合耳穴压籽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2
作者 王翊梦 鲁望 +3 位作者 杭明辉 陆云圻 张凯熠 洪燕仔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70-174,共5页
目的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izziness assessment rating scale,DARS)及中医证候量表评价针刺联合耳穴压籽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 目的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izziness assessment rating scale,DARS)及中医证候量表评价针刺联合耳穴压籽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招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血亏虚型)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耳穴压籽治疗)34例和对照组(针刺治疗)33例。针刺选穴为百会、风池、肾俞、肝俞、脾俞、足三里。针刺治疗每次20 min,1周3次,12次(4周)为1个疗程。耳穴压籽选穴:枕、皮质下、神门、脾,于每日早晨7:00至晚间7:00嘱患者对穴位进行4次按压,每3 h 1次,每个穴位匀速按压30次。治疗次数:两耳交替压籽,1周3次,12次(4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分别对患者进行TCD检测以及DHI、DARS、中医证候积分评分。结果治疗组在治疗2周和4周后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患者的DHI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对DARS积分的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在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对DHI、DARS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较治疗前明显(P<0.05),并且治疗4周后较治疗2周后改善也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的收缩峰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在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BA、LVA、RVA的收缩峰流速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4周后较治疗2周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耳穴压籽法和针刺法均可有效加快脑血流速度、改善PCIV患者的眩晕程度,减少PCIV导致的功能障碍,且针刺联合耳穴压籽法的疗效较单纯针刺法更为显著;该试验进行和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9%,总体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耳穴压籽 后循环缺血 眩晕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耳针治疗眩晕的研究现状
3
作者 刘琼琼 《光明中医》 2024年第5期1038-1041,共4页
眩晕既是一种综合性疾病,又是多种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人群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涉及多个学科,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近年来,耳针在治疗眩晕方面疗效显著,不仅操作简单,无创、无疼痛,又能起到持续刺激的效果,对老人、小孩、怕针者尤为... 眩晕既是一种综合性疾病,又是多种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人群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涉及多个学科,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近年来,耳针在治疗眩晕方面疗效显著,不仅操作简单,无创、无疼痛,又能起到持续刺激的效果,对老人、小孩、怕针者尤为适宜,对其他疗法也有一定助益,减少不良作用、缩短治疗时间、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提升生活质量,让更多的眩晕患者在治疗中获益。笔者现就耳针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予以综述,旨在进一步归纳总结,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针 眩晕 综述
下载PDF
耳穴压豆结合八段锦在颈椎病性眩晕护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梁磊 郑莹 万敏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期384-387,共4页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护理结合八段锦在颈椎病性眩晕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2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颈椎病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护理结合八段锦在颈椎病性眩晕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2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颈椎病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眩晕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中医证候及眩晕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及眩晕情况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压豆护理结合八段锦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及眩晕情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颈椎病 耳穴压豆 八段锦
下载PDF
1例前庭神经炎伴延髓梗死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5
作者 白丽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本文总结1例前庭神经炎伴延髓梗死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经验。根据疾病证型,在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前庭康复训练、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护,采取耳穴压丸、艾灸、中药泡足、中药塌渍、针灸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本文总结1例前庭神经炎伴延髓梗死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经验。根据疾病证型,在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前庭康复训练、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护,采取耳穴压丸、艾灸、中药泡足、中药塌渍、针灸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有效缓解患者的头晕症状,改善患者体质,对促进患者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炎 眩晕 延髓梗死 中医特色护理 耳穴压丸 针灸
下载PDF
个体化随访延续性护理联合耳穴贴压在前庭性眩晕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姚林贵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9期123-125,共3页
目的:分析个体化随访延续性护理联合耳穴贴压在前庭性眩晕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8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前庭性眩晕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个体化随访延续性护理联合耳穴贴压在前庭性眩晕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8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前庭性眩晕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耳穴贴压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随访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眩晕程度、平衡能力、前庭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躯体、功能、情绪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平衡测试与步态测试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运动诱发、生活质量、眩晕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随访延续性护理联合耳穴贴压的护理模式可降低前庭性眩晕患者眩晕程度,改善其平衡能力,利于前庭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眩晕 个体化随访 延续性护理 耳穴贴压
下载PDF
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豆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姚琼琼 王小娣 杜梅梅 《华夏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豆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VBI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豆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VBI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施护+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眩晕程度、椎-基底血流动力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SS-C、DHI评分低于对照组,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高于对照组79.07%(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豆可改善VBI性眩晕患者脑血流速度,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豆 中医辨证施护 眩晕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媛媛 李妍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9期129-132,共4页
目的分析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的效果。方法整理本院收治的7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 目的分析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的效果。方法整理本院收治的7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较于对照组的76.92%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头晕目眩、乏力倦怠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积分分别为(1.02±0.12)、(1.02±0.13)、(1.13±0.42)、(1.04±0.30)分,均较对照组的(2.05±0.16)、(2.10±0.17)、(2.15±0.44)、(2.16±0.37)分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IL-6、TNF-α、hs-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hs-CRP分别为(27.85±7.22)pg/ml、(10.51±4.52)ng/L、(8.81±2.36)mg/L,均低于对照组的(31.25±6.31)pg/ml、(13.82±5.12)ng/L、(10.56±3.0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减轻其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耳穴压豆 中医证候积分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眩晕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付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 分析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眩晕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眩晕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试验组采取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眩晕... 目的 分析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眩晕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眩晕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试验组采取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眩晕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眩晕生活质量量表评分(1.00±0.19)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5.17±0.62)分、中医证候积分(10.23±1.1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7±0.09)、(13.93±0.85)、(28.27±1.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耳穴压豆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眩晕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豆 中药穴位贴敷 眩晕 睡眠障碍
下载PDF
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阮建国 徐天舒 李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84-186,共3页
目的:观察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我科门诊及病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9例,利用随机化的方法,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接受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治疗,对照组仅接受体针热... 目的:观察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我科门诊及病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9例,利用随机化的方法,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接受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治疗,对照组仅接受体针热补法治疗,两组每周均治疗5次,连续治疗3周,共治疗15次,根据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观察治疗前后量表评分情况及治疗后疗效比较,并且比较半年后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率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治疗颈性眩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的疗效优于单纯体针热补法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耳穴 放血 热补法
下载PDF
“上下同治”法治疗肝火上炎型眩晕(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建明 宋宪波 +2 位作者 刘宁 刘广昊 杜纪鸣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9期1264-1266,1270,共4页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肝火上炎型眩晕(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防治高血压病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以便对中医适宜技术进行更好地推广。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缬沙坦胶囊...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肝火上炎型眩晕(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防治高血压病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以便对中医适宜技术进行更好地推广。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缬沙坦胶囊,试验组在缬沙坦胶囊治疗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证候积分、血压水平及安全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证候积分、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耳穴贴压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症状、证候积分、血压水平,临床疗效确切,操作方便,安全无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上高血压病的有效治疗方法,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高血压病 耳穴贴压 穴位贴敷 肝火上炎型 证候积分 血压水平
下载PDF
耳穴贴压联合抗高眩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少明 贺小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767-1771,共5页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抗高眩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予耳...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抗高眩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予耳穴贴压与抗高眩方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眩晕程度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和血压,以及血浆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vWF、DD、PA-1、FIB)的情况.[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眩晕程度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和血压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vWF,DD,PA-1,FIB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耳穴贴压联合抗高眩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眩晕的疗效显著,能明显地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与改善患者血栓前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病 眩晕 耳穴贴压 抗高眩方 血栓前状态
下载PDF
三联疗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治疗成功后残余症状痰浊中阻型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金飞 丁雷 +2 位作者 王嘉玺 张丽 王冬梅 《河北中医》 2022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耳石复位治疗成功后残余症状痰浊中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BPPV耳石复位治疗成功后残余症状痰浊中阻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予针刺、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三联疗法...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耳石复位治疗成功后残余症状痰浊中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BPPV耳石复位治疗成功后残余症状痰浊中阻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予针刺、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三联疗法,对照组80例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口服,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前庭症状指数量表(VS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引出率、N1潜伏期、P1潜伏期及双侧不对称比异常率。结果治疗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DHI躯体、情绪性、功能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VSI头晕、头痛、眩晕、恶心、平衡、视觉敏感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HAMA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头重如裹、胸闷不舒、恶心呕吐、耳内胀满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oVEMP引出率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双侧不对称比异常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oVEMP引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双侧不对称比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三联疗法治疗BPPV耳石复位治疗成功后残余症状痰浊中阻型,能缓解残余症状,重建患者平衡功能,提高患者活动平衡信心,减轻焦虑情绪,oVEMP引出率、双侧不对称比异常率可作为评估BPPV复位治疗成功后残余症状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针刺疗法 耳穴贴压 穴位贴敷法
下载PDF
耳穴贴压配合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志兴 梁云武 +3 位作者 胡钧 钱茜 金敬 罗雯雯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0期132-133,共2页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自拟中药定眩汤对老年性眩晕的治疗作用。方法 132例老年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耳穴贴压配合口服中药定眩汤)和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治疗时间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中痊愈38例,...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自拟中药定眩汤对老年性眩晕的治疗作用。方法 132例老年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耳穴贴压配合口服中药定眩汤)和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治疗时间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中痊愈38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75.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中药定眩汤口服治疗老年性眩晕效果明显,方法简便,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 定眩汤 老年性眩晕
下载PDF
镇肝熄风汤治疗外耳带状疱疹后遗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跃兵 陈昌玖 +3 位作者 易贵荣 张晓雷 余淑蓉 尹宗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3年第2期5-6,共2页
目的:比较中药镇肝熄风汤与单纯西医治疗外耳带状疱疹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外耳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及对照组17例,治疗组采用镇肝熄风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2组眩晕、耳鸣及听力改善情... 目的:比较中药镇肝熄风汤与单纯西医治疗外耳带状疱疹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外耳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及对照组17例,治疗组采用镇肝熄风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2组眩晕、耳鸣及听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47.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镇肝熄风汤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及神经功能。结论:镇肝熄风汤能明显改善内耳微循环功能,能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自身免疫性损伤反应,能有效地清除迷路内自由基及MMS,值得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肝熄风汤 治疗 外耳带状疱疹 后遗症 中药 疗效
下载PDF
耳穴贴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袁霞 《上海针灸杂志》 2007年第8期13-14,共2页
目的评价耳穴贴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单盲对照方法。治疗组42例采用耳穴贴压法,对照组38例采用中成药治疗。15天为1个疗程,最多不超过2个疗程治疗。结果与结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 目的评价耳穴贴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单盲对照方法。治疗组42例采用耳穴贴压法,对照组38例采用中成药治疗。15天为1个疗程,最多不超过2个疗程治疗。结果与结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耳穴贴压 眩晕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与耳科相关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业军 赵亚会 张燕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在听力损失、耳鸣、耳闷胀感等因素的相关性,同时了解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失情况。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本院内分泌科且符合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糖尿病组),同时邀请了无糖尿病、高血压...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在听力损失、耳鸣、耳闷胀感等因素的相关性,同时了解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失情况。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本院内分泌科且符合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糖尿病组),同时邀请了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病史、无耳科相关疾病病史的健康自愿者90名(对照组),通过询问病史、问卷调查统计基本信息,并行纯音测听检查及声阻抗检查等检查,根据其年龄、耳科症状如耳鸣、听力损失、眩晕、耳闷胀感等进行分组及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的听力损失相比,糖尿病患者存在中频、高频听力损失的风险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听阈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在低频听力损失上无明显差异;糖尿病患者耳鸣、耳闷胀感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眩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伴听力下降与年龄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糖尿病患者存在听力下降的风险有关。结论糖尿病患者临床存在耳科疾病的高危风险,患者主观感觉容易掩盖耳科的临床症状,临床工作中容易误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听力损失 耳鸣 耳闷胀感 眩晕
下载PDF
灯盏花注射液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蒋珂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1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注射液联合耳穴压豆对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颈性眩晕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接受临床上常规的标准治疗方案治疗,治... 目的:探讨灯盏花注射液联合耳穴压豆对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颈性眩晕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接受临床上常规的标准治疗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灯盏花注射液静脉输液和耳穴埋豆,疗程均为10d。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P<0.05);两组治疗前后TXB2、血小板聚集率比较显示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流速比较显示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灯盏花注射液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颈性眩晕,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注射液 耳穴压豆 颈性眩晕病
下载PDF
穴位治疗晕动病的现状综述 被引量:4
19
作者 包宇 石炎萍 +3 位作者 王潇凡 侯超峰 杨丽萍 李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15期143-146,共4页
晕动病又称运动病,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80%的人有晕动病的经历,而在航海和航天活动中大约有35%~67%的工作人员有过体验。晕动病发作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医将晕动病归于"眩晕"范畴,针灸是临床治疗晕动病常用方... 晕动病又称运动病,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80%的人有晕动病的经历,而在航海和航天活动中大约有35%~67%的工作人员有过体验。晕动病发作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医将晕动病归于"眩晕"范畴,针灸是临床治疗晕动病常用方法。但由于目前临床对于晕动病的针灸治疗存在取穴多样、没有统一标准等问题,出现治疗效果不一的现状。因此总结针灸治疗晕动病常用有效穴位,对提高针灸治疗晕动病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20年来针灸治疗晕动病的穴位进行搜索、收集、分类、整理,以期为临床治疗晕动病提供更加有效、便捷的取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动病 常用穴位 针灸 耳穴 临床应用 眩晕
下载PDF
耳穴贴压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胜君 《光明中医》 2021年第3期429-431,共3页
目的分析耳穴贴压、针刺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 目的分析耳穴贴压、针刺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联合针刺穴位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压、血糖控制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浆hs-CRP、E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hs-CRP、E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针刺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眩 耳穴贴压 针刺疗法 糖尿病 高血压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