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4 different bone graft substitutes and autogenous bone grafting in root-end resection osteotomies after retrograde root-filling with Intermediate Restorative Material(IRM):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dogs
1
作者 Dan-Ake Walivaara Peter Abrahamsson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3年第2期203-208,共6页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periapical tissue response after root end filling with intermediate restorative material (IRM) and filling of the root-end resection bone defects with autogenous bone or a bone graft substi...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periapical tissue response after root end filling with intermediate restorative material (IRM) and filling of the root-end resection bone defects with autogenous bone or a bone graft substitute in comparison to empty controls. Materials and Methods: Vital roots of the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mandibular premolars in six healthy mongrel dogs were apectomized. The root canals were prepared and sealed with IRM following a standardized surgical procedure. The resection bone defects were either filled with autogenous bone (PB) or one of the bone graft substitutes;CERAMENTTM|BONE VOID FILLER, ChronOS?, TigranTM PTG, Easygraft? CLASSIC or left empty. After 120 days the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and the specimens were analyzed radiologically and histologically. Kruskal-Wallis and Mann-Whitney tests were performed f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Results: 34 sections were analyzed histologically. The evaluation revealed a variation in the outcome amongst the tested options, regarding reestablishment of the periapical bone healing and inflammatory infiltration in the sections. According to the tested variable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terials when comparing all groups as a whole. When comparing individual materials to each other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among some of the tested materials. Conclusion: The healing outcome after periapical surgery of a five-wall resection defect could not be increased by infill with autogenous bone or bone graft substitute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healing outcome in periapical surgery is the quality of the root-end sealing. The healing outcome after some of the tested bone substitutes, might be improved by longer healing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graft Substitutes Periapical Surgery Autogenous bone Intermediate Restorative material
下载PDF
In vivo testing of a bone graft containing chitosan, calcium sulfate and osteoblasts in a paste form in a critical size defect model in rats 被引量:1
2
作者 Jerome G. Saltarrelli Jr. Debi P. Mukherj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9年第1期24-29,共6页
Bone loss associated with musculoskeletal trauma or metabolic diseases often require bone grafting. The supply of allograft and auto-graft bones is limited. Hence, development of synthetic bone grafting materials is a... Bone loss associated with musculoskeletal trauma or metabolic diseases often require bone grafting. The supply of allograft and auto-graft bones is limited. Hence, development of synthetic bone grafting materials is an active area of research. Chitosan, extracted from chitin present in crawfish shells, was tested as a de-livery vehicle for osteoblasts in a 2-3 mm size defect model in rats. Twenty-seven male Lewis rat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with sacrifice intervals of 3, 6 &amp;amp;9 months were used. In the experimental samples, a critical size defect was filled with chitosan bone graft paste and fixed with a plate, while in the operated control group, a critical size defect was repaired only by a plate (no paste was applied). An unoperated control group was also included. Bone growth was evaluated histologically by examining undecal-cified and decalcified stained sections. The fe-murs were also examined non-destructively by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礐T). Defects filled with chitosan bone graft paste demon-strated superior healing across all time periods compared to unfilled defects as examined by histology and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Crawfish chitosan has successfully been used as a cell delivery system for osteoblasts for use as a synthetic bone graft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TOSAN SYNTHETIC bone graft Cell Delivery HISTOLOGY Animal Model Running Head: CHITOSAN Based SYNTHETIC bone graft material
下载PDF
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成骨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达尔亚·俄尼木拜 张迪 古丽努尔·阿吾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6,共9页
目的比较骨缺损区植入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的成骨效果。方法制备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将2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脱矿组(A组)、脱细胞组(B组)、Bio-Oss骨粉组(C组)、空白组(D组),每组6只大鼠,在麻醉条... 目的比较骨缺损区植入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的成骨效果。方法制备脱矿牙本质基质和脱细胞牙本质基质。将2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脱矿组(A组)、脱细胞组(B组)、Bio-Oss骨粉组(C组)、空白组(D组),每组6只大鼠,在麻醉条件下制备双侧股骨骨缺损。A、B、C组大鼠分别在骨缺损区植入脱矿牙本质基质、脱细胞牙本质基质、Bio-Oss骨粉,D组大鼠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周和8周,每组各随机处死3只大鼠。大体观察骨缺损区愈合情况,血清学检测成骨指标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及碱性磷酸酶(ALP)浓度,影像学观察骨缺损区高密度灰色区(代表骨愈合)分布情况,组织形态学观察新骨形成情况,计算新骨形成率。结果术后4周和8周,大体观察见A组成骨能力较其他组活跃,血清学检测A组BMP-2及ALP浓度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影像学观察可见A组骨缺损区高密度灰色区分布均匀,组织形态学观察见A组排列规则的骨基质。A组4、8周时的新骨形成率分别为28.51%±0.55%、32.57%±2.28%,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矿牙本质基质比脱细胞牙本质基质具有更好的成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矿牙本质基质 脱细胞牙本质基质 骨修复 骨移植材料
下载PDF
可降解锌基合金在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及研究热点和不足
4
作者 刘浩洋 谢强 +5 位作者 沈梦然 任岩松 马金辉 王佰亮 岳德波 王卫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845,共7页
背景:锌基合金医用植入材料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完全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主要用于骨科植入物、心血管支架、胆管支架、气管支架、神经导管等。目的:综述可降解锌基合金应用于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展望锌基材料可期研究方向与成... 背景:锌基合金医用植入材料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完全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主要用于骨科植入物、心血管支架、胆管支架、气管支架、神经导管等。目的:综述可降解锌基合金应用于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展望锌基材料可期研究方向与成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及中国知网数据库,选择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6月收录的各类可降解锌基合金用于骨植入材料研究的相关文献,对生物可降解锌基合金的基本特性进行概述,对锌基合金促进骨组织修复作用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讨论当前的研究热点与不足。结果与结论:①锌基合金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锌基合金为基体材料,借助支架结构构建技术和涂层优化工艺将有效提高锌基合金的骨传导性,并且使其降解产物具备高效骨诱导性,以调控成骨、破骨细胞的基因表达,促进骨缺损后的修复重建;②然而在锌基合金优化的研究中,涂层工艺相对不足,增材负载技术尚缺乏;③锌基合金拥有良好的机械、生物特性,通过特殊工艺可增加材料的骨传导性、骨诱导性以有效提高其促进骨修复重建能力,并有望进一步实现个性化移植材料的研发。优化涂层与增材负载等技术融合于锌基合金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基合金 生物可降解材料 骨移植 骨缺损 骨再生 综述
下载PDF
生物材料在上颌窦内提升术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5
作者 米依赛尔·木沙江 迪里夏提·吐拉洪 李姝慧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8期2231-2235,共5页
上颌后牙区常因缺牙后牙槽骨吸收或上颌窦气化导致剩余骨量不足,造成种植修复困难,上颌窦内提升术作为其解决方案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骨量限制。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合成骨移植材料等骨增量材料以及... 上颌后牙区常因缺牙后牙槽骨吸收或上颌窦气化导致剩余骨量不足,造成种植修复困难,上颌窦内提升术作为其解决方案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骨量限制。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合成骨移植材料等骨增量材料以及血小板浓缩物等骨移植辅助材料在医学领域逐渐广泛应用,上颌窦内提升术的适应证得到进一步扩大。将两种或几种材料复合使用或研发复合型材料以实现多种材料性能的互补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既能兼顾各种材料的特点,达到更好的成骨效果,还能缩短成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内提升术 骨增量材料 骨移植材料
下载PDF
黏性骨在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徐林坤 杨扬 +2 位作者 何东宁 李薏 孙淑琪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13-216,共4页
在口腔医学领域中,黏性骨(sticky bone)一般指由第二代血浆基质制品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njectable platelet rich fibrin,i-PRF)与一定质量的骨增量材料(bone grafting materials)混合制备而成的凝胶团块状骨移植物。黏性骨既富... 在口腔医学领域中,黏性骨(sticky bone)一般指由第二代血浆基质制品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njectable platelet rich fibrin,i-PRF)与一定质量的骨增量材料(bone grafting materials)混合制备而成的凝胶团块状骨移植物。黏性骨既富含血浆基质所提供的生长因子和纤维蛋白支架等组织再生所需基本要素,又具备一定的可塑性,在骨增量、上颌窦底提升和牙槽嵴保存等临床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临床经验和相关研究,对黏性骨的基本情况和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作一介绍,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骨增量材料 凝血 骨增量 上颌窦底提升 种植牙
下载PDF
温敏性bFGF/Dex脂质体-水凝胶复合支架的神经化骨再生评价
7
作者 楚晨 宗倩 +3 位作者 寻兴祥 赵谦 袁荣涛 许晓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22-328,共7页
目的:利用脂质体同时包载具有促进神经分化作用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成骨诱导小分子(Dex),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构建一种具有温敏性和可注射性的bFGF/Dex脂质体-水凝胶复合支架,评价复合支架促进神经分化和新骨再生的作用。... 目的:利用脂质体同时包载具有促进神经分化作用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成骨诱导小分子(Dex),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构建一种具有温敏性和可注射性的bFGF/Dex脂质体-水凝胶复合支架,评价复合支架促进神经分化和新骨再生的作用。方法: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bFGF/Dex脂质体,与RGD多肽活化后的海藻酸钠溶液混合,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温敏性bFGF/Dex脂质体-水凝胶复合支架。使用Zeta粒径仪检测脂质体的粒径、多分散度和Zeta电位,扫描电镜观察支架的微观结构,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支架的机械强度,通过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FGF促进hBMSCs成神经分化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构建兔颅骨缺损模型,通过micro-C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复合支架在体内促进神经化骨再生的作用。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温敏性bFGF/Dex脂质体-水凝胶复合支架,该支架在常温下(25℃)呈溶液状态且具有流动性,大于临界温度(32℃)时可迅速转变为凝胶状态。支架表面呈疏松多孔的蜂窝状,能够承担一定应力。体外成神经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提示,bFGF在诱导hBMSCs成神经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支架具有高效促进神经化骨再生的作用。结论:具有温敏性、可注射性和突出生物功能的智能bFGF/Dex脂质体-水凝胶复合支架,为颌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缺损 骨移植材料 神经化骨再生 温敏性复合支架
下载PDF
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辅助髂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王改改 马平生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1247-1248,共2页
目的探讨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辅助髂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牙槽突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髂骨松质骨移植治疗,观察组给予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辅助髂骨松质骨移植治疗,比较两组的修复成功率、咀嚼能力以及牙槽骨密度... 目的探讨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辅助髂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牙槽突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髂骨松质骨移植治疗,观察组给予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辅助髂骨松质骨移植治疗,比较两组的修复成功率、咀嚼能力以及牙槽骨密度。结果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内的MASA评分、牙槽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辅助髂骨移植治疗牙槽突裂可显著提升修复成功率,改善患者的咀嚼能力,提升牙槽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骨移植 脱钙人牙基质 牙槽突裂 咀嚼能力 牙槽骨密度
下载PDF
自体骨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牙槽骨重度缺损
9
作者 刘子略 王智 +2 位作者 宋文尚 李苏娜 蔡世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44-2051,共8页
背景:有研究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自体骨联合应用于牙周骨缺损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二者联合治疗牙槽骨重度缺损的研究目前较为匮乏。目的:观察自体骨移植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修复牙槽骨重度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 背景:有研究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自体骨联合应用于牙周骨缺损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二者联合治疗牙槽骨重度缺损的研究目前较为匮乏。目的:观察自体骨移植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修复牙槽骨重度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牙槽骨重度缺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1),两组患者均进行引导性组织再生手术,对照组术中采用自体骨填充骨缺损,观察组术中采用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自体骨填充骨缺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牙齿松动度、牙周微生态环境(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出血指数)、牙槽骨高度及密度、龈沟液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3)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后6个月,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牙齿松动度及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的牙槽骨高度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3,6个月的龈沟液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3,6个月的龈沟液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提示:在引导性组织再生手术中,采用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自体骨联合填充可改善牙槽骨重度缺损患者的牙周微生态环境、减轻牙龈组织炎症、促进牙槽骨组织再生与修复、降低牙齿松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自体骨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引导骨组织再生 骨移植材料
下载PDF
煅烧骨与羧甲基壳聚糖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体内研究
10
作者 安哲庆 齐昱晗 +1 位作者 姚超 廖健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305-1311,1325,共8页
目的观察煅烧骨(CB)与羧甲基壳聚糖(CMC)复合材料(CB/CMC)在新西兰兔下颌骨缺损区的成骨情况。方法36只新西兰兔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制作一侧下颌骨缺损模型,实验组兔在骨缺损区植入CB/CMC复合材料、对照兔组植入Bio-Oss、空... 目的观察煅烧骨(CB)与羧甲基壳聚糖(CMC)复合材料(CB/CMC)在新西兰兔下颌骨缺损区的成骨情况。方法36只新西兰兔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制作一侧下颌骨缺损模型,实验组兔在骨缺损区植入CB/CMC复合材料、对照兔组植入Bio-Oss、空白组兔不植入任何材料,于术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时分别处死4只新西兰兔,观察骨缺损区情况,HE染色、Masson染色及骨涎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动物骨缺损区骨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兔随植入时间的增加,下颌骨缺损区植入的材料逐渐融合,在第12周时对照组可见少量的骨颗粒残留,空白组未见骨组织形成;HE染色及Masson染色可见实验组和对照组兔随时间的增加缺损区新生骨组织逐渐产生并成熟,残留材料逐渐减少,而空白组未见骨组织形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兔骨涎蛋白随植入时间的增加,骨涎蛋白表达由强阳性逐渐呈弱阳性表达;空白组在第4、8、12周时均未见骨组织形成,骨涎蛋白表达阴性。结论CB/CMC复合材料具有与Bio-Oss骨粉相似甚至更优的成骨效果,同时材料降解速度与新骨形成速度更加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煅烧骨 羧甲基壳聚糖 京尼平 骨移植材料
下载PDF
改良上颌窦内提升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11
作者 李俊青 王雷 +1 位作者 滕贝贝 姜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644-647,共4页
目的 探讨一种改良上颌窦内提升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上颌后牙缺失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CBCT测量剩余骨高度(RBH)5~6 mm,采用骨挤压器应用穿牙槽嵴技术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植入40颗种植体,不使用骨移... 目的 探讨一种改良上颌窦内提升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上颌后牙缺失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CBCT测量剩余骨高度(RBH)5~6 mm,采用骨挤压器应用穿牙槽嵴技术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植入40颗种植体,不使用骨移植材料。术后立即拍片观察上颌窦底黏膜的完整性及测量上颌窦底提升的高度。术后6个月行种植二期手术及种植牙冠修复。结果 上颌窦提升高度:2~3 mm;种植体直径:4~5 mm;种植体高度:8~9 mm。术后随访1~2年,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种植体存留率100%。结论 通过骨挤压器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费用少,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内提升 骨挤压器 剩余骨高度 无植骨材料
下载PDF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同期植骨改善牙根外吸收邻牙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登辉 王菲 +3 位作者 黄桂彬 王恩博 胡文杰 Hom-Lay Wang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96,共9页
目的分析下颌阻生智齿导致第二磨牙(M2)牙根外吸收但无临床症状的患者采用智齿拔除同期植骨,术后1年随访评价M2的牙髓-牙周状态,为制订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2年8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要求拔除... 目的分析下颌阻生智齿导致第二磨牙(M2)牙根外吸收但无临床症状的患者采用智齿拔除同期植骨,术后1年随访评价M2的牙髓-牙周状态,为制订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2年8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要求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15例患者(15颗),智齿拔除同期植入骨粉,术后随访1年以上,对M2的牙髓-牙周愈合情况进行临床和锥形束CT评价。结果15例患者术后随访(30.4±10.1)个月,所有患者均无牙髓症状,牙齿无松动,3例(20%)患者M2电活力读数>40,14例(93.33%)患者M2冷测正常,1例(6.67%)患者M2冷测迟钝。M2远中牙龈指数(0.5±0.8),探诊深度(4.5±1.9)mm(3~9 mm),其中3例(20%)M2远中探诊深度≥7 mm,探诊出血4例(24.7%)。锥形束CT检查:M2远中骨缺损高度(0.2±1.7)mm(-1.9~5.1 mm),1例(6.67%)骨缺损高度>4 mm。7例(46.7%)患者牙根-植骨材料界面表现清晰连续的牙周膜间隙样结构;5例(33.3%)界限模糊,3例(20%)不规则增宽。此外,2例(13.33%)牙根表面外吸收处有牙骨质或牙槽骨样硬组织沉积修复,恢复锥状牙根外形。结论对下颌完全埋伏阻生智齿致M2牙根外吸收患者,智齿拔除同期植骨后M2牙髓-牙周可获得较好的预后效果,对于M2牙根再生现象,需要进一步组织学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吸收 智齿 植骨材料 引导组织再生
下载PDF
上颌窦底提升骨增量材料的专家共识:骨代用品 被引量:3
13
作者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 周文洁 +2 位作者 王凤 吴轶群 宿玉成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3年第1期3-8,共6页
自体骨移植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上颌窦底提升中的“金标准”。然而,供区的医源性二次损伤、来源有限、易吸收和并发症风险高等问题限制了单纯性自体骨在临床中的应用。寻找和选择良好的自体骨替代材料成为骨增量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同... 自体骨移植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上颌窦底提升中的“金标准”。然而,供区的医源性二次损伤、来源有限、易吸收和并发症风险高等问题限制了单纯性自体骨在临床中的应用。寻找和选择良好的自体骨替代材料成为骨增量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同种异体骨移植物、异种骨移植物和异质骨移植物三类骨代用品的特点,以及上述骨代用品植入上颌窦底后相应种植体的留存率进行总结性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 骨增量材料 专家共识 同种异体骨移植物 异种骨移植物 异质骨移植物
下载PDF
人工骨材料β⁃磷酸三钙在牙槽嵴裂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凯歌 陈仁吉 +1 位作者 郭思远 林雨楠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4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在牙槽嵴裂修复中的成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1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就诊的单侧牙槽嵴裂患者59例... 目的探讨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在牙槽嵴裂修复中的成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1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就诊的单侧牙槽嵴裂患者59例,根据使用骨修复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A组为自体骨,共22例;B组为β⁃TCP,共18例;C组为BMP⁃2+β⁃TCP,共19例。将同一患者术前术后CBCT数据导入Mimics 21.0软件中,通过CBCT三维重建的方法,分别计算术前骨缺损体积及新成骨体积,计算成骨率,评估其成骨效果。结果3组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植入材料排出,无感染、裂开、排异等症状。术后12个月,3组患者CBCT扫描及三维重建图像可见牙槽嵴裂隙区内有新生骨桥形成,新生骨组织在影像密度上与正常骨组织没有明显差别,上颌骨的连续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自体骨组成骨率为65.00%±16.66%,β⁃TCP组及BMP⁃2+β⁃TCP组成骨率分别为69.82%±17.60%、71.35%±17.51%,与自体骨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82、P=0.244);且β⁃TCP组与BMP⁃2+β⁃TCP组两组成骨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9)。结论β⁃TCP可以替代自体骨用于修复牙槽嵴裂,β⁃TCP中添加BMP⁃2并未明显提高成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裂 腭裂 自体骨移植 β⁃磷酸三钙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修复材料 骨缺损修复 骨结合
下载PDF
骨移植材料用于PAOO的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吴泳佳 李慧敏 +2 位作者 胡济安 陈学鹏 李晓军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112-1118,1123,共8页
当牙槽骨皮质切开术与骨移植技术联合应用于辅助正畸治疗时,被称为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periodontally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目前,PAOO已被证明可以加速正畸牙齿移动并实现牙周硬组织增量,对于正畸治疗过... 当牙槽骨皮质切开术与骨移植技术联合应用于辅助正畸治疗时,被称为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periodontally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目前,PAOO已被证明可以加速正畸牙齿移动并实现牙周硬组织增量,对于正畸治疗过程中降低牙周并发症及提高正畸长期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骨移植材料是骨增量的基础。本文就应用于PAOO的骨移植材料和辅助骨移植物固定技术的应用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材料 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 骨增量 正畸 牙槽骨量不足
下载PDF
黄牛煅烧骨填充材料用于拔牙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效果评价
16
作者 巨佳 杨驰 +5 位作者 武和明 赵吉宏 成黎霏 张欢 冯斌 胡开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验证黄牛煅烧骨填充材料用于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平行、阳性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共选取280例受试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黄牛煅烧骨组)或对照组(Bio-Oss骨粉组)。主... 目的:验证黄牛煅烧骨填充材料用于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平行、阳性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共选取280例受试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黄牛煅烧骨组)或对照组(Bio-Oss骨粉组)。主要疗效指标为材料植入后24周影像学变化,次要疗效指标是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排异反应、骨代谢变化、填充后症状及骨感染征象。通过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评估材料安全性。采用SAS 8.2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组280例,完成267例,脱落13例。材料植入术后24周,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有效率全分析集(符合方案集),试验组为90.58%(97.46%),对照组为87.05%(95.04%),试验组有效率-对照组有效率率差(95%CI),FAS结果为3.53%(-3.88%,10.94%),PPS结果为2.42%(-2.38%,7.22%),组间无显著差异。术后2组切口愈合良好,排异反应、骨感染征象、填充后症状及骨代谢变化发生率极低。2组材料不良事件发生率接近,未发生与研究材料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黄牛煅烧骨填充材料在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疗效非劣效于Bio-Oss骨粉,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安全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煅烧骨填充材料 BIO-OSS骨粉 拔牙 牙槽骨缺损
下载PDF
环状植骨修复牙列缺损伴骨量不足 被引量:2
17
作者 齐昱晗 石前会 +1 位作者 安哲庆 廖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738-2744,共7页
背景:目前,因牙周炎、创伤等原因导致的牙缺失后骨量缺损较为普遍,各类骨增量技术仅解决了一部分此类难题。目前常用的各类骨增量技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为改善上述问题,一项改良技术——环状植骨术的提出,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多... 背景:目前,因牙周炎、创伤等原因导致的牙缺失后骨量缺损较为普遍,各类骨增量技术仅解决了一部分此类难题。目前常用的各类骨增量技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为改善上述问题,一项改良技术——环状植骨术的提出,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多骨增量方案选择。目的:归纳环状植骨术相关研究动态,对环状植骨术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万方、维普、知网、CBM数据库,以“dentition defect,bone augmentation,dental implants,bone defect,bone graft material,bone ring technique”为英文关键词,以“牙列缺损,骨增量,牙种植体,骨缺损,骨移植材料,环状植骨术”为中文关键词,检索时限为1986年1月至2022年2月,共搜索到431篇文献,并进行筛选、归纳分析与总结,最终纳入60篇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环状植骨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具有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二次手术痛苦等优点,且因其良好的机械性能,更利于软硬组织形态的重建与恢复;②但其也存在固定不牢、自身供骨量无法满足严重骨量缺损、部分患者无法接受开辟第二术区等局限;③仍需要更多高质量、长时间、大样本的随访研究,不断改良环状植骨术,使其更好地应对各类牙列缺损伴骨缺损患者的种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牙种植 骨缺损 骨增量 骨移植材料 环状植骨术
下载PDF
自体牙作为骨移植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露 周子亮 熊洁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38-143,共6页
自体牙(Autogenous tooth)作为一种新型的骨移植材料,具有许多与骨组织相似的特性,包括骨诱导性、骨传导性及成骨作用。近年来,大量体内外实验均证实自体牙具有良好的成骨效果。与其他骨移植材料相比,自体牙抗原反应低,来源充足,制备方... 自体牙(Autogenous tooth)作为一种新型的骨移植材料,具有许多与骨组织相似的特性,包括骨诱导性、骨传导性及成骨作用。近年来,大量体内外实验均证实自体牙具有良好的成骨效果。与其他骨移植材料相比,自体牙抗原反应低,来源充足,制备方法相对简单,所需手术次数少,具有更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本综述总结了自体牙的生物学特性、制备方法、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后续深入探索自体牙的成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牙 骨移植材料 成骨作用
下载PDF
“三明治”截骨术增高牙槽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牛双杰 王晓飞 王兴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6期446-451,共6页
牙槽骨高度不足是目前种植牙面临的一大挑战。近年来,利用“三明治”截骨术增高牙槽骨成为研究热点。“三明治”截骨术理论上是通过对骨缺损区“U”形截骨,保留舌侧黏骨膜血供,人为制造“四壁骨袋”,搭建有利成骨空间,促进牙槽骨高度恢... 牙槽骨高度不足是目前种植牙面临的一大挑战。近年来,利用“三明治”截骨术增高牙槽骨成为研究热点。“三明治”截骨术理论上是通过对骨缺损区“U”形截骨,保留舌侧黏骨膜血供,人为制造“四壁骨袋”,搭建有利成骨空间,促进牙槽骨高度恢复,经组织学研究表明其成骨速度快,骨质良好。“三明治”截骨术适合颊舌侧牙槽骨高度缺损量少于种植体长度50%,或单侧缺损量超过种植体长度50%的患者。“三明治”截骨术操作时,手术切口应设计为颊侧牙槽嵴顶下10~12 mm的水平切口;截骨线设计应保证截骨块的高度、不损伤下颌管,且契合骨缺损形态;不同类型植骨材料的成骨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截骨块通过钛板钛钉、植体等进行刚性固定,最后术区减张缝合。与其他骨增量技术进行综合对比,“三明治”截骨术用于中度垂直骨缺损的骨增量效果更好。但该技术敏感性较高,术后短暂性感觉丧失多见。随着技术的改进、数字化技术和超声骨刀的应用,“三明治”截骨术并发症的发生显著降低,数字化截骨将推动“三明治”截骨术趋于成熟,成为一项可临床推广应用的牙槽骨增高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垂直骨增量 “三明治”截骨术 截骨块 舌侧黏骨膜 骨移植材料 数字化技术 超声骨刀
下载PDF
Regulation of hypoxic stress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bone grafting: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20
作者 Hao Hu Xiao Liu +11 位作者 Jun Chen Shangbin Cui Hualin Yi Gang Wang Renxian Wang Tiansheng Zheng Ben Wan Zhiyu Zhou Yong Wan Manman Gao Dafu Chen Xuenong Zou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6期144-153,共10页
Tissue engineering aims to offer large-scale replacement of damaged organs using implant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cells,growth factors and scaffolds.However,the intra/peri-implant region is exposed to se-vere hypoxic... Tissue engineering aims to offer large-scale replacement of damaged organs using implant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cells,growth factors and scaffolds.However,the intra/peri-implant region is exposed to se-vere hypoxic stress and oxidative stress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implantation with bone graft materials,which endangers the survival,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seed cells within the implants as well as the host cells surrounding the implants.If the bone graft material could spontaneously and intelligently regulate the hypoxic stress and oxidative stress to a moderate level,it will facilitate the vascularization of the implants and the rapid regeneration of the bone tissue.In this review,we will first introduce the signaling pathways of cellular response under hypoxic stress and oxidative stress,then present the clas-sical material designs and examples in response to hypoxic stress and oxidative stress.And finally,we will address the important role of epigenetic mechanisms in the regulation of hypoxic stress and oxida-tive stress and describe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ive smart bone graft materials based on novel epigenetic factors against hypoxic stress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bone repair.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review is summarized in the following graphical abstr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oxic stress Oxidative stress bone repair bone graft material Epigenetic regul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