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宇宙叙事语境下的非物质劳动批判 被引量:8
1
作者 夏莹 潘沈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共9页
“元宇宙”作为一种指向未来的“叙事”,被界定为不受现实时空条件限制的极具临场感的数字空间,其中劳动被构想为带有最大的“非物质性”。根据“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基于非物质劳动概念对诸众取得阶级斗争胜利的乐观推演,它应当是最... “元宇宙”作为一种指向未来的“叙事”,被界定为不受现实时空条件限制的极具临场感的数字空间,其中劳动被构想为带有最大的“非物质性”。根据“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基于非物质劳动概念对诸众取得阶级斗争胜利的乐观推演,它应当是最适合诸众脱离资本逻辑、迈向理想未来的场所。基于对作为当代资本逻辑之表达的元宇宙叙事中可能存在的劳动形态的分析,却发现其呈现出与自治主义的乐观推理相悖反的态势。出现这种悖反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自治主义对马克思资本与劳动思想的误读,一方面则在于他们没有把握马克思协作理论对资本主义管理机制的批判。在资本逻辑的分析框架中,非物质劳动概念本质上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劳动的特殊表现形式,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劳动的协作形式依旧服务于价值自我增殖的内在动力,因此,可充分发展非物质劳动形态的元宇宙叙事不是劳动者的“绿洲”,而是他们的“囚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非物质劳动 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 协作
下载PDF
发达国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劳资关系研究的方法论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寿涛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5-49,共5页
劳资关系作为矛盾统一体,内含着劳动与资本两个对立面。法国调节学派和美国社会积累结构学派从资本一极出发,视劳动一极为被动的适应资本要求的客体;而意大利的"自主论马克思主义"则强调劳动一极,力主劳动相对于资本而言的自... 劳资关系作为矛盾统一体,内含着劳动与资本两个对立面。法国调节学派和美国社会积累结构学派从资本一极出发,视劳动一极为被动的适应资本要求的客体;而意大利的"自主论马克思主义"则强调劳动一极,力主劳动相对于资本而言的自主性而非依赖性。在劳资关系的研究中,应综合这两种方法论倾向,将劳动与资本结合起来予以辩证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资关系 调节学派 社会积累结构学派 自主论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政治的马克思何以可能?——自主主义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晓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65,共8页
自主主义马克思主义对《大纲》的激进政治阅读,旨在重建政治的马克思之可能性。他们将经济学语境重构为革命主体性话语和阶级斗争的革命政治学,将方法论理解为基于阶级对抗—主体性转型—创构性筹划的革命空间,并立足实质吸纳和一般智... 自主主义马克思主义对《大纲》的激进政治阅读,旨在重建政治的马克思之可能性。他们将经济学语境重构为革命主体性话语和阶级斗争的革命政治学,将方法论理解为基于阶级对抗—主体性转型—创构性筹划的革命空间,并立足实质吸纳和一般智力视域,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型中,发掘新的政治主体模式和替代性的革命图景。这种解读路径力图走出纯粹客观层面的历史分析构架,确立阶级斗争的根本地位,并将社会转型的动力归结为阶级意志间的冲突,以突出马克思充足的主体性视域。然而,历史的彻底主体化、社会运行机制的过度简化和不确定的未来视域,使其不可避免地带有唯意志论的色彩和乌托邦的嫌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主义马克思主义 政治的马克思 革命主体性 阶级对抗 唯意志论
下载PDF
资本与劳动辩证法的另类解读——“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学术逻辑的批判性梳理
4
作者 陈培永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69,共6页
以马克思资本与劳动关系的探讨为理论原点,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反对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仅仅解释为对资本主义客观规律的揭示,看作为资本通过剥削劳动塑造世界的逻辑,而是着力于强调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二元主体性,主张劳动相对于资本... 以马克思资本与劳动关系的探讨为理论原点,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反对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仅仅解释为对资本主义客观规律的揭示,看作为资本通过剥削劳动塑造世界的逻辑,而是着力于强调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二元主体性,主张劳动相对于资本独立一极的本体地位,劳动主体相对于国家、政党、工会的自主地位,宣扬工人阶级自我组织和自我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性力量。这一理论逻辑伴随着《帝国》一书掀起的热潮重新走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心位置,迎合了全球资本主义阶段的新社会运动现实,构成了全球化时代无政府主义的新版本,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代西方激进左派的理论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 资本 劳动 帝国 大众
下载PDF
从工人阶级到大众——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建构政治主体的理路
5
作者 陈培永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30-34,共5页
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构成学说力求从工人阶级的视角读解资本主义发展全程,宣称工人阶级斗争是引领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本体力量。工人阶级不断通过自身的转型,从专业工人,到群众工人、社会工人,推动着资本主义历经自由资本主义、计... 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构成学说力求从工人阶级的视角读解资本主义发展全程,宣称工人阶级斗争是引领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本体力量。工人阶级不断通过自身的转型,从专业工人,到群众工人、社会工人,推动着资本主义历经自由资本主义、计划资本主义、危机资本主义的不同阶段。这一独特的历史阶段论恰恰是哈特、奈格里帝国与大众逻辑的理论前提,有必要加以考察以反思批判当代西方左派的"帝国"话语以及全球化时代的革命主体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 阶级构成 帝国 大众
下载PDF
主体性的潜能及其限度——基于对非物质劳动理论的批判性论析
6
作者 黄丽娟 范宝舟 《海派经济学》 2024年第1期176-188,共13页
主体性在当今非物质劳动中的性状,是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关注的学术焦点问题。该问题直接源于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对非物质劳动主体性的发掘。站在自治主义的立场上,非物质劳动的主体性潜能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知识、智能... 主体性在当今非物质劳动中的性状,是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关注的学术焦点问题。该问题直接源于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对非物质劳动主体性的发掘。站在自治主义的立场上,非物质劳动的主体性潜能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知识、智能、情感等主体性要素的普遍运用促进了劳动力的全面发展;二是生命政治生产日益生成着独立于资本控制的自主性、协作性和共同性力量;三是大众将通过实现劳动力潜在自主性的方式颠覆资本逻辑以获得解放。上述观点尽管洞悉到后工业时代生产方式变革带来的劳动主体性的提升,但也有值得反思和商榷之处,如:非物质劳动能否真正增强劳动的自主性与普遍技能,是否在生产过程中不再受制于资本的监视和管控,以及可否最终导向大众的联合与行动。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 非物质劳动 生命政治生产 主体性
原文传递
“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全景图绘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培永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6-64,共9页
作为原产于战后意大利、走红于当代欧美学术界的一个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持之以恒的学术旨趣就是强调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坚信劳动相对于资本独立一极的本体地位,工人阶级相对于国家、政党、工... 作为原产于战后意大利、走红于当代欧美学术界的一个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持之以恒的学术旨趣就是强调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坚信劳动相对于资本独立一极的本体地位,工人阶级相对于国家、政党、工会的自主地位,以及工人阶级自我组织和自我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性力量,从而致力于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背景,指认适应时代要求的革命主体,以对抗资本的逻辑和统治,其学说因此可以概括为"政治主体的建构学"。这门政治主体建构学说的理论源泉是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尤其是《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前提预设是资本与劳动的二元对立逻辑,核心内容是革命主体角色的重新确认,旨趣依归是设计革命策略颠覆资本的权力。在对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政治哲学解读、对资本与劳动辩证法的重新诠释、对全球化资本主义现实的剖析、对新阶级主体及其革命策略的探讨等方面,"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颇具特色;但它过度诠释马克思的"政治向度",塑造出一个对抗至上、永恒革命、完全政治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危险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格里 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 政治主体的建构学
原文传递
情感劳动的“两副面孔”——从霍克希尔德到哈特与奈格里 被引量:15
8
作者 田林楠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8-103,共16页
情感劳动理论有两条进路:一是霍克希尔德的emotional labor(EL);二是哈特与奈格里的affective labor(AL)。两者虽有明确的理论关联,但长期以来社会学对后者缺乏必要的关注。EL是以情感社会学视角关注情感的社会基础及其在后工业社会的... 情感劳动理论有两条进路:一是霍克希尔德的emotional labor(EL);二是哈特与奈格里的affective labor(AL)。两者虽有明确的理论关联,但长期以来社会学对后者缺乏必要的关注。EL是以情感社会学视角关注情感的社会基础及其在后工业社会的商业运用,AL是以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视角关注后工业社会的劳动范式和生命政治。但在具体研究中,两者几乎指向完全重叠的经验现象。本文认为应该恢复和凸显AL意义上的“情动劳动”内涵,以此为基础划分各自的适用范围,并进行必要的理论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劳动 情感社会学 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南非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及其思想主张
9
作者 柯瑞科·海里克 彼得·威尔 +1 位作者 付文军 张晓辉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5-111,共17页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南非人民夺取自由的重要理论武器。在南非,得益于学术研究和政治实践,马克思主义迎来了繁荣,并出现了社会历史学派和历史社会学派两个基本派别。然而,随着后种族隔离时代的政府转型、冷战思维的影响、国家理论的论战和...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南非人民夺取自由的重要理论武器。在南非,得益于学术研究和政治实践,马克思主义迎来了繁荣,并出现了社会历史学派和历史社会学派两个基本派别。然而,随着后种族隔离时代的政府转型、冷战思维的影响、国家理论的论战和自由主义思潮的侵袭,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批判性力量逐渐衰微,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南非化遭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在如今问题重重的南非,马克思主义应该更好地发挥作用,因而,厘清南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现状就显得很有必要。这种历史与现状在对南非社会历史状况和诸多研究文献的疏理过程中得以本真的展示,这一展示的过程同时也是对适合南非的新人道主义的一种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非马克思主义 新自由主义 社会转型 政治自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