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改进的华西秋雨指数及其气候特征 被引量:41
1
作者 蒋竹将 马振峰 +1 位作者 刘佳 李奇临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44,共13页
利用1960-2011年中国601站9~10月逐日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针对他人提出的华西秋雨指数,并结合华西秋雨的天气气候特征,改进建立了一种新的华西秋雨指数,并与他人提出的指数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华西秋雨指数能够相对... 利用1960-2011年中国601站9~10月逐日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针对他人提出的华西秋雨指数,并结合华西秋雨的天气气候特征,改进建立了一种新的华西秋雨指数,并与他人提出的指数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华西秋雨指数能够相对更好的反映华西秋雨易发地区的地理分布及其强度变化,更准确地表征华西秋雨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利用新指数发现华西秋雨的全区一致性特征明显,并呈现准6年周期的年际变化,其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偏强,1970年代中后期和1990年代后期偏弱,进入21世纪,呈现出由弱转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雨指数 华西 对比分析 气候特征
下载PDF
树轮宽度记录的1861年以来松潘地区秋雨指数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春学 秦宁生 +2 位作者 庞轶舒 罗玉 李金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6-303,共8页
为了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松潘地区秋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利用采自四川省松潘县二道海的冷杉树轮样本建立了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并重建了松潘地区过去150 a秋雨指数,回归方程的误差缩减值(RE=0.19)、乘积平均数(t=3.46)和F检验值(... 为了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松潘地区秋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利用采自四川省松潘县二道海的冷杉树轮样本建立了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并重建了松潘地区过去150 a秋雨指数,回归方程的误差缩减值(RE=0.19)、乘积平均数(t=3.46)和F检验值(16.4)都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重建方程稳定可靠。研究结果表明:(1)过去150 a松潘秋雨没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但是年代际波动显著,先后出现了3个偏强时段和4个偏弱时段。(2)从秋雨指数突变检验来看,松潘秋雨可以分为3个时期,1861—1910年、1961—2010年为明显波动期,1911—1960年为相对平稳期。(3)不同时期松潘秋雨的形成机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861—1910年松潘秋雨的强弱主要由北方冷空气的强弱主导,1911—1960年则主要受夏季风系统控制,1961—2010年松潘秋雨受冷暖空气同步异常的影响。总体来说,1861—2010年松潘秋雨主要呈现出年代际波动的变化特征,这种年代际差异主要是由于北方冷空气和夏季风系统对松潘秋雨影响程度的差异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松潘 秋雨指数 重建
下载PDF
近50年西南地区秋雨监测指标的建立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昭萱 杨小波 马振峰 《气象科技》 2013年第5期883-888,共6页
利用西南地区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秋季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对西南地区秋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指标进行了探讨,最终定义连续5天以上日降水量大于等于0.1mm,且日照时数小于等于0.1h的天气过程为1次秋雨事件。以此指标得出西南秋... 利用西南地区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秋季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对西南地区秋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指标进行了探讨,最终定义连续5天以上日降水量大于等于0.1mm,且日照时数小于等于0.1h的天气过程为1次秋雨事件。以此指标得出西南秋雨事件主要发生在四川盆地中南部、重庆西部、云南东北部和贵州北部等地区,秋雨最强中心平均每年发生华西秋雨事件可达1.6次以上,年平均秋雨日数大于11天。近50年西南秋雨强度呈波动下降趋势。结合NCEP/NCAR同期的位势高度场、水汽场以及风场资料对西南秋雨的成因分析表明:在秋雨强年,500hPa高度场上极区气压偏高,中纬地区气压偏低,西风环流较弱,副高脊线易偏北,印缅槽较深。850hPa高度场上在西南秋雨较强的区域有一个明显的水汽汇,在风场上也有较强的来自孟加拉湾和印度洋水汽输送。垂直经圈环流和纬圈环流有明显的上升运动与之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秋雨 监测指标 大气环流 水汽输送
下载PDF
沿淮地区秋季连阴雨综合指数构建及其变化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公群 韩帮军 +1 位作者 段春锋 欧娜音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1期96-102,共7页
基于安徽省沿淮地区10个国家气象站1960-2019年观测资料、灾情资料和7种地方连阴雨监测指标,在评估7种地方指标适用性的基础上,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和线性趋势法,构建了沿淮地区秋季连阴雨综合指数,分析了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指... 基于安徽省沿淮地区10个国家气象站1960-2019年观测资料、灾情资料和7种地方连阴雨监测指标,在评估7种地方指标适用性的基础上,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和线性趋势法,构建了沿淮地区秋季连阴雨综合指数,分析了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指标对沿淮地区连阴雨监测的适用性最好,连阴雨综合指数由连阴雨总日数、连阴雨总降水量线性组成,权重分别为0.8和0.2。按照综合指数,将连阴雨强度分成重度、中度、轻度3级,分级结果与灾情实况较吻合,重度连阴雨和中度连阴雨TS评分分别为100%、88.9%。秋季连阴雨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前期及近10年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尤其是2016年和2017年的连阴雨,强度居历史前2位。沿淮地区连阴雨年数东部和西部的多于中部的,重度连阴雨阜南的最多,五河的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淮地区 秋季连阴雨 综合指数 时空特征
下载PDF
鹤壁市秋季中雨预报系统
5
作者 周官辉 杜滨鹤 +2 位作者 邢用书 孙日丁 芦阿咪 《河南气象》 2002年第2期16-17,共2页
利用鹤壁市 1986~ 1999年秋季高空图资料 ,确定了 4 8h和 2 4h中雨高空要素预报指标 ;利用 1995~2 0 0 0年Micaps数据格式的物理量场分析结果 ,确定了 2 4h中雨物理量预报指标。鹤壁市秋季中雨预报系统根据预报指标和人工神经元网络... 利用鹤壁市 1986~ 1999年秋季高空图资料 ,确定了 4 8h和 2 4h中雨高空要素预报指标 ;利用 1995~2 0 0 0年Micaps数据格式的物理量场分析结果 ,确定了 2 4h中雨物理量预报指标。鹤壁市秋季中雨预报系统根据预报指标和人工神经元网络预报结果 ,对秋季降水进行逐级判别 ,综合做出预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壁市 中雨预报系统 秋季 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