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深远的时代转折Ⅳ 从立体主义到至上主义:苏联先锋派“艺术文化”语境中马列维奇的创造力理论
1
作者 韩林飞(文/图) 李雨欣 《世界建筑导报》 2024年第4期59-65,共7页
马列维奇1 (Казимир Северинович Малевич)是俄国先锋派代表人物,他所创立的至上主义派以其作品的纯粹、抽象而闻名于世,显示出极高的创造力和精神表现力,影响了现代艺术百年来的发展。他不仅是抽象艺术创造... 马列维奇1 (Казимир Северинович Малевич)是俄国先锋派代表人物,他所创立的至上主义派以其作品的纯粹、抽象而闻名于世,显示出极高的创造力和精神表现力,影响了现代艺术百年来的发展。他不仅是抽象艺术创造的始祖,而且是独一无二的理论家。在他不断的创作实践及国家的支持下形成了属于先锋派的“艺术文化”语境中,马列维奇开始了对现代艺术创造力的研究,并发展了他的创造力理论。这种理论的独特性在于,他将自然科学、现代哲学与现代趋势向结合,进行了创造性思考,从而打破了传统艺术的自然观与创作方式,成为现代抽象艺术的创作原则之一。马列维奇的创造力理论在现代艺术刚起步的年代就表现出了超前的现代意识,尽管在后来的几十年中现代艺术流派不断革新,但马列维奇的创造力理论一直保持着对现代艺术深刻的影响力。本文通过对苏联先锋派“艺术文化”语境形成的背景,马列维奇创造力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价值进行研究,指出了从立体主义到至上主义现代艺术发展的自我认知,探索先锋派艺术在苏联的发展以及马列维奇为现代艺术所作的贡献,揭示抽象艺术理论的形成原因及内容实质,明确马列维奇创造力理论在当今世界所具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列维奇 苏联先锋派 艺术文化 创造力理论 现代意识
下载PDF
论历史先锋派“物性凸显”的表意模式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永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229,共8页
与现代主义艺术不同的是,历史先锋派艺术拥有明显的"物性凸显"的特点,并因此而形成一种哲学感。历史先锋派艺术的"物性凸显"既展示出其"破坏即创造"的激进美学精神,又构成了促使鉴赏者接受艺术的物性存... 与现代主义艺术不同的是,历史先锋派艺术拥有明显的"物性凸显"的特点,并因此而形成一种哲学感。历史先锋派艺术的"物性凸显"既展示出其"破坏即创造"的激进美学精神,又构成了促使鉴赏者接受艺术的物性存在并对社会与历史进行深度哲学思考的独特表意模式。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先锋派艺术"物性凸显"的表意模式既努力借助形式与内容完全脱离的抽象化拉开艺术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也引发了关于先锋派到底能够对社会发挥介入性作用还是一种自主型艺术的针锋相对的论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先锋派艺术通过物性的凸显,以各种打破常规的表意实践将过去与未来凝聚于当下,通过对现在或"当下"在场的不断强化打破鉴赏者对历史的惯常理解,使其对当下乃至未来展开富有哲理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格尔 《先锋派理论》 历史先锋派 物性凸显
下载PDF
艺术对生活的介入:比格尔先锋派理论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师会敏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1-165,共5页
德国学者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以唯美主义为批判对象,对现代主义美学的艺术自律观念作了全面反攻,深刻揭示了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质。它注重开放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以充分发挥艺术所具有的文化批判功能,有效对抗资本主义的工具理性。比格尔先... 德国学者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以唯美主义为批判对象,对现代主义美学的艺术自律观念作了全面反攻,深刻揭示了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质。它注重开放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以充分发挥艺术所具有的文化批判功能,有效对抗资本主义的工具理性。比格尔先锋派理论给当今的文艺学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格尔 先锋派理论 艺术体制 介入
下载PDF
论理论的庸俗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建军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4,58,共5页
理论的庸俗化就是对先驱理论也即经典理论的消解和贬值,从而生成庸俗理论。庸俗学者抛弃或回避先驱理论中的价值和特色而自己又不理解的部分,却专门寻找先驱理论的弱点,由此进行他们所谓的理论建设。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降低理论的品格,... 理论的庸俗化就是对先驱理论也即经典理论的消解和贬值,从而生成庸俗理论。庸俗学者抛弃或回避先驱理论中的价值和特色而自己又不理解的部分,却专门寻找先驱理论的弱点,由此进行他们所谓的理论建设。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降低理论的品格,歪曲理论的科学内容,导致先驱理论体系“最轻率的解体”以至妨碍先驱理论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庸俗理论 理论的庸俗化 先驱理论
下载PDF
论西方现代艺术中的反再现主义
5
作者 陈后亮 申富英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年第6期61-64,共4页
从古希腊开始的艺术摹仿说在西方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它强调艺术是对生活的真实再现,可以协助人们认知世界。但现代主义先锋派却认为一切现实主义的艺术再现都不过是"审美幻象",其背后隐藏着不光彩的意识形态控制意图,在让人陶... 从古希腊开始的艺术摹仿说在西方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它强调艺术是对生活的真实再现,可以协助人们认知世界。但现代主义先锋派却认为一切现实主义的艺术再现都不过是"审美幻象",其背后隐藏着不光彩的意识形态控制意图,在让人陶醉于"舒舒服服的"再现内容的同时,也把人变为社会驯服的主体。因此,先锋艺术均有着强烈的反再现主义精神,并把艺术上的反再现与政治上的反叛联系起来,但其政治上的悖论也由此表现无遗,彻底反再现的艺术实践与其激进的文化政治主张背道而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艺术 摹仿说 现实主义再现 先锋派 审美幻象 反再现
下载PDF
艺术之后的摄影:从本雅明到波德里亚 被引量:2
6
作者 薛征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81,110,共7页
作为一种视觉现代性的标志,摄影的出现从根本上颠覆了人们既有的艺术观念。本文以本雅明、巴特和波德里亚三位理论家的影像理论为研究对象,对其有关艺术和摄影关系问题的论述进行考察。本雅明把前卫视为摄影最重要的品质,将摄影理解为... 作为一种视觉现代性的标志,摄影的出现从根本上颠覆了人们既有的艺术观念。本文以本雅明、巴特和波德里亚三位理论家的影像理论为研究对象,对其有关艺术和摄影关系问题的论述进行考察。本雅明把前卫视为摄影最重要的品质,将摄影理解为一种前卫艺术。巴特把疯狂视为摄影最重要的品质,将摄影理解为一种超艺术。波德里亚把沉默视为摄影最重要的品质,将摄影理解为一种反艺术。他们的影像理论,一方面挑战了既有的艺术观念和摄影观念,另一方面也折射了一个多世纪以来艺术和摄影自身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理论 前卫艺术 本雅明 巴特 波德里亚
下载PDF
建筑学期刊中的历史与理论——“对立”的“集合” 被引量:1
7
作者 米切尔·施瓦茨 易娜(译) 青锋(校) 《建筑师》 2007年第3期89-94,共6页
作者首先通过对美国专业期刊中两个著名建筑实例的关注程度的对比,揭示了批评越来越向实用化发展的方向,进而对美国不同时期两个重要的建筑学术期刊Oppositions与Assemblage的编辑方针,发展轨迹以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反... 作者首先通过对美国专业期刊中两个著名建筑实例的关注程度的对比,揭示了批评越来越向实用化发展的方向,进而对美国不同时期两个重要的建筑学术期刊Oppositions与Assemblage的编辑方针,发展轨迹以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反应出目前美国建筑学术期刊理论研究的漫无目的,日益疲软以及与实践之间的巨大脱节。期待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反思,推动建筑历史,理论研究与职业实践的关系能够有实际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理论 批评 Oppositions ASSEMBLAGE 先锋派
下载PDF
现代性与再现的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英】达利博尔·韦塞利 张博远 +1 位作者 周渐佳 周希冉 《时代建筑》 2015年第5期76-81,共6页
文章将20世纪建筑学的现代性问题分解为一组组成对的命题。文章第一部分建立了建筑形态化过程中"再现"的理论框架。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讨论了两种再现的模式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其一是抽离式再现,它将导致文化被狭隘化为"... 文章将20世纪建筑学的现代性问题分解为一组组成对的命题。文章第一部分建立了建筑形态化过程中"再现"的理论框架。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讨论了两种再现的模式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其一是抽离式再现,它将导致文化被狭隘化为"技术化";其二是参与式再现,其不可避免的内向性可能导致主观的随意性。这两点都在密斯·凡·德·罗和汉斯·夏隆的思想和作品中有所体现。作者将两位建筑师置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中,并在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指出了两者之间的裂隙,回应了现代文化的断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化 建筑理论 再现 先锋运动 密斯·凡·德·罗 汉斯·夏隆
下载PDF
现代,现代化,前卫与“艺屎”(Kitsch)——兼论中国建筑中的社会主义集体创作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水山 《建筑师》 2011年第6期33-38,共6页
本文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一些建筑讨论中常用的重要概念——如前卫、艺屎、现代、后现代——的含义与演变,并以中国建筑中的社会主义集体创作为例,阐释了不同的历史观模式对评价历史现象的影响和在西方背景... 本文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一些建筑讨论中常用的重要概念——如前卫、艺屎、现代、后现代——的含义与演变,并以中国建筑中的社会主义集体创作为例,阐释了不同的历史观模式对评价历史现象的影响和在西方背景下发展出来的概念在中国建筑的话语体系中应用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卫 艺屎 现代 现代主义 现代化 后现代 集体创作 建筑史艺术理论与批评 历史观模式
下载PDF
先锋派理论研究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路径比较
10
作者 庄晓敏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4-66,共3页
先锋派运动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重要的文化历史现象。20世纪的西方文艺理论家们从不同的审美视域、文化立场出发,对其进行了多元化的阐释,使先锋派运动自身蕴含的多义性得以较充分地展示。本文试图对西方理论家们的各种先锋派理论进行梳... 先锋派运动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重要的文化历史现象。20世纪的西方文艺理论家们从不同的审美视域、文化立场出发,对其进行了多元化的阐释,使先锋派运动自身蕴含的多义性得以较充分地展示。本文试图对西方理论家们的各种先锋派理论进行梳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予以阐述,以期客观呈现20世纪以来先锋派理论研究的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派 先锋派理论 美学本质 跨学科理论建构
下载PDF
形式学派的延伸与重整——从李格尔到格林伯格艺术史观的变迁逻辑
11
作者 范又榕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70-74,共5页
19世纪中叶前后,形式学派理论完成初创,其代表性理论为移情学说和风格理论。李格尔的风格论虽然不是完全的形式中心论,但已经触及到形式学派的核心观念。沃尔夫林肯定了艺术内部最本质的因素是艺术形式本身,在美术史研究领域把形式提高... 19世纪中叶前后,形式学派理论完成初创,其代表性理论为移情学说和风格理论。李格尔的风格论虽然不是完全的形式中心论,但已经触及到形式学派的核心观念。沃尔夫林肯定了艺术内部最本质的因素是艺术形式本身,在美术史研究领域把形式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式学派的重点转移到现代艺术批评领域。20世纪40年代后,格林伯格通过对形式自律论的强化与拓展,完成了形式学派的社会性拓展。他将所有的艺术形态定义为互相对立的前卫艺术与庸俗文化,并对一切世俗的、庸俗的、大众的文化艺术展开猛烈的批判。20世纪70年代,格林伯格所精心构筑起的前卫文化理论和形式批评话语全面崩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学派 移情学说 风格理论 形式自律 前卫文化
下载PDF
新前卫研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谈《新前卫与文化工业》的理论倾向
12
作者 王志亮 《当代美术家》 2016年第1期22-25,共4页
本雅明·布赫洛所著的《新前卫与文化工业——1955到1975年间的欧美艺术评论集》一书是一本新前卫艺术史的研究性文集,也是西方20世纪末研究新前卫艺术史的最重要文本之一。笔者通过对此书的研究,分析布赫洛的理论来源与倾向,进一... 本雅明·布赫洛所著的《新前卫与文化工业——1955到1975年间的欧美艺术评论集》一书是一本新前卫艺术史的研究性文集,也是西方20世纪末研究新前卫艺术史的最重要文本之一。笔者通过对此书的研究,分析布赫洛的理论来源与倾向,进一步剖析布赫洛的理论,厘清其与彼得·比格尔、法兰克福学派和"情境主义"等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布赫洛 新前卫 文化工业 理论倾向
下载PDF
洪峰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先锋意识——以《东八时区》为例
13
作者 战宇婷 刘雨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10-13,17,共5页
20世纪80年代初,洪峰作为先锋派的代表,其小说《东八时区》通过新型的叙述方式,呈现了若干类型的女性形象。本文透过洪峰《东八时区》中三代女性的婚恋选择和命运描写,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解析她们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展现她们与... 20世纪80年代初,洪峰作为先锋派的代表,其小说《东八时区》通过新型的叙述方式,呈现了若干类型的女性形象。本文透过洪峰《东八时区》中三代女性的婚恋选择和命运描写,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解析她们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展现她们与命运的抗争或是妥协。借由斗争的前进性和反复性,反映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峰小说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人格理论
下载PDF
艺术的社会功能:反思前卫理论
14
作者 张晓剑 《公共艺术》 2023年第1期50-54,共5页
本文意在与王志亮的专著《大众、体制、参与:前卫理论的范式转向》展开理论对话。该书回溯了“前卫”概念最初所包含的社会性维度,指出该著中三个主题词“大众”“体制”“参与”是围绕着艺术的社会功能问题来提炼的,进而勾勒了格林伯... 本文意在与王志亮的专著《大众、体制、参与:前卫理论的范式转向》展开理论对话。该书回溯了“前卫”概念最初所包含的社会性维度,指出该著中三个主题词“大众”“体制”“参与”是围绕着艺术的社会功能问题来提炼的,进而勾勒了格林伯格以来的各种前卫理论版本,指出彼得·比格尔及其批判者本雅明·布赫洛、哈尔·福斯特如何构成了理论话语链,其中所贯穿的“体制批判”这一论题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人对前卫的理解。本文在此基础上审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前卫批评对“美学”的屡次援引,提出前卫运动更新、改造了当代美学,推动研究者不断思考审美的政治之维,就此而言,前卫在持续地促生理论的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卫理论 艺术与社会 审美前卫
原文传递
20世纪80年代叙事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4
15
作者 江守义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5-132,共8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的叙事学研究逐渐兴盛,主要是翻译、介绍和运用。就总体情况看,存在不少问题,包括翻译不够全面,和西方叙事学界交流不够,猎奇和盲从心态盛行,理论拓展缺乏,对创作现象的关注和总结不够,研究凭一时兴趣,等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的叙事学研究逐渐兴盛,主要是翻译、介绍和运用。就总体情况看,存在不少问题,包括翻译不够全面,和西方叙事学界交流不够,猎奇和盲从心态盛行,理论拓展缺乏,对创作现象的关注和总结不够,研究凭一时兴趣,等等。但同时它的历史贡献也不容抹煞:一是开阔了学术界的视野,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带来了新的学术生长点;二是使作家有意识地重视创作技巧,更新小说观念,并催生了中国的先锋派小说;三是激活了中国历史悠久的叙事批评,学界开始采用叙事学方法来研究古典小说,对独具民族特色的小说"评点"给予关注。这些问题和贡献,都给我们以启示:对西方的理论,我们要"跳进去"再"跳出来",立足中国的土壤,发挥中国学术期刊的力量,并持之以恒,让西方理论真正为中国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结构主义 叙事理论 先锋派小说
原文传递
物的革命潜能与自反:维尔托夫、爱森斯坦与苏联先锋派动画观 被引量:5
16
作者 庄沐杨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124,共7页
动画理论是苏联电影导演维尔托夫和爱森斯坦各自电影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现有研究大多集中讨论维尔托夫的纪录片创作,较少触及爱森斯坦动画本体论与苏联先锋派革命意识形态的关联。对于维尔托夫和爱森斯坦各自动画理论的讨论,有助于重... 动画理论是苏联电影导演维尔托夫和爱森斯坦各自电影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现有研究大多集中讨论维尔托夫的纪录片创作,较少触及爱森斯坦动画本体论与苏联先锋派革命意识形态的关联。对于维尔托夫和爱森斯坦各自动画理论的讨论,有助于重探其动画主张背后的政治语境与理论张力,揭示出两者的理论联结,由此也可看到,维尔托夫的革命鼓动动画主张以及爱森斯坦的原生质性说,借由动画这一媒介赋予物质以革命潜能,同时又隐含着对这种潜能的自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理论 维尔托夫 爱森斯坦 原生质性 苏联电影先锋派
原文传递
后现代戏剧对导演创作的影响——浅谈毕业剧目中导演创作手段的多元化
17
作者 孙菲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4-91,共8页
自上世纪80年代,国外的戏剧思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强度冲击着中国戏剧界,进而影响着戏剧导演们的创作观念和实践。这种变化也体现在戏剧院校的课堂里和毕业实习剧目的创作中。本文以新世纪以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部分有代表性的毕业剧... 自上世纪80年代,国外的戏剧思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强度冲击着中国戏剧界,进而影响着戏剧导演们的创作观念和实践。这种变化也体现在戏剧院校的课堂里和毕业实习剧目的创作中。本文以新世纪以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部分有代表性的毕业剧目为例,将导演创作中的新变化置入当下的社会语境中,通过分析导演创作中的新变化,寻找两者之间的影响和联系。并讨论了当下导演创作和教学的某种共性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戏剧 导演创作 戏剧观念
原文传递
论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的女性主义电影创作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棵锁 管志涛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2022年第2期82-93,共12页
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的女性主义电影创作在美国和欧洲的发展路径不同,严重滞后于女性主义的电影理论及批评实践。女性纪录片以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为准绳,试图真实再现女性,但该原则不断遭到质疑;女性主义先锋电影则通过反思并颠覆主流... 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的女性主义电影创作在美国和欧洲的发展路径不同,严重滞后于女性主义的电影理论及批评实践。女性纪录片以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为准绳,试图真实再现女性,但该原则不断遭到质疑;女性主义先锋电影则通过反思并颠覆主流电影的视听惯例,在实现其创作主张的同时付出难以获得商业效益和主流观众认可的代价。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的女性主义电影创作,既为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和理论发展提供了相对充足的文本,也增强了女性在政治、文化与学术研究领域中的主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电影创作 女性主
原文传递
论瓦吉诺夫小说创作的先锋性
19
作者 米慧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19年第4期48-56,共9页
作为先锋主义小说家,瓦吉诺夫在继承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力求革新,积极拓展小说体裁的可能性,将小说体裁记忆与时代现实紧密结合,用镶嵌体裁、改造性用典及其它多种手段引进和组织他人话语,充分发挥小说的杂语性,塑造出具有形式—体裁面具... 作为先锋主义小说家,瓦吉诺夫在继承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力求革新,积极拓展小说体裁的可能性,将小说体裁记忆与时代现实紧密结合,用镶嵌体裁、改造性用典及其它多种手段引进和组织他人话语,充分发挥小说的杂语性,塑造出具有形式—体裁面具功能的"收藏癖"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吉诺夫 先锋主义小说 巴赫金体裁诗学 奥贝利乌
原文传递
比格尔的艺术体制论研究述评
20
作者 周计武 王丽婷 《艺术管理(中英文)》 2019年第1期5-13,共9页
在艺术体制的问题史中,比格尔的艺术体制论影响深远。与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相比,国内学术界对比格尔的艺术体制论的研究相对较少。欧美学术界对比格尔的艺术理论研究具有多维度的综合性,注重在现代性与艺术理论的双重视野中来辨析艺术... 在艺术体制的问题史中,比格尔的艺术体制论影响深远。与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相比,国内学术界对比格尔的艺术体制论的研究相对较少。欧美学术界对比格尔的艺术理论研究具有多维度的综合性,注重在现代性与艺术理论的双重视野中来辨析艺术体制、先锋派与现代主义三个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不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依然阙如。在学术思想史的脉络中,比格尔的艺术体制论既借鉴了当时的社会理论尤其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又深受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的影响。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和哈贝马斯的艺术理论与现代性思想在比格尔的艺术研究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体制 艺术体制论 先锋派理论 艺术自主性 历史先锋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