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粒度仪湿法测定不同形貌超细镍粉平均粒度的研究
1
作者 汪松英 曾世堂 李金朋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344-349,共6页
超细镍粉诸多物化性质随粉末形貌、粒径等参量的变化发生显著改变,因此针对超细镍粉的粒度的准确测定至关重要。确定激光粒度仪测定超细镍粉平均粒度的最佳测试条件,选用湿法测定方法,以多孔状、片状和球状超细镍粉对研究对象,研究了分... 超细镍粉诸多物化性质随粉末形貌、粒径等参量的变化发生显著改变,因此针对超细镍粉的粒度的准确测定至关重要。确定激光粒度仪测定超细镍粉平均粒度的最佳测试条件,选用湿法测定方法,以多孔状、片状和球状超细镍粉对研究对象,研究了分散剂种类、超声时间、分散剂质量分数、遮光度及采样轮数等参数对超细镍粉平均粒径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选用的6种分散剂FMES、L64、CAB、PECPM、CTAC和G-18中,添加FMES分散剂测得的超细镍粉D50值最小,而添加G-18分散剂测得的超细镍粉D50值最大,表明FMES分散剂改善了3种形貌的超细镍粉在水中的团聚,使粒度测量的准确性更高。当超声时间为8 min时,孔状超细镍粉测得的D50=4.403 μm,片状超细镍粉测得的D50=1.345 μm,球状超细镍粉测得的D50=1.289 μm。随着超声时间持续延长,3种形貌的超细镍粉测得的D50值逐渐趋于平稳,其中片状和球状形貌超细镍粉测得的D50值与电镜测试结果较为相符,而孔状超细镍粉D50值与电镜测试结果差别明显,表明激光粒度仪湿法测定不适用于孔状形貌的镍粉。采样轮数与粒度测试值具有强线性相关性,超声时间为8 min时,相邻两轮的测试结果更相近,从而确定了适宜的超声时间为8 min。综上所述,确定了片状和球状超细镍粉平均粒度的最佳测试条件为:超声时间8 min、分散剂FMES质量分数1.5%、遮光度10%—20%。在最佳测试条件下重复测试6次,片状和球状超细镍粉的平均粒度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粒度仪 超细镍粉 平均粒度 分散剂 超声时间 采样轮数 遮光度 准确性 重现性
下载PDF
钛液水解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调控方法
2
作者 刘建国 马丹 岩轰罕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56,62,共7页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为了提高水解产物的性能和产量,本文研究了水解产物的平均粒径与水解速率之间的耦合效应。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了水解温度、钛液初始浓度、钛液F值、水解时间、平均粒径和水解速率的耦合数学模型。通过方差分...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为了提高水解产物的性能和产量,本文研究了水解产物的平均粒径与水解速率之间的耦合效应。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了水解温度、钛液初始浓度、钛液F值、水解时间、平均粒径和水解速率的耦合数学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和失真分析,验证了数学模型的适用性。水解温度对平均粒径有明显影响,而且平均粒径与水解温度成反比。而水解温度对水解速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初始钛浓度、钛液F值和水解时间。随着水解温度的升高,水解速率会继续降低。以2μm平均粒径和较高水解率为优化目标,实验结果表明,2μm平均粒径和水解率预测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分别为2.86%和2.01%,再次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为工业生产中钛液水解过程的预测、控制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液水解 冶金工程 响应面法 平均粒径 水解效率
下载PDF
基于KUZ-RAM修正模型的矿山爆破精度评估研究
3
作者 马建博 王仲琦 杨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1-56,共6页
为解决原KUZ-RAM模型在预测中容易出现高估爆破块度及低估其不均匀指数问题,首先采用延伸应用的面积测量法获得块度大小,然后以面积测量法的结果为对比标准,通过对原KUZ-RAM模型增加平均块度和不均匀指数的修正系数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实... 为解决原KUZ-RAM模型在预测中容易出现高估爆破块度及低估其不均匀指数问题,首先采用延伸应用的面积测量法获得块度大小,然后以面积测量法的结果为对比标准,通过对原KUZ-RAM模型增加平均块度和不均匀指数的修正系数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修正后模型对于平均块度及不均匀指数的预测准确性,进而改善原有经验公式中没有考虑岩性现状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修正后KUZ-RAM模型能够利用岩石系数将平均块度与不均匀指数之间建立联系,且该模型对于爆破效果的评价准确性较高,实用性较强。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评估露天矿山爆破结果准确性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爆破 KUZ-RAM模型 面积测量法 平均块度 岩石系数
下载PDF
安庆市宜秀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袁平 何胜 +2 位作者 程梓昊 张官进 张振国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9-116,共8页
目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给安庆市宜秀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粒度反推法及Fragstats 4.2软件识别生态源地,采用最小阻力模型构... 目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给安庆市宜秀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粒度反推法及Fragstats 4.2软件识别生态源地,采用最小阻力模型构建最小累计阻力面,基于电路理论、ArcGIS水文分析方法等得到“生态廊道”“夹点”“障碍点”。结果:400 m粒度的生态栅格是宜秀区生态源地选取的最适宜尺度。在400 m粒度尺度下,宜秀区生态源地22个,总面积177.16 hm^(2),生态廊道38条,全长56.3 km,“夹点”“障碍点”分别为5、38个。结论:通过对“夹点”的识别、“生态廊道”的提取、“夹点”的保护和“障碍点”的修复,宜秀区的景观生态格局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该研究可为县域尺度下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粒度反推法 最小阻力模型 电路理论 生态源地 生态节点
下载PDF
PTCR纳米晶粉体的一步法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淑荣 许丽丽 +1 位作者 畅柱国 熊为淼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7-21,共5页
采用一步溶胶-凝胶法制得了含钡、锶、钙、钛、锂、锰、硅和钇等八种元素的无定形干凝胶粉,经700℃,1h煅烧得PTCR纳米晶粉体,经XRD分析测得粉体平均晶粒尺寸范围为17~30nm,且平均粒径随稀土掺杂量(摩尔分数为... 采用一步溶胶-凝胶法制得了含钡、锶、钙、钛、锂、锰、硅和钇等八种元素的无定形干凝胶粉,经700℃,1h煅烧得PTCR纳米晶粉体,经XRD分析测得粉体平均晶粒尺寸范围为17~30nm,且平均粒径随稀土掺杂量(摩尔分数为0.08%~2.00%)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常温下粉体以立方相存在。粉体经造粒、压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阻温度系数 纳米晶粉体 电子陶瓷 PTCR
下载PDF
纳米TiO_2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6
作者 胡永茂 项金钟 +3 位作者 李茂琼 方静华 张学清 吴兴惠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9-21,共3页
通过金属醇盐水解制备了纳米TiO2 颗粒 ,用XRD、TEM、ICP等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表征 ,给出了相关的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和水解用水量 。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二氧化钛 平均晶粒尺寸 金属醇盐水解法 工艺参数
下载PDF
激光衍射法与吸管法对东北黑土区土壤粒径分布测定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彬 郑粉莉 +1 位作者 安娟 吕春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4-139,143,共7页
目前激光衍射法(laser diffraction method,LD)逐步被用于土壤颗粒粒径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PSD)的分析,为了对比LD法和吸管法测定东北黑土区土壤PSD的差异性,采用LD法和吸管法分别对东北黑土区宾州河流域36个土壤剖面不... 目前激光衍射法(laser diffraction method,LD)逐步被用于土壤颗粒粒径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PSD)的分析,为了对比LD法和吸管法测定东北黑土区土壤PSD的差异性,采用LD法和吸管法分别对东北黑土区宾州河流域36个土壤剖面不同层次178个土壤样品的PSD值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同吸管法相比,LD法低估了土壤的黏粒含量,平均低估幅度19.69%,而高估了土壤的粉粒和砂粒含量,平均高估幅度分别为14.66%和5.13%。LD法所得PSD结果依据美国土壤质地分类制判定的土壤质地,相对于吸管法总体由粉黏质偏向粉砂质方向。建立了LD法与吸管法测定PSD结果的转换模型,将LD法测定的PSD结果利用转换模型校正后,其测定的各土壤粒级同吸管法相比,准确度达96.97%~98.71%,判定土壤质地的准确率也达8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衍射法 吸管法 颗粒粒径分布 转换模型 东北黑土区
下载PDF
平均粒径对砂土剪切特性的影响及细观机理 被引量:11
8
作者 洪勇 李子睿 +2 位作者 唐少帅 王陆阳 李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14-1822,共9页
针对平均粒径对砂土剪切特性的影响作用,结合室内试验和离散元模拟方法对不同平均粒径砂土进行了细观研究。基于3种不同平均粒径砂土的直剪试验结果,通过建立反映砂土剪切试验特征的PFC(particle flow code)颗粒流模型,详细研究了不同... 针对平均粒径对砂土剪切特性的影响作用,结合室内试验和离散元模拟方法对不同平均粒径砂土进行了细观研究。基于3种不同平均粒径砂土的直剪试验结果,通过建立反映砂土剪切试验特征的PFC(particle flow code)颗粒流模型,详细研究了不同粒径砂土在剪切过程中土样体积变化、力链网络、孔隙率和配位数等细观结构参数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并从细观角度分析了颗粒粒径对土样宏观剪切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具有不同平均粒径砂土的细观结构参数在剪切过程中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其细观参数差异主要集中体现在剪切带处;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抗剪强度和剪胀效应方面,砂土平均粒径越大,抗剪强度越高,剪胀效应越明显;具有不同平均粒径的砂土在剪切过程中土颗粒运动规律及剪切带形态变化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平均粒径越大,剪切带内上跨式颗粒占比越大,剪切带厚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平均粒径 直剪试验 离散元 剪切带
下载PDF
基于平均家庭规模的家庭结构预测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崇梅 焦桂花 +2 位作者 刘文斌 傅崇辉 陈仲星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8-107,共10页
家庭结构对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家庭结构预测方法受到数据要求过高、预测参数过多的局限。本文提出的三参数家庭规模结构方程,只有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参数,只需要预测平均家庭规模的变化趋势,就可以对家庭规模结构进行预... 家庭结构对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家庭结构预测方法受到数据要求过高、预测参数过多的局限。本文提出的三参数家庭规模结构方程,只有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参数,只需要预测平均家庭规模的变化趋势,就可以对家庭规模结构进行预测。模型整体检验显示,家庭规模结构方程的解释力在80%以上,模型的参数能够保持一致性。家庭规模结构方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绝对误差在0.02左右。利用中国公开的家庭规模结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运算,发现家庭规模结构方程是一种稳健、简约的家庭结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规模结构 平均家庭规模 预测方法
下载PDF
大孔树脂孔结构的测定 被引量:22
10
作者 徐家毅 郭贤权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52-60,共9页
介绍了大孔树脂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及孔径分布等孔结构参数的测定方法,对各参数的不同测定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作者的工作,对大孔树脂的孔结构测定及测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树脂 大孔树脂 孔结构 结构
下载PDF
各种粒度表征技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谭立新 蔡一湘 +1 位作者 余志明 梁泰然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1年第1期57-61,共5页
对几种普遍使用的粒度测试技术进行了比较,认为激光衍射法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最好,测量精度高.对粒径范围较窄的球形粉体(单分散颗粒),分别采用激光衍射法、电阻法、沉降法和显微镜法测量的中位径(D50)值具有可比性;对粒径范围较宽的球形... 对几种普遍使用的粒度测试技术进行了比较,认为激光衍射法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最好,测量精度高.对粒径范围较窄的球形粉体(单分散颗粒),分别采用激光衍射法、电阻法、沉降法和显微镜法测量的中位径(D50)值具有可比性;对粒径范围较宽的球形粉体,只有激光衍射法、电阻法和显微镜法测量的中位径D50值具有可比性,沉降法的测量结果相对误差较大,不具有可比性;对不规则形状的粉体颗粒,采用这些测试技术测得的中位径值一般没有可比性.用比表面积法测量的比表面积粒径偏小,测量结果与上述四种粒度测量方法不可比.显微镜法不适合对粒径范围较大、形状不规则的颗粒进行粒度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测试 激光衍射法 沉降法 电阻法 显微镜法 比表面积法
下载PDF
钢金相图像中晶粒度的估算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秋冬 颜文英 +1 位作者 邱勇平 高顺富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21-25,共5页
晶粒度估算是金属性能分析的重要基础。对钢金相图像中晶粒的晶粒度、面积、平均面积、弦、长轴、短轴、直径和平均直径进行了定义,提出用填充剔除计数法进行晶粒颗数的统计,给出了一个晶粒平均面积和平均直径的估算公式。最后,给出了... 晶粒度估算是金属性能分析的重要基础。对钢金相图像中晶粒的晶粒度、面积、平均面积、弦、长轴、短轴、直径和平均直径进行了定义,提出用填充剔除计数法进行晶粒颗数的统计,给出了一个晶粒平均面积和平均直径的估算公式。最后,给出了一个晶粒直径计算算法。描述的晶粒度估算方法改进了从前的粗略估算方法,使计算精确度获得极大的提高,为金相图像的更深入分析,如对金属晶粒度的评级、机械性质的分析等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金相图像 晶粒度 平均直径 平均面积 估算方法
下载PDF
激发剂强化钢渣磁选尾渣胶凝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业长 代梦博 +2 位作者 罗邦曹 何丽萍 春铁军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3,22,共7页
钢渣是冶金工业排放的大宗量废渣,其胶凝活性的激发主要通过机械和化学两种方式。为了确定钢渣化学激发适宜的激发剂组分,以提高钢渣资源化的利用效率,本文以钢渣磁选尾渣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激发剂掺混钢尾渣... 钢渣是冶金工业排放的大宗量废渣,其胶凝活性的激发主要通过机械和化学两种方式。为了确定钢渣化学激发适宜的激发剂组分,以提高钢渣资源化的利用效率,本文以钢渣磁选尾渣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激发剂掺混钢尾渣进行机械粉磨,激发其胶凝活性,并按照相关标准,测试钢尾渣粉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以及钢尾渣水泥胶砂砌块7 d和28 d的活性指数。结果表明:化学激发剂用于掺钢尾渣粉磨,掺磨w(Na_(2)SiO_(3)·9H_(2)O)为0.1%的钢尾渣粉比表面积最大为495 m^(2)/kg;钢尾渣粉的比表面积与7 d活性指数趋势相同,平均粒径与28 d活性指数趋势相反;CaSO_(4)·2H_(2)O组分适宜对钢尾渣进行化学激发,掺w(CaSO_(4)·2H_(2)O)为1%球磨100 min的钢渣粉比表面积为404 m^(2)/kg,平均粒径为54.85μm,7 d和28 d活性指数分别为52.68%和9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磁选尾渣 掺磨激发剂 活性指数 比表面积 平均粒径
下载PDF
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晶型可控纳米银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鸿燕 郑伟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25-2226,共2页
通过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形貌不同的纳米银分散液,分析了纳米银的平均粒度和紫外可见光吸收曲线,同时对分散液粒子的扫描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Ag+浓度的增加,纳米银颗粒的平均粒度大致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紫外可见光的最... 通过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形貌不同的纳米银分散液,分析了纳米银的平均粒度和紫外可见光吸收曲线,同时对分散液粒子的扫描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Ag+浓度的增加,纳米银颗粒的平均粒度大致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紫外可见光的最大吸收波长也呈现增大的趋势。纳米银颗粒最初呈现球形,有三角形的纳米银颗粒出现。随着B液提前加入时间的延长,纳米银颗粒尺寸不断增加,三角形纳米银颗粒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化学还原法 平均粒度 晶型可控纳米银
下载PDF
采用改进模糊C均值法的电网故障元件定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莲 李钊 蒋东荣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66-70,共5页
基于WAMS的实时测量信息,提出了利用改进模糊C均值法对广域测量信息构成的样本进行最优分类,从而定位出故障元件及故障区域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及寻优稳定性,在相量测量单元(PMU)测量数据含有噪声的情况... 基于WAMS的实时测量信息,提出了利用改进模糊C均值法对广域测量信息构成的样本进行最优分类,从而定位出故障元件及故障区域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及寻优稳定性,在相量测量单元(PMU)测量数据含有噪声的情况下,能精确、方便、迅速地定位故障元件及故障区域,而且算法运行时间能满足广域自适应后备保护的时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MS 相量测量单元 粒子群算法 模糊C均值法 故障元件定位
下载PDF
二乙胺法制备含多种添加剂的ZnO粉体与变阻器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尧 (竹夌)田俊一 白崎信一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3-58,共6页
本文采用二乙胺化学制备方法研制了如下6种成份组成的 ZnO 粉料:97mol%ZnO+0.5mol%Bi_2O_3+0.5mol%CO_2O_3+0.5mol%Cr_2O_3+1.0mol%Sb_2O_3+0.5mol%MnO_(?)。测量了粉体的粒度分布,粒径<1μm 的粉体占70~80%,其平均粒径为0.5μm 左... 本文采用二乙胺化学制备方法研制了如下6种成份组成的 ZnO 粉料:97mol%ZnO+0.5mol%Bi_2O_3+0.5mol%CO_2O_3+0.5mol%Cr_2O_3+1.0mol%Sb_2O_3+0.5mol%MnO_(?)。测量了粉体的粒度分布,粒径<1μm 的粉体占70~80%,其平均粒径为0.5μm 左右。测量瓷体的烧结密度和电物理特性-α值,并用SEM 对粉体和陶瓷进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本法可获得电物理特性优良、成份均匀的粉料,瓷体的烧结密度较高(理论密度的97%),晶粒较细且均匀。实验中还发现:化学制备 ZnO 陶瓷无焦绿石相呈现及消失。表明了制备方法不同,材料的相变化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胺法 氧化锌粉末 变阻器陶瓷
下载PDF
基于RSM模型对纤维素酶预处理制备MFC的参数优化
17
作者 张启莲 张正健 +1 位作者 陈蕴智 李志红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共8页
研究了响应曲面法(RSM)应用于纤维素酶预处理制备微纤化纤维素(MFC)的工艺条件优化,首先通过马尔文粒度仪、刚果红染色法等手段对MFC性能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以MFC的粒径、比表面积为响应值,采用RSM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和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了响应曲面法(RSM)应用于纤维素酶预处理制备微纤化纤维素(MFC)的工艺条件优化,首先通过马尔文粒度仪、刚果红染色法等手段对MFC性能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以MFC的粒径、比表面积为响应值,采用RSM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和分析。结果表明,纸浆浓度、酶用量、酶处理时间的变化对于制备的MFC性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依据单因素分析,利用RSM进行参数优化,预测得出酶预处理制备MFC的优化条件为:纸浆浓度为10%,酶用量为10.53 U/g,处理时间为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纤化纤维素 响应曲面法 粒径 比表面积 参数优化
下载PDF
矩形截面高层建筑立面上面风压极值的尺度折减系数
18
作者 全涌 王翔 张正维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5-311,共7页
通过一系列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研究了矩形截面高层建筑立面面风压极值的变化特征,并与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受压面的面积、水平尺度及竖向尺度的影响,给出了更合理的尺度参数。试验结果... 通过一系列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研究了矩形截面高层建筑立面面风压极值的变化特征,并与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受压面的面积、水平尺度及竖向尺度的影响,给出了更合理的尺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随受压面尺度的增加,面风压极值逐渐减小,当足尺面积达到50 m^(2)时,面风压正极值的尺度折减系数在0.9左右,而负极值的尺度折减系数在0.8左右。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对围护结构风荷载的尺度折减方法将导致面风压极值的低估,尤其是面风压正极值。以作用面面积、对角线长度和宽度作为尺度参数描述面风压极值折减系数的变化规律都不合理,建议采用以受压面的水平尺度b、竖向尺度h和整个建筑迎风面宽度B确定的综合尺度参数(b0.85 h0.15/B)来描述建筑立面上面风压极值的尺度折减系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护结构 面风压 尺度折减系数 高层建筑 面积平均法
下载PDF
混合骨料级配对充填料浆离析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温震江 高谦 +1 位作者 陈得信 王永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64-2272,共9页
针对金川矿山废石?棒磨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存在的离析问题,通过优化混合骨料级配来控制料浆的离析率。首先,对充填骨料进行物化分析及级配分析,通过堆积密实度试验确定混合骨料配比,以Wey-Mouth粒子干涉理论为基础设计8种级配的混合骨料... 针对金川矿山废石?棒磨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存在的离析问题,通过优化混合骨料级配来控制料浆的离析率。首先,对充填骨料进行物化分析及级配分析,通过堆积密实度试验确定混合骨料配比,以Wey-Mouth粒子干涉理论为基础设计8种级配的混合骨料,并以此进行料浆离析试验;其次,基于Fuller公式建立混合骨料粒径连续分布模型,结合统计学基本原理建立平均粒径和粒径分散系数2个级配表征参数。然后,根据离析试验结果,以屈服应力为条件,确定混合骨料平均粒径和粒径分散系数。最后,以金川矿山充填材料进行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废石与棒磨砂质量比为7:3,屈服应力为50~60 Pa条件下,满足混合骨料高浓度料浆管道自流输送的离析率为16.76%~21.55%,由此确定混合骨料的平均粒径为4.99~5.39 mm,粒径分散系数为1.42~1.45。当料浆质量分数为80%时,级配T1和T2的离析率分别为16.38%和17.04%,与界定值16.76%~21.55%相比较,相对误差分别为1.17%和2.28%,说明确定的混合骨料级配参数范围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采矿法 骨料级配 平均粒径 粒径分散系数 料浆离析
下载PDF
砒砂岩区不同退耕还林措施土壤颗粒及交换性能分布特征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鹏 郭建英 +5 位作者 董智 李红丽 张铁钢 仇苏倩 高娅 陈小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50,共8页
为研究砒砂岩区退耕还林还草措施下林地和草地的土壤结构及土壤交换性能对其措施的响应,选取柠条林、油松林、小叶杨林和本氏针茅草地为研究对象,并以荞麦坡耕地为对照,通过野外取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分形理论探究土壤粒径分... 为研究砒砂岩区退耕还林还草措施下林地和草地的土壤结构及土壤交换性能对其措施的响应,选取柠条林、油松林、小叶杨林和本氏针茅草地为研究对象,并以荞麦坡耕地为对照,通过野外取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分形理论探究土壤粒径分布(PSD)、阳离子交换量(CEC)和交换性盐基总量(ECEC)及其组成(Na+、K+、Ca2+、Mg2+)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相关性关系。结果表明:(1)实施退耕还林措施后,草地和林地的PSD分布范围、非均一性、离散程度均高于坡耕地,且柠条林的土壤粉粒含量、PSD分布范围的增幅效果最显著(P<0.05);土壤剖面垂直层次上,草地有利于增加表层土壤的细粒组分和粒径的分布范围,而林地更有利于对深层土壤粒径的改良与细化;(2)研究区交换性盐基组成主要以碱土金属为主(Ca2+、Mg2+),不同措施的土壤ECEC和CEC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柠条林>油松林>小叶杨林>草地>坡耕地。草地表层土壤交换性能优于底层土壤,而林地与之相反;(3)黏、粉粒和细砂是决定研究区土壤交换性能的细粒土壤和粗粒土壤,粉粒是CEC、ECEC的主要贡献因子,多重分形维数可较好地描述土壤交换性能与土壤颗粒间的关系。不同措施以柠条林对土壤颗粒组成和土壤交换性能的改良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砒砂岩区 土壤粒径分布 多重分形 土壤交换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