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 OF CRACK-WEAKENED ROCK MASSES UNDER AXIAL-DIMENSIONAL UNLOADING 被引量:4
1
作者 Xiaoping Zhou Qihu Qian Yongxing Zhang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2008年第3期221-231,共11页
An accurate and efficient numerical method for solving the crack-crack interaction problem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is mainly by means of the dislocation model, stress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and Chebyshev polynomial ... An accurate and efficient numerical method for solving the crack-crack interaction problem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is mainly by means of the dislocation model, stress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and Chebyshev polynomial expansion of the pseudo-traction. This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compute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of multiple kinked cracks and multiple rows of periodic cracks as well as the overall strains of rock masses containing multiple kinked cracks under complex loads. Many complex computational examples are given. The dependence of the crack-crack interaction on the crack configuration, the geometrical and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loads pattern, is investigated. By comparison with numerical results under confining pressure unloading, it is shown that the crack-crack interaction under axial-dimensional unloading is weaker than those under confining pressure unloading. Numerical results for single faults and crossed faults show that the single faults are more unstable than the crossed faults. It is found from numerical results for different crack lengths and different crack spacing that the interaction among kinked cracks de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length of the kinked cracks and the crack spacing under axial-dimensional unlo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action among cracks axial-dimensional unloading crack-weakened rock masses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 the Chebyshev polynomial expansion
下载PDF
新型钉尾横连在后路寰枢椎内固定中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2
作者 欧阳北平 马向阳 +3 位作者 罗春山 邹小宝 陆廷盛 陈啟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0-1324,共5页
背景:在寰枢关节疾病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C_(1)-C_(2)pedicle screw-rod fixation,C_(1)-C_(2)PSR)中加用传统的棒-棒横连可以为螺钉/棒结构提供更坚固抗旋转稳定性,但有安装困难、影响植骨床和脊髓损伤的风险。作者设计... 背景:在寰枢关节疾病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C_(1)-C_(2)pedicle screw-rod fixation,C_(1)-C_(2)PSR)中加用传统的棒-棒横连可以为螺钉/棒结构提供更坚固抗旋转稳定性,但有安装困难、影响植骨床和脊髓损伤的风险。作者设计的新型寰椎钉尾横连(horizontal screw-screw crosslink,hS-S CL)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缺点,但其生物力学性能尚不清楚。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新型寰椎钉尾横连在C_(1)-C_(2)PSR中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集1名成人健康男性志愿者枕骨底到枢椎(C0-2)的CT薄层扫描数据,分别建立寰枢椎有限元模型:正常组、失稳组、失稳+C_(1)-C_(2)PSR(无横连组)、C_(1)-C_(2)PSR+hS-S CL(钉尾横连组)。对各个有限元模型加载1.5 Nm的扭矩,计算出4组模型在屈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工况下的活动度及横连应力峰值,并提取内固定应力云图。结果与结论:①失稳组较正常组的运动范围明显增大43.8%-78.7%;2种内固定组在6种工况下的运动范围较失稳组减少90.2%-98.7%,在屈伸状态下的运动范围基本一致,但在侧屈及旋转状态下,钉尾横连组较无横连组运动范围分别减少34.3%-43.8%和78.6%-79.1%,其中在旋转状态运动范围减少最为明显;②2种内固定内植物模型应力峰值:钉尾横连组最大应力总体上小于无横连组,内固定组在后伸时应力峰值最小;③内植物的应力云图:显示内固定未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且主要的应力分布区域为螺钉根部与骨质结合部,横连两端与螺钉尾槽或连接棒结合部;④新型钉尾横连能明显提高内固定的抗旋转稳定性,在三维运动上承担部分应力,降低内植物的最大应力;钉尾横连两端的应力分布明显,该部位可能出现横连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连 后路 寰枢椎 三维有限元 颈椎 内固定
下载PDF
基于压气机三维彻体力模型的叶尖射流扩稳方法
3
作者 杨阳 郭政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8-1274,共7页
为了分析转子叶尖射流对多级轴流压气机的扩稳作用,研究了轴流式压气机三维黏性彻体力模型,通过对ANSYS CFX软件的二次开发,求解带动量源项和能量源项的N-S(Navier-Stokes)方程,实现无叶片条件下的压气机全通道数值模拟。基于模型计算的... 为了分析转子叶尖射流对多级轴流压气机的扩稳作用,研究了轴流式压气机三维黏性彻体力模型,通过对ANSYS CFX软件的二次开发,求解带动量源项和能量源项的N-S(Navier-Stokes)方程,实现无叶片条件下的压气机全通道数值模拟。基于模型计算的Stage 35单级压气机压比特性与实验值误差不大于0.8%,失稳点流量比实验值大1.2%,对端壁边界层流动能够准确模拟。基于模型计算了无射流和有射流条件下的多级压气机特性和失稳边界,并分析了叶尖射流扩稳机理。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模拟叶尖射流对多级压气机的扩稳作用,在100%设计转速下,设计点流量的4.6%的射流流量使稳定裕度增加了7.06%,射流能够消除叶尖区域的堵塞流动,从而扩大了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式压气机 三维黏性彻体力模型 气动稳定性 叶尖射流
下载PDF
内、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贾军锋 唐承杰 张挥武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43-446,共4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比较内、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对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的胫骨行CT扫描构建正常胫骨模型。使用Solidworks 2013软件制作得到内侧锁定钢板和锁定螺钉的装配体(模型1)、外侧锁定钢板...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比较内、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对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的胫骨行CT扫描构建正常胫骨模型。使用Solidworks 2013软件制作得到内侧锁定钢板和锁定螺钉的装配体(模型1)、外侧锁定钢板和锁定螺钉的装配体(模型2)。使用Ansys 14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在施加轴向力、扭转力、侧向力后,模型1和模型2的承载力及骨折断端的位移情况。结果(1)承载力:施加轴向力后,模型1不足模型2的1/6(P<0.05);施加扭转力后,模型1约是模型2的7倍(P<0.05);施加侧向力后,模型1和模型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骨折断端平均位移:施加轴向力后,模型1小于模型2(P<0.05);施加扭转力后,模型1大于模型2(P<0.05);施加侧向力后,模型1小于模型2(P<0.05)。结论与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模型相比,胫骨远端骨折内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模型力学分布更均匀、稳定性更好,且骨折断端的微小位移能有效刺激骨痂再生,更利于骨折愈合,在软组织条件允许下更利于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三维有限元分析 锁定钢板 轴向压缩 四点弯曲 扭转
下载PDF
盘式实心磁力耦合器气隙磁场分布及转矩分析
5
作者 杭天 杨超君 +2 位作者 朱继伟 丁逸飞 王剑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针对一台9对极盘式实心磁力耦合器,为研究其气隙磁场分布及转矩,引入层理论模型,将磁力耦合器划分为非导电区域和导电区域两部分,推导二维标量磁位法,求解非导电区域的标量磁位和导电区域的磁场强度,同时引入卡特系数进行校正,推导出盘... 针对一台9对极盘式实心磁力耦合器,为研究其气隙磁场分布及转矩,引入层理论模型,将磁力耦合器划分为非导电区域和导电区域两部分,推导二维标量磁位法,求解非导电区域的标量磁位和导电区域的磁场强度,同时引入卡特系数进行校正,推导出盘式实心磁力耦合器的气隙磁密和输出转矩公式;然后,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得到磁力耦合器的三维气隙磁场分布、涡流分布和输出转矩,并分析了不同工作参数对输出转矩的影响;最后,搭建三维气隙磁场测量试验平台和传动试验平台进行三维气隙磁场和转矩的试验,所得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仿真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推导的气隙磁密和输出转矩公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进一步研究盘式实心磁力耦合器的传动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式实心磁力耦合器 气隙磁场 转矩 二维标量磁位法 涡流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isolation bear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ong span hangars 被引量:12
6
作者 Li Xiongyan Xue Suduo Cai Yanche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3年第1期55-65,共11页
Based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space frame structures,a new type of seismic isolation bearing defined as a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isolation bearing(3DSIB)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The bearing ... Based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space frame structures,a new type of seismic isolation bearing defined as a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isolation bearing(3DSIB)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The bearing offers excellent properties such as multi-dimensional seismic isolation,reasonable rotation capability,good ability to resist lifting load,uncoupled stiffness i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etc.In the 3DSIB,the horizontal dimension is designed by combining the Teflon sliding device and helical spring,while the vertical dimension is developed by introducing disk springs or helical springs.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3DSIB was established and its performance with the critical parameters was tested on a shaking table.Furthermore,the 3DSIB was applied in a 120 m span hangar structure and simulated using SAP2000 software to evaluate its performance in practical structures.The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s with and without 3DSIB was compared.It is shown that the hangar structure with 3D bearings achieves a better performance.The axial force and acceleration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s with 3DSIB are effectively reduced,while the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he bearing is within the predetermined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isolation bearing (3DSIB) seismic isolation HANGAR axial force acceleration response
下载PDF
Developing a 3D-FEM Model for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of an Axial Flux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
7
作者 Seyyed Mehdi Mirimani Abolfazl Vahedi 《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10年第4期258-263,共6页
Recently, many optimal designs for axial flux permanent magnet (AFPM) motors were performed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FE) analysis. Most of the models are based on reduction of 3D problem to 2D problem which is not ac... Recently, many optimal designs for axial flux permanent magnet (AFPM) motors were performed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FE) analysis. Most of the models are based on reduction of 3D problem to 2D problem which is not accurate for design aspects.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accurate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of a surface mounted, 28 pole AFPM with concentrated stator winding. The AFPM is model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finite-element method. This model in-cludes all geometr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chine components. Using this accurate modeling makes it possible to obtain demanded signals for a very high precision analysis. Magnetic flux density, back-EMF, magnetic axial force and cogging torque of the motor are simulated using FLUX-3D V10.3.2. Meanwhile, the model is paramet-ric and can be used for design process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ial Flux PERMANENT MAGNET (AFPM) Motor Three-dimensional FINITE-ELEMENT Method (3D-FEM) COGGING TORQUE
下载PDF
模块化定子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磁网络建模与分析
8
作者 吴胜男 庞先文 +1 位作者 佟文明 王玉坤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5-104,共10页
以一台模块化定子交替极转子结构的混合励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三维磁网络模型,综合考虑了定子齿顶局部饱和问题、定子槽漏磁、转子端部漏磁、轴向漏磁、电枢反应、转子转动等因素。利用所搭建的三维磁网络模型分别计算分析... 以一台模块化定子交替极转子结构的混合励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三维磁网络模型,综合考虑了定子齿顶局部饱和问题、定子槽漏磁、转子端部漏磁、轴向漏磁、电枢反应、转子转动等因素。利用所搭建的三维磁网络模型分别计算分析了电机的气隙磁通密度、磁链与电动势等特性,并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同时,还对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的性能包括调磁能力、电磁转矩、铁耗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该电机调磁能力良好,在通以2 A与4 A励磁电流时,相磁链相较于无励磁时分别增加了22.68%与45.36%,而在通以-2 A与-4 A励磁电流时,相磁链分别降低了13.45%与24.9%;功率调节灵活,在低速工作时可以通过增加电励磁电流来提升电机的输出功率;以及采用非晶合金可以有效降低铁耗,提高效率的结论。该解析模型与有限元方法相比节约了大量时间,为更高效准确地分析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的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励磁电机 三维磁网络 局部饱和 轴向磁路 漏磁路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多级轴流压气机末级串列静子三维优化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玲 琚亚平 +1 位作者 李震 张楚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4-174,共11页
为充分挖掘串列叶片对压气机扩稳增效的潜能,在对多级轴流压气机末级静子串列改型的基础上,选取不同叶高处前后排叶片相对位置、负载分配、弯掠特征及端壁轮廓等25个参数为设计变量,开展某工业用6.5级轴流压气机末级串列静子叶片与端壁... 为充分挖掘串列叶片对压气机扩稳增效的潜能,在对多级轴流压气机末级静子串列改型的基础上,选取不同叶高处前后排叶片相对位置、负载分配、弯掠特征及端壁轮廓等25个参数为设计变量,开展某工业用6.5级轴流压气机末级串列静子叶片与端壁的一体化优化设计研究,并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对串列叶片几何参数进行特征重要性分析,提炼出串列参数设计指导。结果表明:优化后压气机末级在设计工况、近喘工况和近堵工况下的绝热效率分别提升4.81%、3.37%和8.195%;对于末级串列静子,最优串列参数随叶高变化而变化;调整前后叶片的弦长比与弯角比以实现串列叶片负荷前加载、调整叶片后掠与反弯以降低叶片端壁处负荷、设置叶中部分更大的周向交错度使缝隙区流体充分加速,均能有效降低末级串列叶片流动损失;串列叶片缝隙区尺寸,尤其是周向交错度,较其他参数对串列叶片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成果应对压气机三维串列叶片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串列叶片 三维优化设计 随机森林 气动性能
下载PDF
水泵水轮机开机过程水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文龙 毕慧丽 +5 位作者 叶永进 张绍政 尹禧龙 黄星星 王正伟 金州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04,共8页
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组在开机过程中产生剧烈的压力波动,转轮内复杂流动和压力脉动是引起固定部件强烈振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对水泵水轮机开机过程的物理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同时建立了厦门抽水蓄能电站管路系统的一维特... 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组在开机过程中产生剧烈的压力波动,转轮内复杂流动和压力脉动是引起固定部件强烈振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对水泵水轮机开机过程的物理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同时建立了厦门抽水蓄能电站管路系统的一维特征线水力模型及水泵水轮机组过水流道的三维流场计算模型,开展了机组发电开机过程一维三维耦合的数值计算,重点分析了机组开机过程瞬时流动特点,以及转轮径向力和轴向力变化与外特性的内在关联性。研究发现,机组开机至空载状态时,由于导叶开度小、转速上升快,在无叶区形成了速率很高的水环,同时转轮流道内充斥着大量复杂的漩涡结构,导致了流量与转矩的突降。导叶动作、转速对径向力、轴向力的变化规律有直接的影响,开机过程中转轮径向力的变化趋势与活动导叶动作过程基本一致。轴向力的变化趋势与机组转速变化基本一致,转速和轴向水推力数值总体上为逐渐增大的趋势。本文研究结论为抽水蓄能机组和高水头混流式水轮机的开机过程物理机理和规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开机过程 一维三维耦合 径向力 轴向水推力
下载PDF
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叶片全三维气动优化方法研究
11
作者 项岱军 石清鑫 王星 《风机技术》 2023年第S01期72-77,共6页
本文以某电厂660MW机组的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和引风机为例,重点讨论了深调负荷下,定制化设计风机叶型的方法。根据风机现有运行情况及风机本体特性,确定了风机优化目标,通过五个步骤时风机叶型进行定制化设计并予以实施,性能测试结果... 本文以某电厂660MW机组的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和引风机为例,重点讨论了深调负荷下,定制化设计风机叶型的方法。根据风机现有运行情况及风机本体特性,确定了风机优化目标,通过五个步骤时风机叶型进行定制化设计并予以实施,性能测试结果说明改造后风机性能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改造费用和工程量均为最低。本文对定制化叶型从选型、设计到实施后评估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同时对此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也提出了设计定制化叶片需要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调轴流风机 三维气动叶型优化 定制化叶片
下载PDF
植入位点及轴向对不同牙槽窝形态上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军 万哲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22-227,共6页
目的基于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并探讨不同牙槽窝形态下,上颌中切行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时,植入位点及轴向对种植体、基台、中央螺丝、牙冠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参照1名健康成年人的口腔CBCT影像资料;建立偏唇型、中间型、偏腭型三种牙槽窝... 目的基于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并探讨不同牙槽窝形态下,上颌中切行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时,植入位点及轴向对种植体、基台、中央螺丝、牙冠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参照1名健康成年人的口腔CBCT影像资料;建立偏唇型、中间型、偏腭型三种牙槽窝形态的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同植入位点(根尖位点、偏腭/唇侧位点)及轴向(牙长轴、牙槽骨长轴);对已建立的模型以100 N的力进行应力加载;应用ANSYS软件分析种植体、基台、中央螺丝、牙冠的应力值。结果成功建立12个不同牙槽窝形态的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三维有限元模型;牙槽窝偏唇型及偏腭型的上颌中切牙行即刻种植即刻负重时,沿牙槽骨长轴偏腭/唇位点进行植入,种植体及其上部结构所受应力最小;中央型上颌中切牙行即刻种植即刻负重时,沿牙长轴偏腭位点进行植入,种植体及其上部结构所受应力最小。结论不同牙槽窝形态、植入位点及轴向,都会对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种植体及其上部结构生物力学特点产生影响。医生应针对不同牙槽窝形态制定不同植入轴向及植入位点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中切牙 即刻种植即刻负重 植入位点及轴向 三维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有限差分法的一维电主轴热态特性分析
13
作者 丁卓琛 沈沐霖 +1 位作者 赵仕安 赵东方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3年第6期123-126,共4页
针对ANSYS Mechanical APDL和Workbench在电主轴一维热态特性分析中存在的不适用性与复杂性,以传热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一维主轴热态特性模型;基于有限差分法在MATLAB中实现相关算法,输入相关参数后可以快速求解得电主轴的一维温度场分布... 针对ANSYS Mechanical APDL和Workbench在电主轴一维热态特性分析中存在的不适用性与复杂性,以传热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一维主轴热态特性模型;基于有限差分法在MATLAB中实现相关算法,输入相关参数后可以快速求解得电主轴的一维温度场分布,极大地简化了原本需要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的步骤。经与Workbench结果比较,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所做工作对寻找电主轴轴向温度分布的“危险截面”有重要帮助,同时可为电主轴的结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主轴 一维传热模型 有限差分法 轴向温度场分布
下载PDF
回转窑传热模型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55
14
作者 张志霄 池涌 +2 位作者 李水清 严建华 岑可法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31,共5页
对回转窑内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归纳了各项换热系数的关联式 ,尤其结合热渗透模型完善了回转壁面与料床之间传热机制的研究 ,并提出通用的计算关联式。进而提出了内热式炉型的一维轴向传热模型 ,并根据已发表的试验数... 对回转窑内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归纳了各项换热系数的关联式 ,尤其结合热渗透模型完善了回转壁面与料床之间传热机制的研究 ,并提出通用的计算关联式。进而提出了内热式炉型的一维轴向传热模型 ,并根据已发表的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和各换热系数的适用性。计算表明在窑内低温段 ,物料的受热主要来自其覆盖的回转壁面对其加热 ;而在高温段 ,气体的辐射热量成为加热料床的主要热源。此外 ,由物料进口端沿轴向窑壁散热增大 ,在窑内高温段窑壁的散热甚至高于物料吸热量 ,因此在回转反应器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窑壁散热造成的热效率降低并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传热模型 数值模拟 一维轴向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齿状突骨折对寰枢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袁文 贾连顺 +3 位作者 李家顺 丁祖泉 杨国标 戴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74-175,共2页
报告了对6具新鲜尸体的枕颈部骨韧带标本通过截骨术复制成齿状突Ⅱ型骨折的模型,采用生物力学方法测量了寰枢关节的三维运动范围。结果表明,齿状突骨折对寰枢关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后伸及侧屈运动范围增大,分别由正常的21.50°和7.25... 报告了对6具新鲜尸体的枕颈部骨韧带标本通过截骨术复制成齿状突Ⅱ型骨折的模型,采用生物力学方法测量了寰枢关节的三维运动范围。结果表明,齿状突骨折对寰枢关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后伸及侧屈运动范围增大,分别由正常的21.50°和7.25°增至45.42°和20.81°,增加了52.7%和65.1%,与正常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结果提示,齿状突骨折导致的寰枢关节不稳主要表现为后伸和侧屈运动,治疗应以恢复齿状突的完整性和增加寰枢关节的稳定性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 骨折 寰枢关节 三维运动
下载PDF
寰椎横韧带断裂对寰枢关节三维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袁文 贾连顺 +1 位作者 李家顺 丁祖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1-63,共3页
寰椎横韧带断裂将使寰枢关节的稳定性丧失,进而发生寰椎前移位产生对高位颈脊髓的压迫.为进一步明确横韧带断裂后对寰枢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对6具新鲜人尸的枕颈部骨韧带标本,通过外科手术方法,切断寰椎两例横韧带,复制成横韧带... 寰椎横韧带断裂将使寰枢关节的稳定性丧失,进而发生寰椎前移位产生对高位颈脊髓的压迫.为进一步明确横韧带断裂后对寰枢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对6具新鲜人尸的枕颈部骨韧带标本,通过外科手术方法,切断寰椎两例横韧带,复制成横韧带断型的模型,采用生物力学方法,定量测定了寰枢关节的三维6种运动方式的运动范围(ROM).结果表明:横韧带断裂后,寰枢关下各方向运动的ROM除后伸外其余均有增大,尤以前屈运动ROM增加最为明显,由正常的20.25°增至损伤后的40.91°,增加了50.5%,临床可表现为寰椎前脱位。平均侧屈和旋转运动ROM也有变化,分别增加了7.88°(49.1%)和11.81°(19.8%),轴位旋转运动ROM的增加主要发生在中性区,但示寰枢关节存在潜在的旋转运动不秘,由于寰枢关节生理状态下的侧屈ROM很小,故我们认为横韧带断裂后侧屈ROM的增加可能不足以造成对寰枢关节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韧带 寰枢关节 三维运动 断裂
下载PDF
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诊断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韩镜明 覃均昌 +1 位作者 刘新 付桂兵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7期640-641,共2页
目的 :探讨X线检查 ,螺旋CT扫描以及三维影像重建在诊断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不同临床意义。方法 :2 4例行颈椎张口位片检查 ,其中 16例和 5例对照组采用螺旋CT扫描。结果 :平均 5 0 %以上 2次摄片 ,部份齿状突与侧块间距显示不清。 16... 目的 :探讨X线检查 ,螺旋CT扫描以及三维影像重建在诊断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不同临床意义。方法 :2 4例行颈椎张口位片检查 ,其中 16例和 5例对照组采用螺旋CT扫描。结果 :平均 5 0 %以上 2次摄片 ,部份齿状突与侧块间距显示不清。 16例螺旋CT扫描均证实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距不等。三维影像重建立体地再现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的移位程度和齿状突发育情况。 5例对照组正常。结论 :常规X线多能确诊。螺旋CT扫描及三维影像重建 ,可弥补诊断上的困难 ,同时也有利于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螺旋CT 三维影像 诊断 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
下载PDF
可逆式轴流通风机的优化设计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海生 谭春青 +2 位作者 梁锡智 李四军 沈光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6-120,共5页
采用流场结构分析和叶片造型调整结合的全三维优化设计方法,对可逆式轴流通风机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样机进行了性能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风机外径、转速和间隙的情况下,风机的性能得到大幅改善.风机的内部流场合理,没有明显的分... 采用流场结构分析和叶片造型调整结合的全三维优化设计方法,对可逆式轴流通风机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样机进行了性能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风机外径、转速和间隙的情况下,风机的性能得到大幅改善.风机的内部流场合理,没有明显的分离和回流;风机的性能曲线比较平滑,变工况性能好;经性能实验验证,优化设计后的风机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通风机 三维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大型乙苯脱氢轴径向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Ⅱ) 反应器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徐志刚 朱子彬 +2 位作者 张成芳 吴勇强 俞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66-871,共6页
在轴径向反应器二维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导出了基于二维流动的二维拟均相反应器模型 ,应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此模型 ,发现轴径向反应器反应转化率略高于相应的径向反应器 0 .1%~ 0 .6 % ,而选择性两者基本相同 ;同时得出催化剂封中流体的二... 在轴径向反应器二维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导出了基于二维流动的二维拟均相反应器模型 ,应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此模型 ,发现轴径向反应器反应转化率略高于相应的径向反应器 0 .1%~ 0 .6 % ,而选择性两者基本相同 ;同时得出催化剂封中流体的二维流动使得轴径向反应器的温度场和浓度场极其复杂 ,对于乙苯脱氢反应 ,在催化剂封区域存在一个低温区和高苯乙烯浓度区 .此反应器模型得到了年产 3万吨乙苯脱氢轴径向反应器的工业数据的证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苯 脱氢 二维流动模型 轴径向床 反应器 拟均相 模拟 设计 苯乙烯
下载PDF
人体枕颈部三维运动范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卢一生 贾连顺 丁祖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54-458,共5页
对6具新鲜尸体枕颈部骨韧带标本(C0一C3),采用生物力学方法应用最大力矩1.53Nm,定量测定其生理性三维6种转角运动范围。对于C0-C1关节、C1-C2关节以及复合运动:屈、伸、侧屈和旋转运动范围分别是22.49&... 对6具新鲜尸体枕颈部骨韧带标本(C0一C3),采用生物力学方法应用最大力矩1.53Nm,定量测定其生理性三维6种转角运动范围。对于C0-C1关节、C1-C2关节以及复合运动:屈、伸、侧屈和旋转运动范围分别是22.49°、23.45°、6.71°、6.92°15.00°、20.20°、7.25°、47.93°、37.49°、43.74°、13.95°、54.85°。枕颈部最大椎间运动是C1-C2关节旋转运动,中立区占其运动范围的75.99%。C0-C1关节与C1-C2关节之间有明显力学性质差异。建立枕颈部生物力学模型,确定该部正常功能及其损伤、畸形变化规律和特点,为枕颈部临床手术治疗学提供一些可靠的生物力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颈部 生物力学 三维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