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ān stone hot compress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t cervical Jiājǐ acupoint for axial pain after cervical LIF opera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被引量:1
1
作者 De-sheng Zhang Pei-rong Zhou +1 位作者 Shui-chun Liu Shao-qiu Sun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CSCD 2019年第4期264-268,共5页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differences of biān(砭)stone hot compress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t cervical Jiājǐ(夹脊EX-B2)acupoint and simple acupuncture at cervical EX-B2 for axial pain after cervic...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differences of biān(砭)stone hot compress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t cervical Jiājǐ(夹脊EX-B2)acupoint and simple acupuncture at cervical EX-B2 for axial pain after cervical laminectomy with implant fixation(LIF)operation.Methods: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axial pain after cervical LIF operation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he biān(砭)stone hot compress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t cervical EX-B2 group(Group A)and the acupuncture at cervical EX-B2 group(Group B),and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group A was treated by biān(砭)stone hot compress and acupuncture at cervical EX-B2,while the group B was treated by acupuncture at cervical EX-B2.Both of groups were treated once a day,one course of treatment consisted of 7 days,6-day treatment plus 1-day rest,and there were 3 courses of treatment in total.The pain score(Visual analogue scale,VAS),neck dysfunction indices(NDI),and serum creatine phosphokinase(CPK)level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and their clinical effects were evaluated.Results:The VAS score,NDI,and CPK in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all P<0.05),and the indicators in the group A after treatment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B after treatment(all P<0.05).The effective rate in the group A was 92.5%,higher than that(77.5%)in the group B,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s:The biān(砭)stone hot compress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t cervical EX-B2 acupoint was better than acupuncture at cervical EX-B2 alone in treatment of axial pain after cervical LIF operation.In the group A,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improved by relieving pain,improving neck function,and repairing muscle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ial pain Biān(砭)stone Hot compress Acupuncture Cervical Jiājǐacupoint
原文传递
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联合术中胸椎旁神经阻滞在OTCF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2
作者 陈龙 石震 +4 位作者 王小阵 席金涛 王小娟 邓莉 鲁齐林 《巴楚医学》 2023年第4期47-52,共6页
目的:观察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KP)联合术中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骨质疏松胸椎压缩性骨折(OT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OTCF伴非轴性痛患者根据术中是否行胸椎旁神经阻滞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PKP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和对照组(单纯PKP)各2... 目的:观察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KP)联合术中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骨质疏松胸椎压缩性骨折(OT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OTCF伴非轴性痛患者根据术中是否行胸椎旁神经阻滞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PKP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和对照组(单纯PKP)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1周、1月及3月胸背肋间痛、腰椎功能及患者满意度情况,分别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患者满意度测评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天、1周、1月、3月胸背肋间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均P<0.05)。观察组术后1天(2.72±1.04 vs 3.36±1.13)及术后1周(2.44±0.94 vs 2.96±1.11)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OD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1天(92%vs 68%)及术后1周(100%vs 84%)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PKP联合术中胸椎旁神经阻滞可有效缓解OTCF患者术后早期非轴性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胸椎压缩性骨折 胸椎旁神经阻滞 非轴性痛 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 胸椎骨折
下载PDF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的疼痛自我管理方案对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邢雪珂 樊琳琳 +1 位作者 王玉珊 韩丹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22期3292-3297,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的疼痛自我管理方案应用于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113例axSpA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抽签法分组,在研究过程中失访3例,最终... 目的探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的疼痛自我管理方案应用于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113例axSpA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抽签法分组,在研究过程中失访3例,最终对照组54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男45例、女9例,年龄27~37(30.54±2.77)岁,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男48例、女8例,年龄27~36(30.22±3.16)岁,给予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的疼痛自我管理方案。对比两组疼痛控制效果、疼痛自我管理行为及脊柱功能。统计学方法使用t检验与秩和检验。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简明疼痛量表(BPI)分低于对照组[(21.06±4.87)分比(35.94±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8,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阶段变化问卷(PSOCQ)中的行动期和维持期均高于对照组[28.57%(16/56)比12.96%(7/54)、50.00%(28/56)比29.63%(1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3,P<0.05)。结论采用常规治疗护理与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的疼痛自我管理方案对axSpA患者干预后,患者疼痛自我效能、脊柱功能改善效果相当,但疼痛自我管理方案的降低疼痛程度、改善疼痛自我管理行为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疼痛自我管理方案
下载PDF
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症状与X线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冯希 付涛 陈允周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1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症状与其X线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中文版(NPQ)、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与X线检查下双侧齿突侧块间距差值(... 目的分析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症状与其X线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中文版(NPQ)、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与X线检查下双侧齿突侧块间距差值(VBLADI)的相关性。结果通过软件绘制散点图,以VBLADI为X轴,NPQ评分为Y轴,通过观测数据大致符合线性相关关系。通过软件绘制散点图,以VBLADI为X轴,ESCV评分为Y轴,通过观测数据大致符合线性相关关系。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NPQ评分与VBLADI存在紧密的正相关关系(r=0.406,P=0.009<0.01),ESCV评分与VBLADI存在紧密的负相关关系(r=-0.611,P=0.000<0.01)。结论NPQ、ESCV评分均与VBLADI有密切的关系,患者相关症状表现越重,其关节紊乱的情况越严重,在临床上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辅助诊断及判断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病情,避免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 X线表现 颈痛 眩晕 相关性
下载PDF
颈椎Modic改变与轴性疼痛的关系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新伟 汤俊君 +4 位作者 袁文 顾韬 韩竹 张颖 林秋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椎体终板Modic改变的发病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6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MRI矢状位图像资料,记录椎体终板Modic改变的发生率、类型、各节段分布及各分布节段类型,统计并分析Modic改变与颈部轴性疼痛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椎体终板Modic改变的发病情况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6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MRI矢状位图像资料,记录椎体终板Modic改变的发生率、类型、各节段分布及各分布节段类型,统计并分析Modic改变与颈部轴性疼痛的关系。结果:136例颈椎病患者中有23例存在Modic改变,发生率为16.9%;男性患者中发生率为17.7%,女性为15%;最常出现Modic改变的节段为C5/6;ModicⅠ型、Ⅱ型和Ⅲ型的发生率分别为4.4%、7.4%、5.1%。存在Modic改变的患者中,轴性疼痛发生率为56.5%,术后缓解率为76.9%;无Modic改变者轴性疼痛的发生率为20.4%,术后缓解率为73.9%,两者轴性疼痛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Modic改变Ⅰ、Ⅱ、Ⅲ型患者中轴性疼痛发生率分别为83.3%、60%和28.6%,术后缓解率分别为100%、66.7%和50%;Modic改变Ⅰ型患者轴性疼痛发生率和术后缓解率均较其他两型为高(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中Modic改变以Ⅱ型最多,以C5/6节段最为常见。Modic改变患者轴性疼痛发生率较高,其中以ModicⅠ型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C改变 轴性疼痛 颈椎 终板
下载PDF
经后路椎弓根固定+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疾患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宏兵 孙常太 +2 位作者 文良元 薛庆云 黄公怡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2023-2025,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疾患病人接受经后路椎弓根固定+椎体间融合器(以下Cage)植入融合术手术的适应证及早期效果。方法2001年9月~2005年6月共收治患例55例接受PLIF+Cages手术的腰椎疾患患者,其中腰椎滑脱24例,腰椎不稳合并椎管狭窄20例,腰椎不... 目的探讨腰椎疾患病人接受经后路椎弓根固定+椎体间融合器(以下Cage)植入融合术手术的适应证及早期效果。方法2001年9月~2005年6月共收治患例55例接受PLIF+Cages手术的腰椎疾患患者,其中腰椎滑脱24例,腰椎不稳合并椎管狭窄20例,腰椎不稳合并间盘突出者9例,复发腰间盘突出2例,平均54.2岁,手术方法为椎板小关节切除及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扩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椎体间Cage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50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或优,占90.9%,以腰腿痛缓解最为明显,VAS疼痛评分术前平均8.7分,术后平均3.2分。随诊6~51个月,平均37.5月,除2例在术后6个月内固定失败外,其余均在6个月时X-线显示骨性愈合,融合率96.4%。结论该手术在掌握适应证时应慎重,以腰部轴性疼痛为主的患者是手术关键的适应证。手术后近期临床和植骨融合的效果是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性疼痛 不稳定 椎板减压 融合
下载PDF
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发生轴性症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明坤 张旭 +2 位作者 刘川 吴继生 鲜光波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0年第5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发生轴性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在巴中市中心医院行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47例,其中男15例,女32例,年龄(52.6±18.3)岁(4... 目的探讨改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发生轴性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在巴中市中心医院行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47例,其中男15例,女32例,年龄(52.6±18.3)岁(46~72岁)。根据术后3个月是否发生轴性症状,将患者分为无轴性症状组(33例)和轴性症状组(14例)。分别对患者性别、年龄、术前颈肩痛、病程是否大于36个月、合并内科疾病、术中出血量大于100 mL、手术时间超过90 min、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椎曲度、JOA改善率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进行多元Logistic回顾分析。结果14例患者出现术后轴性症状,轴性症状发生率为29.8%。两组患者术后神经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26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术前颈肩痛、病程超过36个月、高血压病、术中出血量大于100 mL、手术时间超过90 min、术前颈椎曲度、术后颈椎曲度与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可能相关(P<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颈肩痛、高血压病、术中出血量大于100 mL、手术时长超过90 min、颈椎曲度丢失度与术后出现轴性症状相关。结论术前颈肩痛、高血压病、术中出血量大于100 mL、手术时间超过90 min、颈椎曲度丢失度是改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发生轴性症状的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应给予关注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轴性症状 危险因素 脊髓形颈椎病
下载PDF
单开门椎板成形钢板内固定术后轴性疼痛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冰 刘涛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板成形钢板内固定术后轴性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4月~2017年4月行单开门椎板成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135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轴性疼痛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影像学资料等,并经...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板成形钢板内固定术后轴性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4月~2017年4月行单开门椎板成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135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轴性疼痛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影像学资料等,并经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轴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35例患者术后发生轴性疼痛40例,发生率29.63%;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变化、术前颈椎曲度、术中关节突关节破坏、C7棘突肌肉止点破坏、手术节段数、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椎活动度变化>15°(OR=2.711)、术前颈椎曲度<12°(OR=3.368)、术中关节突关节破坏(OR=2.266)、C7棘突肌肉止点破坏(OR=2.321)是单开门椎板成形钢板内固定术后轴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单开门椎板成形钢板内固定术后轴性疼痛发生率较高,颈椎活动度变化、术前颈椎曲度、术中破坏关节突关节、C7棘突肌肉止点等均会增加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开门椎板成形钢板内固定 颈椎椎管狭窄 轴性疼痛 相关因素
下载PDF
CT引导下弯针脊神经后支射频术治疗颈椎轴性痛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俊 钟琼 +5 位作者 付敏 陈新荣 温新院 刘勇 吴韵 魏俊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弯针脊神经后支射频术治疗颈椎轴性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39例颈椎轴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治疗,B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随访期为半年。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疼痛变化...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弯针脊神经后支射频术治疗颈椎轴性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39例颈椎轴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治疗,B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随访期为半年。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疼痛变化及疗效,并观察相关并发症。结果:A组射频部位主要为颈2~颈5,其中74例开展同侧或双侧相邻2支节段射频热凝术(62.18%)。VAS评分对比,A组术后各观察点均较术前有显著降低(P〈0.01),B组术后均较术前有显著降低(P〈0.01),A组术后各观察点均较B组有显著降低(P〈0.01);术后180 d随访,A组优良率和有效率为87.39%、96.63%,B组为23.89%、47.79%。13例患者术后出现手术节段脊神经后支支配区域范围、形态不等的皮肤浅感觉轻度下降,发生率17.57%。结论:CT引导下的弯针射频手术治疗颈椎轴性痛具有定位精确、操作安全、有效、见效快及不良反应较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支 射频 颈椎轴性痛 CT 弯针
下载PDF
消定膏联合杜仲腰痛丸治疗腰椎术后轴性下腰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继荣 赵生鑫 +4 位作者 张海青 赵宁 慕向前 朱宝 马同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9期1657-1659,共3页
目的观察消定膏联合杜仲腰痛丸治疗腰椎术后轴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腰椎术后轴性下腰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消定膏联合杜仲腰痛丸治疗,对照组采用云南白药气雾剂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 目的观察消定膏联合杜仲腰痛丸治疗腰椎术后轴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腰椎术后轴性下腰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消定膏联合杜仲腰痛丸治疗,对照组采用云南白药气雾剂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2周、4周后试验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JOA)评分及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均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结论消定膏联合杜仲腰痛丸治疗腰椎术后轴性下腰痛较云南白药气雾剂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疗效更优,但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及进一步随访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后 轴性下腰痛 消定膏 杜仲腰痛丸
下载PDF
针刺后溪穴联合四子散热敷治疗急性轴性颈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涌鹏 梁以豪 +1 位作者 伍慧媚 侯宇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7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后溪穴联合四子散热敷治疗急性轴性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3例急性轴性颈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试验组21例。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联合吲哚美辛巴布膏外敷治疗,试验组采用针刺后溪穴联合四子散热敷颈部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后溪穴联合四子散热敷治疗急性轴性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3例急性轴性颈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试验组21例。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联合吲哚美辛巴布膏外敷治疗,试验组采用针刺后溪穴联合四子散热敷颈部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变化,记录优良率和针刺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试验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3天后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优良率77.27%,试验组优良率85.7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后溪穴联合四子散热敷可快速缓解急性轴性颈痛患者的疼痛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轴性颈痛 针刺 后溪 热敷 四子散
下载PDF
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之颈肩背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媛媛 纪君时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33-134,共2页
颈肩背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可有多种原因引起,环枢关节紊乱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临床上容易被忽视,对30例环枢关节紊乱引起的颈肩背痛患者,施以特定的手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通过按揉法等手法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 颈肩背痛 环枢关节 手法治疗
下载PDF
颈椎间盘解剖高度、自然高度和病理高度X线片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顺民 徐锡明 +6 位作者 杨勇 王元 孙璟川 孟亚轲 郭永飞 杨海松 史建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7-670,共4页
目的通过测量颈椎病患者椎间盘高度,提出颈椎间盘退变过程中椎间盘高度的3种状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5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颈椎病患者,测量侧位X线片上C2~7椎间盘高度。根据Pfirrmann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解剖高度组(Pfirrmann... 目的通过测量颈椎病患者椎间盘高度,提出颈椎间盘退变过程中椎间盘高度的3种状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5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颈椎病患者,测量侧位X线片上C2~7椎间盘高度。根据Pfirrmann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解剖高度组(Pfirrmann评分Ⅰ~Ⅱ级)、自然高度组(Pfirrmann评分Ⅲ级)和病理高度组(Pfirrmann评分Ⅳ~Ⅴ级),比较分析3组椎间盘高度的差异。结果 9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3.4±19.6)岁,男性57例,女性39例;59例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25例为神经根型颈椎病,12例为混合型颈椎病。解剖高度组椎间盘平均高度为(7.7±1.2)mm,自然高度组为(7.1±0.9)mm,病理高度组为(5.9±1.0)mm,3组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3~4、C4~5、C5~6、C6~7椎间盘解剖高度和自然高度、自然高度和病理高度的cut-off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45 mm(0.62,0.65)、6.95 mm(0.63,1.00),7.75 mm(0.49,0.85)、6.10 mm(0.89,0.43),7.75 mm(0.59,0.77)、6.95 mm(0.66,0.91)和7.85 mm(0.61,0.89)、5.95 mm(0.86,0.73)。结论颈椎退变过程中,椎间盘高度有解剖高度、自然高度(退变高度)和病理高度3种状态。颈椎病前路手术时应关注术前椎间盘高度,撑开至自然高度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高度 轴性痛 脊髓牵拉 颈椎间盘退变
下载PDF
CSM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痛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巩腾 苏学涛 +1 位作者 夏群 王景贵 《武警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147-1150,1154,共5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tenotic myelopathy,CSM)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影响术后颈肩轴性痛(postoperative axial pain,PAP)病程长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2至2010-02,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tenotic myelopathy,CSM)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影响术后颈肩轴性痛(postoperative axial pain,PAP)病程长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2至2010-02,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和天津市天津医院因颈椎管狭窄行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联合连续节段开门侧Centerpiece微型板钉固定患者344例,其中出现32例PAP患者,平均随访3年以上,根据PAP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2~5个月较快和6~16个月内较慢恢复组,比较PAP两组术后6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日本矫形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增长率、末次随访较首发PAP疼痛(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矫正值,术后即刻较术前颈椎屈伸度、曲度和椎管矢径矫正值,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患者术前颈椎曲度、椎管矢径、颈椎屈伸度和术后门轴侧骨槽融合率对PAP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 32例PAP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其中21例PAP术后2.8~4.8个月缓解,11例PAP术后6.9~15.5个月恢复,PAP较快改善组骨槽融合率高于较慢恢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8,P=0.04),门轴侧骨槽融合率系预测PAP病程长短的危险因素(OR=4.9619,P=0.0465)。结论门轴侧骨槽愈合率显著提高并获尽早确切融合,有助于缩短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PAP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轴性痛 单开门成形 脊髓型颈椎病 门轴侧骨槽融合率 持续时间 棘突韧带复合体
下载PDF
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辅助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后轴性痛诱因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巩腾 苏学涛 +1 位作者 夏群 王景贵 《武警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cervical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辅助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后轴性痛(postoperative axial pain,PAP)发作诱因,以及对短期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cervical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辅助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后轴性痛(postoperative axial pain,PAP)发作诱因,以及对短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至2010-06,于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因多节段OPLL行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联合连续节段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患者106例,至少随访3年,比较PAP组和非PAP组间术前合并颈椎不稳比例、术后较术前椎管正中矢径、椎板开门角、Pavlov比值、硬膜囊横截面积、颈椎生理曲度、颈髓后移距离、术后3个月JOA评分矫正值差异。结果 19例PAP患者首发时VAS2分者10例,2.5分5例,3分3例,3.5分1例,经非手术治疗后于术后3.7~10.9个月缓解,PAP组术前合并颈椎短节段不稳比例高于非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P=0.04);PAP和非PAP两组间术后3个月较术前JOA评分矫正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20,P=0.22),其他观测参数亦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多节段OPLL患者术前合并颈椎单节段不稳时更易诱发PAP发生,未对术后早期疗效和神经功能改善程度造成负面持续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轴性痛 单开门扩大成形 颈椎不稳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椎弓根固定
下载PDF
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痛并发症原因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巩腾 苏学涛 +1 位作者 夏群 王景贵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Centerpiece微型板钉固定系统术后发生轴性痛(PAP)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单开门扩大成形辅助Centerpiece微型板钉固定治疗的7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Centerpiece微型板钉固定系统术后发生轴性痛(PAP)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单开门扩大成形辅助Centerpiece微型板钉固定治疗的7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5例,女34例;年龄48~75(58.7±4.4)岁;病程2.1~3.9(3.0±0.4)年;减压节段C_3-C_6者31例,C_3-C_7者9例,C_4-C_7者39例;其中42例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记录术后发生PAP并发症情况,比较PAP和非PAP两组患者术前颈椎曲度、颈椎前凸指数、合并颈椎不稳比例和屈伸活动度间差异,多元逻辑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PAP发生的关联性,通过术前、PAP首发时和术后6个月JOA评分,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和Odom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79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6~44(36±9)个月。术后12例发生PAP,均接受保守治疗。PAP组术前合并颈椎不稳比例高于非PAP组(P<0.05)。术前颈椎不稳系预测PAP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间术前颈椎曲度、颈椎前凸指数和屈伸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神经功能提高和疗效改善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合并颈椎不稳,更易因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各椎间活动度紊乱和应力再分配不均衡而继发PAP,正确处理术前颈椎不稳系预防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后PAP发生关键因素,PAP预后不会显著影响远期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术后轴性痛 椎管成形术 后纵韧带骨化症
下载PDF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减压术后轴性痛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巩腾 苏学涛 +2 位作者 夏群 王景贵 阚世廉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DM)患者行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开门侧Centrepiece微型板钉固定术后轴性痛(PAP)临床特点、病理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对79例MCDM患者行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开门侧Centrepiece微型板钉固定,手术节段均≥4个。...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DM)患者行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开门侧Centrepiece微型板钉固定术后轴性痛(PAP)临床特点、病理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对79例MCDM患者行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开门侧Centrepiece微型板钉固定,手术节段均≥4个。根据是否发生PAP分为两组,PAP组(12例)和非PAP组(67例)患者,比较手术前后颈椎曲度、颈椎前凸指数、颈椎屈伸、侧弯和侧旋活动度差异,评估术前C_(2~7)节段颈椎曲度类型、大小及术前合并颈椎不稳与PAP发作的关系。结果 PAP组均接受非手术治疗,末次随访时基本改善。PAP组术前合并颈椎不稳比例高于非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P组术后颈椎屈伸活动度下降幅度大于非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合并颈椎不稳的MCDM患者行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开门侧Centrepiece微型板钉固定,术后更易继发颈椎屈伸活动度的下降和颈肩P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轴性痛 单开门扩大成形 颈椎不稳 微型板钉 后柱韧带复合体
下载PDF
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痛病程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巩腾 夏群 王景贵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颈肩轴性痛病程长短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因椎间关节硬化型颈椎病或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分别在我院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非融合减压,辅助开门单侧Centerpiece微型板... 目的探讨影响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颈肩轴性痛病程长短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因椎间关节硬化型颈椎病或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分别在我院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非融合减压,辅助开门单侧Centerpiece微型板钉系统固定术后发生颈肩轴性痛(PAP)患者32例的治疗和随访资料,根据术后PAP病程长短,将患者分为两组,即:≤3个月改善者17例和>3个月改善者15例,比较两组术后影像学资料矫正值,包括:术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颈椎弧弦距、颈椎曲率指数、颈椎曲度角、椎板开门角和门轴侧骨槽位置,多元逻辑回归分析上述指标对PAP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共收集到32例术后早期发生PAP患者的资料,经保守治疗后均有基本缓解,均获得随访时间19~40个月,中位数27个月,PAP≤3个月改善患者术后3个月门轴侧融合率高于PAP术后病程>3个月后改善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8,P=0.040)。术后3个月门轴侧融合率是影响单开门成形术后PAP持续时间长短的独立易感高危因素(OR=4.962,P=0.047)。结论有效提高术后早期椎板门轴侧骨槽融合率,是缩短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PAP持续时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轴性痛 单开门扩大成形 门轴侧骨槽融合率 持续时间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单开门成形术后轴性痛相关诱发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巩腾 苏学涛 +1 位作者 夏群 王景贵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11期961-965,共5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mutiple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tiudinal ligament,MOPLL)患者行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痛发生特征、病理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单开门椎板成形和连续节段Centerpiece...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mutiple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tiudinal ligament,MOPLL)患者行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痛发生特征、病理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单开门椎板成形和连续节段Centerpiece开门侧钉板系统固定,治疗颈椎管MOPLL患者共计79例,其中术后轴性痛发生者12例,减压范围均不低于4个节段,比较术后轴性痛和非轴性痛患者C_(2~7)节段整体、C_(3~4)和C_(5~6)椎间屈伸术前活动度和术后矫正值,评估术后轴性痛和非轴性痛者间C_(2~7)椎体中心间距和侧块关节最大间距术后矫正值差异。结果颈肩轴性痛发作者,术后C_(2~7)屈伸运动范围下降幅度大于非轴性痛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轴性痛者C_(5~6)术前屈伸度大于非轴性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轴性痛者术后C_(3~4)椎间活动度矫正值大于非轴性痛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体中心和侧块关节最大间距术后矫正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如合并颈椎失稳,易致减压范围内各椎间屈伸度变化程度失衡和周围软组织应力动态失衡,继发术后轴性痛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轴性痛 单开门扩大成形 椎间活动度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下载PDF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疼痛自我管理方案的设计及实施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诗裔 何懿 +2 位作者 邓思思 孙尔维 李漓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3-27,共5页
目的促进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疼痛。方法将中轴型脊柱关节炎住院患者按照住院时间段分组,对照组(41例)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45例)实施基于Delphi法设计的疼痛自我管理方案。干预3个月后,测量两组疼痛自我管理阶段、疼痛强... 目的促进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疼痛。方法将中轴型脊柱关节炎住院患者按照住院时间段分组,对照组(41例)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45例)实施基于Delphi法设计的疼痛自我管理方案。干预3个月后,测量两组疼痛自我管理阶段、疼痛强度及其影响与疼痛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疼痛自我管理阶段分布显著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疼痛强度及疼痛总体影响程度(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日常工作、与他人关系、睡眠、生活兴趣)均显著改善,对照组除疼痛对与他人关系的影响外,其他评分也显著改善(P<0.05,P<0.01);干预后两组平均疼痛强度和疼痛自我效能均改善,但改善程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疼痛自我管理方案可改变患者自我管理疼痛的意愿及相关行为,有助于改善其疼痛强度和疼痛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疼痛 自我管理 疼痛阶段 疼痛自我效能 护理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