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axial electric field in a plasma-loaded- helix travelling wave tube
1
作者 谢鸿全 刘濮鲲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9期2042-2045,共4页
A helix type slow wave structure filled with plasma is immersed in a strong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the plasma and the dielectric, the system is separated radially into three reg... A helix type slow wave structure filled with plasma is immersed in a strong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the plasma and the dielectric, the system is separated radially into three regions. By means of the sheath model and Maxwell equ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is established. Using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each region, the dispersion relation of the slow wave structure is derived. The trend of change for the radial profile of the axial electric field is analysed respectively in different plasma densities, plasma column radius and dielectric constant by numerical computation. Some useful results are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discu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x travelling wave tube PLASMA axial electric field
下载PDF
Wear Analysis of Disc Cutters of Full Face Rock Tunnel Boring Machine 被引量:19
2
作者 ZHANG Zhaohuang MENG Liang SUN Fei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294-1300,共7页
Wear is a major factor of disc cutters’ failure. No current theory offers a standard for the prediction of disc cutter wear yet. In the field the wear prediction method commonly used is based on the excavation length... Wear is a major factor of disc cutters’ failure. No current theory offers a standard for the prediction of disc cutter wear yet. In the field the wear prediction method commonly used is based on the excavation length of tunnel boring machine(TBM) to predict the disc cutter wear and its wear law, considering the location number of each disc cutter on the cutterhead(radius for installation); in theory, there is a prediction method of using arc wear coefficient. However, the preceding two methods have their own errors, with their accuracy being 40% or so and largely relying on the technicians’ experience. Therefore, radial wear coefficient, axial wear coefficient and trajectory wear coefficient are def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BM. With reference to the install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sc cutters, those coefficients are modified according to penetration, which gives rise to the pres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axial wear coefficient, comprehensive radial wear coefficient and comprehensive trajectory wear coefficient. Calcul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wear coefficients are made with consideration of data from a segment of TBM project(excavation length 173 m). The resulting wear coefficient values, after modification, are adopted to predict the disc cutter wear in the follow-up segment of the TBM project(excavation length of 5621 m). The predic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c cutter wear predicted with comprehensive radial wear coefficient and comprehensive trajectory wear coefficient are not only accurate(accuracy 16.12%) but also highly congruous, whereas there is a larger deviation in the prediction with comprehensive axial wear coefficient(accuracy 41%, which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prediction of disc cutters’ life in the field). This paper puts forth a new method concerning prediction of life span and wear of TBM disc cutters as well as timing for replacing disc cut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l face rock tunnel boring machine disc cutter radial wear coefficient axial wear coefficient trajectory wear coefficient
下载PDF
Complex modes and traveling waves in axially moving Timoshenko beams 被引量:1
3
作者 Youqi TANG Erbao LUO Xiaodong YANG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18年第4期597-608,共12页
Complex modes and traveling waves in axially moving Timoshenko beams are studied. Due to the axially moving velocity, complex modes emerge instead of real value modes. Correspondingly, traveling waves are present for ... Complex modes and traveling waves in axially moving Timoshenko beams are studied. Due to the axially moving velocity, complex modes emerge instead of real value modes. Correspondingly, traveling waves are present for the axially moving material while standing waves dominate in the traditional static structures.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are verified with a numerical differential quadratur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ially moving Timoshenko beam complex mode traveling wave
下载PDF
基于波形群灵敏角特征的输电线路故障单端行波辨识与测距
4
作者 张广斌 王开福 +1 位作者 束洪春 司大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89-3803,I0004,共16页
针对输电线路单端行波测距难以可靠、有效辨识第二个波头的不足,该文提出基于波形群灵敏角检测的单端行波辨识与测距方法。首先,对线路故障波过程的解析和规律分析,发现波头局部波形呈现灵敏角和非轴对称性的特点。进而提出利用Radon变... 针对输电线路单端行波测距难以可靠、有效辨识第二个波头的不足,该文提出基于波形群灵敏角检测的单端行波辨识与测距方法。首先,对线路故障波过程的解析和规律分析,发现波头局部波形呈现灵敏角和非轴对称性的特点。进而提出利用Radon变换变角度投影检测最灵敏角并判别最灵敏角两侧非轴对称特性,实现单端故障初始行波及多次同极性行波群的可靠辨识。最后,基于多次同极性行波到达时差构造多测距算式,输出最合理测距结果。所提方法将时域波头辨识转化为波形图像空间域最灵敏变化方向和几何轴对称性的检测,抗干扰能力强,大幅提升检测可靠性和后续波头的识别能力,提升单端测距算式冗余性。大量实测和仿真数据测试表明,算法有效、可靠、直观,适用范围广,为单端行波分析故障测距及扩展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RADON变换 灵敏角 波头检测 行波 输电线路 轴对称性
下载PDF
竖向轴心荷载作用下的公路桥梁桩基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5
作者 丁守运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4期217-219,共3页
以钻孔灌注桩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实例,对承受垂直方向负荷的公路桥梁桩基的设计进行分析,通过桩型和持力层的选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验算、桩基数量和桩长选择来确定设计方案,并对公路桥梁桩基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进程详细介绍。
关键词 桩基设计 竖向轴心荷载 钻孔灌注桩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基于静载荷试验的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研究
6
作者 李刚 《北方建筑》 2024年第5期31-35,共5页
后压浆技术的实施能够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能力,降低桩身位移。本文以实际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静载荷试验作为研究方法,对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用静载荷试验对实际工程中单桩承载能力进行测试,... 后压浆技术的实施能够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能力,降低桩身位移。本文以实际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静载荷试验作为研究方法,对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用静载荷试验对实际工程中单桩承载能力进行测试,发现后压浆技术能够显著降低荷载作用下的桩身位移,提升桩身在弹性阶段的承载力;此外,使用后压浆技术能够通过降低桩身轴力传递速度和增加桩端阻力来提高桩身整体承载力。本文研究结果为后压浆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载荷试验 后压浆技术 钻孔灌注桩 承载性能 桩身轴力
下载PDF
Design Research on Drive System of Underwater Tapping Machine 被引量:1
7
作者 喻开安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09年第1期175-184,共10页
The underwater tapping machine is composed of a center bit, a tapping cutter, a seal box, a main drive box, a boring bar assembly, a envelop, a gear case, a counter and so on. The drive system in underwater tapping ma... The underwater tapping machine is composed of a center bit, a tapping cutter, a seal box, a main drive box, a boring bar assembly, a envelop, a gear case, a counter and so on. The drive system in underwater tapping machine consists of a worm drive, a gear drive system and a screw drive. The worm drive is in the main drive box. The worm is connected with a hydraulic motor and driven by the hydraulic motor. The gear drive system is a combined gear train which is the combinations of the fixed axes and differential gear train in the gear case. On the one hand, by means of the fixed axes gear trains the turn and power of transmission shaft are transferred to the boring bar and the screw rod, causing differential turn between the boring bar and the screw rod. On the other hand, the turns of the boring bar and the screw rod are transferred to the differential gear train. The differential gear train is used to drive a special counter to count axial travel of the boring bar. The screw drive is composed of a feed screw and a nut on the boring bar. There is the differential turn between the boring bar and the feed screw. By means of the nut, the boring bar can feed automatically. With the movement of the sliding gear 7 in the gear case, the designed drive system can also be provided with the ability of fast forward and fast backward movement of the boring bar in its idle motion,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e of the tapping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water tapping machine mechanical drive system axial travel counting device DESIGN
下载PDF
非典型边界轴向移动绳的行波解及振动抑制
8
作者 贺钰腾 陈恩伟 +2 位作者 吴远峰 任雪倩 陆益民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00-1308,共9页
轴向移动绳系统广泛存在于工程设备中,因横向振动问题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而备受关注。针对具有非典型边界的轴向移动绳系统,应用行波反射叠加法,拓展了其在任意周期以及在给定初始条件均布简谐激励条件下的振动响应及能量解析解的求解... 轴向移动绳系统广泛存在于工程设备中,因横向振动问题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而备受关注。针对具有非典型边界的轴向移动绳系统,应用行波反射叠加法,拓展了其在任意周期以及在给定初始条件均布简谐激励条件下的振动响应及能量解析解的求解。以边界控制进行振动抑制的方法具有简单、经济等优点。在轴向移动绳系统边界处设置质量-阻尼-弹簧的控制器以及控制力执行器,根据最优阻尼以及反射行波的振动抑制条件设计执行器的控制力,在第一个周期后快速抑制系统的横向振动,通过仿真体现自由和受迫振动时振动抑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移动绳系统 非典型边界 行波 振动抑制
下载PDF
太赫兹行波管永磁聚焦系统仿真分析与设计
9
作者 王少杰 王林梅 +5 位作者 程玲莉 孟维思 王敬东 袁涛 潘攀 王磊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23年第2期69-72,共4页
利用Ansoft Maxwell 2D软件建立太赫兹行波管永磁聚焦系统仿真模型,对模型结构尺寸进行参数化分析,研究永磁聚焦系统结构尺寸对聚焦系统轴向磁场分布、均匀区磁通密度(B)、磁场不均匀性(Δ)、磁场0点到均匀区距离(S)、均匀区长度(H)和... 利用Ansoft Maxwell 2D软件建立太赫兹行波管永磁聚焦系统仿真模型,对模型结构尺寸进行参数化分析,研究永磁聚焦系统结构尺寸对聚焦系统轴向磁场分布、均匀区磁通密度(B)、磁场不均匀性(Δ)、磁场0点到均匀区距离(S)、均匀区长度(H)和系统重量(m)等多个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出了新的永磁聚焦系统,确定了永磁聚焦系统结构最佳尺寸。对应聚焦系统中心轴线上轴向磁场S=16 mm,H=30 mm,B=0.94 T,Δ=1.7%,m=1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行波管 永磁聚焦系统 轴向磁场分布
下载PDF
软土地区超长单桩承载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骞 李术才 +2 位作者 张乾青 李利平 周宗青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066-1070,共5页
软土地区超长钻孔灌注桩现场静载试验表明,浆液上返作用对桩侧泥皮的固化作用和桩端浆液对桩端沉渣和持力层的压密固化作用使得后注浆桩的承载能力得以提高。使用荷载下,桩身压缩占桩顶沉降的90%以上,最大试验荷载时桩顶沉降的70%来自... 软土地区超长钻孔灌注桩现场静载试验表明,浆液上返作用对桩侧泥皮的固化作用和桩端浆液对桩端沉渣和持力层的压密固化作用使得后注浆桩的承载能力得以提高。使用荷载下,桩身压缩占桩顶沉降的90%以上,最大试验荷载时桩顶沉降的70%来自桩身压缩。在对超长桩进行设计时,不能忽视桩身压缩对桩顶沉降的影响。超长桩侧上部土层摩阻力具有不同程度的软化现象,而中下部土层侧摩阻力未完全发挥。传统的超长桩承载力计算方法和其实际承载能力会有一定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注浆 桩身轴力 桩土相对位移 桩侧摩阻力
下载PDF
三轴差速式管道机器人过弯管时的差速特性及拖动力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唐德威 李庆凯 +1 位作者 姜生元 邓宗全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6,共6页
为解决轮式管道机器人通过弯管时的运动干涉和拖动力下降问题,减小由管道环境约束而引起的传动件磨损,对一种具有机械自适应能力的轮式管道机器人驱动——三轴差速驱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通过对三轴差速机构的受力分析,阐述三轴... 为解决轮式管道机器人通过弯管时的运动干涉和拖动力下降问题,减小由管道环境约束而引起的传动件磨损,对一种具有机械自适应能力的轮式管道机器人驱动——三轴差速驱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通过对三轴差速机构的受力分析,阐述三轴差速机构实现差速的受力原理;对三轴差速式管道机器人的差速特性及拖动力进行研究,验证采用三轴差速机构的管道机器人具有良好的弯管通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机器人 三轴差速 弯管通过性 机械自适应
下载PDF
三轴差动式管道机器人驱动单元弯管通过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学文 邓宗全 +2 位作者 贾亚洲 姜生元 江旭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777-2781,共5页
为了描述三轴差动式管道机器人驱动单元的弯管通过性,建立了驱动单元在弯管处的运动方程与平衡方程,分析了其在弯管处的差速特性与力学特性。理论分析表明,三轴差动式管道机器人驱动单元在弯管处自主差速,无寄生功率产生,驱动轮能够提... 为了描述三轴差动式管道机器人驱动单元的弯管通过性,建立了驱动单元在弯管处的运动方程与平衡方程,分析了其在弯管处的差速特性与力学特性。理论分析表明,三轴差动式管道机器人驱动单元在弯管处自主差速,无寄生功率产生,驱动轮能够提供足够的拖动力,具有良好的机械自适应特性。建立的驱动单元运动方程与平衡方程为三轴差动式管道机器人的机械自适应理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差动式管道机器人 驱动单元 弯管通过性 差速特性 力学特性
下载PDF
多年冻土区未回冻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旭 蒋代军 +1 位作者 赵新宇 刘德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84,共4页
为研究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在未回冻状态下基桩承载力和变形性质,解决后续承台、桥墩(台)的施工、上部结构的铺架以及对工期的影响等问题,本文结合青藏铁路以桥代路特大桥工程进行高温细颗粒多年冻土钻孔灌注桩的现场静载试验... 为研究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在未回冻状态下基桩承载力和变形性质,解决后续承台、桥墩(台)的施工、上部结构的铺架以及对工期的影响等问题,本文结合青藏铁路以桥代路特大桥工程进行高温细颗粒多年冻土钻孔灌注桩的现场静载试验,根据现场地温测试及静载荷试验资料,分析了桩-土体系回冻过程及其回冻过程中桩侧摩阻(或冻结力)的分布,获得钻孔灌注桩灌注后不同地温条件下的竖向承载力及变形性质,为后续工程的施工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高温细颗粒冻土 钻孔灌注桩 地温 竖向承载特性
下载PDF
岩石力学参数试验与地层破裂压力预测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敏 练章华 +3 位作者 陈世春 魏臣兴 林铁军 李孝军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18,共4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群库恰克地区4口井中的7个地层100块岩心进行岩石力学参数试验和声波试验,获得了该地区岩石的弹性模量、泊松比、纵横波时差等一系列岩石静态力学参数。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岩石纵横波时差关系拟合模型。...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群库恰克地区4口井中的7个地层100块岩心进行岩石力学参数试验和声波试验,获得了该地区岩石的弹性模量、泊松比、纵横波时差等一系列岩石静态力学参数。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岩石纵横波时差关系拟合模型。结合测井资料所得到的岩石动态力学参数,回归出了群库恰克地区岩石的动静态力学参数模型,为预测群库恰克地区地层破裂压力提供了准确的岩石力学参数。在建立群库恰克地区地层破裂压力预测模型过程中,基于岩石的破裂机理,提出了一种地层破裂压力预测的新模型,该新模型已用于群库恰克地区地层破裂压力预测,为合理确定钻井液密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试验 泊松比 动静态力学参数 声波时差 破裂压力
下载PDF
砾卵石层中桩底灌浆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质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旭 赵善锐 丁小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2903-2907,共5页
从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及承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依据现场试验结果,探讨了桩底持力层为砾卵石层时桩底灌浆钻孔灌注桩的承载特性。指出桩底持力层为砾卵石层中长径比为54.1~57.1的中长桩时,桩底灌浆钻孔灌注桩的桩侧阻较常规桩... 从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及承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依据现场试验结果,探讨了桩底持力层为砾卵石层时桩底灌浆钻孔灌注桩的承载特性。指出桩底持力层为砾卵石层中长径比为54.1~57.1的中长桩时,桩底灌浆钻孔灌注桩的桩侧阻较常规桩提高2倍,桩的沉降量大幅度减小,桩端阻存在滞后反应。此外桩底灌浆钻孔灌注桩在承载过程中主要以弹性变形为主,残余变形很小。所得结论来源于现场试验结果,对工程实践能够起到指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学 钻孔灌注桩 泥浆护壁 桩底灌浆 竖向承载特性
下载PDF
管道轴向流固耦合振动的行波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任建亭 林磊 姜节胜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0-284,共5页
基于梁模型,考虑泊松耦合与连接件耦合的影响,研究了输流管道轴向振动的波传播方程及节点散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波法分析管道流固耦合振动。以轴向位移为基本变量,推导了输流管道轴向振动的波导方程;通过节点散射模型,组集了管道... 基于梁模型,考虑泊松耦合与连接件耦合的影响,研究了输流管道轴向振动的波传播方程及节点散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波法分析管道流固耦合振动。以轴向位移为基本变量,推导了输流管道轴向振动的波导方程;通过节点散射模型,组集了管道流固耦合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管道在几种不同边界条件约束下,泊松耦合、连接耦合对管道振动的影响。文中算例表明行波法具有建模简单且数值精度高的特点,可以应用到复杂管道的建模与控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轴向振动 流固耦合 行波法
下载PDF
基于Galerkin法的旋转薄壁圆柱壳非线性行波振动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健 郭星辉 +2 位作者 李永刚 颜云辉 董家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12,22,共5页
应用Donnell’s简化壳理论,在考虑阻尼和几何非线性的情况下,基于Galerkin方法,对旋转的薄壁悬臂圆柱壳在法向激振力作用下的非线性行波振动进行了数值分析。在研究过程中,首先,考虑阻尼并引入几何非线性项,建立薄壁圆柱壳的非线性波动... 应用Donnell’s简化壳理论,在考虑阻尼和几何非线性的情况下,基于Galerkin方法,对旋转的薄壁悬臂圆柱壳在法向激振力作用下的非线性行波振动进行了数值分析。在研究过程中,首先,考虑阻尼并引入几何非线性项,建立薄壁圆柱壳的非线性波动方程,然后,采用Galerkin方法对波动方程进行转换,选取不同的模态组合,得到相应模态坐标下的非线性微分方程,最后用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计算并对圆柱壳的非线性波动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几何非线性使圆柱壳呈现明显的硬特性,其硬特性随激振力幅值的增大而得到加强,共振区存在多值性,多模态分析表明,轴向二阶模态对主模态影响较大,计算时宜采用两个轴向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振动 几何非线性 模态坐标 主模态 轴向模态
下载PDF
高速铁路超长桥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任鹏 邓荣贵 于志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4-178,共5页
超长桩广泛已应用于土木工程各个领域,但黄土地区超长桩的承载性状和变形特性尚不十分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对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某特大桥的4根超长桩现场测试项目的资料分析,得出了超长桩桩身轴力及侧阻力的变化规律,对超长桩的承... 超长桩广泛已应用于土木工程各个领域,但黄土地区超长桩的承载性状和变形特性尚不十分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对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某特大桥的4根超长桩现场测试项目的资料分析,得出了超长桩桩身轴力及侧阻力的变化规律,对超长桩的承载特性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试验结果表明,在桩顶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轴力随荷载的增加发生了局部调整,砂性土层的桩侧摩阻力具有增强效应,黏性土层的桩侧摩阻力具有退化效应;单桩竖向刚度随桩顶荷载的增加而减小,单桩竖向刚度降低4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超长桩 承载特性 桩侧摩阻力 单桩竖向刚度
下载PDF
切纵流联合收获机田间小麦收获最优路径与速度试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忠 李耀明 +2 位作者 李洪昌 徐立章 庞靖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33-137,81,共6页
为研究切纵流联合收获机田间小麦收获时的最优行走路径和最佳前进速度,分析了割台宽度为4.75 m的切纵流联合收获机在田间收获小麦时的3种典型路径,并从收获拐弯换向耗时最小的角度进行了理论推导,在田间进行前进速度与籽粒总损失速率之... 为研究切纵流联合收获机田间小麦收获时的最优行走路径和最佳前进速度,分析了割台宽度为4.75 m的切纵流联合收获机在田间收获小麦时的3种典型路径,并从收获拐弯换向耗时最小的角度进行了理论推导,在田间进行前进速度与籽粒总损失速率之间的试验并建立数学模型,在室内依据等效喂入量进行前进速度与脱粒分离总功耗之间的试验并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最佳前进速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切纵流联合收获机在田间应采用回转式收获路径,当前进速度为小于等于1.0 m/s时,等效喂入量为小于等于7.79 kg/s,籽粒总损失速率为小于等于19.33 g/s,籽粒总损失率为小于等于0.609%,切纵流脱粒分离部分总功耗为小于等于83.94 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切流滚筒 纵轴流滚筒 行走路径 前进速度
下载PDF
海底管道轴向移动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志华 黄金超 +2 位作者 赵思玥 何永禹 刘红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97-1203,共7页
非线性的温度荷载是造成管道产生轴向移动的主要原因,针对海底管道在多次开启/关闭的循环作用下轴向移动现象,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通过ABAQUS软件建立循环温度作用下平坦海床上短直管道有限元模型,模型中考虑了非线性的温度加载梯度... 非线性的温度荷载是造成管道产生轴向移动的主要原因,针对海底管道在多次开启/关闭的循环作用下轴向移动现象,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通过ABAQUS软件建立循环温度作用下平坦海床上短直管道有限元模型,模型中考虑了非线性的温度加载梯度和高温对管道材料的影响,揭示短管道在多次开启/关闭循环荷载作用下有效轴向力分布以及管道各点轴向移动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发展规律。最后通过参数化分析,得到了管土摩擦系数与管道轴向移动速率之间的关系,并对比两种管道内压的加载方式对管道轴向移动速率的影响,为工程中减缓管道轴向移动速率的方法提供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直海底管道 数值模拟 轴向移动 非线性循环温度 参数化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