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fety of axitinib and sorafenib mon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renal cell carcinoma:a meta-analysis 被引量:4
1
作者 Fei Qin Hao Yu +2 位作者 Changrong Xu Huihui Chen Jianling Bai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18年第1期30-38,共9页
We sought to investigate safety of axitinib or sorafenib in renal cell carcinoma(RCC) patients and compare toxicity of these two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 Databases of PubMed and Embase... We sought to investigate safety of axitinib or sorafenib in renal cell carcinoma(RCC) patients and compare toxicity of these two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 Databases of PubMed and Embase were searched.We included phase II and III prospective trials, as well as retrospective studies, in which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RCC were treated with axitinib or sorafenib monotherapy at a starting dose of 5 mg and 400 mg twice daily, respectively.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high grade hypertension, fatigue, gastrointestinal toxicity and hand-foot syndrome, along with their 95% confidence intervals(CI), were calculated using fixed-or random-effects model according to heterogeneity test results. A total of 26 trials, including 4790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our meta-analysis. Among them, 6 arms were related to axitinib and 22 were associated with sorafenib. The incidences of hypertension(24.9%vs. 7.9%), fatigue(8.2% vs. 6.6%), and gastrointestinal toxicity(17.6% vs. 11.3%) were higher in patients receiving axitinib versus those receiving sorafenib, while the incidence of hand-foot syndrome was lower in patients receiving axitinib versus those receiving sorafenib(9.5% vs. 13.3%). In conclusion, axitinib showed noticeably higher risks of toxicity versus sorafenib. Close monitoring and effective measures for adverse events are recommended during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itinib sorafenib safety renal cell carcinoma meta-analysis
下载PDF
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9
2
作者 胡志全 苏耀武 +6 位作者 王志华 曾星 刘双林 庄乾元 杨为民 刘继红 叶章群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9-591,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31例使用靶向治疗药物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的安全性,探讨其不良反应的特点、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我们对31例转移性肾癌患者行口服索拉非尼治疗,... 目的回顾分析31例使用靶向治疗药物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的安全性,探讨其不良反应的特点、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我们对31例转移性肾癌患者行口服索拉非尼治疗,其中男20例,女11例;有17例患者为一线用药,14例为二线用药。25例行原发肿瘤切除,除1例为肾乳头状细胞癌外,其余均为透明细胞癌(2例含肉瘤成分),6例患者无法行手术切除,但经穿刺活检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治疗方案:索拉非尼400mg,2次/日;2例患者接受索拉非尼增量治疗,每次口服600mg,2次/日;1例同时使用免疫治疗。结果本组31例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统反应22例(71.0%)、手足综合征17例(54.8%)、疲乏13例(42.0%)、高血压7例(22.6%)、肝功能损害3例(9.7%),其中3级不良反应4例(12.9%),无4级不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减量或停药后均缓解。结论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但多数较为轻微,经积极适当的处理,绝大多数患者可耐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转移性肾癌 靶向治疗 不良反应 安全性
下载PDF
阿昔替尼单药或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舒尼替尼治疗失败的伴肝转移肾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孟旭辉 刘龙发 《肿瘤药学》 CAS 2021年第6期724-731,共8页
目的研究阿昔替尼单药或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舒尼替尼治疗失败的伴肝转移肾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肾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3例接... 目的研究阿昔替尼单药或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舒尼替尼治疗失败的伴肝转移肾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肾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3例接受阿昔替尼单药口服治疗,观察组13例接受阿昔替尼口服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客观缓解率(61.5%)显著高于对照组(30.8%)(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清CEA、Cyfra21-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CD3^(+)、CD8^(+)、NK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甲状腺功能异常、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皮疹、乳酸脱氢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除皮疹外,两组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替尼单药或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均能为舒尼替尼治疗失败的伴肝转移肾细胞癌患者带来疗效获益,且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疗效和免疫功能获益均显著优于单药治疗,但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造成了不良反应的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阿昔替尼 帕博利珠单抗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阿昔替尼与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4
作者 符芳姿 许振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比较阿昔替尼与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探讨分子靶向药物阿昔替尼能否作为一线治疗晚期肾癌的优选药物。方法:选取海口市人民医院肿瘤科60例晚期肾癌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给予阿... 目的:比较阿昔替尼与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探讨分子靶向药物阿昔替尼能否作为一线治疗晚期肾癌的优选药物。方法:选取海口市人民医院肿瘤科60例晚期肾癌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给予阿昔替尼,对照组给予索拉非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DCR、ORR、PFS、OS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能完成试验并进行结果评价。试验组和对照组的DCR分别为83.33%和80.00%、ORR分别为20.00%和2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2.8个月和10.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OS分别为22.2个月和22.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在高血压、全身反应、手足皮肤综合征、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分子靶向药物阿昔替尼较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癌更能延长患者中位PFS,两药治疗后患者的DCR、ORR、OS及不良反应相似,阿昔替尼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晚期肾癌的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肾癌 阿昔替尼 索拉非尼 一线治疗 疗效
下载PDF
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2
5
作者 秦军 武国军 +2 位作者 王福利 秦卫军 袁建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928-932,共5页
目的观察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西京医院泌尿外科38例索拉菲尼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患者均采用索拉非尼400mg,2次/d给药方案,对无进展生存期、总体生存期、... 目的观察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西京医院泌尿外科38例索拉菲尼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患者均采用索拉非尼400mg,2次/d给药方案,对无进展生存期、总体生存期、治疗反应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12~158周,中位随访时间52周。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中位数为50.5周(95%CI:40.3~59.0),总体生存期的中位数为52.5周(95%CI:43.1~61.4)。38例患者中,没有出现完全缓解,最佳疗效是部分缓解。总体治疗反应为8例(21.1%)获得部分缓解,12例(31.6%)为疾病稳定,18例(47.4%)发生疾病进展,疾病控制率为52.7%。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恶心、厌食症、吞咽困难、疲劳、腹泻和口腔溃疡。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为高血压(28.9%)、手足皮肤反应(13.2%)、吞咽困难(13.2%)、口腔溃疡(10.5%)和腹泻(7.9%)。8例(21.1%)患者由于出现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和口腔溃疡而减少药量,上述不良反应可经对症治疗和减少剂量得到缓解。结论索拉非尼对转移性肾癌患者有效,尽管有些患者需要减量治疗,但总体耐受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转移性肾癌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一线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比较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蔡文 袁易初 +8 位作者 李明阳 孔文 董柏君 陈勇辉 张进 薛蔚 黄翼然 周立新 黄吉炜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4-389,共6页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作为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1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转移性肾癌患者的资料,其中索拉非尼组174例,舒尼替尼组97例,评价索...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作为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1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转移性肾癌患者的资料,其中索拉非尼组174例,舒尼替尼组97例,评价索拉非尼组和舒尼替尼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索拉非尼组和舒尼替尼组的客观反应率分别为14.9%和19.6 %,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5.1%和88.6%,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25和0.408)。索拉非尼组最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6.7%)、腹泻(2.3%)和皮疹(2.3%)。舒尼替尼组最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下降(6.2%)、手足综合征(6.2%)和血小板下降(4.6%)。随访期间,索拉非尼组死亡97例,疾病进展81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2个月(95%CI:9~1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25个月(95%CI:21~29个月)。舒尼替尼组死亡74例,疾病进展40例。中位PFS为12个月(95%CI:10~12个月),中位OS为23个月(95%CI:20~32个月)。两组P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71和0.548)。多因素分析显示,Fuhrman分级(HR=1.358,95%CI:1.004~1.835)、转移器官数(HR=1.550,95%CI:1.143~2.101)及(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SKCC)危险分级(中危组:HR =1.621,95%CI:1.117~2.232;高危组:HR=2.890,95%CI:1.942~4.298)是转移性肾癌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Fuhrman分级(HR=2.135,95%CI:1.533~2.974)、转移器官数(HR=1.774,95%CI:1.279~2.461)及MSKCC危险分级(中危组:HR=1.415,95%CI:1.002~1.998;高危组:HR=3.161,95%CI:2.065~4.838)是转移性肾癌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索拉非尼与舒尼替尼作为一线TKI药物治疗转移性肾癌疗效显著,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药物相关不反应分布有所不同。Fuhrman分级、转移器官数和MSKCC评分是转移性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肿瘤转移 索拉非尼 舒尼替尼 药效 安全性 预后
原文传递
单中心164例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永强 邓建华 +1 位作者 郑克文 李汉忠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06-811,共6页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07年6月至2014年3月共164例晚期肾癌患者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男118例,女46例.年龄22~82岁,中位年龄60岁.122例(74.4%)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07年6月至2014年3月共164例晚期肾癌患者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男118例,女46例.年龄22~82岁,中位年龄60岁.122例(74.4%)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活动状态评分≤1分,145例(88.4%)为中、低危(MSKCC评分≤2分)患者.127例(77.4%)接受原发灶肾脏或肾肿瘤切除术.79例(47.9%)治疗前接受过免疫治疗.133例(81.1%)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其中Fuhrman分级Ⅰ级15例,Ⅱ级76例,Ⅲ级27例,Ⅳ级5例,未评价10例;分期TxN0M1 115例,TxN1M012例,T3N1M1 22例,T3b N1M1 15例.转移部位:肺(92/164,56.1%)、淋巴结(34/164,20.7%)和骨(34/164,20.7%).164例均采用索拉非尼400 mg,2次/d方案治疗,治疗期间24例因不良反应较重,减量至200 mg,2次/d.分析164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与PFS和OS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164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154/164,93.9%)、腹泻(118/164,71.9%)、乏力(69/164,42.1%)和皮疹(62/164,37.8%),最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13/164,7.9%)和腹泻(8/164,4.9%).疗效评价:完全缓解2例(1.2%),部分缓解26例(15.9%),疾病稳定105例(64.0%),疾病进展31例(18.9%),客观反应率为17.1%,疾病控制率为81.1%.中位PFS为11.5个月,中位OS为24.2个月.164例平均随访5.6年,5年生存率为15.9% (95% CI 12.9% ~20.4%).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风险因素为MSKCC评分≥3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活动状态评分≥2分、有淋巴结转移和骨转移;影响患者OS的独立风险因素为MSKCC评分≥3分和淋巴结转移;药物相关性高血压是OS的有利因素.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多数患者对不良反应耐受良好.MSKCC评分≥3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活动状态评分≥2分、淋巴结转移、骨转移和药物相关性高血压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索拉非尼 晚期肾癌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阿昔替尼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肾细胞癌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薛文鑫 张藜莉 +3 位作者 程吟楚 门鹏 李静 翟所迪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基于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TA)方法,评价阿昔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aRCC)或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由2位评价者根据入选与排除标准独立... 目的基于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TA)方法,评价阿昔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aRCC)或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由2位评价者根据入选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对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2篇HTA报告、6篇Meta分析和6篇经济学研究,被评价药物包括阿昔替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培唑帕尼和依维莫司。阿昔替尼用于aRCC或mRCC一线或二线治疗的有效性结果不一致。与依维莫司、舒尼替尼相比,阿昔替尼的无进展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索拉非尼、培唑帕尼相比,在不区分一线和二线治疗的情况下,阿昔替尼有明显优势(阿昔替尼vs索拉非尼,HR=0.694,95%Cl=0.586~0.821;阿昔替尼vs培唑帕尼,OR=0.64,95%Cl=0.42~0.98),但对于mRCC一线治疗,阿昔替尼无明显优势(阿昔替尼vs索拉非尼,OR=1.5,95%Cl=0.8~2.5;阿昔替尼vs培唑帕尼,OR=1.1,95%Cl=0.5~2.4)。安全性方面,与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相比,阿昔替尼有明显优势,与培唑帕尼和依维莫司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济性方面,目前证据不足,仅从现有证据考虑,阿昔替尼优于索拉非尼、培唑帕尼,但不及依维莫司、舒尼替尼。结论aRCC目前循证证据不一致,结合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一线治疗阿昔替尼优于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和培唑帕尼。二线治疗依维莫司优于阿昔替尼,阿昔替尼优于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和培唑帕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替尼 卫生技术评估 晚期肾细胞癌 有效性 安全性 经济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