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zalea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1
《China's Tibet》 1997年第4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azalea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下载PDF
A New Advance on Camellia Breeding in Chine. Studies on Thirty Summer-blooming Hybrids from Crosses between Camellia azalea and Other Camellias
2
作者 Xinkai Liu Naisheng Zhong Guimei Feng Danfeng Yan Jiyin Gao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3年第4期254-264,共11页
关键词 杜鹃花 杂交种 开花期 山茶花 茅根 育种 油茶 杂种
下载PDF
杜鹃叶山茶Camellia azalea与红山茶组10个物种间的杂交亲和性研究
3
作者 柯欢 严丹峰 刘信凯 《广东园林》 2020年第3期44-48,共5页
采用常规育种的方法,以杜鹃叶山茶Camellia azalea和山茶属红山茶组10个原生物种作为杂交育种亲本,设计20个杂交组合,研究其种间杂交亲和性。结果显示,杜鹃叶山茶与红山茶组原生种间反交时的杂交亲和性和育种效率要显著于正交组合。与... 采用常规育种的方法,以杜鹃叶山茶Camellia azalea和山茶属红山茶组10个原生物种作为杂交育种亲本,设计20个杂交组合,研究其种间杂交亲和性。结果显示,杜鹃叶山茶与红山茶组原生种间反交时的杂交亲和性和育种效率要显著于正交组合。与杜鹃叶山茶进行杂交的亲和性,最好的是多齿红山茶C.polyodonta、南山茶C.semiserrata和浙江红山茶C.chekiangoleosa,其次是尖萼红山茶C.edithae、长毛红山茶C.villosa、滇山茶C.reticulata和全缘红山茶C.subintegra,较差的是厚叶红山茶C.crassissima和怒江红山茶C.saluenensis,最差的是毛蕊红山茶C.mair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叶山茶 红山茶组 物种 杂交 亲和性
下载PDF
杜鹃叶山茶形态分化特性研究
4
作者 徐剑 聂瑞敏 +1 位作者 耿芳 陈龙清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80,共9页
为探究杜鹃叶山茶生长发育规律,明确其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以杜鹃叶山茶为研究材料,采用拍摄记录、形态指标测定和石蜡切片法,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外部形态指标和内部花器官分化进行观察,并对其生长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杜... 为探究杜鹃叶山茶生长发育规律,明确其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以杜鹃叶山茶为研究材料,采用拍摄记录、形态指标测定和石蜡切片法,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外部形态指标和内部花器官分化进行观察,并对其生长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杜鹃叶山茶自10月起叶芽萌发,进入营养生长阶段,在次年4月转变为生殖生长阶段,直至7月完成第一轮开花。基于石蜡切片结果可将花芽分化过程分为未分化阶段、花原基分化阶段、萼片原基分化阶段、花瓣原基分化阶段、雄蕊原基分化阶段、雌蕊原基分化阶段、花药形成阶段和完全分化阶段,自花芽形成开始至花芽分化完需30~45 d,具有持续开花的特性。研究表明,在杜鹃叶山茶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中,各项形态指标呈现出不同的生长趋势,且各形态指标与环境因素之间既相互作用又相互独立,共同促进杜鹃叶山茶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叶山茶 生长周期 花芽分化 形态指标
下载PDF
深圳梧桐山毛棉杜鹃复壮技术研究
5
作者 张开文 从睿 +2 位作者 王定跃 李文华 白宇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125-127,共3页
通过对梧桐山万花屏和杜鹃谷毛棉杜鹃立地条件调查,分析毛棉杜鹃衰弱的原因主要是植株营养消耗过剩,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群落郁闭度不合理,树龄偏大老化以及气候和人为的影响,从水肥管理,郁闭度调整,土壤改良,林下更新和摘花除果等方面... 通过对梧桐山万花屏和杜鹃谷毛棉杜鹃立地条件调查,分析毛棉杜鹃衰弱的原因主要是植株营养消耗过剩,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群落郁闭度不合理,树龄偏大老化以及气候和人为的影响,从水肥管理,郁闭度调整,土壤改良,林下更新和摘花除果等方面,提出了复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梧桐山 毛棉杜鹃 复壮
下载PDF
1990—2020年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6
作者 董奎 董平 陈红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19-125,共7页
为研究自然保护地生态要素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规律,以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90年、2000年、2010年及2020年4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运用景观格局面积动态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分析了1990—2020年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景... 为研究自然保护地生态要素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规律,以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90年、2000年、2010年及2020年4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运用景观格局面积动态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分析了1990—2020年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90—2020年,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林地、水域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草地面积减少;30年来,有9.3 km^(2)土地发生转移,其中耕地净减少4.23 km^(2),林地净增加4.20 km^(2)。在景观水平上,研究区景观总体上破碎度减小,景观异质性减弱,景观结构趋向简单,景观团聚程度增加。在类型景观格局水平上,研究区以林地为优势景观,林地、耕地及草地斑块破碎程度降低,水域及建设用地变化不明显。总的来说,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但景观格局趋向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 贵州省 1990—2020年
下载PDF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azalea——Ⅰ.The structure of rhodomollein-Ⅰ,a new toxic diterpenoid 被引量:3
7
作者 LIU Zhu-Guo PAN Xin-Fu Beijing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Beijing. 《Acta Chim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3期235-239,共1页
Two unknown toxic diterpenoids,rhodomollein-I and rhodompllein-Ⅱ,and the known rhodojaponin-Ⅲ,have been isolated from Chinese azalea (Ericaceae,Rhododendron molle G.Don). rhodomollein-I,C_(20)H_(32)O_6,colorless thi... Two unknown toxic diterpenoids,rhodomollein-I and rhodompllein-Ⅱ,and the known rhodojaponin-Ⅲ,have been isolated from Chinese azalea (Ericaceae,Rhododendron molle G.Don). rhodomollein-I,C_(20)H_(32)O_6,colorless thin needles,[a]D^(20)-6.65 (c 3.76×10^(-2),EtOH),m.p.241— 242.5℃.Its structure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1 through spectral analysis of ^(13)C NMR,~1H NMR, MS,IR and UV.Moreover,its stereostructure was unambiguously identified from the different threshold level line of ~1H—~1H NOES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tructure of rhodomollein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azalea a new toxic diterpenoid
全文增补中
杜鹃红山茶茶花的抗氧化能力研究
8
作者 陈勇 钟旭美 +3 位作者 唐海尧 张俊丽 陈雅萍 陈铭中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8期59-61,共3页
本试验采用水提法、醇提法提取杜鹃红山茶茶花,检测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同时探究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提取液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指标,确定提取杜鹃红山茶茶花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茶花水... 本试验采用水提法、醇提法提取杜鹃红山茶茶花,检测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同时探究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提取液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指标,确定提取杜鹃红山茶茶花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茶花水提法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00(g∶mL)、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50℃;醇提法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00(g∶mL)、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抗氧化能力 DPPH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藏药十六味杜鹃花丸中主要活性成分及灭菌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小兰 尼玛次仁 +1 位作者 白玛旦增 谢和兵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7期81-85,共5页
目的:探究电子加速器辐照对十六味杜鹃花丸中主要活性成分及灭菌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2、4、6、8、10 kGy 5个辐照剂量对十六味杜鹃花丸进行电子加速器辐照处理,分别比较辐照前后十六味杜鹃花丸性状、显微特征、沉香对照药材和活性成... 目的:探究电子加速器辐照对十六味杜鹃花丸中主要活性成分及灭菌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2、4、6、8、10 kGy 5个辐照剂量对十六味杜鹃花丸进行电子加速器辐照处理,分别比较辐照前后十六味杜鹃花丸性状、显微特征、沉香对照药材和活性成分胡椒碱薄层色谱图、活性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和高效液相色谱图相似度,以及细菌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的变化。结果:不同剂量电子加速器辐照灭菌后十六味杜鹃花丸性状、显微特征、活性成分胡椒碱和沉香对照药材薄层色谱图均未见明显变化,活性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无明显变化,高效液相色谱相似度为1.000;辐照后细菌菌落数、霉菌酵母菌菌落总数均明显低于辐射前(P<0.05),当电子加速器辐照剂量为8 kGy及以上时,样品的微生物限度符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结论:不同剂量的电子加速器辐照灭菌对十六味杜鹃花丸主要活性成分无显著影响,并能在8 kGy时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电子加速辐照适用于藏药十六味杜鹃花丸的灭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味杜鹃花丸 藏药 辐照灭菌 薄层鉴别 有效成分
下载PDF
工夫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尹杰 范仕胜 +2 位作者 宋勤飞 甘兴丽 谢梦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279-5282,共4页
在工夫红茶(Camellia azalea)加工过程中,对每个加工工序进行取样,对样品进行感官审评和主要品质成分检测,研究工夫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工夫红茶的条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品质特征在加工过程中逐步形成;从... 在工夫红茶(Camellia azalea)加工过程中,对每个加工工序进行取样,对样品进行感官审评和主要品质成分检测,研究工夫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工夫红茶的条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品质特征在加工过程中逐步形成;从鲜叶到干茶,各加工工序样品的含水量持续下降,在初烘、做形和干燥工序中下降较多,分别为21.37、14.35和24.22个百分点;与鲜叶相比,干茶中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等主要滋味成分分别下降了5.16、1.04和0.62个百分点,而茶红素和茶褐素分别增加了0.64和0.14个百分点,茶黄素基本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夫红茶(Camellia azalea) 加工 品质
下载PDF
杜鹃红山茶离体快繁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泽雄 黄登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348-5350,共3页
以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的幼嫩茎尖为试材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建立其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SH+1.0 mg/L ZT+2.0 mg/L 6-BA+1.0 mg/L IAA,其芽萌发率为64.4%;最适增殖培养基为1.0 mg/L ZT+1.0 mg/L 6-B... 以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的幼嫩茎尖为试材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建立其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SH+1.0 mg/L ZT+2.0 mg/L 6-BA+1.0 mg/L IAA,其芽萌发率为64.4%;最适增殖培养基为1.0 mg/L ZT+1.0 mg/L 6-BA+0.5 mg/L IAA,增殖系数高达2.3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SH+2.0 mg/L IBA+0.1 mg/L IAA+100 mg/L活性炭,其生根率可达6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 茎尖 组织培养
下载PDF
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辛雷 孙振元 +2 位作者 李纪元 范正琪 殷恒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86,共6页
以杜鹃红山茶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分化过程,研究该过程与外部形态的相关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于5—9月间持续不断进行,该时段内能观察到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花芽;其过程可分为生理分化期、花原... 以杜鹃红山茶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分化过程,研究该过程与外部形态的相关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于5—9月间持续不断进行,该时段内能观察到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花芽;其过程可分为生理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杜鹃红山茶花芽分化过程与其外部形态特征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可以通过花芽形态特征来对其进行判别。花芽分化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先降低后升高;RNA、总核酸含量及RNA/DNA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花芽分化逐渐升高,在花瓣原基分化期达到最高,雄蕊、雌蕊原基分化期降低,而DNA含量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变化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花芽 分化 代谢物质
下载PDF
3种高山杜鹃对持续干旱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111
13
作者 黄承玲 陈训 高贵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55,共8页
对土壤持续干旱条件下3种野生高山杜鹃幼苗的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和质膜相对透性进行测定,研究3种高山杜鹃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时间的延长,除了大白杜鹃叶片POD活性呈先降后升的... 对土壤持续干旱条件下3种野生高山杜鹃幼苗的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和质膜相对透性进行测定,研究3种高山杜鹃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时间的延长,除了大白杜鹃叶片POD活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外,3种高山杜鹃的保护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大白杜鹃叶片SOD活性与其他2种杜鹃差异显著(P<0.05),POD活性与其他2种杜鹃有极显著差异(P<0.01);除大白杜鹃的可溶性糖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外,3种高山杜鹃的渗透调节物质都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大白杜鹃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其他2种杜鹃有极显著差异(P<0.01),脯氨酸含量与其他2种杜鹃有显著差异(P<0.05);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则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大白杜鹃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大白杜鹃与其他2种杜鹃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有显著差异(P<0.05);3种高山杜鹃叶片MDA含量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而质膜相对透性明显增强,大白杜鹃叶片MDA含量与其他2种杜鹃有极显著差异(P<0.01),大白杜鹃与迷人杜鹃叶片的质膜相对透性有显著差异(P<0.05),与露珠杜鹃叶片的质膜相对透性差异极显著(P<0.01)。经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3种高山杜鹃的抗旱性顺序为:露珠杜鹃>迷人杜鹃>大白杜鹃。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知:丙二醛和保护酶活性与高山杜鹃抗旱性关联度较大,可以作为评价抗旱性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杜鹃 持续干旱 生理响应 抗旱性
下载PDF
杜鹃红山茶叶片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徐斌 彭莉霞 +2 位作者 杨会肖 潘文 张方秋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0-734,共5页
为有效评价和利用杜鹃红山茶基因资源、挖掘其优良性状,以37个杜鹃红山茶无性系为研究材料,对14个叶片的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不同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4个叶片表型性状的... 为有效评价和利用杜鹃红山茶基因资源、挖掘其优良性状,以37个杜鹃红山茶无性系为研究材料,对14个叶片的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不同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4个叶片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5.30%~47.00%,平均变异系数为18.52%,表明杜鹃红山茶叶片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叶长与叶形指数间的相关性系数达0.967,叶面积与叶片干重的相关性系数为0.942,叶柄长和叶柄长/叶长的相关性系数为0.828。14个性状可以综合为5个主成分,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0%,表明这些性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根据系统聚类将37个杜鹃红山茶无性系划分为5个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变异系数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不同光照条件下杜鹃红山茶幼苗的生长效应及抗氧化生理响应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先民 刘新亮 +4 位作者 李春牛 卢家仕 周锦业 黄昌艳 卜朝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8-692,共5页
以两年生杜鹃红山茶(Camelliaazalea)扦插苗为材料,研究遮光率分别为0、30%、50%、80%条件下其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分析光照强度对杜鹃红山茶生长发育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合理栽培及提高品系抗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遮光... 以两年生杜鹃红山茶(Camelliaazalea)扦插苗为材料,研究遮光率分别为0、30%、50%、80%条件下其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分析光照强度对杜鹃红山茶生长发育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合理栽培及提高品系抗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遮光率的增加,杜鹃红山茶的苗高、地径、冠幅、分枝数、成活率、根部干质量、茎部干质量、叶片干质量、总干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且均在5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高水平。随着遮光强度的增加,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表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且均在5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低水平;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适度的遮光处理有助于杜鹃红山茶幼苗的生长,50%遮光条件下杜鹃红山茶幼苗栽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光 杜鹃红山茶 生长发育 抗氧化酶
下载PDF
杜鹃红山茶花粉萌发力及贮藏耐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天菲 林田 +2 位作者 徐碧玉 刘灶长 罗利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S1期239-243,共5页
以2~3年生嫁接的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花粉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温度对其萌发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下花粉生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花粉在不同培养时间下其萌发率呈抛物线型,花粉... 以2~3年生嫁接的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花粉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不同培养温度对其萌发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下花粉生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花粉在不同培养时间下其萌发率呈抛物线型,花粉在15%蔗糖+0.02%硼酸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30℃的培养温度比25℃、20℃更适合杜鹃红山茶花粉萌发。-20℃冷冻保存和液氮保存都是适合杜鹃红山茶花粉长期保存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花粉 萌发力 贮藏耐性
下载PDF
基质、促根剂及插穗对杜鹃红山茶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40
17
作者 李先民 李春牛 +1 位作者 卜朝阳 蒋月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6-431,共6页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杜鹃红山茶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以1年生杜鹃红山茶枝条作为扦插材料,分别探讨基质种类、IBA和NAA的应用、来自枝条不同部位的插穗及插穗留叶片数等因素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杜鹃红山茶扦插的生根率、...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杜鹃红山茶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以1年生杜鹃红山茶枝条作为扦插材料,分别探讨基质种类、IBA和NAA的应用、来自枝条不同部位的插穗及插穗留叶片数等因素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杜鹃红山茶扦插的生根率、愈伤率、根长和生根数等各扦插指标的影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经300 mg/L IBA+300 mg/L NAA处理3 h后,扦插于混合基质(V_(珍珠岩)∶V_(椰糠)=1∶1)的插穗生根率最高,达76.67%;采用IBA作为促根剂其浓度与处理插穗的时间对插穗的生根率有极显著影响,NAA浓度对于插穗生根率的影响不显著,经400 mg/L IBA+100 mg/L NAA处理4 h的插穗生根率最高,达80.56%;枝条基部所剪制插穗扦插的生根率明显高于枝条中上部,从生根率角度考虑,选择枝条基部剪制插穗并保留两片半叶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扦插基质 促根剂 插穗类型 生根率
下载PDF
4种处理对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先民 卜朝阳 +5 位作者 卢家仕 张进忠 黄莉萍 刘新亮 崔学强 李春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5-81,共7页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的影响,以8-9年生杜鹃红山茶植株新鲜种子为材料,探讨GA 3、IAA、6-BA的应用,基质种类,播种深度以及低温沙藏等处理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GA 3浓度与处理时间对杜鹃红山茶种子发...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的影响,以8-9年生杜鹃红山茶植株新鲜种子为材料,探讨GA 3、IAA、6-BA的应用,基质种类,播种深度以及低温沙藏等处理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GA 3浓度与处理时间对杜鹃红山茶种子发芽率影响显著,高浓度的GA 3溶液浸种有利于种子萌发,发芽率最高的激素组合为600mg/L GA 3+100mg/L IAA+600mg/L 6-BA+浸种3h;(2)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对播种环境响应较敏感,播种深度应综合播种基质种类共同考虑,采用混合基质(V椰糠︰V珍珠岩=2︰1),播种深度为1cm,种子萌发效果最佳;(3)低温沙藏能显著提高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效果,随低温沙藏时间的增加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4)经低温沙藏的种子继续用GA 3浸种,可进一步提高种子发芽率,种子经低温沙藏60d后采用300mg/L GA 3浸种3h,发芽率最高,为6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种子萌发 激素处理 播种基质 低温沙藏 发芽率
下载PDF
遮阴对杜鹃红山茶幼苗叶片生长特性及初生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8
19
作者 李先民 李春牛 +2 位作者 刘新亮 卜朝阳 黄展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4-301,共8页
以2.5年生杜鹃红山茶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遮光率分别为0(CK)、30%、50%、80%条件下其叶片生长状况、光合色素含量、初生代谢产物以及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以揭示杜鹃红山茶叶片生长发育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遮阴显著促... 以2.5年生杜鹃红山茶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遮光率分别为0(CK)、30%、50%、80%条件下其叶片生长状况、光合色素含量、初生代谢产物以及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以揭示杜鹃红山茶叶片生长发育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遮阴显著促进杜鹃红山茶幼苗叶片的生长,其叶片数量、总叶面积、平均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含水量等指标均在50%~8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高水平。(2)遮阴条件下的幼苗叶片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和SPAD值均比CK上升,且均在8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高水平。(3)随遮阴强度的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且均在5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低水平;叶片淀粉含量表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并在5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高水平。(4)遮阴显著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且随遮阴强度的增加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在5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低水平。研究认为,杜鹃红山茶幼苗对低光照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度的遮阴(遮光率50%)有助于杜鹃红山茶幼苗叶片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阴 杜鹃红山茶 叶片生长状况 光合色素 初生代谢
下载PDF
濒危植物杜鹃红山茶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辛雷 孙振元 +4 位作者 李纪元 殷恒福 范正琪 徐翊 罗建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3,共7页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以基径(BD)5 mm为径阶距划分径级,对分布于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 Wei)种群的径级结构和静态生命表进行了分析,通过个体标准化存活曲线、个体死亡率曲线和个体损失度曲线...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以基径(BD)5 mm为径阶距划分径级,对分布于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 Wei)种群的径级结构和静态生命表进行了分析,通过个体标准化存活曲线、个体死亡率曲线和个体损失度曲线探讨该种群的生命过程,并对种群的时间序列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种群径级结构表现出小径级和大径级的个体存活数较少而中间径级的个体存活数较多的特征,其中,Ⅳ级(15 mm≤BD<20mm)至Ⅵ级(25 mm≤BD<30 mm)以及Ⅰ级(BD<5 mm)和Ⅱ级(5 mm≤BD<10 mm)的个体存活数分别占个体总存活数的52.0%和3.3%。从静态生命表看,个体存活数和个体标准化存活数的变化趋势与种群径级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个体标准化死亡数、个体死亡率和个体损失度在Ⅰ级至Ⅲ级(10 mm≤BD<15 mm)均为负值,Ⅳ级后随径级增大呈波动增加的趋势,Ⅸ级(40 mm≤BD<45 mm)后随径级增大呈波动减少的趋势;个体区间寿命在Ⅳ级和Ⅴ级(20 mm≤BD<25 mm)达到峰值,此后随径级增大而减少;个体总寿命、个体期望寿命和个体存活率总体上随径级增大而减少。该种群的个体标准化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Ⅰ型曲线,显示该种群为下降型种群;个体死亡率曲线和个体损失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从Ⅲ级开始波动增加,无明显峰值。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与现存个体存活数相比,在未来2和5年后,Ⅷ级(35 mm≤BD<40 mm)至ⅩⅣ级(65 mm≤BD<70 mm)的个体存活数均呈增加趋势;在未来10年后,Ⅹ级(45 mm≤BD<50 mm)至ⅩⅤ级(BD≥70 mm)的个体存活数增加,且径级越大增加趋势越明显。总体上看,该种群幼苗缺乏,呈衰退趋势,为下降型种群;生境恶劣和人为干扰是主要致危因子。根据研究结果,对该种群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标准化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