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修定位取换套工艺技术研究
1
作者 马文静 张志刚 +2 位作者 伍浩文 刘水淼 刘涛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4年第2期62-64,共3页
取换套技术是油田套损井恢复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通常由大修动力完成,而且现有套管取套技术尚无在指定位置倒扣的技术,通常需进行多次倒扣来完成设计深度。针对冀东油田大修作业动力紧缺实际情况,研究小修取换套技术,从定位取套技术原... 取换套技术是油田套损井恢复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通常由大修动力完成,而且现有套管取套技术尚无在指定位置倒扣的技术,通常需进行多次倒扣来完成设计深度。针对冀东油田大修作业动力紧缺实际情况,研究小修取换套技术,从定位取套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应用条件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在适用井型、工艺流程、井口应力解除方式、施工参数控制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可实现取套深度准确、一次取套成功的目的,提高了小修取换套施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取套 工艺流程 选井条件 套管回接 施工质量
下载PDF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the Argon-Oxygen Decarburization Refining Process of Stainless Steel 被引量:5
2
作者 魏季和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2年第1期1-23,共23页
The available studies in the literature on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the argon oxygen decarburization (AOD) process of stainless steel have briefly been reviewed. The latest advances made by the author wi... The available studies in the literature on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the argon oxygen decarburization (AOD) process of stainless steel have briefly been reviewed. The latest advances made by the author with his research group have been summarized. Water modeling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fluid flow and mix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bath of an 18 t AOD vessel, as well as the 'back attack' action of gas jets and its effects on the erosion and wear of the refractory lining, with sufficiently full kinematic similarity. The non rotating and rotating gas jets blown through two annular tuyeres, respectively of straight tube and spiral flat tube type, were employed in the experiments. The geometric similarity ratio between the model and its prototype (including the straight tube type tuyeres) was 1:3. The influences of the gas flow rate, the angle included between the two tuyeres and other operating parameters, and the suitability of the spiral tuyere as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were examined. These latest studies have clearly and successfully brought to light the fluid flow and mix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bath and the overall features of the back attack phenomena of gas jets during the blowing, and have offere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fining process. Besides, mathematical modeling for the refining process of stainless steel was carried out and a new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process was proposed and developed. The model performs the rate calculations of the refining and the mass and heat balances of the system. Also, the effects of the operating factors, including adding the slag materials, crop ends, and scrap, and alloy agents; the non isothermal conditions; the changes in the amounts of metal and slag during the refining; and other factors were all considered. The model was used to deal with and analyze the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making (including ultra low carbon steel) and was tested on data of 32 heats obtained in producing 304 grade steel in an 18 t AOD vessel. The changes in the bath composition and temperature during the refining process with time can be accurately predicted using this model. The model can provide some very useful information and a reliable basis for optimizing the process practice of the refining of stainless steel and control of the process in real time and on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inless steel argon oxygen decarburization (AOD) process fluid flow and mixing back attack phenomenon non rotating and rotating gas jets DECARBURIZATION water model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下载PDF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董刚 陈锐 《化学工程师》 CAS 2023年第4期73-78,共6页
页岩气产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开阔,其开发与增产已对国际能源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开采过程中需要向地层中注入一定量的压裂液实施储层改造,经相关压裂放喷工艺后,产出的返排液具有总溶解性固体浓度高、有机污染物种类多、含量高等特点... 页岩气产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开阔,其开发与增产已对国际能源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开采过程中需要向地层中注入一定量的压裂液实施储层改造,经相关压裂放喷工艺后,产出的返排液具有总溶解性固体浓度高、有机污染物种类多、含量高等特点,如何有效处理和重复利用生产中的废液是页岩气高效开发的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页岩气返排液的水质特点,简述了页岩气返排液的管理方式,重点论述了目前应用于其处理和回用的先进技术。指出由于尚没有系统全面的页岩气返排液成分信息,目前已有的页岩气返排液处理技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最后提出加大研发组合式处理方法和集有机物处理、循环回用、环境保护等多维度综合确定页岩气返排液处理技术的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返排液 循环回用 预处理 高级氧化法 脱盐 膜技术
下载PDF
珊瑚姜中姜黄素回流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董赫 殷钟意 郑旭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3-215,221,共4页
为探明珊瑚姜中姜黄素的提取工艺,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法研究提取珊瑚姜姜黄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珊瑚姜姜黄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样品粒径120目、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液固比35∶1(mL/g)、回流温度70℃,提取时间2h,该工艺条件下姜... 为探明珊瑚姜中姜黄素的提取工艺,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法研究提取珊瑚姜姜黄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珊瑚姜姜黄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样品粒径120目、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液固比35∶1(mL/g)、回流温度70℃,提取时间2h,该工艺条件下姜黄素的提取率为96.96%。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验证表明,该工艺提取的珊瑚姜姜黄素稳定性、重复性良好,且加标回收率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姜 姜黄素 加热回流 提取工艺
下载PDF
长宁—威远构造页岩气井返排流程优化设计和返排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飞 潘登 《油气井测试》 2016年第6期12-16,共5页
页岩气井返排流程是页岩气藏工厂化压裂作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了满足页岩气丛式井拉链式压裂—排采一体化作业,在现场实践基础上,设计了可满足各井除砂、连续排液、多井同步计量等功能的模块化、标准化地面返排流程;同时对页岩气... 页岩气井返排流程是页岩气藏工厂化压裂作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了满足页岩气丛式井拉链式压裂—排采一体化作业,在现场实践基础上,设计了可满足各井除砂、连续排液、多井同步计量等功能的模块化、标准化地面返排流程;同时对页岩气井压后返排特征进行了剖析,形成了适合长宁—威远区块大规模加砂压裂后"闷井、控制、加速、平稳"的连续排采制度。长宁—威远区块标准化地面返排流程及排采制度的成型可为我国其他页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威远构造 页岩气 返排流程 模块化 标准化 返排特征 返排制度
下载PDF
车身载荷位移反求法中道路行驶载荷的采集及处理 被引量:5
6
作者 高云凯 钟大伟 方剑光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4-39,共6页
基于位移反求法,研究了汽车载荷谱的获取与处理方法。以某轻型车为试验对象,介绍了试验的数据采集系统、传感器及采集路线,对道路行驶载荷的预处理以及基于雨流计数法的载荷谱的压缩与外推进行了阐述。通过道路行驶载荷迭代处理,得到了... 基于位移反求法,研究了汽车载荷谱的获取与处理方法。以某轻型车为试验对象,介绍了试验的数据采集系统、传感器及采集路线,对道路行驶载荷的预处理以及基于雨流计数法的载荷谱的压缩与外推进行了阐述。通过道路行驶载荷迭代处理,得到了多体动力学模型的输入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行驶载荷 位移反求法 信号处理 雨流计数
下载PDF
气固两相流超声过程层析成像系统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田昌 苏明旭 顾建飞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6-592,共7页
研究了一种应用于气固两相流过程监测的超声波层析成像系统。为利用少数传感器实现较精确成像,研制了一套测试系统:传感器阵列由8个扇形空气耦合传感器组成,每个传感器均为收发一体式并且发射扇形波束角度可达150°;设计了基于单片... 研究了一种应用于气固两相流过程监测的超声波层析成像系统。为利用少数传感器实现较精确成像,研制了一套测试系统:传感器阵列由8个扇形空气耦合传感器组成,每个传感器均为收发一体式并且发射扇形波束角度可达150°;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切换装置以改善系统实时性;发展了改进二值逻辑反投影图像重建算法,通过设置双阈值改善边缘效应提高了图像重建精度。对四氟乙烯棒进行的静态实验与对煤粉进行的动态测试实验中,系统获得了足够多的有效信号数据,实现了气固两相流横断面的二维图像重建。静态实验中重建图像的最小空间成像误差(SIE)为3.2%,表明系统具有较好成像精度,可实现气固两相流流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超声法 层析成像 二值逻辑反投影算法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田含砂原油除砂及含油砂净化工艺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成见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7年第4期263-265,271,共4页
含砂原油除砂和含油砂净化处理是保证海上油田防砂失败油井正常生产和稠油冷采、适度防砂等先进采油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油田开发前期设计中须充分考虑。针对我国海上稠油油田原油性质及开发特点,提出了将掺水降粘、循环回掺... 含砂原油除砂和含油砂净化处理是保证海上油田防砂失败油井正常生产和稠油冷采、适度防砂等先进采油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油田开发前期设计中须充分考虑。针对我国海上稠油油田原油性质及开发特点,提出了将掺水降粘、循环回掺热污水、密闭容器砂液分离、靠容器压力排泄砂液和水力旋流净化含油砂等工艺技术整合于一体的处理流程,整个处理系统具有结构紧凑、高效、节能和环保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油田 含砂原油除砂 含油砂净化 处理流程 污水回掺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压后返排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海 李军龙 +3 位作者 石孝志 朱炬辉 邓才 王丹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8-105,共8页
为制定科学的页岩气储层压后返排策略,基于威远地区龙马溪组36口页岩气井压后返排数据,分析压后关井对产量的影响以及返排过程两相流阶段性特征,同时进行页岩气储层液相支撑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压裂液在主压裂结束后一定时间内仍然发挥... 为制定科学的页岩气储层压后返排策略,基于威远地区龙马溪组36口页岩气井压后返排数据,分析压后关井对产量的影响以及返排过程两相流阶段性特征,同时进行页岩气储层液相支撑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压裂液在主压裂结束后一定时间内仍然发挥造缝作用,一定时间的关井有利于提升气井累积产气量期望值;页岩气储层压后返排气液两相流阶段出现气增液降特征点是高产气井的共同特征,根据两相流阶段特征可初步评估气井产气能力;滞留压裂液在页岩储层微细裂缝网络中具有液相支撑作用,使气相渗透率不是含水饱和度的单调函数,存在最优返排率使气相渗透率最大化;可以采用以追求气相渗透率最大化为目标,以控压、控速为原则的页岩气储层压后返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压后返排 最优返排率 返排策略 关井
下载PDF
页岩储集层岩心水化作用实验 被引量:25
10
作者 钱斌 朱炬辉 +6 位作者 杨海 梁兴 尹丛彬 石孝志 李德旗 李军龙 方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5-621,共7页
采用滇黔北昭通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主力页岩产层岩心,利用核磁共振和CT扫描技术,在围压10 MPa条件下开展岩心水化实验,研究水化作用对页岩储集层岩心孔隙-裂缝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页岩岩心水化作用不但抵消了由应力敏感引起的渗透... 采用滇黔北昭通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主力页岩产层岩心,利用核磁共振和CT扫描技术,在围压10 MPa条件下开展岩心水化实验,研究水化作用对页岩储集层岩心孔隙-裂缝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页岩岩心水化作用不但抵消了由应力敏感引起的渗透率降低,且由于孔隙-裂缝结构扩张、新微细裂缝的产生以及缝间交会,增加了岩心裂缝复杂程度、孔隙-裂缝体积及其连通性,提升了岩心渗透率;水化损伤主要沿层理或原始裂缝发育方向延伸;水化作用对孔隙-裂缝结构较为发育的岩心影响最显著,而对孔隙-裂缝结构发育程度很高的岩心影响相对较小,对纯孔隙型岩心影响最小;页岩岩心水化作用强度受孔隙-裂缝发育程度、黏土矿物含量、脆性指数共同影响。建议根据页岩储集层物性特征,在改造过程中通过设计泵注模式、关井或小油嘴控排等措施优化返排制度,提升改造裂缝复杂程度及其连通性,增强储集层体积改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集层 增产改造 返排制度 水化作用 核磁共振 CT扫描 孔隙-裂缝结构
下载PDF
三维上流式反应器床层流动和返混特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威杰 雍玉梅 +1 位作者 杨超 于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1-388,共8页
采用内径为280 mm的上流式反应器,以空气模拟气相、甘油和水混合溶液模拟渣油。用3种不同粒径的氧化铝球形工业催化剂颗粒为填充颗粒,考察了不同模拟物系的颗粒粒径、颗粒密度、液相黏度、不同床层的高径比和不同操作条件对上流式反应... 采用内径为280 mm的上流式反应器,以空气模拟气相、甘油和水混合溶液模拟渣油。用3种不同粒径的氧化铝球形工业催化剂颗粒为填充颗粒,考察了不同模拟物系的颗粒粒径、颗粒密度、液相黏度、不同床层的高径比和不同操作条件对上流式反应器内床层压降及其波动、床层轴向返混的影响规律。得到模拟工业运行物系和操作条件的上流式反应器床层总压降关联式,相对误差在12%以内。床层总压降均随床层高径比、颗粒密度和液相黏度增加而增大,但随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床层压降波动随表观气速增加而增大。填充颗粒粒径越小、颗粒密度越小、高径比越大,床层内轴向返混越严重;床层内压降和轴向返混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反应器 流动 返混特性 多相流反应器 传递过程
下载PDF
Atkinson循环发动机回流过程缸压的计算
12
作者 季佳佳 杜爱民 邵达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545-548,555,共5页
Atkinson循环发动机通过进气门晚关控制负荷,回流过程缸内气经历了变质量压缩.本文结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知识,对回流进行理论分析,较为精确的推导出了回流时缸内压力变化的微分方程,并对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通过计算仿真相结合的方法... Atkinson循环发动机通过进气门晚关控制负荷,回流过程缸内气经历了变质量压缩.本文结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知识,对回流进行理论分析,较为精确的推导出了回流时缸内压力变化的微分方程,并对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通过计算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法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kinson循环 回流过程 缸压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碳返炉的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阳 吴秀章 +1 位作者 刘永健 王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4-218,共5页
针对某13亿m^(3)/a典型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工艺系统进行分析,挖掘该工艺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二氧化碳返炉的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工艺,并利用模拟计算方法得到工艺的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数据。... 针对某13亿m^(3)/a典型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工艺系统进行分析,挖掘该工艺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二氧化碳返炉的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工艺,并利用模拟计算方法得到工艺的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数据。经分析,相比于典型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工艺,基于二氧化碳返炉的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工艺年可提升收益1.99亿元左右,表明将二氧化碳返炉技术集成于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工艺更具有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天然气 二氧化碳返炉 联产过程 物质流分析 甲醇 乙二醇
下载PDF
甘谷驿油田压裂返排液回用技术和室内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应丹丹 张建成 胡伟 《化学工程师》 CAS 2018年第10期41-43,共3页
为了避免压裂返排液对甘谷驿油田采出水对水处理站系统的冲击,甘谷驿油田建设了压裂返排液处理站,处理后的返排液用于回用配液。室内对处理后的回用水水质和配液情况进行评价,回用水的水质能够满足配置压裂液的用水标准。同一条件下,回... 为了避免压裂返排液对甘谷驿油田采出水对水处理站系统的冲击,甘谷驿油田建设了压裂返排液处理站,处理后的返排液用于回用配液。室内对处理后的回用水水质和配液情况进行评价,回用水的水质能够满足配置压裂液的用水标准。同一条件下,回用水配置的压裂液体系较清水配置的压裂液体系性能接近,不影响压裂液性能和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返排液 处理 压裂液 回用配液
下载PDF
海洋石油平台电驱式天然气压缩机撬电机启停及回流控制流程设计
15
作者 宫俭纯 于祥春 +2 位作者 刘志芳 邓燕 杜孟云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22年第5期630-633,共4页
阐述了电驱式天然气压缩机撬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启停机流程,电机工变频转换及变频工况下电机调速与回流阀之间的协调控制流程,为压缩机控制流程的完善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电驱式天然气压缩机 海洋石油平台 启停机流程 回流控制
下载PDF
一款深亚微米射频SoC芯片的后端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张志鹏 张超 刘铁锋 《微处理机》 2017年第6期1-6,共6页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片上系统芯片(SoC)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射频、模拟、存储器模块集成到一块芯片中。SoC芯片后端设计面临尺寸特征小,芯片规模大,物理设计复杂程度高等问题。良好的芯片版图设计是集成电路实现和成功...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片上系统芯片(SoC)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射频、模拟、存储器模块集成到一块芯片中。SoC芯片后端设计面临尺寸特征小,芯片规模大,物理设计复杂程度高等问题。良好的芯片版图设计是集成电路实现和成功的基础之一。介绍了基于台积电0.18μm ULL低功耗工艺设计的射频SoC电路结构,在此基础上,详细说明了后端版图设计流程与布局规划,重点介绍了时钟模块设计,多时钟电路及复杂时序关系设计的后端布局处理,供电设计以及布线优化方法和技巧,对各类相关芯片的后端设计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系统芯片 后端布局 多时钟设计 时钟生成 后端流程 供电设计
下载PDF
古城油田BQ10区块超稠油降粘集输工艺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振华 《油气田地面工程》 1995年第2期11-12,32,共3页
通过对古城BQ10区块超稠油掺稀油降粘集输、掺热水降粘集输现场试验分析,提出并实施了污水回掺降粘集输工艺。由区块单元进行污水回掺,联合站进行集中处理说明,污水回掺工艺优于掺稀油,更优于单纯掺热水降粘集输工艺;污水回掺可有... 通过对古城BQ10区块超稠油掺稀油降粘集输、掺热水降粘集输现场试验分析,提出并实施了污水回掺降粘集输工艺。由区块单元进行污水回掺,联合站进行集中处理说明,污水回掺工艺优于掺稀油,更优于单纯掺热水降粘集输工艺;污水回掺可有效利用热能进行二次做功,降低井口或干线回压,改善油井的出油状况,提高油井泵效,增加单井产油量;掺污管线并不会发生堵管事故,便于生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集输流程 降粘
下载PDF
水流量标准装置的流量和压力快速控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党士忠 孙立军 +1 位作者 唐冰 张涛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7-663,共7页
针对流量和压力调节相互耦合导致控制系统快速性降低的问题,以水流量标准装置为例,分析了流量和压力的耦合关系;以调节阀开度为流量主控制量,变频器工作频率为压力主控制量;提出了神经网络结合PID的快速控制方法;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并... 针对流量和压力调节相互耦合导致控制系统快速性降低的问题,以水流量标准装置为例,分析了流量和压力的耦合关系;以调节阀开度为流量主控制量,变频器工作频率为压力主控制量;提出了神经网络结合PID的快速控制方法;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预测精度验证和控制特性实验验证。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表明,变频器工作频率预测相对误差在±0.6%以内,调节阀开度预测相对误差在±5%以内;BP神经网络结合PID的控制效果良好:与串行PID控制相比,流量和压力的调节时间减少38.5%~87.3%;与并行PID控制相比,流量和压力的调节时间减少25.4%~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控制系统 BP神经网络 快速性 流量标准装置 耦合
下载PDF
射流泵井口掺水降回压技术及应用
19
作者 毛薇 张永民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0年第2期12-13,共2页
单井回压过高直接影响油井产量。目前国内多以建接转站形式降低井口回压 ,提高产量 ,但建接转站受一次性投资高、建设周期长并需实现油气分输等诸多因素制约。掺水单井采用射流泵降回压技术 ,依靠掺水来液的压力将井口来液吸入射流泵 ,... 单井回压过高直接影响油井产量。目前国内多以建接转站形式降低井口回压 ,提高产量 ,但建接转站受一次性投资高、建设周期长并需实现油气分输等诸多因素制约。掺水单井采用射流泵降回压技术 ,依靠掺水来液的压力将井口来液吸入射流泵 ,使井口的回压保持在 0 0MPa左右 ,从而提高油井产量。射流泵油气混输技术完全抛弃了气、液同时加压的模式 ,根据气液不同的流性特点合理匹配 ,使用普通离心油泵给液相升压 ,然后利用高压液流为动力液吸入气体并升压 ,从而实现油气混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泵 降低回压 油气混输 井口掺水 油气集输
下载PDF
大规模压裂开发方式下水质治理的方法及效果
20
作者 夏剑军 卢宝斌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2年第7期41-45,共5页
随着油田开发模式进入大规模压裂投产阶段,污水站来水水质特性发生变化,已建污水处理系统工艺难以适应。一方面从源头做起,控制污水站来水水质稳定、水量平稳。建设压裂返排液回收处理装置,控制压裂返排液回收进站指标达到“20.20”标准... 随着油田开发模式进入大规模压裂投产阶段,污水站来水水质特性发生变化,已建污水处理系统工艺难以适应。一方面从源头做起,控制污水站来水水质稳定、水量平稳。建设压裂返排液回收处理装置,控制压裂返排液回收进站指标达到“20.20”标准,选择连通效果差的塔3、塔20井区作为压裂返排液调控回注区块,缓解压裂高峰期污水量过大,回收、回注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系统适应性。新建两段脱水处理工艺单独回收处理压裂返排液,积极应用新技术,采用高精滤工艺技术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将油系统、水处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链条进行管理,制定节点管理指标,优化站场运行参数,通过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从而实现油田“注好水、注够水”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排液 大规模压裂 污水系统 处理工艺 水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