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弹力尖牙方式和Lace-back牵引尖牙方式在口腔正畸排齐阶段中的效果对比
1
作者 蒋彬 《中外医疗》 2015年第31期43-44,59,共3页
目的对比轻弹力尖牙方式和Lace-back牵引尖牙方式在口腔正畸排齐阶段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70例口腔正畸排齐阶段的患者作为病例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Lace-back牵引... 目的对比轻弹力尖牙方式和Lace-back牵引尖牙方式在口腔正畸排齐阶段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70例口腔正畸排齐阶段的患者作为病例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Lace-back牵引尖牙方式进行矫正,观察组采用轻弹力尖牙方式进行矫正。观察两组患者排齐前后尖牙间宽度、旋转度以及磨牙间宽度、旋转度等指标,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排齐后,观察组患者的尖牙间宽度、旋转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尖牙远移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周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弹力尖牙方式在口腔正畸排齐矫正中治疗周期较短,见效快,而Lace-back牵引尖牙方式对排齐牙列程度上控制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弹力 Lace-back牵引 口腔正畸
下载PDF
基于区域调光算法的车载液晶显示技术研究及应用
2
作者 郭健忠 袁嘉泽 +3 位作者 谢斌 闵锐 官雨 陈天雨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1期96-99,共4页
为了提升传统车载液晶显示器的能效和显示质量,提出一种应用于车载液晶显示器的区域调光算法。将输入的RGB色彩模式转换为YUV色彩模式以提取像素点亮度数据,并依照背光分区对应的图像子区域提取亮度数据。采用分区背光模糊-扩散模拟LED... 为了提升传统车载液晶显示器的能效和显示质量,提出一种应用于车载液晶显示器的区域调光算法。将输入的RGB色彩模式转换为YUV色彩模式以提取像素点亮度数据,并依照背光分区对应的图像子区域提取亮度数据。采用分区背光模糊-扩散模拟LED背光源在背光模组中传播时的扩散过程,得到各像素点的背光亮度数据,并据此通过液晶像素进行精确补偿得到最终调光图像。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图像信息熵、图像细节增强和峰值信噪比3个评价方法上,优于其他区域调光算法的增强效果。同时在样机实验中,平均整体能耗降低了20.7%。表明该算法能够在提高显示质量的同时合理降低车载显示器的整机功耗,对各类车载显示器都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调光 液晶显示 背光亮度 背光平滑 像素补偿
下载PDF
八髎穴齐刺联合红外偏振光治疗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研究
3
作者 苏毅 王怀泽 +2 位作者 王超 熊应宗 朱俊琛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21-26,共6页
目的:观察八髎穴齐刺联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红外偏振光采用振荡模式照射针刺部位,1次/d;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 目的:观察八髎穴齐刺联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红外偏振光采用振荡模式照射针刺部位,1次/d;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八髎穴齐刺法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腰腿部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椎功能,采用指地距离(FFD)评价腰部主动前屈受限程度,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在治疗前后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和FFD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评分降低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SF-36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以八髎穴齐刺针刺法联合红外偏振光照射治疗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显著,在缓解患者疼痛及改善腰部前屈活动方面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方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早期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八髎穴 齐刺法 红外偏振光
下载PDF
一种轻量化制动摩擦片背板样本的装调与实车测试分析
4
作者 孙涛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本文对一种轻量化制动摩擦片背板进行了材料的分析与选择,并利用粘接的方式进行了样本的组装。通过对不同车型进行对比,最终选定合适车型,在实车上安装调试后,进行了综合道路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和样本实体的分析,验证该种轻量化制动... 本文对一种轻量化制动摩擦片背板进行了材料的分析与选择,并利用粘接的方式进行了样本的组装。通过对不同车型进行对比,最终选定合适车型,在实车上安装调试后,进行了综合道路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和样本实体的分析,验证该种轻量化制动摩擦片背板设计的可行性,对无人驾驶汽车的适用性,探讨了材料进一步优化的思路和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制动摩擦片背板 样本组装 实车测试
下载PDF
背界面纳米光子结构提高透明导电氧化物基超薄Cu(In, Ga)Se_(2)太阳能电池电学性能的理论探究
5
作者 李航瑜 宋浩 +2 位作者 涂野 裴寒宁 殷官超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63-3070,3088,共9页
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基超薄Cu(In, Ga)Se_(2)(CIGSe)太阳能电池具有建筑光伏一体化的潜力,然而由于背肖特基结的存在,其增大背复合速率S_b在提高空穴传输的同时也增加了光生电子背复合,从而抑制了其性能的提高。本文使用1D-SCAPS软件对... 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基超薄Cu(In, Ga)Se_(2)(CIGSe)太阳能电池具有建筑光伏一体化的潜力,然而由于背肖特基结的存在,其增大背复合速率S_b在提高空穴传输的同时也增加了光生电子背复合,从而抑制了其性能的提高。本文使用1D-SCAPS软件对背界面纳米光子结构(NPs)如何提高电池的性能进行理论探究,结果表明,背界面NPs的引入产生了复杂的电学效应。一方面,NPs本身不吸收光能,从而降低了背界面附近的有效光吸收体积,导致背界面光生载流子浓度降低,光生电子的背复合显著降低;另一方面,NPs的引入增加了吸收层厚度,导致空间电荷区(SCR)远离背界面,降低了其对光生电子的收集效率,增加了背复合。在高背复合速率(S_(b)=1.0×10^(7)cm·s^(-1))下,光生载流子浓度降低产生的背复合降低大于SCR移动产生的背复合增加,因此总体的背复合降低。与此同时,背复合的降低还缓解了高S_b时的光生电子损耗,从而解除了随S_b增大而增加的背复合对电池性能的抑制。这些发现为设计和优化TCO基超薄CIGSe太阳能电池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O基超薄CIGSe太阳能电池 纳米光子结构 肖特基势垒 光捕获 背复合 透明导电氧化物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模型的雷电反击侵入波研究
6
作者 茅鑫同 陈兵 +7 位作者 刘巍 柏彬 赵会龙 韩超 黄涛 周俊 范舟 刘志伟 《电工技术》 2024年第3期66-70,83,共6页
雷击事故是影响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雷电反击事故,较大的雷电反击侵入波是引发电力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国内外学者就侵入波的研究很多,但缺乏对诸多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因此,在单独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 雷击事故是影响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雷电反击事故,较大的雷电反击侵入波是引发电力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国内外学者就侵入波的研究很多,但缺乏对诸多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因此,在单独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雷击点、杆塔冲击接地电阻R_(d)及门型构架冲击接地电阻R_(m)进行正交建模和交叉分析。研究发现,反击侵入波过电压最严重的情况为A2B0C0(雷击#3、R_(d)=10Ω及R_(m)=10Ω)和A2B0C2(雷击#3、R_(d)=10Ω及R_(m)=0.5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反击 侵入波 正交设计法 仿真建模
下载PDF
纳米颗粒对背面照射半透明超薄Cu(In,Ga)Se_(2)太阳能电池电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裴寒宁 李航瑜 +1 位作者 许保良 殷官超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29-4638,共10页
本文使用太阳能电池电容模拟中器(SCAPS-1D)和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研究了SiO_(2)纳米颗粒对半透明超薄Cu(In,Ga)Se_(2)(CIGSe)太阳能电池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背面照射时,CIGSe/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背界面附近会产生大量的光... 本文使用太阳能电池电容模拟中器(SCAPS-1D)和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研究了SiO_(2)纳米颗粒对半透明超薄Cu(In,Ga)Se_(2)(CIGSe)太阳能电池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背面照射时,CIGSe/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背界面附近会产生大量的光生载流子,导致光生电子的背复合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非常显著。高背复合速率(Sb=1.0×10^(7)cm/s)下,在CIGSe/TCO背界面引入SiO_(2)纳米颗粒对光生载流子浓度降低的影响大于对空间电荷区移动的影响,这导致电池的背复合电流呈下降趋势。然而,此时空穴传输带来的性能改善被高额的背复合电流所掩盖,因此对于背面照射的半透明超薄CIGSe太阳能电池来说,低背复合速率(钝化背界面)能够提高电池性能,这与正面照射时高Sb提升电池性能的结论完全相反。因此,降低背复合对光捕获的消耗来增加短路电流密度是提升电池性能的有效手段。这些发现代表了背面入射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提高半透明超薄CIGSe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提供了新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透明超薄CIGSe太阳能电池 SiO_(2)纳米颗粒 背面照射 CIGSe/TCO背界面复合 仿真模拟 光捕获
下载PDF
新型无极LCD平板背光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奇观 李建平 +1 位作者 王素敏 韩高荣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2-416,共5页
为了降低制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液晶显示器在大尺寸品种上的高画质化,文章介绍研制的一种新型等离子体激发发光平板背光源。该电光源无电极,在两片平板玻璃中间充入纯氙气(气压2.67×104Pa),玻璃的外表面上密封一层透明水膜作... 为了降低制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液晶显示器在大尺寸品种上的高画质化,文章介绍研制的一种新型等离子体激发发光平板背光源。该电光源无电极,在两片平板玻璃中间充入纯氙气(气压2.67×104Pa),玻璃的外表面上密封一层透明水膜作为导电介质,以1.1mm厚的玻璃板作为介质阻挡层,在高频交变电压的作用下,产生等离子体,激发荧光粉发光。发光亮度可达3000cd/m2,最佳激发频率10.2kHz,启动电压6kV,发光均匀度大于92%;并综合评价了驱动电压、激发频率和样品厚度等因素对背光源发光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背光源 无极放电 等离子体 荧光灯
下载PDF
舰船尾流气泡后向光散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江安 蒋兴舟 +1 位作者 马治国 宗思光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5-206,218,共3页
对水中气泡后向光散射特性进行了初步的定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气泡的存在,水的后向光散射特性有了明显的改善。水中气泡后向光散射强度与探测器类型、气泡距离以及气泡密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采取一定的措施,尾流气泡后向光散射... 对水中气泡后向光散射特性进行了初步的定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气泡的存在,水的后向光散射特性有了明显的改善。水中气泡后向光散射强度与探测器类型、气泡距离以及气泡密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采取一定的措施,尾流气泡后向光散射信号是可以探测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流 气泡 光散射 后向光散射
下载PDF
基于神光Ⅲ原型装置的冲击点火分解实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涛 尚万里 +4 位作者 魏惠月 彭晓世 王峰 杨家敏 刘慎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97,共7页
冲击点火是一种新型点火方式,介绍了国内进行的冲击点火分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方波脉冲,在冲击峰整形脉冲作用下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明显增强,背向散射光的份额增加,散射光谱来自于不同密度的等离子体区域。实验中也观察到... 冲击点火是一种新型点火方式,介绍了国内进行的冲击点火分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方波脉冲,在冲击峰整形脉冲作用下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明显增强,背向散射光的份额增加,散射光谱来自于不同密度的等离子体区域。实验中也观察到了方波条件下冲击波在CH样品中的传播过程,与模拟计算结果较为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点火 背向散射光 冲击波 光谱
下载PDF
适用于大动态范围场景的自动曝光控制算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梁佳毅 洪志良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92,共4页
针对数码成像系统在大动态范围场景下存在的对主体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动曝光控制算法。该方法将图像窗口分割成M×N个矩形块,利用大动态范围场景中主体与背景之间所具有的较大的对比度,采用一个主动搜... 针对数码成像系统在大动态范围场景下存在的对主体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动曝光控制算法。该方法将图像窗口分割成M×N个矩形块,利用大动态范围场景中主体与背景之间所具有的较大的对比度,采用一个主动搜索的过程将主体鉴别出来,随后根据主体与背景之间的亮度关系对光照条件进行判断,并且在计算图像整体亮度水平时赋予主体与背景相应的权重从而更多地反映出主体的信息。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所有的评估场景都做出了正确的光照条件判断,其在大动态范围场景下拍摄的预览帧数和曝光误差分别小于8.8帧和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曝光 数码成像系统 大动态范围 背光 强正面光
下载PDF
薄膜型平栅极FED背光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杰 张永爱 +3 位作者 吴朝兴 汤巧治 贾贞 郭太良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9-183,共5页
利用磁控溅射和光刻技术在玻璃基底上制备薄膜型平栅极场发射阴极阵列,采用电泳工艺将碳纳米管(CNTs)发射材料转移到薄膜型平栅结构的阴极电极表面,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薄膜型平栅极场发射阴极阵列。利用Ansys软件模拟阴栅间... 利用磁控溅射和光刻技术在玻璃基底上制备薄膜型平栅极场发射阴极阵列,采用电泳工艺将碳纳米管(CNTs)发射材料转移到薄膜型平栅结构的阴极电极表面,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薄膜型平栅极场发射阴极阵列。利用Ansys软件模拟阴栅间距对阴极表面电场分布的影响,优化其结构参数,对其场发射特性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CNTs能均匀地分散在平栅型结构的阴极表面,当电场强度为2.4 V/μm时,器件发射电流密度达到1.8 mA/cm2,亮度达3 000cd/m2,均匀性为90%,能稳定发射28 h,且具有较好的栅控作用。该薄膜型平栅极背光源技术简单、成本低,为将来制备新一代大面积场发射背光源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光源 场致发射显示器 平栅型 仿真
下载PDF
灯光诱集白背飞虱种群的发生动态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7
13
作者 温冬梅 金道超 +2 位作者 杨洪 金曙光 朱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4-478,共5页
为得出白背飞虱灯下种群在惠水县的动态变化规律,更有效地进行白背飞虱的预报及防治。采用普通白炽灯灯诱法对惠水县白背飞虱进行诱集,根据近五年灯诱数据分析了该县白背飞虱灯下始见日、始盛日、高峰及末见日。结果表明:惠水县白背飞... 为得出白背飞虱灯下种群在惠水县的动态变化规律,更有效地进行白背飞虱的预报及防治。采用普通白炽灯灯诱法对惠水县白背飞虱进行诱集,根据近五年灯诱数据分析了该县白背飞虱灯下始见日、始盛日、高峰及末见日。结果表明:惠水县白背飞虱始见日为4月中、下旬,始盛日出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末见日为8月中、下旬或9月下旬。始见日、末见日的早晚与各年气候差异有关;通过对贵州和邻近相关省份始见日、末见日的比较分析认为,惠水县为我国白背飞虱春夏随西南气流向北迁飞及秋末随偏北气流向南回迁的经由地,但回迁途中并不在惠水降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灯光诱集 发生动态 变化规律
下载PDF
焊接层空洞率对LED背光源组件热阻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志慧 柴广跃 +2 位作者 闫星涛 刘琪 罗剑生 《照明工程学报》 2016年第6期98-103,共6页
焊接层空洞是引起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失效的一种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应用系统可靠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增大了焊接层的热阻使得功率半导体芯片由于散热不良而失效,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空洞率对LED背光源组件热阻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 焊接层空洞是引起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失效的一种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应用系统可靠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增大了焊接层的热阻使得功率半导体芯片由于散热不良而失效,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空洞率对LED背光源组件热阻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焊接层空洞率的增大,样品结温与组件热阻都明显增加,且基本呈线性增长趋势,当空洞率约为17%时,热阻增长6.03%,结温提高1.74%;当空洞率约为73%时,热阻增长24.7%,结温提高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背光源 焊接层 空洞率 热阻
下载PDF
高功率因数的90W LED路灯驱动电源设计 被引量:8
15
作者 牛萍娟 付贤松 +2 位作者 任梦奇 杨新璇 韩变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9-205,共7页
从产品设计角度出发,较为详细的介绍了NXP的SSL1750T芯片特点及工作原理,以及基于该控制芯片的大功率LED驱动电源的设计方法,其中重点阐述了PFC电感和反激变压器的设计。最后给出了一款基于SSL1750T设计的LED路灯驱动电源的工程实例,用... 从产品设计角度出发,较为详细的介绍了NXP的SSL1750T芯片特点及工作原理,以及基于该控制芯片的大功率LED驱动电源的设计方法,其中重点阐述了PFC电感和反激变压器的设计。最后给出了一款基于SSL1750T设计的LED路灯驱动电源的工程实例,用实测数据和波形来证明该设计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 反激变换器 LED驱动 准谐振
下载PDF
透镜式立体液晶显示的模拟仿真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志成 吕国强 胡跃辉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67-70,共4页
为优化透镜式立体液晶显示器的设计,通过ASAP光学软件对系统进行建模仿真。系统模型包括背光系统、液晶屏和透镜式光栅系统。通过优化直下型背光系统使其提供均匀、高亮度的光照,通过优化透镜式光栅系统使其分离左右眼图像对形成更好的... 为优化透镜式立体液晶显示器的设计,通过ASAP光学软件对系统进行建模仿真。系统模型包括背光系统、液晶屏和透镜式光栅系统。通过优化直下型背光系统使其提供均匀、高亮度的光照,通过优化透镜式光栅系统使其分离左右眼图像对形成更好的立体视觉效果。最后给出了17寸(431.8mm)透镜式立体液晶显示系统的技术参数,并进行了建模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软件模拟仿真可以实现单用户、单立体视区的立体视觉,并能够验证设计的效果和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显示 模拟仿真 背光系统 光栅
下载PDF
一种高亮度直下式背光液晶模组设计 被引量:7
17
作者 范曼宁 张国义 +1 位作者 郝茂盛 陈云峰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2-165,170,共5页
研究开发了一款高亮度液晶显示用117 cm直下式背光模组,光源采用中功率高显色指数的LED,外加直下式用发散透镜结构,背光模组的混光距离为22mm,中心亮度最高可达到26 000 cd/m2以上,加上液晶屏之后,整个液晶模组亮度可在1 500 cd/m2以上... 研究开发了一款高亮度液晶显示用117 cm直下式背光模组,光源采用中功率高显色指数的LED,外加直下式用发散透镜结构,背光模组的混光距离为22mm,中心亮度最高可达到26 000 cd/m2以上,加上液晶屏之后,整个液晶模组亮度可在1 500 cd/m2以上。通过对LED阵列的混光效果、电路驱动和散热设计,实现了一种具有高亮度、高显色画质、散热好、低功耗的直下式背光方案,为要求高亮度、优良画质的液晶电视、液晶展示屏和广告屏等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背光源 直下式 高亮度 液晶显示 液晶模组
下载PDF
液晶电视用LED背光源的热特性与光色特性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施宇飞 杨洁翔 +4 位作者 朱文清 李抒智 马可军 王峰 庄美琳 《照明工程学报》 2012年第5期72-77,共6页
本文研究了温度对LED背光源的影响,发现温度高的地方,LED的亮度衰减较快,且红、绿、蓝三色LED亮度的衰减速度是不一致的,其中红光LED衰减最快,导致LED背光源的色度偏移,色温均匀性变差,严重影响背光源的颜色表现能力。此外,通过对直下式... 本文研究了温度对LED背光源的影响,发现温度高的地方,LED的亮度衰减较快,且红、绿、蓝三色LED亮度的衰减速度是不一致的,其中红光LED衰减最快,导致LED背光源的色度偏移,色温均匀性变差,严重影响背光源的颜色表现能力。此外,通过对直下式LED背光源的热分布与其亮度和色温变化情况的研究,发现温度较高的地方,亮度衰减得快,色温也上升得快;而侧光式LED背光源的光色分布主要受到导光板的影响,所以不能直观地观察到其与热分布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背光源 老化 热分布 亮度 色度
下载PDF
平面荧光灯背光模组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海峰 杨淑燕 +1 位作者 张凤生 李智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7-381,共5页
平面荧光灯(FFL)本身为面光源,可以节省光学组件的使用,进而减少背光模组的厚度,顺应了液晶显示器(LCD)向大屏幕显示器市场进军的潮流。文章以介电隔板充氙荧光灯为例,介绍了FFL的发光原理,并进行了14cm(5.6in)平面荧光灯的结构设计和... 平面荧光灯(FFL)本身为面光源,可以节省光学组件的使用,进而减少背光模组的厚度,顺应了液晶显示器(LCD)向大屏幕显示器市场进军的潮流。文章以介电隔板充氙荧光灯为例,介绍了FFL的发光原理,并进行了14cm(5.6in)平面荧光灯的结构设计和驱动电路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FFL背光模组能够提供均匀平面光,且所提出的数字调光技术能够获得较宽的调光范围,对大屏幕LCD背光技术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荧光灯 背光模组 液晶显示器 数字调光
下载PDF
基于SG3525的液晶显示器平面背光源驱动电路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博 刘震 +3 位作者 胡文波 丁兴隆 唐李晟 姜凤山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6,共6页
介质阻挡放电平面荧光灯(Flat Fluorescent Lamps,FFL)是一种新型的平面光源,在液晶显示器背光源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研制了一种基于PWM控制芯片SG3525的FFL驱动电路,采用一种反激逆变结构,以直流80~100V作为输入电压,产... 介质阻挡放电平面荧光灯(Flat Fluorescent Lamps,FFL)是一种新型的平面光源,在液晶显示器背光源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研制了一种基于PWM控制芯片SG3525的FFL驱动电路,采用一种反激逆变结构,以直流80~100V作为输入电压,产生出脉宽为3~4μs,幅值为1500-2000V的高压高频尖峰脉冲信号。本方案具有电路设计简单、灵活、效率高及成本低的优点。对FFL进行点屏试验的结果表明,设计出的电路可使FFL的平均亮度达到6000cd/m^2,亮度均匀性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荧光灯 介质阻挡放电 驱动电路 反激逆变电路 背光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