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五脏藏神”理论探析背俞穴治疗焦虑症的理论内涵
1
作者 张麒 张帅攀 +4 位作者 何佩 郭光昕 姚斐 房敏 陆萍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9-1143,共5页
焦虑症是以持续的紧张、担忧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为主要临床表现,《黄帝内经》关于“藏神”与“失神”的论述,发现五脏病变与情志失调共同作用引起焦虑,是焦虑症重要的病理基础。五脏神通过情志环路相互作用,形成对外界刺激的情绪和行为反... 焦虑症是以持续的紧张、担忧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为主要临床表现,《黄帝内经》关于“藏神”与“失神”的论述,发现五脏病变与情志失调共同作用引起焦虑,是焦虑症重要的病理基础。五脏神通过情志环路相互作用,形成对外界刺激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心神”被视为五脏神中的统帅,主导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而“脑神”则与记忆、视听觉等相关联,二者在调节人体精神活动中具有主次关系。本文基于“五脏藏神”理论探讨了背俞穴在治疗焦虑症中的应用和机制,认为刺激背俞穴调节五脏功能可能激活脊髓节段,产生神经体液调节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实现对焦虑症患者的身心共病特征的全面调节,达到抗焦虑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藏神 焦虑症 情志失调 身心共病 背俞穴 五脏调神 抗焦虑 非药物疗法
下载PDF
头针联合背俞穴毫火针点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谢青 龙佳佳 +1 位作者 黄金艳 李秋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2661-2665,共5页
目的:探究头针联合背俞穴毫火针点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 目的:探究头针联合背俞穴毫火针点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头针治疗,观察组进行头针联合背俞穴毫火针点刺治疗,2组患者治疗30 d,评估疗效、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BI)评分]、生命质量[脑卒中专用生命质量量表(SS-QOL)]及安全性,检测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静脉血流峰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2组患者FMA上肢、FMA下肢、BI评分及血清NGF、BDNF、NT-3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肱静脉、桡静脉、股总静脉血流峰速度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5、30 d的SS-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针联合背俞穴毫火针点刺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背俞穴 毫火针点刺 脑梗死偏瘫 疗效 肢体功能 神经营养因子 生命质量
下载PDF
试论《黄帝内经》背俞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文麟 谢晓佳 +3 位作者 纪智 朱华超 郭文 刘清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1002-1004,1008,共4页
背俞是临床常用腧穴,也是《黄帝内经》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根据《黄帝内经》对背俞的记载试论其含义、定位、取穴、主病规律及相关配伍应用等,以期为临床、科研、针灸术语的制订及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背俞 定位 主病
下载PDF
古《灸经图》背俞穴二寸三分特色取穴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邓灵芝 张侬 孙力 《西部中医药》 2011年第9期38-39,共2页
古《灸经图》中背俞穴距背正中线二寸三分的特色取穴方法,同见于《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医心方》,为针灸流派中出现过的取穴方法,对临床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灸经图》 背腧穴 二寸三分特色取穴法
下载PDF
孙忠人运用电针治疗外伤性截瘫经验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春英 孙忠人 +3 位作者 杨添淞 王琳晶 孙兴华 姜珊珊 《河南中医》 2020年第8期1174-1177,共4页
孙忠人教授认为,外伤性截瘫的病机基础为瘀血内停,病机关键为督脉损伤,且牵涉脏腑、经络、气血等多个环节,故治疗上应活血化瘀、温通经络、疏通督脉、补养气血。孙教授运用电针疗法针刺人体督脉穴、背俞穴及肌肉关键点来治疗外伤性截瘫... 孙忠人教授认为,外伤性截瘫的病机基础为瘀血内停,病机关键为督脉损伤,且牵涉脏腑、经络、气血等多个环节,故治疗上应活血化瘀、温通经络、疏通督脉、补养气血。孙教授运用电针疗法针刺人体督脉穴、背俞穴及肌肉关键点来治疗外伤性截瘫。孙忠人教授将传统经穴理论与现代肌动学理论结合,取督脉穴、背俞穴以及肌肉关键点进行针刺,以增强受损脊髓及周围效应器的兴奋性,加快脊神经功能的重建。该疗法特点为"标本同治",立足于中医整体观点的基础上配合局部治疗,并运用现代康复解剖技术,充分体现了整体论治的观念,是治疗外伤性截瘫的有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截瘫 电针疗法 督脉穴 背俞穴 肌肉关键点 孙忠人
下载PDF
背俞穴磁疗紧身保健衣的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姿儒 姜晨宇 +1 位作者 胡玉立 解秸萍 《健康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389-391,F0003,共4页
随着当今社会亚健康人群增多,保健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文章以中医经络腧穴为理论基础,结合现代磁疗技术,设计一款背俞穴磁疗紧身保健衣,通过磁性纤维刺激背俞穴,以达防病治病目的;为广大百姓的保健提供更多选择。
关键词 背俞穴 磁疗 磁性纤维 保健衣
下载PDF
采用肝肾俞原配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芮兴国 《上海针灸杂志》 2008年第7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采用肝肾俞原配穴结合局部反应点速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0例设为治疗组,采用肝肾俞原配穴结合局部反应点速刺方法;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局部穴位针刺方法。3个疗程后及6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治疗组治... 目的观察采用肝肾俞原配穴结合局部反应点速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0例设为治疗组,采用肝肾俞原配穴结合局部反应点速刺方法;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局部穴位针刺方法。3个疗程后及6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治疗组治愈100例,显效16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25例,显效37例,总有效率为77.5%,经卡方检验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半年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所需时间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采用肝肾俞原配穴结合局部反应点速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针刺 肝经 肾经 椎动脉 背俞 眩晕
下载PDF
六气背俞穴埋线联合高频电凝电切刀治疗大肠息肉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宇 张志杰 +4 位作者 杨文革 丁少华 马高峰 陈峭 叶剑 《河南中医》 2022年第9期1410-1414,共5页
目的:观察六气背俞穴埋线联合高频电凝电切刀治疗大肠息肉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大肠息肉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治疗B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高频电凝电切刀治疗,治疗A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六气背俞穴... 目的:观察六气背俞穴埋线联合高频电凝电切刀治疗大肠息肉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大肠息肉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治疗B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高频电凝电切刀治疗,治疗A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六气背俞穴埋线治疗,治疗B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普通背俞穴埋线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复发率,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GIQL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12个月,3组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A组、治疗B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A组症状评分低于治疗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5.3%,治疗A组有效率为84.9%,治疗B组有效率为70.8%,治疗A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治疗A组、治疗B组低于对照组,且治疗A组复发率低于治疗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A组、治疗B组GIQLI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治疗A组GIQLI评分高于治疗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3组GIQLI评分均较治疗后6个月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治疗前,且治疗A组高于治疗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气背俞穴埋线联合高频电凝电切刀治疗大肠息肉病,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病 六气背俞穴埋线 背俞穴埋线 高频电凝电切刀
下载PDF
《黄帝内经》五脏俞探析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萌萌 胡怀珍 +4 位作者 袁冉冉 王旭 袁青宝 常振燕 杨佃会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426-4428,共3页
五脏俞是背腰部与五脏经气相通应的临床常用穴。五脏俞的论述首见于《黄帝内经》中,经文多篇多次提到五脏俞的相关内容。文章通过整理、归纳《黄帝内经》中对五脏俞的记载,从五脏俞的命名定位、与标本气街的关系、刺灸法、疾病诊疗4个... 五脏俞是背腰部与五脏经气相通应的临床常用穴。五脏俞的论述首见于《黄帝内经》中,经文多篇多次提到五脏俞的相关内容。文章通过整理、归纳《黄帝内经》中对五脏俞的记载,从五脏俞的命名定位、与标本气街的关系、刺灸法、疾病诊疗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五脏俞 探析 定位 气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