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Bacmid-杆状病毒系统表达人CTLA4胞外区蛋白的研究
1
作者 贺伟峰 易绍萱 +1 位作者 陈希炜 吴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899-1901,共3页
目的 在Bacmid-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中表达人CTLA4。方法采用PCR技术,自pUC19-CTLA4Ig质粒中获取人CTLA4胞外区cDNA,将其克隆入pFastBacl质粒中,经DNA自动测序仪进行DNA序列鉴定,并进一步将其转座入Bacmid中,在昆虫细胞HzAM1中进行表... 目的 在Bacmid-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中表达人CTLA4。方法采用PCR技术,自pUC19-CTLA4Ig质粒中获取人CTLA4胞外区cDNA,将其克隆入pFastBacl质粒中,经DNA自动测序仪进行DNA序列鉴定,并进一步将其转座入Bacmid中,在昆虫细胞HzAM1中进行表达,采用SDS-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结果 在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表达出完全糖基化的人CTLA4胞外区重组蛋白。结论 人CTLA4胞外区cDNA在Bacmid-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中得到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A4 杆状病毒 Hz细胞 bacmid
下载PDF
潜伏
2
作者 陈德蕙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08-408,共1页
拍摄时间:2000年10月18日;样品类型:体外培养昆虫细胞; 制作方法:常规电镜超薄切片方法;仪器型号:Philips CM120 作品描述:多年前曾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按常规方法制作的体外培养细胞超薄切片样品中检出经重组Bacmid转染的昆虫细胞... 拍摄时间:2000年10月18日;样品类型:体外培养昆虫细胞; 制作方法:常规电镜超薄切片方法;仪器型号:Philips CM120 作品描述:多年前曾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按常规方法制作的体外培养细胞超薄切片样品中检出经重组Bacmid转染的昆虫细胞Sf9细胞表面有大量成簇排列密集芽生成熟的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病毒粒子(左图Χ45 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镜超薄切片 仪器型号 昆虫细胞 bacmid 体外培养 病毒粒子 芽生 内嵴 杆状病毒 细胞线粒体
下载PDF
含外源类蜗牛毒素基因的AcMNPV的虫体感染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卢玉蓉 冯枞棣 +5 位作者 吴东 孙修炼 邓菲 袁丽 J.M.Vlak 胡志红1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4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类蜗牛毒素基因(conotoxinlike,ctl)是在一些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存在的与蜗牛毒素类似的一类基因,其功能尚不清楚。本文利用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病毒(AcMNPV)bacmid表达系统构建了含油桐尺蠖核多角体病毒(BusuNPV)ctl基因的重组病毒AcBac-p... 类蜗牛毒素基因(conotoxinlike,ctl)是在一些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存在的与蜗牛毒素类似的一类基因,其功能尚不清楚。本文利用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病毒(AcMNPV)bacmid表达系统构建了含油桐尺蠖核多角体病毒(BusuNPV)ctl基因的重组病毒AcBac-ph-ctl。在细胞水平上对ctl基因的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转录出mRNA。在甜菜夜蛾体内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AcBac-ph-ctl与对照野生型AcMNPV的LC50,ST50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在此系统中,外源的CTL无杀虫增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蜗牛毒素基因(ctl) ACMNPV bacmid LC50 ST50 转录 生物测定
下载PDF
鹅源副粘病毒NA-1株F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5
4
作者 左玉柱 乔木 +4 位作者 王学理 向华 黄海楠 常爽 丁壮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6-438,共3页
鹅源副粘病毒分离株 NA- 1经 1 1日龄鸡胚增殖后收集尿囊液 ,浓缩 ,提取病毒基因组总 RNA,采用 RT- PCR方法 ,一次性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特异性条带。将扩增产物提纯回收后克隆入 p MD1 8- T载体 ,经转化、筛选及酶切鉴定后 ,对阳性... 鹅源副粘病毒分离株 NA- 1经 1 1日龄鸡胚增殖后收集尿囊液 ,浓缩 ,提取病毒基因组总 RNA,采用 RT- PCR方法 ,一次性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特异性条带。将扩增产物提纯回收后克隆入 p MD1 8- T载体 ,经转化、筛选及酶切鉴定后 ,对阳性克隆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序列分析。测序后拼接的 F基因长 1 6 72 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 ( 1 6 6 2bp) ,编码 5 5 3个氨基酸 ,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顺序为 1 1 2 R- R- Q- K- R- F1 1 7,与 NDV的强毒株特征相符 ,同时也与鹅副粘病毒分离株致病性试验结果相符。根据 NDV基因分型标准 ,鹅源副粘病毒 NA- 1株归属基因 型 NDV。将 F基因克隆入转座载体 p Fast Bac ,得到重组转座载体 PFF,将 PFF转化大肠杆菌 DH1 0 Bac,提取质粒 ,得到阳性重组穿梭载体 re- Bacm 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副粘病毒病 F蛋白基因 RT-PCR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一种新型家蚕核多角体病毒Bac to Bac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7
5
作者 邓小昭 朱应 +2 位作者 刁振宇 齐义鹏 周宗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全基因组DNA与AcBacmid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构建转座一穿梭载体BmBacmid。另一供体质粒以转座方式将乙肝病毒e抗原基因HBeAg整合到BmBacmid的attTn7位点上成为重组rBmHBe。结果表明BmBacmid既能在大肠杆菌中以... 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全基因组DNA与AcBacmid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构建转座一穿梭载体BmBacmid。另一供体质粒以转座方式将乙肝病毒e抗原基因HBeAg整合到BmBacmid的attTn7位点上成为重组rBmHBe。结果表明BmBacmid既能在大肠杆菌中以质粒的形式复制,又能在家蚕BmN细胞和草地夜蛾Sf9细胞中复制,形成感染性病毒粒子。Southernblotting证实重组病毒的构建是正确的。BmN细胞能正确识别与切割HBeAg信号肽序列,SDSPAGE表明HBeAg基因在家蚕细胞中高效表达,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HBeAg效价达1∶32000,细胞内HBeAg效价为1∶2000,培养液及细胞内的HBcAg含量极低(〈1∶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NPV BAC to Bac策略 表达系统 HBCAG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58型衣壳蛋白的表达及其抗体制备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丽娜 宋文龄 +2 位作者 陈伟 姜艳芳 付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5 8型(hpv5 8)衣壳蛋白L1的杆状病毒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方法:用杆状病毒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大量表达HPV5 8L1蛋白,并用HPV5 8L1病毒相似颗粒(VLP)免疫BALB c小鼠制备特异性抗血清。结果:HPV5 8L1蛋白在SF9细胞中...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5 8型(hpv5 8)衣壳蛋白L1的杆状病毒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方法:用杆状病毒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大量表达HPV5 8L1蛋白,并用HPV5 8L1病毒相似颗粒(VLP)免疫BALB c小鼠制备特异性抗血清。结果:HPV5 8L1蛋白在SF9细胞中被高效表达,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 5kD ;CsCl超速离心结合蔗糖密度超速离心可纯化此蛋白。在电镜下可见纯化的病毒衣壳蛋白L1形成VLP。用其免疫小鼠制备的相应抗体能与HPV5 8L1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表达了HPV5 8衣壳蛋白L1,并制备出高滴度的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58型 主要衣壳蛋白L1 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病毒相似颗粒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重组衣壳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徐铮 马晓莉 +5 位作者 林彦星 董建国 王磊 刘燕玲 刘清神 宋长绪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在昆虫细胞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衣壳蛋白(Cap),并对表达的重组蛋白~*Cap进行免疫原性分析。【方法】将含有PCV2-ORF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ORF2转染昆虫细胞进行蛋白表达试验,再用纯化的~*Cap和质粒pcDNA3.1-ORF2... 【目的】在昆虫细胞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衣壳蛋白(Cap),并对表达的重组蛋白~*Cap进行免疫原性分析。【方法】将含有PCV2-ORF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ORF2转染昆虫细胞进行蛋白表达试验,再用纯化的~*Cap和质粒pcDNA3.1-ORF2分别免疫小鼠,比较二者的免疫效果。【结果】由PCV2-ORF2基因编码的Cap结构蛋白在昆虫细胞中正确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2 000。~*Cap能够被PCV2阳性血清所识别,具有良好的抗原性。~*Cap免疫组在细胞免疫水平及体液免疫水平的免疫效果均优于pcDNA3.1-ORF2免疫组。【结论】重组蛋白~*Cap可替代全病毒,具有PCV2疫苗潜在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为后续的PCV2病毒分子诊断、亚单位疫苗以及分子生物学等研究奠定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衣壳蛋白 重组杆状病毒质粒 表达 免疫
下载PDF
利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在BmN细胞中可溶性表达PRG-1蛋白(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郝碧芳 沈兴家 +1 位作者 王猛 黄金山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2-836,共5页
杆状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由于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外源蛋白的表达。利用新构建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ac-to-Bac系统可溶性表达一个大分子质量的融合蛋白———piwi相关基因编码蛋白PRG-1。为了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对重组... 杆状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由于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外源蛋白的表达。利用新构建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ac-to-Bac系统可溶性表达一个大分子质量的融合蛋白———piwi相关基因编码蛋白PRG-1。为了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对重组病毒感染剂量及产物收获时间进行优化,并利用GST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结果表明在家蚕卵巢培养细胞BmN中表达的重组GST-PRG-1是可溶性蛋白;最佳的感染条件是病毒粒子对BmN细胞的感染复数(MOI)=1,并在感染后96 h收获细胞。试验结果表明,新构建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可用于大分子蛋白的可溶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杆状病毒质粒 piwi相关基因编码蛋白PRG-1 表达
下载PDF
Recombinant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functional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21 in the baculovirus expression system 被引量:3
9
作者 Nastaran Mohseni Ali Jahanian Najafabadi +4 位作者 Fateme Kazemi-Lomedasht Roghaye Arezomand Mahdi Habibi-Anbouhi Delavar Shahbazzadeh Mahdi Behdani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6年第12期1170-1174,共5页
Objective: To express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21(VEGF121) in insect cells. Methods: A gene construct containing VEGF was cloned in the p Fast Bac-HTA vector, followed by transformation in DH10 BAC. Th... Objective: To express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21(VEGF121) in insect cells. Methods: A gene construct containing VEGF was cloned in the p Fast Bac-HTA vector, followed by transformation in DH10 BAC. The recombinant bacmid was then extracted, and transfected into Sf9 insect cells. The transfected cells were harvested, and then VEGF expression was confirmed by Western blotting using specific antibodies. The tube formation assay was used for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VEGF. Result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VEGF could be successfully expressed in the baculovirus system. Purified VEGF was able to stimulate in vitro tube formation of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Conclusions: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combinantly-produced VEGF can be considered as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Baculovirus expression system Recombinant bacmid
下载PDF
Expression and localization of the spore wall protein SWP26 of <i>Nosema bombycis </i>in the silkworm BmN cell line 被引量:2
10
作者 Feng Zhu Zhongyuan Shen +5 位作者 Shengyan Xiao Yajie Yue Xuliang Fu Xudong Tang Li Xu Xijie Guo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3年第2期79-84,共6页
The microsporidian spore wall proteins, as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spore wall, play a key role in spore adherence to host cells and in recognition of the parasite by the host during the invasion process. In this st... The microsporidian spore wall proteins, as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spore wall, play a key role in spore adherence to host cells and in recognition of the parasite by the host during the invasion process. In this study, we used the Bac-to-Bac baculovirus expression system to express the spore wall protein SWP26, fused to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 in the silkworm BmN cell line. The SWP26 and EGFP genes were inserted into the baculovirus transfer vector pFastBac1. The transfer vector pFastBac1-swp26-egfp was transformed into the bacterium Escherichia coli DHl0Bac/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 (BmNPV) to construct the recombinant vBmswp26-egfp bacmid. The vBmswp26-egfp bacmid DNA was then used to transfect BmN cells to obtain the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of total protein lysates in BmN cells infected by the recombinant virus showed a protein band of approximately 51 kDa, which corresponded to the deduced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swp26-egfp fusion protein. In addition, a fluorescence signal was observed in the cytoplasm and nucleoplasm of transfected cells, indicating that SWP26 had been successfully expressed in BmN cells. The SWP26 expression system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additional molecular and cellular studies, especially those focus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WP26 protein of Nosema bombycis and the proteins of the silkworm, Bombyx mo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mid EXPRESSION MICROSPORIDIA NOSEMA BOMBYCIS Spore Wall Protein
下载PDF
杆状病毒ac30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其功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9,共7页
通过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基因组第30开放阅读框(ac30)及其同源基因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ET-重组技术构建ac30缺失突变体,探讨其在AcMNPV感染S... 通过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基因组第30开放阅读框(ac30)及其同源基因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ET-重组技术构建ac30缺失突变体,探讨其在AcMNPV感染Sf-9细胞时的功能。结果表明:ac30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1 392bp,GC含量为43%,编码氨基酸463个,预计分子质量为54.7ku。从转染或感染的病毒生长曲线变化趋势来看,ac30的缺失对病毒产生有感染力的BV粒子没有影响,说明ac30基因是AcMNPV病毒在Sf-9细胞复制中的非必需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30 序列分析 缺失突变体 基因功能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Min-A株糖蛋白gE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12
作者 吴发兴 陈杰 +2 位作者 李晓成 欧阳五庆 张燕霞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5,共3页
根据已发表的伪狂犬病病毒 (PRV)Rice株的 gE基因序列设计了 1对引物 ,用PCR法特异性地扩增出了PRVMin A株的 gE基因 ,并克隆到 pUC19中 ,再与杆状病毒转座质粒pFastBac1连接得到 pFastBac gE ,pFastBac gE转化穿梭载体Bacmid ,得到了重... 根据已发表的伪狂犬病病毒 (PRV)Rice株的 gE基因序列设计了 1对引物 ,用PCR法特异性地扩增出了PRVMin A株的 gE基因 ,并克隆到 pUC19中 ,再与杆状病毒转座质粒pFastBac1连接得到 pFastBac gE ,pFastBac gE转化穿梭载体Bacmid ,得到了重组rBacm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Min-A株 糖蛋白 GE基因 真核表达 穿梭载体 质粒构建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Min-A株糖蛋白gE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13
作者 吴发兴 陈杰 +2 位作者 李晓成 欧阳五庆 张燕霞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2年第6期20-22,共3页
根据已发表的PRV -Rice株的gE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 ,以PRV -MinA株的DNA为模板 ,用PCR法特异性地扩增出了PRVMin-A株的 gE基因 ,并克隆到 pUC19中 ,再与杆状病毒转座质粒 pFastBac1连接得到pFastBac -gE ,pFastBac-gE转化穿梭载体Bac... 根据已发表的PRV -Rice株的gE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 ,以PRV -MinA株的DNA为模板 ,用PCR法特异性地扩增出了PRVMin-A株的 gE基因 ,并克隆到 pUC19中 ,再与杆状病毒转座质粒 pFastBac1连接得到pFastBac -gE ,pFastBac-gE转化穿梭载体Bacmid,得到了重组rBacmid-gE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Min-A株 糖蛋白 GE基因 真核 表达 质粒构建
下载PDF
COVID-19病毒N基因在昆虫细胞内的表达
14
作者 宿放 韩佃刚 +8 位作者 叶玲玲 张冲 尹尚莲 罗倩敏 董仙兰 李瑶瑶 李凌枫 艾军 信吉阁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4-180,共7页
为获得具有和天然蛋白质类似功能与活性的COVID-19核衣壳蛋白并应用于实际检测中,首先根据Bac-to-bac昆虫表达系统和人工合成的COVID-19核衣壳蛋白(N蛋白)序列,将pFastBacHTB载体上的酶切位点BamHⅠ和XbaⅠ分别加入上下游引物,利用PCR... 为获得具有和天然蛋白质类似功能与活性的COVID-19核衣壳蛋白并应用于实际检测中,首先根据Bac-to-bac昆虫表达系统和人工合成的COVID-19核衣壳蛋白(N蛋白)序列,将pFastBacHTB载体上的酶切位点BamHⅠ和XbaⅠ分别加入上下游引物,利用PCR技术对N基因进行扩增,先后连接T-Vector pMD19(simple)载体与pFastBacHTB载体,并获得重组质粒pMD19-T(simple)-COV19-N和pFastBacHTB-COV19-N,最终在DH10Bac细胞中构建重组杆粒DH10Bac-pFastBacHTB-COV19-N并使其在昆虫细胞Sf9内进行表达,获得重组蛋白后进行SDS-PAGE和WB分析。通过PCR方法成功扩增N基因,构建的重组质粒pMD19-T(simple)-COV19-N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均证明正确,在DH10Bac细胞内构建的重组杆粒DH10Bac-pFastBacHTB-COV19-N通过PCR鉴定得到预期2条带,大小分别为2430,3690 bp,证明成功得到重组杆粒,用该重组杆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同时设立重组GFP蛋白对照组,转染120 h后分别收集重组N蛋白与重组GFP蛋白并制样;分别进行SDS-PAGE和WB分析,使用HRP-His标记抗体验证转染成功且重组N蛋白与重组GFP蛋白均在Sf9细胞内顺利表达,试验结果与预期相符,重组N蛋白条带大小约为46 ku。该试验成功构建了呼吸道冠状病毒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昆虫细胞内成功表达,为建立ELISA检测方法等相关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病毒 N蛋白 昆虫表达系统 重组杆粒 蛋白鉴定
下载PDF
利用优化改造的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提高NS1表达产量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国辉 李芒芒 +3 位作者 周倩 胡朝阳 唐琦 姚勤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1-602,共12页
为优化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产量。文中通过同源重组技术,用串联的氯霉素基因(Cm)表达盒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表达盒将其替换,从而获得Chitinase和Cystein Protease两个基因缺失的家蚕杆状病毒载体。通过转座,... 为优化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产量。文中通过同源重组技术,用串联的氯霉素基因(Cm)表达盒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表达盒将其替换,从而获得Chitinase和Cystein Protease两个基因缺失的家蚕杆状病毒载体。通过转座,将多角体启动子控制的家蚕二分浓核病毒(Bm BDV)ns1基因表达盒,定点插入到改造后的该分子载体中。将重组载体转染Bm N细胞,获得能表达家蚕二分浓核病毒(Bm BDV)NS1的缺失型重组病毒;另外,将多角体启动子控制的ns1基因转座到野生型Bm-bacmid中,获得能表达Bm BDV NS1的野生型重组病毒。将这两种病毒分别皮下注射家蚕,对感染后的家蚕血液中NS1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发现缺失Chitinase和Cystein Protease重组病毒感染的家蚕血液中,NS1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3倍,从而建立了一种高效表达可溶性NS1蛋白的方法,为靶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杆状病毒载体 家蚕二分浓核病毒 NS1
原文传递
An efficient method of constructing homologous recom binant baculovirus with PCR-amplified fragments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松旺 陈新文 +1 位作者 王汉中 胡志红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3年第4期431-437,共7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a rapi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homologous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in E. coli with PCR-amplified fragments. By using this method, the traditional steps of constructing transfer vector are omitted. ... This paper describes a rapi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homologous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in E. coli with PCR-amplified fragments. By using this method, the traditional steps of constructing transfer vector are omitt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phage l red system which can promote the recombination between the homologous fragments with the length above 36 bp. Taking HaSNPV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apid recombination process by using chloramphenicol resistance gene (CmR) to replace orf135 in HaSNPV genome. A pair of primers with length of 60 bp was synthesized, in which 40 bp was homologous to the each end sequence of orf135, and the rest 20 bp was homologous to the each end sequence of CmR. By using these primers, a linear fragment containing the complete CmR gene between 40 bp of homologous arms of orf135 was generated by PCR with the plasmid pKD3 which contains CmR as the template. By transforming the linear fragment into the E. coli containing the 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of HaSNPV and with the help of a plasmid expressing l recombinase, the recombinants on which the homologue replacement had taken place were selected by chloramphenicol resistance. This method greatly shorten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since the process was performed in E. coli and does not need to construct transfer vectors. It can be further used for gene replacement and gene deletion of other large viral gen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GE λ red system BACULOVIRUS bacmid GENE replacement GENE deletion HaSNPV recombinant viru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