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匀电场对土壤中基因工程菌的迁移与机理 被引量:7
1
作者 罗启仕 张锡辉 +1 位作者 王慧 钱易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5-289,共5页
以克隆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Rm1021-GFP细菌作为标记细菌,研究了该细菌在非均匀电场作用下在土壤中的运移特征和存活性,分析了其运移机理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均匀电场能有效地促进土壤中Rm1021-GFP细菌的运移,电泳、介电泳和随电渗... 以克隆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Rm1021-GFP细菌作为标记细菌,研究了该细菌在非均匀电场作用下在土壤中的运移特征和存活性,分析了其运移机理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均匀电场能有效地促进土壤中Rm1021-GFP细菌的运移,电泳、介电泳和随电渗析流迁移是其主要机理,土壤介质、电压梯度和电极反应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电极反应对电极附近细菌的存活性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电场 基因工程菌 细菌迁移 细菌存活性
下载PDF
氨氮胁迫下E.coli单菌运动行为与成膜能力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猷鹏 毛铮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67-1074,共8页
生产生活废水中一定质量浓度的氨氮对细菌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从个体水平观察氨氮胁迫下E.coli在液固界面的旋转运动行为,并将其同氨氮胁迫下E.coli电子传递体系活性(ETSA)、成膜能力进行关联分析,以探究揭示氨氮胁迫下细菌运动行为的规... 生产生活废水中一定质量浓度的氨氮对细菌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从个体水平观察氨氮胁迫下E.coli在液固界面的旋转运动行为,并将其同氨氮胁迫下E.coli电子传递体系活性(ETSA)、成膜能力进行关联分析,以探究揭示氨氮胁迫下细菌运动行为的规律及其与成膜能力的联系。结果表明,高、低质量浓度组氨氮胁迫均对细菌运动产生抑制,细菌平均旋转周期随抑制质量浓度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25 mg/L、50 mg/L、75 mg/L、200 mg/L、300 mg/L、400 mg/L和500 mg/L氨氮胁迫5 min后,E.coli平均旋转周期分别增长为未受抑制时的2.58倍、4.17倍、5.16倍、6.77倍、7.50倍、8.44倍和14.02倍。同时,在氨氮胁迫下,细菌平均旋转周期分别与细菌ETSA、成膜能力呈负相关(R^(2)=0.7797)与正相关(R^(2)=0.7456)。研究表明氨氮胁迫抑制细菌ETSA是氨氮抑制细菌运动行为的一种可能机制,一定质量浓度氨氮抑制细菌运动的同时还促进细菌生物膜形成。这些发现为废水生物处理中细菌在氨氮胁迫环境中的运动行为和成膜情况提供了理论参考,对人工调控促进废水生物膜法中反应器快速挂膜和启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氨氮 胁迫 单菌 运动行为 电子传递链活性 成膜能力
下载PDF
层流手术中人员流动次数与空气含菌量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徐以燕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0年第8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层流手术室中人员流动次数对空气含菌量的影响。方法对30例手术进行术中空气采样,采样时间从层流30min后、手术患者入室前开始,至手术结束,每隔30min采样计数空气细菌;同时记录各时间段内人员流动次数。分析手术各时间段人员流... 目的探讨层流手术室中人员流动次数对空气含菌量的影响。方法对30例手术进行术中空气采样,采样时间从层流30min后、手术患者入室前开始,至手术结束,每隔30min采样计数空气细菌;同时记录各时间段内人员流动次数。分析手术各时间段人员流动次数与空气含菌量的关系。结果层流手术室中各时间段平均人员流动次数及空气含菌量呈正相关(R=0.945,p<0.05);当术中人员流动累计达60人次时,空气含菌量即超过国家规定的普通手术室空气静态标准。结论术中人员流动的次数直接影响层流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层流手术室术中必须严格限制入室人员的人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手术室 人员流动 空气 细菌含量
下载PDF
生防细菌Snb331对水稻干尖线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胜君 段玉玺 +1 位作者 陈立杰 靳莹莹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78,共3页
研究了生防细菌Snb331发酵液原液及不同稀释液对水稻干尖线虫活性及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原液),2×,4×,6×,8×,10×稀释浓度下,水稻干尖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是87.24%,66.75%,57.30%,44.87%,22.75... 研究了生防细菌Snb331发酵液原液及不同稀释液对水稻干尖线虫活性及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原液),2×,4×,6×,8×,10×稀释浓度下,水稻干尖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是87.24%,66.75%,57.30%,44.87%,22.75%,18.09%,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显著;其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对水稻干尖线虫的行为影响不同,随着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对水稻干尖线虫活动频率的抑制也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细菌 水稻干尖线虫 发酵液 校正死亡率 运动行为
下载PDF
珊瑚来源群体淬灭活性产生菌的筛选与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沁愉 蒋学建 +4 位作者 苏宏飞 隆正良 陈凡 黄丽萍 张志鹏 《广西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509-519,共11页
珊瑚病原菌的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介导珊瑚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抑制病原菌的群体感应可以有效抵抗病原菌的侵染作用。为解决耐药性难题并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本研究以紫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为指示菌,从三... 珊瑚病原菌的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介导珊瑚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抑制病原菌的群体感应可以有效抵抗病原菌的侵染作用。为解决耐药性难题并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本研究以紫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为指示菌,从三亚市鹿回头半岛三亚湾(109°28'E,18°13'N)采集的珊瑚样品中,分离筛选具有较高群体淬灭酶活性的珊瑚共附生细菌,经16S rDNA测序初步鉴定其大部分为弧菌属。进一步研究群体淬灭活性菌株对两株珊瑚致病菌溶珊瑚弧菌V545(Vibrio coralliilyticus)和溶藻弧菌Z-14(V.alginolyticus)的生长、运动及生物被膜生成的影响。结果显示,5株群体淬灭活性菌株明显抑制溶珊瑚弧菌V545及溶藻弧菌Z-14的生长,8个菌株对溶藻弧菌Z-14的运动有明显抑制作用;9个菌株可显著抑制溶珊瑚弧菌V545生物被膜形成,13个菌株可显著抑制溶藻弧菌Z-14的生物被膜形成,其中11个菌株对溶藻弧菌Z-14生物被膜生长抑制率均超过85%;部分群体淬灭活性菌株对溶珊瑚弧菌V545和溶藻弧菌Z-14的生长、运动及生物被膜形成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本研究筛选获得具有群体淬灭活性的细菌,并揭示其群体淬灭活性对珊瑚致病菌生长、运动、生物膜生成的影响,为解决珊瑚微生物抗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与原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共附生微生物 群体感应 群体淬灭 致病菌 生长 运动 生物被膜
下载PDF
营养物质对希瓦氏菌附着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沈仁豪 贾伟 张瑾 《生物化工》 2020年第5期73-75,共3页
细菌可以存活于水环境或者空气之中,也可以附着在固体表面形成生物膜。以奥奈达希瓦氏菌为例,通过对细菌运动速度以及固体表面营养物质浓度的测定,有效地表征了营养物质对细菌附着行为产生的影响,可为营养物质浓度影响生物膜形成的机制... 细菌可以存活于水环境或者空气之中,也可以附着在固体表面形成生物膜。以奥奈达希瓦氏菌为例,通过对细菌运动速度以及固体表面营养物质浓度的测定,有效地表征了营养物质对细菌附着行为产生的影响,可为营养物质浓度影响生物膜形成的机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瓦氏菌 初期附着 营养物质 运动速度
下载PDF
层流手术中人员流动次数与空气含菌量的关系
7
作者 宋玉翠 邱香廷 《中国实用医刊》 2009年第20期13-15,共3页
目的了解并评价层流手术室中人员流动对空气含茵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法对20例手术进行术中空气采样,采样时间从层流30min后手术患者入室前开始至手术结束,每隔30min采样计数空气细菌;同时记录各时间段内人员流动次数。结果层... 目的了解并评价层流手术室中人员流动对空气含茵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法对20例手术进行术中空气采样,采样时间从层流30min后手术患者入室前开始至手术结束,每隔30min采样计数空气细菌;同时记录各时间段内人员流动次数。结果层流手术室中各时间段平均人员流动次数及空气菌落数的相关系数为0.945,空气细菌含量与人员流动具有相关性,术中人员流动累计达60人次时空气微生物超过国家规定的普通手术室空气静态标准。结论术中人员流动的次数,直接影响层流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层流手术室术中必须严格限制入室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手术室 人员流动 空气 含菌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