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ircBIRC6、APPBP2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
1
作者 陈丽萍 籍强 +5 位作者 陈艳红 史永兴 冯平 林卫佳 项保利 赵建清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5期727-733,共7页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环状核糖核酸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6(circBIRC6)、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结合蛋白2(APPBP2)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20年1月90例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环状核糖核酸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6(circBIRC6)、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结合蛋白2(APPBP2)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20年1月90例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circBIRC6、APPBP2表达,并分析二者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NSCLC组织中circBIRC6与APPBP2 mRNA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TNM分期和circBIRC6、APPBP2 mRNA表达的NSCLC患者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NSCLC组织中circBIRC6、APPBP2 mRNA表达升高(P<0.05)。NSCLC组织中circBIRC6与APPBP2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817,P<0.001)。NSCLC患者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ircBIRC6、APPBP2 mRNA表达比较有差异(P<0.05)。随访3年,90例NSCLC患者总生存率为55.56%(50/90)。EGFR基因突变阳性/阴性NSCLC患者总生存率比较无差异(P>0.05);TNM分期Ⅰ~Ⅱ期NSCLC患者总生存率高于Ⅲ期NSCLC患者(P<0.05);circBIRC6、APPBP2 mRNA高表达组生存率低于circBIRC6、APPBP2 mRNA低表达组(P<0.05)。低分化、TNM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和circBIRC6≥10.97、APPBP2 mRNA≥2.48为NSCL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586(1.080~11.909)、3.632(1.193~11.057)、3.197(1.060~9.640)、3.223(1.086~9.570)、2.767(1.022~7.492)]。结论 NSCLC组织中circBIRC6、APPBP2 mRNA高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环状核糖核酸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6 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结合蛋白2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蛋白6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高雯宇 江涛 陈丰霖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393-404,共12页
目的 探讨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IAP)重复序列蛋白6(BIRC6)在胃癌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blot和qRT-PCR检测BIRC6在不同胃癌细胞株中的蛋白和mRNA水平;采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敲减BIRC6... 目的 探讨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IAP)重复序列蛋白6(BIRC6)在胃癌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blot和qRT-PCR检测BIRC6在不同胃癌细胞株中的蛋白和mRNA水平;采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敲减BIRC6的胃癌细胞株BGC823-shRNA-BIRC6和MGC803-shRNA-BIRC6;采用CCK-8法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水平;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BIRC6对胃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敲减BIRC6后胃癌细胞在异种移植瘤中的增殖活性。结果 胃癌细胞中BIRC6的蛋白和mRNA水平均呈现高表达。敲减BIRC6可抑制胃癌细胞株BGC823和MGC803的增殖能力,诱导胃癌细胞株BGC823和MGC803阻滞在G2-M期,抑制胃癌细胞增长,同时抑制胃癌细胞株BGC823和MGC803的迁移、侵袭能力,并使胃癌细胞株BGC823的裸鼠皮下成瘤能力明显减弱。结论 BIRC6在促进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癌基因的作用,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蛋白6 胃癌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下载PDF
BIRC6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蒋金伟 杨晓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22-1026,共5页
目的:检测baculoviral IAP repeat-containing 6(BIRC6)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HCC中的功能。方法:收集40例HCC及对应癌旁组织,运用q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BIRC6在HCC及... 目的:检测baculoviral IAP repeat-containing 6(BIRC6)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HCC中的功能。方法:收集40例HCC及对应癌旁组织,运用q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BIRC6在HCC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qRT-PCR技术检测人正常肝细胞株LO2、HCC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中BIRC6 mRNA表达;应用BIRC6 siRNA转染人HCC细胞SMMC-7721,通过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变化。结果:BIRC6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P=0.004),HCC组织中BIRC6蛋白高表达与较大肿瘤体积(>5 cm)和高TNM分期相关(P=0.029;P=0.002);正常肝细胞株LO2中BIRC6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HCC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P=0.000),下调BIRC6表达导致SMMC-7721细胞活力降低和细胞凋亡增加(P=0.000)。结论:BIRC6高表达与HCC的恶性临床病理特征相关,BIRC6在HCC中可能作为凋亡抑制因子发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RC6 肝细胞癌 凋亡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相关基因标志物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力业 高莺 田淳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分析方法筛选口腔鳞状细胞癌与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初步确定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口腔鳞状细胞癌相关芯片数据集GSE23558、GSE37991、GSE30784,利用GEO在...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分析方法筛选口腔鳞状细胞癌与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初步确定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口腔鳞状细胞癌相关芯片数据集GSE23558、GSE37991、GSE30784,利用GEO在线分析工具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本体、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差异基因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通过Cytoscape筛选关键基因。进而使用Kaplan Meier在线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预后分析,并使用GEPIA(http://gepia.cancer⁃pku.cn/)验证其表达情况。结果共筛选出212个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16个核心基因,其中与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包括:极光激酶A(aurora kinase A,AURKA)、极光激酶B(aurora kinase B,AURKB)、细胞凋亡抑制因子5(baculoviral IAP repeat containing 5,BIRC5)、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ell division cycle 6,CDC6)、E2F转录因子7(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7,E2F7)、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蛋白1(ubiquitin⁃like with PHD and ring finger domains 1,UHRF1),这些关键基因与癌旁组织相比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呈高表达并且患者生存时间均较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URKA、AURKB、BIRC5、CDC6、E2F7和UHRF1可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潜在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生物信息学 生物学标志物 差异表达基因 基因芯片 极光激酶 细胞凋亡抑制因子5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 E2F转录因子7 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蛋白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