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子陆块震旦纪—寒武纪之交的地壳伸展作用:来自沉积序列与沉积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25
1
作者 汪正江 王剑 +3 位作者 卓皆文 杨平 刘家洪 谢尚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1-742,共12页
震旦纪(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之交(SCB)是华南裂谷盆地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演化的重要转折期,也是华南古生代最重要的烃源岩发育时期。铜仁坝黄SCB附近的沉积序列和沉积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时期沉积具有热液活动和缺氧沉积的双重特征,并... 震旦纪(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之交(SCB)是华南裂谷盆地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演化的重要转折期,也是华南古生代最重要的烃源岩发育时期。铜仁坝黄SCB附近的沉积序列和沉积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时期沉积具有热液活动和缺氧沉积的双重特征,并伴有火山活动,结合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作者提出了地壳伸展—差异升降—热液上升(伴随火山活动)—快速海侵(伴随上升洋流)—缺氧事件复合沉积动力学模式。即在伸展构造背景下,热液上升伴随着火山作用,在扬子东南缘发育了广泛的硅质岩沉积;持续的拉张,出现了强烈的差异沉降,促使台地相区进一步隆升剥蚀、而在斜坡和陆棚相区硅质岩持续发育;扩张晚期,海平面快速上升,在火山活动、热液流体和生物爆发共同作用下,进一步加剧了海底缺氧,使得有机质大量埋藏和保存。因此,早古生代第一套区域性优质烃源岩是区域伸展构造背景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形成早期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仁坝黄 震旦纪(埃迪卡拉纪)—寒武纪界线(SCB) 沉积序列 沉积地球化学 沉积动力学模式 扬子陆块
下载PDF
铜仁坝黄震旦系老堡组顶部晶屑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6
2
作者 卓皆文 汪正江 +2 位作者 王剑 谢渊 杨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9-646,共8页
对于元古宙—显生宙的沉积—构造转换,前人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一直以来未能获得较为一致的认识。野外调查发现,在处于上扬子东南缘台地与盆地相区的过渡带上的贵州铜仁坝黄长坪附近震旦系老堡组顶部硅质岩中,发育有一层10-20cm厚的凝... 对于元古宙—显生宙的沉积—构造转换,前人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一直以来未能获得较为一致的认识。野外调查发现,在处于上扬子东南缘台地与盆地相区的过渡带上的贵州铜仁坝黄长坪附近震旦系老堡组顶部硅质岩中,发育有一层10-20cm厚的凝灰岩夹层,岩石学研究也证实其为一层晶屑凝灰岩,并对其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获得556±5Ma沉积年龄。结合前人生物地层学、沉积学等研究成果,显示处于深水陆棚相区的老堡组顶部硅质岩与页岩互层段为扬子克拉通元古宙—显生宙之交沉积—构造转换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的沉积事件,该沉积事件始于556Ma左右,可与扬子克拉通上的广泛的火山事件相对应,且可能与约550Ma时Rodinia超大陆最后裂解和Iapetus洋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系 老堡组硅质岩 SHRIMP锆石U-PB年龄 沉积相区 沉积—构造转换 贵州铜仁坝黄
下载PDF
针刺八荒穴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吕品 提桂香 +1 位作者 王丽昀 吕卫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2期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八荒穴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预防保健科门诊及偏头痛专题门诊、针灸科部分门诊的急性发作期偏头痛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 目的观察针刺八荒穴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预防保健科门诊及偏头痛专题门诊、针灸科部分门诊的急性发作期偏头痛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八荒穴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常规穴位治疗,留针30 min。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2、4、24 h的头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脑动脉血流速度,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改善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头痛VAS和脑动脉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 h后头痛程度缓解50%的例数为24例(80.0%),对照组为22例(7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其针刺安全性可以保障。结论针刺八荒穴可改善偏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易于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八荒穴 偏头痛 急性期 疗效
下载PDF
神阙穴拔黄术结合药物治疗黄疸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喻婕 颜杨 +1 位作者 黄艳秋 樊玲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9期1288-1290,共3页
目的:观察神阙穴拔黄术结合药物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黄疸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保肝、退黄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阙穴拔黄术一日两次,治疗7-14天后比... 目的:观察神阙穴拔黄术结合药物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黄疸型肝炎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保肝、退黄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阙穴拔黄术一日两次,治疗7-14天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7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穴拔黄术结合药物治疗黄疸型肝炎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阙穴 拔黄术 退黄 黄疸型肝炎
下载PDF
黔东坝黄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磷块岩沉积环境的制约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凯平 郑懋荣 +1 位作者 孙平明 陈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4-343,共10页
为揭示磷块岩型铀矿床成因,对黔东坝黄铀矿床中九门冲组底部磷块岩开展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磷块岩以富集U、V、REE、Sr、Sb为特征;球粒陨石标准化REE配分模式显示其为LREE富集的右倾模式,以中等-微弱Ce负异常(δCe=0.30-0.81)... 为揭示磷块岩型铀矿床成因,对黔东坝黄铀矿床中九门冲组底部磷块岩开展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磷块岩以富集U、V、REE、Sr、Sb为特征;球粒陨石标准化REE配分模式显示其为LREE富集的右倾模式,以中等-微弱Ce负异常(δCe=0.30-0.81)、中等Eu负异常(δEu=0.61-0.71)为特征。低的Th/U值(0-0.04)、高的δU值(1.97-2.00)指示磷块岩形成于缺氧还原环境。磷块岩中Fe/Ti、(Fe+Mn)/Ti、Al/(Al+Fe+Mn)值分别变化于54.24-121.5、55.35-123.7、0.34-0.47,显示具有正常海水沉积与热水沉积的双重特征。高的U/Th值(25.42-374.5)指示坝黄磷块岩中U的来源与海底喷流热液活动有关。由此,可认为黔东坝黄铀矿床成因与间歇性海底喷流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矿床成因 含铀磷块岩 黔东坝黄
下载PDF
铜仁坝黄磷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旭 谢宏 +1 位作者 王志罡 周忠容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0-768,共9页
贵州铜仁坝黄磷矿富含稀土元素,且伴生Ni,Mo,V,U等有益元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研究区含磷岩系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磷块岩稀土总量较高,高于下伏老堡组硅质岩及近矿围岩,并富集重稀土元素Y,ΣREE... 贵州铜仁坝黄磷矿富含稀土元素,且伴生Ni,Mo,V,U等有益元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研究区含磷岩系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磷块岩稀土总量较高,高于下伏老堡组硅质岩及近矿围岩,并富集重稀土元素Y,ΣREE与P_2O_5成正相关关系,推测稀土元素可能赋存于碳氟磷灰石中;磷块岩稀土配分曲线略左倾,具有明显Ce的负异常,LREE/HREE较低,Eu具弱负异常至弱正异常,此外在REE-La/Yb关系图上,磷块岩落于沉积岩-玄武岩-花岗岩交汇区域,表明磷块岩具热水沉积特征;剖面上Ce异常及ΣREE的变化特征,揭示磷块岩形成于较深水的陆缘海环境,且在新元古代末到早寒武世,坝黄矿区经历过一次明显的海侵-海退过程;磷块岩Ceanom均小于-0. 1,沉积速率低于近矿炭质页岩及下伏硅质岩,说明坝黄磷块岩形成于相对氧化且沉积速率低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指示意义 磷块岩 铜仁 坝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