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可利对6-羟多巴胺不同注射位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国荣 穆鑫 +5 位作者 李晓秀 王月华 方莲花 孙岚 吕扬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3-630,共8页
目的观察百可利对6-羟多巴胺(6-OHDA)内侧前脑束(MFB)和纹状体尾壳核(CPu)两个不同注射位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两个注射位点模型分别记为:MFB-M,CPu-M。方法运用6-OHDA两点注射法,损毁大鼠左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制备PD... 目的观察百可利对6-羟多巴胺(6-OHDA)内侧前脑束(MFB)和纹状体尾壳核(CPu)两个不同注射位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两个注射位点模型分别记为:MFB-M,CPu-M。方法运用6-OHDA两点注射法,损毁大鼠左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制备PD模型。记录大鼠后肢肌电(EMG)信号频率观察肌肉震颤;测定大鼠自主活动;电化学法检测纹状体内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内酪氨酸羟化酶(TH)、OX-42表达;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给药3周后,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组行为改变趋势一致,百可利在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动物上药效表现不同,在CPu-M组可明显提高PD大鼠自主活动数(P<0.05)。EMG信号分析显示,在MFB-M组,给予百可利,肌电频率降低55%;在CPu-M组,给予百可利,肌电频率降低60%。EMG时效研究表明,在CPu-M组,百可利药效持续420 min以上。纹状体递质水平显示,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组DA递质水平差异很大,在CPu-M组,百可利能够明显升高DA水平(P<0.05)。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趋势一致,在CPu-M组,百可利有更明显神经元保护作用(P<0.05),在MFB-M组,百可利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作用更强(P<0.01)。结论不同注射位点制备的PD模型能够反映不同时期PD的病理变化,百可利可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生成和释放、保护残存神经元、恢复神经元功能等机制改善PD不同发病时期模型动物的行为学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可利 帕金森病 6-羟多巴胺 黑质纹状体通路 内侧前脑束 纹状体尾壳核 神经保护
下载PDF
黄芩苷PC12细胞跨膜转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爽 雷帆 +3 位作者 李慧颖 王玉刚 柴玉爽 杜力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9-842,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芩苷神经元跨膜转运的特点,部分阐释黄芩苷发挥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物质性基础。方法以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质谱(MS)法检测黄芩苷孵育细胞内的物质含量及相关代谢产物。结果 100 mg.L-1黄芩苷给药30 ... 目的研究黄芩苷神经元跨膜转运的特点,部分阐释黄芩苷发挥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物质性基础。方法以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质谱(MS)法检测黄芩苷孵育细胞内的物质含量及相关代谢产物。结果 100 mg.L-1黄芩苷给药30 min后,胞内黄芩苷浓度达峰值,8 h后胞内已测不出黄芩苷;在50~400 mg.L-1的给药浓度下,胞内黄芩苷含量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抑制剂Verapamil与Nimodipine对黄芩苷转运有明显影响;同时胞内检测出黄芩素、6-甲氧基-黄芩苷两种结构类似物。结论黄芩苷能够浓度依赖性的跨膜入胞,此过程受相关抑制剂影响,并产生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跨膜转运 PC12细胞 黄芩素 6-甲氧基-黄芩苷 P-糖蛋白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小半夏汤治疗化疗性恶心呕吐的成分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靖婷 黄金昶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小半夏汤治疗化疗性呕吐(chemotheraph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的活性成分,预测作用靶点,探讨其治疗CINV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等平台筛选小半夏汤的生物活性成分,利用CTD和OMI...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小半夏汤治疗化疗性呕吐(chemotheraph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的活性成分,预测作用靶点,探讨其治疗CINV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等平台筛选小半夏汤的生物活性成分,利用CTD和OMIM数据库建立与恶心呕吐相关疾病靶点,从而构建小半夏汤有效药物-靶点-疾病网络,并用STRING数据库和DAVID数据库进行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从数据库筛选出与治疗CINV有关的小半夏汤活性成分6种,作用于19个核心靶点,27条信号通路。显示小半夏汤治疗CINV主要与调控细胞凋亡、调节炎性反应应答及胃肠道黏膜修复、减轻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等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有关。结论小半夏汤对CINV的治疗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进一步探究小半夏汤治疗CINV机制提供实验研究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性恶心呕吐 小半夏汤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6-姜烯酚 6-姜辣素 黄芩素
下载PDF
大鼠胆汁中黄芩苷代谢物的分离、纯化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亚南 张硕 +5 位作者 张敏 孟小夏 杨七妹 汤磊 张荣平 高秀丽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00-805,共6页
目的:从大鼠胆汁中分离纯化黄芩苷的代谢物,并研究其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方法:取6只SD大鼠,麻醉后进行胆管插管,待大鼠清醒后,灌胃给予黄芩苷(168 mg/kg),收集灌胃给药后24 h的胆汁样品1,经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初步分... 目的:从大鼠胆汁中分离纯化黄芩苷的代谢物,并研究其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方法:取6只SD大鼠,麻醉后进行胆管插管,待大鼠清醒后,灌胃给予黄芩苷(168 mg/kg),收集灌胃给药后24 h的胆汁样品1,经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初步分析;另取5只SD大鼠,同上述方法麻醉、插管后,灌胃给予黄芩苷(400 mg/kg),并收集灌胃给药后48 h的胆汁样品2,经处理后,采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代谢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技术并结合其理化性质对分离得到的代谢物进行鉴定;采用MTT法及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法研究代谢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黄芩苷通过胆汁主要代谢成代谢物1和代谢物2,经分离纯化后分别鉴定为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MTT法结果显示,代谢物2对HepG2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90μg/mL;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法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下,代谢物2可能通过改变HepG2细胞线粒体分布及膜通透性从而抑制细胞增殖(代谢物1的药理活性已有报道,本研究略去)。结论:成功分离并鉴定出2个黄芩苷的胆汁代谢物,其中代谢物2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对HepG2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代谢物 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 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 分离纯化 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 肝癌细胞HepG2
下载PDF
百部多糖对黄芩苷药代动力学影响
5
作者 秦治伟 魏文峰 +2 位作者 刘晓东 郭斌丹 霍金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44-49,共6页
目的研究百部多糖对黄芩苷及其代谢产物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B6G)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口服灌胃给药后眼眶后静脉丛取血。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MS)技术鉴定血浆中... 目的研究百部多糖对黄芩苷及其代谢产物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B6G)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口服灌胃给药后眼眶后静脉丛取血。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MS)技术鉴定血浆中黄芩苷与B6G。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三重四级杆质谱仪(UPLC-TQ-MS/MS)结合多反映监测(MRM)模式测定血浆中黄芩苷和B6G的浓度,运用DAS 2.0软件处理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经色谱图与质谱图可知,黄芩苷与B6G互为同分异构体。药代动力学结果可知,与黄芩苷组相比较,黄芩苷+百部多糖组的AUC0-t显著增加,提高了1.32倍,而B6G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百部多糖能增加体内黄芩苷的血药浓度,促进黄芩苷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 百部多糖 液质联用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芳香新塔花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国柱 孟庆艳 +3 位作者 王立军 罗碧 葛振红 刘文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534-2539,共6页
目的研究芳香新塔花Ziziphora clinopodi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芳香新塔花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酸(1)、云杉素(2)、迷迭香... 目的研究芳香新塔花Ziziphora clinopodi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芳香新塔花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酸(1)、云杉素(2)、迷迭香酸(3)、咖啡酸(4)、木犀草素(5)、金雀异黄酮(6)、irisdichotototin D(7)、乔松素-7-O-芸香糖苷(8)、金合欢素-7-O-芸香糖苷(9)、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4-O-β-D-芹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0)、黄芩素(11)、山柰素(12)、白杨素-7-O-芸香糖苷(13)、槲皮素(14)、芹菜素(15)、polybotrin(16)、1-O-对羟基肉桂酰单甘油酯(17)、5-羟甲基-2-呋喃甲醛(18)、金合欢素(19)、6,8-二-C-β-D-葡萄糖白杨素(2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1)。结论化合物5~8、10~12、16~18、20~2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新塔花 木犀草素 金雀异黄酮 乔松素-7-O-芸香糖苷 黄芩素 6 8-二-C-β-D-葡萄糖白杨素
原文传递
基于UPLC-MS/MS和分子对接技术考察聚乙二醇400对黄芩苷药代动力学、抗炎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杨七妹 周明皓 +5 位作者 王鹏娇 曹思源 张硕 杨盛刚 张敏 高秀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31-138,共8页
目的:考察药用辅料聚乙二醇400(PEG400)对黄芩苷药代动力学及抗炎作用的影响,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讨黄芩苷及其主要代谢物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B6G)的抗炎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以水和PEG400为溶解基质,给大鼠灌... 目的:考察药用辅料聚乙二醇400(PEG400)对黄芩苷药代动力学及抗炎作用的影响,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讨黄芩苷及其主要代谢物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B6G)的抗炎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以水和PEG400为溶解基质,给大鼠灌胃相等剂量的黄芩苷水溶液(黄芩苷+水组)与黄芩苷PEG400溶液(黄芩苷+PEG400组),不同时间段血浆样品经处理后,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芩苷及其主要代谢物B6G的浓度,运用DAS 3.2.2软件处理药代动力学参数;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20 mL·kg^(-1)),阿司匹林组(0.2 g·kg^(-1)),黄芩苷/黄芩苷+PEG400高、低剂量(3.0,1.5 g·kg^(-1))组,连续给药7 d,建立小鼠耳肿胀及足肿胀模型,计算肿胀度及肿胀抑制率。结果: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与黄芩苷+水组相比,大鼠灌胃黄芩苷PEG400溶液后黄芩苷及B6G的血药浓度增加,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提高了2.36,1.97倍,药峰浓度(Cmax)分别提高了2.12,1.65倍;小鼠耳肿胀和足肿胀炎症模型结果表明,小鼠灌胃黄芩苷PEG400溶液后抗炎效果增强。此外,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黄芩苷与B6G可以与多靶点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前列腺素E2(PGE2),核转录因子-κB(NF-κB)]位点结合,具有较高亲和力,且优于阳性药阿司匹林。结论:PEG400可提高黄芩苷及其主要代谢物B6G的血药浓度,且抗炎效果增强,黄芩苷与B6G可以与多种炎症因子及核转录因子靶点蛋白形成较强的氢键,推测黄芩苷及B6G共同发挥了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B6G) 聚乙二醇400(PEG400) 生物利用度 抗炎 分子对接 液质联用技术
原文传递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对黄芩苷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明皓 张敏 +5 位作者 张硕 王鹏娇 孟小夏 曹思源 杨七妹 高秀丽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6-1423,共8页
本文旨在考察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W:400、1 000、4 000)的药用辅料聚乙二醇(PEGs)对黄芩苷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分别给大鼠灌胃相应的黄芩苷(168 mg·kg~(-1))+水溶液和黄芩苷+PEGs溶液收集给药后0~24 h内的血浆... 本文旨在考察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W:400、1 000、4 000)的药用辅料聚乙二醇(PEGs)对黄芩苷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分别给大鼠灌胃相应的黄芩苷(168 mg·kg~(-1))+水溶液和黄芩苷+PEGs溶液收集给药后0~24 h内的血浆,使用UPLC-MS/MS测定不同时间点黄芩苷及其主要代谢物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B6G)在血浆内的浓度,并以DAS 3.0软件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基于体外代谢酶孵育法探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EGs对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8 (UGT1A8)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9 (UGT1A9)活性的影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EGs与黄芩苷共给药后,显著提高了黄芩苷及B6G的AUC_(0-t),同时使C_(max)升高t_(1/2)延长,结果表明PEGs能有效提高黄芩苷及B6G的体内浓度,其机制可能为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EGs能够促进UGT1A8和UGT1A9的活性,使得黄芩苷和B6G的转化速率提升,其中对B6G的促进程度高于原型药物黄芩苷,表明PEGs对UGT1A8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其中以PEG400的作用最为显著。本研究以期对黄芩苷等黄酮类药物的临床安全用药及PEGs参与的药物新剂型的设计提供依据。本研究中动物实验方案已获得贵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黄芩苷 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8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9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小柴胡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 被引量:11
9
作者 劳梓滢 蒋智锐 +3 位作者 张靖怡 李彪平 杨加顺 唐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6520-6530,共11页
经典名方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扶正祛邪之效,具有解热、抗炎、保肝、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目前临床多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抗菌消炎、保护肝脏等。通过对小柴胡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参照中药质量... 经典名方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扶正祛邪之效,具有解热、抗炎、保肝、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目前临床多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抗菌消炎、保护肝脏等。通过对小柴胡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参照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五原则”对小柴胡汤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2、柴胡皂苷D、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黄芩苷、黄芩素、精氨酸、鸟苷、6-姜烯酚、6-姜酚、甘草苷、甘草酸、甘草次酸、白桦脂酸可作为小柴胡汤的Q-Markers,为补充小柴胡汤质量评价及控制体系、完善制剂全过程质量溯源体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质量标志物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柴胡皂苷A 柴胡皂苷D 人参皂苷RB1 人参皂苷Rg1 黄芩苷 黄芩素 6-姜烯酚 6-姜酚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素葡萄糖醛酸化产物的浓度
10
作者 吴媛 董瑞华 刘泽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1-453,共3页
目的建立黄芩素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B-7G和B-6G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用Kromasil C18柱(4.6mm×150mm,5μm),柱温40℃,流动相为乙腈(A)和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流速1mL·rain-1,进样... 目的建立黄芩素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B-7G和B-6G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用Kromasil C18柱(4.6mm×150mm,5μm),柱温40℃,流动相为乙腈(A)和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流速1mL·rain-1,进样量20乩。结果黄芩素葡萄糖醛酸化产物B一7G和B一6G分别在0.1~1000.0,0.1~500.0μmol·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3和0.9995。日间、日内精密度(RSD)均小于10%,回收率和稳定性均符合要求。结论本研究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大样本连续分析,可以为黄芩素的体外代谢研究提供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葡萄糖醛酸化 黄芩素-7-O-葡萄糖醛酸 黄芩素-6-O- 葡萄糖醛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Two CYP82D Enzymes Function as Flavone Hydroxylases in the Biosynthesis of Root-Specific 4'-Deoxyflavones in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被引量:41
11
作者 Qing Zhao Meng-Ying Cui +9 位作者 Olesya Levsh Dongfeng Yang Jie Liu Jie Li Lionel Hill Lei Yang Yonghong Hu Jing-Ke Weng Xiao-Ya Chen Cathie Martin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35-148,共14页
Baicalein, wogonin, and their glycosides are major bioactive compounds found in the medicinal plant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These flavones can induce apoptosis in a variety of cancer cell lines but have no eff... Baicalein, wogonin, and their glycosides are major bioactive compounds found in the medicinal plant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These flavones can induce apoptosis in a variety of cancer cell lines but have no effect on normal cells. Furthermore, they have many additional benefits for human health, such as antioxidant, antiviral, and liver-protective properties. Here, we report the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CYP450 enzymes, SbCYP82D1.1 and SbCYP82D2, which function as the flavone 6-hydroxylase (F6H) and flavone 8-hydroxylase (F8H), respectively, in S. baicalensis. SbCYP82D1.1 has broad substrate speci- ficity for flavones such as chrysin and apigenin and is responsible for biosynthesis of baicalein and scutel- larein in roots and aerial parts of S. baicalensis, respectively. When the expression of SbCYP82D1.1 is knocked down, baicalin and baicalein levels are reduced significantly while chrysin glycosides accumulate in hairy roots. SbCYP82D2 is an F8H with high substrate specificity, accepting only chrysin as its substrate to produce norwogonin, although minor 6-hydroxylation activity can also be detected. Phylogenetic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SbCYP82D2 might have evolved from SbCYP82D1.1 via gene duplication followed by neofunctionalization, whereby the ancestral F6H activity is partially retained in the derived SbCYP82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Huangqin baicalein WOGONIN flavone 6-hydroxylase flavone 8-hydroxylase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400对黄芩苷及其主代谢物胆汁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亚南 张硕 +3 位作者 张敏 王鹏娇 孟小夏 高秀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8-93,共6页
目的:考察药用辅料聚乙二醇400(PEG400)对黄芩苷及其主代谢物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B6G)胆汁排泄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黄芩苷+水组与黄芩苷+PEG400组,利用10%水合氯醛(剂量4 mL·kg-1)腹腔注射诱导麻... 目的:考察药用辅料聚乙二醇400(PEG400)对黄芩苷及其主代谢物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B6G)胆汁排泄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黄芩苷+水组与黄芩苷+PEG400组,利用10%水合氯醛(剂量4 mL·kg-1)腹腔注射诱导麻醉,制作大鼠胆管插管模型,待大鼠完全清醒后,以168 mg·kg-1剂量的黄芩苷分别给大鼠灌胃相应的黄芩苷水溶液和黄芩苷PEG400溶液,收集给药后0~12 h的胆汁,使用UPLC-MS/MS测定不同时间段药物经胆汁排泄的浓度,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9μm),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9 min,90%~27%B;9~10 min,27%~90%B;10~12 min,90%B),流速0.3 mL·min^-1,柱温30℃,进样量5μL;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检测模式。利用体外孵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研究PEG400对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8和UGT1A9活性及二者在大鼠肝脏中表达的影响。结果:与黄芩苷+水组相比,黄芩苷+PEG400组大鼠12 h内胆汁中黄芩苷及其主代谢物B6G的累积排泄量分别增加了1.8,2.1倍;PEG400分别使UGT1A8与UGT1A9的酶活性提高了2.0,1.5倍,使肝脏中UGT1A8与UGT1A9的质量分数提高了2.2,1.3倍。结论:PEG400可通过提高UGT1A8与UGT1A9的活性和表达来显著增加黄芩苷及其主代谢物B6G的胆汁排泄,且对B6G胆汁排泄的促进作用大于原形药物黄芩苷,可为PEG400的临床合理应用及黄芩苷等黄酮类药物新剂型的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 聚乙二醇400(PEG400) 胆汁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8 UGT1A9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原文传递
黄芩素调节肠道菌群并改善小鼠化疗诱导性肠黏膜炎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0
13
作者 王睿 王霖 +4 位作者 魏广义 刘楠楠 张莉 王淑美 杜冠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8-876,共9页
研究黄芩素(baicalein, Bai)对化疗性肠黏膜炎(chemotherapy-induced intestinal mucositis, CIM)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探讨黄芩素对CIM的治疗作用与肠道菌群调控的关系。选取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 研究黄芩素(baicalein, Bai)对化疗性肠黏膜炎(chemotherapy-induced intestinal mucositis, CIM)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探讨黄芩素对CIM的治疗作用与肠道菌群调控的关系。选取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芩素给药组,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及伊利替康(irinotecan, IRI)制备CIM小鼠模型。动物福利和实验过程均遵循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动物伦理委员会的规定。研究发现:黄芩素可显著抑制CIM小鼠体重下降、降低疾病活动指数及血清中白介素6 (interleukin 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含量。菌群多样性分析和物种差异分析显示,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组成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黄芩素对CIM小鼠粪便菌群具有调节作用,可降低拟杆菌属、大肠杆菌属、志贺氏菌属、副杆菌属、肠球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和乳球菌属丰度,而显著升高穆氏杆菌属丰度。关联性分析显示, CIM小鼠血清的IL-6和TNF-α含量与梭状芽孢杆菌属、乳球菌属、拟杆菌属等丰度相关性显著。本研究表明黄芩素可有效改善小鼠化疗性肠黏膜炎,这一作用与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化疗性肠黏膜炎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不同煎煮方法对半夏泻心汤中有效成分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毛盛芳 张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654-3659,共6页
目的考察去滓再煎法、不去滓煎法、2次煎法3种煎煮方法对半夏泻心汤(BXD)中9种成分黄芩苷、黄芩素、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甘草酸单铵盐、甘草苷、6-姜辣素、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及总黄酮质量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9种... 目的考察去滓再煎法、不去滓煎法、2次煎法3种煎煮方法对半夏泻心汤(BXD)中9种成分黄芩苷、黄芩素、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甘草酸单铵盐、甘草苷、6-姜辣素、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及总黄酮质量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9种指标成分测定,Welch Ultimate X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8℃,体积流量0.9 mL/min,检测波长203、252、280、355 nm。采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结果检测的9种成分及总黄酮在BXD3种不同的煎煮法中都能测到。去滓再煎法中黄芩苷、黄芩素、人参皂苷Rb1、甘草酸单铵盐、甘草苷比不去滓煎法分别提高了10.01%、12.88%、29.09%、16.75%、15.02%,比2次煎法分别降低了5.54%、4.15%、14.49%、7.85%、9.18%;人参皂苷Re、6-姜辣素、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比不去滓煎法分别提高了37.90%、3.78%、5.33%、5.99%,比2次煎法分别提高了1.07%、11.57%、3.41%、1.93%;总黄酮比不去滓煎法提高了22.61%,比2次煎法提高了6.54%。结论在3种煎法中,去滓再煎的方法明显提高了各成分在水煎液中的含量,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BXD的临床功效,为张仲景《伤寒论》中对BXD采用去滓再煎的方法及质量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去滓再煎法 不去滓煎法 2次煎法 HPLC 黄芩苷 黄芩素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甘草酸单铵盐 甘草苷 6-姜辣素 盐酸小檗碱 盐酸巴马汀 总黄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