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刍动物瘤胃可溶碳和可溶氮降解平衡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洋 张振斌 +2 位作者 臧俞 张军 王梦芝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33,共9页
反刍动物氮的利用率低,瘤胃内可溶性碳和可溶性氮平衡这一原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总结了可溶性碳和可溶性氮在瘤胃的代谢过程、评价可溶性碳/可溶性氮平衡的指标、可溶性碳/可溶性氮对反刍动物代谢影响以及调控可溶性碳/可溶性氮... 反刍动物氮的利用率低,瘤胃内可溶性碳和可溶性氮平衡这一原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总结了可溶性碳和可溶性氮在瘤胃的代谢过程、评价可溶性碳/可溶性氮平衡的指标、可溶性碳/可溶性氮对反刍动物代谢影响以及调控可溶性碳/可溶性氮平衡措施,以期为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可溶性碳/可溶性氮平衡 氮利用率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carbon and nitrogen contents in citrus canopy by low-altitude remote sensing 被引量:2
2
作者 Liu Xuefeng Lyu Qiang +6 位作者 He Shaolan Yi Shilai Hu Deyu Wang Zhitao Xie Rangjin Zheng Yongqiang Deng Li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16年第5期149-157,共9页
The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fast and nondestructive method for detecting carbon and nitrogen content in citrus canopy.The multispectral imagery of Tarocco blood orange(Citrus sinensis L.Osbeck)plant canopy was ... The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fast and nondestructive method for detecting carbon and nitrogen content in citrus canopy.The multispectral imagery of Tarocco blood orange(Citrus sinensis L.Osbeck)plant canopy was obtained by a multispectral camera array mounted at an eight-rot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flying at an altitude of 100 m above the canopy in Wanzhou District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China.Average spectral reflectance data of the whole canopy,mature leaf areas and young leaves area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imagery.Two spectral pre-processing methods,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and standard normal variable(SNV),and two modeling methods,the partial least squares(PLS)and the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were adopted and compared for their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otal content of nitrogen,soluble sugar and starch in the leav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based on the spectral data extracted from the mature leaves in the multispectral imagery,the PLS model based on the original spectrum obtained a Rp(correlation coefficient)of 0.6469 and RMSEP(root mean squares error of prediction)of 0.1296,suggested that it was the best for the prediction of total nitrogen content;the PLS model based on MSC(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spectrum pre-processing was the best for predicting total soluble sugar content(Rp=0.6398 and RMSEP=8.8891);and the LS-SVM model based on MSC was the best for the starch content prediction(Rp=0.6822 and RMSEP=14.9303).The prediction accuracy for carbon and nitrogen contents based on the spectral data extracted from the whole canopy and the young leaves were lower than that from the mature leave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is feasible to estimate the carbon and nitrogen contents by low-altitude airborne multispectral im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rus canopy low-altitude remote sensing carbon and nitrogen contents soluble sugar STARCH ESTIMATION
原文传递
Denitrification in a Soil under Wheat Crop in the Humid Pampas of Argentina
3
作者 Liliana Inés Picone Cecilia Videla +2 位作者 Calypso Lisa Picaud Fernando Oscar García Roberto Héctor Rizzalli 《Ope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14年第9期312-322,共11页
The need to accurately estimate gaseous nitrogen losses from soils is required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involved as well as soil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contributi... The need to accurately estimate gaseous nitrogen losses from soils is required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involved as well as soil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contributing to these emissions. The objective was to quantify the denitrification rate using undisturbed cores with acetylene, as related to nitrogen (N) fertilization rate in a spring wheat crop (Triticum aestivum L.) under conventional tillage. Soil denitrification losses remained low throughout most of the growing season, when water-filled pore space (WFPS) was below 60%, ranging from 0.79 to 447.3 g N2O-N ha-1&bull;day-1 in the fertilized plot and was less than 47.3 g N2O-N ha-1&bull;day-1 in the control. Denitrification rates were the highest when N fertilizer was applied after frequent and intensive rain. A good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logarithm of the daily denitrification rate and WFPS (r = 0.67, n = 90);however the NO3-N concentration was not a good indicator (r = 0.21, n = 90). Cumulative N2O-N losses by denitrification averaged 3.5 and 0.9 kg N2O-N ha-1 in the fertilized and unfertilized treatment, respectively, during a period of 4 months this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Most N2O-N losses occurred early in the spring;therefore sampling schedules need to focus on this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Urea-N Losses Water Content soluble Organic carbon
下载PDF
不同氮化合物添加对农牧交错带草地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祚恩 刁华杰 +4 位作者 郝杰 燕学东 高艳萍 王常慧 董宽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2-1330,共9页
为研究不同氮化合物在土壤中对氮转化过程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依托山西右玉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2017年建立的不同形态氮化合物添加试验平台,通过顶盖埋管法监测5种不同氮化合物(硝酸铵(NH_(4)NO_(3),AN)、硫酸... 为研究不同氮化合物在土壤中对氮转化过程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依托山西右玉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2017年建立的不同形态氮化合物添加试验平台,通过顶盖埋管法监测5种不同氮化合物(硝酸铵(NH_(4)NO_(3),AN)、硫酸铵((NH_(4))_(2)SO_(4),AS)、碳酸氢铵(NH_(4)HCO_(3),AC)、尿素(CO(NH_(2))_(2),UN)、缓释尿素(RUN))添加对农牧交错带草地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尿素与缓释尿素对硝化细菌的基因丰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添加硝酸铵及缓释尿素会更有效地提高净氮矿化速率,不同氮化合物均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实现对净氮矿化速率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合物 净氮矿化 硝化速率 可溶性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氮 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古菌
下载PDF
亚热带3种森林对土壤碳氮储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高伟 陈爱平 +4 位作者 黄雍容 黄茂根 吴兴盛 巫智斌 黄石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4-322,共9页
[目的]探明森林类型对土壤碳氮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为亚热带针叶林改造过程中的树种选择和营林方式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相同海拔高度和相近环境条件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米槠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闽桦—闽楠林)和针叶林... [目的]探明森林类型对土壤碳氮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为亚热带针叶林改造过程中的树种选择和营林方式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相同海拔高度和相近环境条件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米槠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闽桦—闽楠林)和针叶林(马尾松林)3种森林类型对土壤碳氮储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①马尾松林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林分类型,土壤全氮含量与闽桦—闽楠林无显著差异,但二者均显著高于米槠林,马尾松林和闽桦—闽楠林的土壤氮储量和碳储量显著高于米槠林;马尾松林和闽桦—闽楠林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米槠林。马尾松林的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显著小于米槠林和闽桦—闽楠林,米槠林和马尾松林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显著高于闽桦—闽楠林,3种林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而闽桦—闽楠林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林分;②米槠林的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闽桦—闽楠林。3种林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差异显著,表现为:马尾松林>米槠林>闽桦—闽楠林,马尾松林和米槠林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闽桦—闽楠林。3种林分的土壤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差异,马尾松林的土壤β-葡糖糖苷酶活性显著大于米槠林和闽桦—闽楠林;RDA分析表明,影响3种林分土壤酶活性变化的因子主要为土壤全碳(解释率为59.5%)、全氮(解释率为11.0%)和硝态氮(解释率为14.6%)。[结论]与米槠林相比,马尾松林和闽桦—闽楠林具有较高的土壤碳氮储量,土壤有机质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类型 扰动 土壤碳氮含量 可溶性有机质 酶活性
下载PDF
广州市城区站点冬季PM2.5时间变化及碳氮同位素组成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史璐涵 张颖仪 +5 位作者 KUNWAR Bhagawati DESHMUKH Dhananjay Kumar KAWAMURA Kimitaka 岳玎利 赵燕 赖森潮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91,共11页
于2018年冬季在广州城区磨碟沙站点开展细颗粒物(PM_(2.5))样品采集,并获得PM_(2.5)中水溶性离子、含碳组分、稳定碳氮同位素的组成及时间变化特征,重点讨论了PM_(2.5)浓度升高时段的化学组成特征变化,进而利用稳定碳氮同位素变化特征... 于2018年冬季在广州城区磨碟沙站点开展细颗粒物(PM_(2.5))样品采集,并获得PM_(2.5)中水溶性离子、含碳组分、稳定碳氮同位素的组成及时间变化特征,重点讨论了PM_(2.5)浓度升高时段的化学组成特征变化,进而利用稳定碳氮同位素变化特征探究了主要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研究站点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为22.1μg/m^(3),共出现两个PM_(2.5)浓度水平升高时段,所对应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达46.0μg/m^(3)和63.0μg/m^(3)。风速降低、温度升高等不利气象条件是导致上述时段PM_(2.5)浓度上升的重要原因。在上述时段,伴随着PM_(2.5)浓度的升高,NO_(3)^(-)和NH_(4)^(+)浓度均出现显著升高,NO_(3)^(-)与SO_(4)^(2-)的摩尔质量比(NO_(3)^(-)/SO_(4)^(2-))同时出现高值,表明当地PM_(2.5)浓度主要受到机动车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伴随着PM_(2.5)浓度的升高,稳定氮同位素比值(δ15 N)显著升高,而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 C)则出现降低。δ^(13) C与NH_(4)^(+)、NO_(3)^(-)、NO_(3)^(-)/SO_(4)^(2-)之间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机动车排放对δ^(13) C有重要影响。硝酸盐氮(NO_(3)^(-)-N)和铵盐氮(NH_(4)^(+)-N)表现出与δ15 N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NH_(4)^(+)对总氮(TN)的贡献为46%,高于NO_(3)^(-)对TN的贡献(36%)。在PM_(2.5)浓度升高时段,NH_(4)^(+)/SO_(4)^(2-)表现出高值,NO_(3)^(-)也出现浓度高值,表明PM_(2.5)中富含铵盐,并进一步证明机动车排放对PM_(2.5)污染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碳同位素 氮同位素 水溶性离子 机动车排放
下载PDF
不同生态区和不同品种玉米的源库关系及碳氮代谢 被引量:82
7
作者 戴明宏 赵久然 +2 位作者 杨国航 王荣焕 陈国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85-1595,共11页
【目的】阐明不同生态区及品种条件下玉米源库协调性、碳氮代谢的差异表现及其与产量的关系。【方法】在东北(吉林省农安)、京津唐(北京昌平)和黄淮海(河南省浚县)3个生态区各设一个试验点,以6个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稀植... 【目的】阐明不同生态区及品种条件下玉米源库协调性、碳氮代谢的差异表现及其与产量的关系。【方法】在东北(吉林省农安)、京津唐(北京昌平)和黄淮海(河南省浚县)3个生态区各设一个试验点,以6个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稀植条件下(密度45 000株/hm2)比较不同生态区和不同品种玉米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叶面积指数(LAI)和粒叶比、干物质和氮素分配转运、可溶性糖和C/N等指标。【结果】3个试验点的产量表现为农安>浚县>昌平;6个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先玉335,最低的是京单28,其它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在不同生态区和品种条件下,玉米产量与穗粒数的相关性明显大于千粒重;吐丝期最大LAI与产量的相关性不显著,而粒叶比则与产量成正相关;吐丝后干物质生产量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低产生态条件下,茎鞘内富集了大量的可溶性糖,反映了源-库-流的不协调。在不同生态条件下,C/N与产量呈负相关。根据籽粒氮素的来源可将不同品种归为3类:(1)对后期吸氮(61.0%—68.4%)的依赖高于器官转运氮(39.7%—46.0%);(2)后期吸氮量与器官转运氮量相当;(3)后期吸氮(42.5%—45.3%)低于器官转运氮(57.2%—61.7%)。【结论】适宜生态条件下,玉米源库关系更加协调,表现在粒叶比高、收获指数(包括氮素收获指数)大、灌浆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吸收量大、茎鞘可溶性糖含量适宜、C/N值相对较低。而粒叶比高、籽粒灌浆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吸收量大也是高产品种的重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碳氮比 干物质转运 氮素转运 可溶性糖 粒叶比
下载PDF
施肥对毛竹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氮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38
8
作者 李永夫 姜培坤 +4 位作者 刘娟 王旭东 吴家森 叶耿平 周国模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5-170,共6页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着全球植被碳库的86%和土壤碳库的40%(Houghton et al.,2001;胡会峰等,2006)。因此,森林在调节全球气候、维持全球碳平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Fang et al.,2001;Woodbury et al.,2007;H...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着全球植被碳库的86%和土壤碳库的40%(Houghton et al.,2001;胡会峰等,2006)。因此,森林在调节全球气候、维持全球碳平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Fang et al.,2001;Woodbury et al.,2007;Hu et al.,2008)。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施肥 水溶性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氮 温室气体
下载PDF
有机肥中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及其特性 被引量:48
9
作者 赵满兴 周建斌 +1 位作者 陈竹君 杨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7-403,共7页
测定了7种不同种类、不同腐熟程度有机肥中可溶性有机氮(SON)和可溶性有机碳(SOC)的含量,结果表明:有机肥的水和0.01mol/LCaCl2溶液提取液中SON含量分别平均为105.2mg/L和91.6mg/L;每千克干样平均含SON分别为1188mg和1037m... 测定了7种不同种类、不同腐熟程度有机肥中可溶性有机氮(SON)和可溶性有机碳(SOC)的含量,结果表明:有机肥的水和0.01mol/LCaCl2溶液提取液中SON含量分别平均为105.2mg/L和91.6mg/L;每千克干样平均含SON分别为1188mg和1037mg;SON占可溶性总氮(TSN)和全氮(TN)的比例分别在70.5%~74.7%和4.3%~4.9%之间。水和0.01mol/LCaCl2溶液提取液中SOC含量分别平均为695mg/L和622mg/L;每千克干样平均含SOC分别为7873mg和7054mg;SOC占有机肥有机碳(TOC)比例分别平均为2.1%和1.9%;SOC/SON平均分别为6.7和6.9。SON与SOC间的相关性较高,SON与NO3^--N含量呈现负相关关系。有机肥料中的可溶性氮素绝大部分以SON形式存在,如此高的SON和SOC含量可能会成为氮、碳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的潜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可溶性有机氮(SON) 可溶性有机碳(SOC)
下载PDF
CO等气体在苯酚中的溶解度的测定及关联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光旭 吴元欣 +2 位作者 马沛生 吴广文 李定或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39-2045,共7页
建立了一套用于测定高中压下气体在黏度大、易结晶高黏度溶剂中溶解度的汽液平衡测定装置,该装置采用整体温浴、流动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溶剂苯酚易结晶而带来操作困难的问题,利用该套高中压汽液平衡测定装置,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测定了C... 建立了一套用于测定高中压下气体在黏度大、易结晶高黏度溶剂中溶解度的汽液平衡测定装置,该装置采用整体温浴、流动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溶剂苯酚易结晶而带来操作困难的问题,利用该套高中压汽液平衡测定装置,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测定了CO_2、CO、N_2、O_2气体在纯苯酚中的溶解度数据.采用RK方程的维里展开式和正规溶液理论推算得到的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力的函数关系式,并对相同温度和压力下CO等气体在纯苯酚中的溶解度进行了三参数关联,得出了溶解度的计算模型.最后,用这一模型关联计算CO_2、N_2、O_2和CO在纯苯酚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验值误差较小,因此,该计算模型可以用于对相同温度下加压气体在纯苯酚中溶解度的关联和内插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度 苯酚 CO N2 O2 CO2
下载PDF
不同类型农田土壤对可溶性有机氮、碳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20
11
作者 赵满兴 周建斌 +1 位作者 陈竹君 郑险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80,共5页
研究了陕西关中地区红油土和淋溶褐土耕层土壤对分离的有机肥提取液中可溶性有机氮、碳(SON和SOC)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原始物质吸附等温线方程可以反映土壤对可溶性有机氮、碳的吸附特性,土壤吸附SON、SOC的数量与它们各自加入的量呈... 研究了陕西关中地区红油土和淋溶褐土耕层土壤对分离的有机肥提取液中可溶性有机氮、碳(SON和SOC)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原始物质吸附等温线方程可以反映土壤对可溶性有机氮、碳的吸附特性,土壤吸附SON、SOC的数量与它们各自加入的量呈极显著线性关系.从原始物质吸附等温线方程的分配系数m看,淋溶褐土对SON、SOC的吸附能力强于红油土.红油土对SON、SOC的平均吸附率分别为24.3%和18.8%,淋溶褐土则分别为38.3%和18.6%;两种类型土壤对SON和SOC的吸附能力较低,说明它们在土壤中具有较强的移动性;土壤对SOC的吸附能力弱于SON,说明SOC更易于从土壤中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可溶性有机氮 可溶性有机碳 吸附特性 原始物质吸附等温线
下载PDF
干湿交替灌溉改善稻田根际氧环境进而促进氮素转化和水稻氮素吸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曹小闯 刘晓霞 +8 位作者 马超 田仓 朱练峰 吴龙龙 张均华 金千瑜 朱春权 孔亚丽 虞轶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共14页
【目的】阐明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水稻根际内外氧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碳氮转化和水稻氮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从稻田“根际氧环境”调控角度揭示适宜水氮耦合促进水稻生长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内在机制。【方法】在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 【目的】阐明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水稻根际内外氧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碳氮转化和水稻氮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从稻田“根际氧环境”调控角度揭示适宜水氮耦合促进水稻生长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内在机制。【方法】在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采用根箱模拟培养以及Unisense微电极系统和15N同位素示踪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常规粳稻日本晴和常规籼稻扬稻6号为供试材料,试验设常规淹灌(conventional flood irrigation,CF)、干湿交替(alternate wet and dry irrigation,AWD)两种灌溉模式,以及无氮(0 g/kg,N_(0))、中氮(0.8 g/kg,N_(0.8))、高氮(1.2 g/kg,N_(1.2))3个施氮水平。对比分析了不同水氮耦合下水稻根际内外氧环境、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和碳氮转化相关酶活性,并分析了水稻生长和氮吸收利用的关系。【结果】(1)与CF相比,AWD显著增加了水稻根际内外溶氧量和氧化还原电位,扬稻6号根际土壤的增加量高于日本晴;(2)与N0相比,在N_(0.8)、N_(1.2)水平下,AWD显著增加了两个水稻品种根际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增加了水稻根际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3)与N_(0)相比,在N_(0.8)、N_(1.2)水平下,AWD显著增加了水稻根际硝化速率和提取态总氮、硝态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但降低了其铵态氮含量;同时,增加了2个水稻品种根系铵态氮吸收速率、干物质重和氮素利用指数,且上述各指标扬稻6号均显著高于日本晴;(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生物量和氮素利用指数与根际土壤硝化速率、微生物量碳氮、可溶性碳氮有效性和根系铵态氮/硝态氮吸收速率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WD管理可通过提高溶解氧含量和氧化还原电位,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进而提高根际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和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增强根际硝化速率及根系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速率,提高水稻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交替 根际溶氧量 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氮 氮吸收 水稻
下载PDF
不同培肥作用下黑土碳氮功能耦合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宏燕 王晶莹 +2 位作者 宋立娟 赵伟 于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0-137,共8页
研究在不同培肥作用下黑土土壤有机质,全氮,微生物量碳、氮,可溶性碳、氮含量的变化,初步对黑土土壤生态系统碳氮功能耦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农肥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化肥处理对土壤全氮含量提... 研究在不同培肥作用下黑土土壤有机质,全氮,微生物量碳、氮,可溶性碳、氮含量的变化,初步对黑土土壤生态系统碳氮功能耦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农肥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化肥处理对土壤全氮含量提高不明显;土壤耕作层的有机质和全氮,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可溶性碳氮均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农肥处理显著的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土壤可溶性C/N值,化肥处理则有效的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的C/N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耦合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氮 微生物量碳氮 可溶性碳氮
下载PDF
不同施肥条件下雷竹林水溶性有机碳氮的流失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家森 许开平 +3 位作者 叶晶 姜培坤 李永夫 张金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8-133,共6页
通过建立径流场和土壤渗漏水收集装置,研究了不同施肥(常规施肥、减量施肥、微生物肥和不施肥)条件下雷竹林径流和渗漏水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水溶性有机氮(WSON)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雷竹林地表径流(土壤渗滤)水量与降雨量之间呈极... 通过建立径流场和土壤渗漏水收集装置,研究了不同施肥(常规施肥、减量施肥、微生物肥和不施肥)条件下雷竹林径流和渗漏水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水溶性有机氮(WSON)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雷竹林地表径流(土壤渗滤)水量与降雨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WSOC、WSON的流失以渗滤迁移为主,分别占流失总量的97%和94%左右。不同施肥雷竹林WSOC流失量的大小顺序表现为常规施肥(66.66 kg·hm-2)】微生物肥(63.66 kg·hm-2)】减量施肥(61.06 kg·hm-2)】不施肥(56.58 kg·hm-2),WSON的流失量则表现为常规施肥(37.48 kg·hm-2)】减量施肥(24.40 kg·hm-2)】微生物肥(21.41 kg·hm-2)】不施肥(17.38 kg·hm-2)。与常规施肥相比,微生物肥和氮肥减量40%的雷竹林地WSOC、WSON流失量分别减少4.5%、8.4%和42.9%、34.9%;不同施肥雷竹林地表径流、土壤渗滤中WSON流失量分别占总氮流失量的49.2%~52.7%和26.6%~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氮 流失 雷竹林
下载PDF
外加可溶性碳氮对不同热量带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朱霞 韩晓增 +1 位作者 乔云发 王守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637-2644,共8页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外加可溶性碳、氮对不同热量带经长期施肥的3种农田土壤:黑土、潮褐土和红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施氮肥和可溶性碳配施氮条件下,不同热量带土壤N2O排放量从高到低分别为潮褐土(0.868、3.07μg.g-1),红壤(0....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外加可溶性碳、氮对不同热量带经长期施肥的3种农田土壤:黑土、潮褐土和红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施氮肥和可溶性碳配施氮条件下,不同热量带土壤N2O排放量从高到低分别为潮褐土(0.868、3.07μg.g-1),红壤(0.511、0.731μg.g-1),黑土(0.221、0.294μg.g-1),且添加可溶性碳显著促进了土壤N2O排放量。在黑土、潮褐土和红壤长期不同施肥土壤中,单施氮肥和可溶性碳配施氮后N2O排放量均表现为化肥+有机肥土壤>化肥土壤>无肥土壤,且与无肥土壤相比,红壤的化肥土壤N2O排放量增加254%,潮褐土化肥土壤增加49.5%,黑土化肥土壤增加1.74%,说明在有效积温越高的土壤上长期施肥对土壤N2O损失的贡献越大。研究结果还表明,外加可溶性碳、氮后,潮褐土铵态氮含量的减少幅度和硝态氮含量的增加幅度均显著高于黑土和红壤,说明潮褐土中氮素损失潜能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排放 可溶性碳 氮肥 长期施肥 不同热量带
下载PDF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和施氮量对水稻结实期叶片内肽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健 杨连新 +2 位作者 周娟 王余龙 朱建国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利用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ree air CO2 enrichment,FACE)系统,CO2浓度设正常CO2(ambient,AMB)和高CO2(FACE,AMB+200μmol/mol)2个水平,施N量设低氮(LN,15g/m2,以纯氮计)、中氮(NN,25g/m2)和高氮(HN,35g/m2)3个水平,对水稻品种武... 利用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ree air CO2 enrichment,FACE)系统,CO2浓度设正常CO2(ambient,AMB)和高CO2(FACE,AMB+200μmol/mol)2个水平,施N量设低氮(LN,15g/m2,以纯氮计)、中氮(NN,25g/m2)和高氮(HN,35g/m2)3个水平,对水稻品种武香粳14结实期剑叶和倒2叶的内肽酶活力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同AMB相比,FACE处理使剑叶抽穗后10d、20d以及倒2叶抽穗到抽穗后20 d内肽酶活力明显提高,但使剑叶成熟期内肽酶活力明显下降;使剑叶抽穗后10d、20d和成熟期以及倒2叶抽穗到成熟期内肽酶比活力明显提高;FACE对抽穗后10d、20d叶片内肽酶活力和比活力影响较大,而对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影响较小。同LN相比,HN使灌浆前期叶片内肽酶活力明显降低,灌浆中后期则呈增加趋势;HN降低了叶片各期内肽酶比活力,灌浆前期降幅大于后期。2)同AMB相比,FACE使叶片抽穗后10d至成熟期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同LN相比,HN明显减缓FACE处理对抽穗后10d至成熟期功能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3)除成熟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内肽酶活力呈正相关外,结实期剑叶及倒2叶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应时期内肽酶活力呈显著负相关。上述结果说明,FACE处理下水稻剑叶及倒2叶结实中后期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下降与结实期叶片内肽酶活力的变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 水稻 内肽酶 氮肥 可溶性蛋白
下载PDF
栽培和施肥模式对黄土区旱地土壤微生物量及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梁斌 周建斌 +1 位作者 杨学云 艾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2-137,142,共7页
以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的两个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旱地不同栽培和施肥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地膜覆盖使SMBN含量显著降低;秸秆和地膜覆盖显著降低小麦... 以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的两个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旱地不同栽培和施肥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地膜覆盖使SMBN含量显著降低;秸秆和地膜覆盖显著降低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含量。适量施用化学氮肥(120kg/hm2)有利于小麦生长后期SMBN含量的升高,而过量施用(240 kg/hm2)显著降低SMBN含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土地经长期撂荒后0-10 cm土层SMBC,SMBN,SOC和SON含量显著提高;氮磷钾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小麦各生育期0-10,10-20 cm土层SMBC,SMBN,SOC和SON的含量;单施氮磷钾肥对土壤SMBC,SMBN含量无明显影响,提高土壤SOC,SON的平均含量。土壤SMBC,SMBN,SOC和SON含量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四者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间的正相关关系也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栽培模式 施肥模式 撂荒 微生物量碳、氮 可溶性有机碳、氮
下载PDF
生长素处理对梭梭枝条不同部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文磊 王芳 +5 位作者 谢健 张生翾 王泽 张桦 麻浩 马林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56-459,共4页
以梭梭枝条为试材,采用生长素浸泡处理,结果表明,GGR-6处理不同部位的可溶性糖含量明显较ABT-1处理的高,上部、中部、下部分别较对照提高18.70%,15.20%,32.30%;ABT-1处理的上部、中部、下部的淀粉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85.27%,178.17%,213... 以梭梭枝条为试材,采用生长素浸泡处理,结果表明,GGR-6处理不同部位的可溶性糖含量明显较ABT-1处理的高,上部、中部、下部分别较对照提高18.70%,15.20%,32.30%;ABT-1处理的上部、中部、下部的淀粉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85.27%,178.17%,213.35%,分别较GGR-6处理的提高125.38%,234.65%,118.43%;ABT-1与GGR-6处理的梭梭枝条上部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8.45%,7.26%;ABT-1处理上部、中部、下部的C/N值较对照分别提高134.54%,158.21%,186.83%,GGR-6处理下部的C/N值较对照提高50.57%;ABT-1与GGR-6处理的下部枝条多酚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24.94%,2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生长素 碳氮比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多酚
下载PDF
添加葡萄糖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氮素转化及净矿化和硝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红亮 魏春兰 +3 位作者 李磊 高人 尹云锋 杨玉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6-362,共7页
以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添加葡萄糖(C量水平分别是0,100,300,1 000,2 000,5 000 mg·kg-1)对土壤氮含量、氮素矿化和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添加降低土壤无机氮含量和比例,硝态氮的降低幅度大于铵态氮;但是没有降... 以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添加葡萄糖(C量水平分别是0,100,300,1 000,2 000,5 000 mg·kg-1)对土壤氮含量、氮素矿化和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添加降低土壤无机氮含量和比例,硝态氮的降低幅度大于铵态氮;但是没有降低可溶性有机氮(SON)和pH值,甚至提高SON的比例。添加葡萄糖降低氮素净矿化和硝化速率,氮素矿化作用受到抑制。结果显示,随着葡萄糖添加,亲水性氮所占比例显著降低,这与氮的固持和转化有关,导致SON比例增加;分析表明,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在提取液全氮中所占比例成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R2=0.902)。研究发现,1 000 mg·kg-1的葡萄糖C添加量可能是影响杉木人工林土壤氮素转化的分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可溶性有机碳 凋落物 杉木林 碳源
下载PDF
3种金属离子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污染控制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肖蓬蓬 曹德菊 +2 位作者 李浩 吴珺 郑展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2-34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金属离子对颗粒污泥形成及去除氮磷的影响。【方法】采用摇床震荡法,以污水处理厂氧化沟中新鲜污泥为接种污泥,通过添加10mg/L同浓度的Zn2+、Mg2+、Ca2+3种金属离子诱导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研究其形态特征、MLSS、SVI变化... 【目的】探讨不同金属离子对颗粒污泥形成及去除氮磷的影响。【方法】采用摇床震荡法,以污水处理厂氧化沟中新鲜污泥为接种污泥,通过添加10mg/L同浓度的Zn2+、Mg2+、Ca2+3种金属离子诱导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研究其形态特征、MLSS、SVI变化、N素、P素及TOC的处理效果。【结果】结果表明,金属离子诱导的好氧颗粒污泥粒径较大均在0.5~1.5mm之间、结构紧密,具有清晰的边界。添加了Zn2+、Mg2+、Ca2+的污泥实现完全颗粒化时间分别是32d、32d、28d。后期处理中,Zn2+、Mg2+诱导形成的颗粒污泥NH4+-N去除率在70%左右,而Ca2+诱导的颗粒污泥去除率仅有32%。Zn2+、Mg2+、Ca2+诱导的颗粒污泥TP去除率分别为66.18%、64.95%、45.93%,PO43--P去除率是59.41%、55.84%、41.55%。TOC处理效果明显,在85%~92%之间,其中Zn2+诱导的TOC去除率达91.85%。【结论】添加适量金属元素促进颗粒污泥的形成,且Ca2+的添加更有利于活性污泥颗粒化进程时间的缩短;而Zn2+、Mg2+的添加有助于提高颗粒污泥NH4+-N、PO43--P、TP、TOC的降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 氨氮 溶解性磷 总磷 总有机碳 金属离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