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了在乙酸丁酯相中制备稳定均匀分散的纳米ITO浆料。选用两种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钛酸酯(titanate),通过球磨分散法制备稳定ITO(indium tin oxide)浆料,并分析比较不同pH、分散剂用量、磨介氧化锆球粒径及用量和球磨时间对IT...考察了在乙酸丁酯相中制备稳定均匀分散的纳米ITO浆料。选用两种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钛酸酯(titanate),通过球磨分散法制备稳定ITO(indium tin oxide)浆料,并分析比较不同pH、分散剂用量、磨介氧化锆球粒径及用量和球磨时间对ITO浆料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分散机理。结果表明,在pH=7.8,分散剂用量为ITO粉体质量的5.5%,磨介氧化锆用量为ITO粉体质量的2.6倍,磨介氧化锆粒径小于0.5 mm,球磨分散时间24 h时,制得的纳米ITO浆料分散稳定性最佳;且比较由两种分散剂制得的ITO浆料在储存时间为0 d与30 d的浆料粒径变化,后者稳定性优于前者。展开更多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用于热浸镀锌的纳米C eO2/Zn复合粉末,并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 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 lectron spectroscopy,XPS)、透射电镜(T ransm iss ion e lectron m i-croscopy,TEM)、扫描电镜(Sc...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用于热浸镀锌的纳米C eO2/Zn复合粉末,并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 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 lectron spectroscopy,XPS)、透射电镜(T ransm iss ion e lectron m i-croscopy,TEM)、扫描电镜(Scann ing e lectron m icroscopy,SEM)以及能谱分析(X-ray energy d ispers ive spec-trum,EDS)等方法,对复合粉末的显微结构、表面成分、晶粒大小、微观形貌以及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纳米C eO2硬团聚体逐渐解聚,Zn晶粒不断细化,形成层片状复合粉末;球磨120 m in后纳米C eO2粒子分散良好,呈理想的单个均匀弥散分布状态包覆在Zn颗粒上形成近似球形的复合粒子,其粒径分布均匀。展开更多
为了选择合适的分散设备,通过磁力搅拌分散、超声波分散、球磨分散等方式分别对质量分数为0.05%的纳米炭黑在乙二醇水溶液中的分散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磁力搅拌和超声波分散均在室温下进行,时间为30 m in;球磨分散的转速为300 r/m in,...为了选择合适的分散设备,通过磁力搅拌分散、超声波分散、球磨分散等方式分别对质量分数为0.05%的纳米炭黑在乙二醇水溶液中的分散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磁力搅拌和超声波分散均在室温下进行,时间为30 m in;球磨分散的转速为300 r/m in,球磨时间是4 h;以质量分数为0.1%的阿拉伯树胶作分散剂.结果表明:经过一个星期的静置后,利用磁力搅拌分散的纳米炭黑悬浮液分层很明显,而利用超声波和球磨分散后的纳米炭黑悬浮液则具有稳定的悬浮性能.考虑到球磨分散会发生新的物理化学反应以及带来新的杂质,所以超声波分散才是目前最适用的一种分散手段.展开更多
本工作用四种分敏方法,对 SiC(w)/Al_2O_3复合材料体系(AS)进行分散,用 SEM 和 TEM 观察了不同分散条件下的晶须分散效果.通过测定不同分散条件下 AS 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烧结密度,讨论了分散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为了表征 SiC 晶须在不...本工作用四种分敏方法,对 SiC(w)/Al_2O_3复合材料体系(AS)进行分散,用 SEM 和 TEM 观察了不同分散条件下的晶须分散效果.通过测定不同分散条件下 AS 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烧结密度,讨论了分散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为了表征 SiC 晶须在不同分散介质条件下的分散特征,主要选用沉积密度作为表征参数来比较晶须的分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用酒精作为分散介质,金属醇盐作为分散剂,SiC 晶须的沉积密度达24%,在此条件下进行复合体系的分散混合,能达到 SiC 晶须在基体中均匀分布,材料力学性能随之有明显改进,抗弯强度达850MPa,K_(1c)为8.1MPa·m^1/2.SEM 和 TEM 的分析显示:AS 材料的增韧机制主要是界面解离和裂纹偏转;在本工作条件下,SiC 晶须的团聚对材料的抗弯强度的影响尤为显著,但对断裂韧性的影响较小.展开更多
文摘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用于热浸镀锌的纳米C eO2/Zn复合粉末,并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 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 lectron spectroscopy,XPS)、透射电镜(T ransm iss ion e lectron m i-croscopy,TEM)、扫描电镜(Scann ing e lectron m icroscopy,SEM)以及能谱分析(X-ray energy d ispers ive spec-trum,EDS)等方法,对复合粉末的显微结构、表面成分、晶粒大小、微观形貌以及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纳米C eO2硬团聚体逐渐解聚,Zn晶粒不断细化,形成层片状复合粉末;球磨120 m in后纳米C eO2粒子分散良好,呈理想的单个均匀弥散分布状态包覆在Zn颗粒上形成近似球形的复合粒子,其粒径分布均匀。
文摘本工作用四种分敏方法,对 SiC(w)/Al_2O_3复合材料体系(AS)进行分散,用 SEM 和 TEM 观察了不同分散条件下的晶须分散效果.通过测定不同分散条件下 AS 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烧结密度,讨论了分散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为了表征 SiC 晶须在不同分散介质条件下的分散特征,主要选用沉积密度作为表征参数来比较晶须的分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用酒精作为分散介质,金属醇盐作为分散剂,SiC 晶须的沉积密度达24%,在此条件下进行复合体系的分散混合,能达到 SiC 晶须在基体中均匀分布,材料力学性能随之有明显改进,抗弯强度达850MPa,K_(1c)为8.1MPa·m^1/2.SEM 和 TEM 的分析显示:AS 材料的增韧机制主要是界面解离和裂纹偏转;在本工作条件下,SiC 晶须的团聚对材料的抗弯强度的影响尤为显著,但对断裂韧性的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