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compound biped locomotion algorithm for humanoid robots to realize biped walking
1
作者 Ruiwu XIN Nanfeng XIAO 《控制理论与应用(英文版)》 EI 2009年第1期23-28,共6页
In this paper, a compound biped locomotion algorithm for a humanoid robot under development is presented. This paper is organized in two main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structural design for th... In this paper, a compound biped locomotion algorithm for a humanoid robot under development is presented. This paper is organized in two main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structural design for the humanoid. In the second part, the compound biped locomotion algorithm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reference motion and reference Zero Moment Point (ZMP). This novel algorithm includes calculation of the upper body motion and trajectory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COG) of the robot. First, disturbances from the environment are eliminated by the compensational movement of the upper body; then based on the error between a reference ZMP and the real ZMP as well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ZMP and CoG, the CoG error is calculated, thus leading to the CoG trajectory. Then, the motion of the robot converges to its reference motion, generating stable biped walking. Because the calculation of upper body motion and trajectory of CoG both depend on the reference motion, they can work in parallel, thus providing double insurances against the robot's collapse. Finally, the algorithm is validated by different kinds of simulation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oid robot Structural design compound biped locomotion algorithm Simulation experiments
下载PDF
Force Compensation Control for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 with Pump-Valve Compound Drive via QFT-DTOC
2
作者 Kaixian Ba Yuan Wang +4 位作者 Xiaolong He Chunyu Wang Bin Yu Yaliang Liu Xiangdong Ko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28-246,共19页
Each joint of a hydraulic-driven legged robot adopts a highly integrated hydraulic drive unit(HDU),which features a high power-weight ratio.However,most HDUs are throttling-valve-controlled cylinder systems,which exhi... Each joint of a hydraulic-driven legged robot adopts a highly integrated hydraulic drive unit(HDU),which features a high power-weight ratio.However,most HDUs are throttling-valve-controlled cylinder systems,which exhibit high energy losses.By contrast,pump control systems offer a high efficiency.Nevertheless,their response ability is unsatisfactory.To fully utilize the advantages of pump and valve control systems,in this study,a new type of pump-valve compound drive system(PCDS)is designed,which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reduce the energy loss,but can also ensure the response speed and response accuracy of the HDUs in robot joints to satisfy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robots.Herein,considering the force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energy conservation,high precision,and fast response of the robot joint HDU,a nonlinear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PCDS force control system is first introduced.In addition,pressure-flow nonlinearity,friction nonlinearity,load complexity and variability,and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the system are considered,and a novel force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quantitative feedback theory(QFT)and a disturbance torque observer(DTO)is designed,which is denoted as QFT-DTOC herein.This method improves the control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of the force control system,reduces the effect of the disturbance torque on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he servo motor,and improves the overall forc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Finally,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is performed using the PCDS performance test platform.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quantitative data show that the QFT-DTOC proposed herei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forc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he PCDS.The relevant force control method can be used as a bottom-control method for the hydraulic servo system to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implementing the top-level trajectory planning of the rob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gged robot Pump-valve compound drive system(PCDS) Force compensation control Quantitative feedback theory(QFT) Disturbance torque observer(DTO)
下载PDF
ROBOT软件在特种结构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勇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5年第5期166-168,共3页
介绍ROBOT软件几个可用于特种结构的典型功能,以及分析弹性地基板、组合结构、多种材料组合截面和拉索结构时要注意的问题。结合具体实例给出了处理方法,并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robot软件 弹性地基板 组合结构 组合截面 拉索结构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Magnetic Compound Fluid Rubber Sensor for Practical Usage on &gamma;-Irradiation and Energy Harvesting for Broad-Band Electromagnetic Waves 被引量:1
4
作者 Kunio Shimada Ryo Ikeda +1 位作者 Hiroshige Kikura Hideharu Takahashi 《World Journal of Mechanics》 2019年第9期205-231,共27页
We have performed sequential studies on new types of soft rubber for their application as artificial skin in robots and haptic sensors. Based on a proposed electrolytic polymerization method and novel adhesion techniq... We have performed sequential studies on new types of soft rubber for their application as artificial skin in robots and haptic sensors. Based on a proposed electrolytic polymerization method and novel adhesion technique for rubber and a metal that utilizes a metal complex hydrate, we have developed an MCF rubber sensor. This sensor uses a magnetic compound fluid (MCF), natural rubber (NR-latex) or chloroprene rubber latex (CR-latex), and requires the application of a magnetic fiel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e developed sensor in various engineering scenarios and our daily lives is significant. In this regard,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gamma;-irradiation, infrared radiation, microwaves, and a thermal source on the MCF rubber sensor. We established that the MCF rubber is effective enough to be used for power generation of broadband electro-magnetic waves from &gamma;-rays to microwaves, including the range of the solar spectrum, which i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btained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The remarkable attribute is that the MCF rubber sensor dose is not degraded by &gamma;-irradiation. We also demonstr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CF rubber sensor in energy harves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IRRADIATION Photovoltaics Energy Harvesting Mechanical Property Thermal Source Infrared Rays Electromagnetic Waves Induced Voltage Natural RUBBER CHLOROPRENE RUBBER Adhesion Electrolytic Polymerization MAGNETIC Cluster MAGNETIC Field MAGNETIC compound FLUID (MCF) Sensing robot
下载PDF
轮足复合式爬壁机器人研究综述
5
作者 张明路 李享 +1 位作者 高春艳 李满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249-5258,共10页
当前轮足复合式机器人机构主要包含轮足结合、分离复合以及变形轮足,分别能够实现不同障碍通道的移动作业、复杂未知环境的探索操作以及突发应急救援等应用。然而,针对船舶、压力储罐等金属立面环境,轮足复合式爬壁机器人必须兼具壁面... 当前轮足复合式机器人机构主要包含轮足结合、分离复合以及变形轮足,分别能够实现不同障碍通道的移动作业、复杂未知环境的探索操作以及突发应急救援等应用。然而,针对船舶、压力储罐等金属立面环境,轮足复合式爬壁机器人必须兼具壁面适应、越障和壁面过渡的全位置自主作业能力,应用于壁面焊接、清洗、检测等作业任务。对比分析当前的国内外研究,轮足复合式爬壁机器人针对在垂直和倾斜壁面的工程应用有良好的适用性,它具备适应复杂曲面工作面的能力,并能够应对非结构化工作场景。轮足复合式爬壁结构在应对曲率变化、非结构化壁面等工作将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足复合式爬壁机器人 复合机构 越障 复杂曲面
下载PDF
船用环保型爬壁喷漆机器人的设计及应用
6
作者 王冲 黄林 +2 位作者 鲁夏阳 熊元元 陈东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7-162,共6页
为提升船舶外板的喷涂作业效率,解决喷涂过程中因漆雾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产生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设计一种自带VOCs和漆雾回收模块的爬壁式喷漆机器人。介绍该爬壁式喷漆机器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防止机器... 为提升船舶外板的喷涂作业效率,解决喷涂过程中因漆雾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产生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设计一种自带VOCs和漆雾回收模块的爬壁式喷漆机器人。介绍该爬壁式喷漆机器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防止机器人作业过程中发生打滑和倾覆的失效形式,同时采用Maxwell软件针对永磁体与工作壁面之间的间隙大小对吸附力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通过Adams虚拟样机仿真软件分析并制作该型机器人样机,开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爬壁式喷漆机器人能以稳定姿态在船舶外板上喷漆作业,具有VOCs和漆雾回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壁式喷漆机器人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回收 永磁吸附
下载PDF
复合式机器人接触式测量站位规划方法
7
作者 郭建平 李泷杲 +2 位作者 黄翔 侯国义 吴浩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138,共8页
在航空各部件的大空间测量中,针对人工测量工作强度大、检测精度不稳定、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全向移动复合式机器人的接触式测量机器人站位规划方法。首先进行机器人D-H参数建立以及关节转角求解,构建测量可达性约束模型,分析工... 在航空各部件的大空间测量中,针对人工测量工作强度大、检测精度不稳定、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全向移动复合式机器人的接触式测量机器人站位规划方法。首先进行机器人D-H参数建立以及关节转角求解,构建测量可达性约束模型,分析工具末端对机器人工作空间以及T-Mac与激光跟踪仪之间激光可达性的影响;然后针对最大工作限位和关节转角限位约束对大部件轴向以及径向进行机器人站位规划算法流程开发,保证测量特征点处于机器人工作限位内;最后基于AnyCAD几何引擎在三维虚拟环境中进行CAD模型测量特征点提取、站位规划、测量仿真。通过实例仿真试验对规划结果进行验证及评价,证明了站位规划算法可保证全部测量点的机器人可达性与激光可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机器人 激光跟踪仪 T-MAC 站位规划 接触式测量 AnyCAD
下载PDF
面向林地作业的腿履复合移动机器人构型设计与越障策略研究
8
作者 张铂轩 王立超 +2 位作者 袁泽浩 孙术发 王扬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3,共7页
针对林地地面环境复杂、台阶和倒木障碍多的问题,设计一种腿履复合移动机器人。在分析犬类腿部骨骼结构参数和运动特性的基础上,设计3关节构型与履带复合的移动机器人腿部结构,为了尽可能减轻整机质量,将履带部件和机器人腿部的大腿结... 针对林地地面环境复杂、台阶和倒木障碍多的问题,设计一种腿履复合移动机器人。在分析犬类腿部骨骼结构参数和运动特性的基础上,设计3关节构型与履带复合的移动机器人腿部结构,为了尽可能减轻整机质量,将履带部件和机器人腿部的大腿结构有机融合。构建机器人单腿的运动学模型,分析机器人足端工作空间,提出针对腿履复合移动机器人的林地越障策略,仿真分析越障过程中机器人关节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腿部关节摆动和履带推进的组合和适时切换,该腿履复合移动机器人能实现灵活的台阶和倒木障碍的跨越;越障过程中,除与障碍接触时刻的关节力矩突变外,腿部关节力矩变化平稳,履带运动模式和足式运动模式切换平顺。研究为下一步机器人样机研制和控制系统开发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腿履复合移动机器人 结构设计 越障策略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机器人自动酒醅出缸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田淮锐 田建艳 +1 位作者 王素钢 王晓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目的:解决地缸固态发酵工艺酒醅出缸环节自动化水平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方法:提出一种酒醅取料复合机器人自动酒醅出缸策略,在地缸图像预处理和缸口内点云重建等前期工作基础上,采用点云求异分割算法提取酒醅点云,构建取料平面,... 目的:解决地缸固态发酵工艺酒醅出缸环节自动化水平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方法:提出一种酒醅取料复合机器人自动酒醅出缸策略,在地缸图像预处理和缸口内点云重建等前期工作基础上,采用点云求异分割算法提取酒醅点云,构建取料平面,并求解取料安全作业距离,设计预设取料点;之后采用像素面元体素法评估预设取料点挖取量,选择最优取料点。结果:基于安全作业距离的取料点规划方法合理,可确保挖斗在不同深度取料平面对缸壁酒醅取料的同时,不与缸壁发生碰撞;自动酒醅出缸策略可以有效减少机器人作业时的取料次数,提高酒醅出缸效率。结论:自动酒醅出缸策略可以有效指导酒醅取料复合机器人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地缸出醅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缸 酒醅 取料复合机器人 自动出缸 机器视觉 挖取量
下载PDF
基于多策略融合灰狼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10
作者 黄琦 陈海洋 +1 位作者 刘妍 都威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20,共9页
针对标准灰狼算法(GWO)在解决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时存在初始参数依赖性强、缺乏多样性及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多策略融合灰狼算法(LTGWO)。首先运用精英化思想将Logistic-Tent复合混沌映射与反向学习结合,优化灰狼种... 针对标准灰狼算法(GWO)在解决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时存在初始参数依赖性强、缺乏多样性及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多策略融合灰狼算法(LTGWO)。首先运用精英化思想将Logistic-Tent复合混沌映射与反向学习结合,优化灰狼种群分布序列;然后引入sigmoid函数修改收敛因子a,平衡算法全局探索与局部开发能力,并改进控制参数C以更好地拟合灰狼实际捕猎过程;最后加入随适应度值变化的比例权重,提高灰狼个体搜索能力,同时采用种群淘汰策略,淘汰适应度值差的个体,促进种群进化。选用3组不同的栅格地图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由LTGWO算法生成的平均路径长度、路径长度标准差都优于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灰狼算法 移动机器人 精英反向学习 Logistic-Tent复合混沌映射 种群淘汰
下载PDF
复合波提升仿生机器鱼推进性能研究
11
作者 罗自荣 夏明海 +3 位作者 殷谦 卢钟岳 蒋涛 朱一鸣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01-1908,共8页
受地震纵波和横波复合作用具有极大破坏性的启发,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纵横复合波动新型水下仿生推进器。理论上建立了纵横复合波动运动学模型,开发了物理样机与测试平台,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和物理试验对比分析推进器在不同纵波幅... 受地震纵波和横波复合作用具有极大破坏性的启发,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纵横复合波动新型水下仿生推进器。理论上建立了纵横复合波动运动学模型,开发了物理样机与测试平台,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和物理试验对比分析推进器在不同纵波幅值叠加下的推进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纵横复合波动能够显著增大波动鳍的推力和速度,推力均值可提高27.6%,峰值增大幅度大于200%。试验结果表明,推进器在2 Hz频率和20°纵波幅值下的稳态平均速度达到0.761 m/s,相比无纵波时提高约14.7%。该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正弦横波,复合波动仿生鱼鳍具有更好的推力和速度性能,为高性能仿生波动机器鱼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推进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波动 水下推进器 波动鳍 仿生机器鱼
下载PDF
带回收装置的全自动智能化环保型喷漆机器人
12
作者 熊元元 陈东 +4 位作者 朱雨雷 唐朝 林光道 韩志强 王冲 《造船技术》 2024年第4期48-51,共4页
介绍一种带漆雾与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回收装置的全自动智能化环保型喷漆机器人,适用于外板、甲板和货舱等船舶平面部位的喷漆作业。阐述该喷漆机器人的协同系统与总体技术框架和关键技术特征。技术实践表明... 介绍一种带漆雾与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回收装置的全自动智能化环保型喷漆机器人,适用于外板、甲板和货舱等船舶平面部位的喷漆作业。阐述该喷漆机器人的协同系统与总体技术框架和关键技术特征。技术实践表明,该喷漆机器人可有效解决传统人工喷漆方式存在的问题,为船厂的绿色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智能化环保型喷漆机器人 回收装置 漆雾 挥发性有机物 关键技术特征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六连杆机构模型建立及复合形法优化
13
作者 张彪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6期148-149,共2页
建立了一种工业机器人六连杆机构模型并开展合形法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将各个坏点分别映射到中心区域内,映射点与已剔除坏点结合形成新的组合形,将组合形状逐步转化为最优解,最后获得期望迭代精度;滑块在优化前后形成的移动特征随偏心... 建立了一种工业机器人六连杆机构模型并开展合形法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将各个坏点分别映射到中心区域内,映射点与已剔除坏点结合形成新的组合形,将组合形状逐步转化为最优解,最后获得期望迭代精度;滑块在优化前后形成的移动特征随偏心率的改变,在最优方案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行程,确保其控制精度获得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六连杆机构 运动学 复合形法 稳定性
下载PDF
多机构复合智能移动机器人的研制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挺 王越超 赵忆文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9-294,共6页
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行研制的多机构复合智能移动机器人CLIMBER的系统构成、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 。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机构复合 模糊控制
下载PDF
复合型柔性铰链机构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姝歆 陈国平 +1 位作者 周建华 颜景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91-97,共7页
复合型柔性铰链是目前在精密机械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铰链形式,可作为全柔性和部分柔性机构,应用于存储释放能量以及高频振动等场合。本文概括了复合型柔性铰链的特点,对直梁型、圆弧型和复合型柔性铰链作了分析比较,并采用自由度计算... 复合型柔性铰链是目前在精密机械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铰链形式,可作为全柔性和部分柔性机构,应用于存储释放能量以及高频振动等场合。本文概括了复合型柔性铰链的特点,对直梁型、圆弧型和复合型柔性铰链作了分析比较,并采用自由度计算公式,对刚性机构、基于复合型柔性铰链的部分柔性机构和全柔性机构进行了自由度分析,以探讨它们的机构能力和可控性。最后介绍了复合型柔性铰链在微机器人的应用,包括仿生扑翼机构的研制和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柔性铰链 复合型柔性铰链机构 自由度 微机器人
下载PDF
基于混合势场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梅 王叶婷 +2 位作者 屠大维 江济良 张国栋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447-2449,2460,共4页
针对目前移动机器人在路径规划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种自主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新方法——混合势场法。分析了人工势场法的不足,找出局部极小值点的形成原因;针对人工势场法中障碍物附近目标不可达问题,采用了在斥力场函数中加入斥力因... 针对目前移动机器人在路径规划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种自主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新方法——混合势场法。分析了人工势场法的不足,找出局部极小值点的形成原因;针对人工势场法中障碍物附近目标不可达问题,采用了在斥力场函数中加入斥力因子,使得机器人顺利到达目标点;针对陷入局部极小值和振荡的问题,提出了混合势场法,通过将势场法和可视图法结合起来,使得机器人走出局部极小值和振荡区域。最后,将混合势场法应用于室内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中,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混合势场法
下载PDF
仿人机器人构型 被引量:27
17
作者 周玉林 高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6-74,共9页
对人形机器人构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国内、外现有人形机器人普遍采用的串联构型的特点;介绍人体的结构,对关节、肢体构成与运动进行简化,建立人体的简化构型;利用基本运动单元,以人体构型为原型,从结构、运动、功能仿生的角度出... 对人形机器人构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国内、外现有人形机器人普遍采用的串联构型的特点;介绍人体的结构,对关节、肢体构成与运动进行简化,建立人体的简化构型;利用基本运动单元,以人体构型为原型,从结构、运动、功能仿生的角度出发,在多自由度关节处引入并联机构,采用等效机构替代关节及组合方法,构建人形机器人构型,得到肢体并联、混联(串、并联共存)构型与整体混联构型。试验证明,采用该类构型可使机器人肢体末端的运动更灵活、平滑连续;改善输出状态,提高机器人的机动与操作能力;使机器人刚度大、承载力大、运动稳定性高。丰富了人形机器人构型,为人形机器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更多的构型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形机器人 仿生机构 混联构型
下载PDF
一种6-PRRS并联机器人的神经网络控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杰 杨永刚 +1 位作者 刘玉斌 朱延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4-517,共4页
针对6-PRRS并联机器人控制系统的非线性、耦合等特性,设计了神经网络控制器.此控制器采用分散控制策略,利用复合正交神经网络来消除并联机器人控制系统非线性、耦合的影响,学习系统的不确定信息作为前馈补偿使系统跟踪误差快速收敛,并采... 针对6-PRRS并联机器人控制系统的非线性、耦合等特性,设计了神经网络控制器.此控制器采用分散控制策略,利用复合正交神经网络来消除并联机器人控制系统非线性、耦合的影响,学习系统的不确定信息作为前馈补偿使系统跟踪误差快速收敛,并采用PID作为反馈控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实现6-PRRS并联机器人的快速、稳定轨迹跟踪.该控制器以离散的形式进行设计,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复合正交神经网络 轨迹跟踪控制
下载PDF
一类含复合运动链的并联机器人构型正解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宫金良 高峰 +1 位作者 张彦斐 赵现朝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55,共3页
从机器人运动单元角度研究了复合运动支链末端构件输出运动特征的求解问题,给出了几种典型的复合运动链及其用运动单元描述的末端输出运动特征表达式。最后用运动单元的方法研究了含有上述复合运动链的几种典型并联机器人的末端运动特征... 从机器人运动单元角度研究了复合运动支链末端构件输出运动特征的求解问题,给出了几种典型的复合运动链及其用运动单元描述的末端输出运动特征表达式。最后用运动单元的方法研究了含有上述复合运动链的几种典型并联机器人的末端运动特征,并给出了具体的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复合铰链 运动单元
下载PDF
复合式移动探测机器人行驶平顺性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尚伟燕 邱法聚 +1 位作者 李舜酩 程晓民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5-161,共7页
为提高移动机器人的行驶平顺性,设计适合野外探测的复合式移动系统。该移动系统具有摇臂转向架机构以连接前后轮履,并设计差速平衡机构将左右摇臂转角进行线性平均。通过悬架系统简化建立移动机器人振动模型并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 为提高移动机器人的行驶平顺性,设计适合野外探测的复合式移动系统。该移动系统具有摇臂转向架机构以连接前后轮履,并设计差速平衡机构将左右摇臂转角进行线性平均。通过悬架系统简化建立移动机器人振动模型并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确定车身加速度的有效值和最大值、车轮动载荷最大值与有效值及前、后轮悬架系统不会被撞击的概率作为移动机器人行驶平顺性评价的统计量,并分别对几个评价统计量进行分析;提供适合于复合式移动机器人悬架参数优化的数学模型,确立设计变量和目标函数,建立相应的约束条件,采用NSGA-II对设计变量进行优化,计算出合适的悬架结构参数;通过试验验证优化仿真的正确性,并为复合式野外探测机器人行驶平顺性的提高提供有效的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机器人 复合式移动系统 动力学模型 悬架参数 优化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