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of the height–diameter relationship using an allometric equation model:a case study of stands of Phyllostachys edulis 被引量:1
1
作者 Xuan Gao Zhandong Li +5 位作者 Hongmei Yu Zehui Jiang Chen Wang Yu Zhang Lianghua Qi Lei Sh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39-347,共9页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ee height (H) and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 is vital to forest design, monitoring and biomass estimation. We developed an allometric equation model and tested its appli...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ee height (H) and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 is vital to forest design, monitoring and biomass estimation. We developed an allometric equation model and tested its applicability for unevenly aged stands of moso bamboo forest at a regional scale. Field data were collected for 21 plots. Based on these data, we identified two strong power relationships: a corre- lation between the mean bamboo height (Hm) and the upper mean H (Hu), and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ean D (Din) and the upper mean D (Du). Simulation results derived from the aUometric equation model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observed culms derived from the field data for the 21 stands, with a root-mean-square error and relative root-mean-square error of 1.40 m and 13.41%,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llometric equation model had a strong predictive power in the unevenly aged stands at a regional scale. In addition, the estimated average height-diameter (H-D) model for South Anhui Province was used to predict H for the same type of bamboo in Hu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measured D, and the results were highly similar. The allometric equation model has multiple uses at the regional scale, including the evaluation of the variation in the H- D relationship among regions. The model describes the average H-D relationship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caused by variation in site conditions, tree density and other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ometric equation bamboo height-diameter relationship MODEL Phyllostachys edulis POACEAE STRATIFICATION
下载PDF
广西北部地区9种大型丛生竹生长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韦岑妮 卢宗军 +3 位作者 邓毅晖 黄智鑫 李立杰 黄大勇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5期27-33,共7页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连续3年监测9种大型丛生竹造林后的生长情况,为选择适应广西北部地区生长的大型丛生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在9个竹种中竹丛立竹总量(3年合计)较多的是融水麻竹(21株/丛)、撑绿杂交6#(15.8株/丛)和田东大竹...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连续3年监测9种大型丛生竹造林后的生长情况,为选择适应广西北部地区生长的大型丛生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在9个竹种中竹丛立竹总量(3年合计)较多的是融水麻竹(21株/丛)、撑绿杂交6#(15.8株/丛)和田东大竹(15.4株/丛);竹丛平均立竹胸径(3年平均值)较大的是麻竹(7.87 cm)、马来甜龙竹(7.76 cm)和壮绿竹(7.41 cm);竹丛立竹高度(造林后第3年)较高的是壮绿竹(13.2 m)、麻竹(12.82 m)、撑绿杂交6#(12.2 m)。综合比较各竹种的立竹量、胸径和高度3个生长指标,其生长表现优劣排序为:融水麻竹>麻竹>撑绿杂交6#>壮绿竹>马来甜龙竹>田东大竹>吊丝球竹>大绿竹>撑绿杂交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丛生竹 适应性 丛立竹量 胸径 竹高度 广西北部地区
下载PDF
截面形态对竹条弯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曹释予 张翔 +3 位作者 季加贵 江甜 周雨砚 王雪花 《家具》 2023年第5期33-37,116,共6页
通过研究竹条的弯曲极限状态、竹条表面状态和破坏形式分析弯曲方向、竹条厚度、竹条取材部位等因素对竹条弯曲性能的影响,为竹条弯曲加工提供参考。利用延时摄像记录并观察竹条弯曲至断裂瞬间的弯曲半径及弯曲断裂形态,通过竹条拱高和... 通过研究竹条的弯曲极限状态、竹条表面状态和破坏形式分析弯曲方向、竹条厚度、竹条取材部位等因素对竹条弯曲性能的影响,为竹条弯曲加工提供参考。利用延时摄像记录并观察竹条弯曲至断裂瞬间的弯曲半径及弯曲断裂形态,通过竹条拱高和弯曲半径2个指标评价竹条弯曲性能。不同弯曲方向竹条弯曲性能,在径向竹青面弯曲(竹青)、径向竹黄面弯曲(竹黄)、弦向弯曲时,竹条的弯曲拱高、半径次序为:竹青>弦向>竹黄(规格相同时弯曲极限拱高:竹青>弦向>竹黄),即竹青面受拉时竹条弯曲性能最好;厚度对竹条弯曲性能影响:竹条越厚,弯曲性能越差,竹条越薄,弯曲性能越好;取材部位对竹条弯曲性能的影响:竹条取材越靠近竹青,弯曲程度越大,弯曲性能越好。建议对竹条弯曲时取材靠近竹青侧,竹条宽度沿弦向制取;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宜减小竹条厚度;且采用竹青面受拉的方式进行弯曲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条弯曲 拱高 半径 竹青 竹黄 弯曲性能
下载PDF
z-pin结构细木工饰面板抗翘曲变形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鹏宇 程帅 +2 位作者 蔡家斌 彭钦泊 杨光耀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85,共7页
细木工板作为室内装修和高档家具定制的基础材料,要求其具有美观的外表,同时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抗变形性能。为了提高细木工板抗变形的能力,根据复合材料z-pin结构设计理论,将竹条(板)按照不同的排列顺序嵌入细木工板芯板内,设计了A、B... 细木工板作为室内装修和高档家具定制的基础材料,要求其具有美观的外表,同时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抗变形性能。为了提高细木工板抗变形的能力,根据复合材料z-pin结构设计理论,将竹条(板)按照不同的排列顺序嵌入细木工板芯板内,设计了A、B、C 3种z-pin结构细木工板,3种z-pin结构中横向竹条的间距分别为105,155,225 mm。测量无约束自然状态下整幅面板材上的弯曲变形和应变,结果显示:3种z-pin结构板整体的平均变形量与对照板相比,左、右边缘及中心线处的纵向弯曲拱高分别降低了47.88%,43.62%和48.28%,左、右对角线处分别降低了46.86%和53.09%;横向自上到下5点弯曲拱高分别降低了54.03%,51.67%,45.44%,39.14%,31.31%。板材横、纵两个方向仍存在弯曲应变,同一板材不同测量部位的最大应变位于板材上端,A结构板的整体应变最小,测量结果与人工测量结果吻合。力学测量结果显示:抗弯试件的破坏载荷、静曲强度、弹性模量、抗弯刚度试验值与理论值均有所提高。因此,z-pin结构板材抗翘曲变形能力也得到有效增强,其中,A结构板抗变形性能在3种z-pin结构板材中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木工饰面板 z-pin结构 竹条 弯曲拱高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贵州赤水河中下游毛竹林立竹径级的龄级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喜 周亚琦 +2 位作者 苏文会 姜霞 黄仕平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3期14-23,共10页
利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在赤水河中下游调查了86个样地,分别植被层和土壤层测定37和39个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毛竹林立竹径级的龄级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龄级立竹间平均胸径的差异性显著,平均胸径随龄级降低... 利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在赤水河中下游调查了86个样地,分别植被层和土壤层测定37和39个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毛竹林立竹径级的龄级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龄级立竹间平均胸径的差异性显著,平均胸径随龄级降低呈波动式增加;平均胸径间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及贡献率随龄级降低而增加。2)不同龄级立竹的平均胸径与植被层、土壤层以及植被—土壤系统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相关性极显著,植被层及植被—土壤系统因子的相关系数随立竹龄级降低而增大、土壤层因子的相关系数趋势性则相反。3)Ⅱ~Ⅳ及Ⅰ~Ⅳ度竹林平均胸径与植被层、土壤层、以及植被—土壤系统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相关性极显著。除土壤A层及植被—土壤系统极少数因子外,Ⅱ~Ⅳ及Ⅰ~Ⅳ度竹林平均胸径的植被层、土壤层、以及植被—土壤系统因子贡献率的趋势性一致、数值大小不同。研究结果可为制定提高毛竹林径级的经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龄级 胸径 植被层 土壤层 赤水河中下游
下载PDF
圣音竹发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唐红 刘玮 +3 位作者 黄滔 蒋利媛 黄程前 黄文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31,共5页
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的圣音竹出笋、退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圣音竹发笋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历期30 d,明显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3个阶段;2014年总发笋53支,3个发笋时期的发笋数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退笋率... 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的圣音竹出笋、退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圣音竹发笋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历期30 d,明显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3个阶段;2014年总发笋53支,3个发笋时期的发笋数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退笋率为15.09%,在发笋初期和盛期的萌发笋退笋原因主要是人为机械损伤,发笋末期萌发笋的退笋原因是营养供应不足;发笋初期、盛期和末期的萌发笋竹笋—幼竹高生长过程均呈"S"型生长曲线,符合"慢—快—慢"生长规律,相应的Logistic方程都很好的拟合了各个时期萌发笋幼竹的平均高生长数据,发笋初期和盛期萌发笋在幼竹高生长历期和株高方面均优于发笋末期萌发笋,留笋养竹时选择初期和盛期的萌发笋为宜;发笋盛期的圣音竹竹笋在生长快速期时,昼夜生长呈现一定节律,且昼夜总平均生长量达16.48 cm,白天生长量是夜间生长量的1.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音竹 发笋 退笋 幼竹高生长 LOGISTIC方程
下载PDF
修剪对6种地被竹高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国华 王福升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47,共3页
调查了修剪对黄条金刚竹(Sasaella masamuneanaf.aureostriata)、铺地竹(Arundinaria argenteostriata)、鹅毛竹(Shibataea chinensis)、菲白竹(Arundinaria fortunei)、靓竹(Sasaella glabraf.albo-striata)、翠竹(Arundinaria distich... 调查了修剪对黄条金刚竹(Sasaella masamuneanaf.aureostriata)、铺地竹(Arundinaria argenteostriata)、鹅毛竹(Shibataea chinensis)、菲白竹(Arundinaria fortunei)、靓竹(Sasaella glabraf.albo-striata)、翠竹(Arundinaria distichus)高生长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剪后竹子生长周期延长,但高度降低,与未修剪相比,黄条金刚竹降低了60 mm,靓竹降低了34 mm,铺地竹降低了71 mm,菲白竹降低122 mm,翠竹降低了41 mm,鹅毛竹降低了413 mm,6种地被竹的竹秆高生长都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规律,各竹种高生长与出土时间的关系呈"S"形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被竹 高生长 修剪
下载PDF
小佛肚竹出笋及竹笋-幼竹高生长规律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双林 杨清平 汤定钦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7-650,共4页
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多用于盆景制作和园林绿化。研究结果表明:小佛肚竹出笋能力强,无大小年之分,笋期7.10月,达116d,8月上旬至9月上旬的盛期出笋数占总出笋数的70%以上,而末期历时占笋期的44.8%;竹笋.幼竹高生长时... 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多用于盆景制作和园林绿化。研究结果表明:小佛肚竹出笋能力强,无大小年之分,笋期7.10月,达116d,8月上旬至9月上旬的盛期出笋数占总出笋数的70%以上,而末期历时占笋期的44.8%;竹笋.幼竹高生长时序变化呈“慢一快一慢”的节律,以历时20d,平均生长量2.60cm·d^-1的高生长盛期最快,阶段高生长量占新竹高度的65.4%;各出笋期的竹笋.幼竹高生长期无显著差异,平均高生长期为62d,明显少于其他中大型丛生竹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小佛肚竹 出笋期 幼竹 高生长
下载PDF
毛竹快速生长期的高生长与碳通量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5
9
作者 徐超 温国胜 +3 位作者 王海湘 于晓鹏 白尚斌 张汝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共4页
以浙江省安吉县毛竹林为研究对象,测定毛竹快速生长时期的竹笋高生长及其地上生物量,并利用涡度相关技术测定毛竹林生态系统的CO_2通量。结果表明:竹笋高生长遵循"慢-快-慢"的生长规律,在出笋18 d左右达到最大值,约为0.78 m/d... 以浙江省安吉县毛竹林为研究对象,测定毛竹快速生长时期的竹笋高生长及其地上生物量,并利用涡度相关技术测定毛竹林生态系统的CO_2通量。结果表明:竹笋高生长遵循"慢-快-慢"的生长规律,在出笋18 d左右达到最大值,约为0.78 m/d;区域平均立竹度为0.43株/m2,在毛竹地上构件中,竹秆、竹枝、竹叶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89、0.16、0.06 kg/m2,地上部分平均生物量为2.11 kg/m2。3—6月份的CO_2通量是负值,毛竹林为碳汇阶段,其中4月份的CO_2通量绝对值最大,绝对均值为0.073 mg·m-2·s-1,5月份CO_2通量较3月份、4月低,日均CO_2通量呈"U"形变化;竹笋日均高生长量与碳通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空气相对湿度、净辐射、风速相关性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竹笋高生长 涡度相关技术 二氧化碳通量 生物量
下载PDF
长沙地区3种优良观赏竹发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滔 唐红 +2 位作者 刘玮 黄程前 黄文韬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19,共6页
为给长沙地区观赏竹的引种培育和科学经营管理提供参考,研究了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中黄秆乌哺鸡竹、花秆早竹和花毛竹这3种竹的出笋、退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黄秆乌哺鸡竹发笋期在4月初,花秆早竹和花毛竹在3月中下旬,历期均为20... 为给长沙地区观赏竹的引种培育和科学经营管理提供参考,研究了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中黄秆乌哺鸡竹、花秆早竹和花毛竹这3种竹的出笋、退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黄秆乌哺鸡竹发笋期在4月初,花秆早竹和花毛竹在3月中下旬,历期均为20~25 d,明显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3个阶段;同一竹种不同发笋时期的发笋数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黄秆乌哺鸡竹、花秆早竹和花毛竹的平均每株母株发笋数分别为1.09、1.85和1.16株;造成3种观赏竹退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在初期萌发笋退笋原因主要是人为机械损伤,盛期萌发笋退笋原因为机械损伤和营养缺乏等,而末期萌发笋的退笋原因主要是营养供应不足;3种观赏竹3个不同时期萌发笋幼竹高生长过程均呈“S”型生长曲线,符合“慢-快-慢”生长规律,相应的Logistic方程均较好地拟合了各个时期萌发笋幼竹的平均高生长过程;在幼竹高生长历期和株高方面,3种观赏竹初期和盛期萌发笋均优于末期,留笋养竹时选择初期和盛期萌发笋为宜;3种观赏竹幼竹昼夜生长均呈现一定节律,且夜间增长量均高于白天增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竹属 黄秆乌哺鸡竹 花秆早竹 花毛竹 发笋 退笋 幼竹高生长 Logistic方程
下载PDF
粽粑竹出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 被引量:8
11
作者 苏春花 王福升 丁雨龙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3期63-65,共3页
通过对粽粑竹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出笋数、退笋数和幼竹高生长的测定,研究了粽粑竹的出笋、退笋和幼竹高生长规律。粽粑竹出笋时间始于2月初,结束于5月底,3月中下旬为出笋盛期,出笋呈正态分布。不同出笋时间的竹笋-幼竹高生长的数... 通过对粽粑竹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出笋数、退笋数和幼竹高生长的测定,研究了粽粑竹的出笋、退笋和幼竹高生长规律。粽粑竹出笋时间始于2月初,结束于5月底,3月中下旬为出笋盛期,出笋呈正态分布。不同出笋时间的竹笋-幼竹高生长的数学模型表明,粽粑竹竹笋-幼竹高生长呈慢-快-慢的规律,符合Logistic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粽粑竹 出笋 幼竹 高生长
下载PDF
撑绿竹3号无性系幼竹高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苟光前 丁雨龙 吴鹏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7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在贵州省赤水市撑绿竹引种地,于7-10月进行了撑绿竹幼竹高生长过程的观测,结果通过最优分割法进行聚类分析,将撑绿竹高生长的过程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其中盛期历时75d,日平均生长量11.6 cm,生长量占高生长的92.04%;撑绿竹高生长数学... 在贵州省赤水市撑绿竹引种地,于7-10月进行了撑绿竹幼竹高生长过程的观测,结果通过最优分割法进行聚类分析,将撑绿竹高生长的过程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其中盛期历时75d,日平均生长量11.6 cm,生长量占高生长的92.04%;撑绿竹高生长数学模型为三次函数模型;撑绿竹的高生长存在昼夜差异,总的趋势是夜生长量大于昼生长量,占全天生长量的67.2%,昼生长量仅为全天生长量的32.8%。高生长最慢在14时左右,最快在2时及6时左右;气象因子中相对湿度对高生长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最高气温和日照时间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同时这3个气象因子与高生长均呈负相关关系,而降雨量、日均温和最低气温的影响则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撑绿竹 幼竹 高生长 气象因子
下载PDF
10种园林竹类植物出笋及幼竹高生长节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松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12,26,共3页
为探讨园林竹类植物的出笋-成竹规律,对10种园林竹类植物的出笋期、退笋率、成竹率、幼竹高生长节律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0种园林竹类植物出笋时间在6月下旬至11月中旬,大部分竹子7月上旬即开始发笋,10月中下旬基本结束;出笋持... 为探讨园林竹类植物的出笋-成竹规律,对10种园林竹类植物的出笋期、退笋率、成竹率、幼竹高生长节律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0种园林竹类植物出笋时间在6月下旬至11月中旬,大部分竹子7月上旬即开始发笋,10月中下旬基本结束;出笋持续的时间为80~120d,退笋率17.4%~30.0%,成竹率70.0%~82.6%;各竹种5d高生长量呈"低—高—低"的趋势,竹笋-幼竹高生长与时间的关系经11种单因子生长数学模型拟合,以三次多项式模型拟合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竹类植物 出笋期 退笋率 成竹率 幼竹 高生长节律
下载PDF
雨雪冰冻灾害对撑绿竹发笋及幼竹高生长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素萍 王娟 +5 位作者 赵志惠 何海峰 雷霆 谢婧蕾 裴媛媛 袁欣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4,共4页
对雅安引种的撑绿竹在雨雪冰冻灾害后的发笋、退笋及幼竹高生长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退笋变化规律与发笋规律基本吻合,即发笋高峰也是退笋高峰(8月下旬),退笋率灾后明显大于灾前,发笋率灾前灾后变化差别不大,在笋期的前35 d冻前与... 对雅安引种的撑绿竹在雨雪冰冻灾害后的发笋、退笋及幼竹高生长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退笋变化规律与发笋规律基本吻合,即发笋高峰也是退笋高峰(8月下旬),退笋率灾后明显大于灾前,发笋率灾前灾后变化差别不大,在笋期的前35 d冻前与冻后的高生长基本一致,35 d后冻后(即发笋盛期和末期)绝对高度与高生长速率明显大于冻前,冻后幼竹高生长的Logistic曲线模型为:H=651.915/1+e6.867-0.12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灾害 撑绿竹 竹笋 高生长
下载PDF
四大竹乡产毛竹弯曲力学性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秀才 张晓冬 +2 位作者 张齐生 岳孔 贾翀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39,共6页
对四大竹乡产毛竹的弯曲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使用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采用径向加载方式测试竹材弯曲强度(M OR)和弯曲弹性模量(M OE),并比较分析了毛竹弯曲断裂形态差异。结果表明:生长朝向和竹节对毛竹的弯曲力学性能具有较大影响;测量... 对四大竹乡产毛竹的弯曲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使用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采用径向加载方式测试竹材弯曲强度(M OR)和弯曲弹性模量(M OE),并比较分析了毛竹弯曲断裂形态差异。结果表明:生长朝向和竹节对毛竹的弯曲力学性能具有较大影响;测量方式不同,毛竹的弯曲力学性能差异较大;四大竹乡产毛竹M OR差异较大,而M OE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弯曲性能 竹节 距地高度
下载PDF
不同立杆高度毛竹材弦切面的润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巧玲 周洪伟 +2 位作者 梁廷斌 仝雪艳 曾钦志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59,共4页
本文研究了H2O、酚醛树脂胶黏剂(PF)、脲醛树脂胶黏剂(UF)和改性大豆蛋白胶(MSA)在毛竹材不同立杆高度弦切面的润湿性能,通过测定这些润湿液体在竹材弦切面上的接触角,建立润湿液体在毛竹材弦切面的动态润湿模型,分析毛竹材的不同高度... 本文研究了H2O、酚醛树脂胶黏剂(PF)、脲醛树脂胶黏剂(UF)和改性大豆蛋白胶(MSA)在毛竹材不同立杆高度弦切面的润湿性能,通过测定这些润湿液体在竹材弦切面上的接触角,建立润湿液体在毛竹材弦切面的动态润湿模型,分析毛竹材的不同高度对润湿液体动态润湿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各种润湿液体在毛竹材弦切面的润湿性能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立杆高度 弦切面 接触角 润湿性
下载PDF
设施栽培水竹出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严彦 苏文会 +1 位作者 王玮 苏浩然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1期42-46,共5页
为探索设施栽培条件下水竹出笋及幼竹高生长的规律,对设施栽培水竹笋期、退笋率及新竹高生长进行观测,以露天栽培水竹为对照进行对比研究,其中笋期调查以2天为1个观察单元,以笋尖露出地面1~2cm为标准开始记录,幼竹高生长每天观测1次,... 为探索设施栽培条件下水竹出笋及幼竹高生长的规律,对设施栽培水竹笋期、退笋率及新竹高生长进行观测,以露天栽培水竹为对照进行对比研究,其中笋期调查以2天为1个观察单元,以笋尖露出地面1~2cm为标准开始记录,幼竹高生长每天观测1次,至幼竹抽枝展叶高生长基本停止为止。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水竹笋期比露天栽培水竹笋期提早15天,露天栽培水竹总发笋数量占设施栽培水竹总发笋数量的85.1%,设施栽培具有提早出笋和提高出笋量的作用。设施栽培母竹较露天栽培母竹出笋率高16.6%,设施栽培有利于母竹孕笋。设施内外水竹幼竹生长速度都遵循慢—快—慢节律,但设施内幼竹高生长期比露天幼竹高生长期略长,设施内幼竹平均高度高于露天幼竹平均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竹 设施栽培 出笋规律 高生长
下载PDF
撑绿竹出笋规律探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付建生 董文渊 +2 位作者 韩梅 谭帮敏 秦嘉云 《林业科技开发》 2007年第3期42-45,共4页
对水富县引种的撑绿竹出笋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撑绿竹出笋期在5月下旬至9月下旬左右;退笋多出现在末期;高生长的Logistic曲线模型为:H=867.168/(1+e4.793-0.725t);昼夜总生长量达7.09cm,夜间生长量几乎是白天生长量的1.76倍。
关键词 出笋规律 高生长 撑绿竹
下载PDF
4种地被观赏竹的笋期生长特性比较 被引量:10
19
作者 林树燕 丁雨龙 王吉子 《林业科技开发》 2007年第1期51-53,共3页
对黄条金刚竹、菲白竹、鹅毛竹、铺地竹的发笋、退笋和高生长等生物学特性做了比较,结果表明4个竹种在发笋和退笋数量上都呈现“少-多-少”的趋势,发笋数铺地竹>菲白竹>鹅毛竹>黄条金刚竹;退笋数鹅毛竹>铺地竹>菲白竹>... 对黄条金刚竹、菲白竹、鹅毛竹、铺地竹的发笋、退笋和高生长等生物学特性做了比较,结果表明4个竹种在发笋和退笋数量上都呈现“少-多-少”的趋势,发笋数铺地竹>菲白竹>鹅毛竹>黄条金刚竹;退笋数鹅毛竹>铺地竹>菲白竹>黄条金刚竹;成竹率菲白竹>铺地竹>黄条金刚竹>鹅毛竹。所有竹种的高生长都呈现“慢-快-慢”的趋势,其生长曲线呈“S”型。高度黄条金刚竹>鹅毛竹>菲白竹>铺地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竹 发笋 退笋 高生长
下载PDF
绿竹笋用林林分结构与经济性状关系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陈双林 杨清平 +1 位作者 陈长远 王维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75-79,共5页
以绿竹笋用林优质高效培育为目标,林分结构因子组合处理为手段,研究表明:丛出笋数与立竹度呈抛物线形关系,与立竹胸径无相关;笋个体质量随丛立竹度增加而递减,立竹胸径则相反;丛竹笋经济产量与立竹度、立竹胸径符合四阶趋势面模型,与N/... 以绿竹笋用林优质高效培育为目标,林分结构因子组合处理为手段,研究表明:丛出笋数与立竹度呈抛物线形关系,与立竹胸径无相关;笋个体质量随丛立竹度增加而递减,立竹胸径则相反;丛竹笋经济产量与立竹度、立竹胸径符合四阶趋势面模型,与N/S比呈抛物线形;建立了丛立竹度7114~8694株/hm2,立竹胸径4~5cm,N/S比4.5~5.5,1~2龄立竹各占50%的丰产林分结构模式,模式增产效果显著,调控后第2年竹笋增产134.4%。提出了丛生竹散生状培育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竹 立竹度 立竹胸径 竹笋产量 丰产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