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4
1
作者 番华彩 白亭亭 +4 位作者 郭志祥 杨佩文 李迅东 尹可锁 曾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5-790,共6页
为了明确引起云南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该病害防控提供基础,在植蕉区采集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病害标样,对病原菌进行分离、致病性测定、寄主范围测定、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菌株均有... 为了明确引起云南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该病害防控提供基础,在植蕉区采集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病害标样,对病原菌进行分离、致病性测定、寄主范围测定、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菌株均有致病性,病原菌形态特征、寄主范围、生理生化测定结果与Erwinia chrysanthemi相符。16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代表性菌株的测序结果与E.chrysanthemi(序列登录号:GU811708)的同源性达到99%以上,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与之一致,表明引起云南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菊欧氏杆菌(E.chrysanthemi),该病害是近年来发生在云南植蕉区的一种新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细菌性软腐病 病原鉴定 菊欧氏杆菌
下载PDF
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致病性分化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康 青玲 +2 位作者 袁月 豆亚亚 李华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73,共8页
目的:研究广东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Dickeyaparadisiaca的致病性差异和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香蕉假茎离体接种法和幼苗盆栽接种法对分离自广东香蕉的13个菌株进行致病性分析;利用16S-23SrDNA转录间隔区PCR(ITS-PCR)和细菌基因组的重复序列... 目的:研究广东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Dickeyaparadisiaca的致病性差异和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香蕉假茎离体接种法和幼苗盆栽接种法对分离自广东香蕉的13个菌株进行致病性分析;利用16S-23SrDNA转录间隔区PCR(ITS-PCR)和细菌基因组的重复序列PCR(Rep-PCR)技术,对供试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采用2种不同的接种方法,供试菌株致病力均可划分为强(++++)、较强(+++)和中等(++)3种致病型,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且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利用ITS-PCR扩增,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6个组群;而利用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通用引物BOX和J3进行Rep-PCR扩增,在遗传距离为0.52时,供试菌株可被划分为2个遗传相似组,其中组1为主要组群;在遗传距离为0.65时,供试菌株可被划分为4个遗传相似组,其中组3和组4为主要组群.结论:侵染广东香蕉的细菌性软腐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细菌性软腐病 致病性 ITS-PCR REP-PCR
下载PDF
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细胞壁降解酶pelD、pelE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任小平 蒲小明 +2 位作者 沈会芳 张景欣 林壁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96-100,F0003,共6页
细胞壁降解酶与植物病害症状有重要的相关性。根据已知软腐病细菌细胞壁降解酶基因序列,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对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进行PCR克隆,获得具有完整阅读框的基因pelD、pelE序列。通过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b(+)-pelD和pET28... 细胞壁降解酶与植物病害症状有重要的相关性。根据已知软腐病细菌细胞壁降解酶基因序列,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对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进行PCR克隆,获得具有完整阅读框的基因pelD、pelE序列。通过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b(+)-pelD和pET28b(+)-pelE,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子在IPTG诱导下,经SDSPAG分析,获得了pelD和pelE的表达蛋白。将两种表达蛋白接种于7~8片叶的粉蕉假茎和离体叶片上,发现接种pelE表达蛋白的粉蕉假茎和叶片出现了腐烂症状,但接种pelD表达蛋白没有引起发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 克隆 表达 活性分析
下载PDF
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tus基因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4
作者 蒋尚伯 孙大元 +5 位作者 唐子晴 沈会芳 蒲小明 林壁润 杨祁云 张景欣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1-1175,共15页
为解析硫转运蛋白(tRNA 2-thiouridine synthesizing protein,tus)基因对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病原细菌——玉米迪基氏菌Dickeya zeae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6株tus基因的缺失突变体及回补菌株,分析代表性突变体的转录组差... 为解析硫转运蛋白(tRNA 2-thiouridine synthesizing protein,tus)基因对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病原细菌——玉米迪基氏菌Dickeya zeae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6株tus基因的缺失突变体及回补菌株,分析代表性突变体的转录组差异,并测定不同突变体的运动能力、细胞壁降解酶分泌水平以及对烟草的致敏性和对寄主的毒力,解析突变体生物被膜表型发生变异的原因。结果显示,玉米迪基氏菌的6株tus基因缺失突变体ΔtusA、ΔtusB、ΔtusC、ΔtusD、ΔtusE和ΔmnmA均表现出生物被膜表型缺陷;ΔtusC突变体转录组比较分析表明,细菌生物被膜形成和运动性相关基因均属于细胞进程中的显著下调表达基因,且前者主要为Ⅵ型分泌系统(type VI secretion system,T6SS)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3个位点的T6SS基因均出现显著下调表达趋势;6株tus基因缺失突变体的运动能力显著减弱,但是细胞壁降解酶分泌水平和对烟草的致敏性并未发生显著变化;接种野生型菌株和基因回补菌株后香蕉的病情指数为42.5~67.5,而接种突变体后香蕉的病情指数下降至5.0~17.5,突变体的毒力下降。表明tus基因在玉米迪基氏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 tus基因 转录组测序 生物被膜 运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