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andsat ETM+影像的增强型裸地指数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窦鹏 陈洋波 +1 位作者 张涛 安雪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31,F0002,共8页
针对当前大多数裸地提取指数未考虑高反射率建筑与裸地在ETM+遥感影像上的光谱相似性的问题,该文通过分析高反射率建筑与裸地的波谱特性,构建了裸地区域指数(BAI)和简化裸地区域指数(SBAI),并使用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和改进的归一化... 针对当前大多数裸地提取指数未考虑高反射率建筑与裸地在ETM+遥感影像上的光谱相似性的问题,该文通过分析高反射率建筑与裸地的波谱特性,构建了裸地区域指数(BAI)和简化裸地区域指数(SBAI),并使用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和改进的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MNDWI)消除了植被和水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用建筑指数(IBI),通过指数函数图像拉伸的方法,增大裸地在BAI/SBAI与IBI上的差异,提出了增强型裸地区域指数(EBAI)和增强型简化裸地区域指数(ESBAI),将裸地正值化、背景地物负值化,克服了大多数裸地指数阈值难以确定且易受噪声影响、精度差的缺点。实验结果表明,同参与对比的指数中具有最高精度的NDBaI相比,ESBAI生产者精度和使用者精度分别提升了10.26%、9.18%,EBAI分别提升了8.08%、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地提取 增强型裸地指数 指数函数影像拉伸 波谱特征分析 landSAT ETM+
下载PDF
淮北平原冻融期和非冻融期及年时段裸地潜水蒸发模拟研究
2
作者 丁钰童 王怡宁 +4 位作者 鞠琴 周超 徐荣艳 张美娜 王振龙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为进一步揭示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和黄潮土裸地冻融期、非冻融期日潜水蒸发变化规律及其与年时段计算结果的差异性,根据五道沟实验站2006~2022年62套原状土(0~5m)蒸渗仪观测资料,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分别提出了两种土质3个时段日潜水蒸... 为进一步揭示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和黄潮土裸地冻融期、非冻融期日潜水蒸发变化规律及其与年时段计算结果的差异性,根据五道沟实验站2006~2022年62套原状土(0~5m)蒸渗仪观测资料,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分别提出了两种土质3个时段日潜水蒸发量计算修正公式,并得到潜水蒸发极限埋深阈值hm和参数n的取值。结果表明:①两种土质经过修正后的阿维里扬诺夫计算公式计算日潜水蒸发量,较直接用水面蒸发(E601)计算精度提高0.9%~10.2%,其中砂姜黑土计算精度提高0.9%~10.2%。黄潮土计算精度提高3.6%~5.0%;②将潜水蒸发量的计算分成冻融期和非冻融期两个时段来考虑,比直接采用单一年时段潜水蒸发量计算公式,模拟精度有所提高,且两种土质计算精度表现出差异性,砂姜黑土冻融期提升6.6%,非冻融期提升2.8%;黄潮土冻融期提升1.3%,非冻融期提升2.6%;③砂姜黑土和黄潮土冻融期阈值hm分别为0.96、1.18,参数n分别为2.082、2.830;非冻融期阈值hm分别为1.39、1.69,参数n分别为2.236、0.719。采用年时段计算的阈值hm分别为1.23、1.66,参数n分别为2.758、0.740,实际应用时分别取冻融期及非冻融期的值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期 裸地 潜水蒸发 阿维里扬诺夫公式 极限潜水埋深
下载PDF
城市扩张过程中沈阳市扬尘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
作者 袁俊斌 张峥 +3 位作者 李杨 问青春 姜永伟 王星蒙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以沈阳市为例,基于国产高分遥感影像,采用景观生态学格局指数和3S技术,对城市扩张过程中新增扬尘源斑块的结构组成、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和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0年,沈阳市新增扬尘源斑块1349个,共50.9 km^(2),主要分布... 以沈阳市为例,基于国产高分遥感影像,采用景观生态学格局指数和3S技术,对城市扩张过程中新增扬尘源斑块的结构组成、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和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0年,沈阳市新增扬尘源斑块1349个,共50.9 km^(2),主要分布在沈阳市三环至五环内,以北四环、南四环和西南五环分布最为集中,各市辖区中,浑南区、沈北新区和铁西区最为集中,浑南区和皇姑区新增居民建设用地面积占比最大,大东区其他建设用地面积占比最大。2016—2020年,沈阳市扬尘源斑块数量呈持续增加趋势,但2018年后扬尘源斑块数量增加速度呈下降趋势。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是影响沈阳市扬尘源斑块增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市 城市扩张 扬尘源 建设用地 裸土地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Land Use Pattern and Land Cover Changes in Gidan Kwano Watershed Area in North Central Nigeria
4
作者 Isa Hassan Musa John Jiya Musa +3 位作者 Martins Yusuf Otache Ayodele Joshua Odofin Ayodele Joshua Odofin Ebierni Akpoebidimiyen Otuaro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22年第5期271-286,共16页
Land Management Systems (LMS) ar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 complex by the tasks they must achieve, national, cultural, political, and judicial settings and technology. The urbanisation process in Nigeria has increased... Land Management Systems (LMS) ar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 complex by the tasks they must achieve, national, cultural, political, and judicial settings and technology. The urbanisation process in Nigeria has increased since the 1960s because of the crude oil boom era and other government-backed industrial initiatives and investments. This study employed the use of bo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sources of data. Preliminary data comprise methods of land use, types of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carried out and the process of working on the land by the farmers within a 10 km radius. The secondary data involved the interactive digital and visual techniques of th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for five seasons, with each having a ten-year interval span within 1975 to 2015.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with SPSS 2013 and XLSTAT 2015. Fiv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types were observed within the Gidan Kwano watershed, which includes wetlands (WL), water bodies (WB), bare grounds (BG), vegetation (VG), and settlements (SL). The most prevalent landform in the study area during the 1975 period was the vegetative area which was 50% of the total landmass. Thus, the vegetation (VG) covered half of the Gidan Kwano watershed. However, the vegetative area decreased substantially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of 1975 to 2015.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vegetation (VG) within the study area had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coverage, of 34%.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was observed in the WL, WB and VG areas. It was also concluded that due to the built-up places, the infiltration of surface runoff from rainwater would be drastically reduced as most of the sections are paved for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while a section of the study area is covered with rock outcrops and farml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e bare land land Use SETTLEMENT Vegetation and Wetland
下载PDF
不同措施下三江源区“黑土山”土壤治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建丽 施建军 +5 位作者 王晓丽 赵之重 王彦龙 王海波 贺有龙 李思瑶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0-229,共10页
相对于“黑土滩”的研究,“黑土山”的研究尚处于初期。本研究以6种措施“微耕机翻耕一遍+人工撒播(MT1+MS)、微耕机翻耕两遍+人工撒播(MT2+MS)、旋耕机翻耕+撒播机播种(RT+SS)、挖掘机开沟+人工条播(ED+MS)、免耕播种(NT+S)、人工耙翻... 相对于“黑土滩”的研究,“黑土山”的研究尚处于初期。本研究以6种措施“微耕机翻耕一遍+人工撒播(MT1+MS)、微耕机翻耕两遍+人工撒播(MT2+MS)、旋耕机翻耕+撒播机播种(RT+SS)、挖掘机开沟+人工条播(ED+MS)、免耕播种(NT+S)、人工耙翻+人工撒播(MR+MS)”治理后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的理化特征和微生物量的变化,以及6种措施对土壤的治理效果,为“黑土山”土壤快速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全磷、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随土层均呈下降趋势,并且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各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均在措施NT+S时最高;各土层的容重在措施ED+MS最大,且差异显著(P<0.05);0~10 cm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质量百分数在措施NT+S最高且差异显著(P<0.05),10~20 cm、20~30 cm土层中各措施下差异不显著。因此,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的变化,三江源区“黑土山”土壤的快速治理可选择免耕播种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黑土山” 土壤 治理措施
下载PDF
基于CNN和SVM的地面高光谱遥感草地植物识别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建 刘文昊 +5 位作者 靳瑰丽 宫珂 刘智彪 李莹 李嘉欣 王生菊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4-404,共11页
物候期和识别模型的选择直接影响植物识别的精度。本研究以蒿类荒漠草地主要植物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以及裸地为识别对象,选择4月、6月、9月3个时期,通过SOC 710 VP高光谱成像仪采集草... 物候期和识别模型的选择直接影响植物识别的精度。本研究以蒿类荒漠草地主要植物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以及裸地为识别对象,选择4月、6月、9月3个时期,通过SOC 710 VP高光谱成像仪采集草地群落高光谱数据,在分析地物光谱反射率差异的基础上,利用最佳指数因子(OIF)筛选特征波段,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和支持向量机(SVM)建立识别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物候期的伊犁绢蒿与角果藜在可见光波段均表现为“低-高-低”的光谱反射率趋势,并随月份增加峰谷现象逐渐不明显;红边波段这两种植物表现出快速上升;在NIR平台区4月各识别对象间反射率大小差异最明显。2)利用OIF筛选的识别波段组合在月份间表现一致,为638.64、789.49和923.79 nm。3)在识别精度上,SVM>CNN;4月>9月>6月;裸地>伊犁绢蒿>角果藜。综合来看,采用SVM在4月对蒿类荒漠草地主要植物进行识别的精度最高,为9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伊犁绢蒿 角果藜 裸地 特征筛选 识别方法 深度学习
下载PDF
不同恢复措施修复黑土山植被效果研究
7
作者 吴建丽 王晓丽 +5 位作者 施建军 王彦龙 王海波 贺有龙 邢云飞 李思瑶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48,共9页
与黑土滩恢复相比,三江源区黑土山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尚处于初期。在青海省达日县黑土山上采用微耕机翻耕一遍+人工撒播(处理A)、微耕机翻耕两遍+人工撒播(处理B)、旋耕机翻耕+撒播机撒播(处理C)、挖掘机开沟+人工条播(处理D)、免耕播种(E... 与黑土滩恢复相比,三江源区黑土山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尚处于初期。在青海省达日县黑土山上采用微耕机翻耕一遍+人工撒播(处理A)、微耕机翻耕两遍+人工撒播(处理B)、旋耕机翻耕+撒播机撒播(处理C)、挖掘机开沟+人工条播(处理D)、免耕播种(E)、人工耙翻+人工撒播(处理F)等六种方式建植同德短芒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并研究不同恢复措施下的植被群落特征,以筛选黑土山的最佳恢复措施。结果表明:A、B、C处理的同德短芒披碱草的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显著较高(P<0.05),根冠比显著较小(P<0.05),地下生物量各措施间无显著差异;Pielou指数在A处理最高,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E处理最高,但仅Margalef指数差异显著(P<0.05);A、B、C处理总盖度和总地上生物量显著较高(P<0.05)。综合盖度、生物量、多样性分析表明,黑土山植被快速恢复可选择微耕机翻耕一遍+人工撒播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黑土山 修复 恢复措施
下载PDF
大别山南麓裸地小区径流泥沙过程对降雨特征的响应
8
作者 钟祎珣 张晓明 +3 位作者 高超 王谦 欧阳曙光 陈炳全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141,共10页
作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大别山南麓裸地坡面水土流失严重,为探究该区典型裸地坡面径流泥沙对降雨的响应,利用自动化径流泥沙监测设备对裸地径流小区的降雨—径流-泥沙过程进行监测。以2020年全年侵蚀性降雨数据为基础,依据降雨峰... 作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大别山南麓裸地坡面水土流失严重,为探究该区典型裸地坡面径流泥沙对降雨的响应,利用自动化径流泥沙监测设备对裸地径流小区的降雨—径流-泥沙过程进行监测。以2020年全年侵蚀性降雨数据为基础,依据降雨峰值时序划分雨型,分析了4种雨型的累计产流产沙特征和次降雨的径流泥沙特征,并建立了累计产流产沙的最优函数模型。结果表明:(1)大别山南麓降雨事件的I_(30)是影响降雨事件的泥沙量和径流系数的重要因素;前期集中型和中期集中型降雨事件的泥沙量与前48 h内的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2)不同雨型下产流产沙过程有显著差异,但径流泥沙指标的差异不显著。不同雨型下累计产流产沙的最优模型为Logistic模型。(3)不同雨型下,雨强、产流率和产沙率的变化趋势和峰值出现规律存在一致性,也存在产沙产流过程滞后于雨强变化过程的现象,产沙滞后多出现在前期集中型降雨,产流滞后多出现在中期集中型和后期集中型降雨。研究结果揭示了降雨-产流-产沙相互关系,对该区域坡面水土流失防治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降雨 雨型 径流泥沙过程 自动化监测 裸地径流小区
下载PDF
裸地直播下播期对德棉1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董灵艳 史加亮 +5 位作者 赵文超 齐洪鑫 王汝明 杨秀凤 张爱民 贾德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35-37,共3页
为了防治棉田地膜污染,探讨春季裸地直播栽培条件下,德棉16号在山东德州地区的适宜播期,以德棉16号为材料,设置3个播期处理,分析了裸地栽培条件下不同播期对棉花农艺性状、植株干物质积累、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裸地直播条... 为了防治棉田地膜污染,探讨春季裸地直播栽培条件下,德棉16号在山东德州地区的适宜播期,以德棉16号为材料,设置3个播期处理,分析了裸地栽培条件下不同播期对棉花农艺性状、植株干物质积累、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裸地直播条件下播期显著影响德棉16号的果枝数、花期株高、铃期株高、子指和断裂比强度,对其他性状的影响则无显著差异;德棉16号在该地区裸地直播最适播期为5月6日,过早或过晚播种均比覆膜棉花降低产量10%以上。通过优化栽培措施可以降低无膜棉对产量的损失,该研究结果可为鲁西北棉区绿色植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裸地直播 播期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裸地扬尘源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邱昀 姜磊 +5 位作者 李金香 李令军 刘保献 鹿海峰 沈秀娥 孙爽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2-79,共8页
裸地是扬尘的重要来源,施工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裸地极易在大风天气作用下造成扬尘污染。因此,快速、有效地定位裸地位置,并确认其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对于开展裸地扬尘源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高分辨率遥感监测数据,结合人工解译裸地扬尘... 裸地是扬尘的重要来源,施工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裸地极易在大风天气作用下造成扬尘污染。因此,快速、有效地定位裸地位置,并确认其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对于开展裸地扬尘源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高分辨率遥感监测数据,结合人工解译裸地扬尘源数据集,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对裸地和防尘网覆盖裸地进行分类识别。同时,利用颜色匹配法对大兴区防尘网覆盖裸地进行识别,横向评估深度学习方法的识别精度。结果显示:深度学习方法对防尘网覆盖裸地的识别精度达97%,对裸地的识别精度达61%;颜色匹配法对防尘网覆盖裸地的识别精度达85%。防尘网覆盖裸地的颜色特征鲜明,深度学习方法和颜色匹配法对防尘网覆盖裸地的识别精度都在85%以上。深度学习方法对于面积大于2000 m^(2)的图斑有着较好的识别精度。深度学习方法可以提高裸地遥感解译的效率,实现规范化图像识别,可以作为人工判读的辅助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进一步积累样本来增强模型性能。深度学习方法适用于裸地扬尘源线索快速发现、工地防尘网措施落实情况快速检测等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施工裸地 防尘网覆盖裸地 扬尘源 遥感监测 分类识别
下载PDF
白云山景区南北坡向次生裸地植被恢复差异分析
11
作者 谢伟文 马绵英 +3 位作者 关开朗 谭广文 梁建 刘世晗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93-99,共7页
为了解不同坡向次生裸地的植被恢复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对白云山景区内的恢复边坡群落物种组成以及景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云山景区边坡群落自生恢复维管束植物49种,隶属于37科47属,优势科为里白科(Gleicheniaceae)、乌毛蕨科(Blec... 为了解不同坡向次生裸地的植被恢复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对白云山景区内的恢复边坡群落物种组成以及景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云山景区边坡群落自生恢复维管束植物49种,隶属于37科47属,优势科为里白科(Gleicheniaceae)、乌毛蕨科(Blechnaceae)、肾蕨科(Nephrolepidaceae),优势种为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南北坡向物种差异大,相似度系数为0.22,为极度不相似;生物多样性差异较大,北坡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57,南坡为2.95,其中灌木幼苗的物种数量相差最显著;南北坡向群落均为草本占据绝对优势,其中北坡优势种中还包含乔木幼苗和藤本。南北坡向生境差异大是两坡向植被恢复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山 次生裸地 退化边坡 坡向差异 植被恢复
下载PDF
野外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降雨入渗、产流试验研究 被引量:99
12
作者 陈洪松 邵明安 +1 位作者 张兴昌 王克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8,共4页
利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植被类型、降雨强度、地表结皮、覆盖杂草等对荒草地和裸地降雨入渗、产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裸地因降雨易产生地表结皮,产流时间主要取决于降雨强度,两者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描述,达显著水平;荒草地由于植被覆... 利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植被类型、降雨强度、地表结皮、覆盖杂草等对荒草地和裸地降雨入渗、产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裸地因降雨易产生地表结皮,产流时间主要取决于降雨强度,两者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描述,达显著水平;荒草地由于植被覆盖度较高,产流时间主要取决于土壤初始含水量,两者的关系可用线性公式描述,达极显著水平;与裸地相比,荒草地能延缓产流,并有效拦蓄径流;裸地形成地表结皮后,产流提前,平均入渗率降低,但坡面覆盖杂草(尤其是坡中下部覆盖杂草)能有效拦蓄径流、延缓产流、增加入渗,并促进土壤水分向深层的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 野外模拟 产流 降雨条件 试验研究 坡面 降雨强度 显著水平 植被覆盖度 初始含水量 降雨试验 植被类型 结皮 地表 裸地 杂草 幂函数 入渗率 草地 时间 土壤 延缓 径流 拦蓄 水分
下载PDF
不同土地管理方式对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9
13
作者 王光华 金剑 +2 位作者 韩晓增 刘居东 刘晓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75-1280,共6页
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区,对比研究了黑土自然恢复、休闲裸地和种植作物3种管理方式对0~10、20~30和40~50cm深度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和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0cm表层土壤的微... 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区,对比研究了黑土自然恢复、休闲裸地和种植作物3种管理方式对0~10、20~30和40~50cm深度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和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10cm表层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自然恢复>种植作物>休闲裸地处理,而20~30cm和40~50cm深度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虽也存在差异,但不如表层土壤变化显著.自然恢复和种植作物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而休闲裸地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却以20~30cm土层为高.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全碳和全氮、土壤全碳和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碳和4种土壤酶活性之间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碳两项指标表明在自然恢复条件下黑土土壤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自然恢复 休闲裸地 种植作物 土壤深度
下载PDF
黄土区荒草地和裸地土壤水分的循环特征 被引量:77
14
作者 陈洪松 邵明安 王克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53-1857,共5页
在人工、天然降雨条件下,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荒草地和裸地土壤水分循环特征.结果表明,干旱年(天然降雨条件),荒草地和裸地剖面内土壤水分变异系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基于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两个指标,采用聚类分析可以将土壤剖面水分... 在人工、天然降雨条件下,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荒草地和裸地土壤水分循环特征.结果表明,干旱年(天然降雨条件),荒草地和裸地剖面内土壤水分变异系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基于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两个指标,采用聚类分析可以将土壤剖面水分垂直变化划分为4层.丰水年(人工降雨条件),由于持续降雨入渗和强烈的蒸发蒸腾作用,荒草地和裸地剖面内土壤水分变异系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趋势,且表层土壤水分变异程度明显降低.与裸地相比,荒草地土壤水分循环深度和强度加剧,表现为活跃层、次活跃层深度和蒸散量增大.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主要受降雨和蒸散过程的影响,尤其是浅层,而深层具有相对滞后性.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可划分为3个主要时期,如春季失墒期、夏秋增失交替期和冬季相对稳定期.干旱年,土壤水分收支负平衡,入渗雨量全为蒸发蒸腾所消耗;丰水年,土壤水分收支正平衡,但入渗雨量的大部分(>80%)为强烈蒸发蒸腾所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区 荒草地 裸地 土壤水分 循环
下载PDF
改进的无作物潜水蒸发经验公式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束龙仓 荆艳东 +2 位作者 黄修东 余钟波 王振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59-1865,共7页
根据安徽省五道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砂姜黑土和砂壤土2种原状土样1992—1994年的潜水蒸发实验观测数据,在分析无作物条件下潜水蒸发与各种影响因素关系、潜水蒸发系数与水面蒸发关系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以决定性系数、残差均... 根据安徽省五道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砂姜黑土和砂壤土2种原状土样1992—1994年的潜水蒸发实验观测数据,在分析无作物条件下潜水蒸发与各种影响因素关系、潜水蒸发系数与水面蒸发关系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以决定性系数、残差均值和方差为性能指标,对已有的潜水蒸发经验公式——阿维里扬诺夫公式和叶水庭公式进行了非线性回归拟合优度比较,并提出了2个公式的改进形式。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经验公式进行潜水蒸发的拟合和预测,较原有公式精度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作物 潜水蒸发 改进的经验公式 非线性回归 土壤
下载PDF
干扰对东北次生林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焦向丽 朱教君 +2 位作者 张金鑫 闫巧玲 杨凯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29-2135,共7页
土壤线虫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凋落物分解与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明确东北地区不同林型中土壤线虫状况,确定干扰对土壤线虫产生的影响,于2007年5、7、9月调查了次生林、落叶松人工林和裸地3种样地(其干扰强度:次生... 土壤线虫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凋落物分解与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明确东北地区不同林型中土壤线虫状况,确定干扰对土壤线虫产生的影响,于2007年5、7、9月调查了次生林、落叶松人工林和裸地3种样地(其干扰强度:次生林<人工林<裸地)的线虫多样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扰度的增加,土壤线虫丰富度与个体数均减少;通过土壤线虫区系划分,可以确定3种干扰强度下土壤线虫食物网的状况,即裸地环境受到胁迫,食物网受到威胁,其干扰程度最大;人工林与次生林食物网结构相对成熟,二者干扰程度较小。干扰改变了线虫群落的种类组成,随着干扰度增加,线虫多样性减少。上述结果表明,地上部分(森林植被)的干扰已经影响了地下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干扰 次生林 人工林 裸地 土壤线虫
下载PDF
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侯雪莹 韩晓增 +2 位作者 王树起 宋春 张迪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5-219,共5页
基于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4月份和7月份黑土脲酶、转化酶、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不同,黑土酶活性有较大差异。草地与裸地相比,4月份脲酶、转化酶、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24... 基于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4月份和7月份黑土脲酶、转化酶、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不同,黑土酶活性有较大差异。草地与裸地相比,4月份脲酶、转化酶、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24.66%、29.56%、34.67%,7月份分别增加56.12%、128.40%和30.42%,表明经过自然植被恢复,土壤生物活性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农田3种施肥方式相比,脲酶、转化酶、磷酸酶活性大小均为化肥+有机肥处理>化肥处理>无肥处理。3种不同生态系统相比,转化酶、磷酸酶活性大小依次为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裸地生态系统,脲酶活性大小依次为农田化肥+有机肥处理>草地生态系统>农田化肥处理>农田无肥处理>裸地生态系统。表明采取一定的施肥措施和草地自然植被恢复可增加黑土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均有显著相关关系,能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 自然恢复 土地利用 休闲裸地 种植作物 黑土
下载PDF
北京平原地区裸露土地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效逑 谭文垦 +2 位作者 刘大平 郭玉泉 潘卫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3期18-20,25,共4页
利用 2 0 0 0年冬季和 2 0 0 1年夏季两个时相的卫星遥感 TM影像数据 ,结合详细的野外实地考察与验证 ,估计了北京平原地区主要裸露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和面积。结果表明 ,冬季裸地的总面积是夏季的 5 .5倍。在各类裸地中 ,以裸露农田的... 利用 2 0 0 0年冬季和 2 0 0 1年夏季两个时相的卫星遥感 TM影像数据 ,结合详细的野外实地考察与验证 ,估计了北京平原地区主要裸露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和面积。结果表明 ,冬季裸地的总面积是夏季的 5 .5倍。在各类裸地中 ,以裸露农田的面积最大 ,成为导致北京冬、春季节沙尘污染最重要的本地沙源。此外 ,沙荒地、建筑工地和其他裸地是引起局部地区沙尘污染的本地沙源。为了控制北京地区的沙尘污染 ,需要建立城市森林体系和调整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露土地 沙源 遥感 北京 平原地区
下载PDF
雨强和坡度对裸地径流颗粒物及磷素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袁溪 潘忠成 +1 位作者 李敏 刘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99-3106,共8页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雨强(0~100mm/h)和坡度(0°~10°)条件下,北方砂壤土裸地降雨径流中颗粒物(SS)、总磷(TP)、颗粒态磷(PP)的流失量及径流污染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分析了雨强和坡度对污染物流失量的影响.研究...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雨强(0~100mm/h)和坡度(0°~10°)条件下,北方砂壤土裸地降雨径流中颗粒物(SS)、总磷(TP)、颗粒态磷(PP)的流失量及径流污染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分析了雨强和坡度对污染物流失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雨强和坡度越大,SS和TP流失量越大;径流中SS与TP、TP与PP的单位面积流失量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2>0.946);在实验条件范围内,雨强对颗粒物及磷素流失量的影响比坡度更显著;径流中颗粒物及磷素单位面积流失量与雨强、坡度及场降雨径流总量之间均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11,由于0°裸地和有坡度裸地的下渗及产流情况差异较大,在模拟雨强和坡度对颗粒物及磷素流失量影响时需分别考虑.结果可为我国北方砂壤土裸地径流中颗粒物及磷素单位面积流失量的估算提供计算方法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雨强 坡度 裸地 颗粒物 磷素
下载PDF
北京地区五环内冬季园林绿地中裸土调研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骅 王心语 +5 位作者 张骏达 曲炳鹏 王小平 龚小强 张璐 孙向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9-84,共6页
在中国北方地区,伴随阔叶植物冬季落叶造成大量土地出现季节性裸露。土壤在裸露情况下极易造成扬尘污染和空气污染,进而成为中国北方城市雾霾污染逐渐加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准确掌握冬季裸露土地的分布情况和建立合理的治理方案,对... 在中国北方地区,伴随阔叶植物冬季落叶造成大量土地出现季节性裸露。土壤在裸露情况下极易造成扬尘污染和空气污染,进而成为中国北方城市雾霾污染逐渐加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准确掌握冬季裸露土地的分布情况和建立合理的治理方案,对中国北方城市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北京城区五环内园林绿化用地中的裸地为调查对象,采用《全国土壤调查技术规程》中要求的调查方法,根据棋盘式布点法布设100个调查样点,调查总面积25万m^2,占北京地区五环总面积的3.73%,按照草坪裸地、灌木裸地、树穴裸地3种类型进行分类研究。园林绿化用地总面积为8万7 539.84 m^2,仅占总样方面积的35.02%,可见,北京城区内仍是以建筑、公路等硬化用地组成。在园林绿化用地调查样点中,草坪绿地、灌木绿地、树穴绿地面积分别为6万6 647.30、1万6 329.64和4 562.91 m^2,证明北京城区五环内园林绿化用地以草坪绿地为主。裸地分布调查结果显示草坪裸地对裸地面积的贡献率达78.11%,是北京地区五环内主要裸地类型。在100个全部的调查样地中,43.42%的草坪绿地以及24.25%灌木绿地冬季变成裸地,而树穴裸地比例达到90.91%,证明北京城区五环内树穴在冬季基本无覆盖。通过对裸地区域分布研究发现,裸地面积排序前20个样点中有13个样点分布在南四环到南五环之间,裸地面积占总裸地面积的51.66%。裸露的土地不仅造成北京城区内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下降,也加重雾霾污染程度,降低城市空气质量,建议在北京地区五环内推广种植具备抗寒性的冷季型草坪草品种替代现在易枯萎草坪草品种,使用园林绿化废弃物加工产物作为覆盖物对其余裸土类型进行有效覆盖,严格控制北京城区冬季裸地面积,为北京冬季城市生态环境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城区 冬季裸地 草坪绿地 地面覆盖 生态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