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荒山荒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向 被引量:1
1
作者 涂成焱 穆越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1995年第1期33-35,共3页
荒山荒地是我省农业的重要后备资源,本文将主要探讨这部分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原则和方向,为发展农业寻求新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 荒山 荒地 开发 原则 方向 应用 湖北省
下载PDF
裸岩石砾地客土土体结构对水肥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扬 李占斌 董起广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166,173,共6页
针对裸岩石砾地利用客土法整治后新增耕地存在失水失肥的现象,以秦岭北麓某荒石滩新增耕地客土耕层作为模拟研究对象,将供试土壤以不同容重分层填装试验土柱,并对其进行了水分入渗试验,分析了裸岩石砾地人为耕作层结构的水分、养分渗漏... 针对裸岩石砾地利用客土法整治后新增耕地存在失水失肥的现象,以秦岭北麓某荒石滩新增耕地客土耕层作为模拟研究对象,将供试土壤以不同容重分层填装试验土柱,并对其进行了水分入渗试验,分析了裸岩石砾地人为耕作层结构的水分、养分渗漏特征。通过对5种耕作层结构的模拟渗漏试验,结果表明:(1)人为耕层土壤初始渗漏能力和渗漏速率与模拟心土层容重呈负相关关系,其入渗过程可用修正后的Kostiakov入渗模型进行模拟;(2)心土层土壤容重对累积入渗量、入渗速率及养分流失量均有较大影响,并呈负相关关系;(3)分析养分总渗漏量显示,存在一个最优耕层结构,在此耕层结构具有较好的保肥效果。通过综合分析水肥渗漏状况,确定最优耕层结构自下而上容重分别为1.5,1.3,1.2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北麓 裸岩石砾地 耕层结构 水分及养分渗漏
下载PDF
微生境改良对太行山干瘠山地沙地柏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玥 裴顺祥 +3 位作者 辛学兵 郭慧 吴莎 吴迪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6-163,共8页
[目的]探究太行山干瘠山地植被恢复技术。[方法]采用人工模拟土层厚度15 cm条件下,以耐瘠薄植物沙地柏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微生境改良技术,研究不同微生境改良措施下沙地柏生长、叶绿素含量、露点水势及生物量分配情况。[结果]株高增长... [目的]探究太行山干瘠山地植被恢复技术。[方法]采用人工模拟土层厚度15 cm条件下,以耐瘠薄植物沙地柏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微生境改良技术,研究不同微生境改良措施下沙地柏生长、叶绿素含量、露点水势及生物量分配情况。[结果]株高增长量中,石块覆盖(ST)、塑料地膜覆盖(DM)、液态地膜覆盖(YM)、菌根处理(JG)、枯落物覆盖(KL)均显著高于对照(CK),且分别比CK高385.75%、403.03%、1330.00%、1490.00%、1533.00%;冠幅增长量中,ST、DM、JG、KL处理均显著高于CK处理,且分别比CK处理高185.03%、160.36%、239.80%、161.67%;7月ST处理主根长度显著高于JG,10月DM、KL处理显著高于JG;不同微生境改良处理对沙地柏叶片叶绿素含量产生影响,且ST、YM、JG和DM、KL分别在2016年7月和2017年6月显著高于CK;相对于CK处理,除4月外,不同月份微生境改良会增加沙地柏叶片露点水势,且各处理间大部分不显著,仅7月份ST处理显著低于DM、JG、KL;不同处理对沙地柏地上、地下生物量积累产生的影响不同,且JG处理影响最显著;不同处理对沙地柏生物量分配的影响随时间变化,其中,10月ST处理下的地上/地下干质量比显著高于YM、KL,且CK显著高于KL,第二年6月KL显著高于CK、DM,其他月份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生境改良技术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显著提高太行山干瘠山地沙地柏株高、冠幅、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露点水势、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积累;通过对比不同微生境改良技术,发现菌根处理明显优于其他微生境改良技术;建议在太行山土壤厚度为15 cm的干瘠山地开展以沙地柏为植物材料的植被恢复时,应结合菌根处理微生境改良技术,可有效提高植被恢复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干瘠山地 微生境改良 沙地柏 生长
下载PDF
基于生物量的土地整治生态承载力分析——以阜平县荒山改造项目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曹莹琦 许立言 +1 位作者 李芬 彭锐 《小城镇建设》 2019年第3期91-97,共7页
当前,土地整治工程多以最小化工程造价、最大化出地为目标,忽视场地生态承载力。对场地生态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可促进土地整治工程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保护。本研究基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某待整治荒山区域的植被群落调研、卫... 当前,土地整治工程多以最小化工程造价、最大化出地为目标,忽视场地生态承载力。对场地生态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可促进土地整治工程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保护。本研究基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某待整治荒山区域的植被群落调研、卫星影像和已有生物量数据,对比土地整治方案与荒山区域生物量,判断方案可行性。结果表明:NDVI植被指数的二次曲线回归模型为生物量最优拟合模型,可用于反演场地生物量;待整治荒山区域可稳定维持的生物量为2.366kg/m^2,低于土地整治方案作物种植周期内需维持的生物量2.574kg/m^2,这将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和生态系统不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荒山改造 生态承载力 生物量 阜平县
下载PDF
秦岭瘠薄山区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兴文 杨宝珍 《陕西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82-84,共3页
通过对秦岭瘠薄山区商州区飞播造林试验与实践,提出了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秦岭山区飞播造林成效的对策。
关键词 秦岭瘠薄山区 飞播造林 对策
下载PDF
隰县地区荒山造林中侧柏种植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立根 《天津科技》 2022年第1期55-57,共3页
荒山造林是指荒山通过人工措施形成或恢复森林、林木、灌木林的过程。我国中部及西北偏远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导致荒山土层变薄,甚至发生沙化、石化现象。以山西省隰县地区的荒山造林技术为例,介绍了荒山造林的前期准备工作、荒山造... 荒山造林是指荒山通过人工措施形成或恢复森林、林木、灌木林的过程。我国中部及西北偏远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导致荒山土层变薄,甚至发生沙化、石化现象。以山西省隰县地区的荒山造林技术为例,介绍了荒山造林的前期准备工作、荒山造林的树种选择依据和荒山造林的整地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侧柏在荒山造林中的种植技术,主要包括:侧柏的种子处理、侧柏苗期管理、侧柏移栽、侧柏造林和侧柏造林后的抚育管理,以期为隰县荒山造林提供一定参考的同时,为类似地区的荒山造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山造林 侧柏 整地 苗期管理
下载PDF
融合遥感调查和坡度等级的荒山地提取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国华 郭冬娥 +2 位作者 翟艳青 祝明然 孙晓炜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7-114,共8页
针对荒山地有效识别和图斑提取长期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方法,荒山地适宜性治理评价急需位置、面积、地表覆被、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坡度等级等基础信息支撑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利用多源遥感调查监测数据和坡度等级数据的荒山地图斑提取方... 针对荒山地有效识别和图斑提取长期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方法,荒山地适宜性治理评价急需位置、面积、地表覆被、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坡度等级等基础信息支撑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利用多源遥感调查监测数据和坡度等级数据的荒山地图斑提取方法。经历城区的实地应用表明:该方法提取的草地、裸岩石地符合率均为100%,乔木林和灌木林的符合度分别为93%和91%,准确提取了符合荒山地特征的地类图斑,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解决了荒山地地类状况长期不明确的问题,实现了荒山地大规模的有效识别和提取,形成了融合多源遥感监测和坡度等级的荒山地提取方法,提高了荒山地的识别和提取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监测 第三次国土调查 地理国情监测 坡度级 荒山地 提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