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ysical effect on transition from blocking to conducting state of barrier-type thyristor
1
作者 李海蓉 李思渊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3-37,共5页
The transition of the barrier-type thyristor (BTH) from blocking to conducting-state occurs between two entirely contrary physical states with great disparity in nature. The physical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the tr... The transition of the barrier-type thyristor (BTH) from blocking to conducting-state occurs between two entirely contrary physical states with great disparity in nature. The physical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the transition are studied in depth. The features of the transition snapback point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transition snapback point has duality and is just the position where the barrier is flattened. It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apture crosssection of the hole and high-level hole lifetime, resulting in the device entering into deep base conductance modulation. The physical nature of the 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segment I-V characteristics is studied. It is testified by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that the deep conductance modulation is the basic feature and the linchpin of the transition process. The conditions and physical mechanisms of conductance modulation are investigated. The related physical subjects, including the flattening of the channel barrier, the buildup of the double inject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plasma, the realization of the high-level injection, the elimination of the gate junction depletion region, the deep conductance modulation,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hole's lifetime are all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ier-type thyristor 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physical effect conductance modulation
原文传递
A novel method for measuring carrier lifetime and capture cross-section by using the negative resistance I-V characteristics of a barrier-type thyristor
2
作者 李海蓉 李思渊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5-69,共5页
A brand new and feasible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carrier lifetime and capture cross-section of a barrier by using the negative resistance segment of the I-V characteristics of a barrier-type thyristor(BTH) is put f... A brand new and feasible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carrier lifetime and capture cross-section of a barrier by using the negative resistance segment of the I-V characteristics of a barrier-type thyristor(BTH) is put forward.The measuring principle and calculation method are given.The BTH samples are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and the result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rier lifetime capture cross-section barrier-type thyristor
原文传递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of the Symmetric Barrier-Type Shifted Deng–Fan Potential
3
作者 Oluwatimilehin Joshua Oluwadare Kayode John Oyewumi +1 位作者 Karl-Eric Thylwe Somayyeh Hassanabadi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412-416,共5页
By applying continuity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of one- dimensional time-independent Schr6dinger equation with a symmetric barrier-type shifted Deng-Fan potential are ob- t... By applying continuity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of one- dimensional time-independent Schr6dinger equation with a symmetric barrier-type shifted Deng-Fan potential are ob- tained and discussed. The numerical and graphical results are very sufficient, accurate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conser- vation of prob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rSdinger equation symmetric barrier-type shifted Deng-Fan potential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coefficients
原文传递
基于反应性水汽高阻隔环烯烃共聚物复合膜的制备和多性能优化
4
作者 顾宁 刘子萱 +5 位作者 吴栋创 王妍 何欢 姚俊儒 曹杨 孙友谊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51-10156,10188,共7页
针对现有柔性高分子复合膜水汽阻隔性能偏低,且水汽透过率、机械力学强度和光学透过率等多性能难以同时优化的矛盾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氧化镁掺杂环烯烃共聚物复合膜(MgO/COC)。探索了MgO含量对复合膜力学性能、热性能、疏水性能以及水... 针对现有柔性高分子复合膜水汽阻隔性能偏低,且水汽透过率、机械力学强度和光学透过率等多性能难以同时优化的矛盾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氧化镁掺杂环烯烃共聚物复合膜(MgO/COC)。探索了MgO含量对复合膜力学性能、热性能、疏水性能以及水蒸气阻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gO在COC复合膜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当1%(质量分数)MgO掺杂COC时,接触角达到最高(106.8°),表明MgO/COC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疏水特性。复合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比纯COC膜提高了63.1%,最小水汽透过率达到0.21 g/(m^(2)·d),是目前公开报道掺杂型高分子复合膜水汽透过率的最低值。优异的水汽阻隔性能归因于MgO与水汽反应特性形成了氢氧化镁,同时氢氧化镁具有优异水汽阻隔性能。该复合膜双机制水汽阻隔特性为食品包装和医药包装的水汽阻隔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阻隔 COC 氧化镁 复合膜 反应型
下载PDF
地铁出入线扩散体型声屏障降噪效果研究
5
作者 徐平 杜炫錡 +2 位作者 何况 杨延峰 刘向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7,100,共8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运营引起的噪声污染问题,以郑州地铁5号线中州大道车辆段出入线为工程实例,对加装声屏障前后的噪声进行现场测试,采用Virtual Lab软件对声屏障的降噪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仿真模拟与实测声压级随声源频率的变化曲线...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运营引起的噪声污染问题,以郑州地铁5号线中州大道车辆段出入线为工程实例,对加装声屏障前后的噪声进行现场测试,采用Virtual Lab软件对声屏障的降噪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仿真模拟与实测声压级随声源频率的变化曲线具有较好的吻合性,验证了声学仿真模型与计算方法的准确性。采用声压级插入损失表征声屏障的降噪效果,进一步研究三角尖劈型、QRD序列和PRD序列、微穿孔板-PRDⅠ型复合结构等类型声屏障的降噪效果。结果表明:尖劈角度对三角尖劈型声屏障降噪效果的影响较为显著;较高不规则度有利于提高PRD型声屏障对绕射声的扩散作用,降噪效果比QRD型声屏障更佳;PRDⅠ型声屏障的整体降噪效果略高于PRDⅡ型声屏障,适当降低扩散体设计频率、增加阶数和扩大槽宽均能提升PRDⅠ型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在微穿孔板-PRDⅠ型复合声屏障扩散体端部凹槽中添加微穿孔板共振吸音结构,能进一步提高扩散体端部结构的降噪增益,对改善地铁出入线噪声环境具有理想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出入线 扩散体型 声屏障 插入损失 降噪效果
下载PDF
微针导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在皮肤屏障功能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文渊 耿栋芸 +3 位作者 庄卉如 陆蒋惠文 邱丹丹 赵天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究微针导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治疗因皮肤炎性衰老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下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接受面部皮肤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 目的探究微针导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治疗因皮肤炎性衰老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下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接受面部皮肤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与治疗组(微针导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各15例。治疗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分别进行主观疗效评价及客观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4、8、12周,治疗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皮肤皱纹、纹理、红区、毛孔、弹性、皮肤经皮失水及皮肤含水量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油脂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12周,治疗组的总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针导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对皮肤修复有较好的疗效,可增强皮肤屏障功能,为改善皮肤屏障功能、治疗因皮肤屏障受损引起的炎性衰老提供了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 炎性衰老 皮肤屏障功能
下载PDF
高寒沙地不同植被修复措施下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机制
7
作者 张政 向前胜 +2 位作者 张登山 王丽 史文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3,共9页
为探究高寒沙地不同植被修复措施下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机制,更好地发挥其水土保持作用,以青海共和盆地设置3 a的高立式网笼沙障、麦草方格沙障+花棒、麦草方格沙障+柠条、麦草方格沙障+沙蒿和麦草方格沙障+菊芋种植为研究对象。利用290... 为探究高寒沙地不同植被修复措施下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机制,更好地发挥其水土保持作用,以青海共和盆地设置3 a的高立式网笼沙障、麦草方格沙障+花棒、麦草方格沙障+柠条、麦草方格沙障+沙蒿和麦草方格沙障+菊芋种植为研究对象。利用2900ET气象站和ECH 2 O,分别对研究区降雨量和各沙障类型下0~140 cm(10、20、40、60、80、100、120和140 cm)土壤含水量进行连续自动监测,选取3种不同等级降雨事件进行研究,分析其土壤水分响应情况和0~60 cm土壤水分补给特征。结果表明:1)2020年8月—2021年8月,研究区降雨主要集中在4—9月,以低频率小雨为主,<2 mm降雨事件占总降雨事件最高(38.98%),贡献率最小(6.12%),各沙障类型按月土壤总蓄水量变化划为缓慢积累期(1—4月)、消耗期(5—6月)、积累期(7—9月)和稳定期(10—12月)且均在8月达到峰值,其中高立式沙障土壤蓄水量最高(4万7563.54 mm),菊芋沙障最低(2万5564.09 mm),其各土层土壤蓄水量的增加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呈现出“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变化。2)降雨量<5 mm时,菊芋沙障0~10 cm、花棒沙障及沙蒿沙障0~20 cm土层水分产生波动;降雨量在5~18 mm时,高立式沙障0~10 cm,柠条沙障、沙蒿沙障及菊芋沙障0~20 cm,花棒沙障0~100 cm土层水分产生波动;降雨量>18 mm时,高立式沙障0~10 cm,柠条沙障、沙蒿沙障及菊芋沙障0~60 cm,花棒沙障0~140 cm土层土壤水分产生波动。综合该地区不同植被修图措施下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情况,建议在5—6月进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降雨事件 沙障类型 植物 高寒沙区 不同土层
下载PDF
渤海湾海面变化
8
作者 王福 胡云壮 +12 位作者 田立柱 施佩歆 李建芬 陈永胜 李勇 商志文 姜兴钰 袁海帆 杨朋 文明征 赵琰琳 杨怡 王宏 《华北地质》 2024年第1期1-20,共20页
【研究目的】海面上升,是渤海湾泥质海岸带地区全新世海陆变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重建海面变化历史,有助于预测今后的变化趋势。【研究方法】全球基于实际调查的建模研究,恢复了过去数万年来较高分辨率的海面变化历史、分析了导致... 【研究目的】海面上升,是渤海湾泥质海岸带地区全新世海陆变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重建海面变化历史,有助于预测今后的变化趋势。【研究方法】全球基于实际调查的建模研究,恢复了过去数万年来较高分辨率的海面变化历史、分析了导致这种变化的各类分量的贡献。我们通过地区性相对海面变化研究,着重对地区性和区域性分量或做了定量评估、或进行了半定量推理分析,并做了具体的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这些研究表明,距今10~7 ka时全球海面平均上升速率是~9 mm/a,同期渤海湾西岸相对海面平均上升速率是~5.6 mm/a。这一较快的上升造成了包括渤海湾在内全球沿海平原海岸线后退(以及渤海海盆-渤海湾可能的数道沿岸堤被淹没)。但是,7 ka至今,全球与冰融水等效海面(ice-equivalent sea level,ESL)的平均上升速率降至~0.64 mm/a;5 ka以来,甚至不再上升。7 ka以来,渤海湾西岸相对上升速率是~0.46 mm/a;5.5 ka之后,进一步减弱到~0.18 mm/a。上述全球和渤海湾西岸海面变化,显示出明显的“二段式”上升特点。以~7 ka为转折点:之前与之后的上升速率相差一个数量级。对于渤海湾西岸而言,叠加在这个长达~7000年的明显减速但仍缓慢上升背景上的,是均衡掀升分量与下沉(新构造下沉+沉积自压实下沉)分量的相互抵消。于是,全球性海面的缓慢上升、区域性均衡调整造成的掀升与局地下沉,这三者的复杂博弈,形成了长达~7000年的、经常受高潮水影响的渤海湾西岸障壁岛型贝壳堤-潟湖盐沼洼地周期性交替的沿海地形地貌格局。1870 CE至今的150余年间,全球海面平均上升速率~1.7 mm/a,近10余年来更加速至3.7 mm/a,渤海湾同时期I堤海岸线向海侧的前凸岸段平均蚀退1~3 km。【结论】我们推断1870CE以来的全球气温上升-海面上升与渤海湾同时期海岸线蚀退可能具因果关系。21世纪全球变暖及因此引起海面~6~8 mm/a上升的预测,是1870 CE至今全球加速升温-海面加速上升的必然延续。从地质学角度,这将导致渤海湾今后的“可容空间”逐步增加,为海岸线-潮间带蚀退、盐沼湿地退化提供条件,从而将可能导致持续了~7000年的贝壳堤障壁岛-潟湖盐沼地貌过程的终止,转入与7 ka之前相似的海面上升加速时的沿岸堤-沿海低地模式。以上基于全球研究及渤海湾实际调查结果做出的推断,将对渤海湾泥质海岸带的中长期发展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海面变化 障壁岛型贝壳堤-潟湖盐沼过程终止 海面加速上升 可容空间增加 海岸线蚀退
下载PDF
基于AlAsSb/InAsSb超晶格势垒的InAs/InAsSbⅡ类超晶格nBn中波红外探测器
9
作者 单一凡 吴东海 +8 位作者 谢若愚 周文广 常发冉 李农 王国伟 蒋洞微 郝宏玥 徐应强 牛智川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0-456,共7页
InAs/InAsSbⅡ类超晶格避免了InAs/GaSbⅡ类超晶格中与Ga原子相关的缺陷复合中心,具有更高的少数载流子寿命,在高工作温度中波红外探测器制备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少数载流子单极势垒结构通常被用来抑制探测器暗电流,如nBn结构探测... InAs/InAsSbⅡ类超晶格避免了InAs/GaSbⅡ类超晶格中与Ga原子相关的缺陷复合中心,具有更高的少数载流子寿命,在高工作温度中波红外探测器制备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少数载流子单极势垒结构通常被用来抑制探测器暗电流,如nBn结构探测器。在InAs/InAsSbⅡ类超晶格nBn中波红外光电探测器中,势垒层常采用AlAsSb等多元合金材料,阻挡多数载流子的输运。然而,势垒层与吸收层存在的价带偏移(VBO)使得光电流往往需要在大偏压下饱和,从而增大了探测器暗电流。本文设计了一种AlAsSb/InAsSb超晶格势垒,旨在消除VBO并降低量子效率对偏压的依赖性。研究结果显示,150 K下,设计制备的nBn光电探测器的50%截止波长为4.5μm,探测器光响应在-50 mV的小反向偏压下达到了饱和,3.82μm处的峰值响应度为1.82 A/W,对应量子效率为58.8%。在150 K和-50 mV偏压下,探测器的暗电流密度为2.01×10^(-5)A/cm^(2),计算得到在3.82μm的峰值探测率为6.47×10^(11)cm·Hz^(1/2)/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s/InAsSb Ⅱ类超晶格 AlAsSb/InAsSb势垒 中波红外 势垒探测器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瑞 李娟 李劲松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49-460,共12页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有其他特应性表现,可同时对儿童及成人造成影响。多项研究表明,AD患者的疾病负担较重,对公共卫生有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AD的发病机制涉及皮肤免疫炎症、皮肤屏障和...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有其他特应性表现,可同时对儿童及成人造成影响。多项研究表明,AD患者的疾病负担较重,对公共卫生有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AD的发病机制涉及皮肤免疫炎症、皮肤屏障和皮肤菌群,提出表皮通透屏障功能受损是A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因此,修复和保护皮肤屏障功能,维持皮肤微生态平衡对AD的治疗尤为重要。AD的治疗涉及基础治疗、外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系统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对于轻至中度患者而言,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外用药物和口服抗组胺药等进行治疗。而对于中重度患者,则可以选择系统治疗。其中,一些创新疗法以生物制剂为代表,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能够有效抑制2型炎症,有助于患者实现长期的病情控制。同时天然药物的挖掘和开发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将为AD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2型炎症 皮肤屏障 皮肤菌群 生物制剂 天然药物
下载PDF
川东褶皱带石柱向斜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地下水循环模式初析
11
作者 郭华 曲晨豪 +1 位作者 吴焕恒 张鹏 《四川地质学报》 2024年第2期252-259,共8页
川东隔挡式构造带沿褶皱轴部及两翼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条带间布,影响岩溶地貌演化与岩溶地下水运移。通过分析川东石柱向斜区中段与南段典型岩溶地貌类型、规模、高程与分布,掌握各段岩溶发育特征差异。结合各段岩溶泉点氢氧同位素特征分... 川东隔挡式构造带沿褶皱轴部及两翼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条带间布,影响岩溶地貌演化与岩溶地下水运移。通过分析川东石柱向斜区中段与南段典型岩溶地貌类型、规模、高程与分布,掌握各段岩溶发育特征差异。结合各段岩溶泉点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与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等,研究了石柱向斜岩溶发育特征及地下水循环规律。表明:川东石柱向斜地下水循环包含翼部顺层径流型、核部顺轴径流型与断层径流型三类;石柱向斜中段与南段岩溶发育具明显垂向分带特征,在海拔860~2000m以浅表岩溶洼地为主;海拔200~860m以深部溶洞为主。研究结果对水利工程选址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发育特征 地下水循环模式 石柱向斜 川东隔挡式构造带
下载PDF
从血脑屏障药物转运机制探究平痫冲剂的抗痫作用
12
作者 高旅 王梓安 +4 位作者 高蕾 尚菁 林蓉 史正刚 隋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362-1366,共5页
目的观察平痫冲剂的抗痫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2只3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造模组50只,采用戊四唑(pentetrazol,PTZ)腹腔注射制备癫痫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分成模型组、西药组及平痫冲剂组,每组各12只,西药组... 目的观察平痫冲剂的抗痫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2只3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造模组50只,采用戊四唑(pentetrazol,PTZ)腹腔注射制备癫痫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分成模型组、西药组及平痫冲剂组,每组各12只,西药组给予丙戊酸钠灌胃,平痫冲剂组给予平痫冲剂灌胃。干预7 d后,观察癫痫大鼠运动皮质区的组织形态结构;免疫组化、RT-q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大脑运动皮质区组织L型氨基酸转运体(L-type amino acid transporter,LAT)1、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区神经元数量减少(P<0.01),LAT1蛋白及mRNA表达下降(P<0.05),P-gp、BCRP及其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平痫冲剂组大鼠大脑运动皮质区神经元数量增多(P<0.05),神经元病理形态有所改善,LAT1及其mRNA表达升高(P<0.01),P-gp、BCRP及其mRNA表达下降(P<0.01)。结论平痫冲剂可能通过调控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药物转运体P-gp、BCRP、LAT1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平痫冲剂 血脑屏障 药物转运机制 L型氨基酸转运体1 P糖蛋白 乳腺癌耐药蛋白
下载PDF
国产ARM架构上的关系数据库组件优化技术研究
13
作者 胡学勇 杨玉姣 《移动信息》 2024年第8期288-291,共4页
随着ARM架构处理器的兴起,其在数据库领域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文中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国产ARM架构上优化关系数据库组件,特别是在存储引擎、计算引擎及查询引擎等关键组件方面。利用国产ARM架构与主流X86架构的差异进行优化,并通过实验... 随着ARM架构处理器的兴起,其在数据库领域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文中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国产ARM架构上优化关系数据库组件,特别是在存储引擎、计算引擎及查询引擎等关键组件方面。利用国产ARM架构与主流X86架构的差异进行优化,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优化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经过优化的数据库关键组件在国产ARM架构上提高了数据库性能,为数据库技术的国产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类型 索引策略 锁定 内存屏障 并行查询
下载PDF
自拟清热解毒汤结合针灸治疗湿热蕴结型寻常痤疮患者对其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周泉宇 塔娜 +1 位作者 张一宁 张海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7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对寻常痤疮(湿热蕴结型)患者实施自拟清热解毒汤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及对其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湿热蕴结型寻常痤疮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以盐酸米诺环素胶囊+莫匹罗... 目的探讨对寻常痤疮(湿热蕴结型)患者实施自拟清热解毒汤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及对其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湿热蕴结型寻常痤疮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以盐酸米诺环素胶囊+莫匹罗星软膏外涂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清热解毒汤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皮肤屏障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较对照组的77.50%更高(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疗程结束后的皮疹脓疱、面部油腻、口臭、尿黄积分分别为(1.07±0.13)、(1.07±0.03)、(1.15±0.24)、(1.01±0.1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21±0.58)、(2.14±0.24)、(2.08±0.27)、(2.19±0.58)分(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且观察组的经皮水分丢失量(15.84±0.32)g/(cm^(2)·h)、皮肤粘脱蛋白质含量(30.24±1.64)μ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53±1.52)g/(cm^(2)·h)、(36.45±2.49)μg,而角质层含水量(46.84±4.24)AU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46±3.78)AU(P<0.05)。结论以自拟清热解毒汤结合针灸治疗湿热蕴结型寻常痤疮的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保护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清热解毒汤 针灸 湿热蕴结型 寻常痤疮 皮肤屏障功能
下载PDF
四红祛斑汤联合火针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效果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祝露露 惠坤 +2 位作者 杨娜娜 马洁 胡梦雨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3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四红祛斑汤联合火针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效果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科收治的80例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火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四... 目的探讨四红祛斑汤联合火针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效果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科收治的80例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火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四红祛斑汤联合火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皮损面积评分、皮损颜色评分及皮损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物质(SP)、促黑激素(MSH)及丙二醛(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经表皮水分流失量(TEWL)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红祛斑汤联合火针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皮损症状积分,促进患者抗氧化能力提升和皮肤屏障功能改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红祛斑汤 火针 气滞血瘀型 黄褐斑 皮肤屏障功能
下载PDF
火源距离与环廊进深对下沉式广场烟气阻隔效果的影响
16
作者 段啸天 刘长春 +3 位作者 思涛 张翌祥 杜雪 彭爽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4,共8页
针对四面围合形态环廊式下沉广场发生火灾可能造成烟气聚集的问题,运用FDS仿真软件模拟了不同火源距离与环廊进深对下沉广场内能见度、烟气速度场、安全区域面积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增加火源距广场开口边缘距离或者四周环廊进深,... 针对四面围合形态环廊式下沉广场发生火灾可能造成烟气聚集的问题,运用FDS仿真软件模拟了不同火源距离与环廊进深对下沉广场内能见度、烟气速度场、安全区域面积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增加火源距广场开口边缘距离或者四周环廊进深,均会促进烟气于环廊区域内持续发生碰撞并涌入广场开口内导致下沉广场排烟、隔烟功能失效;(2)固定环廊进深条件下,随着火源与下沉广场开口边缘距离的增加,广场内安全高度处的平均能见度骤减,最高可降低至6.34 m;(3)环廊进深与下沉广场开口内的能见度及安全区域占比均呈反比例关系,北侧环廊进深不变、两侧环廊进深由0 m增加至6 m时,广场开口内平均能见度降低了81.56%;两侧环廊进深不变、北侧环廊进深由0 m增加至4 m时,广场开口内安全区域占比下降了8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廊式下沉广场 烟气阻隔效果 火源距离 环廊进深 能见度 FDS
下载PDF
α7nAChR抑制MyD88依赖性Zonulin释放改善脑梗死大鼠肠道炎症和肠屏障损伤
17
作者 靳子言 闫斯旸 +2 位作者 沈紫红 陈国蕾 吴新贵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11-217,共7页
目的:观察α7型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对脑梗死大鼠肠道炎症和肠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中脑动脉栓塞(MCAO)组和PNU282987组。MCAO组和PNU282987组采用Longa改良线栓法制备... 目的:观察α7型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对脑梗死大鼠肠道炎症和肠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中脑动脉栓塞(MCAO)组和PNU282987组。MCAO组和PNU282987组采用Longa改良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PNU282987组腹腔注射1 mg/kg PNU282987,连续7 d。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肠道黏膜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及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内毒素(ET)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2(TLR2)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肠组织紧密连接关键蛋白咬合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Claudin-1)、连蛋白(Zonulin)、带状闭合蛋白(ZO-1)、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和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MCAO组大鼠肠上皮脱落、肠绒毛排列紊乱及黏膜下层炎性浸润,血清DAO、DLA、ET水平及结肠组织TNF-α、IL-6含量显著增高,结肠组织Occludin、Claudin-1、ZO-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Zonulin、TLR2、MyD88、p-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均P<0.05)。与MCAO组比较,PNU282987组大鼠肠上皮损伤减轻,血清DAO、DLA、ET水平及结肠组织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结肠组织Occludin、Claudin-1、ZO-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Zonulin、TLR2、MyD88、p-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PNU282987可以显著改善脑梗死大鼠肠道炎症及肠屏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型烟碱乙酰胆碱受体 脑梗死 肠屏障损伤 ZONULIN 髓样分化因子88
下载PDF
葛洲坝枢纽二江电站进口拦漂排重建设计
18
作者 胡剑杰 钱军祥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2期54-57,61,共5页
根据葛洲坝二江电站水力条件,对拦漂排重建设计,采用固定锚固点结合浮动锚固点的布置方案,优化拦漂排受力体系,选用以“双层塑料浮筒+网衣+重锤+高强聚乙烯主绳”为主排的拦漂排结构,确定主绳、浮筒、网衣及重锤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 根据葛洲坝二江电站水力条件,对拦漂排重建设计,采用固定锚固点结合浮动锚固点的布置方案,优化拦漂排受力体系,选用以“双层塑料浮筒+网衣+重锤+高强聚乙烯主绳”为主排的拦漂排结构,确定主绳、浮筒、网衣及重锤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等,均满足规范要求。拦漂排重建后运行至今状态良好,其布置方案及结构设计理念可作为同类型工程应用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漂排 浮动锚固 塑料浮筒 大跨度 径流式电站
下载PDF
Advances in the Mechanisms of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nd Therapeutic Agents afte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Ischemic Stroke
19
作者 Yue Dai Yongyi Zhan +2 位作者 Mingtian Lu Zehua He Yu Liu 《Yangtze Medicine》 2024年第1期29-40,共12页
Ischemic stroke is an important disease leading to death and disability for all human beings, and the key to its treatment lies in the early opening of obstructed vessels and restoration of perfusion to the local infa... Ischemic stroke is an important disease leading to death and disability for all human beings, and the key to its treatment lies in the early opening of obstructed vessels and restoration of perfusion to the local infarcted area.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with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therapies to achieve revascularization, but it faces strict indications with a narrow therapeutic time window,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 after reperfusion of the infarcted foci,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hich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 after reperfusion of the infarcted focus, greatly reducing patient utilization and clinical benefit. Since the mechanism of HT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and the related molecular mechanisms are complex and interactive, there is no specific and effective therapy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HT. In this article, we focus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echanism of HT after tPA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vascular integrity disruption, oxidative stress, and neuro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erapeutic strateg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prognosis of tPA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the clin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Tissue-Type Fibrinogen Activat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Blood-Brain Barrier
下载PDF
阻隔型隔热保温涂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胜 刘鑫 +2 位作者 张自豪 朱峻生 李昭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4-48,共5页
阻隔型隔热保温涂料可有效提高设备及管道的节能效果,降低能源损耗。系统介绍了该种涂料的隔热原理、应用现状、各主要组分材料及提高隔热性能的方法;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需求,对阻隔型隔热保温涂料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拓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性涂料 阻隔型隔热保温涂料 涂料组分 隔热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