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脑沟裂间隙入路对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流、神经功能及微炎症的影响
1
作者 朱深海 何少武 +1 位作者 李霞 吴钟其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分析经脑沟裂间隙入路对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流、神经功能及微炎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7,经脑沟裂间隙入路)和对照组(n=49,常规经脑回皮质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脑... 目的分析经脑沟裂间隙入路对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流、神经功能及微炎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7,经脑沟裂间隙入路)和对照组(n=49,常规经脑回皮质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外周阻力(Rv)、平均血流量(Qm)、平均血流速度(Vm)]、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血清神经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NPY)]、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意识恢复时长、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Rv均降低,Qm、Vm均升高,血清NSE、NGF、NPY、MMP-9、hs-CRP、TNF-α水平及NHI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气管切开、脑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脑沟裂间隙入路手术能有效改善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和脑血流,减轻微炎症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脑沟裂间隙入路 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 脑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 微炎症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叶亮亮 周立田 +4 位作者 焦磊 丁俊宏 余前 刘维军 杨平来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前白蛋白(PA)水平、神经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入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基底节...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前白蛋白(PA)水平、神经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入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资料,其中43例患者接受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硬通道微创治疗(内镜组),余40例接受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开颅组)。对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的血清NSE、PA水平、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开颅组相比,内镜组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少,血肿清除率较高,ICU入住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04、8.332、10.222、9.180,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7 d血清NSE、NIHSS评分明显降低(t=28.137、19.333、30.472、16.683,P<0.05),且内镜组术后7 d的血清NSE及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5、10.113,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7 d血清PA明显升高(t=-13.077、-9.189,P<0.05),且内镜组术后7 d的血清PA明显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1,P<0.05)。内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0%,较开颅组的30.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5,P<0.05)。结论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硬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具有微创、高效、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特点,相比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 导航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前白蛋白
下载PDF
基于ReHo和fALFF的优势半球与非优势半球基底节区脑梗死后运动障碍的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研究
3
作者 熊丹 梁育源 +5 位作者 朱盼 谢海花 陆琳 李浩 谭洁 赵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fMRI技术联合局部一致性(ReHo)和比率低频振幅(fALFF)探讨优势半球与非优势半球基底节区脑梗死后运动障碍患者的脑局部自发活动变化。方法:招募20例基底节区脑梗死后运动障碍患者,按照病灶位置分为优势半球脑梗死组11例... 目的:采用静息态fMRI技术联合局部一致性(ReHo)和比率低频振幅(fALFF)探讨优势半球与非优势半球基底节区脑梗死后运动障碍患者的脑局部自发活动变化。方法:招募20例基底节区脑梗死后运动障碍患者,按照病灶位置分为优势半球脑梗死组11例和非优势半球脑梗死组9例;招募18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行静息态fMRI,利用基于MATLAB的SPM12和DPARSF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双样本t检验(体素水平P<0.01,团块水平P<0.05,GRF校正)对3组受试者的ReHo及fALFF脑图行组间两两比较,提取差异脑区的ReHo值及fALFF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优势半球脑梗死组左侧三角部额下回的ReHo值显著升高(t=4.97,P<0.05),左侧扣带回白质的fALFF值显著降低(t=-7.57,P<0.05)。与对照组相比,非优势半球脑梗死组左侧额中回的ReHo值显著升高(t=6.01,P<0.05),左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t=-6.02,P<0.05)、右侧枕上回(t=-5.25,P<0.05)的ReHo值显著降低,右侧眶部额下回(t=5.01,P<0.05)、左侧枕中回(t=4.74,P<0.05)的fALFF值显著升高,右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fALFF值显著降低(t=-5.58,P<0.05)。与非优势半球脑梗死组相比,优势半球脑梗死组左侧小脑的ReHo值显著升高(t=4.51,P<0.05),左侧三角部额下回(t=5.29,P<0.05)、左侧舌回(t=5.63,P<0.05)、左侧额中回(t=6.72,P<0.05)的fALFF值显著升高。结论:静息状态下,与对照组相比,优势半球与非优势半球基底节区脑梗死后双侧大脑皮质运动、感觉及认知等多个脑区神经元活动发生变化;与非优势半球脑梗死相比,优势半球脑梗死能更快地出现代偿性激活,增强神经元活动,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不同半球间基底节区脑梗死后运动障碍患者的大脑局部神经影像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梗死 运动功能障碍 局部一致性 比率低频振幅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邓鹏程 张永明 +4 位作者 姜国伟 张圣帮 徐旭东 黄振山 丁俊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38-441,447,共5页
目的 探究机器人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0月共71例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的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行开颅手术,实验组35例,在机器人辅... 目的 探究机器人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0月共71例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的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行开颅手术,实验组35例,在机器人辅助下行立体定向穿刺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后神经功能较对照组均显著提升(P<0.05);术后1周实验组血肿较对照组显著缩小;术后两组总有效率均在90.00%以上(P>0.05);实验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3、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显著升高,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显著下降(P<0.05)。结论 机器人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术能显著提升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缩小血肿,同时显著改善并发症与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 机器人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术 神经功能 疗效
下载PDF
神经内镜硬通道微创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
5
作者 火旭其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37-41,共5页
目的:分析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采取神经内镜硬通道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 目的:分析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采取神经内镜硬通道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共40例为对照组,另一组应用神经内镜硬通道微创治疗,共40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各项手术指标、神经缺损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的卒中量表评分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残留血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治疗之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提供神经内镜硬通道微创治疗,可以帮助促进患者术后身体康复,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减少并发症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硬通道微创治疗 神经缺损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轻中度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魏峰 李修龙 +2 位作者 张雷 董国平 崔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46-49,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应用在轻中度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轻中度的基底核区HICH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方式治疗,研究组实施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 目的分析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应用在轻中度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轻中度的基底核区HICH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方式治疗,研究组实施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77.50%相比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13.64±2.12)分比对照组的(19.74±5.26)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注意评分(5.71±0.43)分、命名评分(2.76±0.24)分、语言流畅评分(1.99±0.37)分、定向力评分(5.97±0.45)分、延迟记忆评分(2.96±0.33)分、抽象思维评分(1.65±0.33)分、视空间的执行能力评分(4.79±0.53)分、总分(23.85±5.47)分与对照组的(4.12±0.49)、(2.04±0.03)、(1.52±0.08)、(4.06±0.32)、(1.76±0.14)、(1.14±0.21)、(4.02±0.46)、(17.28±2.35)分相比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50%与对照组25.00%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应用在轻中度的基底核区HICH患者效果较好,可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其神经功能,帮助患者提升认知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能有效促进其早日康复,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颅内血肿 微创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认知功能 基底核区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7
作者 熊方令 刘保华 +4 位作者 刘厚强 朱宗锦 张怀兵 高明明 袁璞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49-151,15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样本医院收治的31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与同期常规开颅显微镜下手术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时间、出...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样本医院收治的31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与同期常规开颅显微镜下手术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时间、出血量、术后残余血量、术后第7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内镜组术中时间较显微组短,出血量较显微组少,术后第7 d GCS评分较显微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70、9.608、2.289,P<0.05);术后气管切开、消化道出血内镜组较显微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4、5.650,P<0.05)。内镜组预后较显微组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后良好率(ADL分级Ⅰ~Ⅲ级)内镜组较显微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80,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2,P>0.05)。结论:神经内镜有助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脑出血 神经内镜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对比
8
作者 曹廷亮 吴恒浩 +1 位作者 张圣旭 张万宏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905-906,共2页
目的对比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和B组(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手术),比较两组的手... 目的对比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和B组(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神经功能、并发症。结果A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的NIHSS评分、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B组,血肿清除率高于B组(P<0.05)。结论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患者可明显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 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手术 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强化降压治疗后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分析
9
作者 马美龄 黄健 郭仕峰 《医药前沿》 2024年第4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强化降压治疗后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临沂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收治的104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强化降压治疗.根据强化降压治疗后血肿是否扩大,分为血肿...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强化降压治疗后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临沂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收治的104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强化降压治疗.根据强化降压治疗后血肿是否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和非扩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降压后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肿扩大患者入院时超早期甘露醇使用史、入院时收缩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高于血肿未扩大患者,而血肿形态(规则)比例低于血肿未扩大患者,入院时血肿体积大于血肿未扩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入院时收缩压及入院时血肿体积是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入院时NIHSS评分较高、入院时收缩压过高及入院时血肿体积较大,预示着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强化降压治疗后血肿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性期 基底节区 强化降压 血肿扩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内囊区局部脑血流量在少量基底节出血手术指征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10
作者 张卫民 高海晓 +5 位作者 张兰 刘龙 王敏 王松 路萌 库洪彬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5-69,共5页
目的为少量(15~30 mL)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HBGH)手术指征的评估提供一种基于客观指标的方法。方法分析198例少量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入院时所测得的血肿同侧内囊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数值为标准分为轻度灌注不足组[rCBF≥15 m... 目的为少量(15~30 mL)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HBGH)手术指征的评估提供一种基于客观指标的方法。方法分析198例少量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入院时所测得的血肿同侧内囊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数值为标准分为轻度灌注不足组[rCBF≥15 mL/100(g·min)]103例和重度灌注不足组[rCBF<15 mL/100(g‧min)]95例,在两组中再根据患者是否手术,分别分为手术亚组和保守亚组。对比两组中手术与保守2亚组间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以及术后内囊区rCBF差异,评价rCBF在评估少量HBGH患者手术指征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轻度灌注不足组手术亚组与保守亚组的治疗有效、预后良好、术后内囊区rCBF数值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灌注不足组手术亚组与保守亚组的治疗有效、预后良好、术后内囊区rCBF数值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囊区rCBF可作为评估少量HBGH手术指征的客观指标,内囊区轻度灌注不足者,手术不能明显改善脑灌注和预后,故无手术指征。重度灌注不足者,手术可明显改善脑灌注和预后,故有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 内囊 局部脑血流量 手术指征 CT灌注
下载PDF
经脑沟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
11
作者 杨彬源 李少鹏 +2 位作者 付万新 罗灼明 叶泽驹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9期21-25,共5页
目的:探究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采取经脑沟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6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经脑回皮质手术治疗,试验... 目的:探究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采取经脑沟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6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经脑回皮质手术治疗,试验组经脑沟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免疫功能指标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12周,试验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7 d,试验组CD3^(+)、CD4^(+)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脑沟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系统紊乱等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核区 脑出血 经脑沟裂入路 显微手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与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脑部分布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东杨 陈静 +1 位作者 路畅 白宏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48-1354,1368,共8页
背景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与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脑卒中及卒中后不良结局等密切相关,尽早发现并给予处理极为重要。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与EPVS脑部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 背景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与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脑卒中及卒中后不良结局等密切相关,尽早发现并给予处理极为重要。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与EPVS脑部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并完成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和脑部核磁共振(MRI)的患者199例为研究对象。评估患者EPVS负荷,根据EPVS分数对基底节区EPVS(BG-EPVS)及半卵圆中心EPVS(CS-EPVS)严重程度进行分组:轻度BG-EPVS组(Potter评分1分,126例)、中度BG-EPVS组(Potter评分2分,46例)、重度BG-EPVS组(Potter评分3~4分,27例);轻度CS-EPVS组(Potter评分1分,131例)、中度CSEPVS组(Potter评分2分,45例)、重度CS-EPVS组(Potter评分3~4分,23例)。根据BG-EPVS与CS-EPVS数量划分EPVS优势模型:模型1(BG>CS,119例)、模型2(BG=CS,20例)、模型3(BG<CS,60例)。比较各组的一般资料与HRV指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HRV指标与EPVS的相关性,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HRV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EPVS严重程度及优势模型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轻、中、重度BGEPVS组患者年龄、目标区间内正常间隔连续差的均方根(rMSSD)、总功率(T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BG-EPVS组年龄高于轻度BG-EPVS组(P<0.05),重度BG-EPVS组rMSSD、TP低于轻度BG-EPVS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RV指标中的rMSSD、>50 ms的相邻正常间隔的百分比(PNN50)、TP与BG-EPVS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_(s)=-0.357、-0.153、-0.169,P<0.05);目标区间内每5 min正常间隔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rMSSD与EPVS优势模型呈正相关(r_(s)=0.155、0.262,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MSSD是BG-EPVS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OR=0.983,95%CI(0.972,0.994),P=0.002〕;rMSSD是EPVS优势模型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17,95%CI(1.006,1.028),P=0.003〕。结论rMSSD分别与BG-EPVS严重程度、优势模型呈负相关和正相关,是BG-EPVS严重程度及EPVS优势模型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rMSSD下降时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可能引起血脑屏障破坏或脑中代谢废物清除减少,rMSSD参与BG-EPVS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 心率变异性 大脑小血管疾病 基底节区 目标区间内正常间隔连续差的均方根 自主神经系统 血脑屏障
下载PDF
颅内静脉慢性血栓形成合并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内治疗1例
13
作者 梅月昕 陈歆然 +2 位作者 陈红兵 范玉华 曾进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2-366,共5页
报告1例颅内静脉慢性血栓形成合并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治过程和转归。患者为49岁男性,以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等症状起病,查体可见高级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初始磁共振见双侧基底节区异常信号,外院误诊为脑炎,予激素治疗后症状逐渐加重。后... 报告1例颅内静脉慢性血栓形成合并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治过程和转归。患者为49岁男性,以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等症状起病,查体可见高级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初始磁共振见双侧基底节区异常信号,外院误诊为脑炎,予激素治疗后症状逐渐加重。后磁共振静脉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示颅内静脉血栓合并硬脑膜动静脉瘘,药物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及颅内病灶均加重;对颅内静脉血栓予血管内治疗后再通,硬脑膜动静脉瘘血流也发生转向。术后随访患者症状显著改善,原基底节区病变明显缩小。本文通过分析该病例特点,为类似病例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基底节区病变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硬脑膜动静脉瘘 血管内治疗 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
下载PDF
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14
作者 汪仲伟 吴环立 杨飞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99-103,共5页
目的分析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ganglia hemorrhage,HBGH)神经内镜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行神经内镜手术的HBGH病例资料,依据术后再出血情况分为再出血组(n=38)与对照组(n=172)... 目的分析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ganglia hemorrhage,HBGH)神经内镜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行神经内镜手术的HBGH病例资料,依据术后再出血情况分为再出血组(n=38)与对照组(n=172)。比较再出血组与对照组资料,建立回归模型,分析HBGH神经内镜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基于回归模型分析得到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采用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价模型预测价值。结果入院时GCS评分低、血肿量大、发病至手术时间短、术前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高是HBGH神经内镜术后再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发现,入院时GCS评分低、血肿量大、发病至手术时间短、术前FIB水平高的HBGH患者发生术后出血的风险较大;使用Bootstrap进行内部验证,绘制标准曲线,校准曲线和Y-X直线相近,C指数为0.988,决策曲线净受益率最大值为0.181,模型准确度、区分度良好。结论入院时GCS评分低、血肿量大、发病至手术时间短、术前FIB水平高可能是HBGH神经内镜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于HBGH神经内镜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基底核区 神经内镜 再出血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建滨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4期34-37,共4页
目的:研究比较神经内镜与显微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9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试验组(n=51)和对照组(n=38)。试验组采用... 目的:研究比较神经内镜与显微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9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试验组(n=51)和对照组(n=38)。试验组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显微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血肿体积、术后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较显微镜手术有更好的效果,手术安全性更高且远期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神经内镜手术 显微镜手术 血肿清除率
下载PDF
基于King达标互动理论的护理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冰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7期165-168,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King达标互动理论的护理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BGH)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154例HBG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8例。两组均行小骨窗微... 目的:观察基于King达标互动理论的护理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BGH)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154例HBG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8例。两组均行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基于King达标互动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遵医率、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遵医率为93.59%(73/78),高于对照组的75.00%(5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MA和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15%(75/78),高于对照组的84.21%(6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King达标互动理论的护理可提高HBGH患者遵医率、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并减轻负性情绪,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g达标互动理论 护理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遵医率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功能 负性情绪
下载PDF
局部脑血流量在少量基底节出血手术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卫民 高海晓 +6 位作者 张兰 刘龙 王敏 王松 路萌 薛振生 库洪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85-390,共6页
目的分析血肿同侧内囊局部脑血流量(region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在少量(15~30 mL)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手术决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少量基底节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入院时C... 目的分析血肿同侧内囊局部脑血流量(region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在少量(15~30 mL)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手术决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少量基底节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入院时CT灌注(CT perfusion,CTP)检查所测得的血肿同侧内囊区rCBF数值及内囊区发生坏死的阈值[150 mL/(kg·min)]为标准,分为高于阈值的轻度灌注不足组[rCBF≥150 mL/(kg.min)]和低于阈值的重度灌注不足组[rCBF<150 mL/(kg·min)],在两组中再根据患者是否手术,分别分为手术亚组和药物治疗亚组。对比两组中手术与药物治疗两亚组间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以及术前术后内囊区rCBF差异,评价rCBF在决策少量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手术指征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共纳入患者212例,轻度灌注不足组115例,重度灌注不足组97例。轻度灌注不足组手术亚组与药物治疗亚组比较,治疗有效、预后良好、术后内囊区rCBF数值分别为65.2%vs.63.2%、66.7%vs.67.3%、294(233,325)mL/(kg·min)vs.291(228,336)mL/(kg·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灌注不足组手术亚组治疗有效、预后良好、术后内囊区rCBF数值均显著优于药物治疗亚组,分别为59.1%vs.37.7%、61.4%vs.39.6%、266(198,311)mL/(kg·min)vs.3215(146,258)mL/(k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囊区rCBF可作为少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手术指征的标准,高于内囊区发生坏死的阈值无手术指征,低于阈值,有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囊 局部脑血流量 手术指征 阈值 少量基底节脑出血 CT灌注
下载PDF
应用内囊局部脑血流量规范化评估老年少量基底核出血手术指征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张卫民 高海晓 +2 位作者 张兰 库洪彬 薛振生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696-700,共5页
目的评价以血肿周围内囊局部脑血流量(rCBF)为标准评估少量(15~30 mL)老年高血压性基底核出血是否具有手术指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邢台市第三医院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83例老年少量基底核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入院时... 目的评价以血肿周围内囊局部脑血流量(rCBF)为标准评估少量(15~30 mL)老年高血压性基底核出血是否具有手术指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邢台市第三医院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83例老年少量基底核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入院时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CTP)检查所测得的血肿周围内囊rCBF数值为标准,分为轻度灌注不足组[rCBF≥15 mL/(100 g·min)]和重度灌注不足组[rCBF<15 mL/(100 g·min)],在两组中再根据患者是否手术分为手术亚组和保守亚组。对比两组中手术与保守两亚组间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以及术前术后内囊rCBF差异,评价rCBF在决策老年少量基底核出血患者手术指征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轻度灌注不足组手术亚组与保守亚组比较,治疗有效、预后良好、术后内囊rCBF数值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灌注不足组手术亚组与保守亚组比较,治疗有效、预后良好、术后内囊rCBF数值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少量基底核出血患者中,内囊轻度灌注不足者,无手术指征。内囊重度灌注不足者,手术可改善预后。内囊rCBF可作为评估老年少量高血压性基底核出血手术指征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内囊 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 局部脑血流量 手术指征 高血压性基底核出血
下载PDF
小骨窗结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粉根 王宝华 +4 位作者 杨少峰 申杰 陈罡 王中 杨咏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2-63,67,共3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结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中等血肿量(血肿量30-60mL)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小骨窗显微外科治疗及小骨窗一般手术治疗,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 目的探讨小骨窗结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中等血肿量(血肿量30-60mL)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小骨窗显微外科治疗及小骨窗一般手术治疗,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定疗效,比较其半年后的预后效果。结果显微外科组ADL评分(78±15),对照组为(50±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结合显微外科技术较传统手术疗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 脑出血 小骨窗 显微外科 高血压
下载PDF
早期经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谢轩贵 张洪良 +3 位作者 蔡德成 李鹏 周学斌 蔡毅骁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830-83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经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2月26例经CT证实血肿量为30ml以上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早期行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脑出血血肿... 目的探讨早期经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2月26例经CT证实血肿量为30ml以上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早期行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脑出血血肿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第1d行头颅CT复查,血肿清除量均在90%以上。住院期间死亡3例,病死率11.5%。生存的23例患者随访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Ⅰ级0例,Ⅱ级6例,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行)9例(45.67%),Ⅳ级6例,Ⅴ级(植物生存)2例。结论早期经翼点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创伤小、手术显露满意、清除血肿较彻底、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是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基底节区 经侧裂-岛叶入路 显微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