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盐津县峨眉山玄武岩区土壤铜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宋云涛 吕许朋 +4 位作者 杨志斌 王成文 韩伟 王乔林 杨帆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1年第4期501-512,共12页
针对峨眉山玄武岩区土壤常见铜元素异常,利用云南省盐津县1:50000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资料,开展铜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铜元素异常带与峨眉山玄武岩组空间位置十分吻合,虽然土地质量地球化学... 针对峨眉山玄武岩区土壤常见铜元素异常,利用云南省盐津县1:50000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资料,开展铜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铜元素异常带与峨眉山玄武岩组空间位置十分吻合,虽然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的土壤铜环境等级为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但区内灌溉水水质清洁,水稻、玉米和茶叶等农作物样品中铜元素含量均不超标。研究区表层土壤铜元素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和地质背景影响,暂无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成土母质 环境风险评价
下载PDF
“嫦娥三号”着陆区月壤下伏玄武岩单元划分和充填过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勃 凌宗成 +3 位作者 张江 武中臣 倪宇恒 陈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5-164,共10页
月球在演化过程中,几乎没有经历过大气或流水等地质作用,在全月范围覆盖有表层土壤,极少有下伏岩石裸露。经过数十亿年的空间风化作用,月海月壤光谱特性与下伏玄武岩有很大差别。因此,通过常规遥感方法不能探知下伏玄武岩的特性。了解... 月球在演化过程中,几乎没有经历过大气或流水等地质作用,在全月范围覆盖有表层土壤,极少有下伏岩石裸露。经过数十亿年的空间风化作用,月海月壤光谱特性与下伏玄武岩有很大差别。因此,通过常规遥感方法不能探知下伏玄武岩的特性。了解月球岩石的关键是透过干扰的月壤看到下伏岩石的信息。通过对"嫦娥三号"着陆区低成熟度撞击坑坑底和坑壁位置的光谱分析,进行月壤下伏玄武岩的组分识别、单元划分并根据地形数据计算其厚度。具体内容包括:(1)基于LISM多光谱遥感数据的撞击坑筛选与光谱信息提取;(2)玄武岩单元类型划分和厚度反演,建立离散撞击坑与连续的地质单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至少发生了6期玄武岩溢出充填活动,由新到老可以依次划分出6种玄武岩单元。其中单元1、2和3的厚度从南向北逐渐减小最后消失;单元4、5和6可能分布于整个研究区,在南部区域被前3期玄武岩单元覆盖,没有暴露在月表,在北部区域则位于下伏玄武岩的顶层。从元素含量上看,不同玄武岩单元Ti质量分数变化较大,从最低的1.26%到最高的6.65%,而Fe质量分数相对变化较小,在16.31%到17.57%。最后,玄武岩填充时间与其Fe、Ti元素含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玄武岩年代越年轻,其中的Fe和Ti元素更加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三号” 着陆区 下伏玄武岩 单元划分 充填过程
下载PDF
嫦娥三号着陆区月海玄武岩的年龄、成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勃 凌宗成 +3 位作者 张江 陈剑 孙灵芝 赵昊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8,共10页
月海玄武岩主要分布在月海中,由斜长石、辉石和橄榄石组成,与地球玄武岩相比,富铁而贫钠和钾。月海玄武岩的成因,年代和成分研究是理解月岩形成与演化的基础。月球返回的岩石样品数量和覆盖面积有限,并且CE-3号着陆区没有月球样品返回,... 月海玄武岩主要分布在月海中,由斜长石、辉石和橄榄石组成,与地球玄武岩相比,富铁而贫钠和钾。月海玄武岩的成因,年代和成分研究是理解月岩形成与演化的基础。月球返回的岩石样品数量和覆盖面积有限,并且CE-3号着陆区没有月球样品返回,所以地球上的实验室样品分析方法不能应用到CE-3号着陆区玄武岩研究。本文对CE-3号着陆区月表和下伏玄武岩的组分、来源、分布、年代和层序进行反演和分析。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玄武岩单元的撞击坑频率-分布函数定年,基于撞击坑的月壤下伏玄武岩单元识别、划分及厚度反演,基于遥感数据的元素含量和矿物成分分析等。结果表明:(1)CE-3号着陆区至少出现了6次较大规模的岩浆充填事件,由新到老分别为EIm、EIm_1、EIm_2、Im、Im_1和Im_2,其中EIm单元年龄约为3.17Ga,Im单元年龄为3.48Ga;(2)研究区玄武岩单元铁元素成分变化不大,而钛元素含量有较大变化。并且玄武岩越年轻,铁和钛元素更加富集。对指示月表硅酸盐矿物的克里斯蒂安参数(CF)和弯曲指数(CI)进行计算,发现研究区没有高硅物质的分布;(3)研究区月海玄武岩充填活动具有多期次性,每期月海玄武岩的充填流动大体上保持由南向北方向,并且活动规模逐步减小;(4)下伏玄武岩单元EIm_1、EIm_2、Im、Im_1和Im_2的平均厚度分别为68.3m,68.6m,81.8m,59.1m和52.1m,其中EIm_1单元的厚度最大为150m,从西到东逐渐减小;Im_1最大深度为224m,位于研究区的北部,向东西两侧依次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海玄武岩 成分 厚度和年代 嫦娥三号着陆区
下载PDF
中国人工播撒玄武岩粉的固碳增汇潜力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代小平 马建强 +1 位作者 刘闯 杜鑫浩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61-970,共10页
玄武岩加强风化是在土壤中添加玄武岩粉末来增强岩石风化作用,形成碳酸盐储存于海洋和土壤中的一种新兴的CO_(2)封存方法.但是加强风化技术的CO_(2)封存量仍有不确定性,中国的不同区域开展加强风化的潜力未知.并且玄武岩的储量分布是否... 玄武岩加强风化是在土壤中添加玄武岩粉末来增强岩石风化作用,形成碳酸盐储存于海洋和土壤中的一种新兴的CO_(2)封存方法.但是加强风化技术的CO_(2)封存量仍有不确定性,中国的不同区域开展加强风化的潜力未知.并且玄武岩的储量分布是否满足加强风化的需求,加强风化技术的成本是否优于已有固碳方式,均有待研究.综合温度、降雨和土壤酸碱度构建加强风化速率公式,基于气温、降雨量、土壤酸碱度、土地坡度、土地利用和玄武岩采矿点的空间分布数据,分析了中国不同区域开展加强风化的适宜性和固碳潜力,比较了加强风化与其他固碳方式的经济成本,分析了加强风化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适宜进行加强风化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平原地区,通过在中国适宜地区开展玄武岩加强风化,每十年的固碳量约为0.576~2.83 Gt,封存1 t CO_(2)的成本约为2152¥.与已有的固碳方式相比,其成本低于直接从空气捕集与封存CO_(2)的方法,高于植树造林和生物炭固碳等封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地 玄武岩 固碳 风化速度 经济成本
下载PDF
简述宁安石岗地的客土造田
5
作者 戚克安 杨晓娟 +2 位作者 王秀峰 高红 孙艳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2年第4期113-114,共2页
介绍了宁安县石岗地造田的环境特点,适宜的土层厚及渗漏的补救措施。
关键词 渗漏 客土造田 石岗地 宁安县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新生代以来古气候环境变迁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岳敏 周亚利 +3 位作者 黄春长 庞奖励 孙晓巍 炊郁达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68-1082,共15页
在干旱-半干旱区,地表强烈地侵蚀和堆积过程不仅影响着区域人类生产活动,而且还通过粉尘传输影响北半球甚至更大空间尺度的气候和环境,因此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研究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浑善达克沙地地处东亚季风的尾闾地带,... 在干旱-半干旱区,地表强烈地侵蚀和堆积过程不仅影响着区域人类生产活动,而且还通过粉尘传输影响北半球甚至更大空间尺度的气候和环境,因此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研究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浑善达克沙地地处东亚季风的尾闾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是研究我国乃至北半球干旱-半干旱区气候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该区新生代以来发生多期火山活动,广泛发育玄武岩与沙层、泥页岩、砂岩等互层。文章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基于前人在浑善达克沙地火山年代学研究,利用该区已有的玄武岩K-Ar年龄,结合古地磁和释光测年数据约束沉积相年代,建立地层年代框架,通过分析沉积相特征和气候替代指标,发现浑善达克沙地地区气候在晚古新世-早始新世温暖湿润,中始新世和晚始新世相对干旱,渐新世相对湿润;在中新世经历早期暖干到中期暖湿转变,后期又逐渐变得干冷,上新世时相对湿润,一直持续到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变得相对干旱;全新世以来频繁冷暖干湿波动。新生代早期和中期浑善达克沙地气候变化主要受全球气候冷暖干湿变化和青藏高原生长的影响,晚新生代以来全球冰量变化叠加青藏高原隆升共同作用于沙区气候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新生代 玄武岩K-Ar年龄 古气候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