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rology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ecambrian granitic basement complex rocks in the southernmost part of North-Central Nigeria 被引量:2
1
作者 Obiora S.C. Ukaegbu V.U.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9年第4期377-385,共9页
The Precambrian basement complex in the southernmost part of North-Central Nigeria is underlain by migmatitic banded gneisses, granitic intrusions and dykes of dolerite, rhyolite porphyry and pegmatite. The rocks are ... The Precambrian basement complex in the southernmost part of North-Central Nigeria is underlain by migmatitic banded gneisses, granitic intrusions and dykes of dolerite, rhyolite porphyry and pegmatite. The rocks are generally felsic, containing modal and normative hypersthene, as well as normative corundum. The basement complex has experienced high-grade regional metamorphism as indicated by the presence of hypersthene and plagioclase of andesine composition. Anatectic melting is suggested by the occurrence of ptygmatic folds, folded gneissose foliation, numerous quartzo-feldspathic veins and lenses of dark-colured, micaceous schistose rocks. Geochemically, the rocks have magnesian, calc-alkalic and strongly peraluminous characteristics. Their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derivation from progressive (fractional) partial melting of pelitic rocks during high-grade regional metamorphism,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intense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The magnesian characteristics reflect close affinity to relatively hydrous, oxidizing melts and source regions in settings broadly related to sub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前寒武纪基底 尼日利亚 花岗岩 中央 区域变质作用 流纹斑岩 叶状结构
下载PDF
复杂特殊条件下地下室深基坑施工技术研究
2
作者 张腾腾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116-119,共4页
为保证地下室深基坑施工质量及安全,重点探究复杂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技术手段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对复杂特殊条件下地下室深基坑施工的特点进行分析,从多方面阐述复杂特殊条件下地下室深基坑施工技术要点,并提出了施工监测方案。希望通... 为保证地下室深基坑施工质量及安全,重点探究复杂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技术手段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对复杂特殊条件下地下室深基坑施工的特点进行分析,从多方面阐述复杂特殊条件下地下室深基坑施工技术要点,并提出了施工监测方案。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不断提升复杂特殊条件下地下室深基坑施工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特殊条件 地下室 深基坑施工技术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复杂地下室外墙施工关键节点处理
3
作者 刘昭 王嘉裕 +3 位作者 肖光耀 梁斌 翟英帅 邰冶 《建筑技术》 2024年第18期2201-2204,共4页
随着单侧钢模工艺在地铁车站的外墙及民用建筑的地下室外墙中的应用,需要解决地铁车站中罕见复杂节点的处理难题。针对某复杂超高层项目,对楼板开洞/集水坑、无钢模支架支设空间、梁与外墙相交、楼板升板等钢模关键节点的施工方法进行... 随着单侧钢模工艺在地铁车站的外墙及民用建筑的地下室外墙中的应用,需要解决地铁车站中罕见复杂节点的处理难题。针对某复杂超高层项目,对楼板开洞/集水坑、无钢模支架支设空间、梁与外墙相交、楼板升板等钢模关键节点的施工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4种单侧钢模外墙关键节点的处理方法,相关成果为基于单侧钢模工艺的民用建筑地下室外墙施工提供了建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钢模 超高层 地下室外墙 复杂节点
下载PDF
大型综合体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析
4
作者 范明勇 《江西建材》 2024年第7期248-250,共3页
为探析超长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术,文中以北京某大型综合体项目为例,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对比分析跳仓法和后浇带法两种施工方案在浇筑后20、365 d时对结构应力的影响,验证将后浇带法变更为跳仓法的施工可行性。施工过程中,通过优化混凝土... 为探析超长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术,文中以北京某大型综合体项目为例,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对比分析跳仓法和后浇带法两种施工方案在浇筑后20、365 d时对结构应力的影响,验证将后浇带法变更为跳仓法的施工可行性。施工过程中,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实施有效施工及养护措施、进行严格的温度监控,有效控制了地下室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浇带 抗裂性能 大型综合体 地下室
下载PDF
Alport综合征肾移植后新发非典型抗肾小球基膜肾炎
5
作者 姚昕辰 徐峰 曾彩虹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82-387,共6页
青年男性患者,自体肾活检诊断为Alport综合征,肾移植术后6年,病程中血清肌酐和蛋白尿反复增高,肾活检组织学为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IgG沿肾小球基膜(GBM)呈线性沉积,电镜下观察肾小球系膜区有电子致密物沉积。结合临床,考虑为移植肾非... 青年男性患者,自体肾活检诊断为Alport综合征,肾移植术后6年,病程中血清肌酐和蛋白尿反复增高,肾活检组织学为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IgG沿肾小球基膜(GBM)呈线性沉积,电镜下观察肾小球系膜区有电子致密物沉积。结合临床,考虑为移植肾非典型抗GBM肾炎,同时伴混合性排斥反应、免疫复合物相关肾小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ALPORT综合征 移植后非典型抗肾小球基膜肾炎 免疫复合物相关肾小球病
下载PDF
白云鄂博矿床研究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7
6
作者 王凯怡 杨奎峰 +2 位作者 范宏瑞 胡芳芳 胡辅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7-699,共13页
白云鄂博巨型稀土-铌-铁矿床是与火成碳酸岩(即H8)有关的矿床。在碳酸岩岩浆阶段,在其蚀变围岩(霓长岩)中以及晚期的热液阶段都有稀土、铌和铁等的富集。因此,白云鄂博矿床不是单一矿床类型,其涵盖了稀土-铌-铁碳酸岩岩浆型矿床、稀土-... 白云鄂博巨型稀土-铌-铁矿床是与火成碳酸岩(即H8)有关的矿床。在碳酸岩岩浆阶段,在其蚀变围岩(霓长岩)中以及晚期的热液阶段都有稀土、铌和铁等的富集。因此,白云鄂博矿床不是单一矿床类型,其涵盖了稀土-铌-铁碳酸岩岩浆型矿床、稀土-铌-铁交代蚀变岩型和热液型矿床,这种复合类型的矿床是十分罕见的,可称之为白云鄂博式矿床。根据已发表的年代数据,白云鄂博大规模碳酸岩的形成时代和伴随的稀土矿化的高峰期在1.3~1.4Ga。加里东构造热事件对本区的影响广泛和强烈,不仅有广泛发育的大型褶皱、冲断层和韧性剪切作用,并伴有广泛的流体交代作用和局部的热液活动,某些稀土矿物的同位素体系受到重置,表现为其Sm-Nd年龄和Th-Pb年龄的不一致。本区的碱性岩在基底杂岩中即有出露,随后在白云鄂博群中和1.3~1.4Ga白云鄂博碳酸岩形成时皆有产出。目前所获资料表明,至少1.3~1.4Ga的碱性杂岩在成因上与碳酸岩有密切的联系。本区基底杂岩显示了白云鄂博地区在2.0Ga左右曾经有一个弧地质体,该区在2.0~1.9Ga间经历了从被动大陆边缘到活动大陆边缘增生碰撞的一个完整的造山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式矿床 成矿时代 碱性杂岩 基底杂岩
下载PDF
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皮复合移植的应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贾生贤 徐惠贞 +3 位作者 廖镇江 孙珍 黄伯高 史济湘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25-29,共5页
制备一种无细胞异体(或异种)真皮基质.完整保留基底膜复合物.胶原束结构和排列保持正常.将其与薄的刃厚自体皮复合移植应用于3例切削痂后的烧伤创面。结果:未发现对复合移植物的排异反应。创面愈合后.发现移植网状自体皮的网状形式已变... 制备一种无细胞异体(或异种)真皮基质.完整保留基底膜复合物.胶原束结构和排列保持正常.将其与薄的刃厚自体皮复合移植应用于3例切削痂后的烧伤创面。结果:未发现对复合移植物的排异反应。创面愈合后.发现移植网状自体皮的网状形式已变得不明显.大张自体皮与异体真皮基质复合移植区出现较厚而特殊的脱屑,而与异种真皮基质复合移植时发现自体皮脱落而创面已上皮化的现象,均反映了愈合过程的特殊性。长期观察显示.较薄的刃厚自体皮与无细胞异体(或异种)真皮基质复合移植后的外观和功能等同或优于单纯刃厚自体皮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细胞异体 真皮基质 复合移植 皮肤移植
下载PDF
中天山基底岩系的韧性-脆韧性改造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车自成 刘良 +1 位作者 刘洪福 罗金海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91-396,共6页
造山带核部往往都存在一些古老的中深变质岩系,后期都受到多次构造作用的叠加,从而呈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面貌。夹于中东阿尔卑斯造山带中的门德雷斯、克谢希尔、尼德、阿拉尼亚和比特利斯等变质地块(阿达米亚等,1976),以及我国大别群(... 造山带核部往往都存在一些古老的中深变质岩系,后期都受到多次构造作用的叠加,从而呈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面貌。夹于中东阿尔卑斯造山带中的门德雷斯、克谢希尔、尼德、阿拉尼亚和比特利斯等变质地块(阿达米亚等,1976),以及我国大别群(陈江峰等,1993)、秦岭群(游振东等,1994)等都是如此。中天山地区存在类似情况,这里存在两类基底岩系,一类基本未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天山 基底岩系 变质岩 同位素年代 改造作用
下载PDF
塔里木多旋回盆地与复式油气系统 被引量:36
9
作者 何治亮 毛洪斌 +2 位作者 周晓芬 龚铭 佘小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7-213,共7页
长距离漂移的小板块、条块分割的基底结构和相邻板块的复杂作用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多旋回的演化历史。自塔里木运动后 ,盆地经历了古亚洲洋、古特提斯洋、中特提斯洋、新特提斯洋四大演化阶段 ,形成了多种原型盆地和统一、分割、又统一的... 长距离漂移的小板块、条块分割的基底结构和相邻板块的复杂作用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多旋回的演化历史。自塔里木运动后 ,盆地经历了古亚洲洋、古特提斯洋、中特提斯洋、新特提斯洋四大演化阶段 ,形成了多种原型盆地和统一、分割、又统一的叠加过程以及多变的热体制。多旋回盆地演化形成了复式油气系统。多套烃源、多个生烃坳陷和多期生烃构成了复式烃源 ;原生、次生孔隙型储层与“改造型”储层构成了复式储集空间 ;多套盖层与异常压力带构成了复式封盖系统 ;不整合、断裂、输导层和汇烃脊构成了复杂的输导网络 ;联合复合变形作用与沉积、成岩作用形成了复式圈闭系统 ;油气形成后的改造、重建封闭和保存导致了复杂的成藏史 ,形成了一些复式油气聚集带。基于上述认识 ,塔里木盆地今后油气勘探应立足于已知油气田 ,扩大储产规模 ,形成规模效应 ;积极向外拓展 ,争取战略突破 ;探索新类型、新层位、新深度 ,拓宽勘探领域 ;完善一批关键技术 ,攻克一批特殊目标 ,实现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 基底结构 塔里木盆地 复式油气系统
下载PDF
塔里木东南缘阿克塔什塔格地区古元古代壳源碳酸岩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10
作者 辛后田 罗照华 +2 位作者 刘永顺 王树庆 张利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7-178,共12页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阿克塔什塔格地区,变质基底杂岩中发育火成碳酸岩侵入体,呈似层状侵入于米兰岩群和新太古代TTG花岗片麻岩中。碳酸岩主要由方解石(45%~90%)、透辉石(15%)和含量不等的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可见少量金云母、方柱石,...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阿克塔什塔格地区,变质基底杂岩中发育火成碳酸岩侵入体,呈似层状侵入于米兰岩群和新太古代TTG花岗片麻岩中。碳酸岩主要由方解石(45%~90%)、透辉石(15%)和含量不等的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可见少量金云母、方柱石,矿物组成较为简单。常量元素中Fe、Mg、Mn、Ti、P等元素低于世界已知幔源碳酸岩10个数量级之上,而Si、Al含量较高;微量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Sr、Ti,并且稀土总量仅为(25.74~63.01)×10-6,锆石Th/U比为0.04~0.36。上述特征明显有别于幔源成因的碳酸岩,可能指示米兰岩群大理岩在古元古代的深熔作用,即由米兰岩群中的大理岩在古元古代深熔作用条件下形成。挑选其中的锆石利用U-Pb SHRIMP法测年,获得年龄为(1 931±18)Ma。该碳酸岩体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壳源碳酸岩的成因类型,也暗示塔里木克拉通的新太古代基底变质岩在古元古代末期发生过深熔作用和混合岩化,是塔里木克拉通对全球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汇聚事件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克拉通 壳源碳酸岩 基底杂岩 锆石U-PB SHRIMP定年 古元古代
下载PDF
兔无细胞真皮基质的研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向军 刘英开 +3 位作者 陆树良 青春 廖镇江 史济湘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 探讨制备兔无细胞真皮基质(ADM)的最佳方法。 方法 选用三种不同的去表皮处理液,即高渗NaCl溶液、dispase Ⅱ分离酶和嗜热蛋白酶(thermolysin),结合去污剂0.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处理,分别制备兔ADM,并对其进行组织学检测。 结果... 目的 探讨制备兔无细胞真皮基质(ADM)的最佳方法。 方法 选用三种不同的去表皮处理液,即高渗NaCl溶液、dispase Ⅱ分离酶和嗜热蛋白酶(thermolysin),结合去污剂0.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处理,分别制备兔ADM,并对其进行组织学检测。 结果 高渗NaCl-SDS制备的兔ADM尚有少量表皮残留,乳白色中夹杂浅黄色,组织学观察可见真皮中有较多细胞碎屑;而经dispase Ⅱ-SDS和thermolysin-SDS制备的兔ADM表皮完全去除,呈乳白色,组织学观察发现真皮中已不见任何细胞成分,胶原纤维排列规则。电镜观察,上述三种方法制备的兔ADM基底膜结构均完整。 结论 由dispase Ⅱ-SDS法和thermolysin-SDS法制备的兔ADM达到了完全去细胞化,符合制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细胞真皮基质 基底膜复合物 组织形态学 dispaseⅡ-SDS法 thermolysin-SDS法 去表皮处理
下载PDF
朝鲜狼林地块东南缘太古宙岩石及其对古元古代构造热事件的响应 被引量:15
12
作者 赵磊 张艳斌 +2 位作者 杨正赫 韩龙渊 金正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48-2964,共17页
朝鲜狼林地体是中朝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早前寒武纪基底岩系的岩石组成、形成和变质作用时代,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古元古代辽吉活动带乃至整个华北克拉通地质演化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本文选取位于狼林地块东南缘,狼林群变质杂岩中的3个... 朝鲜狼林地体是中朝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早前寒武纪基底岩系的岩石组成、形成和变质作用时代,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古元古代辽吉活动带乃至整个华北克拉通地质演化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本文选取位于狼林地块东南缘,狼林群变质杂岩中的3个花岗片麻岩样品进行锆石U-Pb定年分析。锆石的LA-ICPMS和SIMS定年结果显示,3个片麻岩原岩的岩浆结晶时代为2521~2567Ma,并且它们都经历了古元古代1.87~1.89Ga的构造热事件改造,表现为原始岩浆锆石不同程度的铅丢失以及变质锆石的形成。基于这一认识,并结合其他学者的最新研究结果可知,太古宙片麻岩存在于狼林地块平南盆地的南缘和东缘地区,由此推测狼林地块太古宙基底岩系的规模可能远大于目前所识别的这几个地区。这些太古宙片麻岩普遍遭受了古元古代强烈变质作用(深熔作用)改造,并且变质作用的时代可以与华北克拉通三条古元古代活动带的变质-深熔作用时代相对比,表明狼林地块可能至少在古元古代之前,就已经与华北克拉通组成了统一的大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狼林杂岩 太古宙基底 构造热事件叠加 巨型构造带
下载PDF
大青山造山带中基底再造杂岩的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33
13
作者 刘喜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13-426,共14页
大青山造山带中基底再造杂岩主要由高温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的糜棱片麻岩类、部分重烙作用形成的混合岩化糜棱片麻岩类及太古宙地壳残块三部分组成。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基底再造条岩不仅可以作为一个特定的构造岩性单元,属于造山带根部... 大青山造山带中基底再造杂岩主要由高温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的糜棱片麻岩类、部分重烙作用形成的混合岩化糜棱片麻岩类及太古宙地壳残块三部分组成。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基底再造条岩不仅可以作为一个特定的构造岩性单元,属于造山带根部地壳的一部分,而且其中前两部分既不属于太古富变质上壳岩和侵入岩系,也不属于早元古代变质上亮岩,而是早元古代造山带演化过程中,变形变质作用和部分重熔作用对太古宙基底综合改造作用的产物。基底再造杂岩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前寒武纪克拉通内硅铝壳造山作用的性质、规模和成因机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地质证据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基底 再造作用 杂岩
下载PDF
无细胞真皮基质的研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贾生贤 金曙雯 +3 位作者 陈玉英 张蕙心 花兰女 史济湘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0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前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方法是刃厚自体皮移植 ,后者因缺乏足够的真皮成分 ,常常造成瘢痕和挛缩。因此 ,研制一种含有足够量真皮成分的永久性皮肤替代物将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将异体 (或异种 )皮用高渗盐溶液处理以去除表皮 ,去污剂... 目前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方法是刃厚自体皮移植 ,后者因缺乏足够的真皮成分 ,常常造成瘢痕和挛缩。因此 ,研制一种含有足够量真皮成分的永久性皮肤替代物将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将异体 (或异种 )皮用高渗盐溶液处理以去除表皮 ,去污剂处理以去除真皮中细胞成分 ,得到一种无细胞真皮基质。经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证实 ,它去除了表皮全层和真皮中所有细胞成分 ,保留了完整的基底膜复合物 ,胶原束结构和排列保持正常 ,弹力纤维亦正常存在。与AlloDerm相比 ,无细胞真皮基质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①由于延长去污剂的作用时间 ,真皮中残留的细胞成分被完全清除 ,因此制得的真皮基质更为理想 ;②AlloDerm用同种异体皮制备 ,而无细胞真皮基质除用同种异体皮外 ,亦可用异种猪皮制备 ,因此来源广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细胞真皮基质 基底膜复合物 ALLODERM 研制
下载PDF
膀胱肿瘤抗原临床应用效果与评价(附112例报告) 被引量:5
15
作者 康健 叶敏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8年第1期7-9,共3页
为探讨膀胱肿瘤患者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对112例怀疑或确诊为膀胱肿瘤的患者进行膀胱肿瘤抗原(BTA)测定。结果BTA诊断膀跳肿瘤的敏感性为77.4%,略低于膀脱镜检查(96.4%),但明显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11.5%),同时,BTA... 为探讨膀胱肿瘤患者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对112例怀疑或确诊为膀胱肿瘤的患者进行膀胱肿瘤抗原(BTA)测定。结果BTA诊断膀跳肿瘤的敏感性为77.4%,略低于膀脱镜检查(96.4%),但明显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11.5%),同时,BTA的阳性率随着肿瘤的分级增加而增高。认为BTA测定是膀胱肿瘤早期诊断、预后监测较为灵敏的指标,并具有快速、安全、无创伤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抗原 早期诊断 BTA 基底膜复合物
下载PDF
华南前寒武系基底变质杂岩和中-新生代地幔岩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窦克 邢光福 +2 位作者 陆志刚 陈荣 周宇章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5-204,共30页
对华南前寒武系变质岩浆杂岩稀有气体He、Ne、Ar和Xe的系统研究表明:扬子克拉通基底为含高3He的下地壳"原始岩石层",(3He/4He)×10-6比值为2.8~4.6;而华夏板块基底变质岩浆杂岩则是在缺乏3He、低(3He/4He)×10-8比值... 对华南前寒武系变质岩浆杂岩稀有气体He、Ne、Ar和Xe的系统研究表明:扬子克拉通基底为含高3He的下地壳"原始岩石层",(3He/4He)×10-6比值为2.8~4.6;而华夏板块基底变质岩浆杂岩则是在缺乏3He、低(3He/4He)×10-8比值(3.15~17.7)的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大陆中-上地壳变质岩浆杂岩层,反映出两者基底性质迥然不同。华南中-新生代爆破岩筒He同位素组成相反,相对稳定的扬子克拉通(3He/4He)×10-8比值仅0.18~4.22,而郯庐—四会—吴川断裂以东,中-新生代活动地块(太平洋构造域)(3He/4He)×10-8比值高达3.7~20.5。He同位素表明郯庐—四会—吴川断裂带为切割深至地幔的边界深大断裂,是扬子克拉通与华夏板块间的边界且控制了燕山期火山—侵入岩浆向西扩展。Ar同位素组成表明华南大陆中-新生代地幔形成接近"均一"的地幔组份。136Xe/130Xe—129Xe/130Xe相关组份表明它们具有地幔柱岩石同位素组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气体同位素 下地壳“原始岩石层” 基底变质杂岩 中-新生代地幔岩 四会-吴川断裂 扬子克拉通 华夏板块
下载PDF
龙门山造山带彭灌杂岩体形成模式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娟华 刘春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43,共3页
形成于中晚元古代的彭灌杂岩体构造侵位于映秀断裂和茂汶断裂之间。杂岩体具有无根、深部岩片北西倾的特征;边界断裂及杂岩体内部早期为韧性变形,叠加晚期脆性改造,内部断裂呈叠瓦状排列,靠近茂汶断裂的杂岩体以韧性变形为主,向东南至... 形成于中晚元古代的彭灌杂岩体构造侵位于映秀断裂和茂汶断裂之间。杂岩体具有无根、深部岩片北西倾的特征;边界断裂及杂岩体内部早期为韧性变形,叠加晚期脆性改造,内部断裂呈叠瓦状排列,靠近茂汶断裂的杂岩体以韧性变形为主,向东南至映秀断裂,杂岩体韧性变形逐渐减少,脆性变形增加;茂汶断裂断面与志留系地层基本平行。以松潘—阿坝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为基础,结合变质核杂岩理论,提出了彭灌杂岩体形成模式,该模式能有效解释彭灌杂岩体的所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灌杂岩体 基底 映秀断裂 茂汶断裂 韧性形变 形成模式
下载PDF
晋陕交界涑水杂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建其 刘祥 第五春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2-401,共10页
涑水杂岩作为华北克拉通南部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条山地区出露最好且研究程度最高。在晋陕交界处的韩城和河津地区也有零星的古老变质基底杂岩出露,通常认为是中条山地区涑水杂岩的西延。用LA-ICP-MS锆石U-Pb方... 涑水杂岩作为华北克拉通南部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条山地区出露最好且研究程度最高。在晋陕交界处的韩城和河津地区也有零星的古老变质基底杂岩出露,通常认为是中条山地区涑水杂岩的西延。用LA-ICP-MS锆石U-Pb方法测得研究区内的基底岩石角闪斜长片麻岩、透辉斜长片麻岩和二长花岗片麻岩原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2260±28Ma、2053±34Ma和2098±27Ma,表明晋陕交界处涑水杂岩的形成年龄明显小于中条山地区的涑水杂岩,其形成时代主要应为古元古代早期,而非太古宙。锆石Hf同位素显示,所分析的锆石多数具有低ε_(Hf)(t)值,最低可达-6,其二阶段模式年龄为2630~2933Ma,表明这些形成于古元古代的岩石为太古宙岩石再循环的产物,暗示在晋陕交界处可能存在太古宙的古老地壳物质,同时也支持华北克拉通南部太古宙地块划分的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涑水杂岩 基底岩石 LA-ICP-MS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下载PDF
安徽洪镇地区董岭群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继林 何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9-1246,共8页
安徽洪镇地区的董岭群为一套以二长片麻岩为主的中深变质岩系,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古元古代的变质结晶基底,因作为洪镇变质核杂岩的"变质核"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能够更好地揭示华南前寒武纪的大地构造演化和洪镇"变质核... 安徽洪镇地区的董岭群为一套以二长片麻岩为主的中深变质岩系,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古元古代的变质结晶基底,因作为洪镇变质核杂岩的"变质核"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能够更好地揭示华南前寒武纪的大地构造演化和洪镇"变质核杂岩"的成因,本文对洪镇地区董岭群主体的二长片麻岩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了760-830 Ma、1930-2060 Ma和2360-2530 Ma 3个主要年龄区间。这一年龄谱与扬子克拉通前寒武纪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类似,暗示董岭群的物质源于其附近克拉通物质的剥蚀及搬运;其中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768±16 Ma,这一年龄限定了董岭群地层时代下限,结合其上覆盖层为震旦系(底界小于635 Ma),将董岭群的地层时代限定于新元古代,这一结论否定了其为古元古代古老变质结晶基底的说法。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扬子板块西缘及东南缘目前并未发现太古宙-古元古代的结晶基底。另外,由于董岭群地层时代的重新厘定,得知这一地区并不存在大规模地层缺失和大规模剥离断层,因此前人提出的洪镇"变质核杂岩"的构造模型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岭群 碎屑锆石U-PB年龄 新元古代 变质结晶基底 变质核杂岩
下载PDF
米仓山西段地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登忠 魏显贵 +1 位作者 杜思清 徐新煌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4-11,共8页
通过米仓山西段1∶5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从元古界火地垭群中解体出后河岩群,属太古-早元古代。认为前震旦纪变质基底以穹盆构造、叠加褶皱、多期面理置换、韧性剪切带为特色,确立了光雾山推覆构造,提出盖层变形以层滑褶皱为主。... 通过米仓山西段1∶5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从元古界火地垭群中解体出后河岩群,属太古-早元古代。认为前震旦纪变质基底以穹盆构造、叠加褶皱、多期面理置换、韧性剪切带为特色,确立了光雾山推覆构造,提出盖层变形以层滑褶皱为主。对岩浆杂岩成功地进行了解体,认为侵入岩具多种成因类型并具多旋回演化特点,指出地台边缘的层序地层有别于陆棚边缘经典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山 变质基底 后河岩群 构造样式 岩浆杂岩 层序地~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