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sic Path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Green and Low-Carb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ith Respect to the Strategic Target of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1
作者 WANG Xueting ZHANG Junbiao 《China Economic Transition》 2023年第1期34-56,共23页
The Dual Carbon strategy,which is aimed at achieving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is one of China's major strategiesinthecomingperiod.Agriculture is both an important source of greenhouse gas and a huge ca... The Dual Carbon strategy,which is aimed at achieving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is one of China's major strategiesinthecomingperiod.Agriculture is both an important source of greenhouse gas and a huge carbon sink system.To promote the Dual Carbon strategy,it is crucial for China to lay emphasis on green and low-carb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To achieve carbon peaking,agricultural carbonreduction and sequestration are significant means and haveegreat potential.Thisspaper firstly revie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een and lowcarb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t present,the total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are approaching the peak smoothly,and the proportion of carbon emissionsSgenerated by the use of such modern agricultural inputssas fertilizer and on-farm energy increases.Meanwhile,the oper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in China demonstrates the strong capacity to absorb carbon.Then,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green and low-carb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including excessive agricultural inputs and excessive consumption of fossil energy,the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insufficient technical reserves for green and low-carb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nd a weak supporting system.In the next part,the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basic path and measures to realize green and low-carbon agriculturalddevelopment,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conserv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tilization;enhancing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realizing the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of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resourc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wastes,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white agricultural pollution;cultivating,expanding and strengthening green and low-carbon agricultural industries,and greening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production,processing tocirculation;increas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building a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systems for green and low-carb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Finally,an institutional system to promote green and low-carb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aspects of fiscal and taxation system,financial system,land management system,value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products,and constraint and incentive mechanism,etc.This study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urther formulation of green and lowcarb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and relevant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peaking carbon neutrality green and low-carbon agricultural.development basic path system construction
原文传递
改进Basic Theta^(*)中LOS算法的任意角度路径规划
2
作者 陈正泽 彭力 戴菲菲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7-847,共11页
针对传统A^(*)算法在进行机器人路径规划时,生成的路径只能沿网格方向进行,带来冗余路径的产生,导致规划的路径非最优路径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对A^(*)算法的改进策略。首先,设计Basic Theta^(*)算法,改进A*算法的搜索方式,通过引入视线算... 针对传统A^(*)算法在进行机器人路径规划时,生成的路径只能沿网格方向进行,带来冗余路径的产生,导致规划的路径非最优路径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对A^(*)算法的改进策略。首先,设计Basic Theta^(*)算法,改进A*算法的搜索方式,通过引入视线算法(LOS),增加搜索过程中非网格方向路径的选择,实现任意角度的路径规划;其次,对Basic Theta^(*)算法中的LOS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网格中心点的视线检测算法,提高Basic Theta_(*)算法规划路径的可实现性。为了验证改进A^(*)算法和改进Basic Theta^(*)算法的效果,在五种不同尺寸的栅格地图中进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A^(*)算法能够在运行时间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路径沿任意角度进行,打破网格的限制,剔除冗余路径,降低路径长度,路径长度的缩减率可达到8%;改进的Basic Theta^(*)算法在保证路径长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优化传统Basic Theta^(*)算法路径中存在的不符合机器人运动学的路径,同时缩短Basic Theta^(*)算法的运行时间,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规划的路径能够满足机器人运动的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basic Theta^(*)算法 任意角度路径 改进LOS
下载PDF
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的基本特征、功能定位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雷世平 谢盈盈 乐乐 《职教通讯》 2024年第2期33-40,共8页
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简称“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是对标产业发展前沿,由政府搭台、市场驱动,汇集产教资源,政、校、行、企等多元主体参与,旨在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实训实践资源均衡发展,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为企业培养急需人... 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简称“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是对标产业发展前沿,由政府搭台、市场驱动,汇集产教资源,政、校、行、企等多元主体参与,旨在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实训实践资源均衡发展,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和提供技术服务的生产性实践组织形态。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分为学校实践中心、公共实践中心、企业实践中心,具有参与主体的多元性、服务面向的区域性以及运营模式的多样性等基本特征;具备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等功能。要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必须坚持政府引导,统筹谋划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坚持市场驱动,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推进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坚持同步发力,分类推进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基本特征 功能定位 推进路径
下载PDF
基本路径测试技术及应用研究
4
作者 明德廷 李娟 +1 位作者 王兴宇 谭亮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7期74-76,81,共4页
基本路径测试法是一种白盒测试方法,文章将程序流程图映射成流图,探讨了程序的3种基本结构映射成流图的方法,计算了流图的环形复杂度并确定了基本测试路径,从而为每条基本路径设计了测试用例。实践证明,基本路径测试法适用于执行路径较... 基本路径测试法是一种白盒测试方法,文章将程序流程图映射成流图,探讨了程序的3种基本结构映射成流图的方法,计算了流图的环形复杂度并确定了基本测试路径,从而为每条基本路径设计了测试用例。实践证明,基本路径测试法适用于执行路径较多的程序,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路径进行测试,可有效提高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路径 白盒测试 流图 环形复杂度
下载PDF
中国成人教育话语体系的历史演进与路径构建
5
作者 李艳莉 柴瑜婧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成人教育话语体系构建是国家建立健全现代化教育制度与提升全民族素质题中应有之义。溯源演进历程,中国成人教育话语体系在经历了古代之草创、近代之发展、现当代之重构与创新后,迎来了新时代高速建设与扩充期。成人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 成人教育话语体系构建是国家建立健全现代化教育制度与提升全民族素质题中应有之义。溯源演进历程,中国成人教育话语体系在经历了古代之草创、近代之发展、现当代之重构与创新后,迎来了新时代高速建设与扩充期。成人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经验主要为以政治经济环境为重要生成基础、以适时实践创新为提升关键、以植根文化传统为资源保障、以合理借鉴国外为建设助力。就中国成人教育话语体系构建路径而言,未来仍要坚持“以人为本”话语体系建设价值追求、探寻梳理中国成人教育的文化根基与底色样貌、深入挖掘汉译成人教育话语本土化的影响与充分彰显其建设的世界意义,为我国成人教育早日引领国际话语权、更好服务自身与世界发展凭添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 话语体系 历史演进 基本经验 路径构建
下载PDF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以“强基计划”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谭志雄 王佳怡 穆思颖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1期17-26,共10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实现教育强国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更是强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立足“强基计划”的战略背景与目标要求,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态势入手,剖析总...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实现教育强国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更是强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立足“强基计划”的战略背景与目标要求,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态势入手,剖析总结人才培养阶段衔接性不足、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及交叉学科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积极探索科教深度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二三三四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即以双轮驱动配合“三类整合”课程体系,注重三大能力培养与四阶段科研训练,构建五方支撑培养体系,以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保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强基计划” 现实困境 路径优化
下载PDF
新商科数智化发展视域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路径研究
7
作者 翟雨芹 张敏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文章结合新商科数智化发展背景与发展目标,拟建新商科一流课程建设路径与方案,探索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一流课程建设道路,以期为其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通过课程体系数智化重构、教学资源数智化改造、教学模式数智化创新、教... 文章结合新商科数智化发展背景与发展目标,拟建新商科一流课程建设路径与方案,探索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一流课程建设道路,以期为其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通过课程体系数智化重构、教学资源数智化改造、教学模式数智化创新、教学团队数智化转型、课程质量数智化评价5个方面,实现数智化支撑新商科一流课程教育的全面改造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本科课程 数智化 课程建设 基本路径 新商科
下载PDF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面向课程主战场的学校体育发展之策
8
作者 刘昕 郭庆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9,共10页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内含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锚定学校体育课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和命题对于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内含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锚定学校体育课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和命题对于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演进、经验探赜以及发展之策。研究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经历了初步开创、积极开拓、融合开阔三个主要阶段,在此期间积聚了丰富的课程改革经验,体现为发挥共产党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永葆课程现代化的先进性与可行性;锚定“人”的发展的逻辑主线,构建课程现代化的纵向价值逻辑;柔化社会与个人矛盾张力,形塑双擎驱动的课程现代化图式;从移植模仿迈向探索求新,深耕扎根本土的课程现代化路线。未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策略应聚焦于推进课程价值的迭代升级,凸显人口规模巨大优势;形成课程资源的纵深布局,满足全体学生美好生活需要;厚植体育课程的精神底色,促进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立体化传承;构筑体育课程高质量发展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中国特色体育课程发展模式,为促进全球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基础教育 体育课程改革 学校体育 体育教育
下载PDF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基本特征、载体选择与实施路径
9
作者 王峰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10-111,114,共3页
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全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数学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是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全员育人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提炼出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思政的基本特征,阐述了育人载... 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全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数学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是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全员育人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提炼出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思政的基本特征,阐述了育人载体的选择策略,并重点说明了实施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数学 基本特征 载体选择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大思政课”:基本意涵、逻辑理据及实践进路
10
作者 吴云志 李子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大思政课”是在总结我国长期思政课建设经验与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育人新理念与新形态,是新时代我国思政课建设的范式创新与突破。在此态势下,如何科学合理地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成为一项亟待研究的时代课题。“大思政课”涉及多方... “大思政课”是在总结我国长期思政课建设经验与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育人新理念与新形态,是新时代我国思政课建设的范式创新与突破。在此态势下,如何科学合理地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成为一项亟待研究的时代课题。“大思政课”涉及多方面协同发展,需与现实结合并善用之。本研究基于人学思想的价值性理据、协同理论的内在性理据、系统观念的实践性理据等多维视角,揭明了“大思政课”何以为能的逻辑图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绝非一日之功,需在课堂与社会的平衡中实现教学资源的再造,善用“大课堂”;在专职与兼职的并行中实现师资水平的提升,培养“大师资”;在传统与现代的融通中实现育人空间的重塑,搭建“大平台”;在守正与创新的共容中走向制度体系的规范,维系“大保障”,最终实现“大思政课”理念落地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基本意涵 逻辑理据 实践进路
下载PDF
企业开放式创新的管理架构与实施路径
11
作者 王茂祥 《上海管理科学》 2024年第3期94-99,共6页
企业开放式创新是指企业有目的的知识流入和流出,推动其内部创新活动,同时扩大创新成果在外部市场的应用。企业要构建开放式创新的管理架构,基于内外部情境分析,合理制定开放式创新目标,合理选择创新合作伙伴,明确最佳合作开放度,推进... 企业开放式创新是指企业有目的的知识流入和流出,推动其内部创新活动,同时扩大创新成果在外部市场的应用。企业要构建开放式创新的管理架构,基于内外部情境分析,合理制定开放式创新目标,合理选择创新合作伙伴,明确最佳合作开放度,推进开放式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要阶段性评估开放式创新成效,在此基础上,优化改进合作创新举措。要强化开放式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做好与合作伙伴的沟通协调,确保组织间合作更为顺畅。此外,企业要合理选择开放式创新的组织模式,强化合作组织间的协同管理,形成最大化的创新合力。要构建开放式创新的互联网合作平台,并做好财务、技术及知识产权等多方面的风险防控,更好地促进开放式创新活动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开放式创新 基本特点 管理架构 实施路径
下载PDF
企业基础研究决策的同群效应及影响因素
12
作者 朱相宇 关秉裕 郭之珍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5期82-95,共14页
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基础研究的同群效应的存在性、模仿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基础研究决策受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影响,即存在行业同群效应,其模仿路径呈现出一定的先内后外规律... 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基础研究的同群效应的存在性、模仿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基础研究决策受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影响,即存在行业同群效应,其模仿路径呈现出一定的先内后外规律。企业所处的竞争地位越高,既往基础研究经验越丰富,其基础研究决策越容易受到行业同群的影响。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基础研究决策受同群企业影响程度较高。研究进一步发现,企业基础研究决策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研究发现为更好地理解企业基础研究的外在驱动力,并为鼓励企业开展基础研究与完善中国基础研究政策体系提供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基础研究 同群效应 模仿路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目标和路径研究
13
作者 刘妍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28-132,共5页
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基础教育向数字化转型,这一转型被视为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路径。国际社会认可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并且随着新时代教育矛盾变化、教育公平需求转变,以及教育信息化的迫切需... 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基础教育向数字化转型,这一转型被视为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路径。国际社会认可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并且随着新时代教育矛盾变化、教育公平需求转变,以及教育信息化的迫切需要,使得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应建立教育数字治理运行机制,提高中小学生数字素养,实现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和数字化教育环境的健康发展,从而推动新时代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赋能 基础教育 高质量发展 价值目标 发展路径
下载PDF
建设教育强国的现代化基本路径之职业教育探析
14
作者 史少杰 周蕾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38,共8页
对标建设教育强国目标,职业教育亟需在认知、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理论等方面提高现代化水平。通过提升认知水平和认知格局、推进理念变革和思维创新、提高体系与产业的匹配性适应性、创新办学制度和评价制度、革新教... 对标建设教育强国目标,职业教育亟需在认知、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理论等方面提高现代化水平。通过提升认知水平和认知格局、推进理念变革和思维创新、提高体系与产业的匹配性适应性、创新办学制度和评价制度、革新教学内容和服务功能、运用科学方法和有效方式、推进依法治理和数字治理、筑牢历史根基和理论根基等,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业教育 基本路径 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特色企业慈善的驱动因素、基本特征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静华 《社会保障评论》 2024年第1期144-159,共16页
企业慈善是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生力军。与个人慈善行为相比,企业慈善表现出更强的利己动机,且以经济动机、政治动机、声誉动机为主。其驱动因素在微观个体层面表现为企业家的个人特征、个人观念与早年经历,企业董事会成员和高管的慈善... 企业慈善是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生力军。与个人慈善行为相比,企业慈善表现出更强的利己动机,且以经济动机、政治动机、声誉动机为主。其驱动因素在微观个体层面表现为企业家的个人特征、个人观念与早年经历,企业董事会成员和高管的慈善认知与偏好;在中观企业层面表现为企业的属性与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在宏观政策层面表现为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慈善组织的登记设立、税收优惠、劝募环境以及慈善褒奖制度的影响。发展中国特色的企业慈善,需要明确其在第三次分配中的功能定位;降低基金会注册登记门槛;畅通慈善组织的认定和撤销机制,减少“僵尸型企业基金会”;完善新型捐赠税收优惠政策;保持与捐赠主体的良性互动,提升企业基金会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慈善 驱动因素 基本特征 优化路径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
16
作者 郭雯姝 张慎霞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基于乡风文明的基本内涵,指出了新时代乡风文明的特征,阐述了乡风文明对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从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强化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坚持村民自治和道德法治教育、激发农村优秀文化发展活力、因地制宜地... 基于乡风文明的基本内涵,指出了新时代乡风文明的特征,阐述了乡风文明对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从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强化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坚持村民自治和道德法治教育、激发农村优秀文化发展活力、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文明乡风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 基本特征 价值 建设路径
下载PDF
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历程、困境与路径
17
作者 王波 车璐璐 戴超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3期47-53,共7页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底工程。本文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将其划分为起步探索、重点推进、深化发展3个阶段,并详述了各阶段的特征;深入分析了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认识不统一、建设水平和覆盖面低、多...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底工程。本文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将其划分为起步探索、重点推进、深化发展3个阶段,并详述了各阶段的特征;深入分析了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认识不统一、建设水平和覆盖面低、多元建设主体尚未形成、可持续长效机制未健全等问题;同时,基于国家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新内涵、新要求,围绕城乡融合、绿色低碳、问题导向、农民主体、示范先行等方面,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 发展历程 现实困境 基本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少数民族职业道德的现代变迁与新发展
18
作者 谭贤楚 谭萍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5期103-107,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少数民族职业道德作为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已发生了明显的现代性变迁,加强其建设是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少数民族职业道德作为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已发生了明显的现代性变迁,加强其建设是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有效发展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少数民族职业道德,有效把握其现代变迁及其成因是关键。少数民族职业道德的现代变迁主要表现为“‘义’和‘利’观念变化、职业道德观念改变与就业观念变迁”,成因主要有“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刺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等。据此,文章提出了民族职业道德新发展的路径为“顺应新时代要求对民族职业道德进行更新与变革、培育优秀职业道德践行主体、培育个体道德品质及其职业道德的创造性”,进而指出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我国民族职业道德及其现代体系,是有效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职业道德 现代变迁 新发展 基本路径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论教育强国建设的探索历程、基本遵循与创新路径
19
作者 王鉴 张启鹏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1,共9页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教育现代化的中国道路,形成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遵循,即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始终围绕建构高质量教育体系,创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创新推进路径,要在实践探索与理论建构的双向互动中建设教育强国,在提升各级各类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建设教育强国,在补齐各级各类教育短板的过程中建设教育强国,在完成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建设教育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探索历程 基本遵循 创新路径
下载PDF
“两个结合”的思想意蕴、基本功能与实现路径
20
作者 葛伟阳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5-72,共8页
“两个结合”作为新时期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和对立统一规律赋予其深厚的实践土壤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唯物史观层面,为“两个结合”理论的创设以及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群众基础。在... “两个结合”作为新时期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和对立统一规律赋予其深厚的实践土壤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唯物史观层面,为“两个结合”理论的创设以及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群众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功能论的角度出发,阐释“两个结合”内蕴的价值引领功能、批判辩护功能以及教育导向功能,发挥其理论最大公约数的社会功能。围绕坚持问题导向、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人民至上以及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方面阐释并发挥“两个结合”科学理论的思想意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思想意蕴 基本功能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