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葡萄孢G-蛋白Gα亚基基因bcg2和bcg3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袁雪梅 王敏 +5 位作者 赵晓辉 周帆 刘鹏飞 张康 邢继红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68,共6页
为明确灰葡萄孢G-蛋白Gα亚基基因bcg2和bcg3在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构建了bcg2和bcg3基因的RNAi突变体,以野生型BC22菌株为对照,对bcg2和bcg3基因的RNAi突变体的表型和致病力进行分析,发现bcg2和bcg3基因的RNAi突... 为明确灰葡萄孢G-蛋白Gα亚基基因bcg2和bcg3在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构建了bcg2和bcg3基因的RNAi突变体,以野生型BC22菌株为对照,对bcg2和bcg3基因的RNAi突变体的表型和致病力进行分析,发现bcg2和bcg3基因的RNAi突变体的菌落形态、菌核的形成以及菌丝形态均与野生型BC22菌株没有明显差别;bcg2和bcg3基因的RNAi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慢,分生孢子产量较野生型明显降低;突变体在寄主植物上不能产生明显的致病症状,且丧失穿透能力。结果表明,灰葡萄孢bcg2和bcg3基因正调控病菌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的产量、致病力和穿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 bcg2 bcg3 生长发育 致病力
下载PDF
67例膀胱浅表性肿瘤术后化疗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邹建安 徐久平 陈久发 《安徽医学》 2008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观察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A组患者用丝裂霉素C40mg溶于无菌生理盐水40ml,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6次,再序联用BCG 150mg加IL-21.0×10^5 U溶于无菌生理盐水40ml,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6次... 目的观察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A组患者用丝裂霉素C40mg溶于无菌生理盐水40ml,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6次,再序联用BCG 150mg加IL-21.0×10^5 U溶于无菌生理盐水40ml,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6次,此后用BCG 150mg加IL-21.0×10^5U溶于无菌生理盐水40ml,膀胱内灌注,每月1次,共2年。B组患者用丝裂霉素C40mg溶于无菌牛理盐水40ml,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6次,改为每月灌注1次,共2年。结果随访24~30个月,A组平均27个月,有效率93.3%B组平均28个月,有效率43.2%。结论MMC序联BCG加IL-2膀胱内灌注较单用MMC更有效地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术后灌注 丝裂霉素C BCG加IL-2 疗效比较
下载PDF
BCG/CaCl_2/PEG-g-CDA粉体及涂层的热致变色变发射率性能研究
3
作者 卜红寒 徐晨 +2 位作者 徐国跃 郭腾超 刘初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1,共6页
采用传统的液相反应法,以溴甲酚绿(BCG)为发色剂、氯化钙(CaCl_2)为显色剂、具有固-固相变性能的接枝共聚物聚乙二醇-g-二醋酸纤维素(PEG-g-CDA)为溶剂,制备BCG/CaCl_2/PEG-g-CDA三组分体系的粉体。通过优化液相反应的合成温度,制备出... 采用传统的液相反应法,以溴甲酚绿(BCG)为发色剂、氯化钙(CaCl_2)为显色剂、具有固-固相变性能的接枝共聚物聚乙二醇-g-二醋酸纤维素(PEG-g-CDA)为溶剂,制备BCG/CaCl_2/PEG-g-CDA三组分体系的粉体。通过优化液相反应的合成温度,制备出具有优异热致变色变发射率性能的粉体。采用丙烯酸树脂和有机硅树脂与上述粉体混合制备涂层并研究其变色变发射率性能。结果表明:粉体的最佳合成温度为70℃,采用丙烯酸树脂制备的涂层具有最优的热致变色变发射率性能;粉体能可逆地从绿色变化到赭石棕色,变色温度为52~57℃,发射率从0.756变到0.945,变化量为0.189,变化区温度为50~62℃;涂层能可逆地从绿色变到赭石棕色到金黄色,变色温度为50~90℃,发射率约为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G/CaCl2/PEG-g-CDA 热致变色变发射率 粉体 涂层 智能隐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