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CMYC、BCL_2与BCL_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集的85例DLBCL患者病理组织标本中CMYC、BCL_...目的探讨CMYC、BCL_2与BCL_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集的85例DLBCL患者病理组织标本中CMYC、BCL_2、BCL_6、CD10、MUM-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MYC、BCL_2、BCL_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9.4%(25/85)、58.8%(50/85)、69.4%(59/85),其在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原发部位、血清LDH水平、化疗方案、IPI评分、A/B症状和骨髓侵犯等临床特征之间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MYC阴性和BCL_2阴性患者中位OS和中位PFS均显著长于阳性患者(P<0.05),BCL_6阳性和阴性患者中位OS和中位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CMYC状态可作为DLBCL患者OS和PFS的独立预测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YC可作为预测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有效指标,并可在临床进行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bcl-2、bcl-6、CD10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标本中bcl-2、bcl-6、CD10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bcl-2、bcl-6、CD10...目的探讨bcl-2、bcl-6、CD10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标本中bcl-2、bcl-6、CD10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bcl-2、bcl-6、CD10在6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5.0%(33/60)、48.3%(29/60)、46.7%(28/60),其中CD10(+)/bcl-6(+)15例,25%;CD10(+)/bcl-6(-)13例,21.7%;CD10(-)/bcl-6(+)14例,23.3%;CD10(-)/bcl-6(-)18例,30%。CD10(+)/bcl-6(+)与CD10(-)/bcl-6(-)中bcl-2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cl-2有望成为DLBCL亚分类的指标。展开更多
自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细胞)发现以来,大量证据表明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有关.Tfh细胞及其亚群分泌不同细胞因子皆可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靶向治疗炎症性肠病提供重要思路.BCL-6信号作为Tf...自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细胞)发现以来,大量证据表明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有关.Tfh细胞及其亚群分泌不同细胞因子皆可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靶向治疗炎症性肠病提供重要思路.BCL-6信号作为Tfh细胞分化途径上的关键性转录因子,可调控Tfh细胞的增殖、分化.在BCL-6信号缺乏时无法产生Tfh细胞,且BCL-6信号也可通过正性调控、负性调控以及表观遗传学等多种途径有效调控Tfh细胞的分化.在BCL-6信号调控异常时可导致Tfh的分化异常导致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因此可以通过干预BCL-6信号来调控Tfh细胞分化来作为治疗炎症性肠病新的有效靶点.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Bcl-6、c-myc基因易位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原位杂交(FISH)方法,对233例DLBCL活体石蜡切片进行Bcl-6、c-myc基因检测。观察Bc...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Bcl-6、c-myc基因易位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原位杂交(FISH)方法,对233例DLBCL活体石蜡切片进行Bcl-6、c-myc基因检测。观察Bcl-6、c-myc基因易位与DLBCL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并对不同民族在不同亚型DLBCL中Bcl-6、c-myc基因易位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33例DLBCL中,Bcl-6基因重排51例,占21.89%;c-myc基因重排39例,占16.74%;Bcl-6基因易位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临床分期和LDH水平无显著相关(P>0.05),而与民族、IPI评分、结外侵犯、B症状、DLBCL不同亚型和近期疗效有相关性(P<0.05);c-myc基因易位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临床分期、LDH水平和DLBCL不同亚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民族、IPI评分、结外侵犯、B症状和近期疗效有相关性(P<0.05);维、汉不同民族GCB中Bcl-6、c-myc基因易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不同民族非生发中心活化B细胞(non-GCB)中Bcl-6、c-myc基因易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6,C-myc基因易位的表达与维、汉不同民族、IPI评分、结外侵犯、B症状和近期疗效有相关性;维、汉民族non-GCB亚组中Bcl-6、c-myc基因易位存在差异。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CMYC、BCL_2与BCL_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集的85例DLBCL患者病理组织标本中CMYC、BCL_2、BCL_6、CD10、MUM-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MYC、BCL_2、BCL_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9.4%(25/85)、58.8%(50/85)、69.4%(59/85),其在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原发部位、血清LDH水平、化疗方案、IPI评分、A/B症状和骨髓侵犯等临床特征之间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MYC阴性和BCL_2阴性患者中位OS和中位PFS均显著长于阳性患者(P<0.05),BCL_6阳性和阴性患者中位OS和中位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CMYC状态可作为DLBCL患者OS和PFS的独立预测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YC可作为预测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有效指标,并可在临床进行应用。
文摘目的探讨bcl-2、bcl-6、CD10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标本中bcl-2、bcl-6、CD10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bcl-2、bcl-6、CD10在6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5.0%(33/60)、48.3%(29/60)、46.7%(28/60),其中CD10(+)/bcl-6(+)15例,25%;CD10(+)/bcl-6(-)13例,21.7%;CD10(-)/bcl-6(+)14例,23.3%;CD10(-)/bcl-6(-)18例,30%。CD10(+)/bcl-6(+)与CD10(-)/bcl-6(-)中bcl-2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cl-2有望成为DLBCL亚分类的指标。
文摘自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细胞)发现以来,大量证据表明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有关.Tfh细胞及其亚群分泌不同细胞因子皆可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靶向治疗炎症性肠病提供重要思路.BCL-6信号作为Tfh细胞分化途径上的关键性转录因子,可调控Tfh细胞的增殖、分化.在BCL-6信号缺乏时无法产生Tfh细胞,且BCL-6信号也可通过正性调控、负性调控以及表观遗传学等多种途径有效调控Tfh细胞的分化.在BCL-6信号调控异常时可导致Tfh的分化异常导致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因此可以通过干预BCL-6信号来调控Tfh细胞分化来作为治疗炎症性肠病新的有效靶点.
文摘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Bcl-6、c-myc基因易位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原位杂交(FISH)方法,对233例DLBCL活体石蜡切片进行Bcl-6、c-myc基因检测。观察Bcl-6、c-myc基因易位与DLBCL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并对不同民族在不同亚型DLBCL中Bcl-6、c-myc基因易位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33例DLBCL中,Bcl-6基因重排51例,占21.89%;c-myc基因重排39例,占16.74%;Bcl-6基因易位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临床分期和LDH水平无显著相关(P>0.05),而与民族、IPI评分、结外侵犯、B症状、DLBCL不同亚型和近期疗效有相关性(P<0.05);c-myc基因易位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临床分期、LDH水平和DLBCL不同亚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民族、IPI评分、结外侵犯、B症状和近期疗效有相关性(P<0.05);维、汉不同民族GCB中Bcl-6、c-myc基因易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不同民族非生发中心活化B细胞(non-GCB)中Bcl-6、c-myc基因易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6,C-myc基因易位的表达与维、汉不同民族、IPI评分、结外侵犯、B症状和近期疗效有相关性;维、汉民族non-GCB亚组中Bcl-6、c-myc基因易位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