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岭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基岩的稀土元素预富集机制探讨
1
作者 豆敬兆 王焰 +1 位作者 谭伟 赵子送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12,共13页
南岭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目前全球重稀土的主要来源。在岩浆演化及热液蚀变过程中,稀土元素在成矿基岩中的迁移和富集过程受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控制。本文对比了离子吸附型轻、重稀土矿床中基岩在矿物组合、岩石化学及主要稀... 南岭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目前全球重稀土的主要来源。在岩浆演化及热液蚀变过程中,稀土元素在成矿基岩中的迁移和富集过程受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控制。本文对比了离子吸附型轻、重稀土矿床中基岩在矿物组合、岩石化学及主要稀土矿物类型等方面的差异,简要介绍了南岭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基岩中热液活动与稀土元素富集的相关研究进展。其中富重稀土矿床的基岩主要为高硅碱长花岗岩(SiO_(2)>75%),基岩中硅铍钇矿和氟碳钙钇矿为主要稀土矿物。岩浆期后热液过程中,早期形成的氟铈矿等轻稀土矿物可导致残余流体富集重稀土元素,并形成重稀土热液矿物,稀土氯络合物可能是流体中迁移并富集重稀土元素的主要介质。而富轻稀土矿床的基岩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SiO_(2)<75%),主要稀土矿物为褐帘石和榍石,为岩浆演化晚期结晶产物,其在后期含F^(−)、CO_(3)^(2−)/HCO_(3)^(–)流体作用下蚀变成氟碳钙铈矿;这一过程导致轻稀土元素在基岩中被重新活化并再次富集。含F^(−)、CO_(3)^(2−)/HCO_(3)^(–)流体可能与南岭地区地下水的贡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地区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 花岗质基岩 热液蚀变 稀土富集
下载PDF
胶西北海岸带基岩矿床分布富集规律及典型矿床主要特征
2
作者 盛建华 韩代成 丁正江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1期69-75,共7页
胶西北海岸带研究区70%以上被第四系覆盖,矿化信息被屏蔽和削弱,增加了发现新矿体的难度。分析研究认为,区域内构造格架自北而南呈盆-岭-盆相间出现,受该构造格架控制,区域内煤矿、金矿、铁矿按自北而南呈“北煤、中金、南铁”的“纬度... 胶西北海岸带研究区70%以上被第四系覆盖,矿化信息被屏蔽和削弱,增加了发现新矿体的难度。分析研究认为,区域内构造格架自北而南呈盆-岭-盆相间出现,受该构造格架控制,区域内煤矿、金矿、铁矿按自北而南呈“北煤、中金、南铁”的“纬度分带”式产出,煤矿主要产出于区域北部的古近纪五图群地层中,属煤层与油页岩互层的湖河三角洲沉积建造;金矿主要产出于区域中部的侏罗纪玲珑花岗岩、郭家岭花岗岩侵入岩体中,是大规模岩浆活动和广泛的伸展拆离的产物;铁矿主要产出于区域南部的古元代粉子山群小宋组含铁岩系中,属区域变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沉积变质铁矿床。研究区海底基岩矿床不是独立的矿床,而是与陆地矿床相连,是陆地矿床随地质构造向海洋延伸的一部分。通过研究第四系覆盖下的基岩分布规律、基岩矿床分布规律和总结海岸带基岩矿床成因规律性特征,对加强重点成矿区找矿针对性,更好地指导和推动胶西北海岸带区域找矿进展,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矿床 分布富集规律 胶西北 海岸带 矿床特征
下载PDF
基岩区寻找隐伏矿的地球化学方法:构造地球化学测量 被引量:12
3
作者 程志中 袁慧香 +4 位作者 彭琳琳 卢国安 贾祥祥 邴明明 林成贵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8-337,共10页
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是在基岩出露区发现深部矿化信息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构造地球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的发展历程。为解决岩石样(构造岩样)的代表性和均匀性,提出了方格采样法,即在每个采样网格内多点... 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是在基岩出露区发现深部矿化信息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构造地球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的发展历程。为解决岩石样(构造岩样)的代表性和均匀性,提出了方格采样法,即在每个采样网格内多点采样组合分析采样方法,采集以构造破碎带物质、裂隙充填物、蚀变岩石、矿化岩石等为主的能反映深部矿化信息的样品。利用该方法在甘肃西和地区进行了1∶50000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试验,采用500 m×500 m的采样网格,在每个采样单元中采集6~8个子样组合,分析了其中的Au、Ag、Pb、Zn等19种元素,圈定了较好的金地球化学异常,经查证发现了金矿体。在江西岩背锡矿外围开展1∶10000的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试验,采用100 m×100 m的网格,采集构造裂隙样品,圈定了Sn等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对圈定的Sn地球化学异常进行钻探验证,发现深部隐伏Sn矿体。不同比例尺的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试验表明,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在基岩出露区能有效发现深部矿化信息,在寻找隐伏矿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中国黔西南地区寻找卡林型金矿和东南沿海地区火山岩覆盖区找矿中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覆盖 隐伏矿 构造地球化学 裂隙采样
下载PDF
雅砻江谷底卸荷松弛现象与深厚覆盖层特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运生 罗永红 +1 位作者 唐兴君 孙耀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164-168,共5页
雅砻江河床覆盖层厚度多在30m以上,最厚可达51.6m。覆盖层横向上厚度变化较大,纵向上可明显分为3层,上、下部以正常河流相为主,厚度较薄;中部以洪积、崩积、坡积、湖泊沉积堆积与冲积混合堆积为主的加积序列,厚度相对较大。在谷底基岩... 雅砻江河床覆盖层厚度多在30m以上,最厚可达51.6m。覆盖层横向上厚度变化较大,纵向上可明显分为3层,上、下部以正常河流相为主,厚度较薄;中部以洪积、崩积、坡积、湖泊沉积堆积与冲积混合堆积为主的加积序列,厚度相对较大。在谷底基岩面以下,岩体通常存在20m厚左右的卸荷松弛带,弱风化,具有透水性好,岩体完整性较差,工程力学性状差等特征,其潜在的工程效应是坝基渗漏。覆盖层深厚是第二层加积序列所致,谷底形成时间长,以致谷底有足够的时间卸荷松弛和风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砻江 深厚覆盖层 谷底卸荷松驰现象 形成机制
下载PDF
巨厚沉积土夹火山岩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国兴 李磊 +1 位作者 丁杰发 赵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56-3065,3076,共11页
地震基岩深度和土体动力本构模型的选取对核岛场地地震效应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具有重要影响。以拟建某沿海核电厂深度470 m沉积土夹火山岩层场地的3个钻孔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维等效线性波传分析(ELA)法、基于Matasovic本构模型和Davide... 地震基岩深度和土体动力本构模型的选取对核岛场地地震效应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具有重要影响。以拟建某沿海核电厂深度470 m沉积土夹火山岩层场地的3个钻孔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维等效线性波传分析(ELA)法、基于Matasovic本构模型和Davidenkov-Chen-Zhao(DCZ)本构模型的一维非线性分析(NLA)法,选取不同剪切波速的5个岩土层作为地震基岩,研究了输入地震动特性、地震基岩深度和土体动力本构模型的选取对巨厚沉积土夹火山岩层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浅层硬岩夹层或深部土层作为地震基岩,NLA法计算的5%阻尼比的地表谱加速度SA的短周期部分较之ELA法的计算值大,但两者计算的地表SA谱的长周期部分几乎一致;(2)基于Matasovic模型和DCZ模型的NLA法计算的地表SA谱谱形和峰值加速度随深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从NLA法计算的地表峰值加速度和累积绝对速度而言,以剪切波速约2500 m/s的浅层硬岩夹层作为地震基岩是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沉积土场地 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 地震基岩 硬岩夹层
下载PDF
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在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宋威方 刘建中 +5 位作者 吴攀 李俊海 王泽鹏 杨成富 谭亲平 王大福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8-1348,共11页
本次研究介绍了构造地球化学测量理论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效果,同时基于项目组在基岩区进行的找矿勘查实践,总结提炼最新研究成果和认识,提出了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并与传统的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相对比,指出传统测量方... 本次研究介绍了构造地球化学测量理论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效果,同时基于项目组在基岩区进行的找矿勘查实践,总结提炼最新研究成果和认识,提出了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并与传统的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相对比,指出传统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和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的优越性。其次,系统归纳总结了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的理论基础、工作条件、布点方法、采样原则、采样介质、异常解读和成图及其应用,重点突出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中布点方法的合理性、采样点布置的代表性、采样介质的多样性、样品和元素异常信息的有效性(“有”和“无”),在此基础上构建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指标体系。最后结合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分布区之灰家堡背斜东段找矿预测实践,认为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较之传统的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取深部成矿弱信息,在热液矿床隐伏矿找矿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以推广到所有的基岩区热液矿床隐伏矿找矿预测工作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区 热液矿床 找矿预测 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
下载PDF
对低山丘陵区基岩裂隙水富存部位的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英杰 《吉林水利》 2015年第1期33-35,40,共4页
低山丘陵区基岩裂隙水分布埋藏极不均一,含水层分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异差性大,涌水量大小相差悬殊。富存形式往往呈点状、线状、面状赋存于岩石的裂隙中。本文采用力学性质分析,构造形迹分析,物探方法测量,确定基岩裂隙水的富存部位,... 低山丘陵区基岩裂隙水分布埋藏极不均一,含水层分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异差性大,涌水量大小相差悬殊。富存形式往往呈点状、线状、面状赋存于岩石的裂隙中。本文采用力学性质分析,构造形迹分析,物探方法测量,确定基岩裂隙水的富存部位,以北票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定量分析北票低山丘陵区基岩裂隙水富存的差异性。研究成果为低山丘陵区开发基岩裂隙水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裂隙水 富存特点 富存形式 富存部位 确定方法
下载PDF
阜新地区地下水开发模式及找水方向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曦 邴智武 +2 位作者 张喆 赵旭 赵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52-1555,共4页
针对阜新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综合运用物探、钻探、遥感等手段,分析该区水文地质条件,探讨地下水的开发模式及找水方向.丘陵基岩缺水区应取深井、大口井、截潜加大口井、扩泉等开发模式,第四系堆积物区可采取管井、大口井和修建地下水... 针对阜新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综合运用物探、钻探、遥感等手段,分析该区水文地质条件,探讨地下水的开发模式及找水方向.丘陵基岩缺水区应取深井、大口井、截潜加大口井、扩泉等开发模式,第四系堆积物区可采取管井、大口井和修建地下水库等开发模式.确定线状充水带和碳酸盐、碎屑岩、变质岩风化裂隙富水部位为该地区以后找水重点地段,确定压性糜棱岩带为不宜布井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新地区 缺水程度 地下水开发模式 找水方向 丘陵基岩区 第四系堆积物区 线状充水带 基岩裂隙富水层
下载PDF
下伏基岩堆积体边坡抗滑桩加固前后地震响应特征离心模型试验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志亮 孔令伟 郭爱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13-1423,共11页
为研究抗滑桩加固上覆堆积体——下伏基岩二元结构边坡的抗震机制,开展2组1∶50比尺的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以对比分析下伏基岩堆积体边坡在抗滑排桩加固前后的地震响应特征与抗滑桩的桩身弯矩分布规律。试验时,输入4级加速度峰值连续增... 为研究抗滑桩加固上覆堆积体——下伏基岩二元结构边坡的抗震机制,开展2组1∶50比尺的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以对比分析下伏基岩堆积体边坡在抗滑排桩加固前后的地震响应特征与抗滑桩的桩身弯矩分布规律。试验时,输入4级加速度峰值连续增大的El Centro波,监测边坡模型坡面与坡体内的加速度响应、坡顶沉降变形以及抗滑桩上静、动弯矩的分布。试验结果显示由于抗滑桩抑制了上覆堆积体的下滑,坡顶的加速度峰值(PGA)放大系数、加速度反应谱以及竖向沉降变形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抗滑桩一方面加固了上覆堆积滑体另一方面在坡体内产生了地震波的反射叠加效应,使得边坡水平响应加速度放大系数出现了桩前增大桩后减小的现象。下伏基岩堆积体边坡坡顶沉降与Arias烈度在抗滑排桩加固前后均具有良好的正相关线性关系。地震荷载作用过程中抗滑桩动力响应弯矩变化幅值明显大于地震作用后的静弯矩增量,且静弯矩与动弯矩变化幅值的分布均在基岩面附近达到峰值,易在基岩面附近造成抗滑桩的破坏,类似工况下抗滑桩的抗震配筋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下伏基岩堆积体边坡 抗滑桩 模型试验 离心振动台 地震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