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均速度确定最佳功率负荷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梁美富 李铁录 +1 位作者 郭文霞 金银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0-105,125,共7页
目的:探讨使用平均速度确定大学生运动员不同力量训练手段的最佳功率负荷(Optimal Power Load,OPL)的可行性。方法:选取46名大学生运动员进行卧推和半蹲起的最大力量(1 Repetition Maximu m,1 RM)测试和10%、30%、50%、70%和90%1RM负荷... 目的:探讨使用平均速度确定大学生运动员不同力量训练手段的最佳功率负荷(Optimal Power Load,OPL)的可行性。方法:选取46名大学生运动员进行卧推和半蹲起的最大力量(1 Repetition Maximu m,1 RM)测试和10%、30%、50%、70%和90%1RM负荷下的卧推抛和半蹲起最大输出功率测试。结果:卧推抛训练时,投掷组、短跑组和篮球组的OPL为70%1RM,体操组OPL为50%1 RM;半蹲起训练时,投掷组OPL为90%1 RM,短跑组、篮球组和体操组OPL为70%1 RM。卧推抛和半蹲起OPL时,各组别间的OPL、1RM、平均力、最大力、平均功率、最大功率均具有差异(P<0.05),平均速度和最大速度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卧推抛OPL对应的平均速度为1.03±0.24 m/s,半蹲起OPL对应的平均速度为0.86±0.19 m/s。结论:在发展运动员最大输出功率的力量训练中,不同专项运动员具有不同的OPL,利用平均速度指标确定运动员的OPL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稳定性。通常,发展卧推抛最大输出功率的平均速度约为1.03 m/s,发展半蹲起最大输出功率的平均速度约为0.86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量训练 爆发力 输出功率 半蹲起 卧推抛
下载PDF
最佳功率负荷下不同力量训练手段骨骼肌输出功率的确定及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梁美富 郭文霞 +1 位作者 赵宁宁 潘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638-3643,共6页
背景:在最佳功率负荷下进行力量训练能实现骨骼肌输出功率的最大化,骨骼肌输出功率的增大能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大众的健康水平,备受国内外学者和体能教练的青睐。目的:确定不同力量训练手段最佳功率负荷,分析不同力量训练手段最佳... 背景:在最佳功率负荷下进行力量训练能实现骨骼肌输出功率的最大化,骨骼肌输出功率的增大能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大众的健康水平,备受国内外学者和体能教练的青睐。目的:确定不同力量训练手段最佳功率负荷,分析不同力量训练手段最佳功率负荷输出功率特征。方法:选择北京体育大学男性大学生运动员27名,进行半蹲起和卧推抛最大力量测试,利用九轴传感器测试受试者在10%,30%,50%,70%和90%最大力量负荷下的输出功率。结果与结论:①半蹲起的最佳功率负荷为70%最大力量,其平均输出功率和最大输出功率均显著高于10%,30%,50%最大力量(P<0.01);半蹲起输出功率与最大速度呈高度相关(r=0.84-0.87,P<0.01),与平均速度和平均力呈中度相关(r=0.50-0.68,P<0.01),与最大力量呈低度相关(r=0.40,P<0.05);②卧推抛的最佳功率负荷为70%最大力量,其平均输出功率显著高于10%最大力量(P<0.01)、30%最大力量(P<0.05)和90%最大力量(P<0.01);卧推抛输出功率与平均速度、最大速度、最大力呈高度相关(r=0.70-0.84,P<0.01),与平均力和最大力量呈中度相关(r=0.57-0.70,P<0.01),与体质量和训练年限呈低度相关(r=0.40-0.46,P<0.05);③结果表明,大学生运动员半蹲起和卧推抛的最佳功率负荷均值为70%最大力量,由于个体生理学和训练学差异性,骨骼肌精确的最佳功率负荷仍需进一步测量;提高大学生运动员骨骼肌的最大输出功率时,发展骨骼肌收缩速度优先于发展骨骼肌收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力量训练 最佳功率负荷 半蹲起 卧推抛
下载PDF
递增负重卧推和卧推抛起的动力特征及表面肌电活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段子才 张戈 +1 位作者 汪东明 朱云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76,93,共6页
比较卧推抛起(bench throw,BT)与卧推(bench press,BP)在动作的力、速度和功率等方面的差别,并分析BT练习的适宜负重;结合进行练习时有关肌肉的表面肌电活动情况,探讨动作速度对抗阻工作时神经肌肉活动方式的影响。方法:12名男大学生以... 比较卧推抛起(bench throw,BT)与卧推(bench press,BP)在动作的力、速度和功率等方面的差别,并分析BT练习的适宜负重;结合进行练习时有关肌肉的表面肌电活动情况,探讨动作速度对抗阻工作时神经肌肉活动方式的影响。方法:12名男大学生以个人30%、50%、70%、90%1 RM的杠铃重量分别进行相等负重的BP和BT动作,测量两种动作时杠铃运动的力、平均速度和峰功率;同时记录胸大肌、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选取平均积分振幅(AEMG)、中位数频率(MF)和平均功率频率(MPF),进行两动作和各负重等级之间的多重分析比较。结果:在相同重量的条件下,BT动作在各级负重上均产生了较BP更高的峰功率,在30%和50%1 RM负重时较BP具有显著更高的动作速度;在相等负重的BP和BT时,胸大肌和肱三头肌的AEMG在动作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与负重重量同步增加;在BT时,胸大肌的MF在所有负重等级上较BP时显著更大,在30%、50%1 RM负重时MPF较BP时显著更大。结论:BT动作更加有利于上肢爆发力的训练,以50%1 RM的负重进行BT练习较为适宜;肌肉工作时要实现更快的速度和产生更大功率,需要对主动肌激发更高频率的神经冲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推 卧推抛起 抗阻训练 表面肌电
原文传递
MVIC运动不能提高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激活后增强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史海鹏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5-820,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激活后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上肢力量表现和肌肉损伤指标的影响,以及不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maximal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 MVIC)时间诱发激活后增强效应后,对卧推(... 本研究旨在探讨激活后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上肢力量表现和肌肉损伤指标的影响,以及不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maximal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 MVIC)时间诱发激活后增强效应后,对卧推(bench press throw, BPT)表现的影响。本研究招募30名大学生男性篮球运动员进行重复交叉实验。所有受试者均接受3组3 s卧推MVICs (3 MVICs)、3组5 s卧推MVICs (5 MVICs)、对照控制(CON)共3次干预,记录推掷高度与杠铃腾空时间,并分析推掷高度、力量与功率的峰值。研究表明:3 MVICs、5 MVICs、CON处理后,卧推高度在后测各时间点皆显著低于前测平均值,功率峰值在第4分钟、第8分钟及后测平均值上,皆显著低于前测平均值。但是,力量峰值在后测各时间点与前测平均值均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初步认为给予较长的组间恢复时间,3 MVICs、5 MVICs产生肌肉疲劳的程度可能高于诱发PAP的程度,进而无法提升训练良好运动员的上肢爆发力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身 激活增强效应(PAP) 最大自主等长收缩(MVIC) 卧推(BPT) 爆发力 运动表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