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主题

期刊

机构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超临界650℃机组BEST方案热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文焕 许朋江 +4 位作者 薛朝囡 居文平 周波 戴晓业 史琳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9-136,共8页
针对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背压抽汽汽轮机(backpressure extraction steam turbine,BEST)方案的研究现状,建立了含BEST的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变工况计算模型和㶲分析模型,深入探究了主蒸汽流量、温度、压力,汽轮机背压以及BEST回热抽汽级数对... 针对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背压抽汽汽轮机(backpressure extraction steam turbine,BEST)方案的研究现状,建立了含BEST的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变工况计算模型和㶲分析模型,深入探究了主蒸汽流量、温度、压力,汽轮机背压以及BEST回热抽汽级数对机组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机组的㶲效率随主蒸汽流量先升高后降低,在主蒸汽流量为750 kg/s时达到最大值(52.42%);机组㶲效率随主蒸汽温度和压力的增大而提高,随汽轮机背压的增大而降低,在低负荷时机组热力性能受背压的影响更大;此外,BEST回热抽汽级数对机组热力性能的影响十分显著,级数为4级时与系统设计方案匹配度最好,热力性能最优。所述计算方法和BEST回热抽汽级数选择方案,可为超超临界机组方案设计与运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燃煤机组 best技术 㶲分析 变工况
下载PDF
基于m-best算法与rollout策略的平台-任务关系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廖梦琛 孙鹏 +1 位作者 张杰勇 武君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21-2728,共8页
在平台-任务关系优化设计中,考虑单个任务资源分配过程中平台资源冗余度对后续任务分配的影响,分析优化设计过程的约束条件,构建了以最大任务执行精度与最小资源冗余度为综合目标函数的平台-任务关系设计的问题模型,并使用基于m-best算... 在平台-任务关系优化设计中,考虑单个任务资源分配过程中平台资源冗余度对后续任务分配的影响,分析优化设计过程的约束条件,构建了以最大任务执行精度与最小资源冗余度为综合目标函数的平台-任务关系设计的问题模型,并使用基于m-best算法与rollout策略的方法对问题模型进行求解。m-best算法生成单个任务的m个平台分配方案,rollout策略用于均衡不同优先级任务之间的任务执行精度。最后,分别通过特殊算例和一般算例验证所提优化设计方法的优越性,算例的结果表明,使用该优化设计方法能够使高优先权任务的资源冗余度降低,从而使得整体任务执行精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任务关系优化设计 资源分配 资源冗余度 m-best算法 rollout策略
下载PD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QPSK Optimal Band Transmission System Based on Software Programming
3
作者 Luyong Ren Xiaohu Ma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21年第9期56-70,共15页
The manuscript developed an optimal frequency band transmission system structure of QPSK. The software programming experiment of this complete QPSK optimal band transmission system is designed and realized based on Ma... The manuscript developed an optimal frequency band transmission system structure of QPSK. The software programming experiment of this complete QPSK optimal band transmission system is designed and realized based on Matlab.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used in the design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ctual system parameters. The key code of the software design is given in each module of the system. The whole system is simula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QPSK optimal band transmission system can achieve the best reception performance and realize its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SK best Transmiss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Software design
下载PDF
基于虚拟行为实验的景区旅游线路设计方法研究
4
作者 刘欢 翟石艳 +2 位作者 潘俊业 冯雨柯 闫培雪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1-74,共14页
景区旅游线路设计对提高游客体验和提升景区规划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价值,并一直是旅游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基于虚拟地理实验和最大旅游效益原则,以景区演艺节目时间调整为切入点,设计实验场景,采用虚拟行为实验方法,探讨景... 景区旅游线路设计对提高游客体验和提升景区规划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价值,并一直是旅游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基于虚拟地理实验和最大旅游效益原则,以景区演艺节目时间调整为切入点,设计实验场景,采用虚拟行为实验方法,探讨景区旅游线路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文章以清明上河园景区的空间场景及演艺节目为例,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虚拟旅游场景中,游客仍然追求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和最大的信息收集量的目标;2)演艺节目优化场景下,旅游时间比、节目观看完整度和观看率等指标,均优于实际节目场景;3)虚拟行为实验方法在景区线路设计中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该研究不仅丰富了旅游线路设计的理论方法,同时,也拓展了旅游地理学的虚拟空间人地关系研究领域,为旅游地景区规划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线路设计 最大旅游效益原则 虚拟实验 景区节目 清明上河园
下载PDF
城市道路精品化设计探究——以翡翠路为例
5
作者 栗新宇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0期125-127,共3页
城市道路会对人们正常生活、生产产生直接影响,合理进行道路设计,高质量完成道路施工任务,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人们生活与生产幸福度的有效措施。为确保城市道路整体设计达到理想状态与各项功能符合相关要求,需对城... 城市道路会对人们正常生活、生产产生直接影响,合理进行道路设计,高质量完成道路施工任务,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人们生活与生产幸福度的有效措施。为确保城市道路整体设计达到理想状态与各项功能符合相关要求,需对城市道路精品化设计方式方法展开深层次探讨。以翡翠路综合改造工程为例,通过对工程基本情况的介绍与道路设计详细要求的分析,以及对道路精品化设计方式方法展开深度探讨,明确各部分精品化设计具体内容与模式。旨在提升我国城市道路精品化设计水平,保证道路建设工作能够高质量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层设计 道路精品化设计 城市道路 翡翠路 交通设计
下载PDF
3D矢量空间和最优最劣法在绿色产品设计决策方法中的应用
6
作者 裴卉宁 谭昭芸 +2 位作者 杨冬梅 黄雪芹 郭任哲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48,共11页
为了解决目前绿色产品设计方案中产品基础属性考虑欠缺,以及缺乏可视化比较方法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3D矢量空间和最优最劣法(Best worst method,BWM)的绿色产品设计多属性决策方法。通过功能、外观和可持续3个维度为绿色产品设计的基础... 为了解决目前绿色产品设计方案中产品基础属性考虑欠缺,以及缺乏可视化比较方法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3D矢量空间和最优最劣法(Best worst method,BWM)的绿色产品设计多属性决策方法。通过功能、外观和可持续3个维度为绿色产品设计的基础属性构建3D矢量空间,并对每个维度扩充其包含的下级属性;利用间隔方法优化的BWM获得三个维度及各维度下级属性的权重分配;通过3D矢量空间求得各备选方案的总体评价得分,实现客观科学的绿色产品设计多属性决策。以电动汽车的绿色产品设计方案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矢量空间 最优最劣法 绿色产品 可持续设计 多属性决策
下载PDF
中国古代服饰中“物尽其用”观念的探究
7
作者 宋钰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87-90,115,共5页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其呈现形式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而演进,“物尽其用”观念在古代服饰文化中不仅是一种实用的生活理念,更具有一种深厚的文化内涵。围绕“物尽其用”观念探究中国古代服饰中“惜物、节用”的态度,围绕...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其呈现形式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而演进,“物尽其用”观念在古代服饰文化中不仅是一种实用的生活理念,更具有一种深厚的文化内涵。围绕“物尽其用”观念探究中国古代服饰中“惜物、节用”的态度,围绕古人裁制穿戴衣物过程中习惯性的“尽用”、主动性的“善用”、创造性的“巧用”这3个方面,发掘传统造物的思想源泉,学习和传承古人的智慧,深化对古代服饰文化的理解,同时为现代服饰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服饰 物尽其用 造物观念 节用 可持续设计
下载PDF
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8
作者 禹大宽 乔学光 +1 位作者 贾振安 王敏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共3页
介绍了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构成,分析了光纤光栅传感系统所用的3种不同的光源LED,LD和掺铒光源的性能,阐述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各种不同的温度和应力的区分测量方法,描述了滤波法、干涉法、可调窄带光源法等几种常用的信号解调... 介绍了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构成,分析了光纤光栅传感系统所用的3种不同的光源LED,LD和掺铒光源的性能,阐述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各种不同的温度和应力的区分测量方法,描述了滤波法、干涉法、可调窄带光源法等几种常用的信号解调技术,最后,提出适应未来的需要如何对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光源、光纤光栅传感器和信号解调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BRAGG光栅 光源 区分测量 信号解调 优化
下载PDF
大豆高产高效施肥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洪伦 张传珂 +3 位作者 王侠礼 许洪三 林增旺 丁原书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2-34,42,共4页
采用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3个因子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建立了大豆产量形成的数学模型,获得了大豆亩产>230公斤、亩净产值>380元的优化施肥方案。3个因子对大豆产量的影响顺序:磷肥>氮肥>钾肥.
关键词 大豆 施肥 数学模型 高产 高效
下载PDF
基于高精度微震监测的煤岩破裂与应力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09
10
作者 夏永学 潘俊锋 +1 位作者 王元杰 张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9-243,共5页
采用"最佳D值"设计准则对微震台网最佳布设方案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出最优台站布置点即为以震源位置为中心的正n边形的顶点;提出了微震台网布设一般性的原则和P波波速测定方法。采用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对千秋煤矿21141工... 采用"最佳D值"设计准则对微震台网最佳布设方案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出最优台站布置点即为以震源位置为中心的正n边形的顶点;提出了微震台网布设一般性的原则和P波波速测定方法。采用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对千秋煤矿21141工作面围岩破坏和应力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据此划分了冲击地压的3个高危险区域;指出21141工作面开采已经引起了巨厚砾岩的运动,开采过程中容易诱发底板型冲击地压,应采用放炮断底的解危措施;提出21141工作面密闭墙与终采线间距应大于50 m,区段煤柱应小于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围岩破裂 应力分布 定位精度 “最佳D值”设计
下载PDF
黔油系列油菜新品种综合配套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 Ⅰ.黔南地区油菜新品种黔油11号的高产栽培模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忠芬 王军 谭群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4期10-13,共4页
为探索黔油系列油菜新品种黔油11号在贵州黔南山区自然生态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在贵定采取二次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黔油11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磷、钾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产量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 为探索黔油系列油菜新品种黔油11号在贵州黔南山区自然生态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在贵定采取二次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黔油11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磷、钾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产量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明确了黔油11号在该地区获得180kg/667m2以上的高产配套栽培措施的优化组合是:密度为7301.60~7776.38株/667m2,纯N施用量为11.363~12.649kg/667m2,P2O5施用量为7.888~9.111kg/667m2,K2O施用量为21.001~22.465kg/667m2。N∶P2O5∶K2O的最佳配比为1.5∶1∶2.7。在黔南地区影响黔油11号产量的主要栽培因素是栽培密度,其次是氮肥,再次是磷肥和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南地区 油菜 黔油11号品种 高产模式化栽培 回归模型 配套栽培措施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大掺量矿渣水泥制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露 宋军伟 +2 位作者 欧阳勇 朱街禄 刘数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81,86,共5页
通过调整熟料、石膏粉和促凝剂的用量,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方法及三元一次回归分析,在减少试验量的同时,得出以28 d抗压强度为考察指标的回归方程,得出最优配合比制备复合胶凝材料。采用此复合胶凝材料制备C40混凝土,在常温养护下... 通过调整熟料、石膏粉和促凝剂的用量,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方法及三元一次回归分析,在减少试验量的同时,得出以28 d抗压强度为考察指标的回归方程,得出最优配合比制备复合胶凝材料。采用此复合胶凝材料制备C40混凝土,在常温养护下考察其工作性、抗压强度及抗硫酸盐侵蚀能力。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经过F检验,显著性良好;影响大掺量矿渣水泥28 d抗压强度最主要因素是熟料掺量,且可通过回归方程可对净浆水泥28 d抗压强度作定量预测;C40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工作性,坍落度在210 mm左右,扩展度在510 mm左右,表观密度在2 410 kg/m^3左右,基本均是随着大掺量矿渣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各试样凝结时间均较长,且随着大掺量矿渣水泥掺量的增加有减小趋势,初凝时间较长利于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混凝土早期(3 d龄期)强度稍低,后期(7~28 d)强度增长较快;随着大掺量矿渣水泥掺量的增加,抗侵蚀系数基本逐渐增加,且均保持在1.0以上,具有较强的抗侵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最优配合比 工作性 抗压强度 抗硫酸盐侵蚀
下载PDF
正交试验与均匀试验优化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寇林元 凌建春 +2 位作者 赵丽彦 马韬 仇丽霞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比较正交试验和均匀试验确定最优试验条件的效果。方法利用载药率与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采用SAS伪随机函数产生随机误差,分别在正交试验设计和均匀试验设计给定的条件下,产生载药率的模拟试验数据,并筛选出最优试验条件,比... 目的比较正交试验和均匀试验确定最优试验条件的效果。方法利用载药率与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采用SAS伪随机函数产生随机误差,分别在正交试验设计和均匀试验设计给定的条件下,产生载药率的模拟试验数据,并筛选出最优试验条件,比较两种方法优化的效果。结果评价指标和因素间满足多重线性回归关系时,正交试验设计和均匀试验设计确定的最优试验条件基本一致,本试验资料的最优条件为卡铂溶液量1.6ml、二氯甲烷2.5ml、水油体积比5:1、搅拌速度1300rpm。结论在因素和水平数都较多的试验中,均匀设计更具可行性,既可节省人力和物力,又可达到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优条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均匀设计 最优试验条件 优化效果
下载PDF
超薄塑料包装盒注塑模具设计与注塑过程控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郭幼丹 吴春笃 程晓农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1年第4期28-32,共5页
冷热交替循环系统是高精密度超薄塑料包装盒热流道注塑技术的关键技术,是把加热、高温保温、低温冷却三种换热流程置于同一注塑工艺系统内的流体系统,实现快速准确而又均匀传热。研究表明,模具设计的关键是系统各管道应具有相同的传热... 冷热交替循环系统是高精密度超薄塑料包装盒热流道注塑技术的关键技术,是把加热、高温保温、低温冷却三种换热流程置于同一注塑工艺系统内的流体系统,实现快速准确而又均匀传热。研究表明,模具设计的关键是系统各管道应具有相同的传热效率。在模具结构、冷热交替循环系统和传热介质确定的情况下,最佳水流速度只与塑料种类有关,注塑过程温度的控制可以转化为冷热交替循环流体系统水流速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包装盒 冷热交替循环 模具设计 最佳水流速度 控制
下载PDF
基于田口正交法的小计量称重配料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祥斌 陈硕 +1 位作者 范莉萍 陈思宇 《机电工程》 CAS 2016年第12期1463-1466,1505,共5页
针对小计量称重配料过程中人工配料效率低、精度低的问题,对小计量称重配料系统的电磁振动供电电压、落料口高度和出料口大小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自动称重配料系统。通过称重配料实验平台,得出了电磁振动供电电压、落料口高度和... 针对小计量称重配料过程中人工配料效率低、精度低的问题,对小计量称重配料系统的电磁振动供电电压、落料口高度和出料口大小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自动称重配料系统。通过称重配料实验平台,得出了电磁振动供电电压、落料口高度和出料口大小3个参数的实验数据,利用田口正交实验对称重系统的这三个参数进行了望目特性分析,获得了影响称重精度的因子贡献率以及因子间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田口正交实验法在材料颗粒较均匀的条件下可以优化称重配料系统参数,提高了计量准确度,为小计量称重配料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重配料 田口方法 望目特性 交互作用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路面的水泥与粉煤灰比例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嘎吱 沙爱民 周宗科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20,共4页
为了研究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中水泥与粉煤灰的最优比例,通过集料含量和级配不变,只改变水泥与粉煤灰比例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配合比混合料强度指标随龄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混合料不同龄期的强度更多地取决于水泥剂量,而非水泥... 为了研究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中水泥与粉煤灰的最优比例,通过集料含量和级配不变,只改变水泥与粉煤灰比例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配合比混合料强度指标随龄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混合料不同龄期的强度更多地取决于水泥剂量,而非水泥与粉煤灰比例;180 d龄期与28 d龄期的强度比值R180/R28能够反映水泥与粉煤灰比例的优劣;R180/R28随水泥/粉煤灰变化曲线的拐点对应水泥与粉煤灰的最优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 最优比例 配合比设计 强度指标
下载PDF
基于分式析因及最佳子集回归的多种污染物复合污染特征——阿特拉津与多种污染物在松花江沉积物上的吸附效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鱼 王檬 +1 位作者 张琛 高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95-1602,共8页
为揭示农药(晶体乐果、甲霜灵、阿特拉津、马拉硫磷、扑草净)与重金属(铜、锌、铅、镉、镍)10种污染物共存时的复合污染规律,以阿特拉津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分辨度为Ⅲ的2^(10-6)分式析因实验设计,并用完全折叠实验和区组设计进行辅助,通... 为揭示农药(晶体乐果、甲霜灵、阿特拉津、马拉硫磷、扑草净)与重金属(铜、锌、铅、镉、镍)10种污染物共存时的复合污染规律,以阿特拉津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分辨度为Ⅲ的2^(10-6)分式析因实验设计,并用完全折叠实验和区组设计进行辅助,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建模方法筛选并建立了以阿特拉津为因变量、10种污染物因子主效应和二阶交互效应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吸附模型。研究表明:共存体系中因子主效应项铅、铜、锌、镉、镍和农药晶体乐果显著抑制(显著性水平a=0.05)阿特拉津在沉积物上的吸附,与阿特拉津产生竞争吸附效应,因重金属主效应产生的拮抗作用占总拮抗作用的63.5%,其拮抗作用从大到小为镍、镉、晶体乐果、锌、铅、铜;在以镍为关键自变量的二阶交互效应项中,因二阶交互效应项产生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占阿特拉津吸附能力的35.3%,其中,铅、镉和晶体乐果抑制镍与阿特拉津的竞争吸附,与阿特拉津在沉积物上的吸附发生协同作用,协同作用从大到小为镉×镍、铅×镍、镍×晶体乐果;而镍作为调节自变量的二阶交互效应项镍阿特拉津会促进阿特拉津的吸附,说明多种污染物共存体系中重金属镍对阿特拉津在沉积物上吸附影响作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分式析因设计 多元子集回归 重金属 农药 沉积物 阿特拉津
下载PDF
欧美经验对我国环境技术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志增 史菲菲 +2 位作者 但智钢 高武斌 段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453-456,共4页
环境技术可为环境标准制(修)定、环境执法和监督提供技术保障,也可以引导企业研发、应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减排作用。中国2007年发布的《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构建环境技术指导文件的框架体系,但到目前,仅发布... 环境技术可为环境标准制(修)定、环境执法和监督提供技术保障,也可以引导企业研发、应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减排作用。中国2007年发布的《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构建环境技术指导文件的框架体系,但到目前,仅发布了17项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在中国污染减排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不显著,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应充分借鉴欧美环境技术管理制度在法律制定、技术评价方法、实施机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从强化顶层设计、夯实最佳可行技术法律基础、构建技术筛选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完善中国环境技术的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 顶层设计 联动机制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宿舍设计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松瀛 刘洪运 《河南科学》 2012年第6期695-698,共4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宿舍设计方案的优劣进行了评价与研究.针对四个设计方案,建立了多层次目标体系,确定了四个方案的权重,给出了最优方案.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多层次目标体系 权向量 最优宿舍设计方案
下载PDF
春棚黄瓜施肥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范富 张庆国 +1 位作者 范伟全 朱占林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61-264,共4页
采用“311—A”二次回归最优设计 ,以氮、磷、钾为主要探讨因子 ,以产量为目标系数 ,对黄瓜高产施肥模型进行了研究 .根据模型得出最高产量施肥量为 :尿素 371 8kg/hm2 ,过磷酸钙 46 6 95kg/hm2 ,硫酸钾394 0 2kg/hm2 ,此时的产量为 5 ... 采用“311—A”二次回归最优设计 ,以氮、磷、钾为主要探讨因子 ,以产量为目标系数 ,对黄瓜高产施肥模型进行了研究 .根据模型得出最高产量施肥量为 :尿素 371 8kg/hm2 ,过磷酸钙 46 6 95kg/hm2 ,硫酸钾394 0 2kg/hm2 ,此时的产量为 5 8710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施肥模型 二次回归最优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