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桦褶孔菌中麦角甾醇类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1
作者 鲁斌 全伟 +2 位作者 陈勇杏 申开泽 华燕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3-178,共6页
对桦褶孔菌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其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使用波谱分析技术鉴定6种麦甾醇类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化合物麦角甾-7,22-二烯-6β-甲氧基-3β, 5α-二醇、3β, 5α-dihydroxy-(22E... 对桦褶孔菌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其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使用波谱分析技术鉴定6种麦甾醇类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化合物麦角甾-7,22-二烯-6β-甲氧基-3β, 5α-二醇、3β, 5α-dihydroxy-(22E, 24R)-ergosta-7, 22-dien-6-one、3β, 5α,9α-trihydroxyergosta-7, 22-dien-6-one首次从桦褶孔菌中分离得到。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模型,对6种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的浓度在400μ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低于10%,虽不能全面地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对桦褶孔菌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对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褶孔菌 化学成分 麦角甾醇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桶形芋螺和菖蒲芋螺的性畸变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四喜 董巧香 +3 位作者 沈金辉 于秀娟 杜虹 黄长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9-297,共9页
2 0 0 1年 9月和 2 0 0 3年 8月在广东湛江的硇洲岛和 2 0 0 3年 6月在广东阳江的闸坡渔港采集桶形芋螺 (Conus betulinus)和菖蒲芋螺 (Conus vexillum) ,发现两个海区的芋螺雌性个体均发生性畸变 ,性畸变率均为 10 0 % ,但雌 /雄性比... 2 0 0 1年 9月和 2 0 0 3年 8月在广东湛江的硇洲岛和 2 0 0 3年 6月在广东阳江的闸坡渔港采集桶形芋螺 (Conus betulinus)和菖蒲芋螺 (Conus vexillum) ,发现两个海区的芋螺雌性个体均发生性畸变 ,性畸变率均为 10 0 % ,但雌 /雄性比仍大于 1.0。两种芋螺的畸变阶段和类型多 ,桶形芋螺有 S3b、S3c、 S4 、S*4 、S5b、S5c,而菖蒲芋螺有 S1 c、S3b、S4 、S*4 、S6 b。 2 0 0 3年 6月在阳江采集的桶形芋螺畸变程度最高 ,种群 RPSI为 5 3.8% ,VDSI高达 4 .9,雌性不育率达 4 4 .0 %。 2 0 0 1年 9月在硇洲岛外海深水区采集的菖蒲芋螺的种群 RPSI虽然只有 14 .7% ,但性畸率为 10 0 % ,VDSI也达 4 .1%。由此可见 ,两种芋螺对有机锡污染均比较敏感 ,而且有个体大、易采集、性畸变率高、畸变阶段跨度大、畸变类型多、畸变特征易于鉴别等特点 ,是中国东南沿海低潮线和潮下带有机锡污染生物监测的理想指示种。如与潮间带有机锡污染指示种疣荔枝螺 (Thaisclavigera)结合起来 ,便可相互补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桶形芋螺(Conus betulinus) 菖蒲芋螺(Conus vexillum) 性畸变 有机锡 指示种
下载PDF
新型桶形芋螺毒素BtIIIB的分离纯化、氨基酸序列测定及二硫键定位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听友 曹瑛 +2 位作者 代先东 范崇旭 陈冀胜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3-168,共6页
采用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栖息于我国南海的桶形芋螺的毒液中纯化出一个新的芋螺毒素BtIIIB.采用氨基酸组成分析、质谱分析和Edman降解测定BtIIIB为15肽,其氨基酸序列为:CCELPCHGCVPCCWP.结构中含有6个半胱氨酸,形成3对分子... 采用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栖息于我国南海的桶形芋螺的毒液中纯化出一个新的芋螺毒素BtIIIB.采用氨基酸组成分析、质谱分析和Edman降解测定BtIIIB为15肽,其氨基酸序列为:CCELPCHGCVPCCWP.结构中含有6个半胱氨酸,形成3对分子内二硫键.采用部分还原的方法,分步还原毒素中的二硫键,用氰基化试剂衍生生成巯基,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衍生的产物进行裂解,用MALDI-TOFMS测定裂解后片段的分子量,确定了其二硫键的配对方式为Cys1-Cys13,Cys2-Cys9,Cys6-Cys12的部分交叉式结构,是芋螺毒素中比较特别的配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螺毒素 二硫键 氨基酸序列 半胱氨酸 MS 高效液相色谱 毒液 MALDI-TOF 栖息 分离纯化
下载PDF
桦剥管菌SRAP分子标记反应体系优化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彭木 王秋玉 闫绍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6,共8页
桦剥管菌Piptoporus betulinus作为一种褐腐真菌,是白桦木材的专性腐朽菌,在工业污染物降解和医药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桦剥管菌为材料,在SRAP-PCR体系优化的基础上,对来自东北主要林区(带岭、塔河、帽儿山以及敦化)不同种群的桦剥管... 桦剥管菌Piptoporus betulinus作为一种褐腐真菌,是白桦木材的专性腐朽菌,在工业污染物降解和医药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桦剥管菌为材料,在SRAP-PCR体系优化的基础上,对来自东北主要林区(带岭、塔河、帽儿山以及敦化)不同种群的桦剥管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桦剥管菌多态性鉴定以及进一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用单因素法及均匀设计法优化后的SRAP-PCR体系为10×Buffer 2.0μL、Primer各8μmol/L、dNTP 16 mmol/L、Taq polymerase 2.5 U、DNA 12 ng、Mg^(2+)45 mmol/L,总体积20μL;利用优化的反应体系筛选出15对引物,并扩增出239条清晰的条带,其中237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9.16%;采用POPGENE软件分析,4个种群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平均Nei’s多样性指数、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499 5、0.303 0、0.465 5;系统聚类结果显示,15个菌株分成了两个类群,这一结果表明来自同一地点菌株的遗传背景较为相似,揭示了桦剥管菌菌株间遗传特性与地理分布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剥管菌 SRAP 反应体系优化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三种前鳃亚纲海产腹足类性畸变现象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于秀娟 黄长江 +1 位作者 朱四喜 陈夕明 《生态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337-340,共4页
有机锡污染可以导致海产腹足类雌性个体产生性畸变现象。本文报道了阿文绶贝(Mauritia arabica)、褐棘螺(Chicoreus brunneus)和桶形芋螺(Conus betulinus)三种前鳃亚纲腹足类正常雄性个体和性畸变个体雄性生殖器官的组织学结构。结果表... 有机锡污染可以导致海产腹足类雌性个体产生性畸变现象。本文报道了阿文绶贝(Mauritia arabica)、褐棘螺(Chicoreus brunneus)和桶形芋螺(Conus betulinus)三种前鳃亚纲腹足类正常雄性个体和性畸变个体雄性生殖器官的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不同种间雄性个体的输精管和阴茎的结构存在开放和封闭两种类型,封闭型是由开放型进化而来。虽然性畸变个体的雄性生殖器官与正常雄性个体的在组织结构上无明显差异,但性畸变个体的雄性生殖器官并不完整,无法行使生殖功能。由于内分泌扰乱物质对人和动物影响的相似性,使得海产腹足类性畸变现象应受到人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鳃亚纲 腹足类 组织学 性畸变
下载PDF
超声提取桦黄多糖工艺及其多糖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鹏 安叶娟 +2 位作者 宋逍 张婷婷 王昌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52-256,共5页
目的:优化桦黄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并初步探讨其抗氧化性能。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桦黄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桦黄多糖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通过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实验来检测多糖抗... 目的:优化桦黄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并初步探讨其抗氧化性能。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桦黄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桦黄多糖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通过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实验来检测多糖抗氧化性能。结果:桦黄多糖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为62℃,超声功率为220W,时间为35min,液料比为16∶1(mL/g),提取2次,在此优化条件下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7.87%,得到的桦黄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结论:首次得到了一条适用于桦黄多糖超声提取的工艺路线,与传统工艺比较,超声提取法具有提取快、提取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黄 多糖 响应面优化法 超声提取 抗氧化性
下载PDF
桦滴孔菌胞内多糖水提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昕 尧俊英 +1 位作者 呼玉侠 何培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12-214,共3页
目的:筛选桦滴孔菌胞内多糖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桦滴孔菌胞内多糖的水提工艺因素进行了研究,用苯酚-硫酸法对桦滴孔菌多糖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桦滴孔菌胞内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3h,提取次数2次,提取温... 目的:筛选桦滴孔菌胞内多糖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桦滴孔菌胞内多糖的水提工艺因素进行了研究,用苯酚-硫酸法对桦滴孔菌多糖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桦滴孔菌胞内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3h,提取次数2次,提取温度80℃,加水量30倍;用此工艺提取多糖简单易行,方法重现性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提取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滴孔菌 胞内多糖 正交实验
下载PDF
海南产桶形芋螺毒液组分对乙酰胆碱受体不同亚型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艺 付双玉 +2 位作者 朱晓鹏 长孙东亭 罗素兰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24-132,共9页
为了从海南产桶形芋螺(Conus betulins Linnaeus)的毒液中发现作用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不同亚型的天然毒素,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从桶形芋螺的毒液中分离和纯化了天然毒素组分,并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的nAChRs各种亚型... 为了从海南产桶形芋螺(Conus betulins Linnaeus)的毒液中发现作用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不同亚型的天然毒素,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从桶形芋螺的毒液中分离和纯化了天然毒素组分,并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的nAChRs各种亚型为药靶,采用双电极电压钳电生理技术,筛选了作用于nAChRs不同亚型的天然芋螺毒素组分.结果显示:通过分离和纯化方法,从桶形芋螺的毒液中获得了16个天然毒素组分,此后测定了每个组分对nAChRs各个亚型的阻断活性,同时发现组分CBL-2,CBL-3和CBL-4对肌肉型(α1β1δε)nAChR具有强阻断活性;组分CBL-12对α4β2 nAChR亚型有阻断作用;组分CBL-4和CBL-5对α3β2 nAChR亚型有阻断作用.由此认为:这5个天然毒素组分分别对α3β2,α4β2和α1β1δεnAChR这三种亚型有阻断活性,特别是其能阻断α4β2 nAChR亚型的活性,在此之前还未发现α4β2 nAChR亚型的特异阻断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桶形芋螺毒液 天然芋螺毒素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电生理技术
下载PDF
桦剥管孔菌液体发酵环境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丽华 田雪梅 +3 位作者 毕旺华 梁大勇 王银平 宋爱荣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39,共3页
以发酵液的多糖含量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桦剥管孔菌(Piptoporus betulinus)液体发酵的接种量、培养基装量及培养基初始pH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桦剥管孔菌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5%、500mL三角瓶装200mL液体发酵培... 以发酵液的多糖含量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桦剥管孔菌(Piptoporus betulinus)液体发酵的接种量、培养基装量及培养基初始pH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桦剥管孔菌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5%、500mL三角瓶装200mL液体发酵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自然条件下,发酵6d时,发酵液中多糖含量最高(2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剥管孔菌 液体培养 培养基装量 接种量 培养基初始pH
下载PDF
桦剥管孔菌固态发酵纤维素酶及发酵基质酶解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冠华 邵小涵 苑琳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6年第4期19-24,75,共7页
建立纤维素酶固态发酵与生物预处理相耦合工艺。实验优化固态发酵条件,测定发酵基质结晶度及酶解糖化得率。结果表明3 g稻草粉为基质,0.5%淀粉为碳源,1%蛋白胨为氮源,0.5%芦丁,初始pH值为5,发酵14d,褐腐真菌Piptoporus betulinus产CMC... 建立纤维素酶固态发酵与生物预处理相耦合工艺。实验优化固态发酵条件,测定发酵基质结晶度及酶解糖化得率。结果表明3 g稻草粉为基质,0.5%淀粉为碳源,1%蛋白胨为氮源,0.5%芦丁,初始pH值为5,发酵14d,褐腐真菌Piptoporus betulinus产CMC酶活力达到76.46 U/g,滤纸酶活力达到7.75 U/g;酶解糖化阶段减少外源纤维素酶量36.05%;P.betulinus降解固态基质中的无定型纤维素,暴露结晶纤维素,提高发酵基质的酶解糖化得率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腐真菌 桦剥管孔菌 固态发酵 纤维素酶 酶解糖化得率
下载PDF
桦黄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11
作者 张丽华 刘盼 +1 位作者 赵鹏 杜永鹏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6期84-86,共3页
研究桦黄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桦黄多糖提取率为指标,优化分析桦黄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桦黄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2∶1(mL∶g),温度80℃,时间105 min。在此条件下,桦黄多糖含量为65 mg/g。以... 研究桦黄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桦黄多糖提取率为指标,优化分析桦黄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桦黄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2∶1(mL∶g),温度80℃,时间105 min。在此条件下,桦黄多糖含量为65 mg/g。以清除DPPH自由基为指标考察桦黄多糖的抗氧化性,得到桦黄多糖溶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黄 多糖 抗氧化性
下载PDF
2种担子菌对磷矿中磷的浸提效果
12
作者 贺新生 张媛媛 +1 位作者 杨维刚 李小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411-414,共4页
研究木蹄层孔菌和桦剥管菌发酵液对低品位磷的浸出效果。结果表明,木蹄层孔菌的解磷能力显著强于桦剥管菌。最佳浸磷条件为:(1)木蹄层孔菌:矿液比为1∶3,浸矿时间为4 d,初始pH 1.88,提取液中磷最大质量浓度为34.95 mg/L,最大提取率为1.6... 研究木蹄层孔菌和桦剥管菌发酵液对低品位磷的浸出效果。结果表明,木蹄层孔菌的解磷能力显著强于桦剥管菌。最佳浸磷条件为:(1)木蹄层孔菌:矿液比为1∶3,浸矿时间为4 d,初始pH 1.88,提取液中磷最大质量浓度为34.95 mg/L,最大提取率为1.6%。(2)桦剥管菌:矿液比为1∶3.5,初始pH为2.51,提取液中磷最大质量浓度为8.12 mg/L,最大提取率为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蹄层孔菌 桦剥管菌 浸磷实验 磷矿 钒钼黄比色法
下载PDF
中国南海桶形芋螺毒液成分及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开华 胡克平 +2 位作者 余玲 钟明鼐 陈冀胜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从海南岛采集了桶形芋螺标本10kg。比较了“超低温脆化法”,“匀浆法”,“剥离法”的取毒效果。经凝胶过滤色谱分离后,共得粗毒液 504mg,其中,P1,210mg,分子量 Mw>5000;P2,184mg,Mw=100... 从海南岛采集了桶形芋螺标本10kg。比较了“超低温脆化法”,“匀浆法”,“剥离法”的取毒效果。经凝胶过滤色谱分离后,共得粗毒液 504mg,其中,P1,210mg,分子量 Mw>5000;P2,184mg,Mw=1000~5000;P3,50mg,Mw<1000。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对 P2,P3进行了比较研究。毒液经 HPLC分离后得到数十个成分,各成分多数在20mg以内。药理实验表明,它们具有一系列中枢神经活性(C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螺毒素 毒液 桶形芋螺 离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钠通道的分离纯化及其结合活性的研究
14
作者 李勇锋 刘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18-1522,共5页
目的对大鼠脑和骨骼肌纤维膜进行钠离子通道分离和纯化,并将其应用于芋螺毒素的研究。方法3种色谱分离纯化钠通道粗组分,配体结合实验研究钠通道活性及其与桶型芋螺毒素的相互作用。结果经过纯化,大鼠脑钠通道纯化倍数达370倍,平均特异... 目的对大鼠脑和骨骼肌纤维膜进行钠离子通道分离和纯化,并将其应用于芋螺毒素的研究。方法3种色谱分离纯化钠通道粗组分,配体结合实验研究钠通道活性及其与桶型芋螺毒素的相互作用。结果经过纯化,大鼠脑钠通道纯化倍数达370倍,平均特异活性位点数达1.3nmol.g-1。大鼠骨骼肌钠通道被纯化2436倍,平均特异活性位点数达268nmol.g-1;用纯化的钠通道与桶型芋螺毒素进行竞争结合,发现Ⅴ8成分与钠通道作用最强。结论纯化出了较高纯度的大鼠脑钠通道和大鼠骨骼肌钠通道;桶型芋螺毒素中的Ⅴ8成分与钠通道作用强烈,与传统型μ-芋螺毒素非常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通道 桶型芋螺毒素 色谱纯化 结合实验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桦剥管菌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雪 倪秀珍 汉丽萍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9年第6期65-72,共8页
目的:优化桦剥管菌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其开发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法确定桦剥管菌多糖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通过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实验来研... 目的:优化桦剥管菌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其开发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法确定桦剥管菌多糖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通过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实验来研究多糖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桦剥管菌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水浴时间1h,水浴温度69.16℃,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20min,超声功率80.24W,液料比为30∶1,提取3次,利用此工艺多糖得率为10.228%;桦剥管菌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当桦剥管菌多糖浓度为8mg/mL时,其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为57.39%,当桦剥管菌多糖浓度为2mg/mL时,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为37.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剥管菌多糖 超声辅提 单因素实验 响应面法: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桦剥管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相关酶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立霞 訾晓雪 +1 位作者 巴德日胡 王秋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7-33,共7页
为了研究桦剥管菌木材纤维素降解机制,试验分别于23℃和28℃培养桦剥管菌,用菌落直径比较生长速度;以白桦木屑、云杉木屑和麦麸为底物诱导培养,以不加木屑的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为对照,测定12d内桦剥管菌在纤维素外切酶和纤维素内切... 为了研究桦剥管菌木材纤维素降解机制,试验分别于23℃和28℃培养桦剥管菌,用菌落直径比较生长速度;以白桦木屑、云杉木屑和麦麸为底物诱导培养,以不加木屑的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为对照,测定12d内桦剥管菌在纤维素外切酶和纤维素内切酶两种纤维素酶活变化;以云杉木屑、白桦木屑、玉米秸秆和麦麸为诱导物,测定15—21d内木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两种半纤维素酶活变化;检测8种不同金属离子以及金属离子抑制剂EDTA对两种半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并对白桦木屑诱导桦剥管菌产半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桦剥管菌菌丝更适合在28℃培养;纤维素外切酶和纤维素内切酶的最适底物分别为白桦木屑和云杉木屑,木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最适底物分别为麦麸和玉米秸秆;两种半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均为50℃,最适反应pH值分别为5.0和6.0;8种金属离子中,仅Co2+对两种半纤维酶活性均有促进作用,EDTA对两种酶活性均具有较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剥管菌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诱导物 温度 PH值 酶学性质
原文传递
不同木质底物诱导下桦剥管菌细胞内差异蛋白质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绍鹏 訾晓雪 王秋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1-185,共5页
【目的】研究桦剥管菌在不同木质底物诱导下细胞内蛋白的差异表达情况,探讨桦剥管菌降解木材机理。【方法】以白桦、云杉木屑为诱导底物,利用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2-DE)结合质谱技术(MALDI-TOF/TOF MS),检测桦剥管菌在不同树种木屑诱... 【目的】研究桦剥管菌在不同木质底物诱导下细胞内蛋白的差异表达情况,探讨桦剥管菌降解木材机理。【方法】以白桦、云杉木屑为诱导底物,利用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2-DE)结合质谱技术(MALDI-TOF/TOF MS),检测桦剥管菌在不同树种木屑诱导下与对照组(未加木屑)相比菌体胞内蛋白质变化情况,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白桦和云杉木屑诱导下,桦剥管菌细胞内蛋白表达发生了明显变化,处理组(添加木屑)共检测到32个细胞内差异表达蛋白点,经质谱检测及数据库检索,成功鉴定17个差异蛋白点,这些蛋白具有转移酶、水解酶、蛋白结合、细胞信号转导等分子功能,涉及分解代谢、有机物质代谢、氮化合物代谢、初级代谢、细胞生物合成和刺激响应过程。【结论】桦剥管菌降解木材是多种蛋白质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调节多种代谢过程中的相关蛋白表达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物诱导 桦剥管菌 胞内蛋白 差异表达
原文传递
桶形芋螺毒素bt5a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英文)
18
作者 代先东 范崇旭 +3 位作者 曹瑛 蒋辉 刘尚义 陈冀胜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对中国南海桶形芋螺(Conus betulinus)毒液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对桶形芋螺毒液分离纯化,得到一个肽类毒素,通过质谱分析、氨基酸组成分析、N-端序列分析、二硫键定位确定了其化学结构,用合成物对... 目的:对中国南海桶形芋螺(Conus betulinus)毒液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对桶形芋螺毒液分离纯化,得到一个肽类毒素,通过质谱分析、氨基酸组成分析、N-端序列分析、二硫键定位确定了其化学结构,用合成物对化学结构进行了验证。结果:从中国南海桶形芋螺毒液中鉴定了1个芋螺毒素,氨基酸序列为H-Ser-Gla-Cys-Cys-Ile-Arg-Asn-Phe-Leu-Cys-Cys-OH,其中Cys3与Cys10,Cys4与Cys11形成2个链内二硫键,命名为芋螺毒素bt5a。结论:芋螺毒素bt5a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毒素,是芋螺毒素T-超家族的一个新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桶形芋螺 芋螺毒素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T-超家族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桦剥管孔菌的木材降解相关酶活性及遗传多样性
19
作者 彭木 王秋玉 闫绍鹏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6-404,共9页
桦剥管孔菌是一种主要寄生在桦木属树种上的树干腐朽病原真菌,其分泌的多种酶能将木纤维分解为碳水化合物供有机体利用,有关该菌的木材相关降解酶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采自东北林区4个地点的桦剥管孔菌菌株为材料,测定其纤维素和半... 桦剥管孔菌是一种主要寄生在桦木属树种上的树干腐朽病原真菌,其分泌的多种酶能将木纤维分解为碳水化合物供有机体利用,有关该菌的木材相关降解酶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采自东北林区4个地点的桦剥管孔菌菌株为材料,测定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相关酶活性,运用靶位区域扩增多态性(TRAP)标记技术对来自不同地点桦剥管孔菌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酶活测定结果表明,在帽儿山和敦化所采集的菌种中,菌株产酶量相对较高,方差分析结果均表明不同地点之间和处理天数之间酶活差异显著。多维尺度分析和热图分析结果将来自4个采集地点的15个菌株分成了2大类,且分类结果基本上符合地理距离相近相似的原则,不同采集地点的真菌在产酶能力水平上具有差异。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这与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结果相一致。这些结果为桦剥管孔菌纤维素降解酶系和工程菌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今后木材保护和经济真菌的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剥管孔菌 木材降解相关酶 TRAP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海南产桶形芋螺线粒体基因组DNA提取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月鹏 李珊珊 +4 位作者 朱晓鹏 王丹 丁青 罗素兰 长孙东亭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0-537,共8页
提取海南产桶形芋螺线粒体基因组完整DNA (mtDNA),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以桶形芋螺腹足肌肉、毒腺和肝胰脏三个不同组织为材料,分别采用改进高盐沉淀法、细胞器/磁珠法和试剂盒提取三种方法,提取桶形芋螺mtDNA,并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 提取海南产桶形芋螺线粒体基因组完整DNA (mtDNA),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以桶形芋螺腹足肌肉、毒腺和肝胰脏三个不同组织为材料,分别采用改进高盐沉淀法、细胞器/磁珠法和试剂盒提取三种方法,提取桶形芋螺mtDNA,并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提取mtDNA的纯度和浓度进行测定。以coxⅠ-rRNA小亚基基因和α-芋螺毒素基因设计引物,通过PCR反应来确证所提取的DNA确实是mtDNA。试剂盒法提取肝胰脏、高盐沉淀法提取肝胰脏和腹足肌肉组织这三种方法的产率很高,分别为44.4μg/mg、43.3μg/mg和32.6μg/mg。A260/280比值表明,改进高盐沉淀法提取毒腺和腹足肌肉组织,细胞器磁珠法提取腹足肌肉组织的mtDNA纯度很高。综合比较,采用改进高盐沉淀法,利用桶形芋螺腹足肌肉组织所提取的mtDNA产率高、质量好、纯度高。高质量芋螺mtDNA的获取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芋螺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和系统分类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桶形芋螺 线粒体 线粒体基因组D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