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无、法性与实相——汉晋时期般若中观“本体”概念接受史
1
作者 刘成有 刘锦程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41,共11页
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同一性表明佛教之为佛教的本质规定性,差异性则表明中国“选择性接受”原生型印度佛教时的种种“误读”或“异解”。就汉传佛教所表现出来的大乘般若中观哲学接受史而言,涉及认识对象的“本体... 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同一性表明佛教之为佛教的本质规定性,差异性则表明中国“选择性接受”原生型印度佛教时的种种“误读”或“异解”。就汉传佛教所表现出来的大乘般若中观哲学接受史而言,涉及认识对象的“本体”概念接受史,先后表现为“本无”“法性”“实相”三个关键词。支娄迦谶翻译《道行般若经》所使用的“本无”概念,反映着老庄哲学的深刻影响;道安基于《放光般若经》而开显出来的“法性”概念,深度影响到慧远佛教中国化的思想与实践;基于鸠摩罗什翻译般若中观经典而予以中国化诠释的僧肇“实相”哲学,更是极大地推进了汉传佛教对于般若中观的正确理解。而僧肇实相哲学以及后来三论宗的迅速盛极而衰,更是表明汉传佛教解决“此时此地此人”关怀时思维倾向的不可逆转。汉传佛教佛性与心性哲学的繁荣发展,是古代社会佛教中国化的显著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无 法性 实相 佛教中国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