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连续通行量的干线绿波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小明 唐少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4-40,共7页
绿波协调控制方法在城市交通信号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传统绿波协调时以公共绿波带宽最大为控制指标所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类考虑路口协调相位不同方向交通放行重要程度,且绿波带宽内连续通过车辆数最多的控制目标及优化求解方法;... 绿波协调控制方法在城市交通信号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传统绿波协调时以公共绿波带宽最大为控制指标所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类考虑路口协调相位不同方向交通放行重要程度,且绿波带宽内连续通过车辆数最多的控制目标及优化求解方法;并将集散波、时距图分析等内容相结合,对下游车辆排队对绿波协调控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种考虑红灯排队消散的绿波控制带宽搜索算法.仿真分析表明,虽然新方法所得到的绿波带宽不一定最大,但能够使绿波带宽内连续通过各路口的车辆数相对较多,从而更具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绿波带 协调控制 红灯排队消散 连续通行量
下载PDF
干线局部拥堵的绿波带与红波带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7
2
作者 马亚锋 刘澜 《城市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71,97,共7页
中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上升,导致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针对干线局部拥堵提出绿波带与红波带协调控制策略。其原理是:通过绿波带控制,利用下游交叉口和路段,对瓶颈交叉口的拥堵车流进行快速疏散... 中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上升,导致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针对干线局部拥堵提出绿波带与红波带协调控制策略。其原理是:通过绿波带控制,利用下游交叉口和路段,对瓶颈交叉口的拥堵车流进行快速疏散和卸载;通过红波带控制,运用上游交叉口和路段的空间优势,有效地将到达瓶颈交叉口的车流分别截流在上游的交叉口和路段,延长其到达瓶颈交叉口的行程时间,以防止瓶颈交叉口的拥堵蔓延和上溯。选择交叉口进口道协调相位饱和度和路段排队长度比作为评估指标,讨论协调控制策略的启动与结束条件。通过交叉口关联度模型分析协调控制的范围,并对协调控制的绿波带和红波带进行控制方案设计。算例分析表明,绿波带与红波带协调控制策略可以明显降低车辆在干线交叉口上的平均停车次数(-15%)和平均延误(-27%),提高干线交通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干线 局部拥堵 绿波带 红波带 协调控制策略
下载PDF
考虑上下游交叉口延误的干线公交优先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振龙 朱明浩 +2 位作者 王保菊 连培昆 董文会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5年第5期36-42,共7页
为克服干线绿波协调控制中上游交叉口公交优先控制策略对绿波协调方案和下游交叉口造成的影响,在单点公交优先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上下游交叉口延误的干线公交优先模型。该模型以红灯早断、绿灯延长为基本策略,将相邻上... 为克服干线绿波协调控制中上游交叉口公交优先控制策略对绿波协调方案和下游交叉口造成的影响,在单点公交优先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上下游交叉口延误的干线公交优先模型。该模型以红灯早断、绿灯延长为基本策略,将相邻上下游交叉口车辆综合加权延误作为优化目标,保证上游交叉口公交优先通行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干线绿波协调控制和下游交叉口的影响,并以干线协调控制下的上下游交叉口为例,利用Vissim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单点公交优先相比虽然上游交叉口车均延误增加2.6%,但下游交叉口车均延误降低10%,上下游交叉口综合车均延误降低3.7%,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交优先控制策略与绿波协调控制策略互相冲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绿波协调控制 公交优先 信号交叉口 红灯早断 绿灯延长
下载PDF
中心城区干道交叉口截流卸载设计与实例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许世春 肖海承 +1 位作者 刘峰 金成英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2年第4期85-89,共5页
提出一种新理念,即:通过干道交叉口信号控制,实现对中心区交叉口截流卸载.中心交叉口往干道外围交叉口设计单向绿波信号协调,使得车流向干道两端能够迅速卸载;外围交叉口往中心交叉口设计红波,使得车流在外围交叉口适当截流,以缓减城市... 提出一种新理念,即:通过干道交叉口信号控制,实现对中心区交叉口截流卸载.中心交叉口往干道外围交叉口设计单向绿波信号协调,使得车流向干道两端能够迅速卸载;外围交叉口往中心交叉口设计红波,使得车流在外围交叉口适当截流,以缓减城市干道中心区交叉口交通压力.以保山市正阳路为例,以中心交叉正阳路与保岫路交叉口为基准点,结合交叉口车辆单口放行方式的干道单向绿波协调控制,进行截流卸载设计.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截流卸载 单口放行 单向绿波 单向红波
下载PDF
城市交通干线局部拥堵红绿波带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任慧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期94-97,共4页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车辆数量的直线上升,也使我国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之间的差异与矛盾越来越显著,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干线局部拥堵的现象,因此,设计了一种城市交通干线局部拥堵红绿波带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对城市交通干线局部...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车辆数量的直线上升,也使我国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之间的差异与矛盾越来越显著,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干线局部拥堵的现象,因此,设计了一种城市交通干线局部拥堵红绿波带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对城市交通干线局部拥堵红绿波带协调控制方法的整体方案进行设计,然后选取协调控制范围,对下游绿波带与上游红波带进行设计实现了该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干线 局部拥堵 红绿波带协调控制
下载PDF
饱和交叉口的双向红绿波协调设计数解算法
6
作者 卢凯 赵世杰 +1 位作者 吴焕 尹帅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共11页
当干道上出现饱和交叉口时,需对饱和交叉口驶入方向进行截流调控以免路段排队溢流,对驶出方向进行绿波疏导以便车流迅速驶离。针对饱和交叉口不同方向的协调控制需求,本文给出了一种干道双向红绿波协调设计数解算法。首先,利用时距分析... 当干道上出现饱和交叉口时,需对饱和交叉口驶入方向进行截流调控以免路段排队溢流,对驶出方向进行绿波疏导以便车流迅速驶离。针对饱和交叉口不同方向的协调控制需求,本文给出了一种干道双向红绿波协调设计数解算法。首先,利用时距分析图推导了交叉口之间理想间距的计算通式,给出了交叉口协调相位时间中心偏移率的计算方法;然后,针对不同公共信号周期取值,分别计算各个交叉口在不同信号相位设置方式下的协调相位时间中心偏移率,将绝对值最小的中心偏移率所对应的相位设置方式作为各交叉口的优选相位;接着,比较不同公共信号周期取值下优选相位所对应的最大中心偏移率之差,对应最大中心偏移率之差最小的公共信号周期取值即为最佳公共信号周期;最后,结合红绿波设计特点给出了微调相位差的优化方法,使得交叉口绿波带方向的中心偏移率最小,从而确保干道双向获得较大的红绿波带宽。案例分析表明,本文算法设计得到的双向红绿波协调控制方案相比于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方案,在保证驶入饱和交叉口方向存在最大红波带的同时,可以使得驶离饱和交叉口方向的绿波带宽明显增加。VISSIM仿真实验发现,本文方法设计得到的方案既能够缩短饱和交叉口的最大排队长度23.1%、平均排队长度33.8%,推迟饱和交叉口车辆排队溢出至上游交叉口的时间,也能够使饱和交叉口驶出车辆在下游路段的行程时间与停车次数分别减少17.5%与76.3%,实现了对于饱和交叉口的溢流防控与绿波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协调控制 双向红绿波 数解算法 饱和交叉口 理想位置
下载PDF
绿波协调下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算法研究
7
作者 王保菊 景泽涛 李保民 《现代信息科技》 2021年第14期35-38,共4页
文章研究了公交优先策略对协调干线及公交车辆通行效率的影响,建立了上下游交叉口综合延误模型。采用公交相位红灯早断、绿灯延长的策略,以上下游交叉口综合延误模型为优化目标,保障上游交叉口公交车辆通行的同时,尽量降低对下游交叉口... 文章研究了公交优先策略对协调干线及公交车辆通行效率的影响,建立了上下游交叉口综合延误模型。采用公交相位红灯早断、绿灯延长的策略,以上下游交叉口综合延误模型为优化目标,保障上游交叉口公交车辆通行的同时,尽量降低对下游交叉口及绿波协调干线的不利影响。对通州区运河西大街的相邻交叉口进行了调查,采用VISSIM进行了实例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绿波协调 公交优先 红灯早断 绿灯延长 VISSI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