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Mirabilis jalapa (Linn.) Growth on Microbial Community in Bioremediation of Petroleum-contaminated Saline-alkali Soil 被引量:1
1
作者 岑浴 李玉洁 +2 位作者 焦海华 王晓辉 白志辉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5期1223-1230,共8页
Microbial biomass and species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Mirabilis jalapa(Linn.)(the saline-alkali soil contaminated by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TPH))were studied with the technology of phospholipid fatty ac... Microbial biomass and species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Mirabilis jalapa(Linn.)(the saline-alkali soil contaminated by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TPH))were studied with the technology of phospholipid fatty acids(PLFAs) analysis,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Mirabilis jalapa(Linn.) growth on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degradation of TPH in the petroleum-contaminated salinealkali soil.The result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K soil without Mirabilis jalapa(Linn.),the kind change rates of PLFAs were 71.4%,69.2% and 33.3% in spring,summer and autumn,respectively,and the degradation of TPH increased by 47.6%,28.3%,and 18.9%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in spring,summer and autumn,respectively.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gradation of TPH and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77.8% of the microbial PLFAs showed positive correlation(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0) with the degradation of TPH,and 55.6% of the PLFAs had high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egradation of TPH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0.8.In addition,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SAT and MONO had high correlation with the degradation of TPH in the CK soil,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0.92 and 0.60,respectively;but in the rhizosphere soil,42.1% of the PLFAs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it,and only21.1% had high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egradation of TPH,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TBSAT,MONO and CYCLO had moderate or low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egradation of TPH,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0.56,0.50 and 0.07 respectively.It was shown that the growth of mirabilis jalapa(Linn.) highly affecte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TPH degradation speed in the rhizosphere soil,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search on phytoremediation of petroleumcontaminated saline-alkali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leum-contaminated saline-alkali soil Petroleum hydrocarbon Micro bial community Phospholipid fatty acids(PLFAs) Mirabilis jalapa Linn.
下载PDF
乳化植物甾醇对福建白兔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与代谢物的影响
2
作者 何玉琴 陈冬金 +3 位作者 姚浪群 许卫华 曹翀 林标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31-3246,共1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化植物甾醇对福建白兔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与代谢物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40日龄福建白兔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公母各占/1/2),单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A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mg/kg...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化植物甾醇对福建白兔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与代谢物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40日龄福建白兔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公母各占/1/2),单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A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mg/kg的普通植物甾醇,试验组B、C、D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20和40 mg/kg的乳化植物甾醇,试验期为60 d。饲养试验结束后采样,测定各组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盲肠菌群组成与代谢物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和试验组A相比,试验组B、C、D福建白兔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等各项生长性能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试验组C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与其他各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C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与试验组B、C的空肠绒毛长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A、B、C、D十二指肠的隐窝深度与试验组B、C、D空肠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A、B、C、D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值)与试验组B、C、D回肠的V/C值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A空肠、回肠的V/C值显著低于试验组B、C、D(P<0.05);试验组C十二指肠的绒毛长度、试验组C、D十二指肠的V/C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试验组B、C、D盲肠菌群组成与对照组和试验组A相差较大,试验组B、C、D在门水平上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为主,厚壁菌门/拟杆菌门随着乳化植物甾醇添加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略微下降的趋势;在属水平上,Muribaculaceae、瘤胃球菌科NK4A214组(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梭菌纲UCG014(Clostridia_UCG-014)、梭菌纲vadinBB60组(Clostridia_vadinBB60_group)为各组优势菌属。4)添加植物甾醇的各试验组盲肠中糖和醇、有机酸、氨基酸等代谢物的相对含量比对照组增加,部分脂类和类脂类的相对含量下降,类激素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些代谢物与产粪甾醇真杆菌属(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和瘤胃球菌科V9D2013组(Ruminococcaceae_V9D2013_group)密切相关。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乳化植物甾醇可降低福建白兔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提高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有利于改善肠道形态和盲肠菌群组成,增加盲肠中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特别是短链脂肪酸;乳化植物甾醇添加剂量为20 mg/kg时对福建白兔生长性能和肠道黏膜形态完整性的改善效果最好,此剂量为福建白兔饲粮中的乳化植物甾醇的最佳添加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植物甾醇 福建白兔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菌群组成 代谢物
下载PDF
罗非鱼混养对广西三江传统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环境及其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3
作者 王淼 莫洁琳 +6 位作者 韦领英 莫航 杨世宇 衣萌萌 范梓健 张紫玥 卢迈新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47,共7页
研究罗非鱼混养对广西三江传统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环境的影响,可为科学推广稻田金边鲤-罗非鱼混养模式提供基础。2021年5-10月设置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研究不同密度混养对种养系统环境及菌群多样性的影响,其中试验组内进行罗非鱼和金边... 研究罗非鱼混养对广西三江传统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环境的影响,可为科学推广稻田金边鲤-罗非鱼混养模式提供基础。2021年5-10月设置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研究不同密度混养对种养系统环境及菌群多样性的影响,其中试验组内进行罗非鱼和金边鲤的混养,对照组为鲤单养组。结果表明,金边鲤的生长未受到罗非鱼混养的影响;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水体中的主要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其次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蓝菌门(Cyanobacteria),主要功能为化能异养和有氧化能异养;底泥中的主要菌群为变形菌门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其次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和蓝菌门,主要功能类群为甲烷生成和化能异养。罗非鱼高密度混养组稻田底泥中的总氮和硝酸盐氮含量有所下降,水体中Polynucleobacter等水质良好的指示物种相对丰度增加,罗非鱼混养对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环境及其菌群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系统 罗非鱼 水体 底泥 菌群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s with biocathodes and driven by microbial fuel cells for simultaneous enhanced Co(Ⅱ) and Cu(Ⅱ) removal 被引量:1
4
作者 Jingya SHEN Yuliang SUN +1 位作者 Liping HUANG Jinhui YA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084-1095,共12页
Cobalt and copper recovery from aqueous Co (II) and Cu(II) is one critical step for cobalt and copper wastewaters treatment. Previous tests have primarily examined Cu(II) and Co(II) removal in microbial electr... Cobalt and copper recovery from aqueous Co (II) and Cu(II) is one critical step for cobalt and copper wastewaters treatment. Previous tests have primarily examined Cu(II) and Co(II) removal in microbial electro- lysis cells (MECs) with abiotic cathodes and driven by microbial fuel cell (MFCs). However, Cu(II) and Co(II) removal rates were still slow. Here we report MECs with biocathodes and driven by MFCs where enhanced removal rates of 6.0+0.2mg·L^-1·h^-1 for Cu(II) at a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50 mg·L^-1 and 5.3~0.4mg·L^-1·h^-1 for Co(II) at an initial 40 mg· L^-1 were achieved, 1.7 times and 3.3 times as high as those in MECs with abiotic cathodes and driven by MFCs. Species of Cu(II) was reduced to pure copper on the cathodes of MFCs whereas Co(II) was removed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on the cathodes of the connected MECs. Higher Cu(II) concentrations and smaller working volumes in the cathode chambers of MFCs further improved removal rates of Cu(II) (115.7 mg·L^-1·h^-1) and Co(II) (6.4 mg·L^-1·h^-1) with concomi- tantly achieving hydrogen generation (0.054-0.00 mol·mol^-1 CO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n the bio- cathodes indicates Proteobacteria dominantly accounted for 67.9% of the total reads, followed by Firmicutes (14.0%), Bacteroidetes (6.1%), Tenericutes (2.5%), Lentisphaerae (1.4%), and Synergistetes (1.0%). This study provides a beneficial attempt to achieve simultaneous enhanced Cu(II) and Co(II) removal, and efficient Cu(II) and Co(II) wastewaters treatment without any external energy consum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ATHODE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 micro-bial fuel cell Cu(II) removal Co(II) removal
原文传递
富含植物乳杆菌的普洱熟茶品质分析
5
作者 伯年国 刘琨毅 +7 位作者 李若愚 王藤 梁正维 沙艮 陈思琴 陈红艳 马燕 赵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5期22-28,共7页
为开发一种感官品质优良且富含植物乳杆菌的普洱熟茶,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PET003在自然发酵第20天时接种于茶样中,进行接菌强化发酵普洱熟茶。细菌16S rRNA扩增子测序发现,接菌强化发酵茶样中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 为开发一种感官品质优良且富含植物乳杆菌的普洱熟茶,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PET003在自然发酵第20天时接种于茶样中,进行接菌强化发酵普洱熟茶。细菌16S rRNA扩增子测序发现,接菌强化发酵茶样中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微球菌目(Micrococcales)的相对丰度和植物乳杆菌属的DNA序列片段数较对照样品(未接种植物乳杆菌)增加。与对照样品比较,接菌发酵茶样中可溶性糖、茶褐素、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显著升高(P<0.05);感官审评发现接菌发酵茶样汤色红褐明亮,茶汤甜度和醇厚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植物乳杆菌 强化发酵 化学成分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并列复合中空卷曲抗菌再生聚酯短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6
作者 邢喜全 李小军 +1 位作者 何肖 姚玉元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2期1-5,8,共6页
为实现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循环再生与升级利用,以废弃PET泡料为原料,制得特性黏度为0.78 dL/g和0.65 dL/g的再生聚酯(r-PET)切片,选用F220A(主要成分为纳米ZnO)和100B(季铵盐型抗菌剂)两种抗菌改性剂,经熔融并列复合纺丝... 为实现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循环再生与升级利用,以废弃PET泡料为原料,制得特性黏度为0.78 dL/g和0.65 dL/g的再生聚酯(r-PET)切片,选用F220A(主要成分为纳米ZnO)和100B(季铵盐型抗菌剂)两种抗菌改性剂,经熔融并列复合纺丝和后整理技术得到两类并列复合中空卷曲抗菌r-PET短纤维。优化了抗菌r-PET短纤维的生产工艺参数,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计量泵频率44~46 Hz、纺速1050~1200 m/min、总牵伸倍数3.33倍的条件下,两类抗菌r-PET短纤维均具有良好的可纺性,其中空度接近20%,卷曲数为5个/25 mm;抗菌剂F220A与r-PET可实现热力学互容,且作为基体异相结晶成核剂,有效促进了r-PET结晶;两类抗菌r-PET短纤维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白念珠菌的抑菌率均高达99.00%,抗菌效果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再生聚酯短纤维 复合纺丝 抗菌
下载PDF
用于大型柴油机的BIAL多层辗压结合轴瓦的发展
7
作者 U.Ederer 可红梅 《国外内燃机车》 1996年第6期4-6,共3页
简要介绍了奥地利Miba柴油机轴承公司最新开发的主要用于大型柴油机的BIAL多层辗压结合轴瓦的性能优点。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轴瓦与Miba公司现有的标准产品相比,其强度(承载能力)约提高20%,且具有相等的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 柴油机 性能 内燃机车 bial多层辗压 组合轴瓦
原文传递
秸秆促腐还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2
8
作者 蔡立群 牛怡 +5 位作者 罗珠珠 武均 岳丹 周欢 董博 张仁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47-1056,共10页
采用盆钵培养法,通过模拟旱作覆膜条件下秸秆还田,研究了添加不同腐解剂(多个好氧性菌种复合培养而成的F1、富含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其他生物有机物质的微生物菌群F2、由芽孢杆菌、丝状真菌、放线苗和酵母菌组成的F3)后,小... 采用盆钵培养法,通过模拟旱作覆膜条件下秸秆还田,研究了添加不同腐解剂(多个好氧性菌种复合培养而成的F1、富含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其他生物有机物质的微生物菌群F2、由芽孢杆菌、丝状真菌、放线苗和酵母菌组成的F3)后,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在120 d的腐解过程中,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秸秆经过120 d的腐解,各处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氮的增加速率一致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土壤磷素、钾素的增加速率总体则呈现增-减-增-减的趋势;整个试验阶段小麦秸秆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含量表现为先增后减。玉米秸秆土壤SMBC的变化与小麦秸秆差异较大,呈现波浪式变化;玉米秸秆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变化在100 d后则与小麦截然不同。秸秆添加腐解剂还田土壤养分增加速率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大于秸秆直接还田(对照),培肥土壤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小麦、玉米秸秆添加腐解剂F3的处理各养分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即内含具特殊功能的芽孢杆菌、丝状真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的秸秆腐解剂F3增加土壤养分的效果最好;相同腐解剂下不同种类秸秆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表现为:F1,小麦>玉米;F2,小麦≥玉米;F3,小麦<玉米,即F1对小麦秸秆促腐优势最大,F3对玉米秸秆的促腐作用优于F1和F2,F2对小麦、玉米秸秆的促腐效果基本相似。不同腐解剂下,小麦秸秆处理SMBC、SMBN含量表现为F2>F3>F1;玉米秸秆处理SMBC含量F2>F3≈F1,SMBN为F3>F2≈F1。玉米秸秆各处理的SMBC均大于小麦秸秆,SMBN则均小于后者,与秸秆C/N的趋势一致,即C/N越大,SMBC值越大,SMBN值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玉米秸秆 腐解剂 培肥土壤 微生物量氮 微生物量碳 土壤养分
下载PDF
韭菜根系浸提液对香蕉枯萎病和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江舟 张静 +3 位作者 胡伟 任爽 陆尚沛 李华兴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0-487,共8页
通过抑菌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和盆栽试验,研究了韭菜根系浸提液对香蕉枯萎病的抑菌效应和防治效果,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韭菜根系浸提液对香蕉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 通过抑菌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和盆栽试验,研究了韭菜根系浸提液对香蕉枯萎病的抑菌效应和防治效果,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韭菜根系浸提液对香蕉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表现出浓度效应,即随着韭菜根系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菌丝生长减缓,孢子萌发率降低,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强.通过对病原菌菌丝和孢子形态的显微观察,韭菜根系浸提液能使病原菌菌丝和孢子发生畸变.香蕉苗期接种试验防病效果显著,随着韭菜根系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防病效果增强,当达到最大测试质量浓度160 mg·mL-1时,防病效果达到53.66%.韭菜根系浸提液影响盆栽土壤中香蕉枯萎病菌和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韭菜根系浸提液能显著减少土壤中香蕉枯萎病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提高细菌的数量.移栽香蕉后第40天的Biolog分析结果表明:韭菜根系浸提液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说明韭菜根系浸提液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抑病性,从而减少香蕉枯萎病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根系浸提液 香蕉枯萎病 防病效果 土壤微生物生态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徐红云 刘春林 +1 位作者 袁文丽 李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研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5月分离自某院各类临床标本的756株葡萄球菌属细菌的资料。结果 756株葡萄球菌属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 目的研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5月分离自某院各类临床标本的756株葡萄球菌属细菌的资料。结果 756株葡萄球菌属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84株(77.25%),其中MRSA394株(67.47%)。MRSA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248株,62.94%)和伤口标本(121株,30.71%);科室来源主要为重症监护室(53.30%)与外科(19.29%)。MRSA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100%敏感外,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存在较高的耐药性,并且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μg/mL的菌株达5.33%。结论 MRSA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室和外科患者的呼吸道及伤口,其感染及耐药性严重,呈多重耐药性;应加强对MRSA的检测及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抗药性 微生物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MNb-1处理靛蓝废水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本军 林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5-517,568,共4页
从受污染的河畔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具有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该菌所产的絮凝剂(代号MNb-1)具有很好的絮凝作用。分析表明:MNb-1主要成分为糖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用MNb-1对江西南昌凯利印染公司的靛蓝废水进行处理,主要考察絮凝剂... 从受污染的河畔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具有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该菌所产的絮凝剂(代号MNb-1)具有很好的絮凝作用。分析表明:MNb-1主要成分为糖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用MNb-1对江西南昌凯利印染公司的靛蓝废水进行处理,主要考察絮凝剂的MNb-1投加量、靛蓝废水原始pH值、助凝剂CaCl2(1%)的量3个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了靛蓝废水的最佳脱色工艺,并对脱色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脱色 靛蓝废水
下载PDF
国内焦化废水处理技术探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晓帅 牛钰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79-82,共4页
针对焦化生产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的情况,国家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要求焦化废水经处理后要做到内部循环使用。焦化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一级预处理和二级生化处理。目前国内较先进的焦化废水处理技术有A2/O、固... 针对焦化生产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的情况,国家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要求焦化废水经处理后要做到内部循环使用。焦化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一级预处理和二级生化处理。目前国内较先进的焦化废水处理技术有A2/O、固定化高效微生物处理技术(3T-AF/BAF)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生化处理 深度处理 高效微生物 循环使用
下载PDF
抗菌钛合金在口腔医学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东阳 王强 +5 位作者 周怡君 李斯文 冯旭 刘春冉 崔家森 孙宏晨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4期284-288,共5页
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的钛合金,由于长期处于复杂微生物环境中,材料表面易形成细菌生物膜,影响其使用效率和寿命。抗菌钛合金是一种通过表面改性或整体改性的方法添加了抗菌剂的新型钛合金。根据抗菌剂在钛合金材料中分布的位置,抗菌... 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的钛合金,由于长期处于复杂微生物环境中,材料表面易形成细菌生物膜,影响其使用效率和寿命。抗菌钛合金是一种通过表面改性或整体改性的方法添加了抗菌剂的新型钛合金。根据抗菌剂在钛合金材料中分布的位置,抗菌钛合金分为涂层型和合金型。涂层型抗菌钛合金的抗菌效果良好,但缺点是涂层大多不耐磨;合金型抗菌钛合金的抗菌剂一般为金属元素,可在合金中均匀分布,抗菌性能稳定持久。根据抗菌钛合金能否释放抗菌剂,分为主动抗菌型和被动抗菌型,主动抗菌型钛合金可释放负载的抗菌剂,抗菌效果比较明显,但有些抗菌剂的释放时间较短;被动抗菌型钛合金不释放抗菌剂,通过接触杀菌或抑制细菌黏附的方式产生抗菌作用。抗菌钛合金可抑制材料表面细菌黏附,对延长矫治器、种植体、钛板等在口腔内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且抗菌改性后钛合金的机械性能未受明显影响,羟基磷灰石等抗菌剂的加入还提高了材料的成骨功能,在种植义齿、正畸矫治及口腔颌面外科等口腔医学领域应用前景良好。但是,目前关于抗菌钛合金的研究大多是体外实验,其长期的临床效果及其抗菌机制仍不明确,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生物膜 黏附 抗菌性 抗菌改性 抗菌剂 控释 合金 涂层 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铜离子 阴离子
下载PDF
氧化硫硫杆菌在淀粉糖废水原位除臭应用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永顺 柳洋 陈正军 《净水技术》 CAS 2021年第S01期381-385,共5页
自制一套模拟废水处理设备模拟淀粉糖废水处理过程,与污水站淀粉糖废水处理工艺效果基本一致,可用于进一步的除臭微生物的筛选和除臭微生物降解硫化氢性能的研究。通过对实验室保藏的多种除臭微生物进行筛选,得到一株可以快速降解硫化... 自制一套模拟废水处理设备模拟淀粉糖废水处理过程,与污水站淀粉糖废水处理工艺效果基本一致,可用于进一步的除臭微生物的筛选和除臭微生物降解硫化氢性能的研究。通过对实验室保藏的多种除臭微生物进行筛选,得到一株可以快速降解硫化氢的氧化硫硫杆菌,除臭时间可维持24 h。在1/2000(v/v)的投加量下,该菌可在1 d内将兼氧池硫化氢浓度从107mg/L降到53mg/L,将调节池硫化氢浓度从47mg/L降到21mg/L,除臭效果较明显,可进一步开发成应急使用的环保型微生物除臭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废水处理设备 氧化硫硫杆菌 硫化氢降解 微生物除臭剂
下载PDF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点评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敬成 张碧青 黄凯文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5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开发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点评系统,提高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水平,降低细菌耐药率。方法:利用易语言和数据库技术,建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合理性评分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点评系统。对2010年1-6月和2013年1-6月特殊使用级... 目的:开发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点评系统,提高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水平,降低细菌耐药率。方法:利用易语言和数据库技术,建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合理性评分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点评系统。对2010年1-6月和2013年1-6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病历的越级使用情况、病原微生物送检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药物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会诊单例数、平均使用金额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回顾性统计并分析。结果:系统实现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功能,系统应用后抗菌药物越级使用率从14.9%下降至2.3%(P=0.000);病原微生物送检率从47.3%提高至93.9%(P=0.000);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率从88.1%上升至96.9%(P=0.000);会诊单申请率从40.2%提高至97.3%(P=0.00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164.3下降至84.2(P=0.042);平均使用金额从1 210.4元下降至964.1元(P=0.032)。结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点评系统提高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水平,有效地降低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费用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语言 临床药学 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 抗菌药物 特殊使用级
下载PDF
剩余活性污泥完全资源化利用微生物集成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强 李保宾 +6 位作者 孙村民 王聪 邓飞 曾猛 王淑芳 杨超 宋存江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1-486,共6页
剩余活性污泥完全资源化利用微生物集成技术包括:使用土著PHA合成菌回注法驯化并发酵活性污泥,生产生物降解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采用土著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进行生物淋滤,去除重金属;以解磷菌和解钾菌为菌种,进行... 剩余活性污泥完全资源化利用微生物集成技术包括:使用土著PHA合成菌回注法驯化并发酵活性污泥,生产生物降解材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采用土著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进行生物淋滤,去除重金属;以解磷菌和解钾菌为菌种,进行固态发酵,生产生物菌肥。结果表明,500 L中试PHA占挥发性悬浮固体的20%以上;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排放要求;生物菌肥中活菌数大于1×108个/g以上。实现了剩余活性污泥的近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活性污泥 PHA合成菌 生物淋滤 重金属去除 生物菌肥
原文传递
基于机械淘洗的活性初沉池碳源转化与回收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秀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1-16,共6页
针对我国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氮比值失调、初沉池中颗粒态碳源流失严重导致生物系统脱氮除磷碳源不足的问题,开展了传统初沉池运行效果评价与活性初沉池碳源转化回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初沉池对COD的去除率达到40.49%,其中对颗粒态CO... 针对我国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氮比值失调、初沉池中颗粒态碳源流失严重导致生物系统脱氮除磷碳源不足的问题,开展了传统初沉池运行效果评价与活性初沉池碳源转化回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初沉池对COD的去除率达到40.49%,其中对颗粒态COD的去除率更是高达56.27%,初沉池中大量碳源的无效流失导致生物系统进水碳氮比值与碳磷比值明显降低。而在活性初沉池中试系统中,由于大量污泥在池底部长期积累,有利于水解发酵细菌的繁殖与富集。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Proteobacteria(34.17%)、Bacteroidetes(22.22%)、Chloroflexi(13.29%)是活性初沉池系统中的优势种群。活性初沉池系统使初沉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有利于初沉污泥水解发酵的进行。通过微生物的水解发酵及机械搅拌单元的淘洗作用,活性初沉池出水SCOD与VFAs可分别增加51.7 mg/L和18.8 mg/L,经过活性初沉池后污水的SCOD/TN值和SCOD/TP值可分别提高40.9%和41.8%。活性初沉池系统可有效减少污水中碳源流失,实现对颗粒态碳源的原位转化与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初沉池 机械淘洗 碳源回收 微生物种群
原文传递
集成光学用单模磁光波导薄膜
18
作者 欧阳嘉 张颖 何华辉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9-72,共4页
采用双层(BiAl)YIG膜结构来制作单模磁光波导。通过改变外延生长工艺来调节两层薄膜的折射率,可在一定波导的厚度范围内实现单模传输。X射线衍射测量表明薄膜质量良好,且易磁化方向平行膜面,最后利用棱镜耦合,观察了波导... 采用双层(BiAl)YIG膜结构来制作单模磁光波导。通过改变外延生长工艺来调节两层薄膜的折射率,可在一定波导的厚度范围内实现单模传输。X射线衍射测量表明薄膜质量良好,且易磁化方向平行膜面,最后利用棱镜耦合,观察了波导中的暗m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单模磁光波导 薄膜 单模传输
原文传递
冻融作用对我国东北湿地土壤碳排放与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超凡 盛连喜 +2 位作者 宫超 何春光 张晶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4-311,共8页
通过室内模拟冻融实验,探讨了冻融强度(-5和-15℃)和循环次数(0、1、5、10和15次)对我国东北连续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湿地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产生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冻融条件下,2种冻土中CO2、CH... 通过室内模拟冻融实验,探讨了冻融强度(-5和-15℃)和循环次数(0、1、5、10和15次)对我国东北连续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湿地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产生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冻融条件下,2种冻土中CO2、CH4排放速率及MBC均表现为:在第1次冻融循环后有所降低,随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呈现先增高后降低并趋于稳定的趋势。总体上,循环次数显著影响2种冻土CO2、CH4排放和MBC。与对照和小幅度冻融循环相比,大幅温度波动显著促进2种冻土土壤碳排放,但冻融强度对MBC影响不大。实验期间,FTC(-15℃)处理中,连续多年冻土CO2累积排放量(679.99 mg·kg-1)高于季节性冻土(454.32 mg·kg-1),而对CH4累积排放量来说,在FTC(-5℃)处理时,连续多年冻土达到334.49μg·kg-1,略高于其他处理;而在FTC(-15℃)处理时,季节性冻土则最高(600.07μg·kg-1),可能意味着冻融过程中2种冻土产甲烷菌的温度敏感性具有一定差异。本研究为科学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东北主要冻土区的土壤碳周转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湿地 冻融作用 二氧化碳排放 甲烷排放 微生物生物量碳
原文传递
放牧梯度上草原植被-土壤系统碳截存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雪 乌云娜 +3 位作者 林璐 赵晨羽 王雪婷 白佳忆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89-1795,共7页
放牧强度影响草原植被的固碳能力。本文以呼伦贝尔克鲁伦河流域的半干旱典型草原作为研究区域,开展不同放牧压力下异质性植被-土壤系统中碳截存的特征研究。研究发现:不同放牧梯度下,土壤有机质、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生... 放牧强度影响草原植被的固碳能力。本文以呼伦贝尔克鲁伦河流域的半干旱典型草原作为研究区域,开展不同放牧压力下异质性植被-土壤系统中碳截存的特征研究。研究发现:不同放牧梯度下,土壤有机质、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彼此之间呈一定的相关性。随着放牧强度的加剧及土层深度的加深,土壤碳截存量呈减少趋势。其中,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趋势与土壤碳截存量趋势相同;而土壤无机碳含量呈现逐渐增大的特征。过度放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土壤质量,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损失。草原群落的根冠比也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以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作为土壤固碳能力的指标,不同放牧强度下的草原群落土壤固碳能力为轻牧区>中牧区>重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梯度 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土壤有机质 微生物生物量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