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无机氮源对微藻HCO_(3)^(-)同化的影响——以蛋白核小球藻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涛 吴沿友 +4 位作者 吴沿胜 方蕾 周英 童成英 张开艳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5-131,共7页
碳循环和氮循环一直是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焦点,水生生物作为水环境物质循环的主要驱动者,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藻作为水环境中重要的光合作用单元,其对无机碳的利用机制,无机碳利用途径的定量方法均有报道,但其HCO_(3)^... 碳循环和氮循环一直是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焦点,水生生物作为水环境物质循环的主要驱动者,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藻作为水环境中重要的光合作用单元,其对无机碳的利用机制,无机碳利用途径的定量方法均有报道,但其HCO_(3)^(-)同化对不同比例氮源的响应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实验室特定营养体系培养实验,模拟重碳酸盐体系,结合双向同位素标记方法研究了不同无机氮源下蛋白核小球藻(模式藻)HCO_(3)^(-)同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素营养条件一定(18 mmol/L)的情况下,不同比例无机氮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当硝态氮∶铵态氮为16∶2(少量铵态氮)时,促进了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繁殖,但当铵态氮占比增大时,则会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繁殖;不同比例的无机氮对蛋白核小球藻HCO_(3)^(-)同化也具有不同的影响,随着铵态氮占比的不断增大,蛋白核小球藻藻体的碳氮比会不断下降且趋于稳定,同时蛋白核小球藻对添加的HCO_(3)^(-)的利用份额也不断降低;微藻在生长繁殖时,其碳氮营养的同化相互影响,存在着一种共轭关系。也就是在不同形态氮盐处理时,微藻对添加的无机碳存在着耦合的利用模式。该研究可为微藻碳氮代谢及喀斯特水体环境变化响应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hco_(3)^(-)同化 氮源 铵态氮
下载PDF
316L不锈钢在Cl^(-)和HCO_(3)^(-)协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毓 谢飞 +1 位作者 赵猛 王孝磊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07-114,160,共9页
为了探明Cl^(-)和HCO_(3)^(-)协同作用下对316L不锈钢的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交流阻抗(EIS)和循环极化曲线技术考察了不同Cl^(-)以及HCO_(3)^(-)浓度(其中Cl^(-)浓度梯度为0,0.030 0,0.051 5,0.070 0 mol/L,HCO_(3)^(-)浓度梯度为0.01,0.... 为了探明Cl^(-)和HCO_(3)^(-)协同作用下对316L不锈钢的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交流阻抗(EIS)和循环极化曲线技术考察了不同Cl^(-)以及HCO_(3)^(-)浓度(其中Cl^(-)浓度梯度为0,0.030 0,0.051 5,0.070 0 mol/L,HCO_(3)^(-)浓度梯度为0.01,0.03,0.05 mol/L)对316L在辽河油田地下水环境模拟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情况,并结合金相显微镜对试件腐蚀形貌进行表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确定其产物成分。结果表明:随着Cl^(-)浓度的增大容抗弧直径减小,弥散指数降低,点蚀电位降低,腐蚀情况加剧;而随着HCO_(3)^(-)浓度的增大,容抗弧的直径增大,弥散指数升高,点蚀电位升高,316L的腐蚀减缓。这是由于Cl^(-)会破坏316L表面的钝化膜,而HCO_(3)^(-)会与基体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FeCO_(3)保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腐蚀行为 ^Cl^(-) ^hco_(3)^(-) 协同作用
下载PDF
基于HCO_(3)^(-)/N控制部分亚硝化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潘永宝 杨雅馨 +4 位作者 陈宣 孙婷 姬涛 惠璠 吕永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88-2092,共5页
部分亚硝化的稳定控制是基于厌氧氨氧化的两段式自养脱氮高效运行的关键。在好氧条件下(DO>1 mg/L),通过控制HCO_(3)^(-)与NH^(4+)的摩尔比,在SBR系统实现了高氨废水部分亚硝化的启动与长期稳定运行,出水NO_(2)^(-)-N/NH^(4+)-N为1.0... 部分亚硝化的稳定控制是基于厌氧氨氧化的两段式自养脱氮高效运行的关键。在好氧条件下(DO>1 mg/L),通过控制HCO_(3)^(-)与NH^(4+)的摩尔比,在SBR系统实现了高氨废水部分亚硝化的启动与长期稳定运行,出水NO_(2)^(-)-N/NH^(4+)-N为1.09±0.08。在此基础上,通过批式试验考察了HCO_(3)^(-)/N及pH对部分亚硝化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进水HCO_(3)^(-)/N由0.5∶1升高为1∶1,1.5∶1和2∶1,氨氮转化率由33.62%增加至57.41%,100%和100%。在控制HCO_(3)^(-)/N为1∶1前提下,随着pH由7升至8和9时,氨氮转化率由56.89%升高至61.32%和100%,平均氨氧化速率分别达0.39,0.42,0.49 mg N/(g MLSS·min)。结果表明,HCO_(3)^(-)/N和pH通过影响游离氨和游离亚硝酸的浓度同步影响着氨氧化速率、转化率和亚硝酸盐氧化,HCO_(3)^(-)/N为1∶1及pH=8是实现高氨废水部分亚硝化稳定运行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 部分亚硝化 ^hco_(3)^(-)/N pH 游离氨 游离亚硝酸
下载PDF
Ca and Sr co-doping induced oxygen vacancies in 3DOM La_(2-x)Sr_(x)Ce_(2-y)CayO_(7-δ)catalysts for boosting low-temperature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4
作者 Tongtong Wu Yuechang Wei +5 位作者 Jing Xiong Yitao Yang Zhenpeng Wang Dawei Han Zhen Zhao Jian Li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31-344,共14页
It is urgent to develop catalysts with application potential for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OCM)at relatively lower temperature.Herein,three-dimensional ordered macro porous(3 DOM)La_(2-x)Sr_(x)Ce_(2-y)CayO_(7-δ)(... It is urgent to develop catalysts with application potential for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OCM)at relatively lower temperature.Herein,three-dimensional ordered macro porous(3 DOM)La_(2-x)Sr_(x)Ce_(2-y)CayO_(7-δ)(A_(2)B_(2)O_(7)-type)catalysts with disordered defective cubic fluorite phased structure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a colloidal crystal template method.3DOM structure promotes 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gaseous reactants(O2and CH4)to the active sites.The co-doping of Ca and Sr ions in La_(2-x)Sr_(x)Ce_(2-y)CayO_(7-δ)catalysts improved the formation of oxygen vacancies,thereby leading to increased density of surface-active oxygen species(O_(2)^(-))for the activation of CH4and the formation of C2products(C2H6and C2H4).3DOM La_(2-x)Sr_(x)Ce_(2-y)CayO_(7-δ)catalysts exhibit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for OCM at low temperature.3DOM La1.7Sr0.3Ce1.7Ca0.3O7-δcatalyst with the highest density of O_(2)^(-)species exhibited the highest catalytic activity for low-temperature OCM,i.e.,its CH4conversion,selectivity and yield of C2products at 650℃are 32.2%,66.1%and 21.3%,respectively.The mechanism was proposed that the increase in surface oxygen vacancies induced by the co-doping of Ca and Sr ions boosts the key step of C-H bond breaking and C-C bond coupling in catalyzing low-temperature OCM.It is meaning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w-temperature and high-efficient catalysts for OCM reaction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OM catalysts Ca ions Sr ions Low-temperature oxidative couplingof methane Oxygen vacancies ^O_(2)^(-) species
下载PDF
UV/PMS体系中CO_(3)^(-•)对磺胺吡啶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5
作者 周碟 刘华英 +3 位作者 汪念 张倓 屠依娜 李英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585-4595,共11页
以污水中检出频率较高的磺胺吡啶(SPD)为目标化合物,探究了HCO_(3)^(-)对紫外/过硫酸盐(UV/PMS)体系中SPD降解的影响,详细探讨了HCO_(3)^(-)浓度、pH值、SPD浓度和溶解有机质(DOM)对SPD降解的影响.通过构建自由基动力学模型,探明不同环境... 以污水中检出频率较高的磺胺吡啶(SPD)为目标化合物,探究了HCO_(3)^(-)对紫外/过硫酸盐(UV/PMS)体系中SPD降解的影响,详细探讨了HCO_(3)^(-)浓度、pH值、SPD浓度和溶解有机质(DOM)对SPD降解的影响.通过构建自由基动力学模型,探明不同环境条件下CO_(3)^(-•)对SPD降解的影响及贡献.研究发现,NaHCO_(3)的加入促进了SPD的降解,表观降解速率常数(k)增加了1倍;随着溶液初始pH值增加(5~8),SPD的k值提高了约3倍;随着SPD初始浓度(5~25μmol/L)和HA(0~20mg C/L)的增加,k值分别下降了约81%、84%.构建的自由基动力学模型可较好的预测不同水基质中UV/PMS氧化降解SPD的速率常数,误差范围0.44%~5.53%;该模型表明CO_(3)^(-•)在SPD的UV/PMS氧化降解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HCO_(3)^(-)浓度和pH值的增加其贡献逐渐增强,最高可达34%;随着SPD初始浓度和HA浓度增加,其贡献由34%分别逐渐下降至9%和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法 磺胺吡啶 ^hco_(3)^(-) 碳酸根自由基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HCO_(3)^(-)对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钝化行为及点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吕乃欣 刘开平 +3 位作者 尹成先 付安庆 訾杨 雷晓维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42,共7页
目的研究在0.1 mol/L NaCl硼酸缓冲溶液中,研究HCO_3~–对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的钝化及点蚀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电位极化、恒电位极化、Mott-Schottky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手段,并结合3D超景深显微镜进行点蚀形貌观察,研... 目的研究在0.1 mol/L NaCl硼酸缓冲溶液中,研究HCO_3~–对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的钝化及点蚀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电位极化、恒电位极化、Mott-Schottky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手段,并结合3D超景深显微镜进行点蚀形貌观察,研究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随着HCO_3~–浓度的增加,超级13Cr的钝化区间变宽,点蚀电位向正向移动,稳态点蚀发生的敏感性降低。HCO_3~–减少了超级13Cr亚稳态点蚀数量,降低了亚稳态点蚀电流密度峰值的平均值。随着HCO_3~–浓度的增大,超级13Cr钝化膜电阻Rf升高,电荷转移电阻Rct升高,钝化膜电容Cf逐渐减小。HCO_3~–使得超级13Cr钝化膜半导体特性由n型转变为n+p型双极性,且随着溶液中HCO_3~–浓度的增大,钝化膜中的施主密度ND和受主密度NA减小。结论 HCO_3~–的加入使得超级13Cr不锈钢钝化膜厚度增大,钝化膜内点缺陷密度降低,对基体的保护作用增强,抑制了超级13Cr的亚稳态和稳态点蚀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13Cr不锈钢 ^hco_(3)^(-) 稳态点蚀 亚稳态点蚀 钝化膜特性
下载PDF
沼液中HCO_(3)^(-)对水稻生长的类CO_(2)施肥效应
7
作者 万华琴 辜旭 +4 位作者 何红梅 汤逸帆 申建华 韩建刚 朱咏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4445-4457,共13页
【目的】沼液富含氮素是其农田利用的基础,但不可忽视的是,沼液中还含有大量的HCO_(3)^(-)。探讨沼液还田过程中HCO_(3)^(-)的转化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沼液替代化肥,实施化肥减量及沼液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设... 【目的】沼液富含氮素是其农田利用的基础,但不可忽视的是,沼液中还含有大量的HCO_(3)^(-)。探讨沼液还田过程中HCO_(3)^(-)的转化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沼液替代化肥,实施化肥减量及沼液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设置沼液原液(BS)、去除HCO_(3)^(-)的沼液(BS−B)、去离子水加HCO_(3)^(-)(W+B)和去离子水(W)4个处理,采用13C标记技术,通过水稻苗期盆栽试验,观测CO_(2)释放特征,同步分析水稻光合作用速率、胞间CO_(2)浓度、干鲜重、株高,以及上覆水和土壤pH、HCO_(3)^(-)、NH 4+含量等的变化。【结果】(1)BS处理下CO_(2)释放速率为9.55-38.07 mg·kg^(-1)·h^(^(-1)),净累计释放量为4654.06 mg·kg^(-1);BS−B处理下CO_(2)释放速率为4.55-17.25 mg·kg^(-1)·h^(-1),净累计释放量为780.68 mg·kg^(-1);W+B处理下CO_(2)释放速率为3.93-26.33 mg·kg^(-1)·h^(-1),净累计释放量为1274.07 mg·kg^(-1);W处理下CO_(2)释放速率为3.22-11.90 mg·kg^(-1)·h^(-1),累计释放量为2265.20 mg·kg^(-1)。BS处理下CO_(2)平均释放速率分别是BS−B和W+B的4.18倍和2.44倍,净累计释放量分别是BS−B和W+B的5.96倍和3.65倍,均显著高于BS−B和W+B处理。同时,BS处理下的CO_(2)净累计释放量大于BS−B与W+B两个处理之和,因此HCO_(3)^(-)与沼液中其他组分在对CO_(2)释放影响方面存在协同效应。(2)培养期内BS处理下13CO_(2)的净累计释放量为32.87 mg·kg^(-1),占土壤-水稻系统CO_(2)净累计释放量的0.71%;W+B处理下13CO_(2)的净累计释放量为13.18 mg·kg^(-1)。相比较而言,BS处理下的13CO_(2)净累计释放量显著高于W+B(P<0.05),这表明沼液中的其他组分促进了HCO_(3)^(-)向CO_(2)的转化。(3)BS和BS−B处理在前12 h水稻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W+B和W处理;添加培养液后2-7 d,BS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值显著高于BS−B,同时,整个培养期间均显著高于W+B处理(P<0.05),沼液中的HCO_(3)^(-)显著改善了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相比较而言,BS处理前5 d胞间CO_(2)浓度均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BS和BS−B处理下水稻株高和水稻鲜重均显著高于W+B和W处理(P<0.05),4个处理间水稻干重无显著差异。(4)BS处理水稻幼苗固定的13CO_(2)量为4.05 g·kg^(-1),标记物H13CO_(3)^(-)利用率为18.54%;W+B处理的13CO_(2)固定量为3.29 g·kg^(-1),H13CO_(3)^(-)利用率为14.20%。H13CO_(3)^(-)源的13CO_(2)促进水稻光合作用,有利于水稻生长。(5)BS和W+B处理下CO_(2)及13CO_(2)释放速率均与上覆水和土壤HCO_(3)^(-)含量、pH显著相关;同时,BS和W+B处理下水稻光合速率均与土壤中HCO_(3)^(-)含量显著正相关。【结论】沼液还田,大量HCO_(3)^(-)转化显著促进了CO_(2)的释放,有利于水稻光合作用。土壤中的HCO_(3)^(-)含量和土壤pH是影响CO_(2)释放和水稻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同时,水稻对沼液中的HCO_(3)^(-)具有更高的利用率,沼液中的HCO_(3)^(-)存在明显的类CO_(2)施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hco_(3)^(-) 13C标记 水稻 CO_(2)施肥效应 光合作用
下载PDF
HCO_(3)^(-)活化过硫酸钠降解苯胺的研究
8
作者 覃鼎浩 金瑞豪 金星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4-108,共5页
以苯胺为目标污染物,研究HCO_(3)^(-)活化过硫酸钠(PDS)对苯胺的降解效果及机制,分别考察了HCO_(3)^(-)、PDS、苯胺质量浓度和初始pH对HCO_(3)^(-)/PDS体系降解苯胺的影响。结果表明,HCO_(3)^(-)可显著活化PDS降解苯胺,当HCO_(3)^(-)与... 以苯胺为目标污染物,研究HCO_(3)^(-)活化过硫酸钠(PDS)对苯胺的降解效果及机制,分别考察了HCO_(3)^(-)、PDS、苯胺质量浓度和初始pH对HCO_(3)^(-)/PDS体系降解苯胺的影响。结果表明,HCO_(3)^(-)可显著活化PDS降解苯胺,当HCO_(3)^(-)与PDS的投加摩尔比为5:1、初始pH为8.3时,10 mg/L苯胺240 min降解率为94.8%。过量HCO_(3)^(-)会与苯胺竞争活性氧(ROS),从而抑制苯胺降解;增加PDS浓度可进一步提高苯胺降解速率;20~100 mg/L苯胺降解率均大于87%;在pH 3.0~11.0范围内苯胺降解率在90.0%以上。自由基捕获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苯胺降解机制为:在HCO_(4)^(-)和^(1)O_(2)作用下,苯胺被转化为对二苯酚和对苯醌,最终被矿化为CO_(2)和H_(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钠 ^hco_(3)^(-) 高级氧化技术 苯胺 降解机理
下载PDF
富氡地热水中δ^(34)S_(so4)^(2-)、δ^(13)C_(DIC)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以息烽温泉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中欣 罗腾 +3 位作者 陈正山 陈刚 杨晨 肖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43-652,共10页
贵州息烽温泉被誉为“亚洲第一氡泉”,富含多种有益元素。选取息烽地热水和与其有关的地表径流水及岩溶泉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水文地球化学、δ^(34)S_(SO_(4)^(2-))、δ^(13)C_(HCO_(3)^(-))同位素等方法对区内富氡地热水中硫、碳元素来... 贵州息烽温泉被誉为“亚洲第一氡泉”,富含多种有益元素。选取息烽地热水和与其有关的地表径流水及岩溶泉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水文地球化学、δ^(34)S_(SO_(4)^(2-))、δ^(13)C_(HCO_(3)^(-))同位素等方法对区内富氡地热水中硫、碳元素来源及水-岩作用过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为HCO_(3)·SO_(4)−Ca·Mg型,pH呈弱碱性,其阴离子主要为HCO_(3)^(−)和SO_(4)^(2−),阳离子主要Ca^(2+)和Mg^(2+),阴离子浓度变化范围为86—191.01 mg·L^(−1),阳离子浓度变化范围为20.7—57.4 mg·L^(−1)。地热水中δ^(13)C_(HCO_(3)^(−))值为−4.85‰—−9.12‰,计算得出CO_(2)的δ^(13)C_(CO_(2))值集中在−10.34‰—−13.99‰间,其参与水-岩反应的CO_(2)为幔源和土壤混合成因。δ^(34)S_(SO_(4)^(2-))值为25.41‰—27.53‰,与区内寒武系娄山关岩组中石膏中的δ^(34)S_(SO_(4)^(2-))值(26.73‰—29.57‰)一致。结合地热水中的阴阳离子含量、δ^(34)S_(SO_(4)^(2-))值和δ^(13)C_(HCO3)^(-)值的分析,可以认为大气降水入渗寒武系娄山关组碳酸盐岩地层发生的水岩反应主要为石膏的溶解,其次CO_(2)进入含水层与围岩发生水岩作用生成HC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34)S_(SO_(4)^(2-)) ^δ^(13)C_(hco_(3)^(-))水-岩作用 富氡地热水 贵州息烽
下载PDF
动脉血HCO_(3)^(-)早期变化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预后价值
10
作者 李广珍 苏艺伟 +3 位作者 方文馨 刘移民 唐侍豪 王致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3-126,137,共5页
目的 探索中毒早期患者动脉血碳酸氢根离子(HCO_(3)^(-))变化情况与急性百草枯(PQ)中毒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22年1月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且符合研究条件的109例急性PQ中毒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 探索中毒早期患者动脉血碳酸氢根离子(HCO_(3)^(-))变化情况与急性百草枯(PQ)中毒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22年1月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且符合研究条件的109例急性PQ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中毒后60 d的随访结局,将研究对象分为生存组(54例)和死亡组(55例);通过潜类别轨迹模型分析患者中毒后3 d内动脉血HCO_(3)^(-)变化趋势,采用单因素分析与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评估动脉血HCO_(3)^(-)动态变化轨迹,探索其对预测急性PQ患者死亡风险的价值。结果 急性PQ中毒患者动脉血HCO_(3)^(-)动态变化有平稳轨迹(73例,66.97%)和升高轨迹(36例,33.03%)两种类型。死亡组患者HCO_(3)^(-)变化轨迹类型、性别、呕吐发生率、血液净化率与生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PQ摄入量、动脉血HCO_(3)^(-)变化轨迹是急性PQ中毒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中毒后3 d内患者动脉血HCO_(3)^(-)变化为平稳轨迹者发生死亡的风险是升高轨迹者的4.434倍(P<0.05);预测模型准确率70.64%,特异度75.93%,敏感度65.45%。结论 中毒早期动脉血HCO3-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判断急性PQ中毒的预后,患者中毒后3 d内HCO_(3)^(-)持续低值常预示中毒结局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PQ) 急性中毒 ^碳酸氢根离子(hco_(3)^(-)) 轨迹分析 结局预测
原文传递
换热器T2紫铜管在水线部位的腐蚀机理研究
11
作者 李超 王长罡 董俊华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5期103-108,共6页
目的基于对换热器中T2紫铜管因受残留水作用而出现泄漏降压现象的研究,分析换热器T2紫铜管在水线部位的腐蚀机理。方法通过T2紫铜管的润湿试验,对腐蚀样品进行宏观和微观形貌观察,对点蚀坑部位的腐蚀产物进行EDS和XPS等表征手段分析,探... 目的基于对换热器中T2紫铜管因受残留水作用而出现泄漏降压现象的研究,分析换热器T2紫铜管在水线部位的腐蚀机理。方法通过T2紫铜管的润湿试验,对腐蚀样品进行宏观和微观形貌观察,对点蚀坑部位的腐蚀产物进行EDS和XPS等表征手段分析,探究腐蚀产物的成分和结构,从而推导出反应机理。结果铜管水线上部位和下部位都以均匀腐蚀为主,但是颜色有所差异。水线部位以点蚀为主,肉眼即可见排成直线的斑点状腐蚀坑,腐蚀产物的颜色主要为黑色和绿色。根据表征分析结果可知,腐蚀体系中含有HCO_(3)^(-)和SO_(4)^(2-)。腐蚀产物的组成有,内层Cu_(2)O,外层CuO,水线部位和水线以下部位铜管表面还有一层CuCO_(3)Cu(OH)_(2)膜。结论根据腐蚀产物的元素分析可知,在HCO_(3)^(-)和SO_(4)^(2-)共同存在的环境中,铜具有很高的点蚀敏感性,T2紫铜管很容易发生局部腐蚀,加之氧浓差电池的作用,水线部位铜管发生严重的点蚀以致穿孔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紫铜管 水线 点蚀 ^hco_(3)^(-)和SO_(4)^(2-) 局部腐蚀 氧浓差电池
下载PDF
HCO_3^-和SO_4^(2-)对Cu点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长罡 董俊华 +1 位作者 柯伟 陈楠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93,共9页
在不同浓度配比的HCO_3^-和SO_4^(2-)混合溶液中,利用循环极化电化学测试方法和SEM,对Cu工作电极的循环极化行为和点蚀表面形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电位范围的循环极化实验中,Cu的点蚀行为可分为活性溶解型点蚀和钝化膜破裂... 在不同浓度配比的HCO_3^-和SO_4^(2-)混合溶液中,利用循环极化电化学测试方法和SEM,对Cu工作电极的循环极化行为和点蚀表面形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电位范围的循环极化实验中,Cu的点蚀行为可分为活性溶解型点蚀和钝化膜破裂型点蚀;随SO_4^(2-)浓度的升高Cu点蚀的敏感性增大.由于HCO_3^-与SO_4^(2-)的协同作用,随HCO_2^-浓度升高点蚀敏感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在钝化膜破裂型点蚀中,SO_4^(2-)提高Cu点蚀的诱发能力;HCO_3^-降低Cu点蚀的诱发能力.2种离子对点蚀自修复能力的影响无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Cu点蚀 循环极化 hco_3 ^SO_4^(2-)
原文传递
碳酸盐环境下隧道衬砌混凝土的腐蚀研究及防治措施
13
作者 刘汉宏 傅鹤林 +1 位作者 任世玉 樊永强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7期1-6,共6页
依托醴娄高速周家冲隧道工程,研究了强腐蚀地下水环境中HCO3-和游离CO_(2)对混凝土的腐蚀影响,分析了腐蚀机理,制备了抗碳酸盐和碳酸性腐蚀的C40隧道衬砌混凝土,并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该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此外,还提出了隧道衬砌... 依托醴娄高速周家冲隧道工程,研究了强腐蚀地下水环境中HCO3-和游离CO_(2)对混凝土的腐蚀影响,分析了腐蚀机理,制备了抗碳酸盐和碳酸性腐蚀的C40隧道衬砌混凝土,并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该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此外,还提出了隧道衬砌混凝土防腐措施。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为m_(水泥)∶m_(细骨料)∶m_(粗骨料)∶m_(水)∶m_(矿粉)∶m_(硅灰)∶m_(硅藻土)∶m_(Ba)(OH)_(2)∶m_(减水剂)=1∶1.83∶2.43∶0.35∶0.10∶0.062∶0.021∶0.016∶0.012;加强混凝土拌合、运输、泵送、浇筑、养护等施工质量控制,加强防排水措施,均可提高隧道衬砌混凝土的抗碳酸盐和碳酸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衬砌 抗腐蚀混凝土 防治措施 ^可溶性hco_(3)^(-) 游离CO_(2)
下载PDF
HCO_(3)^(-)对X90管线钢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宫克 吴明 张胜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27-731,共5页
针对沈阳模拟土壤中HCO_(3)^(-)浓度变化对高强度X90管线钢的应力腐蚀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X90钢的腐蚀速率随着HCO_(3)^(-)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HCO_(3)^(-)对X90管线钢腐蚀速率主要影响因素是HCO_(3)^(-)... 针对沈阳模拟土壤中HCO_(3)^(-)浓度变化对高强度X90管线钢的应力腐蚀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X90钢的腐蚀速率随着HCO_(3)^(-)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HCO_(3)^(-)对X90管线钢腐蚀速率主要影响因素是HCO_(3)^(-)浓度变化影响钝化膜的保护性。当溶液HCO_(3)^(-)浓度为7%时,钝化膜的保护性最弱,X90管线钢的电化学腐蚀速率最快。此外,X90钢在沈阳土壤模拟溶液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电化学腐蚀速率一致,其应力腐蚀开裂机理为阳极溶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o_(3)^(-) X90管线钢 钝化膜 沈阳土壤
原文传递
盐家区块盐16-斜22井钻井液技术
15
作者 王海斌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5期103-104,共2页
盐16-斜22井是盐家区块的重点探井,存在平原组流沙层且泥浆不成型,下套管困难,长裸眼井,对钻井液的携岩返砂能力造成难度。该井上部地层成岩性能差,地层造浆厉害;下部沙河街地层掉块可能性大,地层微裂缝发育,且下部油层压力较大。在钻... 盐16-斜22井是盐家区块的重点探井,存在平原组流沙层且泥浆不成型,下套管困难,长裸眼井,对钻井液的携岩返砂能力造成难度。该井上部地层成岩性能差,地层造浆厉害;下部沙河街地层掉块可能性大,地层微裂缝发育,且下部油层压力较大。在钻井施工中,多次出现粘卡、起下钻困难等复杂情况;后期由于钻井液固相较高,电测静止时间长,给钻井液的维护和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并出现HCO_(3)^(-)、CO_(3)^(2-)污染,导致泥浆流动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裸眼 防漏井壁坍塌掉块 泥岩砂岩互层 ^hco_(3)^(-) ^CO_(3)^(2-)
下载PDF
酶法检测静脉血血浆二氧化碳的临床应用评价
16
作者 米民东 巩继勇 +3 位作者 孙维杰 周伟 张丹青 梁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S02期69-74,共6页
目的分别比较动脉血血浆总二氧化碳(TCO_(2))和[HCO_(3)^(-)]与酶法测定静脉血浆TCO_(2)的差异性,评价静脉血浆TCO_(2)替代动脉血气分析评价人体酸碱平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9例... 目的分别比较动脉血血浆总二氧化碳(TCO_(2))和[HCO_(3)^(-)]与酶法测定静脉血浆TCO_(2)的差异性,评价静脉血浆TCO_(2)替代动脉血气分析评价人体酸碱平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浙江金华强盛厂家试剂盒(PEPC酶法)检测其静脉血血浆TCO_(2),采用沃芬GEM Premier 5000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其动脉血TCO_(2)和[HCO_(3)^(-)]水平,评价血浆TCO_(2)与动脉血TCO_(2)和[HCO_(3)^(-)]的相关性与一致性。同时挑取新鲜抽取静脉血30份,随机分成3组(冰浴组、常温闭盖组、常温开盖组),在即刻、10 min、20 min、30 min、60 min、120 min时间检测分别其血浆TCO_(2)水平,计算各时间的相对偏倚,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检验3组实验环境条件下血浆二氧化碳的偏倚的差异性和不同时间的血浆二氧化碳的偏倚的差异性是否显著,采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对每个实验组内的整体差异和两两差异是否显著。挑选新鲜动脉血1份,在常温下对其在即刻、10 min、20 min、30 min、60 min、120 min时间进行血气分析,与3组实验组一起绘制折线图。结果静脉血浆TCO_(2)与血气的[HCO_(3)^(-)](r=0.783,P<0.01)和TCO_(2)(r=0.779,P<0.01)均具有高度正相关性。静脉血浆TCO_(2)与血气[HCO_(3)^(-)]和血气TCO_(2)的一致性良好,但其存在的差异需要改善。不同环境条件下(P<0.01)和不同时间下(P=0.015)血浆二氧化碳偏倚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各实验组组内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实验组内的两两比较分别为:常温开开盖组,10 min与20 min(P=0.322),30 min与60 min(P=0.8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温闭盖组,10 min、20 min和30 min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99、0.5922、0.9901);冰浴组:10 min与20 min(P=0.975),10 min与30 min(P=0.085),30 min与60 min(P=0.279),60 min与120 min(P=0.08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剩余组内的两两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折线图显示:冰水浴下可以有效缓解血浆二氧化碳的丢失,而封闭环境并没有缓解血浆二氧化碳的丢失。结论研究人体内的酸碱变化及体内TCO_(2)或[HCO_(3)^(-)]的变化,最佳标本仍旧为动脉血气,若要采用酶法检测系统检测静脉血浆TCO_(2)替代动脉血气样本,需要临床采集到完成检测的最佳时间为30 min,60 min内必须完成检测;若无法及时送检,可以保存于冰箱,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采用冰浴送检并在120 min内完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浆 动脉血气分析 血浆总二氧化碳 ^[hco_(3)^(-)]
下载PDF
血碳酸氢根浓度与急性肾损伤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李贤 刘梅 +1 位作者 潘玲 杨桢华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2年第12期993-998,共6页
目的评估血碳酸氢根(bicarbonate,HCO_(3)^(-))浓度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AKI患者的资料,随访28 d,以诊断AKI后28 d内全... 目的评估血碳酸氢根(bicarbonate,HCO_(3)^(-))浓度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AKI患者的资料,随访28 d,以诊断AKI后28 d内全因死亡作为不良预后的终点事件。根据血HCO_(3)^(-)浓度分为HCO_(3)^(-)下降组(血HCO_(3)^(-)<22.0 mmol/L)和HCO_(3)^(-)非下降组(血HCO_(3)^(-)≥22.0 mmol/L)。结果本研究纳入AKI病例586例,共有131例(22.4%)死亡,其中HCO_(3)^(-)下降组279例(47.6%),HCO_(3)^(-)非下降组307例(52.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血HCO_(3)^(-)下降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更短(Log Rankχ^(2)=12.99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心功能不全、休克及AKI病因等因素后,低血HCO_(3)^(-)是影响AKI患者28 d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0.917,95%CI:0.885~0.949,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血HCO_(3)^(-)浓度预测AKI患者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03(P<0.001)。结论血HCO_(3)^(-)是AKI患者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血HCO_(3)^(-)下降在预测AKI患者短期不良预后方面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hco_(3)^(-) 全因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Q235钢在不同浓度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有氧腐蚀行为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芳 刘两雨 谭龙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1-778,共8页
利用电化学测量技术、表面表征技术和失重实验研究了Q235低碳钢在同一溶解氧不同浓度NaHCO_(3)溶液中的活化/钝化行为。研究表明,Q235钢在浸泡初期和后期,腐蚀行为显著不同,尤其是在低浓度NaHCO_(3)溶液中,这与样品表面覆盖的腐蚀产物... 利用电化学测量技术、表面表征技术和失重实验研究了Q235低碳钢在同一溶解氧不同浓度NaHCO_(3)溶液中的活化/钝化行为。研究表明,Q235钢在浸泡初期和后期,腐蚀行为显著不同,尤其是在低浓度NaHCO_(3)溶液中,这与样品表面覆盖的腐蚀产物有关。在高溶解氧条件下,HCO_(3)^(-)浓度影响低碳钢的腐蚀动力学。当HCO_(3)^(-)浓度较低时,低碳钢腐蚀反应主要受电荷转移过程控制;而在高浓度NaHCO_(3)溶液中,腐蚀反应则主要受扩散过程控制。HCO_(3)^(-)通过影响Q235钢表面腐蚀产物形态及致密度进而影响Q235钢的腐蚀速率。随HCO_(3)^(-)浓度的增加,腐蚀产物致密度增加,保护性增强,Q235钢腐蚀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235钢 ^hco_(3)^(-)浓度 活化/钝化 腐蚀动力学 腐蚀产物
原文传递
cAMP:A second messenger involved in the mechanism of midgut alkalinization in Lutzomyia longipalpis
19
作者 Denise Barguil Nepomuceno Grasielle Caldas D’Ávila Pessoa +4 位作者 Leonardo Barbosa Koerich Marcos Horácio Pereira Mauricio Roberto Viana Sant'Anna Ricardo Nascimento Araújo Nelder Figueiredo Gontijo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059-1070,共12页
The sand fly Lutzomyia longipalpis is the main vector of Leishmania infantum in the Americas.Female sand flies ingest sugar-rich solutions and blood,which are digested in the midgut.Digestion of nutrients is an essent... The sand fly Lutzomyia longipalpis is the main vector of Leishmania infantum in the Americas.Female sand flies ingest sugar-rich solutions and blood,which are digested in the midgut.Digestion of nutrients is an essential function performed by digestive enzymes,which require appropriate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One of the main aspects that influence enzymatic activity is the gut pH,which must be tightly controlled.Considering second messengers are frequently involved in the coordination of tightly regulated physiological events,we investigated if the second messenger cAMP would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alkalinization in the abdominal midgut of female L.longipalpis.In midguts containing the indicator dye bromothymol-blue,cAMP stimulated the alkalinization of the midgut lumen.Through another technique based on the use of fluorescein as a pH indicator,we propose that cAMP is involved in the alkalinization of the midgut by activating HCO3-transport from the enterocyte's cytoplasm to the lumen.The results strongly suggested that the carrier responsible for this process would be a HCO3−/Cl−antiporter located in the enterocytes’apical membrane.Hematophagy promotes the release of alkalinizing hormones in the hemolymph;however,when the enzyme adenylyl cyclase,responsible for cAMP production,was inhibited,we observed that the hemolymph from blood-fed L.longipalpis’females did not stimulate midgut alkalinization.Th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hormone-stimulated alkalinization is mediated by cAMP.In the present study,we provide evidences that cAMP has a key role in the control of intestinal 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dominal midgut ALKALINIZATion CAMP ^hco_(3)^(-)/Cl^(-)antiport HORMONE Lulcomyia longipalp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