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ALT水平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HBV-DNA载量的影响
1
作者 邱小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HBV-DNA载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HBV-DNA载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肝功能指标[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载量、生活质量评分、肠道菌群分布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ALT、AST、TBi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2、24周,2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试验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2组HBV-DNA载量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评分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活力及总体健康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生理职能、活力及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社会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杆菌、双歧杆菌高于治疗前,肠杆菌、肠球菌、梭菌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0%vs. 6.56%,P=1.000)。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改善患者ALT、AST、TBil水平,提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降低HBV-DNA载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恩替卡韦 ALT HBeAg血清学转换率 HBV-dna
下载PDF
双歧杆菌DN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和杀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宋文刚 曲迅 +3 位作者 张彬彬 刘桂秋 李效良 王家富 《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DN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纯化提取双歧杆菌基因组DNA ,并鉴定DNA制品CpG基序甲基化程度。收集双歧杆菌DNA(10μg/ml)体外诱导培养24h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 ,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 1β、...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DN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纯化提取双歧杆菌基因组DNA ,并鉴定DNA制品CpG基序甲基化程度。收集双歧杆菌DNA(10μg/ml)体外诱导培养24h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 ,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 1β、IL 6的含量 ,用Griess试剂检测其NO的含量 ;采用MTT间接法观察了双歧杆菌DNA诱导的巨噬细胞体外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双歧杆菌DNA组)巨噬细胞产生IL 1β、IL 6及NO的水平分别为(270.12±31.51)pg/ml,(578.81±47.30)pg/ml和(11.12±1.01)μmol/L,其巨噬细胞杀伤活性为(31.02±1.91)% ;对照组(PBS组)分别为(138.12±9.24)pg/ml、(78.80±10.21)pg/ml、(2.14±0.82)μmol/L和(18.69±1.70) % ,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双歧杆菌DNA能激活巨噬细胞 ,可增强巨噬细胞IL 1β、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dna 巨噬细胞 一氧化氮 细胞因子 杀伤活性
下载PDF
双歧杆菌DNA对巨噬细胞MAPK和PKC以及NF-kB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立生 李迎雪 +2 位作者 朱惠明 朱忠生 马晓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799-1803,1810,共6页
目的以信号分子MAPK家系、PKC家族和NF-kB为线索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激活巨噬细胞的途径。方法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ERK1/2、JNK、p38、PKCα、PKCβI、PKCβⅡ、PKCγ、PKCε和PKCζ的含量。以细胞免疫化学... 目的以信号分子MAPK家系、PKC家族和NF-kB为线索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激活巨噬细胞的途径。方法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ERK1/2、JNK、p38、PKCα、PKCβI、PKCβⅡ、PKCγ、PKCε和PKCζ的含量。以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巨噬细胞NF-kB的阳性细胞密度。结果双歧杆菌DNA注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ERK1/2、PKCα和PKCβⅡ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JNK、p38、PKCβI、PKCγ、PKCε和PKCζ的平均荧光强度在两组间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歧杆菌DNA注射组巨噬细胞NF-kB的阳性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可通过活化ERK1/2、PKCα、PKCβⅡ和NF-kB来激活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dna 巨噬细胞 丝裂素活化的蛋白激酶 蛋白激酶C 核因子-κB
下载PDF
双歧杆菌DNA对小鼠巨噬细胞中PKC和NF-κB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立生 李迎雪 +2 位作者 朱惠明 朱忠生 马晓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对巨噬细胞中6种PKC和NF-κB的影响。方法: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PKCα、PKCβI、PKCβII、PKCγ、PKCε和PKCζ的荧光强度,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中NF-κB+细胞的密度。... 目的:探讨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对巨噬细胞中6种PKC和NF-κB的影响。方法: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PKCα、PKCβI、PKCβII、PKCγ、PKCε和PKCζ的荧光强度,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中NF-κB+细胞的密度。结果:双歧杆菌DNA注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PKCα和PKCβII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PKCβI、PKCγ、PKCε和PKCζ的平均荧光强度在两组间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DNA注射组巨噬细胞中,NF-κB+细胞的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可通过活化PKCα、PKCβII和NF-κB来激活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dna 巨噬细胞 蛋白激酶C 核因子-ΚB
下载PDF
双歧杆菌DNA对巨噬细胞MAPK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玉林 王立生 +2 位作者 朱惠明 朱忠生 马晓冬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56-257,共2页
目的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对巨噬细胞丝裂素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APK家系中ERK1/2、JNK和p38的含量。结果双歧杆菌DNA注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ERK1/2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 目的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对巨噬细胞丝裂素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APK家系中ERK1/2、JNK和p38的含量。结果双歧杆菌DNA注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ERK1/2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JNK和p38的平均荧光强度在2组间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能提高巨噬细胞ERK1/2的活性,这可能是其激活巨噬细胞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dna 巨噬细胞 丝裂素活化的蛋白激酶
下载PDF
双歧杆菌DNA对巨噬细胞PKC的影响
6
作者 唐铭坚 王立生 +1 位作者 朱忠生 马晓冬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对巨噬细胞PKC家族的影响。方法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KCα、PKCβⅠ、PKCβⅡ、PKCγ、PKCε和PKCζ的含量。结果双歧杆菌DNA注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KCα和PKCβⅡ的平均荧光强度... 目的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对巨噬细胞PKC家族的影响。方法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KCα、PKCβⅠ、PKCβⅡ、PKCγ、PKCε和PKCζ的含量。结果双歧杆菌DNA注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KCα和PKCβⅡ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PKCβⅠ、PKCγ、PKCε和PKCζ的平均荧光强度在2组间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能活化巨噬细胞的PKCα和PKCβ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dna 巨噬细胞 蛋白激酶C
下载PDF
双歧杆菌DNA上调脐带血单个核细胞Th1应答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辉 王晓川 +3 位作者 王静漪 俞晔珩 王传清 杨毅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5-419,共5页
目的了解双歧杆菌基因组DNA(bDNA)的免疫调节作用、双歧杆菌制剂抗过敏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bDNA体外刺激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以空白、DNaseⅠ完全酶解的bDNA(d-bDNA)和人DNA(hDNA)作为对照。在刺激后不同时间点终止培养,测定培养... 目的了解双歧杆菌基因组DNA(bDNA)的免疫调节作用、双歧杆菌制剂抗过敏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bDNA体外刺激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以空白、DNaseⅠ完全酶解的bDNA(d-bDNA)和人DNA(hDNA)作为对照。在刺激后不同时间点终止培养,测定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2、IL-10的水平;计数分泌IFN-γ和IL-4的阳性细胞数量;并检测细胞内信号蛋白T-bet(T-box expressed in T cells)、GATA3 mRNA表达强度的变化。结果刺激12 h bDNA组细胞培养上清IL-12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P<0.05),这种IL-12水平升高也发生在刺激后24、48 h。刺激12、24 h后,bDNA组细胞上清中IL-10水平比对照组、d-bDNA组和hDNA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DNA组加佛波脂(PMA)刺激后,分泌IFN-γ的阳性细胞数高于对照组(P<0.05)。bDNA组分泌IL-4阳性细胞数少于对照组、d-bDNA组及hDNA组(P<0.05)。bDNA组细胞在6、12、24 h后,细胞中核转录因子T-betmRNA的表达强度比对照组增强(P<0.05)。bDNA刺激不同时间后,细胞中核转录因子GATA3 mRNA的表达强度与其他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双歧杆菌基因组DNA上调CBMC IL-12、IFN-γ分泌及T-bet表达,下调IL-4分泌,促进CBMC Th1应答。这可能是双歧杆菌产生抗过敏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裂菌属 Th1细胞 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 dna结合蛋白质类 反式激活因子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